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
鄂东长江大桥斜拉桥索塔结构设计分析
鄂东长江大桥斜 拉桥 索塔 结构设计 分析
陈杏枝 常 英
摘
黄继 旺
要: 首先指 出鄂 东长江 大桥是一座 半漂浮双塔混合 梁斜拉桥 , 该桥 梁的建设对 当地发展 有 着重要 的作用 , 通过 对该 桥 梁设计进行相 关简述 , 并通过计算软件进行 建模 分析 , 由分析计 算结果表 明 , 该桥 结构性 能 良好 , 安全 可靠 , 能够保 障
表 2 南桥塔根部应力
荷载组合
l
南塔根部 断面角点应力/ a MP
2 3 6 .
—19 .
恒栽 +升温 +正温差 + 纵风
一1O .
一15 .
— . 55
— . 48
恒栽 + 降温 +负温差 + 纵风 恒栽 + 升温 + 正温差 + 横风 恒载 + 降温 +负温差 + 横风
・
1 8・ 4
第3 7卷 第 2 9期 2011年 1 0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RE I U
Vo . 7 N . 9 13 o 2 0c . 2 1 t 01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 9 0 4 ・2 10 —8 5 2 1 2 ・ 1 80 1
09 . 一12 . O5 .
—. 41 — . 46 — . 70
— . 80 — . 46 — . 69
— . 25 一12 . 06 .
a下 塔 柱 节 段 模 型 ) b) 塔 拄 节段 内 腔 示 意 图 下
表 2中负值 为压 应力 , 大压应 力为 8 0MP , 最 . a 正值 为拉 应 力, 最大 出现在组合三 , 大小 为 0 9M a . P 。对 于拉应 力 , 将在施 工 过程采取一些 临时措施予 以消除。而该结果表 明 , 桥塔情况 良 该 好, 在施 工中能较好的保持其稳定性 。 4. 2 最大单悬臂状态桥塔受力分析 2.
三塔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的分析研究
[ 顾 安邦 等. 桥 ( . ) 】 E : 民交 通 出版社 , 9 . 1 】 拱 f [ _ 京 人 - M J 册 1 4 9
顾 安邦 + .程 ( 册 ) . 桥梁 L 下 【 北京 : 民交 通 出版社, 9 . M】 人 1 9 9
『 项海 帆 等 . 结 构 的稳 定 与 振 动 f 】 京 : 民变 通 出版 社 , 3 1 拱 M. 北 人
的影响 , 主桥 采用独柱单索 面斜拉桥方案 , 索塔和 斜拉索都布置在 中央分隔带上 ,引桥按上下行分 为两个半桥 ,上下行桥的墩柱平行于水流方 向错
开布置 。
潮 白河大 桥主桥 长 3 4m, 8 中跨 10m, 2 边跨 7 桥 面 以上 索塔 高 2 l每个索 塔上 挂 8 2m, 1n, 对 斜 拉索 , 拉 索与水 平线 最大 夹角 3 。 , 斜 7 最小 夹 角 1。 , 型布置见 图 1 斜拉索采用环氧涂层高 9 桥 。 强低松弛钢绞线 , 固于主梁 内, 锚 并通 过分 丝管穿
桥 结构体系的选择过程 ,并通过数值分 析比较了 不同结构体系在外部作用下 的反应 ,以及 采用阻 尼器降低结构地震效应 的措施 。
1 工 程 概 况
京承高速公 路潮 白河大 桥位于北京市密云县 内, 全长 991 m, 2 . m, 1 . 宽 95 是京 承高速公 路 中 8
响线 特性分 析 [. J 交通 科技与 经济 , 0 ,2 : 3 】 2 4( )1 . 0 -
维普资讯
20 年 1 月第 6 06 1 期
城市道桥与 防洪
桥梁结构
O 引言
桥。 由于部分斜拉桥兼有斜拉桥与梁式桥 的优点 , 在 国内外得 到迅 速发展『 1 1 。世界上第一 座部分斜 拉桥是 日 于 19 年建成 的小 田原港桥 , 国近 本 94 我 几年也建成了漳州 战备大桥 、兰州小溪湖大桥 等 部分斜拉桥。 分斜拉桥 的出现 , 部 填补了梁式桥和 斜拉桥之间的空 白,为桥梁结构 的发展提供 了更 广 阔 的空 间 。 本 文 以京 承高 速公 路潮 白河大 桥 为工 程 背 景, 结合部分斜拉桥 的特点 , 介绍了三塔部分斜 拉
[湖北]特大跨径三塔斜拉桥新技术介绍39页
颤振导数是评定桥梁抗风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我国以前只能用自由振动法测定颤振导数。为确 保xx大桥在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抗风安全,课题组 在国内最先实现了采用强迫振动法测量颤振导数, 进行了大量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试验表明:强 迫振动法具有试验数据重复性好、测定折减风速 范围宽、无需复杂的系统识别过程即可得到交叉 导数项等一系列优点。
3. 在国内最先实现了颤振导数测度的强迫振动法,能一 次测出全部8个颤振导数,且精度高、重复性好。
社会经济效益
课题研究创造性地解决了多塔斜拉桥 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为今后 修订斜拉桥规范提供了依据。课题研究确 保了大桥施工安全、合拢顺利,成桥内力 分布合理,主梁线性顺畅;缩短了工期, 提高了大桥的耐久性,节约建设资金3329 万元。课题成果于2001年12月19日通过了 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 员会对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成 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 2002年3月获得了湖南省建设厅优秀设计 一等奖。
变频器
立柱
模态阻尼比 (%)
1.8 1.5 1.2
0.9 0.6 0.3
0 0 0.25 0.5 1
电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2
4
6
压 (v)
8
10
试验结果
不同电压下的A11索前三阶等效模态阻尼比
拉索系统的各阶模态阻尼比均存在一个 优化电压值,安装阻尼器后拉索系统模态阻尼 比增大了3~6倍。
观测系统
磁流变(MR)阻尼器振动控制试验研究
为了评估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振动控制的效果,在xx 大桥选择三根拉索进行了振动控制试验。试验布置如下图。 试验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稳态激振法,并开发了专 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二七桥墩顶三节间钢梁架设方案
图2 Z 5 L 8节 间钢 梁及 桥 面 板 架设 后 锚 固点 支反 力 示意 图
2 . 设墩顶 Z 5 节 间钢 梁及 铺装桥 面板 1架 L8
…, … I 1_ ___ 2 曩 I I
I
Z5 L 8节间位于主塔中心线处,其架设顺序 为 :安装支座及主梁限位装置—安装钢梁纵横移 装置一吊装主梁 z 5 一 吊装横梁 HL 、 3 吊 L8 2HL一 装小纵梁 X L 、Z 3 Z 2X L 一测量调整 z 5一高栓施 L8 拧 一复测 z 5 一 吊装桥 面板 一 a L8 4 、桥 面板 一 b 4 一 安 装墩顶锚 固装 置 。 2 . 装支 座及主 梁限位 装置 .1安 1 所用 支 座 为球 型 盆 式 支座 ,上游 侧 支 座 为 Q 10 0 X, Z O 0 D 下游侧 支座 为 Q 0 0 G 。支座 下 Z10 0 D 摆 采用 4根 M 5 0 r锚 栓与 垫石 锚 固 , 4 5 tn X 0u 上摆 通过 4 M 5 根 4 高强度螺栓与梁体固定。主粱限位 装 置底板 采用 , 根 M7 X10 r 5 8 0 7 0 m锚 栓 和 4 根 a 8 3 精轧螺纹钢筋的组合与垫块锚固。支座及主 2 梁 限位装 置安装 步骤如 下 : a 块 顶混 凝 土凿 毛 , 栓 预 留管 道 割 至垫 垫 锚 块顶 标高 。精 轧螺纹 钢筋 预留管 道割至 + 6 8 m 5.4 0 标高, 为以后管道内压浆准备, 需在顶部水平焊接 根长 2 c 0 m的 2 5钢管, 作为压浆嘴。 I 垫 块 四个 角将 混 凝 土面 打磨 平 , . 在 利用 不 同厚度钢板抄垫至标高 + 6 8 m, 5 . 9 且与压浆管焊 0 接同定 , 顶部涂抹黄油。 c 将 15 浮 吊布置在 4 6t #墩南侧 , 分别 吊装
