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
辨证论治、对症治疗、辨病论治三者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辨证论治、对症治疗、辨病论治三者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诊断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又称辨证施治。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互相关联的阶段。
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即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属于何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并选方用药。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疾病的一大特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对症治疗、辨病论治的关系辨证论治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与辨病论治有别。
对症治疗中的"症"指症状和体征,即患者自身觉察到的各种异常感觉,或由医生所感知的某些体征。
如头痛、咳嗽、发热、呕吐等。
对症治疗是以症状和体征为主要目标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而辨证论治中的"证"是对机体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或某类型病机的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因而它能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疾病的本质。
疾病通常是从总的方面反映人体机能或形态异常变化或病理状态的诊断学概念。
因此,"病"是对某种疾病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综合概括,而这种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比较规则的演变轨迹,且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又可表现为若干相应的证。
如肺痈是对风热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成脓而成痈这一病变过程的综合概括。
在肺痈的病变过程中,随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又可分为几个阶段,表现为相应的证:初期风热外袭,热伤肺气,邪束卫表,病在肺卫;成痈期邪热内郁于肺,热伤血脉,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溃脓期血脉阻滞,热盛肉腐,血败成脓;若邪气渐退,正气渐复,则为恢复期。
浅谈辨证、辨病、辨症论治三结合诊疗体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键 词 辨 证 论 治 辨 病 论 治 辨症论 治 中 医诊 断
中 图分 类 号 R 2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1 5) 0 5 — 0 01 3 — 0 2
面。 即矛盾 具有 特殊 性 . 因而 每一种 具体 矛盾 的解 向辨证 和辨 病论 治 相 结合 演 变 。笔 者认 为 辨 证 、 辨 决 都有 其各 自的特 殊方法 。 疾病 也不例 外 , 每 个疾病 病、 辨 症 论 治三 结合 的体 系才 是 比较 完 整 的 中医诊 之所 以被单 独冠 之 以与他 病不 同的病 名 .是 因为都
一
中 医 以辨 证 论 治为 主 的诊 断 治 疗体 系 。 正逐 渐
断 治疗 体系 。
1 辨 证 论 治 的 局 限 性
有 其不 同于 其他 疾 病 的发 生发 展 规 律 和特 殊 本 质 。 因此就需 要有 针对 这种 特殊 本质 的专 门治疗 方 法和
辨 证 论治 是 中医诊 断 和治 疗 疾病 的主 要 方法 。 药 物 。而辨证 论治 的“ 证” . 是 中医的病 理概 括 , 是各 是 中医 的主要特 点 之一 。所谓 辨证 论治 , 就 是分 析 、 种 疾病在 演化 发展 过程 中表 现 出的可 以概 括 为某种
治 与辨 病 论 治可 互相 弥补 各 自的 不足 。 辨 症论 治 不仅 不 是 违 反 辨 证 论 治 原 则 的 方 法 , 而 且是 辨 证 论 治和 辨 病 论 治 的 有 益
补 充 。中医 的诊 断和 治疗 体 系 , 应是辨证论治、 辨 病 论 治 和 辨 症 论 治 三 种 方 法 的 结合 , 以 辨病 为先 导 . 以 辨证 为 主题 , 以辨
谈辨证与辨病(理论探讨)
谈辨证与辨病(理论探讨)(编者按: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思想,临床上何时运用辩证论治、怎样运用辩证论治都是值得用一生的经验来总结的。
而且不同的医家在总结辨证经验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形成不同的医学流派。
辨病治疗,是直接对于疾病本质不甚复杂的疾病采取治疗的手段,和现代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何时采用辨证论治,何时采用辨病论治是需要认真区分的。
实际在临床上,采用辨病论治,会更直接,疗效也更好,但必须以丰富的经验和辩证论治作为基础。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
特点是以证为基础,这种“证”是通过四诊而获得的,具有客观的临床指征。
只要对“证”进行分析,然后应用历代医家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不难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也常遇到无证可辨的情况。
特别是现代检验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情况日渐增多。
例如,某些乙型肝炎病人,往往缺乏自觉证状。
这时,若用传统的辨证方法来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困难了,于是,提出“辨病”的方法。
就是通过现代医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探讨中医治疗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针对肝功能及阳性指标,运用中医治疗“胁痛”、“黄疸”等病的经验,找出行之有效的冶疗方药。
由此看来,辨病也是一种辨证方法,只不过这种“证”不是通过四诊而来,而是借助于现代医学检验技术获得的,是一种特定的情况,是在新形势下对辨证论治的补充。
