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探讨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探讨
量 5 l最 小 采血 量 l 。 m, ml
1 方法 . 2
选用 5 l m 一次性注射器及静脉头皮针 , 用肝 先
素液冲洗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 , 触摸桡动脉搏动处 , 常规消 毒 局部皮肤操作者右手示指 , 左手握住患儿 的手背 略向背 曲, 右手示指再次确定搏动点后 , 在第一腕横线处对准搏动 点( 针头与皮肤 呈 1 5度角 ) 针 , 回血后 固定针头 , 进 见 抽取 所 需 血 量 ; 针 后按 压 约 1m n 拔 5 i。
中国中医药咨讯

2 1 年 1 月中 第 2 第 2 期 00 0 卷 9
0co e tb r 2 1 Vo . 0 0 1 2 No 2 I9
1 8・ 0
Ju a f iaTrdto a hn s dcn fr t n o m l n a iin l ieeMe iieI omai o Ch C n o
还必须有他们对卫生服务的主动利用。 结核病 的早期发现 、
志 ,0 2 O 期 , 2 0 年 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组编》 .
诊断和治疗 , 需要支持性 的政策和环境 , 也需要提高广大群 众的结核病 防治知识 , 结核病控制 中的健康促进就是 以此 为重点 的重要策略。做好结核病 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是我们 实现结 核病 控制 目标 的关键之 一。因此 , 我们要利用健康
( 上接第 10页 ) 4 育和改变不健康行为提供支持环境 , 没有群众对结核病的 预防意识和可疑结核病患者 的主动到结 防所就诊 以及结核
病 患 者按 照 治疗 原 则 坚 持 服 药 , 在 我 国控 制 结 核 病 是 不 要 可 能做 到 的 。
健康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多部门密切配合 ,采取有效 的措 施, 进行广泛 、 持久、 有效 的结核病知识 的健康教育 , 所有这 些 ,说明控制结核病需要群众和社会多部 门参与和努力的 健康促进 的策略 ,因此健康促进工作在结核病的控制 工作 中, 特别是提高可疑肺结核病人的就诊率 、 肺结核病人 发现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皮肤消毒液、棉签、胶布5 mL 或10 mL 注 射器5.5号小儿头皮 针 标本容器。 2 .2 方法 2 .2 .1 十字法 患儿平 卧 位,暴 露 穿 刺 部 位,常 规 消 毒皮 肤, 头皮针接 上注 射器,定位:从桡 骨茎 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可见一 浅沟,作一水平 线,再以此 水平 线的中点作一 垂直平 分 线,即成 一十字,于十字的交 叉点往掌根部约0. 5 cm,于第一腕横纹处 或 第 一至 第二 腕 横 纹 之 间,即为进 针点。术 者左 手掌 托 住 患儿 穿 刺侧手 臂、手背、拇指置于其 掌心,将 手掌轻轻拉向手背约4 0 °, 消 毒皮 肤 范围约 6 cm [1], 右手 持 针翼以2 0~3 0 °进 针,进 针后嘱 助手轻轻拉动活塞,见回血 后放平患儿的手,固定针头后即可采 血,采血完毕,用无菌棉球胶布粘贴压 迫穿刺部位5~10 min。 2.2.2 触摸法 患儿于床上取仰卧 位,在腕部下垫一小软枕,手 心向上平放于床上,使 穿刺部位暴露。嘱助手将患儿穿刺侧手掌 固定。将头皮针与注 射器连接,对皮肤 及 术 者左手食 指、中指进 行 常 规消毒,左手中指 触 摸 桡 动脉于搏 动最明显 处稍加固定。 右手 持 针翼 在 近 食 指侧 边以2 0~3 0 °进 针由助手 轻 拉 活塞,见 血 后将左手移开,固定针头取血。采血完毕用无菌棉球胶布粘贴 压迫穿刺部位。 3 注意事项
在本院45例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采血,一次 穿刺成功39例, 成功率达87%,二次 成功6 例,占13%,无局部血 肿,淤血等并发症 的发 生。 6 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不需要特 殊体位,只需露出前臂,节省了大量时 间,极为方便[2],为抢救 赢得了机会;桡动脉穿刺时手 臂前臂光滑 平整,胎脂较 少,局部皮肤消毒好后,整个采血 过程不易被污染; 桡 动脉附近 迷 走神经 分布少,无 重 要的神经和血管,不易发 生神 经 血管损伤;采用桡动脉穿刺法,不用止 血带,血容量 充 盈,能有 效 的防止 溶血 的发 生。因此 桡 动脉 采 血 法 提 高了新 生 儿 穿 刺 采 血 的成 功 率,操 作 时 间 短,不 易被 污 染,对血管 和周围 组 织 损伤 小, 并且 护理 人 员能 独 立 完 成 这项 操 作,大 大 提 高了护理 技 术 水平 和独 立 工作的能力,为临床 诊 断与治疗提 供了依 据,减 轻了护士 负担,减少了患儿痛苦。是 一种有效的采血方 法,值得临床推广和 应 用。