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工程实例分析
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工程实例分析摘要:在建的汉中市西二环大桥为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桥,在亚洲尚属首次采用。
桥梁造型美观,结构新颖,施工难度大。
本文结合该桥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新型结构特点,施工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体系分析Abstract: the west road bridge under construction paper for three tower anchor cable stayed-from suspension cable type combination bridge, which is first used in Asia. Bridge modelling beautiful, nov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ridg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new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om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Key words: the type of suspension cable anchor cable stayed combination system analysis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梁作为一种新型组合体系桥梁,兼有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线形流畅优美,充分利用了自锚式悬索桥与斜拉桥的美学特征。
但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桥梁,结构复杂,受力不很明晰,对于此类桥梁的施工存在很大难度。
1、工程概况汉中市西二环大桥主桥为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梁,分别为斜拉与两个自锚式悬索体系段。
16--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综述
文章编号:1003-4722(2009)04-0059-05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综述薛光雄,闫友联,沈良成,金 仓,先正权(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内外首座千米级双主跨三塔悬索桥,综述该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的技术方案。
中塔主索鞍由钢塔柱节段起吊安装设备吊装,边塔主索鞍、散索鞍采用门架悬臂式起吊系统安装;猫道为四跨连续形式,主跨猫道承重索采用托架法空中间接架设;主缆索股采用双线往复式牵引系统和门架拽拉式牵引方式施工,主缆紧缆完成后,根据主缆空缆线形进行索夹坐标计算,根据计算的坐标进行索夹的放样和安装。
主缆用S形钢丝缠绕,然后进行涂装防护;钢箱梁利用液压提升跨缆吊机,采用小节段吊装方案进行吊装作业。
关键词:三塔悬索桥;猫道;索鞍;主缆;索夹;吊索;钢箱梁;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48.25文献标志码:AA Summ arized Account of Construction Schemes for Installationof Superstructure of T aizhou Changjiang River H ighw ay B ridgeXU E Gua ng2xiong,Y AN Y ou2lia n,S H EN L ia ng2cheng,J I N Ca ng,XIAN Zheng2qua n(The2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L td.,China CommunicationConstruction Corporation,Xi′an710065,China)Abstract:Taizhou Changjiang River Highway Bridge is t he first two main span and t riple tower suspension bridge wit h main span lengt h each up to10002m scale at home and abroad.The const ruction schemes for installation of t he superst ruct ure of t he Bridge are summarized.In t he const ruction of t he superst ruct ure,t he cable saddle on t he intermediate tower was lifted and in2 stalled by t he lifting equip ment for installation of t he blocks of t he steel towers,t he cable saddles on t he side towers and t he splay cable saddles were lifted and installed by t he cantilever portal frame lifting system.A catwalk for erection of t he superstruct ure is a continuous st ruct ure of four spans.The supporting cables of t he catwalk over t he main spans were erected in air in indi2 rect way by t he bracketing met hod.The steel wire st rands for t he main cables were erected by t he two2line to2and2fro hauling system and t he portal frame hauling way.After t he main cables were compacted,t he coordinates of t he cable band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 he geometry of t he unloaded main cables and t he const ruction setting2o ut and installation of t he cable bands were car2 ried o ut according to t he calculated coordinates.The main cables were wrapped wit h t he S2shape steel wires and were t hen coated for corro sion p rotection.The steel box girder was lifted and e2 rected block by block by t he hydraulic crane supported o n t he two main cables.K ey w ords:t riple tower suspension bridge;catwalk;cable saddle;main cable;cable band;suspender;steel box girder;const ructio n scheme收稿日期:2009-05-05作者简介:薛光雄(1955-),男,教授级高工,1982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公路工程专业,工学学士(xuegx@)。
