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_陈长彬
■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第11期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各个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彼此之间纷纷建立各种合作关系,从传统的买卖或供需关系一直到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合作形式,无不是为了适应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战略模式一出现便被许多企业广泛使用。
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供应链上的成员进行业务集成,而这种集成的核心则是供应链合作关系。
而实质上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订立契约进行合作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
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含义马士华(2000)把定义为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ChainPartnership,SCP),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Vendor/Supplier—Buyer)关系,是指以供应链为基础,在利益驱动机理作用下,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供应商与用户之间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合作关系。
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
供应链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显然,供应链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
比如供应链的成员之间在新产品、新技术合作开发以及R&D的共同投资方面、各种销售和库存数据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以及更为关键的是在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合作,使各个节点企业相互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协调。
当然这种合作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还可以包含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等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协调策略研究
( 根据协调 的对象可划分为两类 : 3 ) 横向协 调和纵 向协调 。所谓横 向 协调是指对供应链 同一层次上的不同企业进行协调 , 如对一级供应 商企 业之间的协调。纵 向协调是对供应链不 同层 次上 的企业进行协调 , 如对 供应商和制造商或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协调 。 (煨 据协调 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4 内部协调 和外部协调 。内部协调主 要是指各个企业 内部的相关决策 、 信息 、 运作等方面协调。 外部协调是指 供应链企业 与企业之间的协调。 在供应链 的整体运作过程中, 方面, 一 为 了达到供 应链的 同步化运作 ,供应链企业之间需要进行一定 的协调 , 同 时, 为了满足供应链整体运作的要求 , 供应链企业 内部也必须进行协调 , 从 而使之符合供应链企业问的协调标准 。 四、 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分析与协调策略 供应链协调是以信息的 自由交流、 知识创新成果的共 享 、 相互信任 、 协 同决策 、 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 同的战略 目标为基础。从供应链协 调 的定义 可知, 供应链 不协调 的瓶颈 , 即有哪些因素使供应链配合 不够 好, 从而导致物流 、 信息流、 资金流不畅 。企业实现供应链 协调的关键是 企业 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 商及客户的协同 , 这也是供应 链协调管理 的 精 髓 所 在 。 因此 ,影响 供 应链 协 调 的 因素 分 为 两 种 “ 鞭 效 应 ” 牛 (ulw i eet “ b l hp fc) 双重边际化”du l — 和 (obe mag ai t n问题。 ri la o) n zi 需求 的变动如客户需 求的多样性 、 不确定性 、 需求量波动大等外部 环境的变化是整个供应链需求波动的源泉 , 这要求要有相应 的信息传递 系统来使各成 员准确及时 的知道这些信息 , 同时精细 安排 自己的流程 以 及和供应链成员企业 紧密合作 以应对各种变动 , 否则就会产生发生“ 牛 鞭效应” ,出现各种使供应链不协调的问题 ,如库存过多来缓 冲需求波 动、 出现产品滞销; 供应链 内部的 冲突表现在 。 各供应链成员 由于有各 自 的利益 , 每个成员都想使 自己的利 益最大化 , 供应链 成员的边际效益和 供应链总体的边际效益不一致 , 即为通 常所说的“ 双重边 际化” 问题 , 这 就使 得各成员作用的“ 合力” 小于集 中控制时供应链的总体利润 , 出现供 应链不协调 。因为牛鞭效应是由需求变动引起的 , 以本文分别从外部 所 需求 变动和供 应链 成员 目标不一致 的角度来 分析影响供应链 不协调的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研究
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共享信息 、 共担风险 、 共
同获利的协议关 系. 建立供应链 合作伙伴关 系的 满足这 样 条件 的信 息 系统 称 为决 策 表 信 息 系 目的是依据横向一体化思想实现供应链的双赢. 统 , 记为 S= ( , uD, , U C 可表示成一张二
收稿 日期 :O6— 3—1 2O 0 6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 的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 , 使供应链成为一个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 , 将 商、 经销商直到最终 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的功能 网 人力资源 和管理资源快 速 链. 供应链管 理的基本概念就是建立在合作信念 原本分散的技术资源、
供应链是 围绕核 心企业 的, 将供 应商 、 制造 本文所要研究的战略合作伙伴 即是 之上的 , 即强调企业与最杰 出的企业建立 战略合 有效地集成. 作伙伴关系, 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 , 采购管理中的定点供应商, 企业 根据各种信息定 本企业集中精力做好能创造特殊价值的关键性业 期进行供应商业绩 评价, 不断确立 战略合作伙伴 从而动态整合企业供应链. 务工作. 现有 的基于粗糙集 理论研究合作伙伴关 评价原则 ,
( 口) 属性集 A可 以分划成条件属性集 C , ∈ 和决策属性集 D, 中 C 其 nD = 且 C uD =A ,
作者简介 : 田丹(9 l )女 。 1 一 , 辽宁葫芦岛人 , 8 硕士研 究生
维表 , 列表示属性 , 行表示对象. i 第 行第 列上的 表项内容是 口, 表中的一行 内容表示信息 口).