桡动脉穿刺法在婴幼儿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桡动脉穿刺法在婴幼儿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腿弯曲与大腿呈9 。操作者在腹股沟 中内1 交界处 , o, , 3 将左手食指
触摸股 动脉搏动处 , 搏动最明显处 内则O3 0 c 为穿刺点【 常规 . .m  ̄4 ] I ,
消毒皮肤 , 消毒操作者 的左手食指 , 再 把左手食指放在定好 的穿 刺点上 , 右手持 lm 注射器垂直进针 , Ol 缓慢 向上提起针头 , 见暗红

12 5・
T D Y N R E,et b r2 1 , o O A U S Spe e,0 N . m 1 9
桡 动脉 穿刺法在 婴幼儿 采血 中的临床应 用
彭 云
摘要 目的
李 金
刘文萍
将 16 需要采血的 惠儿 随机分成2 ,桡动脉组5 例 , 0例 组 4 股 桡 动脉 组一例 , 4 , 共5 例 其 8 女2 例 年龄8 个月一 岁。 3 麻疹 2 9 例, 手足 口病 1例 , 1 感染性腹泻5 、 例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1 、 例 乙型
肝 炎 2 , 行 性 腮 腺 炎 4 。 日来 院 的分 为 桡 动 脉 组 , 5 例 , 例 流 例 双 共 4
表 3 不 同穿 刺 方 法 采 血 标 本 合 格 率 的 比 较 ( ) 例
注 : 262 P< .5 X= .4, O0
自桡骨茎突处作一水平线 , 再从其 内侧 , 即近桡侧外 四分之一作

3 讨 论
垂直平分线 , 两线交叉成“ 字型。 十” 十字 中心即为桡 动脉搏动
婴幼儿采血这项护理操 作技术在普通 的科室算是一项难度 较高的操作 , 如何快捷 、 准确 、 安全地采集合格的、 足量的血液 , 是
当代 护士2 1年 9 0 1 月下旬 刊 ( 专科 版)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不同采血部位的对照分析,探索更适合于新生儿的采血部位。

方法:选择新生儿科需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3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采血,并对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发生淤血、血肿、误入静脉率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肱动脉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发生淤血、血肿、误入静脉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桡动脉是适合于新生儿采血的部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儿穿刺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新生儿;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采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由于新儿科护理人员面对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采血难度较其他临床科室高。

为了探索更加适合新生儿采血部位,本院新生儿科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了桡动脉采血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治疗需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360例患儿,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血管疾病。

随机分为桡动脉组、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

桡动脉组120例,男性76例,女性43例,平均日龄2.98 d,平均体重约2 850 g。

股动脉组120例,男性68例,女性52例,平均日龄3.14 d,平均体重约2 810 g。

肱动脉组120例,男性72例,女性48例,平均日龄3.04 d,平均体重约2 840 g。

3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血工作由一位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以排除操作者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2.1 桡动脉采血法:将1 ml注射器的针头取下,接6号头皮针。

操作者用食指、中指触摸桡动脉,并体会桡动脉的走行、搏动感、位置的深浅和桡动脉的粗细。

常规皮肤消毒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刺入,针尖斜面向上,见回血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迅速拔出针头,套上橡皮塞送检,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局部至不出血。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作者:周芳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3期周芳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一次成功率。

