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悟诗歌情感,初步领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了解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浏览并划出重点。
(1)《观沧海》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
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大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年,在弹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后削平吕布等割据权势。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一致了中国北方。
到了东汉献帝时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
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魏国,追尊为武帝。
享年六十六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本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1)《次北固山下》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作者简介:王湾(生卒年不详):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来往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遭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特别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誉。
(1)《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不断未能得志。
15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doc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稿)课型:学习新知课主备人:审核人:执教者:班级:2013级—班组别: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2、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诗歌导读《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缈制,七月出卢愤U础石山。
他跃与硼登山观海,响洪加醐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次北固山下》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
但由于他“往来吴楚间”,所作诗也受到江南清丽山水的陶冶以及在开元初兴起的吴越俊秀诗风的影响,《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或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散曲。
马致远描绘了一幅绝妙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诗。
如本课的《观沧海》O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
如本课的《》和《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句可分为四联,颔联颈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
如本课的《》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观沧海》一诗选自__《乐府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曹操 ________ , 字—孟德,—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耳人。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一、课先导学
1. 请学生们阅读底下四首古代诗歌:《登鹳雀楼》、《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 请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这些诗歌的作者是谁?他们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些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有什么特点?
3. 请学生们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做好教室笔记。
二、教室进修
1. 请学生们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请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这四首诗歌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3. 请学生们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这四首诗歌的作者生平宁创作背景。
4. 请学生们分析这四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比如比照、排比、夸张等。
5. 请学生们尝试模仿这四首诗歌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三、课后反思
1. 请学生们总结今天的进修收获和体会。
2. 请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古代诗歌有了怎样的认识?你们觉得古代诗歌与摩登诗歌有什么不同?你们在创作古诗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挑战?
3. 请学生们将自己创作的古诗分享给全班同砚,并互相评判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导学案设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创作能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Ⅰ《观沧海》一.简介曹操及其作品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
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遗着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
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作品风格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情调为慷慨悲凉为特色 3.《观沧海》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实用版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主备人:陈昆明审核人:负责人:时间:班级:组别:姓名:评价: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三、学法指导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本课的四首诗歌必然要通过熟读成诵达到理解、品味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借助导学案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重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知识链接】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王湾(生卒年不详),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作品流传于后世的不多,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却成为千古名句,为天下人所传诵。
文体常识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1.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观沧海》中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t型台秀模样。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3分)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旧遗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还是遗憾。
出发吧,永远出发。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2.出门去旅游。
回忆你自己曾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5《古代诗篇四首》依据你把握的材料,简略介绍一下作者。
1、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乐府诗),本诗即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定的《乐府诗集》。
他的诗篇散文清峻整齐,气势雄伟,大方悲惨,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志向,并反映了汉末公民的磨难日子。
诗篇代表作除《观沧海》之外还有《蒿里行》《龟虽寿》。
2、王湾(公元693年~公元751年),唐代,号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3、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闻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终身写了120多首散曲,其间《秋思》可谓“叹世”之作中的代表。
被人称为“元曲四咱们”之一,更被时人美称为“曲状元”。
4、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我国巨大的实际主义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篇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言语平易浅显,有“诗魔”之称。
1.了解古代诗篇体裁的有关常识。
2.能够精确背诵并默写,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爱情。
3.品尝言语,体会诗词意境。
1.查字典,查准字音;2、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材料。
(一)《观沧海》1、解题标题《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瞭望”,沧海:大海,这儿指渤海。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发诗。
2、凭借注释,疏通诗篇内容。
弥补内容: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姿态。
以观沧海:以,表意图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耸立。
高高地耸立。
萧条:描述风吹树木的声响。
幸乃至哉:幸,幸亏。
至,极点。
幸亏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间:若,像。
其,它,指沧海。
3、全体感知(1)全诗以哪个字打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打开,写爬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际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第一层(最初两句):告知观海的地址,“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绘海水和山岛。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主备人:方淑敏审核人:2013年10月21日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王湾、白居易、马致远以及诗、散曲的有关知识,了解这四首诗歌的题材;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并背诵,合作探究,体味诗歌意境。
3、激情参与,体会四首古达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1、曹操,字,(朝代)的、、。
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诗以见称,与其子、、并称为“三曹”,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蒿里行》、。
《观沧海》选自。
题材为。
2、王湾,(朝代)诗人。
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很负盛名。
“次”意为。
《次北固山下》的题材为。
3、白居易,字,晚年又叫,我国(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
《钱塘湖春行》的题材为。
4、马致远,(朝代)著名。
与、、、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被周德清誉为。
《天净沙秋思》的题材为,“天净沙”是名。
5、注音。