文章编号 :0 3—15 (0 6 0 ( 2 10 2 1 2 0 6-3 9-0 J 0 3
基 于供 应链 的 战 略伙 伴 关 系的研 究
田 丹, 石 丽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茹
髓 袭锄 瓷
徽酶拣 ☆傺做袢
I撰锄激
益借 鉴。
1研 究设计 由于 不 同类型 的供 应 商 合作 伙 伴 关 系都 拥 有 其 独特 伴 关 系影 响 因素 的指 标体 系 ; 同时 以湖 南 湘 电长 沙水 泵 有 限公 司 为 的激励 因素来促 进 其 关系 的维 持与 发展 , 因此本 文 拟从 多 研 究 对 象 ,采 用 因子 分析 法 以获 取 该 公 司 不 同 类 型供 应 商 合 作 伙 伴 同时综 合运 用 关 系 的 关键 影 响 因素 ,以 期 为 湘 电长 泵 有 效 管理 和 维 持 其 供 应 商 合 维度 视角 对供 应 商合作 伙 伴关 系进 行细 分 ,
一
价 。虽然也有学 者如 L mb r e 11 9 )t 时间特征 a et ta. 6 i (9 4 根据 供 裁 徽 多 将供 应 商合 作 伙伴 关 系 分为 “ h r t r 、 ln — e m” s ot em” “ g tr — o 图 1 供 应 商 合 作 伙伴 关 系类 别 和 “ n — em t 3 一 n ” 类 , 单 一 的时 间维 度 并 l g t r wi 1 e d 三 o h 0 但 l 关 系是 针 对于 l 类 类物 资所 形 成 的战 略性 合 作 伙 不足 以帮助 管理 者 有 效识 别影 响 不 同 类型供 应商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I 类物 资 由于 对制造 企 业 的产品和 流程 运 营产生 伴 关 系 的“ 性化 ” 个 特征 。 重大影 响 , 以制造 企 业对 提供 I 所 类物 资 的供 应 商要 求很 二是 针 对供 应 商 合作 伙 伴 关 系( 持 ) Ⅱ 维 影 向因素 的定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
7)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模式是供应链企业 合作方式与委托代理实现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我国 许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的信息通 信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与此同 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时,在利用Internet/Intranet进行商务活动过程中,缺 乏科学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 信用体系不完善.1998年,发生了海南某公司和香港 某公司进行在线电子商务时我国首例电子商务诈骗案, 充分说明我国企业在进行全球供应链活动中进行合作 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供应链管理思想在 我国企业中应用受到的阻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得多,而企业改革的深入作方法,解决我国企业在实施供 应链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企业合作对策 与委托代理实现机制问题是关系到供应链管理 模式能否在我国得到很好实施的关键.
6)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Ratchet 棘轮效应 Effect)的存在,企业在合作竞争中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不高;此外,我国目前市场资源的结 构配置机制并不符合规范的帕累托配置模型, 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交易成本较高,委托代理 实现过程中由于信息非对称性导致国有资产流 失等问题都让人十分棘手.