斜拉桥模型制作结构设计图(三维图)_secret
斜拉桥模型制作设计图一、模型概况斜拉桥主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双索面漂浮体系结构,主梁采用肋板式结构,拉索采用平行钢丝体系。
斜拉桥模型包括桥塔、主梁、斜拉索、桥墩以及基础。
模型全长18.2米,高3.46米,桥面宽0.55米,索96根。
斜拉桥模型三维图见图1、2。
图2 斜拉桥模型桥塔三维图二、材料全桥模型材料主要采用有机玻璃制作,主梁、主塔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斜拉索采用Ф4钢筋,桥墩以及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机玻璃主要材料性能初步假设为:弹性模量E=3.6×103 N/mm2。
斜拉索采用Ф4钢筋(Q235),强度标准值f yk=235N/mm2,弹性模量E=2.1×105N/mm2。
三、模型结构图1、斜拉桥模型立面布置斜拉桥模型包括桥塔、主梁、斜拉索以及桥墩。
该桥为对称结构,以主梁跨中点为中心左右对称。
6号桥塔斜拉索混凝土桥墩边墩主梁边墩37号桥塔图3 斜拉桥模型布置图(单位:㎜)注:以后图表中尺寸均采用毫米为单位。
2、主梁主梁全长18.2米,横截面见图4。
主梁截面图(单位:mm)图4 主梁横截面图3、塔塔高3. 16米,详细尺寸见图5~7。
塔与梁不直接连接,依靠拉索连接。
梁底距离塔横梁20毫米。
塔墩高0.65米,地面以上0.4米,地面以下开挖0.25米。
为了塔与墩连接牢固,墩上预留洞口,塔柱延伸至墩底部,然后浇注环氧砂浆填补洞口。
塔与墩连接处还要加钢板锚固。
塔与墩连接的详细构造见图15~17。
索塔立面图索塔侧面剖面图图5 塔立面、剖面图 图6 塔侧面剖面图159515150100157015150图7 塔结构详图4、拉索斜拉索为双索面,共96根,采用Ф4钢筋。
根据位置不同,斜拉索采用不同的标号。
比如,“S1”表示边跨的拉索,“M1”表示中跨的拉索,具体标号见图8。
S1S3S5S7S9S11S13S15S17S19S21S23M1M3M5M7M9M11M13M15M17M19M21M23M25M27M29M31M33M35M37M39M41M43M45M47S25S27S29S31S33S35S37S39S41S43S45S47边跨中跨边跨图8 拉索位置标号(1) 拉索锚固方式拉索在塔内壁锚固,在梁肋底部设螺栓来调节索力。
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工程三江斜拉桥主塔施工专项方案
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工程三江斜拉桥主塔施工专项方案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三江桥主塔施工专项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1.1设计文件(1)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施工设计图纸(2)设计交底及相关技术规范。
(3)施工现场调查。
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4)根据我单位投入的各类资源和技术、管理、经济等方面实际情况。
1.1.2技术标准和规范本工程施工主要采用以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及有关行业颁布的规范及标准等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条件及验收方法。
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1.2 工程概况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上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约2.7km,跨越三江的桥梁距已建葛洲坝三江公路桥约825m。
三江桥采用主跨210m的高低塔中央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桥,桥长378m,按双向六车道布置,桥跨布置为(39+73+210+56)m。
主梁采用C55混凝土单箱五室箱形截面,梁高3.5m,标准段梁宽33.5m,采用牵索挂篮施工。
大跨度拱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分析
0前言某特大拱塔斜拉桥桥位处于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40km/h,标准横断面宽27m。
线路全长约333m,包括一座全长248m 的跨河桥梁。
主桥采用索辅梁桥受力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塔采用双肢V 型钢拱塔,斜拉索空间双索面布置,主桥跨径布置为(94+94)m,两侧引桥跨径30m,桥梁总共长248m。
1结构设计1.1总体布置某特大拱塔斜拉桥全长248m,由(94+94)m 的拱塔斜拉索辅梁桥主桥和两侧单跨30m 的简支箱梁引桥组成。
主桥为塔梁分离,桥塔处设置竖向支座和横向限位支座。
桥塔桥面以上部分采用钢箱塔,钢箱塔竖转施工,桥面以下部分采用砼塔座,采用钢砼结合段过渡,桥塔基础采用砼承台和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单箱多室扁平砼箱梁,河中搭设支架现浇施工;斜拉索包括水平拉索(连接塔柱)和斜向拉索(连接塔梁),其中水平拉索塔内张拉,斜向拉索塔内锚固、梁端张拉。
作者简介:姚仕伟(1985-),男,江西萍乡人,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
摘要:拱塔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的斜拉桥,其内部受力优于传统意义上的斜拉桥,具有良好技术以及经济指标的桥型,但是该种桥型目前在我国国内公路应用的较少。
本文将以某特大跨度斜拉桥(30+94+94+30)m 为研究背景,对其上部结构进行设计,并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15对设计的结构进行计算,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通过设计以及分析为相关类似桥梁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大跨度;设计分析大跨度拱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分析姚仕伟,詹建英(江西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38)立面25··1.2主梁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桥采用单箱四室流线型等截面,箱梁在中心线处梁高2.5m;引桥采用单箱六室流线型等截面,箱梁在中心线处梁高1.8m。