方法:将我科2012年1~6月经桡动脉采血的14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收治的139例经股静脉及其他外周静脉采血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5.83%,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便易掌握,桡动脉压力较静脉压力高,回血快,血流速度快,采血量易保证;穿刺成功率高,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股静脉采血;新生儿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3.06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血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为预防、明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常需采大量血标本以协助治疗,而新生儿由于周围静脉较细,采血过程中易造成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等而影响检查结果。

临床上常采用股静脉采血,但在临床应用中,股静脉采血法往往不能一次采集到足够血量,需反复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痛苦大,家长难以接受。

有专家认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在化学成分和细胞成分方面只有细微的差别[1]。

2012年1月始,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新生儿采血采用桡动脉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收治的144例新生儿实施桡动脉采血法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采用传统股静脉采血法的139例新生儿为对照组。

两组新生儿日龄、性别、血管情况、合并疾病、检验项目、采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均由本科室中级职称护士(主管护师)进行操作。

1.2方法1.2.1桡动脉采血法5 ml注射器连接5.5号针头,患儿取仰卧位,暴露一侧上肢前臂,掌心向上,腕部垫小枕,使桡动脉充分暴露,手背伸,使腕掌部伸仰约45°,绷紧皮肤,触摸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用指甲轻压作一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方第二横纹处向桡动脉方向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后,血会自动流出,固定针头的位置,轻拉针栓,采足需要的血量后拔针,拔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不少于5 min。

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比较

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比较

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比较目的比较桡动脉与股動脉采血的应用性与安全性。

方法对1年内收治的62例经桡动脉采血以及60例经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对比两种采血方法的安全性以优缺点。

结果桡动脉组成功次数及成功率明显小于股动脉组(44次<49次,70.97%<80.67%);且桡动脉组的误入静脉次数、并发症发生次数、平均操作时间、平均按压时间同样小于股动脉组。

结论桡动脉采血较股动脉采血难度大,但是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小,不易误入静脉而造成标本不准确,患儿疼痛小,容易配合操作。

标签:动脉采血;新生儿;应用;比较新生儿期几乎所有的严重疾病均可导致酸碱失衡,因此行血液气体分析与生化等检查对疾病的判断已成为救治新生儿的重要内容。

经动脉采血是新生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如何做到操作快速、安全、准确,是值得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

现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动脉采血的122例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的住院12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经桡动脉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平均出生时间(11.5±2.3)d;体重2.0~5.1kg,平均体重(2.6±0.4)kg。

经股动脉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出生时间(11.7±2.4)d;体重1.9~5.1 kg,平均体重(2.7±0.6)kg。

两组在年龄、体重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组研究采血时,均由在新生儿科工作2年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

1.2.1经桡动脉组将所有采血用物备齐(一般用5 ml注射器1支,5#号头皮针及常规皮肤消毒用物),将患儿左或右上肢平伸外展,操作者用食指、中指在前臂下段外侧触摸动脉搏动点并定位,按常规局部消毒,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并使其稍背屈,紧密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右手持针在腕横纹处向动脉搏动点以15°~30°角进针,一般针头只需刺入少许即可见回血,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按压约5 min。

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金秀丽

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金秀丽

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金秀丽发表时间:2019-05-28T10:01:58.34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金秀丽[导读] 探究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颍上县人民医院金秀丽【摘要】目的:探究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方法: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采血的患儿当中,选取6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

使用随机的形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

对照组使用的是股动脉采血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桡动脉采血方式。

对比两组的采血质量。

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6.88%。

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6.25%,明显的小于对照组43.75%,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血时间(3.01 ±1.23)min,明显小于对照组(6.69 ±1.32)min,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的应用中,不仅可以保证采血质量,还可以降低患儿采血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采血时间,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儿科;病房;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从一定程度上看,在临床实践当中,儿科血标本采集较为常见。

患儿比较爱动,血管较细,这样就加大了采血的难度[1]。

本次研究探究了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来对采血患儿的采血工作提出科学建议。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数据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采血患儿当中,选取6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

使用电脑抽签形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

观察组男性为22例,女性为10例,年龄在26天到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1±2.12)岁。

新生儿采血技巧临床经验

新生儿采血技巧临床经验

毕业生每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第一周实习报告日期:20XX年X月X日至 20XX年X月X日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部门:XXX部门实习目标:1. 了解公司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2. 熟悉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内容;3. 学习并掌握相关工作技能。

