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类型判断与晶胞分析

合集下载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是一种固体物质,结构十分稳定。

它们主要是由原子或分子阵列中形成的,其特征取决于原子或分子间相互偏向的强度、形式以及不同类原子的数量。

晶体的种类繁多,此类物质的形状也有多种形式。

一般来说,可以将晶体分为三大类:
(1) 单斜晶体:单斜晶体中的晶胞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且它的形状是一个六方体。

这类晶体通常由八个原子构成,在原子间有单边斜率关系。

(2) 立方体晶体:立方体晶体也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它由八个原子构成,六个原子呈立方面排列,另外两个原子则位于六个面的中心。

(3) 非立方晶体:非立方晶体是指除单斜晶体和立方体晶体以外的晶体。

它们可以由六至九个原子组成,而它们的晶胞形状也更加复杂,比如菱形、圆弧和八角等等。

更确切的说,晶体的判定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来实现,该技术可以根据X射线照射出来的符号信息以及由此形成的晶体衍射图形来进行判定,根据这些晶体衍射图形的形状和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出晶体的类型了。

晶体结构的类型分类

晶体结构的类型分类

晶体结构的类型分类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结构的类型分类是对晶体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晶体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晶体结构的主要类型分类,并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简单晶格简单晶格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晶体结构类型。

它由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原子或离子按照规则排列而成。

简单晶格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菱面晶系和三斜晶系等六种类型。

立方晶系立方晶系是最简单的晶体结构类型,具有最高的对称性。

在立方晶系中,原子或离子按照等间距排列在立方体的顶点上。

立方晶系又可分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两种类型。

四方晶系四方晶系与立方晶系非常相似,但其晶胞形状为长方体,其中一个边长与其他两个边长相等。

四方晶系只有一种类型,即体心四方晶系。

正交晶系正交晶系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其中三个边长相互垂直且长度不等。

正交晶系包括体心正交晶系和面心正交晶系两种类型。

单斜晶系单斜晶系的晶胞形状为斜方体,其中一个边长与其他两个边长相等,且与第四个边垂直。

单斜晶系包括底心单斜晶系和侧心单斜晶系两种类型。

菱面晶系菱面晶系的晶胞形状为菱形,其中两个边长相等,另外两个边长也相等但不等于前两个边长。

菱面晶系只有一种类型,即底心菱面晶系。

三斜晶系三斜晶系的晶胞形状为斜方体,其中三个边长不相等且不垂直。

三斜晶系只有一种类型,即底心三斜晶系。

复式晶格复式晶格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子或离子按照规则排列而成的复杂结构。

复式晶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层状复式晶格和链状复式晶格。

层状复式晶格层状复式晶格是由多层原子或离子按照规则排列而成的结构。

每一层内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距离较小,而不同层之间的距离较大。

层状复式晶格包括六方密堆积、立方密堆积和六方密堆积等类型。

链状复式晶格链状复式晶格是由多个链状结构按照规则排列而成的结构。

链状复式晶格包括一维链状结构、二维链状结构和三维链状结构等类型。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一单元 第3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一单元  第3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含答案

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命题晶体类型的判断及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1.(1)(2018年全国Ⅲ卷,35节选)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

(2)(2017年全国Ⅰ卷,35节选)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

【解析】(1)ZnF2的熔点较高,故为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分子晶体可以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金属键的强弱与半径成反比,与所带的电荷成正比。

【答案】(1)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l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2)K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2.(2016年全国Ⅰ卷,37节选)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

【答案】GeCl4、GeBr4、GeI4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3.(2016年全国Ⅱ卷,37节选)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键形成的晶体。

【答案】金属4.(2016年全国Ⅲ卷,37节选)GaF3的熔点高于1000 ℃,GaCl3的熔点为77.9 ℃,其原因是。

【答案】GaF3是离子晶体,GaCl3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GaF3的熔沸点更高5.(2015年全国Ⅰ卷,37节选)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 K,沸点为376 K,其固体属于晶体。

【答案】分子6.(2014年全国Ⅰ卷,37节选)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答案】X-射线衍射命题晶胞分析及计算二7.(1)(2018年全国Ⅰ卷,35节选)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2O晶格能为kJ·mol-1。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时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时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

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1.典型晶体模型(1)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六元环。

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 mol。

②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2)分子晶体①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②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 mol H2O 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