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步骤: 1. 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 2. 确定标准,选择供应商,选择合作伙伴 3. 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4. 实施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步必须明确战略关系 对于企业的必要性,企业必须评估潜在的利益 与风险.然后,确立选择供应商的标准和初步 评估可选的合作伙伴.一旦供应商或合作伙伴 选定后,必须让每一个合作伙伴都认识到相互 参与,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合作关系.最 后的步骤包括实施和加强合作关系,或者解除 无益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从产品/物流为核心转向集成合作为核心。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
战略协作
高
合作伙伴关系
制造创新
中
技术和管 理创新
物流关系
低 传统企业关系
1960-70 1970-80 1990以后
四、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在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下,企业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都实现相互作用的集成。宏观 层面上主要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合 作以及委托实现,而在中观层面上主要在一定的信息 技术的支持和联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微 观层面上则是实现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并实现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等业务职能。
速度
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 和管理控制
减低库存水平
可靠性的提高
带给供应商/卖主的 利益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对客户需求有更好的理
解 提高管理和运作质量 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对交货期变化的反
应速度和柔性
获得比非战略合作关系 的供应商更高的利润
增加了生产计划的稳定 性和可控能力
带给双方的利益
适度重要
主要考虑因素
高
可能不高
高
低
确保供应源,供应商认证 买方观点
大
也许小,供应商多
由于生产周期与服务而靠近 非常分散
比较高
比较低
九、合作伙伴评价、选择的影响因素
• 优势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 设计能力 – 创新能力 – 生产能力 – 营销能力 – 服务能力 – 研究开发能力
• 信任度
– 合同履约 – 用户信誉度 – 信用度 – 价值观差异 – 上下游伙伴满意度
制造商和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
( 一) 应 对 日益 激 烈 的 市 场竞 争 , 获取 持 续 的 竞 争优 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日益深化 ,制造商在更为厂 阔的市场 技术开发的来源 , 影 响着制造商创新绩效 , 制造商对 这些关键
一
应商的各种优势资源 ,推动双方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并拓展业
务, 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 , 以此提高自身运营绩效和创新绩效 ( Q u i n n ; 2 0 0 0 ) m 。通过与供应商 的合作 , 制造商能够更为专注
于核心业务 ,培养其核心能力 ,从而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 Mo r g a n &H u n t ; 1 9 9 4 ; D y e r &H a t c h ; 2 0 0 6 ) 1 。
问题 研 究
MARKETI NG RES E ARCH
制造 商和供 应 商 建立合作伙伴关 系的影响 因素研 究
◇ 付俊霞
摘要 : 近年 来 . 学 者 越 来 越 关 注供 应 链 上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问 题 的研 究 一 些 学者 研 究 了制 造 商 和 供 应 商 建 立 合 作 伙 伴 关 系的影 响 因素 。本 文基 于现 有 的研 究成 果 . 将 制 造 商 和供 应 商 建 立合 作 伙 伴 关 系的 影 响 因素 归纳 为 3个 方 面 :应 对 日益 激 烈 的 市场 竞 争 , 获取 持 续 的 竞 争优 势 : 采购 的 战 略 重要 性 日益
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本文拟从 制造 商的角度出发 , 对现有 的 购供应商 , 实施纵 向一体化 。然而 , 近年来企业 的并购绩 效受
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供 应 链 管 理
商 却很 低时 , 双方就是受控 制的买方 的关 系, 表示买方 因投资 了不易移转 的设备而受制于供应商 。相对地 , 当供应商有高专 用性投 资而买方却很 低时 , 双方 就是 受控制 的供应商 的关 系 , 表示供应商因投资了不易转移 的设备而受制于买方 。 对企业来说 ,短 期的合作是为 了通过 市场交易的效率来
mime t t n.
Ke wo d : s p l h i ; a t e h p i u n i a tr y r s u p y c a n p rn r i ; n e t f co s l f l a
1 引言
供应链构建 的 目的是为 了要 因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低供应商的数 目, 如图 1 所示 。
Ab t a t T e p p rr ve h ea e e e r h s o h n u n ilfco s o u p y c a n p r e s i ,a d y e t y e ,d me — s r c : h a e e i wst e r lt d r s a c e n t e i f e ta a tr fs p l h i a t rh p n l z s i tp s i n l n s so s a d ifu n ilf co s d v d s t e ifu n i l a t r fs p l h i a t e h p i t e h ia a tr d s c a a t r , d f r in n n e t a t r . i i e h n l e t co s o u p y c an p rn r i n o t c n c fc o a o i f c o a u _ l a af s l s n l s n t e mo e c tg rz s t e s c a a t r n o t r e tpe :i tmr a i ain l n ed p n e c ,it r r a ia in r s d r lt n h p C I— h r r a e oi e h o i f co s i t h e y s n e g n z t a t r e e d n e n e o g z to a tu ta e ai s i OI l o i n l n o I
供应链管理(第二版) 第3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3.运作的协调性 一方面,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原先拥有的竞 争优势将逐渐消失。这时那些不能依靠自身资源对产业结构 变化做出反应的企业,就会强烈要求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自 身的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单 个企业的实力难以与已形成规模的其他国外企业争夺市场份 额,从而导致了市场进入的难度。这些将会迫使企业从维系 原有内部管理的资源积累向适应新环境的资源积累转变。这 样,企业之间的协调运作就显得日益重要。协调运作要求供 应链成员企业在宏观层面上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在中观层面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微观层面上实现物流的同 步化。