当然,辨病必须以传统的辨证论治为基础,如果脱离了辨证论治,辨病的方法就盲目的,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例如:无症状肝炎必须从“胁痛”、“黄疸”等病中找出治法,无症状肾炎必须从“腰痛”、“血尿”等病中找治法。
五味子降转氨酶、二至丸消血尿等,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总结了来的有效的方药。
值得提出的是,辨病的方法不可无限制扩大使用。
否则,就会置论治于不顾,造成某病套用某方,对号入座的情况,非但不能冶愈疾病,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曾治一胁痛患者,西医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某医不查病因,不辨虚实,即用玄胡、川楝、枳实、青皮、大黄、芒硝等疏肝利胆药20余剂,病人服后胁痛不止,反增神疲乏力,口苦纳差,甚而服药则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脉沉细弱。
再议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 治是 中医诊 断学 的基本方 法 。但 长期 以 仅 给予虎潜丸 , 按腰椎 间艋 突出症肝肾亏虚型治疗则会耽误病 人 来 中 医界 一 直 是 重 辨 证 而 轻 辨 病 , 致 了许 多 病 名 不 明 确 甚 至病 的 病 情 , 导 引起 不 必 要 的 医疗 纠 纷 。 对 于 那 些 临床 症 状 不 明 显 的 不
LS 1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8V L1 O 1 1 Z E E IIEA DM T RA M DC EE R H20 O .9N .0 H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8年第 1 9卷第 1 0期
◇ 学术探讨◇
再 议 辨 病 论 辨 证 论 , 厶 口司 , 口 厶
1 中医 辨 病 论 治 与辨 证 论 治 的 现 状
清, 许多疾病名称用 以症状命 名 , 、 、E 病 症 讧 难分 , 存在 一词 多 义 、 证 的表 现和证 的变动 。徐 灵 胎说 : 证 者 , 之所 见也 。 辨证 “ 病 ” 病 多 的混 乱 现 象 , 头 痛 、 嗽 时 而 为 病 , 而 为症 状 ; 如 咳 时 喘 是 疾 病 发 展 过 程 中 的主 要 矛 盾 , 着 病 情 的 变 化 , 亦 随之 变 化 。 随 证
名 与 症 名 相 同 , 之 近 年来 随 着 西 医 诊 断 学 的发 展 和 中西 结 合 研 孕 不 育 病 人 或 是 亚 健 康 状 态 的 人 群 , 生 常 会 面 临 无 证 可辨 的 境 加 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究的不断深入 , 多专 家提 出了 中医辨证 与西 医辨病 相结合的模 地 。另 外为了让 中医走 向世 界 , 医学 界接 受并认 同 中医 , 许 让 中医 证 候 的 规 范 化 也 已迫 在 眉 睫 。 式 。此模式 可以借鉴 , 但若过分 追求在两医辨病 的病名 F硬划分 几种证型来 遣方用药 , 不但 不会 提 高中医临 床疗效 , l还会 影 2 中医 辨 证 论 治 与 辨 病 论 治 的 关 系 反 『 『 i 响中医辨证论 治与辨病 论治 。为了避免肜 而一 学的思维误 区 , 本 辨病 与辨证 关系密切 。疾病 就像 长江水有起源 、 向、 点 , 流 终 文将从 辨证论治与辨病 论治 的现状 、 特点 以及 者 之间的关系进 而证则是 长江的一段 , ■ 症是长江水 中的浪花 一朵 , 、 、 症 证 病是 点 、 行阐述。 面和块 的关 系 。辨病 是依 靠 医生所 有感 官运 用望 、 问 、 闻、 切 四诊诊 断疾病 , 并对所 收集 的资料 进行加 工分 析和鉴别 , 在中 医 理论指 导下 , 明确疾病 的病 因 、 病机 和病性 。而辨证 是在辨 病 的 1 1 中医辨病论 治的现 状 与不足 由于历 史原 囚从古 至今 辨病 . 论治 一 直弱于辨证论治 , 而 导致今 日中医传统病名概 念混淆 前提下进行 的 , 从 病规定 着证 , 证从 属 于病 。病 的本质 一般规 定着
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优劣
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优劣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尤其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精髓,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病论治,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的过程,即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然后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临床治疗时具有良好效果,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
除了治愈疾病之外,它的长处还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有很多疾病人们未能正确认识,只能以综合征加以命名,缺少治疗办法,或虽有认识,但在治疗上尚无良策,如艾滋病等,辨证论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机体生理功能,改善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第二,诸如身体某部分不适但实验室指标无改变的第三状态,辨证论治也能起到恢复健康的作用。
但是由于证具有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的本质,但又不能完全反映病的本质,具体到临床上则表现为有“病”而无“证”可辨的情况。
如乙型肝炎在无症状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而确诊,但由于缺乏临床症状而无法辨证,此时我们不能因为无证可辨而放弃治疗,相反我们可根据其病来进行论治,方不至于延误病情。
所以,我们必须既讲辨证论治,又要重视辨病论治。
辨病论治是指针对某一疾病采用专方专药的治疗。
所以我觉得辨病论治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治疗疾病时除了辨证论治外,也注重辨病论治。
如古人治疗肠痈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脏躁用甘麦大枣汤,常山治疟,鸦胆止痢,都表明专方,专药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一定的情况下无需辨证论治。