澹澹()萧瑟()沧()海没()马蹄竦()峙()碣()石啄()春泥6、释义。
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客路:潮平两岸阔:残夜:暖树:不足:昏鸦:二、合作探究学习1、《观沧海》该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这首诗有几层意思?哪些句子是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那句诗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分别对应的是哪句诗?你是如何理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3、《钱塘湖春行》该诗描写花草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4、《天净沙秋思》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又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哪些是抒情的?其中是散曲的主旨句。
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试着默写这四首古诗词!看你们的了!三、作业:《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你能试着根据文本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学会概括,使语言精炼。
找出并品味重点句子,各抒己见。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二、深入体会、赏析。
1、读“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体会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2、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现代文阅读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习
1.作者简介:曹操、王湾、白居易、马致远
2.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整理积累词语。
3.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备习检查(交流)
情境导入
出示检测学案。
适时做必要的点拨纠错。
(板书课题)
独立思考;对子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字词答案不一致,强调动手查字典的重要性。
1、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2、同学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展开想像,任选一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启发学生有创意地写作。
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注意语言的训练。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4、《天净沙 秋思》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体会作者的“情”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引导学生首先独立阅读,
自主探究;
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讨。
题目的含义及对其他同类型人的了解,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理解古代诗歌四首的内容和意境。
3. 分析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意义。
4.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导学内容:1. 《离骚》2. 《静夜思》3. 《将进酒》4. 《赋得古原草送别》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
让学生思考古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进修做好铺垫。
第二步:进修《离骚》1. 学生朗读《离骚》,感受其中的豪情壮志和离别之苦。
2. 分析《离骚》的意境和艺术手法,讨论屈原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离骚》对当代人的启迪和影响。
第三步:进修《静夜思》1. 学生朗读《静夜思》,感受其中的宁静和孤独。
2.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艺术手法,讨论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3. 联系自身情感体会,思考《静夜思》对人生的启迪和感悟。
第四步:进修《将进酒》1. 学生朗读《将进酒》,感受其中的豪放和豪情。
2. 分析《将进酒》的意境和艺术手法,讨论李白的酒文化和人生态度。
3. 探讨《将进酒》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启迪和影响。
第五步:进修《赋得古原草送别》1. 学生朗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感受其中的离别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2. 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和艺术手法,讨论王维的写景技巧和意蕴。
3. 思考《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环境珍爱和人与自然的干系的启迪和反思。
第六步:总结与展望通过进修《古代诗歌四首》,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探索,不息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四首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制作人:常江娜组长签名: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背诵这四首诗歌,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一.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1.曹操:2.读准下面下划标出的字音。
碣石()澹澹()萧瑟()竦峙()丰茂()3.解释下列词语临:澹澹:萧瑟:洪波:二、诗歌赏析: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三、思考讨论1、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4.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四.本诗抒发作者的怎样的诗情?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王湾诗歌鉴赏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的诗意。
4、这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白居易:二.古诗内容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听课文,注意字音2、生齐读;正音正字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4、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十五《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doc
十五《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
2、背诵四首诗,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1、体会四首诗的意思。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分别有哪几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师: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知识链接:一:古典诗歌的分类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一楚辞一汉赋一汉乐府一魏晋南北朝民歌一建安诗歌一陶诗等文人五言诗一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1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1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1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设计【优秀5篇】
《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设计【优秀5篇】《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
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⑴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⑴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
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⑴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
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㈠背景和作者: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 熟悉《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经典作品;3. 掌握古代诗歌的赏析方法和技巧;4. 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导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古代诗歌四首》的作者及作品介绍;3.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诗歌赏析;4.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
三、导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古代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激发进修的欲望。
2. 进修任务一: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讲解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如抒情、叙事、咏史等,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诗歌的奇特魅力。
3. 进修任务二:介绍《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经典作品介绍《古代诗歌四首》中的《静夜思》、《登鹳雀楼》、《将进酒》、《赋得古原草送别》,讲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4. 进修任务三:诗歌赏析分别对《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每一首诗进行赏析,指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进修任务四: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讨论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诗歌的奇特魅力和深刻内涵,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审美修养。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诗,并写出你的感想;2. 搜集一首古代诗歌,进行赏析和解读;3. 阅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作品,选择一首进行朗诵。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古代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表现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和想象力;3.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代诗歌,拓展诗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会对古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宁文学修养,感受诗歌之美,享受诗歌之乐。
愿我们共同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意盎然的魅力!。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你能有感情地朗诵四首诗并会背诵。
2.你能说出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3.你能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赏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难点预设】