桥面标准宽27m,梁顶设置2.0%的横坡,梁底水平;桥塔及边墩处设置横梁,以保证支座处集中力的传递;主梁纵向每隔8m 对应拉索锚点处设置砼横隔板,并延伸至拉索锚固位置,与拉索锚块形成一个传力整体。
长江大桥的物理结构分析与设计
长江大桥的物理结构分析与设计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桥梁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桁梁桥之一。
它位于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南京市,是连接南北一条重要通道,极具经济意义。
本文将从物理结构分析与设计的角度来探究长江大桥的建造过程和主要技术。
一、长江大桥的设计概述设计中,长江大桥分为南北两座桥,分别连接南京市的江北和江南两个区域,全长约8公里。
桥梁主要由桥塔、钢桥梁、桥墩等结构组成。
其中,一座桥梁包含两座主跨和多座次跨。
整座大桥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双龙戏珠”的设计模式,十分精美。
二、桥梁主体结构1.桥梁塔桥梁塔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支撑结构,塔高约217米。
为了保证桥梁的支撑力,设计中采用了C形截面的塔柱结构,外形优美大方。
同时,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了多种力的作用,使得塔柱的强度得以充分保障。
塔柱还具有承载卫星导航天线和光纤通讯设施等其他功能。
2.桥梁主跨结构桥梁主跨包括了龙门式钢桥梁和其上的桥面板,是整个桥梁的重要地方。
设计中,利用了大跨度钢结构设计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来优化这一结构。
钢桥梁主桁采用了箱形截面,大跨度设计到达了约308米。
此外,桥梁主跨的桥面板还需要保证充足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采用了全面受力分析的方案,保证了这一要求。
3.桥墩结构桥墩主要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必须保证稳定可靠。
设计中,桥墩对每个桥墩的土层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地勘查,考虑到了不同河段的河水涨落情况以及风压大小等因素,使得桥墩的设计满足了稳扎稳打的要求。
同时,桥墩的美观性也成为了设计的重要因素。
三、设计过程和技术特点1.工程量大因为桥梁的总长度较长,而且需要考虑抗震性和承载能力等多个因素,因此一个完整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科技含量较高长江大桥的建造需要用到现代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如钢结构技术、计算机分析技术等。
同时,这座大桥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环保等因素。
3.多学科交叉融合长江大桥的建设需要跨越地理、材料、结构、施工、环境等多方面领域。
斜拉桥总体布置与构造
10.2 斜拉桥总体布置与构造10.2.1 孔跨布置斜拉桥孔跨布置主要可分为双塔三跨式、独塔双跨式和多塔多跨式等三种形式。
在特殊情况下,斜拉桥也可以布置成独塔单跨式或者混合式。
双塔三跨式(图10.1)是一种最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通常布置成两个边跨跨度相等的对称形式,也可以布置成两个边跨跨度不等的非对称形式。
边跨跨度与主跨跨度的比例关系通常取0.4左右。
根据已建斜拉桥统计,一般跨度比/=0.35~0.5。
另外,还可根据需要在边跨内设置辅助墩,以提高结构体系的刚度。
辅助墩数量不宜过多,一般1~2个,过多,效果不显著。
由于双塔三跨式斜拉桥的主孔跨度较大,一般可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河口和海峡。
1L 2L 1L 2L图10.1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图10.2 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独塔双跨式斜拉桥也是一种常见的孔跨布置方式,如图10.2所示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即为独塔双跨式斜拉桥。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可以布置成两跨不对称的形式,即分为主跨与边跨;也可以布置成两跨对称,即等跨形式。
其中以两跨不对称的形式较多,也较合理。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的边跨跨度与主跨跨度的比例通常介于0.6~0.7之间。
由于它的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式的主孔跨径小,故特别适用于跨越中小河流、谷地及交通道路;当然也可用于跨越较大河流的主航道部分。
1L 2L 在跨越宽阔水面时,由于通航孔要求,必要时也可采用三塔斜拉桥,如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主跨2×348m,主梁为混凝土箱型梁,悬臂拼装施工)。
多塔多跨式的斜拉桥应用较少,这是由于多塔多跨式斜拉桥的中间塔顶没有端锚索来有效地限制它的变位,结构的刚度较低。
增加主梁的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多塔斜拉桥的整体刚度,但这样做必然会增加桥梁的自重。
在必须采用多塔多跨式斜拉桥时,可将中间塔做成刚性索塔,此时索塔和基础的工程程量将会增加很多,或用斜拉索对中间塔顶加劲,但这种长索柔度较大,且影响桥梁的美观。
上海长江大桥主航道斜拉桥人字形主塔设计
上 海长江大桥 主航 道斜 拉桥人 字形 主塔设计
张春 雷 ,卢 永成
( 海 市政 工程 设计研 究 总 院 ) 上
摘 要 : 针 对 上 海 长 江 大 桥 主 航 道 70 斜 拉 桥 主 塔 的 受 力 和 构 造 特 点 , 绍 了该 桥 人 字 形 主 塔 结 构 设 计 、 算 分 析 与 索 塔 锚 3m 介 计 固区试验情况等。
关 键 词 : 斜 拉 桥 ; 主塔 ;锚 固 区
0 概 述
1 6 顺 桥 向壁 厚 约 l . m, m。 主 塔 四角 设 1 2 . m×1 2 .m
上 海长 江隧 桥 ( 明越 江通 道 ) 崇 工程 位 于上 海 市东
倒角 。主塔 为钢 筋混 凝 土 结 构 , 用 C 0高 性 能 混凝 采 5
段 。底部 节段 为 预埋底 座 , 0 7 7 其 余 2 高 . 8 m; 2个 节段 分别 锚 固一 组 斜 拉 索 ( 4根 ) 高 度 为 2 3 3 2 , . ~ . m。所 有节 段 之间通 过 高强 螺栓 连成 一体 。 索力 通过 锚 垫 板 传 至 承 压 板 和 腹 板 组 成 的 Ⅱ形 梁 , 后 传至 侧拉 板 。侧 拉板 厚 4 mm, 板 厚 度根 据 然 0 腹 索力 大 小 分 为 4 mm、 0 5 4 mm、 5 3 mm 三 种 。每个 节 段
的两块 拉 板之 间 设 一 道横 隔板 , 到对 拉 板 加 劲 的作 起 用 , 时 也 可 用 作 施 工 、 修 平 台。 钢 锚 箱 端 板 厚 同 检
被采用 。
1 主 塔 结 构 设 计 1 1 塔 身 .