但是,辨病论治只是针对性的矫正了某“病”的一般的基本的病理改变,而事实上由于引起病时或“病”的演变过程中,机体内外环境的种种特殊性,在具体到当时情况下的某个病人时,必然存在着特殊的病理变化——证候的不同;再者,辨病论治主要着眼于病变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理变化,而辨证论治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机体的整体病理反应。
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
中医理 论指 导下 的客观 化和 量化 。“ 指标 ” 是研 究 中医的方 法 , 但 这些 指标决 不等 于证 的实质 。即使在 西 医的研 究 中 , 由于大 多指 标缺乏 特异性 , 医在对 一些 疾病 作 出诊 断时 也是需 要结合 其他 西 症状 的。 2 辨证论治 和辨 病论 治的 内涵
来 由于其 结合 了现代 科 学的 研究 成果 , 才显得 具有科 学性 。中 其 医是 科学 , 一被 越来 越 多 的人 所接 受 ,中 国中医研 究 院” 为 这 “ 改 上他 们那时特定 条件下 的跟 师学 习 , 者认 为某些 名老 中医认 为 “ 作 中国中 医科 学院 ” 就是 例证 。 以作 者认 为要辨 结合 了现 代科学 所 知识 的西 医 的病 , 对 西 医 的病 认识 清楚 了 , 将 会更 好的 我们 我们 + 河南 洛阳正骨 医院( 7 0 2 4 10 ) 用 中医去治 。 复旦大学 附属华 山医院静 安分 院
l3 3
辨 证论 治就 是要 提 高患 者 的生 存质 量 , 前述 “ 瘤生 存 ” 带 正是提 高 患 者生 存质量 的结果 , 们提 高患者 的生存 质量 又何 尝不 是治 疗 我 的 目的之一 呢 ? 在 此 要谈 到 另一 个 问题 : 中医是 有 优 势 的 , 中医 不是 万 能 但 的( 同时西 医也 不是 万 能 的 ) 。中 医对 症状 改善 作用 明显 , 对指 标 改 善 不 明显 , 这 正是 现 在 的 医疗 体 系需 要 西 医 的原 因 , 是 要 而 也 提 倡 中西 医结合 的原 因。 作 者 认为 中医 的优 势 在 功 能性 疾病 的治 疗 及对 器 质性 疾 病 的整体 状况 改善 方 面( 者说 提 高 生活 量 )而不 是 中医什 么病都 或 , 有 很好 的疗 效 。 目前 情况 下 , 医 的存 在刚认识 中医” 的情 况肯定会减少 。 随着 通讯 工具 的发 展 , 们 现在 的交 流 已越来 越频 繁 , 人 越来 越方 便 。中医在发 展过 程 中也需要 交 流。中医中的一些 有效方 法 的流失 , 些书籍 的遗 失 不能 不说 是缺 少交 流的结 果 。在 目前 西 一 医和 中医并存 的情况 下 , 中医必 须和西 医交 流。 而要交 流 , 就要 用 共 同语 言 。 同语 言怎 么产生?作者认 为只有学习 中医的人 , 共 也掌 握西 医知识 , 能用 西 医知识 解释 中医 ; 同样 , 习西 医知识 的人最 学 好也 能 了解 中医 , 能用 中医理论解 释西 医中的一些现 象 , 并将 中医 的一些 方法用 于医疗实践 中 , 这样 中医和西 医才 能找到共同语言 。 现在 全 国上 下在 喊 中医现 代化 。中医 怎么现代 化?作者认 为 中医现代化 的前 提是 中 医的可 接受 化 , 首先是 被学 习 中医的人 接 受, 其次是 被学 习西 医的人 接受 , 者是 被普 通 国民所接 受 , 包 再 也 括 世界 人民所 接受 。 一些 名老 中医对正 规高 等院校培养 出来 的学
浅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一则
浅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一则【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75-01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
我国医学起源于岐伯和黄帝。
岐伯问?黄帝答。
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诊断及治疗和预防;养生等各方面的理论;历代医学皆遵循以法,或奉以为法。
中医讲的“辨证论治”。
——中医有“辨证论治”,西医也有“辨病论治”。
中西医都有各自的辩证体系,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对患者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相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症状,相同的症状有不同的疾病。
所谓前者所言:“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己病。
”两者是如何“辩证论治”呢?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近代中医强调的是“辩病”面对“辩证”方面尤其是对“症”字理解还不完全一致,因而对“辩证论治”以及如何“辨证论治”认识也就不统一。
‘症’字在某些方面做“症候”或“症状”来理解,比如两人关系发生矛盾则这个‘症’字我认为必须做证据来理解。
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如何懂得“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用”《内经》。
后作者,渐侵淫,红紫色,郑卫音。
前日,我去某卫生院中医馆,碰见一患者年龄30岁左右男子,我在旁边坐了下来,看看这位副主任中医师大夫如何“辩证论治”。
‘四诊’(望、闻、问、切)半分钟未到;问患者哪痛哪痒?那男子说腹泻、腰痛等。
伸舌一看、糊里糊涂地十七、八味药的大复方一张,一取三剂;服后再来叮嘱患者。
真是头疼医头,足痛医足,医者自知脉理精微,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为何如此草率呢?不知‘辩证’何来‘论治’;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这些主任医师是诊断医者,何谈“辨证论治”?此类医师举不胜举。
中医辨证如《金匮要略》,《内经》,《伤寒论》,《难经》,《温病》等等这些资料,他们真的是‘走马观花’而到此‘殊途’吗?岂知《白衣天使》之神圣使命!那些资质(文凭证件)如何得手?有人说中医要发展,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结合起来,必然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
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本文的题目是一个老问题了,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其实不然。
试看近来对“证”实质研究的反思,集中在对“证”概念的争论,大有进入误区不能自拔之势,足见最初没有说清什么是“辨证论治”。