实习内容:1. 参观公司各个部门,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2. 学习并熟悉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3. 参与部门日常工作,了解业务需求并协助解决问题;4. 学习并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如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

实习过程:第一天,我参观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并与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我了解到公司的组织结构非常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工作体系。

之后,我进入了XXX部门,和同事们一起工作。

部门同事们非常友好,他们向我介绍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协助同事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我学习了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在同事的指导下实践了一些调研项目。

通过这些实践,我了解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数据。

另外,我还参与了部门的会议和讨论,了解了部门内部的协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我逐渐熟悉了部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并能够适应并融入其中。

实习收获:1. 了解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对公司的整体运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熟悉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内容,增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3. 学习并掌握了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 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下周实习计划:1. 继续参与部门的日常工作,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并提出改进意见;2. 继续学习相关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3. 参与项目讨论和会议,向同事们请教和学习经验。

总结:通过第一周的实习,我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并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采血婴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给予桡动脉穿刺采血方式,对照组给予传统采血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疼痛感、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级别进行分析,重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4例,轻度疼痛40例,对照组重度疼痛14例,中度疼痛8例,轻度疼痛23例,研究组采血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给予传统采血后成功率为75.56%,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成功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讨论给予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感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新生儿临床采血工作中具备重要价值。

【关键词】采血护理穿刺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222-02护理工作属于较为复杂、人流量较多工作之一,而新生婴儿属于重点护理工作之一,实施优良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在医院纠纷。

新生婴儿生命比较特殊、脆弱,在开展护理时需要进行采血工作,但由于新生儿好动、血管较细,致使护理人员进行采血工作时不能完全做到位,同时还出现各种问题,如:疼痛持续加重、不良状况、穿刺不断重复等。

因此本文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采血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给予在传统股静脉采血,结束后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疼痛感以及成功例数。

详细报道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采血婴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给予桡动脉穿刺采血方式,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2-25d,平均15d;对照组给予传统采血方式,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15-28d,平均18d。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2150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周芳: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周 芳摘 要 目的: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一次成功率。

方法:将我科2012年1~6月经桡动脉采血的14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收治的139例经股静脉及其他外周静脉采血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5.83%,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便易掌握,桡动脉压力较静脉压力高,回血快,血流速度快,采血量易保证;穿刺成功率高,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桡动脉采血;股静脉采血;新生儿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3.06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血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为预防、明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常需采大量血标本以协助治疗,而新生儿由于周围静脉较细,采血过程中易造成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等而影响检查结果。

临床上常采用股静脉采血,但在临床应用中,股静脉采血法往往不能一次采集到足够血量,需反复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痛苦大,家长难以接受。

有专家认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在化学成分和细胞成分方面只有细微的差别[1]。

2012年1月始,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新生儿采血采用桡动脉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收治的144例新生儿实施桡动脉采血法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采用传统股静脉采血法的139例新生儿为对照组。

两组新生儿日龄、性别、血管情况、合并疾病、检验项目、采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均由本科室中级职称护士(主管护师)进行操作。

1.2 方法1.2.1 桡动脉采血法 5ml 注射器连接5.5号针头,患儿取仰卧位,暴露一侧上肢前臂,掌心向上,腕部垫小枕,使桡动脉充分暴露,手背伸,使腕掌部伸仰约45°,绷紧皮肤,触摸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用指甲轻压作一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方第二横纹处向桡动脉方向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后,血会自动流出,固定针头的位置,轻拉针栓,采足需要的血量后拔针,拔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不少于5min。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效果研究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效果研究