(3)离子晶体①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

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②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4)石墨晶体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sp2。

(5)常见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2.晶胞中微粒的计算方法——均摊法(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3)图示:提醒: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的微粒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3.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A.NaCl(含4个Na+,4个Cl-)B.干冰(含4个CO2)C .CaF 2(含4个Ca 2+,8个F -) D .金刚石(含8个C) E .体心立方(含2个原子) F .面心立方(含4个原子) 4.有关晶胞各物理量的关系对于立方晶胞,可简化成下面的公式进行各物理量的计算:a 3×ρ×N A =n×M,a 表示晶胞的棱长,ρ表示密度,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表示1 mol 晶胞中所含晶体的物质的量,M 表示摩尔质量,a 3×ρ×N A 表示1 mol 晶胞的质量。

高中化学晶体类型的判断

高中化学晶体类型的判断

高中化学晶体类型的判断
高中化学中,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以规则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类型可以通过晶体的结构以及组成元素来判断。

晶体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在空间中形成晶格结构。

典型的离子晶体有氯化钠(NaCl)、氧化铁(Fe2O3)等。

判断一个固体是否为离子晶体可以通过分析其组成元素的离子性质以及晶体的导电性等特征。

共价晶体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在共价晶体中,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化学键。

典型的共价晶体有金刚石(C)和石墨(C)。

判断一个固体是否为共价晶体可以通过分析其组成元素的原子性质
以及晶体的导电性等特征。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或氢键等相互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

在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形成晶格。

典型的分子晶体有冰(H2O)和葡萄糖(C6H12O6)等。

判断一个固体是否为分子晶体可以通过分析其组成元素的分子结构以及晶体的物理性质等
特征。

除了上述的结构类型判断,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于判断晶体的类型。

例如,可以通过晶体的形态学特征,如晶面、晶胞大小等来判断晶体的类型。

此外,也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来确定晶体的结构类型。

总之,判断晶体的类型需要综合考虑晶体的结构、组成元素以及物理性质等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晶体的类型,并进一步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晶体类型判断与晶胞分析

晶体类型判断与晶胞分析
A、MgB B、 MgB2 C、Mg2B D、Mg3B2
典例分析
Mg原子的数目: 12×1/6+2×1/2=3 B原子的数目:6 故化学式可表示为
Mg2B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晶体结构图形解题思路
找出晶体中结构单元(晶胞)
分析一个原子被几个结构单元共用
图中结构单元中原子数目×1/A A表示几个结构单元共用
甲晶体中 A与B的个数比是_1_∶__8_×_1_/_8_=1_∶__1_, 乙晶体的化学式是__C__2D__,丙晶体的化学式是__E_F_
丁晶体的化学式是__X_Y_3_Z____
Y
E
A
C
B
D
X


丙F
丁Z
典例分析 例5: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 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示的是 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 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 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Cl-
Na +
3
4
8
7
1
2
1
5
6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晶胞抽取的计算原则
①顶点:由8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8
②棱上:由4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4 ③面心:由2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2
④体内:由1个晶胞拥有,所以为1 归纳
小结
典例分析 例4:现有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可推知:
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单元平均占有几个原子
晶体密度的计算
例6、NiO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

晶体解析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晶体解析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晶体解析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晶体解析是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是通过分析晶体的结构和特性来获取关于原子排列、键长、键角等信息的过程。

晶体解析参数是指在晶体解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晶体结构的各种性质。

在晶体解析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会使用一些仪器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或电子显微镜,来获取晶体的衍射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衍射图像,我们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空间群、晶胞参数以及晶体中原子的位置等信息。

这些晶体解析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确定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晶体解析参数中,最基本的是晶胞参数。

晶胞参数指的是晶体中单个晶胞的尺寸和形状,它由晶胞的晶胞常数和晶胞的晶胞角度组成。

晶胞常数是指晶胞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晶胞轴上的长度,而晶胞角度则是指相邻晶胞轴之间的夹角。

通过测量晶体的衍射图案,我们可以计算出晶胞参数的数值,并以此来确定晶胞的尺寸和形状。

此外,晶体解析参数还包括了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可以通过衍射数据的分析得到,它们的分布决定了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通过分析原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晶体中原子的种类和连接方式,从而得到晶体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