2.相对稳定性 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之间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和信 息共享的合作基础上致力于长期合作,致力于发展和维持合 作关系。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但是, 由于个体差异和竞争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供应链成员之间的 合作又总是有条件的、非永恒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始终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仅供应链成员数量可增可减,而且它 们之间的契约关系和交易方式也总是处于动态调整之中。所 以,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在一 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 1.合作与竞争并存 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以消灭竞争对手为主要目标的, 竞争者之间的对抗性极强。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出现彻 底改变了这种竞争方式。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相互信 任、互惠互利、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工作等一些基本 原则结成的战略意义上的伙伴或同盟关系。为了使客户满意 和供应链整体绩效最佳,合作是它们结成同盟的基本前提, 各成员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共享供 应链成果。同时,供应链成员企业都是相互独立的经济个体, 具有各自的经济利益,企业常常按照自己的理性需要,追求 个体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性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 降低成本:与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通过批量采购、共享物流和信息资源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与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如生产设备、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源等,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建立起信任和紧密的合作机制,减少供应链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的稳定性。
4. 增强竞争力:与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合作,可以通过共同研发新产品、共享市场信息和渠道资源,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要点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
以下是一些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要点,供参考:1. 目标一致性:选择与企业目标和战略一致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确保双方在资源投入、运营方式和市场定位上保持一致。
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应该是互利共赢的。
2. 资源匹配:评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资源能力是否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
关注合作伙伴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物流能力等方面,确保能够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3. 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要考虑其运营稳定性和可靠性。
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财务状况、供应链管理经验和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能够提供稳定的产品供应和交货能力。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曹洪香[ 发表于《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企业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节点中的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
它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
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一种管理思维的创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现在正取而代之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然而,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其一定的背景、环境和条件;不仅内部因素会影响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而且企业外部的宏观因素也会影响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的产生是供应系统本身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不断应用,制造生产率已被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开始变小。
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要的潜力,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
一些企业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已经能够大幅度地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
据宝洁公司透露,他们能够使其零售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节约了数千万美元,其方法的实质在于制造商和供应商紧密地合作,共同创造商业计划来消除整个供应链中浪费做法的根源。
1992年,沃尔玛的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最高,并且在所有零售中,其库存周转次数和运营利润都是最高的。
如今,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利润最高的零售商。
沃尔玛的目标仅仅在于保证使顾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以及优化成本结构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定价。
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使库存补充成为其战略的核心。
这是通过直接转运(Cross—docking)物流技术来实现的。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供 应链 合作关 系 是指一 段 时期 内 , 供应 链 内企 业
共 享信 息 、 共担风 险 、 同获 利 的伙伴 关 系…。 共 供应 链
概 念是 从传 统 的企业 关系逐 渐 演化 而来 的E。 着协 2 随 3
用 的研 究 , 他在 《 资本 主义 经济 制度 》 中对 交易 与交 易
费用进 行 了深入 的 阐述 . 立起 了交 易 费用理 论 的基 建 本分析 框 架 威 廉姆 森 主要从 人 的因素 、 与特 定交 易 有关 的因 素 以及交 易 的市 场环 境 因素 三个 维 度进 行
了分 析…:
不 可能 面面俱 到 因此 . 易双方 可 能利用 契 约 中的 交
、
供 应 链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的 内涵
缺 陷 、 漏等 , 遗 随机 应 变 、 机取 巧 , 投 隐瞒或 歪 曲信息 , 甚 至进 行 欺诈 等 . 夺 契 约 未规 定 的 “ 争 剩余 ” 造 成对 . 交 易关 系 的阻滞 ( o p 。由此 , hl u ) d 交易 费用 的产生 就 不 可避 免 。 其次 . 分析 与特 定交 易有关 的因素 。与特 定交 易 有关 的 因素 。 先是 资产专 用性 。专 用性 资产 指 的是 首
的不 确定 性 在契 约生 效期 间 . 有可 能发 生导 致双 极
二、 交易 费用 理 论 分 析 框 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 分 析 人 的 因素 人 终 究 是 “ 限理 性 ” 有 的个 体 . 悟 能力有 限 。 性 的有 限迫使人 们厉 行节 约 , 领 理 寄 望 于通 过 组织 、 度 等 获得 最 佳 的 利益 , 到 令 人满 制 达 意 的结果 而 由于经济 主体 有 限理性 . 签订 的合 同就
影响供应链信任机制关键因素研究
影响供应链信任机制关键因素研究摘要:竞争的焦点从原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为了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受益,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研究。
本文对供应链信任机制关键因素关系进行初探,希望为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供应链,信任,信任机制,关键因素,关系一、供应链信任机制的概念和必要性范林根(2006)对供应链信任机制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供应链各成员基于对供应链整体组织和主要成员(核心成员和大多数成员)的信任而自愿采取有利于供应链利益的行为。