A s at O jci Toivsiaetep siit ail reybod cl cini e b r. Meh d 1 0n w on bt c r bet e v et t h o s lyrda atr lo ol t nn w on n g bi e o to 6 e b r s
weer n o l iie t wo g o p ,rda re yb o d c l cin go pa d fmo a en bo d c l cin An u c s r a d m ydvd di o t r u s a ilat r lo ol t r u n e rl i lo ol t . d s c e s n e o v e o r t fbo dc l cin,t ed m a ed g e fp n t r lo o lcin a p r t g t r o p r d i WO g o p . ai o lo ol to o e h a g e r eo u cu ebo d c l t n o e ai i wee cm a e n t r u s e o d n me Reut Th r shg e u c s ai fbo d c l cin a dlwe cd n er t f a mao np n t r o io nr — s l e ewa ih rs c e sr t o lo ol t n o ri ie c a eo e tmai u cu ep st ni a o e o n h i da re ybo d c l cin g o p,a lo olcin t ewa h re e n rda rey bo dc l cir o cu in Th ilatr lo o l t r u e o d n bo d c l t i ss o tn d i a il tr lo ol t LC n lso e o m a e o e r da rey bo dc l cin i e on c n i r v h u cs a i f lo olcin eivn h a g e r e n a il tr lo ol t n n wb r a a e o mp o et eS c esrtoo o dc l t ,rl ig t ed ma ed g e ,a d b e o e s o tnt ebo d c l cint e h re h lo o l t i . e o m Ke rs bo d s e i n c l cin;a ilatr ;e r l en ifn ,n wb r ywo d lo p cme ol t e o rda re y fmo a i ;n a t e o n v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河池547000)【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采血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方法:根据采血方式不同分为桡动脉采血组(a组)、股动脉采血组(b组)和肱动脉采血组(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情况以及标本合格情况。

结果:a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三组患儿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以及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c组平均穿刺时间明显短于b组(p均<0.05),a组平均穿刺时间略长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桡动脉穿刺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合在新生儿采血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59-01 新生儿动脉采血是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通过采集动脉血进行各种检查,以了解新生儿病情,掌握病情进展,为治疗提供依据。

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而且凝血功能差,因此,进行桡动脉采血时,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穿刺技术。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桡动脉采血术取代传统的静脉采血对300例新生儿进行采血,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儿均为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其中足月儿150例,早产儿150例。

随机分为三组,a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日龄30min~24d,体重1500~3000 g,其中早产儿50例,新生儿肺炎25例,新生儿窒息25例,采用桡动脉采血方法。

b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日龄30min~24d,体重2000~3000g,早产儿50例,新生儿肺炎25例,新生儿窒息25例,采用股动脉穿刺采血。

c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日龄30min~28d,体重2000~3500g,早产儿25例,新生儿肺炎50例,新生儿窒息25例,采用肱动脉穿刺采血。

桡动脉抽血法在新生儿的应用体会

桡动脉抽血法在新生儿的应用体会

桡动脉抽血法在新生儿的应用体会桡动脉穿刺抽血是新生儿常用的操作技术,以往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或股静脉血,由于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对静脉的破坏也大;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

为了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常需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1]。

因此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桡动脉抽血。

2010年5月至今采用桡动脉抽血,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率高。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新生儿125例,其中男68例,女57例。

年龄1小时~20天,均采用桡动脉采血。

操作方法:准备一次性注射器(根据所需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次性5号头皮针、治疗盘、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无菌棉球、胶布、污物盘、试管若干等。

患儿仰卧,上肢外展,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待穿刺侧手,掌面朝上,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其余4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示指托于腕关节处,使仰伸约30°~45°,操作者用食指、中指触摸动脉的搏动点,并体会桡动脉的走行、波动感、位置的深浅和动脉的粗细,新生儿动脉搏动较薄弱,也可根据解剖定位(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2];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号头皮针(连接好注射器)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约20°~30°),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约为中线与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进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自动涌入头皮针胶管,适当固定,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加压止血5~10分。

可用胶布压住无菌棉球并绕腕部螺旋式1周按压,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运情况,止血后及时放松按压。

注意事项新生儿皮肤毛细血管丰富,角质层较薄,消毒不严易感染而致败血症,严格无菌操作,局部必须严格消毒。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体会