上海 长 江 塔 . m, 顶标 高 2 6 1 m。标 高 6 m 以 上 为 单 箱 单 室 矩 形 截 面 , l
万州长江三桥桥塔设计
( Ch i n a Ra i l wa y Ma j o r B r i d g e R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De s i g n Gr o u p Co . ,Lt d . ,W u h a n 4 3 0 0 5 6,Ch i n a )
万 州 长 江 三 桥 桥 塔 设 计
李 刚
( 中铁 大桥勘 测设 计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5 6 )
摘 要 :万 州 长 江 三 桥 为 双 塔 混 合 梁 斜 拉 桥 , 跨 径布 置 为( 4 x 5 7 . 5 +7 3 0 +4 ×5 7 . 5 )m。 桥 塔
s t a ye d b r i d ge wi t h s p a n a r r a n ge me nt( 4× 57 .5+ 7 30+ 4× 57 . 5) m. The py l on s of t h e br i dg e a r e
t h e d i a mo n d — s h a p e p y l o n s f e a t u r i n g t h e Eu r o p e a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t y l e . Th e p y l o n s o f s u c h k i n d n o t
on l y r e d uc e t he s c a l e s o f t he i r un d e r wa t e r f ou nd a t i o ns ,b ut a l s o a r e i n g oo d ha r mo ny wi t h t he a r - c hi t e c t u r a l e nv i r o nme n t n e a r b y t he b r i dg e s i t e . The py l o ns a r e ma d e u p o f t h e u pp e r ,mi d dl e a nd l owe r c ol u mn s a n d l o we r c r o s s be a ms .The s o ut h py l o n i s 2 4 8. 1 2 m h i g h,t h e no r t h p y l on i s 2 08 2
某大桥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关键技术PPT课件【精编】
钢箱梁体系转换、钢箱梁 钢箱梁安装 合拢段安装施工工艺复杂。 工艺复杂
兼具特大 跨径悬索桥和 新型桥梁结构 带来的施工技
术难点。
超长主缆 索股架设
主缆长约3107米,需要 穿越三个塔顶,主缆施 工难度比较大。
某大桥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 关键技 术PPT课 件【精 编】
第8页共64页
四跨 连续
两跨 连续
四跨 分离
某大桥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 关键技 术PPT课 件【精 编】
第14页共64页
二、猫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某大桥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关键技术PPT课件【精编】
2.2
2.1 猫道设计 1.8
1.4
三种形式猫道的线形比较:
1
0.6 15374 15438 15503 15567 15631 15695 15759 158078 16143 16207 16271 16335 16400
泰州大桥三塔悬索桥 上部结构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报告人:薛光雄
汇报内容
• 一、工程概况 • 二、猫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 三、主缆架设施工关键技术 • 四、钢箱梁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 五、结束语
第2页共64页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上游距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约66km,下游距江阴大桥约57km,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和常州市。水面 宽度约2km,两岸长江大堤相距约2.5km。主桥设计为三塔两跨悬索桥,桥 跨组合390m+1080m+1080m+390m。
猫道总体布置图
第13页共64页
二、猫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某大桥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关键技术PPT课件【精编】
浅析三塔部分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
梁 高 43 m, .5 向中、 边跨方 向 6 m范 围内梁高采用二次抛物线变 3
化 , 余 为 等 高 梁 段 , 高 28 其 梁 . m。边 跨 分 2 4个 梁 段 , 中跨 分 2 2 个 梁 段 。0 #块 长 5O 1 2 #块 长 均 为 3O 2 #块 长 3 m, . m, 1 . m, 2 . 5 2# 2 #块 共 长 5 m, 龙 段 长 2O 3 、4 . 合 8 .m。主 梁 采 用 三 向预 应 力 体 系 , 跨 部 分 顶 板 前 期束 及 底 板 后 期 束 采 用 单 端 张 拉 , 余 纵 向 边 其 预 应 力 束采 用两 端 张 拉 。
n 】‘ D
2 主 梁 施 工
箱梁 0 #块 、{块、#块采用支架岘浇 ,其余利J 后支^ 1 ≠ 2 f ]
篮进行悬浇。
21 支 架现 浇段 施工 .
图 1 株洲市天元大桥主桥布置示意图 ( 单位 : m)
主梁采用 C 5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 5 单箱三 室截 面 ( 图 2 ; 见 )
・—一u-卜 “+ — + ・ ・—+ ・ -一—卜 —卜- - ” — , 一-卜 + — - +一“— *十 一 ”-卜 一+ —- ”—卜 n+ - ・ “—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十 ”+ * + “+ 一+ + 一 + u十 + 一+
圈 3 【 、# 2 ) 1 、撑块 现 #
Hale Waihona Puke 3 结 束 语 在 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提 卜 ,作 为 名贵州
l 公 路 和 桥 梁 的建 设 者 , 们 面 临很 多机 遇 , 时 也 面 临着 1 l 1 我 同 【 J
二七长江大桥桥塔方案设计
不 变 ,调 整 中 塔 惯 性 矩 由 2 l 8 3 m 变 化 至 5 6 7 7 m 时 ,主 跨跨 中挠 度 及 主 塔塔 底弯 矩 数 值 见 图3 、4 。 维 持 中塔 、主梁 、斜 拉索 的几 何参 数不 变 ,调 整边 塔塔 底 截面 惯性 矩 N4 5 9 m 变为 3 0 7 3 m 时 ,主 梁跨 中刚 度 及 主 塔 弯矩 数 值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0 8 . 0 2 1
二七 长江大桥桥塔 方案设计
张德平 中铁 大桥 勘 测 设 计 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湖 北武 汉 4 3 0 0 5 0
摘 要 二 七 长江 大桥 主桥 为三 塔斜 拉桥 ,本文从 多 塔斜 拉桥 塔 形现状 、二 七桥 塔 形设 计 、桥 塔 刚度 研 究及 结构 设计 等方 面,论述 了桥塔 的 设 计 ,供今后 同类桥 梁 的设计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多塔斜 拉桥 ;桥 塔 颜 色 区别 于 上 塔 柱 ,突 出 了 桥塔 向 上 的动 感 。深 色石 材贴面 的 下塔柱 显得 古朴 厚重 , 体现 了武 汉丰 厚 的历 史文化 底蕴 。 方 案 三 花瓶 形 :造 型 完整 和 谐 ,流露 出一种 秀美 ,总 体上给 人一 种变 化活 泼的 感 觉 。 同时 ,下 塔 柱 内收 ,使 得 基 础规 模较 小 、工程投 资较 省 。 方案 二基础 规模 相对 较大 ,方案 三 花瓶 形塔 与 国内外 的一些 世界 名桥 稍显雷 同。而