根据前文中的论述,本文对供应链信任机制的概念作以下三方面的理解:(1)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需要通过某些措施或者手段来形成相互信任,才能维持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要建立信任机制,必须要对节点企业进行激励,这就是”共赢”。
(3)具体来说,需要采取的手段就是指信息共享、加强沟通和构建与完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机制等。
李长江等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信任对合作的影响。
他们认为信任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双赢”,也具有风险性。
因为一方的信任极有可能被另一方所利用。
而且一旦合作一方采取非信任行为,另一方就会迅速做出降低信任度的举措。
这就是非信任行为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负面作用,而且信任的这种负面传染性不仅会在合作双方间产生影响,也会扩展到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并由此形成连锁反应,从而破坏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可见,在供应链中建立信任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立供应链信任机制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
共赢是供应链信任机制的建立基础和最终目的,交易成本的减少是共赢的表现之一。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原因,逆向选择(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行为)和道德风险(签约后的信息非对称性而引起的行为)等问题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大量存在。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
而恰恰是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有助于减少合作中所需要的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
浅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题目名称浅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姓名马里彬班级统本电商1201学号7课程供应链管理任课教师丁杨物流贸易学院二〇一五年五月浅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看到供应链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物流的问题,深入简出的这门课确实有许多我不曾思考到的物流环节问题。
但是供应链和物流又不能混为一谈,触类旁通下彰显出作为新商业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被大家越来越重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而供应链更注重于环节处存在问题,从而更高效的提高物流效率。
供应链主要是衔接协调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准确的定位解释了这一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仅体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学习中意识到了合作以及伙伴选择的重要性。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解供应链合作关系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也称卖主和买主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和制造商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在合作伙伴只见共同开发新产品,技术,贡献术结合信息交换,共创市场机会,共担风险及共享收益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在市场竞争激烈、混乱,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这不得不是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做出正确的调整,来及时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是企业竞争激烈下为了更好地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信息化一体相对称,企业自身技术以及服务水平而产生的。
这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所以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及城模式也分为资源优化配置,委托实现机制的企业合作;信息共享,技术支持的联合开发;同步化作业,后勤保障的服务协作三种集成模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供需合作关系,而是更进一步的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信息共享的密切合作关系。
2.传统与现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对比传统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供需合作关系型,我们现在看到的企业间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更深层次的在信息共享,技术层的合作,服务支持延伸了最初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合作方式,让企业将能更柔性化,敏捷性,准确性的适应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需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6.层次分析法 7. 神经网络算法
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供应链环境下的有效协作
1.激励障碍
(1)供应链功能部门或企业的自身最优化 (2)销售人员的奖励措施。
2.信息处理障碍
(1)根据订单而不是根据客户需求做预测 (2)信息共享的缺乏
3.操作障碍
(1)大批量订货 (2)补货提前期长 (3)配给和缺货博弈
供应链中成功协作的方法:
1.激励措施与目标相一致
(1)职能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2)协作定价 (3)销售人员绩效从根据零售商买入量评估改变为根据零售商卖出量评估
2.提高信息准确性
(1)共享销售点数据 (2)合作预测和补货计划 (3)由单一企业控制补货方案
3.提高操作绩效
(1)缩短补货提前期 (2)减少批量 (3)根据过去销售量和共享信息分配产品以限制博弈
3.协商选择法
在供货方较多、企业难以抉择时,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即由企业先选 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合作伙伴,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合 作伙伴。
4.采购成本比较法
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合作伙伴,则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 较分析。
5.ABC成本法
通过计算合作伙伴的总成本来选择合作伙伴。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的 定义:
合作伙伴就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 间、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一定 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 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原因:
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或总库存水平, 加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 保持战略伙伴之间运作的一贯性,产 生更大的竞争优势。
4.定价障碍
(1)基于订单大小的数量折扣 (2)价格波动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姓名:*** 学号:09096122提要: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己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选择适合企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已成为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正是于此,文中提出了一套科学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成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为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和合理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提供借鉴。