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体会

异 常 ,影响 了患 者 的正常 饮食 。因此应 反 复 动员 癌病 人 家属 和病 实 行综 合护 理 ,综 合 治疗 ,才 能最 有 效地 消 除或 最 大程 度地 减轻
人 共 同进 餐 ,饮 食宜 软 、烂 、熟 、清 淡可 口 ,富含 营养 、易 消化 ,甚 至 癌 痛 ,才 能不 断改 善 6项癌 痛行 为 ,即睡 眠 、生活情 趣 、自理 能力 、
采 血 。
操作时用左手轻轻的拉住患儿手部 ,不能用力牵拉,免得血移位 ,
1.2方法
进针 由浅入深 ,见有搏动性 回血后即可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1.2.1物品准备 :一次性 5ml注射器 ,一次性 1/5头皮针头 ,消毒 3.1.3按压时间。动脉止血 比较 困难,如按压力过轻 ,时间过短或
液 ,无菌棉签 ,采血试管及容器 。
有力过大会引起局部瘀斑 、血肿或肢体青紫。护士采血时避免反
1.2.2穿刺 方 法 :① 将新 生 儿 采 取 仰 卧 位 ,打 开 包 被 ,桡 动 脉穿 刺 复 穿刺 ,拔 针后 不要 揉 ,并 亲 自按 压穿 刺 点 3 ̄5mir a用力 要适 当 ,
根 据 病人 口味可 增加 甜度 、鲜 度 。特 殊 病人 可进 特殊 饮 食 ,如 肝癌 胃纳、情绪及与他人的接触等。才能真正让癌痛病人从疼痛的桎
病人多食芋头、鸭肫之类理气食物 ,肺癌者宜双耳汤等润肺 之品。 梏 中解放 出来 。
值得一提的是 ,西医一般不注意饮食的忌 口,而 中医则过分强调 参 考文献
2013年 1月
15l
疼 痛得 以缓 解 。在 癌痛 中晚 期 ,虽然 药物 是 主要 的止 痛方 法 ,但运 3.5生 活环境 护 理 :癌 痛 病人 居处 宜安 静 、光 线柔 和 、温度 适宜 ,可

十字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十字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齐鲁 护理 杂志 2 1 第 1 0 0年 6卷第 l 3期

基础 护 理 ・
十 字 定 位 法 在 新 生 儿 桡 动 脉穿 刺 中 的应 用
赵 敏 , 向秀 常
( 南军 区总 医院 山 东 济 南 2 0 3 ) 济 5 0 1
20 0 9年 1—1 , 2月 我们结合实际采用 “ 十字定 位法 ” 进行
例; 胎龄 2 4 8— 2周 ; 体重 60~ 5 , 中体重 <100 g1 0 4 10 g其 0 例 , 2 00 g 7例 , 0 9例 , 0 5例 。选取 < 0 7 <2 50 g 8 ≥2 5 0 g9 进行桡动脉穿刺采 血共 3 2例次 , 5 随机 分 为观察组 与对 照组 各 16例次 , 7 两组胎龄 、 体重和疾病类型等 方面 比较 差异无显
皮 塞 、 肤 消 毒 液 。② 查 对 医 嘱 、 儿 手 腕 识 别 带 、 本 项 目 皮 患 标
及试管 。③嘱助手 固定 好患 儿穿 刺侧手 臂 的肘部 , 操作 者立 于穿刺侧 , 患儿取仰 卧位 , 手心 向上 , 暴露并确定 穿刺部位 , 头 皮针接上注射器 , 取肝 素使 注射器 内壁湿 润后 , 液弃去 , 抽 余 消毒皮肤 , 围直径 5 e 以上 。④定位 : 范 m 患儿 自然握拳 , 示指
行桡动脉穿刺采集标本 , 能够准确 、 时、 及 快捷地 成功采血 , 减 轻患者 的痛苦 , 证检验结 果 的准确性 。实践表 明 , 用“ 保 采 十 字定位法” 行新生儿桡 动脉 穿刺 采集 血液标本 , 开辟 了一 条安 全
有 时 有 气 泡 。进 针 过 深 时 , 于 组织 较 松 弛 , 管 不 固定 易 移 由 血 位 。而 “ 十字 定 位 法 ” 决 了 触 摸 感 觉 误 差 和 双 手 操 作 配 合 的 解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部位及方法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部位及方法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部位及方法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是对于新生儿进行一系列检查中的常见项目之一,因此了解其采血的部位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桡动脉位于手腕关节处,是新生儿进行静脉采血的理想部位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部位及方法。

部位:新生儿桡动脉位于手腕关节处,距离手掌的根部约1—2厘米。

在进行采血前,需要用手指轻轻地按压手腕处,以找到最明显的桡动脉搏动点。

一般情况下,桡动脉的位置比较容易找到,但对于一些比较娇小的新生儿,可能需要更加细心的观察和摸索。

方法:1.准备工作在进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将所需的采血器具清洗干净,并准备好消毒液和消毒棉。