学生对于精彩诗句的欣赏,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安徽省毫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王湾,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今陕西省渭南县)人,诗人。
他的讽喻诗有《秦中吟》和《新乐府》。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2.文体常识——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包括套曲和小令。
【学习过程】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
欣赏。
学生自
《钱塘湖春行》一诗的线索是什么
学习了这四首古诗,你么会“断肠”
【收获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前两首诗。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常识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运用品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重难点学习】运用品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朗读、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
2、查资料了解作者、乐府诗、曲的相关常识。
(1)曹操,字,(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马致远,号,(朝代)戏曲作家。
与、、并称“元曲四大家”。
(3)乐府诗: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4)曲,是一种文学体裁,可以配乐朗诵,曲有和,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
曲牌名就是曲,俗称“”,是曲的音乐普式。
3、给加点字注音碣.石()澹澹..()山岛竦.()峙.()萧瑟.()贾.()浅草才能没.马蹄..()啄.()堤.()藤.()4、思考:《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
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5、朗读背诵诗歌。
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朗读《观沧海》,小组探究本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2、认识元曲这种文学样式。
3、小组探究:《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拓展延伸】根据《天净沙•秋思》展开想象,写一般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结】各小组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作业布置】1、背诵《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豪迈气概和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3、《观沧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其中“”字统领下文。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5、“断肠人”指的是:“秋思”指的是:第二课时【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朗读、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
2、查资料了解作者、律诗的相关常识。
(1)王湾,(朝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2)白居易,字,晚年自号,(朝代)伟大的诗人,他有“”和“”之称,著有,代表作有、、。
(3)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一共有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为,每句有七个字的称为,律诗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第一联为,第二联为,第三联为,第四联为,每首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
3、思考:《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4、朗读背诵诗歌。
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注意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拍)、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由两个学习小组分别把第2、3题预习结果写在小黑板上,课堂展示预习情况,背诵情况先由对子相互检查,教师在检查集体背诵。
【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朗读《次北固山下》,小组探究: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次北固山下》颔联描述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2、任选一个角度品析《次北固山下》的颈联3、《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朗读《钱塘湖春行》,分别概括四联的主要内容。
5、小组探究赏析《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总结诗歌情感。
【拓展延伸】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将《次北固山下》的颔联与颈联所描绘的画面画下来,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作简要的解说。
【小结】各小组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作业布置】1、背诵后两首诗。
2、《次北固山下》中有三组对偶句,请依次写出。
3、《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脍炙人口,请你说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
(从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或情感入手)4、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说一说其妙处。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3、《钱塘湖春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七年级(上)课内诗歌鉴赏观沧海·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主题】见练习3【练习】1.观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体现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苍茫的大海无边无际,海水摇荡,雄伟壮观。
突兀耸立的山岛跃入眼帘,山岛之上百草丰美,树木葱茏。
秋风阵阵袭来,海面上波涛翻滚,汹涌澎湃。
3.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气势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和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4.本诗的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虚实结合,动静相衬。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是实景描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大海的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是虚景描写,运用想象手法,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练习】1.这首诗用字精炼传神,你认为哪几个字用得好?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第二联中“平”,“阔”,“正”,“悬”用得好。
“平”与“阔”是说春潮涌动,江水浩荡,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就显得宽阔,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写帆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正”则显示了风既顺且猛的特点,这样帆才能悬,这句写景极为传神。
(如鉴赏整句:这句诗用生动凝练的语言写出作者在行船之上所见的两岸壮阔美丽的景色,+划线内容)2.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此联写景蕴涵深刻哲理。
形象地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突出时间过得极快,含蓄传达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阐述相同哲理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品读全诗。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就显得宽阔。
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宽阔的江面之上。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主题】描写西湖早春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练习】1.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地点)早春(季节)的景色,诗中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早莺、新燕、浅草等。
2.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早春画面。
答:湖中春水初生几乎与岸平。
远远的天边白云低垂,与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
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枝头歌唱鸣叫,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
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新生的小草嫩嫩的、浅浅的,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3.“争”字和“啄”字好在哪里?试分析。
答:“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4.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结合语句简要分析。
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运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早春美丽景色。
“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见练习1【练习】 1.全诗共描写了10 种景物,表达了作者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感情。
2.前三句诗用18个字描绘了9种事物,生动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你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景。
答: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萧瑟的秋风,走在荒凉的古道上。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梢盘旋。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桥畔的几户人家已升起了袅袅炊烟。
(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是一个漫漫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请就《天净沙秋思》艺术特色的一个方面进行赏析。
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名词的连缀在18个字之间描绘了9种景物。
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深秋晚景图,画面简洁生动、凝练。
同时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自主预习】答案:第一课时:2、(1)孟德东汉(2)东篱元代关汉卿郑光祖白朴(3)入乐歌唱(4)曲牌宫调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牌子3、略第二课时:2、(1)唐代(2)乐天香山居士唐代诗魔诗王《白氏长庆集》《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3)8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