文中在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相关理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建立了科学、全面、详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结合现实情况与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并根据指标评价体系和模型,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1、引言我国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供应链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残留思想和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离真正的供应链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分析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选择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我国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要想构建一个科学而又全面的合作伙伴选择体系首先要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类;然后还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各种标准和原则。
通过那些标准和原则对潜在合作伙伴进行初步的筛选,减小潜在伙伴的数目以后,需要在更深层次上检查这个缩短了的供应商名单,以识别哪些最具有成为高效伙伴的供应商的能力。
随着制造业中全面质量管理(TQM),柔性制造方式(FMS),准时制生产方式(JIT)等新型的制造和管理方式的出现,以及制造业的战略重点从单纯的成本控制转变为质量控制、时间控制和成本控制,制造商对合作伙伴的评价准则也有所变化,不仅考虑价格、准时送货、质量,而且合作伙伴的生产装备、地理位置、技术能力、行业声誉与地位、管理与组织、合作意愿等都被纳入评价准则之内。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与洛克维尔公司 (Rockwell)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克莱斯勒公司与 洛克维尔公司达成一项协议,两个公司将在汽车的设计 阶段进行紧密合作。洛克维尔公司负责总装厂与零部件 厂的计算机控制部分的设计。如果计算机控制与汽车的 设计不匹配,就会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和汽车进入市场的 时间。根据协议,洛克维尔公司是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总 装、冲件、焊接、电力设备等部门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独 家公司,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他们 (汽车制造商与计算机控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汽车 行业内的首次。两个公司的工程师在汽车设计阶段的紧 密合作中,洛克维尔公司的工程师设计开发相关计算机 控制软件,以便能与克莱斯勒公司的工程师同时设计控 制系统和整个汽车。计算机控制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 要部分,合作双方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实现降低成本、缩 短制造周期等目标,而且缩短进入市场的周期是克莱斯 勒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目标,以前的周期是 26~28 周,现在的目标是将它缩短至 24周,克莱斯勒公司希 望能通过与洛克维尔公司的合作实现这个目标。
Complex Parts的绩效 Complex Parts在去年的质量等级得分是666,运送等级得
分是8 6500。 布雷克·罗伯茨是约翰迪尔公司的评审小组的成员,在采
购部门工作了8年,他从供应商评级中发现了Complex Parts在运营中出现问题的信号。例如,他认为Complex Parts应该提出更多的削减成本计划,并减少去年在运送 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被要求的报价也没有及时送达约 翰迪尔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在做着正确的事情,及时向存 在问题的供应商提出质量改进建议,罗伯茨认为这项工作 非常有意义。 赫里·玛丽在约翰迪尔公司的生产计划部门工作了23年, 在评审小组中负责技术评定。赫里认为Complex Parts在 跟上约翰迪尔公司的规格要求变化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只是最近无法回复complex Parts客户服务小组的电话。 去年要求加急发送的情况越来越多,提高了约翰迪尔公司 的成本。最近更是变得每周都要有加急的情况,在过去的 一个季度里,Complex Parts的运送等级评定到了让人伤 心的155000。
第3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三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 成的,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信息共 享水平,减少整个供应链产品的库存总量,降低成本和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应以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为基础。
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 数据和信息的交换、研究与开发的共同投资、市场机会共享 和风险共担,甚至是供应链的共同设计。在供应链合作伙伴 关系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 供应商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比 如,制造商总是期望其供应商完善服务,搞好技术创新,实 现产品的优化设计等等。
第三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一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第一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 述 第二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题
第三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英国著名物流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 认为:21世纪,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 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比较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以产品/物品为 核心转向以集成/合作为核心。在集成/合作逻辑思想指导下, 双方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流程集成、 信息集成、资源集成和物流集成。这样就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减少了运作成本,提 高了资产利用率,实现了双方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供应链合作伙伴强调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 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 和合作。这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见表 3-1。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改进对策
1
转变经营 观念,优 化供应链 配置 。
2
以常规方 式,提高 供应链整 体盈利水 平。
3
加强社会 信用体制 建设,建 立战略伙 伴信任机 制。
4
完善信息 系统,保 证信息通 畅共享 。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一)转变经营观念,优化供应链配置
“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
转变为
➢ 信息共享和沟通畅通:信息是企业合作的纽带。
➢ 能力:供应商必须具备正确的技术和能力。 ➢ 变革管理:变化带来压力。会导致关注点的转移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其他制约因素