换言之,“证”概念进入误区,是由于对“辨证论治”的认识还没有走出误区。
粗查文献也可知,当初有关文章太少,深度也不够,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鉴于“辨证论治”最初就是和“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讨论的,现在仍然以结合讨论更容易说明问题,所以本文题目不是为了勉强结合。
或问:“证”的概念还不统一,怎么能说清“辨证论治”呢?笔者以为,直接从“证”说起,不是不可以。
但是,有一个参照系,总是更方便些。
况且,“证”概念的争论,就是由于引进这个参照系才发生的。
换言之,倘若至今没有西医,大概不会有“证”概念的争论。
l.辨证论治特色论的出现上世纪50年代末,通过批判一些人的错误思想之后,确立了保护中医药的政策。
自上而下,号召并组织西医学中医,中西医之间开始全面交流。
交流的主要热点,就是“辨证论治”。
很快就出现了“辨证论治”中医特色说。
中医理论家们最初说不清什么是辨证论治。
最早撰文介绍的秦伯未说:“‘辨证论治’堤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的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任应秋则说:“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注意于生体病变的全身证候,务使生体的生活机能恢复其正常状态,也就是说要把病体整个病理机转一变而为生理机转。
”以上两说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秦伯未有一句话很重要,即“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
在此提醒读者,辨证论治不但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也不是一般的理论。
它不是理论,故不是规律。
近来还有人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华”就是错误理解。
辨证论治本身不是理论,它只是对理论的运用。
旧时要求中医病案包括理法方药四部分,故辨证论治需要运用全部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附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以疲劳为主的病证分析杨维益长期以来,辨证论治一直被视为中医学在临证时的精髓,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不过在历史上,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并不局限于辨证论治。
古人在防治疾病时,首先是辨症论治,以後发展为辨病论治与方剂辨证。
方剂辨证及辨病论治的时间早于辨证论治。
它们是辨证论治的前身。
辨病论治与方剂辨证都是确定某方治疗的病或症候群,一方仅治一病(症候群),或一病仅有一方(以後扩展为若干方)。
即所谓方病相应。
方子、疾病与症候群都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病或症候群来选择不同的处方。
辨证论治是在确定证後,可选择相应的方。
证是固定的,但方子可以选择,药味也可适当加减,根据病人当时的临床表现来选用相应处方和加减药物。
这是方药与证相应,意味著辨证论治有著一定的灵活性。
《内经》中的鸡矢醴治疗鼓胀,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疗血枯,是以专方治专病,属于辨病论治。
以後,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了辨病论治、方剂辨证与辨证论治三方面的内容。
例如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是方剂辨证。
奔豚汤治奔豚、鳖甲煎丸治疟母是辨病论治。
同属太阳病。
根据病情不同,如发汗後,漏不止,用桂枝加附子汤;下之後,脉促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等是辨证论治。
在《伤寒论》之後,辨病论治、方剂辨证与辨证论治一样,都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明代,孙志宏的《简明医彀》中对200余种各科病证,各列出主方一项,成为典型的辨病论治专书。
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的卷十三至卷十五中,列出内外妇儿诸科各病专方。
卷十六则为祖方,提出“字有字母,方有方祖”,如桂枝汤类中,列出桂枝大黄汤、小建中汤等29个方剂,供方剂辨证使用。
可见自汉至清,辨证论治始终与辨病论治共存。
辨病论治的特色是一病一方。
如《金匮要略》中的“诸黄,猪膏发煎主之”、“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者,红兰花酒主之”均属此类。
辨证论治的特色是同病异证则用药各异,例子不胜枚举。
前者重视病的徵结所在,著眼在病;後者重视人的差异,包括体质差异在内,著眼在人。
试析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本质区别及其相互结合的意义
试析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本质区别及其相互结合的意义一、关于“证”、“病”区别的一般观点"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大特点,要学中医,必须掌握好“辨证论治”【1】。
作为中医学的临床体系,它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遥相对应:“由于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不同,所以对疾病的认识方法、理论体系也完全不同。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同疾病进行斗争的手段,这个手段的最终形式,中医采用‘辨证论治’,西医采用‘辨病论治’”【2】。
所以,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的前提就是要先研究清楚两者间的不同点。
“证”、“病”的差别基本上可以代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区别。
因为这两个不同体系的实质内容就在“证(病)”和“治”二字,而“治”是决定于“证(病)”的,“证(病)同治亦同”,“证(病)异治亦异”。
喻嘉言说:“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证”。
朱丹溪说:“认证为先,施治为后”【3】。
因此本文分析以“证”、“病”差别为主,而“治”的差别则偶及之。
历来学者论述“证”与“病”的区别时,多是褒前贬后。
一般认为:“同病异证(异治)”与“异病同证(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3】。