如下 图 :
图6边塔刚度变化主梁绕 跨比折线 圈
1多塔 斜拉桥塔形现状
斜 拉桥 是 由梁 、塔 、索三 个基 本构 件组 成 的桥 梁 结构体 系 。桥塔 是斜 拉桥 的主 要承 重 构件 ,不仅要 承 受 自重及斜 拉索 传递 给塔 身的 巨大 轴 向力 ,还 要 承受活 载 、风 、地震 等产 生 的很大 的弯 矩 。大跨 度斜拉 桥 桥塔 的 设计 要满 足斜 拉桥 总体 布 置的要 求 ,受力 合 理 、明确 ,构 造简 单 ,便于 施工 ,基 础对 河 势影 响小 ,有 利于 防船 舶撞 击 。桥塔 的结 构 形式 及截 面尺 寸应 根据 桥塔 自身的 强度 、刚 度 及稳 定性要 求 、拉索 布 置 、桥 面宽 度 、主 梁 的截 面形式 、下 部结 构 及桥位 处 的地 质 、 地 形等 综合 考虑 确定 ,同时还 要考 虑施 工简 便 等要 求 。 目前 国 内 外 已经 建 成 的 多 塔 斜 拉 桥 主 要 有香 港汀 九 大桥 、希腊 里翁 桥等 。其 中香 港 汀九 大桥 为 3 塔4 索 面结 合梁 斜拉 桥 ,桥 塔 纵 横 向为独 柱形 式 的桥塔 ,为 控制 中塔 水平 位 移 ,从 中塔顶 部 向两边 塔桥 面处 设 置加劲 索 ,降低 了桥 梁的 美观性 ;希腊里 翁桥 是一 座4 塔 双索 面结 合梁 斜拉 桥 ,桥塔 由4 根 柱组 成 ,纵 横 向均 为倒 V 形 ,形 成空 间 框架 ,桥 塔 刚 度很 大 ,有效 控制 了结 构变形 ,外 观 上 也显 得较 为简 洁清 爽 。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塔设计
跨铁路 , 经后湖船厂过长江, 接武 昌侧的罗家港 , 并 沿 罗 家 港 明渠 至 和平 大 道 , 总 长度 约 6 . 5 k r n t ” 。 二七 长江大桥正桥工程 ,具体包括通 航孔主
桥、 非通航孑 L 深水 区 及 两 岸 非 通 航 孑 L 岸滩 区, 总 长
度为 2 9 2 2 I n 。主桥采用三塔 斜拉桥方案 , 跨径布 置为( 9 0 + 1 6 0 + 6 1 6 + 6 1 6 + 1 6 0 + 9 0 ) I T I , 全长 1 7 3 2 n l 。 主跨跨径达到 6 1 6 m i 2 3 ,为 目前 国内外 同类多塔斜 拉 桥 中跨 径 最 大 的桥 梁 。 斜拉桥主桥总体布置见图 1 所示 。
2 桥 塔 方 案 构 思
三 塔 斜 拉 桥 与 常见 的 两 塔 斜 拉 桥 结 构 的 受 力 特 性 区 别 表 现 为 中 间 塔 两 侧 均 无 辅 助 墩 和 过 渡
进行 了研究 比较 。经综合 比较后 , 认为通过增加 中 塔 刚度 的措施 既可满足结构 刚度要求 ,又在美观 方 面较 为简 洁 而予 以采 用 。边 塔 刚度 对 结 构 整 体 刚度 影 响较 小 ,结 构 布 置 时 中塔 要 具 有 必 要 的刚 度, 受温度力等影响 , 边塔刚度不宜太大 。 桥塔外形选择( 见图 2 ) : 比较适合该桥的塔形 主要有钻石形 、 H形及花瓶形 。H形塔基础规模相 对较大 ,钻石形塔与武汉市既有 的天兴洲 长江大 桥及 白沙洲大桥 的桥塔稍显雷 同【 3 】 f 4 】 。而花瓶形塔 造 型完整 和谐 , 流露 出一种秀美 , 总体上给人一种 变 化 活 泼 的感 觉 。斜 拉 索布 置 成 空 间索 面 , 可 以提 高 主梁 的抗扭 刚度 , 在承受横 向风力 、 地震 力等荷 载方 面较优 。同时 , 下塔柱 内收 , 使得基础 规模较 小、 工程投资较省 。故花瓶形塔在结构受力 、 经济 和美 观 等 方 面 均 较 佳 ,因此 以花 瓶 形 塔 为 二 七 长 江大桥的主塔外形嘲 ( 见图 3 ) 。
3-大跨度三塔结合梁斜拉桥边跨合龙施工技术555
大跨度三塔结合梁斜拉桥边跨合龙施工技术孙晓伟,王琳,陈超华(中交二航局第五工程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2 )摘 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结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由工字钢组合梁及预制桥面 板结合,辅助墩与过渡墩间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主梁。
全桥共有两个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施工 采用了顶推强制合龙施工方案,通过顶撑系统将合龙口增大,吊装合龙段主梁后再缩小合龙口, 实现主梁合龙。
与常规工艺相比,成桥状态更符合设计理念,施工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关键词:结合梁 ; 斜拉桥;顶推;边跨合龙1 引言斜拉桥合龙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自然状态合龙法和强制合龙法。
自然状态合龙法即根据 对合龙口观测,分析计算,确定合龙段长度后现场切割 ,在低于设计合龙温度情况下吊装主梁, 在温度上升过程中实现主梁合龙;强制合龙法以设计成桥状态主梁长度为依据,通过顶撑系统 将合龙口增大,吊装主梁后再缩小合龙口,实现主梁合龙,施工不受环境温度限制、施工速度 快。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结合梁斜拉桥,边跨合龙施成功采用了顶推强制合龙法,实 施效果良好。
2 工程概况2.1 概述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市二环线控制工程之一,主桥采用三塔斜拉桥,主跨 616 m ,是 世界最大跨径的三塔斜拉桥;主跨上部结构采用“工”钢组合梁与混凝土预制板相结合的主梁 结构,是世界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桥。
主桥辅助墩至过渡墩间边跨为 90m 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在 辅助墩处 JH 梁段一端通过剪力钉与混凝土主梁浇筑结合, 另一端通过高强螺栓与钢混结合梁相 连。
根据桥型布置,全桥共有两个边跨合龙段和两个中跨合龙段 。
两个边跨合龙段分别位于2号、 6 号墩附近。
如图 1、 2、3。
图 1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型布置图汉口侧武昌侧 北边跨 2 合龙段北中跨合龙段 南中跨合龙段 南边跨 5 合龙段 6 72.2 工程特点( 1 )三塔斜拉桥中塔悬臂大,整体刚度小,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
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邓青儿孔德军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院)【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技术特点.并对设计中的一些特殊技术问题及所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夷陵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跨越长江,是联系宜昌市南、北两岸的城市桥梁。
桥位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大坝下游7.6km,桥址区江面宽约800m,最大水深约23m。
夷陵长江大桥经初步设计确定采用单索面三塔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方案,跨径布置为( 38.0+38.5+43.5 )+348+348+(43.5+38.5+38.0 ) =936 ( m),其主跨达348m,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
该桥斜拉桥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
三个主塔正在施工中。
主梁顶制和现浇工作也全面展开,预计200l 年7 月1 日建通车。
二、主要技本标准1. 荷载:汽——超20 设计,挂——120 检算,人群荷载3.5kN/ 平方米;2. 设计车速:60km/h ;3. 桥面宽度:公路四车道,两侧各2.0m 宽人行道;4. 坡度:全桥位于竖曲线上,桥面处半径R= 18725.9m,桥面设1.5 %双面横坡;5. 通航标准:净高18m,净宽》125m;6. 地震基本烈度:6 度;7. 风速:V10=23.53m/s 。
三、结构设计I •结构布置斜拉桥纵向布置为:120+348+348+120=936m,其中120m边跨又分为三个小跨,即38+38.5+43.5=120 (m)。
