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物联网导论大纲New

物联网导论大纲New

《物联网导论》目录(草案)
第一章绪论
1. 物联网简介
2. 物联网发展历程
3. 物联网的应用价值
4.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网络基础
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四章RFID技术与应用
第五章移动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系统
第六章信息管理
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 数据库管理系统
3. 服务计算中间件
4. 移动开发应用软件
5. 场景感知
第八章物联网安全
1.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安全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3. RFID网络安全
4. 终端系统安全
5.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九章物联网应用
1. 物联网在智能工业中的应用
2. 物联网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
3. 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4.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5. 物联网在智能环保中的应用
6. 物联网在智能灾害防控中的应用
7.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物联网中的应用
8. 物联网在智能医护中的应用。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第一篇: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618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开设学期:第2学期一、教学目的本课程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为以后学习物联网关键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物联网相关技术基本概念、定义和工程方法;2.掌握感知层、传输层、管理层等应用的典型关键技术;3.熟悉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物流等综合应用项目实现方法。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在工程应用中采取的典型技术方法。

2.难点:理解物联网时间同步、定位和信号处理的典型算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课堂互动、课堂指导、课后作业和辅导答疑。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联网概述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教学内容:一、发展的社会背景二、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三、物联网的定义与主要技术特征四、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五、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第二章RFID与物联网应用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了解RFID的历史和现状;掌握RFID的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RFID的技术特点和解决标签冲突的常用方案;理解RFID 在物联网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一、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二、条形码简介三、磁卡与IC卡应用四、RFID五、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六、RFID标签编码标准第三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传感器发展历史,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平台,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操作系统,掌握常用无线组网技术,理解无线传感网的应用。

物联网课程大纲

物联网课程大纲

物联网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物联网课程旨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原理、架构和方案设计。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能力,适应物联网领域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课程目标1.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熟悉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3.掌握物联网的架构和通信技术;4.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5.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一、物联网基础概念与发展A.物联网的定义和特点B.物联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C.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二、物联网技术与体系结构A.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组成要素B.物联网的通信协议和标准C.物联网中的感知与识别技术三、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A.物联网的安全威胁与挑战B.物联网的安全架构和算法方法C.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四、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A.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流程B.物联网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C.物联网应用开发案例分析五、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A.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与作用B.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C.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物联网实验,包括传感器模块的连接与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协议的使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结果和思考问题;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任务,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和实施成果;4.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测试。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201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八月《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12034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选修课【学分数】 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时数】36 【编写日期】2015年08月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本课程的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选修课。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其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智能信息设备的学习,掌握感知识别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无线宽带网、无限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的学习,掌握网络构建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大数据与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学习,掌握管理服务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系统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应将物联网前沿状况介绍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掌握物联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物联网的适应能力。

2.技能与方法本课程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待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RFID实验箱,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和2.4G 有源RFID 读写器、原理机、标签的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综合实验箱,掌握低功耗WiFi、ZigBee、Bluetooth 4.0 BLE、IPv6等多种无线传感网络。

通过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几个实际应用案例,掌握综合应用层;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物联网管理:调试与诊断、认知无线电、移动计算中的群智感知,了解物联网前沿技术和应用。

最终,对物联网有一个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并具备运用物联网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第三章物联网网络层技术(共6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联网数据传输 掌握物联网网络层的特点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一)教学内容 1物联网网络层概述 物联网网络层的基本功能 物联网网络层的特点 3.2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 3.2.1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 3.2.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2.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3.2.4IP网络:从IPv4到IPv6
今后深入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作铺垫。
五、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物联网网络层技术、物联网应用层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 用。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开阔学术视野,启发学习兴趣。通过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
科基础概念的理解,着力提高学生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出勤占10%,课堂提问及讨论占10%,实验与作业成绩占20%,课程论文成绩占60%。
制订:
教研室:
执笔人: 审订人:
实验内容: (1)搭建传感器应用系统连接 (2)无线通信温度检测系统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选部分传感器进行实验)实验环境:物联网实训室 第五章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共5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联网安全中的重要关系; 理解物联网安全机制; 掌握物联网安全协议; (一)教学内容 物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四个重要关系问题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关系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的关系 物联网安全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关系
大数据的研究与发展 4.4.1大数据研究的背景 4.4.2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4.3大数据:创新与竞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L物联网应用层的特点 .物联网数据存储 .物联网数据、信息与知识 难点:1.物联网数据存储 .物联网与智能控制 (四)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物联网应用层的安装和使用 掌握物联网应用层的意义

《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及职业发展规划》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各方向本科生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当前IT行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及综合素质需求,并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课程的目的是使刚进入物联网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前,对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技术特点及基础应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发展概况有较初步的了解,初步具有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习能力,对物联网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问题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同时对物联网行业需求有初步的认知,并通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行业职业、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三方面的综合认知初步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业以及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思考。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本门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讲授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结合实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本课程在职业发展与规划部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资源,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讲解物联网行业发展、物联网职业人才需求。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1、无指定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ppt、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

教学参考书:[1]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 科学出版社,2010.12[2] 詹青龙,刘建卿. 物联网工程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二、课程的教学内容第1章物联网简介1.1物联网概述1.2物联网架构1.3EPC物联网1.4物联网核心技术1.5物联网应用第2章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2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2.3物联网实验体系2.42013级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3章物联网职业发展规划3.1物联网发展现状3.2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现状3.3物联网行业常见职位3.4个人职业规划第4章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规划4.1学习是主业4.2独立人生的起点4.3职业素质提升的关键阶段4.4社会能力锻炼的入门学堂三、学时分配修订日期:2013年 9 月 20日。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学大纲.docx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学大纲.docx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9月修订)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课程编号:BL09175[0J课程总学时:46 (其中,讲课36,实验10)课程学分:2.5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1开课专业:物联网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物联网技术等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体,止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白治终端互联化和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笫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來网络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技术称为未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垂要基础设施。

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木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本课程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本课程共46学时,其屮理论36学时,实验10学时。

其屮,理论教学部分:(-)概述第一章物联网技术概论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核心技术;物联网的主要特点;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熟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二)感知识别第二章自动识别技术教学内容:掌握儿种常川的牛物识别、理解牛物识别的原理、掌握IC卡的原理、掌握RFID 的基木概念和基木组成原理、关键技术、了解条形码技术、了解射频识别技术、了解RFID的标签冲突以及防冲突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导论课程大纲
学时:共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分:3
课程大纲:
序号
主题
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2.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3.物联网的主要特点
4.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7
2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1.自动识别技术
2.RFID的历史和现状
3.RFID技术分析☆
4.RFID标签冲突
5.RFID和物联网
6.RFID安全与隐私
9
3
传感器技术
1.传感器的基本知识2.传感器分类、工作原理及常用 Nhomakorabea感器介绍。☆
3.传感器新技术介绍:生物传感器和机器人传感器
4.传感器的设计需求★
5.传感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介绍
6.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举例:军事传感器VigilNet智能楼宇传感器LoCal,医疗传感器Mercury★
17
4
定位系统
1.位置信息
2.定位系统:GPS,蜂窝基站定位,无线室内环境定位,新兴定位系统★
3.定位技术:基于距离的定位,基于距离差的定位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
4.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
9
5
智能信息设备
1.智能设备简介
2.智能设备运行平台
3.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
3
6
搜索引擎
1.搜索引擎简介
2.搜索引擎的体系结构☆
3.物联网搜索引擎
3
总计
48
2012级3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