“证”概括了疾病的个性,因为同一个病可辨为不同的证。
“证”又概括了疾病的共性,因为不同的病可辨为同一个证。
集个性和共性于一身,就称为“证”的“典型性”。
显然,言下之意,作为证的相对面,“病”就不具有“典型性”或者说具有“不典型性”了。
作者认为,上述这些“证病同异”现象纯属一种表象,而不是“证”、“病”区别的本质。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同异”的呢?没有满意的回答。
因此,人们在目前来说,对什叫“证”,什么叫“病”,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例如有一种观点:“当然临床上西医对一些疾患也说证(症),如‘更年期综合症’,‘内耳眩晕症’等等;中医有时也说病,如‘痢疾’,‘消渴’,‘黄疸’等等。
试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
制作人:杜咏仪 黄珊华识和治疗疾病的基
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 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遥相对应: 由于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历史不同,所以对疾病 的认识方法理论体系也完全不同。
例如:菌痢(辨病) 为大肠湿热(辨证) ,用清热燥
湿药(白头翁汤) 数日, 症状均解;但粪便培养痢疾杆 菌仍阳性, 此时虽有乏力胃纳不振等气虚脾弱之证, 但不能改用补气健脾药,仍需坚持白翁汤以清余邪, 直至粪便培养阴性为止;因为大肠湿热证虽解, 病原 菌未肃清, 有可能复发或成为慢性菌痢, 故必须“舍 证”从病, 此肃清病菌。
“证”与“病”的概念及区别
“证”概括了疾病的个性 ,又概括了疾病的共性 .集 个性和共性于一身,就称为“证”的“典型性”。 “病”具有“不典型性” ,仅概括了某一疾病的特点, 表现。 目前来说,对什叫“证”,什么叫“病”,并没有明确的 概念。
关于“证”、“病”的本 质区别
中医的疾病概念包括“病”、 “证”两方面,它们都是指 的人体的外表信息。
但是两者均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手段,这个 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中医采用“辨证论治”, 而西医则采用”辨病论治”。
两者的区别可以“证”“病”的差 别代表
“治”是决定于“证(病)”的,“证 (病)同治亦同”,“证(病)异治亦 异”。 喻嘉言说:“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 证”。 朱丹溪说:“认证为先,施治为后”。
只有立足中医, 参合西医, 辨证不忘 辨病, 辨病不离辨证, 做到病、证、治相 统一, 才能大大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提 高中西医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标签::辨病;辨证;现代医学技术;论治长期以来人们论及中医特色,多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然查研古籍辨病论治早于辨证论治,纵观现代辨病论治更具开放性、主导性。
在中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借鉴现代医学诊诊断方法的辨病,结合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必将能经得起检验、评定,结果更直观,可重复性更强,为中医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1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出现先后与基本关系中医学的发展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积累总结而成,先是单味药治病,即某药治某病,而后多药组方治病。
马王堆出土的迄今发现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52类103种疾病,医方283个,基本上是病名之后列出处方的辨病论治。
《内经》中所载十三方也是对病治疗,如怒狂以生铁落饮治疗,这可以看作是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的雏形。
《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杂病诊疗体系,全书所列一百余种疾病大多有专方治疗。
[1]如肠痈的大黄牡丹汤,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脏躁的甘麦大枣汤等等,历两千年仍有效于临床,彰显辨病论治的生命力。
辨证论治是在人们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以后,认为只辨病对复杂疾病的治疗针对性不强,逐步把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为证。
[1]《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当时对病认识相对笼统的情况下,辨证显的尤为重要,是辨病论治的进步。
在后来的发展中辨病与辨证齐头并进,如《千金方》中有的按病列方,有的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外台秘要》既按病列方又分证列方。
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使中西医之间必然要有所比较,而证的概念更能强化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动态变化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理性优势,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能显示中医独特一面的东西,因而它成了中医学的特色。
于是把辨证论治的地位和价值抬的很高,以致有掩盖辨病论治的嫌疑。
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演变趋势、转归、预后等)所做出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证只是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概括。
老中医印会河:辨病论治比辨证论治更高级
老中医印会河:辨病论治比辨证论治更高级老中医印会河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印秉忠是江苏省靖江市的一位名医,是江南孟河学派的创始人费伯雄的第三代弟子。
印会河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背下了大量的中医经典。