良好的愿望 柔性、解决矛盾冲突的技能 有效的技术方法 资源支持 供应链绩效评价
当然,上述因素都不是孤立地影响合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一 起产生制约作用。要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合作关系,必须综合全面地考 虑各个因素以及相互制约关系。找出供应链合作中的“瓶颈”企业, 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效率。
• 降低成本(如合同成本) • 实现数量折扣、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 •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 • 改善时间管理 • 缩短交货提前期 • 提高货物可得性 • 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 • 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 • 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得和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对供应商/卖主
• 保证较稳定的市场需求 • 对用户需求更了解 • 提高运作质量 • 提高零部件的生产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对买主交货期的反应速度和柔性 • 获得更高的利润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对双方而言:
•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 • 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 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 • 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 • 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 • 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概率 • 增强矛盾冲突解决能力 • 在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 减少管理成本 • 提高资产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杜星(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710105)摘要:系统回顾了有关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型态与维度以及影响因素,并且将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区分为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组织间依赖关系、组织间信任和组织关系承诺三类。
关键词:供应链;伙伴关系;影响因素Abstract:The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andlyzes its types, dimen-sio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divid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into technic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and fur-thermore categorizes the social factors into three types: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dependence,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Keywords: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influential factor1一、引言供应链构建的目的是为了要因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供应链上下游成员借着紧密的结合形成一种“链”的型态,让信息在链内快速地传递,以达到快速响应顾客的要求,由此可见,供应链成员间伙伴关系对于供应链构建目的达成至关重要。
Ballou等认为,供应链管理应分成三个维度来看:(1)职能内的协调(intrafunctional coordination),是指企业内部对作业及程序的成本控制,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2)职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企业内各个部门间需要有良好的整合,以降低可能的目标冲突,诸如物流与财务部门或物流与生产部门等的协调;(3)组织间的协调(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从整体供应链来看,组织与其它组织间通过某种机制来实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依销售状况实施的自动补货系统(VMI)或及时生产方式(JIT)等[1]。
Maloni &Benton则认为,企业由功能性整合逐渐演进至供应链整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伙伴关系为企业间的整合搭起一道桥梁,并使得企业可以降低供应商的数目。
由此可以看出,从单一职能的整合、职能间的整合和企业内部的整合,到供应链成员间的整合,供应链成员间伙伴关系是这种跨越的基础。
供应链管理2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型态与维度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企业改变以往和上游供应商敌对的状态转而建立联盟或伙伴关系,因为有着相同的经营目标,企业和企业间才能共生共荣,分享彼此的知识和信息。
伙伴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或是组织与组织间的一种关系,主要是说明此种关系较为紧密,其本质是为了完成某特定目的而相互支持的一种合作意愿。
供应链伙伴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则是指在供应链中两个独立的企业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和利润所相互维系的一种关系,此两个体通常为供应商和买者或顾客,他们同意在一定的期限内分享彼此的信息并共同承风险,并通过降低成本、减少存货来提高双方在财务或运营上的绩效[3]。
可见,伙伴关系本质上是供应链成员间在订货及配送上因双方的目标、政策及程序取得共识,而能维持一个持续不断的关系Bensaou认为,专用性投资(specific investments)的程度可以用来区分供应链成员间伙伴关系的差异性,专用性投资是指企业一旦对某一伙伴关系投资下去即很难或者要很高的成本才能转移至其它伙伴的资产。
专用性投资包含了有形和无形的投资,有形的是投资是指一方针对另一方所花费在厂房和机器设备等投资;无形的是人员的训练或双方为了合伙关系所分享的信息及知识。
根据供应方和购买方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程度的差异,可以将供应链成员间的伙伴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如图 2所示[4]。
依据供货商或买方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高低,双方的关系可以被分成四类:当买卖双方都有很高的专用性投资时,所呈现的关系是战略性的伙伴关系,表示双方的合伙关系很密切。
而当双方都没有很高的专用性投资时,呈现市场交易关系,表示合伙关系很薄弱,转换成本很低,可以很轻易地在市场中寻找其它的合作对象。
而当买方有高专用性投资而供货商却很低时,双方就是受控制的买方的关系,表示买方因投资了不易移转的设备而受制于供应商。
相对地,当供应商有高专用性投资而买方却很低时,双方就是受控制的供应商的关系,表示供应商因投资了不易转移的设备而受制于买方。
对企业来说,短期的合作是为了通过市场交易的效率来获得利润,而长期的合作则是着眼于通过与其它企业间的良好关系在一连串的交易过程中获得最大利润[5]。
当企业与企业间的利害关系及相互依赖程度不高时,或是只为短暂利益而结合时,其可能维持的关系就仅仅是短期的,而供应链中的企业因双方的互动性很高,具有共同的目标且相互支持及学习,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紧密伙伴关系,因此和短期的合作关系间有明显的区别。
Gardne等研究者指出,从计划、分享、持续、系统性的运营信息交换和相互的运营控制等五个角度的组织行为层面来区别这两种不同的合作关系,见表 1[6]。
伙伴关系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较好的合作绩效,并以减少成本及提高价值来回馈给客户,这对于在面对环境是稳定或动态变化情形下都具有正面的效果。
从买方的角度来看,与其它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目的在于,能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或成本优势,并且确保企业拥有可信赖的供货来源;从供应商的角度,则是提供一个可靠的供货市场[7]。