其次,要检查采血器具是否完好无损,尤其是针头是否锋利。

最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充分的准备,将其安置在舒适的位置,以免出现不适或哭闹。

2.消毒处理将手腕处的皮肤用消毒液和消毒棉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采血时引入细菌。

3.取样采血时需要使用细针,一般为23G-25G,长度约为0.6-1.0厘米。

将针头斜插入桡动脉搏动点,直至针头进入到血管内,然后连续抽吸血液,采集所需的血量。

4.处理采血结束后,需要将针头拔出,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避免出血过多。

在确认出血已经停止后,可以将采集的血液转移到相应的采血管中,或者标记采血管的标本袋。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桡动脉采血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以避免在采血过程中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疼痛或者其他不良反应。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做好采血后的处理,包括对采血器具的消毒和妥善存放,以及将采集的血液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等。

在进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了解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部位及方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作者:余景建莫改章莫淦开罗伟芳罗玉兰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6期[摘要]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患儿抽血监测或监护血气的应用可行性。

方法采用1 mL注射器,5 mL注射器(或最细头皮针)行桡动脉穿刺抽血。

结果 7935例新生儿行桡动脉穿刺抽血,752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4.87%。

结论在新生儿抽血中,采用桡动脉穿刺留取血液标本,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于在新生儿采血困难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应用[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192-02在新生儿监护治疗中,动、静脉采血是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通过动、静脉采血监测可协助医生进行新生儿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和参考价值[1]。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采血方便,血液充足,易于掌握采血量。

此外,运用股动脉采血时患儿腿部力量大,不易固定,采血后穿刺点出血多,按压时间长,操作不当还易伤及股神经,将增加家属心理负担[2]。

2002年8月~2012年7月本院先后为新生儿患儿采用桡动脉采血7935例,752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4.87%,在新生儿采血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5290例,女2645例;年龄1~3 d 2695例,4~15 d 3650例,16~32 d 1590例;新生儿黄疸4120例,新生儿脐炎1190例,新生儿窒息71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5例,早产儿1665例,新生儿肺出血15例;体重:小于1.5 kg 1190例,1.5~2.5 kg 2855例,大于2.5 kg 3890例。

1.2 操作方法1.2.1 穿刺前准备用物准备:5 mL注射器(或最细头皮针)1支,1 mL注射器1支,消毒液为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消毒干棉球1包,棉签一包,消毒盘1个。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0-09-09T15:57:57.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9期供稿作者:林少群周雪霞徐秀凤[导读] 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凝血功能差。

操作技术要求高,如操作不慎易导致穿刺失败。

林少群周雪霞徐秀凤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湛江 524038)【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12-02【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45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

对3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桡动脉比颞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X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X2=10.67;P<0.01)。

讨论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穿刺误伤机会少,操作手法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常需抽取血液以协助诊断[1]。

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凝血功能差。

操作技术要求高,如操作不慎易导致穿刺失败。

对需频繁采血的患儿,如果对同一部位的血管反复穿刺抽血更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

为了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我科除了采血用股动脉,聂动脉穿刺采血外,还根据桡动脉的解剖位置,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

从2006年开始试行从桡动脉采血,效果良好。

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需采血的新生儿450例,其中男261例,女189例。

胎龄30-41(33.6±2.8)周,年龄0.5~23(2.8±1.9)天,体重1050~4100(2430±270)g,随机分为3组,其中I组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II组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III组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林少群周雪霞徐秀凤
【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45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

对3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桡动脉比颞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X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X2=10.67;P <0.01)。

讨论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穿刺误伤机会少,操作手法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常需抽取血液以协助诊断[1]。

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凝血功能差。

操作技术要求高,如操作不慎易导致穿刺失败。

对需频繁采血的患儿,如果对同一部位的血管反复穿刺抽血更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

为了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我科除了采血用股动脉,
聂动脉穿刺采血外,还根据桡动脉的解剖位置,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

从2006年开始试行从桡动脉采血,效果良好。

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需采血的新生儿450例,其中男261例,女189例。

胎龄30-41(33.6±
2.8)周,年龄0.5~23(2.8±1.9)天,体重1050~4100(2430±270)g,随机分为3组,其中I组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II组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III组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