印会河年纪轻轻就随父治病,临床疗效卓著,不到20岁就被誉为江南小名医。
1955年,印会河31岁的时候入选为南京中医学校的师资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教学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
在南京中医学校教学期间,印会河主编了《中医学概论》。
后因才能卓越被卫生部列为中医骨干,1957年奉命带领一批中医人才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内科教研室并担任主任。
后来又陆续担任东直门中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重要领导职务,主编了第五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1983年出版了他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的《中医内科新论》。
该书后来经过多次重印,供不应求,2010年还出版了修订版。
印会河是中医界的一个另类,他家学渊源深厚,个人见解精深独到。
印会河不肯拘泥于前人的陈规旧习,他主张中医应该向前看,不能向后看,不能把前人的话当作神明,即便是错误的也不敢动一个字。
印会河提出:“中医要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崇古非今”和“厚古薄今”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
单书健先生在编著《古今中医临证金鉴》时特地提到,从两汉后,中国的儒生墨客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经学,弘扬经书和从经探讨古代圣贤思想规范的风气。
这股风气对中医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宋代以后,严重的束缚了医学的发展。
辨证论治可以说是中医界直到现在仍然固守的传统,很多中医把辨证论治思想尊为中医的核心。
但是印会河教授却认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是中医和西医都很重视的思想,不过辨病论治是比辨证论治更高级的阶段。
在其最著名的一篇论文《略谈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到抓主症》中,印会河教授指出:“辨证是基础,辨病是方向。
辨证和辨病是认识论的两个阶段。
证只能解决疾病的现象问题,只有认识到了病,才是抓到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区别--刘亦之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区别--刘亦之辨证论治是中医近几十年总结提出的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作为中医专业术语是解放后提出并广为传播的。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过程,首先是通过四诊手段采集患者症状,然后根据采集的信息利用针灸或者中药解除症状的过程。
辨证论治的治则是“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
辨病论治的治则是“方病对应”专病专方,有是病用是方。
辨证论治是一种相对落后的诊断治疗方式,如同盲人摸象是用局部认识代替整体认识的一种方法,是古人掌握病因、病理、病位之前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经验诊断、经验治疗方式。
辨证论治只是掌握了疾病的部分外在表现的症状所做出的诊断治疗,在借鉴前人经验治疗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差池,这是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导致的。
中医辨证准确是中医方剂取得疗效的基本保证,由于一个疾病会有不同的症状或者不同的疾病会有一些相同的症状,在辨证的过程中不同的中医人因存在主观认识的差异采集的患者症状自然不会相同,得出的中医治疗方案自然千差万别,甚至出现治疗作用完全相反的方剂,因此出现千人千方的混乱局面不足为奇。
这是由诊断不明辨证混乱引起的治疗混乱,是辨证论治的弊端。
例如中医学注重对寒热的辨证,可是引起寒热的原因很多:感受风寒、细菌、病毒、肿瘤、白血病都可以引起人体寒热变化,如果不知道寒热变化的内在原因,贸然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无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感受风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治疗方法绝不会相同,中医凭借三个指头是分辨不出发热原因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可见一斑。
辨病论治是在病因、病理、病位明确的前提下进行的治疗,专病专方目标明确疗效更有保障。
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对疾病进行确认。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疾病在有关经典方剂中优中选优,选择针对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剂,避免千人千方的混乱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方式决定了人体没有症状就没有疾病或者疾病已经痊愈的独特标准,中医学这种临床诊断疾病的标准极其不科学,因为现代临床很多疾病初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没有症状不代表人体没有生病,显而易见对于无证可辨的疾病传统中医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而借助现代医学的各种仪器检测会让传统中医在诊断上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没有出现疾病症状以前就开始治疗。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先说说现在的治病模式,我举个临床常见的腰痛。
先通过一系列检查看一下有没有长东西,不管是增生、突出还是肿瘤,能切就切了;遇上切不了的,或者干脆检查就没有异常的,那就止痛药物上,也十分简单高效。
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抑郁等等,基本都一样的模式。
简单的说,高了降下去,多了少下去,发热就退热,失眠就安眠。
一切都很合理,但为什么临床经常会出现,退烧药一过又发烧,失眠药不吃又失眠,降压药不吃又高了,肿瘤切了又生,突出切了又跑到别的节段复发?