桥梁全宽23.0m,中央索区宽3.0m,两侧人行道宽各2.0m,边栏杆宽0.25m,即0.25 (边栏杆)+ 2.0 (人行道净宽+7.75 (车行道)+ 3.0 (中央索区)+ 7.75 (车行道)+2.0 (人行道净宽)+ 0.25 (边栏杆)=23.0m。
全桥主梁等高架高3.0m。
万州长江三桥桥塔设计_李刚
桥梁建设 2015年第45卷第2期(总第231期)Bridge Construction,Vol.45,No.2,2015(Totally No.231)文章编号:1003-4722(2015)02-0094-05万州长江三桥桥塔设计李 刚(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 要:万州长江三桥为双塔混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4×57.5+730+4×57.5)m。
桥塔采用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钻石塔型,既减小了水下基础规模,又与当地建筑相得益彰。
桥塔由上、中、下塔柱和下横梁构成,南塔高248.12m,北塔高208.2m,两塔下横梁以上保持一致。
由于地形的限制,南、北塔下塔柱高度相差悬殊,为充分考虑两塔刚度差的影响,直接在全桥总体模型中进行桥塔分析。
采取3项措施(对下横梁进行分节段浇筑、优化下塔柱与下横梁截面及对下塔柱增设竖向预应力)有效解决了北塔下塔柱与下横梁形成的横向框架刚度过大的难题。
采用横向框架杆系模型与节段细部实体模型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理想的索塔锚固区预应力布置形式。
受力分析表明,桥塔各构件均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斜拉桥;桥塔;塔型;横向框架;索塔锚固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有限元法中图分类号:U448.27;U443.38文献标志码:ADesign of Pylons of Third Wanzhou Changjiang River BridgeLI Gang(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Design Group Co.,Ltd.,Wuhan 430056,China)Abstract:The Third Wanzhou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is a double-pylo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span arrangement(4×57.5+730+4×57.5)m.The pylons of the bridge arethe diamond-shape pylons featuring the European architecture style.The pylons of such kind notonly reduce the scales of their underwater foundations,but also are in good harmony with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nearby the bridge site.The pylons are made up of the upper,middle andlower columns and lower cross beams.The south pylon is 248.12mhigh,the north pylon is 208.2m high and above the lower cross beams,the design of the two pylons is kept identical.Restrictedby the topography at the bridge site,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er columns of the southand north pylons is great and the design of the pylons is hence difficult.To thoroughly considerthe rigidity difference influences of the two pylons in the design,the pylons were analyzed directlyin the global model of the whole bridge.Three measures(e.g.concreting the lower cross beams insegments,optimizing cross sections of the lower columns and lower cross beams and adding verti-cal prestressing to the lower columns)were taken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rigidity of the trans-verse frame formed by the lower columns and lower cross beam of the north pylon was too greatwas effectively resolved.Besides,the ideal prestressing layout in the anchorage zones in the pylonswas determined,using the method combining the link model of the transverse frames and the solidmodel of the segment details.The analysis of the force conditions of the pylons proved that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pylons could satisfy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in the codes.Key words:cable-stayed bridge;pylon;pylon shape;transverse frame;anchorage zone in py-lon;structural design;key technique;finite element method收稿日期:2014-10-23作者简介:李 刚,工程师,E-mail:freeskylg@126.c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邓青儿孔德军(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院)【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技术特点.并对设计中的一些特殊技术问题及所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夷陵长江大桥三塔斜拉桥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夷陵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跨越长江,是联系宜昌市南、北两岸的城市桥梁。
桥位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大坝下游7.6km,桥址区江面宽约800m,最大水深约23m。
夷陵长江大桥经初步设计确定采用单索面三塔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方案,跨径布置为(38.0+38.5+43.5)+348+348+(43.5+38.5+38.0)=936(m),其主跨达348m,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
该桥斜拉桥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
三个主塔正在施工中。
主梁顶制和现浇工作也全面展开,预计200l年7月1日建通车。
二、主要技本标准1.荷载:汽——超20设计,挂——120检算,人群荷载3.5kN/平方米;2.设计车速:60km/h;3.桥面宽度:公路四车道,两侧各2.0m宽人行道;4.坡度:全桥位于竖曲线上,桥面处半径R=18725.9m,桥面设1.5%双面横坡;5.通航标准:净高18m,净宽≥125m;6.地震基本烈度:6度;7.风速:V10=23.53m/s。