1.2操作方法
1.2.1物品准备茂康碘消毒液、无菌棉枝、一次性头皮针51/2头皮针,一次性2ml或5ml注射器,采血试管及容器。

1.2.2体位新生儿采取仰卧位。

桡动脉穿刺时上肢外展,掌侧向上平放,暴露穿刺侧前臂;股动脉穿刺时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躯干呈45°角、垫高穿刺部位,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呈90°角[2];颞动脉P>0.05动脉穿刺时充分暴露额部、顶部或颞部动脉。

1.2.3穿刺部位桡动脉搏动点在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3];股动脉穿刺点为脐部斜45°角与腹股沟连线处;颞动脉(额部、顶部或颞部)能用肉眼看到或触及其动脉搏动和走向,穿刺点选择在搏动点退后0.3cm~0.5cm处。

1.2.4穿刺方法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右手持51/2头皮针与皮肤呈15~20°对准搏动点刺入,由浅入深,见有搏动性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无菌棉球在针眼及其上方0.5cm处加压3~5min,至不出血为止。

1.3统计方法按进针一次即获所需血量为成功标准,对3组穿刺法的成功例数及穿刺后引起局部瘀斑或血肿例数录入电脑,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运算,组间资料用卡方检验(X2)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

2结果
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桡动脉比颞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X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X2=10.67;P<0.01)。

三组穿刺法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三组穿刺法的效果比较
穿刺部位例数一次成功局部瘀斑或血肿
例数率(%)例数率(%)
桡动脉(I)21420294.3962.8
股动脉(Ⅱ)13612491.1885.6
颞动脉(Ⅲ)1008787.00128.8
合计45041391.78265.7
3讨论
3.1表1显示,桡动脉与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局部瘀斑或血
肿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桡动脉比股动脉更易操作,适用于临床。

桡动脉穿刺优于颞动脉穿刺(P<0.05),这与颞动脉穿刺新生儿疼痛哭闹、头部移动、按压部位移位、容易造成局部瘀斑或血肿有关。

3.2桡动脉穿刺采血注意事项
3.2.1正确了解桡动脉的解剖位置,科学选择动脉穿刺点,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皮下脂肪薄的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其动脉搏动和走向,但动脉常与静脉、神经伴行,穿刺时要找准部位,认真摸清动脉搏动最强处,避免盲目进针,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造成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本组病例有3例误入静脉采血量不足而失败,无1例误伤神经。

3.2.2根据新生儿特点灵活掌握操作方法。

进针点及穿刺深度根据新生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决定,皮下脂肪少的新生儿进针可稍浅,进入针头1/2或2/3为宜,皮下脂肪丰富者,可进针头的全部。

操作时用左手轻轻的拉住患儿手部,不能用力牵拉,免得血移位,进针由浅入深,见有搏动性回血后即可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3.2.3按压时间。

动脉止血比较困难,如按压力过轻,时间过短或有力过大会引起局部瘀斑、血肿或肢体青紫。

护士采血时避免反复穿刺,拔针后不要揉,并亲自按压穿刺点3~5mim用力要适当,直至不出血方可离开,如保留棉球加压上方,时间必须<10min,以免影响肢体得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

临床上,由于动脉血从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一致的,不受肢体
局部代谢状态的影响,指标更能真实反映肺的气体交换,全身酸碱平衡状态和代谢状态,检验结果可靠;采血时可直接用头皮针向动脉处进行穿刺,命中率高,采血量不受血管充盈程度的限制、创伤小,因此动脉穿刺采血逐渐取代了以前广泛采用的股静脉穿刺采血。

但值得指出的是,动脉穿刺采血难度较大,止血比较困难,对需频繁采血的新生儿,如对同一部位的动脉反复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等,因此在实践中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穿刺技巧,选择最佳穿刺点及方法,并采用轮流穿刺表浅动脉采血,尽可能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穿刺误伤机会少,操作手法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巧庆.梁海华.李思勤等.桡动脉置管采血法在新生儿监护室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2,1(01):009.
[2]谭维玉.提高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护士进修杂志.2009,12~1140.02.
[3]利梅芳.新生儿桡动脉应用采血法的效果观察123例.实用护理杂志。

2003,19(6):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