因为这些都还不是因,只是结果,只是身体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发热、疼痛、失眠、血压高,但引起这些表现形式真正的因没有解除,人体还是会不断的继续,形成新的表现形式。
于是就形成了现在,一个局面没有解决,产生了新的局面。
这就是辨病论治。
那什么是辨证论治?症,带个病字框,表示症状,人体不适的表现形式。
那证,是什么?证是证据,人体如何排病的证据。
往哪个层面排病,怎么排的。
辨证论治,就是收集各种症状,证明人体是往哪个层面排病的证据。
那仲景先师为什么要对证,不对症呢?因为我们说过,找到人体怎么排病证据,顺势而为,力量最小,对人体的损伤也最小。
反之,直接对抗症状,要想扭转趋势,力量要大,对人体的损伤也最大。
一个是针对结果,就直接对抗处理;
而一个是针对人体的排病反应,顺势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霍光磊泰山医学院附属邹平人民医院,山东 邹平 256200【关键词】:辨病;辨证;现代医学技术;论治【中图分类号】R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17-2长期以来人们论及中医特色,多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然查研古籍辨病论治早于辨证论治,纵观现代辨病论治更具开放性、主导性。
在中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借鉴现代医学诊诊断方法的辨病,结合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必将能经得起检验、评定,结果更直观,可重复性更强,为中医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1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出现先后与基本关系中医学的发展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积累总结而成,先是单味药治病,即某药治某病,而后多药组方治病。
马王堆出土的迄今发现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52类103种疾病,医方283个,基本上是病名之后列出处方的辨病论治。
《内经》中所载十三方也是对病治疗,如怒狂以生铁落饮治疗,这可以看作是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的雏形。
《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杂病诊疗体系,全书所列一百余种疾病大多有专方治疗。
[1]如肠痈的大黄牡丹汤,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脏躁的甘麦大枣汤等等,历两千年仍有效于临床,彰显辨病论治的生命力。
辨证论治是在人们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以后,认为只辨病对复杂疾病的治疗针对性不强,逐步把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为证。
[1]《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当时对病认识相对笼统的情况下,辨证显的尤为重要,是辨病论治的进步。
在后来的发展中辨病与辨证齐头并进,如《千金方》中有的按病列方,有的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外台秘要》既按病列方又分证列方。
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使中西医之间必然要有所比较,而证的概念更能强化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动态变化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理性优势,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能显示中医独特一面的东西,因而它成了中医学的特色。
于是把辨证论治的地位和价值抬的很高,以致有掩盖辨病论治的嫌疑。
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演变趋势、转归、预后等)所做出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证只是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与证的关系正如《赵锡武医疗经验》所说“有病始有证,而证必附于病,若舍病谈证,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 当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2.1 辨病之病不够细致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
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不可否认它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
2.2 辨证之证不够规范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界便对证的规范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而且至今成果也不在少数,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
目前证的本质研究仍然在缺乏统一标准的状态下进行。
证的名称、证的诊断标准等未能规范化,可能导致证的相关性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出现某些差异[2]。
正是由于证的“灵活无边”,以致难以重复和难以评定疗效的弊端,成了制约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瓶颈。
[3]2.3 辨证论治的局限性证是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的临床资料而确立,与现代科技手段比较只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临床资料显得相对单薄,证也就难以精准。
以致出现了有病无症无法辨证,如乙肝患者无症状、体征时现代检验方法却能诊断其病;肾结石患者很多是在B超查体时发现,非一般望闻问切能所及。
还有许多异病同证,如不用现代检查确诊其病,则愈后判断难保准确。
如肺癌与肺结核都可出现阴虚咳嗽证,但其愈后却大不相同。
3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发展方向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健康发展的道路,固步自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中医的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也应有所取舍、创新、发展。
3.1 辨病要首先(也相对容易)吸纳现代科技成果西医早先并不优于中医,到了相当于我国明朝的文艺复兴时期,神学统治才被打破,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
正如资本主义先从封建社会的薄弱地带发展壮大一样,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发展的相对完整,新的事物较难插足其中,反而是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的“老西医”率先扛起了科技新旗帜,现代科学发现一项项地被西医所用,带来了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
中医与西医因研究的方法与角度不同,因而得出不同的理论,但他们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所以二者从本质上不应有绝对的冲突,正如此西医在人体解剖学上取得的认识才能被中医完全所接纳。
