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168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a.定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
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b.构成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
b.构成 课程方案主要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学科与活动)的名称、开设的顺 序与学时(学分)分配,以及学年编制等部分所构成。 c.意义 认真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课程方案,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 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②课程标准 a.定义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 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按教学科 目编制的,它反映某一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内容及其实施的特殊方法论要求。 b.构成 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或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 c.意义 课程标准在贯彻与落实课程方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 依据,而且是编好教材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它也是教师领悟与掌握一 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正确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的有效工具。 ③教科书
20 世纪初,现代学校课程及其框架基本形成。
(2)课程理论的发展
1859 年,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第一个进入人类视野的真正
课程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
1902 年,杜威发表的《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4 / 16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注重培养为封建王朝进行统治的官吏与文人。在古代西方,教育课程主要为“七艺”。至中
世纪,宗教神学课程占据重要地位。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的课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人
文学科开始振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使
Fra Baidu bibliotek
自然科学课程开始在学校中崛起。此外,人文学科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发展。到 19 世纪末
2 / 16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 的文件。我国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 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 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主要部分。
c.意义
首先,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
具;其次,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课程的基本问题
(1)课程设置的发展
古代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缺乏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指导。
我国古代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以“六艺”、“六经”、“四书”等为学校主要课程,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6章 课 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1 复习笔记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1)课程概念的几种主要观点 ①课程即教学科目 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斯宾塞,是从指导人类活动方面的诸学科角度,来探讨知识的 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但只关注教学科目势必会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创造性表 现等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②课程即学习经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 实际学到些什么。从理论上讲,这一课程观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很难实行。此外, 这一课程定义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都包含进来,显得过于宽泛。 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主张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都是该 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这一观点的缺 陷在于,教育者以为课程无需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就会使现存的偏见永久化。 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以巴西的弗雷尔为代表的教育家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课程已经成了一种维护社会 现状的工具,使人民大众甘心处于从属的地位,或归咎于自己天性无能。所以,他主张课程 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的状态,即要使学生在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一
1 / 16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观点的缺陷在于没有意识到,在社会上,学校组织并未在政治上强大到足以促使社会发生重 大变革的地步。
⑤古德来德对课程的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来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第一种是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 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第二种是正式的课程,即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第三种是领悟的课程,即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第四种是实行的 课程,即指在课堂里实际展开的课程;第五种是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 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所谓教学科目,又简称学科,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 某一门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 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 (2)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 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 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 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3)与课程相关的三个文本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系统 应有的育人资源与蓝图的作用,以及对育人活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①课程方案 a.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