三、结构设计l.结构布置斜拉桥纵向布置为:120+348+348+120=936m,其中120m边跨又分为三个小跨,即38+38.5+43.5=120(m)。
桥梁全宽23.0m,中央索区宽3.0m,两侧人行道宽各2.0m,边栏杆宽0.25m,即0.25(边栏杆)+2.0(人行道净宽+7.75(车行道)+3.0(中央索区)+7.75(车行道)+2.0(人行道净宽)+0.25(边栏杆)=23.0m。
全桥主梁等高架高3.0m。
宽跨比为1:15,高跨比为1:116。
全桥3个主塔塔高不等,两边塔结构相同,中塔高于边塔。
主塔采用钻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边、中塔自承台顶以上度分别为106.5m,126.0m。
塔身均为单箱单室或单箱双室截面。
本桥为单索面斜拉桥,斜拉索置于桥面中央,断面上每个编号的斜拉索均由两根组成,间距1.2m。
梁上索距主跨8m 边跨5.5m,塔上索距约为1.6m。
每个边塔上布置了18对斜拉索,中塔上布置了23对斜拉索,全桥共236根斜拉索斜拉桥立面布置见图1。
2.支承体系全桥除三个桥塔及两个边墩之外,还没有四个辅助墩,四个辅助墩均为独柱墩,设于桥中线处,每墩设一个纵向活动座。
每个边墩处均设两个纵向活动支座,其横桥向间距12m。
每个边塔处各设两个纵向活动支座,其横桥向间距10.4中塔处为塔梁固结。
两个边墩、两个边塔和中塔处的竖向支承共同组成全桥的抗扭支承体系。
在各边墩、边塔处设有横向支座,起抗风、防震、限位作用。
3.主塔主塔采用钻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边塔纵向尺寸分别为7.0m,5.5m。
主塔分上塔往、中塔柱、下塔往三部分。
上中塔柱为单箱单室截面;下塔柱采用单箱双室截面,见图2。
5.主梁(1)主梁构造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主梁全桥外轮廓尺寸一致,梁高30m,顶板宽2.30m,底板定5.0两侧悬臂板悬臂长度3.5m。
主梁边跨长约90m区段为压重段,压重集度约40t/m。
主梁边跨与边塔处0号决共长131m,均采用膺架现浇施工。
中塔处0号块现浇长度22m。
两主跨主梁采用预制悬拼施工主梁预制是拼梁段间隔40m左右设一道50m宽湿接缝.其余均为干接缝。
除合龙段外,一个348.0m的主路共设 7个0.宽湿接缝。
两个湿接缝间长约40m的梁段要求在同一台座上预制,预制块件的匹配性要好。
以使减小悬拼的施工误差施工累积误差通过温接缝及时消除,尽量避免通过垫片调整线型,这是保证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拼施工质量的要技术措施。
梁体预制块长度分别为4.0m,3.5m(有湿接缝处),预制块均为等截面,顶板厚22cm,底板厚35cm,合龙处8m长梁因为纵向预应力束起弯,底板厚度增至40cm。
直腹板厚28cm,斜腹板厚20cm,悬臂板根部厚45cm,最外侧厚16cm,个预制块件顶板设8个剪力键(槽),直腹板设6个、斜腹板设2个。
湿接缝两端梁体不设剪力键(槽)。
中塔处主梁截面局部加强,顶板厚50cm,底板厚60cm,直腹板厚60cm,斜腹板厚40cm。
主梁与中塔相交处,沿周边(板除外)设100*20cm倒角。
边跨现浇段因设压重、辅助墩,截面变化较多,其一般截面如下:顶板厚25cm,底板厚45cm,在胶板厚38cm,斜腹厚32cm。
主梁采用55号混凝土。
主梁断面见图3。
(2)主梁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四、计算分析1.静力计算采用我院自编斜拉桥专用分析软件BCSA和斜拉桥安装计算软件SCDS,进行本桥的计算分析。
两个软件均有按不同加龄期自动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功能。
(l)成桥运营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恒载、支点沉降、活载及制动力、温度力、静风力等。
活载非线性影响按10%计算。
温度力拟定如下:体系温度:±20℃:索、梁(塔)温差:±15℃;塔左、右侧温差:±5℃;主梁顶板升温:+5℃。
(2)安装计算按结构形成过程计算了主要控制阶段:边跨与0号块主梁现浇施工;边塔河侧最大单伸臂,中塔处最大双伸臂;主跨龙;合龙后上二期恒载。
成桥运营计算是在安装计算最后形成的成桥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3)安装控制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施工不平衡荷载、静风力等。
其中施工不平衡荷载接相差一个节段考虑。
共计算了最大单、双伸臂两种态。
(4)主梁最大扭转角在主梁一侧满布活载(另一侧空载),主梁最大扭转角约为 0.009rad,相当于1%的横坡,结果表明本桥虽为单索面拉桥,由于采用抗扭刚度很大的闭合箱梁,主梁扭转不影响行车安全,结构受力亦有可靠保证。
2.动力分析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荷载不控制设计,动力问题主要集中在桥梁抗风性能研究上。
为此,进行了主梁节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和最大双伸臂施工状态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颤振临界风均远大于相应的颤振检验风速,无论在成桥状态还是施工阶段本桥均有足够的抗风稳定性;施工阶段因抖振和涡激振产生的结构内力不大,均小于成桥运营阶段结构内力,本桥在施工阶段无需临时抗风措施。
五、特殊问题及相应技术措施1.桥梁体系刚度三塔斜拉桥由于其中间塔无尾索及锚墩来有效限制它的塔墩位移,结构柔性较双塔斜拉桥更大,一般认为需对中塔进加强或加劲才能使结构满足要求。
本桥为三塔斜拉桥,但在最大活载作用下,其挠跨比约为1:950,可见本桥具有较的刚度,无需采取任何加劲措施,原因如下:(l)边跨设两个辅助墩,为三跨连续结构,每跨跨径约为40cm,边跨变形非常小,充分发挥了边跨锚索的尾索效应大大提高了结构体系刚度。
(2)主梁采用混凝土梁,自重较大,相应斜拉索面积也较大。
斜拉索用量的增加对提高体系刚度作用甚大。
加设辅助墩和采用混凝土主梁是本桥获得较大体系刚度的最有效措施。
如果取消辅助墩,除非采取其它的加劲措施,则因梁塔在活荷载作用下将产生过大的内力而使方案难以经济合理地实现。
如果采用钢主梁,即使设有辅助墩,因主重量大幅降低,相应斜拉索用量减少,体系刚度下降,难以实现经济上的合理性。
适当的桥梁体系刚度还可以减小基受力。
可见,桥梁体系刚度是三塔斜拉桥设计中的最关键问题,夷陵长江大桥设计就是从研究桥梁体系刚度入手,通结构的合理选配,取得最经济合理的结果。
2.主跨合龙本桥全长936m,对中塔呈对称布置,中塔处为全桥纵向变形零点,主跨跨径348m,边塔距变形零点即为348m,就边而言,其受温度、收缩徐变等影响作用的主梁长度相当于主跨约700m的二塔斜拉桥。
在本桥计算分析过程中发现张拉合龙来及其后的收缩徐变变形对斜拉索索力、主梁及主塔受力均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主梁合龙之前先张拉部分合龙束,合龙之后再张拉其他合龙束,可大大减小这种不利影响。
合龙程序的这种特殊处理可能在别的斜拉桥上无关紧要,对于本桥,却成为一项关键技术措施。
3.主跨体外预应力单索面斜拉桥一般采用抗扭刚度较大的闭合型主梁。
对于混凝土主梁,倒梯形截面因其经济合理性用得最为普遍,本亦不例外。
从结构受力需要确定的底板宽度本桥仅有5m,只能布置有限的预应力,体内预应力过于密集使混凝土浇注量难以保证,还易引起应力集中。
本桥底板宽度5.0m,已能满足受力需要,因主跨正弯短较大,如果全部布置体内预力,必须加大底板宽度,这种因由构造上的要求而加大主梁截面尺寸是不合理的,另外还将引起斜拉索、主塔、基础应加大,将导致非常不经济的结果。
因此,本桥采用体外预应力束来解决这一矛盾。
体外预应力具有不需预埋孔道、不需压浆、易保证施工质量、易维护、可更换等优点;结合本桥受力特性,体外预应的应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1]严国敏编著.现代斜拉桥.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2]林元培编著.斜拉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3]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武汉长江二桥技术总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