正如没有邓小平领导的解放思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样,中医也要再解放一下思想,只要认为它正确的东西,中医也尽可拿来为我所用。
辨病亦如此,承认它辨的更明晰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借鉴应用,其实目前正规中医医院辨病都已用中医、西医两个诊断,可否更简练一点,值得探讨。
3.2 辨证要用两条腿走路中医辨证要学会用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两条腿走路,在患者自我感觉有不适症状,而现代医学各项检测未能显示异常的情况下,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和参,辨证论治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西医虽有病名诊断,但病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手段只能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时,中医的辨证论治反而显得更全面。
望闻问切是古人所能获得的临床辨证资料的最大手段,而如今现代医学影象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等手段我们可视为是对望闻问切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它们所获取的临床资料理应应用于临床辨证之中。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无症有病无法辨证的问题,还可以(下转第19页)(4)中成药:①香砂六君子丸。
②补心气口服液。
(5)其它:血府逐瘀汤加红参、黄芪、白术[13]。
2.2 心阳不振治法:温养心阳,化瘀行痹。
方药:(1)主方:桂枝甘草汤、参附汤加味,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或桂枝去芍药汤。
(2)单、验方:①温冠方(瞿旭验方):黄芪20g,全当归、党参、全瓜蒌各15g,桂枝、赤芍各10g,细辛、沉香各5g,薤白12g,丹参30g。
②温痛方(黄树华《湖南中医杂志》1988.4):淫羊藿、巴戟天、鸡血藤各30g,附子、桂枝各10g,红花3g。
③冠心通痹汤(柯雪帆验方):熟附子、炙甘草、枳壳、厚朴、法半夏各10g,全瓜蒌、生牡蛎(先煎)各30g,桂枝18g,贝母9g,党参20g。
随证加减:脾阳虚合理中汤加味;心肾阳虚合肾气丸、桂枝甘草龙牡汤或参附汤合右归饮;水饮上凌用真武汤。
(3)自拟方:活血化瘀汤改丹参为全当归15g,加黑附子6g,细辛3g,黄芪20g,鹿角胶10g。
(4)中成药:①活心丹。
②舒心丸。
(5)其它:人参汤[14]、栝蒌薤白桂枝汤加减[6]。
2.3 心阴亏虚治法:滋阴养心,疏通心络。
方药:(1)主方:四物汤加味、天王补心丹。
(2)单、验方:①益阴养心汤(刑锡波验方):玉竹24g,何首乌、麦冬各15g,玄参、丹参各12g,远志、川芎、桃仁、丹皮、五味子各9g,甘草3g,吉林参1.5g,琥珀1g,朱砂0.6g(后3味研末冲服)[1]。
②滋阴失笑散:酒生地、黄精、当归、莲子心、寸冬、石菖蒲、生蒲黄、五灵脂[13]。
随证加减:肾阴虚合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河车大造丸;肝阴虚合一贯煎;胃阴虚合益胃汤;阴不敛阳,虚火内扰用酸枣仁汤配黄连阿胶汤;阴虚致心悸明显,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
(3)中成药:①补心丹或柏子养心丸。
②滋心阴口服液。
(4)其它:四物绛复汤[3]、建瓴汤加减[9]。
2.4 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补血通脉。
方药:(1)主方:复脉汤加减、生脉散合保元汤或归脾汤。
(2)单、验方:①益气活血汤(赵冠英验方):党参、瓜蒌皮、赤芍、莪术、川芎各15g,麦冬12g,五味子8g,红花、桂枝各10g。
②健脾益气汤(漆浩《良方大全》):太子参、丹参各30g,白术、茯苓各15g,陈皮、赤芍各10g,麦冬12g,制半夏、五味子各9g,炙甘草6g。
③补血六君子汤(高詠江验方):黄芪30g,当归、丹参、熟地、阿胶(烊化)、枸杞子各10g[1]。
随证加减:心烦不寐合酸枣仁汤;脾肾亏虚合二至丸;心血瘀阻用生脉归脾汤加味;兼痰浊合二陈汤或瓜蒌薤白半夏汤;痰热合温胆汤;肝郁气滞合四逆散。
(3)中成药:①洋参胶囊。
②复方冠心舒冲剂。
③生脉注射液。
(4)其它:丹参饮加减[15]、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合左归饮。
2.5 心阳暴脱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复脉。
方药:(1)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参附龙牡汤。
随证加减:脾虚便溏合香砂六君子汤;痰阻血瘀合苏合香丸;气虚血瘀合补阳还五汤;心肾阳虚,水寒射肺合真武汤。
(2)中成药:参附注射液。
(3)其它:生脉散。
参考文献[1] 焦树德,路志正.实用中医心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0-106.[2] 朱创洲,马媛.张仲景辨治胸痹心痛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3-4.[3] 蔡茂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9.[4] 王志祥.自拟清心消痰汤治疗痰热型胸痹心痛的体会[J].北京中医,2000,19(3):14-15.[5] 张洪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6例[J].福建中医药,2001,32(5):27.[6] 冯恒基.略论冠心病证治[J].新中医,2004,36(5):7-8.[7] 李洁.冠心病心绞痛证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8):458-459.[8] 李晓伟.化痰通阳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8例疗效总结[J].北京中医,2003,22(1):7-8.[9] 权文芳.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施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3):165.[10] 杨柳,徐东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6,(1):8-9.[11] 戴晓艳,金良昆.导师陆家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1):3-5.[12] 冯霞,王化良.热毒伤络与冠心病证治[J].福建中医药,2006,37(1):47-48.[13] 王旭玲,张晓昀,暴鹏,等.胸痹心痛治则治法浅谈[J].黑龙江中医药,2005(1):10-11.[14] 范秉均.人参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5,46(4):273-276.[15] 竺培华.应用中医整体观理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7):10-11.(上接第17页)促进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临床的客观评价。
3.3 治疗上应继承以辨病论治为主、辨证论治为辅的方向前面论述病于证的关系决定了在论治上应以病为纲。
研习仲景著作,其论述大多是某病某方主之,直到今天临床上出现完全符合仲景论述之某病,用其方治之而往往有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载有诸多辨病论治的方药,如苏禾香丸、小活络丹等也至今应用,说明“专病专方”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