因此,伙伴关系使得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机会去改善企业的经营,因为它让企业能专心在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上,而将其它的功能外包给外部的合作伙伴[8]。
3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Bensaou针对美国和日本的高层主管发出 447份问卷询问有关与其供货商关系的相关问题,归纳整理出对于合作关系主要有六个影响的因素:组织成员和技术、面对市场的竞争力、供给者本身、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本质、企业内各职能间的关系以及合作关系本身所带来的效益[4]。
Sethuraman等研究者在研究伙伴关系的决定因子时指出,从制造商及经销商的角度来看,影响伙伴关系优势的因素分别是:制造商认为“声誉”、市场渗透能力(包含有技术能力”、“对市场的专业知识”、存货管理”、控管能力”及“财务能力”是影响伙伴优势的主要因素;而经销商则认为,产品的供货能力(包含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产品线完整性)”和“产品周转率”是影响伙伴关系优势的因素[9]。
研究者们对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技术性影响因素已经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而对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关系影响因素则缺乏系统的分析。
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关系因素可以分为组织间依赖关系、组织间信任和组织间关系承诺三类。
(1)组织间依赖关系。
组织间的依赖发生在当一方必须依靠维系双方的关系来完成某一目标时,依赖就会产生,且代表着依赖者重视双方在合作上有关技术或资源的贡献,以及重视且认知到合作的关系是无法被取代的[10]。
Andalee则指出影响依赖认知的两个因素为:来源企业所提供资源的重要性和依赖企业对所需资源能被替代的数目,由以上两个因素可看出企业的依赖来自于本身对某项资源或技能的需求,而此种需求能由其它企业提供而满足,而且当资源的替代性越低,依赖的程度就会越显着[11]。
(2)组织间信任。
组织间信任的建立是着眼于未来的利益,提供合作双方对长期在资源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的认知。
信任不只在组织间建立了共同的兴趣与目标,也使得双方在面临某些组织间的冲突或关系上短暂的权力失衡时,能更具有包容力,以化解原本所可能产生的危机[12]。
当成员间相互信任时,他们可以分享较机密的信息以及投资资本在有助双方的合作关系上,并减少了不必要的监督成本[13]。
反之,倘若合作的双方其互信的程度很低时,容易形成猜疑,这对组织会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导致关系破灭[14],因此,信任的建立可以降低双方的冲突,并进一步加强合作成员间的满意度。
(3)组织间关系承诺。
关系承诺是指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成员双方相信一个持续不断的关系是重要的,而且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持这个具有价值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承诺代表着双方对合作关系的保证,包含在资源上的提供、在合作计划上的相互支持等,承诺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双方的关系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因此,承诺的双方愿意牺牲短期的利益,以获得长期的合作优势。
跨组织关系中最常见的两种承诺关系是“情感式的承诺”和“估算式的承诺”。
情感式承诺指成员双方希望去维持一个关系,因为喜欢特定伙伴且乐意去建立伙伴关系;估算式的承诺是成员双方意识到有某种需要去维持伙伴关系,因为成员在衡量结束关系及转换伙伴时将会带来很高的成本,估算式的承诺是企业经过冷静的成本及利润估算后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1]Ballou Ronald H, Stephen MGilbert , Ashok Mukherjee. NewManagerialChallenges from Supply Chain Opportunities [J]. 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2006,29:7-18.[2]MaloniMichaelJ,WCBenton.SupplyChainPartnerships:Opportunitiesfor Operations Research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419-429.[3]Vokurka Robert J. Supplier Partnership:ACase Study[J]. Production andInventoryManagementJournal,1998,(1):30-36.[4]Bensaou M.Portfolios of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 Sloan Manage-mentReview,1999,Summer:35-44.[5]Ganesan Shankar. 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Relationships[J].JournalofMarketing,1994,April:1-19.[6]GardnerJohnT,MarthaCCooper,TomNoordewier.UnderstandingShip-per-Carrier and Shipper-Warehouser Relationships: Partnerships Revis-ited[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1994,15(2):121-143. [7]Ellram Lisa M. Partnering Pitfalls and Success Factors [J]. InternationalJournalofPurchasingandMaterialsManagement,1995,Spring:36-44.[8]Ziggers Gerrit Willem , Jacques Trienekens. Quality Assurance in Foodand 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s: Developing Successful Partnership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1999,60-61:271-279.[9]Sethuraman Rajagopalan, James C Anderson , James A Narus . Partner-ship Advantage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Distributor and ManafacturerWorking 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8, l(17):327-347.[10]Smith J Brock,Donald W Barclay. Selling Partner Relationships: TheRole ofInterdependence and Relative Influence [J]. Journal ofPersonalSelling&SalesManagement,1999,Fall:21-40.[11]Andaleeb Syed Saad. Dependence Rel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Role ofTrust: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J]. 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arketing,1995,12:157-172.[12]Madhok Anoop. Opportunismand Trust in Joint Venture Relationships:an Exploratory Study and Model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11(1):57-74.[13]Kumar, Nirmalya. The Power of Trust in Manufacturer-Retailer Rela-tionships[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6,Nov-Dec:92-106.[14]Das T K,Bing-Sheng Teng. Between Trust and Control : DevelopingConfidencein Partner Cooperation in Alliances[J]. 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3):491-512.[15]Morgan Robert M,Shelby D Hunt.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Relationship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1994,July:20-38.[16]Mathieu John E,Dennis MZajac.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