综上所述,晶体解析参数对于研究晶体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仔细分析晶体的衍射图像和计算晶胞参数,我们可以确定晶体的尺寸、形状以及原子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从而揭示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解析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进一步理解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晶体解析参数,并阐述了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四个要点的介绍:2.1 第一个要点:详细讨论晶体解析参数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介绍晶体解析参数的分类和常见的解析方法。

2.2 第二个要点:探讨晶体解析参数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结晶条件等。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一、引言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和周期性。

晶体类型的判断是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晶体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材料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等。

二、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与晶体中原子排列产生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干涉现象来确定晶胞结构和原子位置。

具体步骤如下:1. 制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制成粉末状,并均匀地撒在玻片上。

2. 测量样品:将玻片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3. 分析结果: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晶胞结构和原子位置等信息。

三、电子衍射法电子衍射法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与晶体中原子排列产生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干涉现象来确定晶胞结构和原子位置的方法。

其基本步骤如下:1. 制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制成薄膜状,并放置在透明的网格上。

2. 测量样品:将网格放入电子显微镜中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3. 分析结果: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晶胞结构和原子位置等信息。

四、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对不同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的方法。

其基本步骤如下:1. 制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制成薄片状,并放置在透明的盘中。

2. 测量样品:将盘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3. 分析结果: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等信息。

五、总结以上介绍了三种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它们分别是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

这些方法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为材料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帮助。

药物晶型及相关分析手段介绍

药物晶型及相关分析手段介绍

药物晶型及相关分析手段介绍前言1832年Woehler和Liebig发现苯甲酰胺化合物存在两种不同的晶型,至此,国内外开始重视并研究药物的不同晶型及其晶型差异,尤其在NCE的开发过程中。

同一种药物,由于结晶过程的差异(如温度、压力、溶剂),可以生成完全不同类型的晶体,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多晶型现象,也称“同质异晶”现象。

多晶现象在有机药物中是非常普遍的。

同一个化合物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晶格结构,形成多种晶型的现象称为多晶型现象;与晶型相对应的则是无定型,即它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没有一定的晶格常数的形态(见下图)。

对于固体药物而言,不同晶型的同种药物,其理化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吸湿性、形状、颜色、流动性、密度等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时可能会在大批量生产或制剂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更主要的是,不同质异晶有时会在生物利用度、药效等方面可能会存在显著区别,如服用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服用晶型II的血药浓度高于晶型I的70%。

因此,在进行药物研究前弄清其晶型及相应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X射线粉末衍射(XRPD)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912年劳厄、弗里德里希和克里平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和晶体的原子结构特征,为晶体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XRD用于药物研究方法一般是两种方法:X射线单晶衍射法和X 射线粉末衍射法。

单晶法是研究和确认化学药物多晶型中最基础最可靠的方法,但单晶样品难获得(需要获得大于0.1mm的单晶体);XRPD一般可用于检测化学药物的纯度、晶型稳定性、识别药物制剂总原料药含量、晶型变化等,样品较易获得,且图谱一般具有较强专属性。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化学《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知识点总结典例解析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化学《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知识点总结典例解析

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晶体的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3、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特征,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①晶体: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晶体具有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源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②非晶体:非晶态物质内部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而是杂乱无章地排列,如:玻璃、松香、明胶等。

非晶体不具有晶体物质的共性,某些非晶态物质具有优良的性质要点诠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周期性是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征。

许多固体的粉末用肉眼是看不见晶体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这也证明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不过晶粒太小了。

晶体的熔点较固定,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X射线透过晶体时发生衍射现象。

特别注意:一种物质是否晶体,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非由外观判断。

2、分类:①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要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若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②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③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4、晶体形成的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例: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5、晶体的特性:①有规则的几何外形;②有固定的熔沸点;③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说明:因研究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为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总结

晶体结构总结

晶体结构总结简介无机化学中,晶体结构是研究物质的有序排列方式和性质的重要方面。

晶体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构成的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固体。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有序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晶胞、晶格和晶体面。

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可以看作是一个几何体,它的外形和大小由晶体的结构决定。

晶格是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有序排列方式,可以看作是晶体中的虚拟网格。

晶格中的点被称为胞内原子或离子。

晶体面则是晶胞的界面,由一组晶胞面构成。

晶体结构的分类根据晶胞的对称性,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散晶体和连续晶体。

离散晶体是指晶胞中只有少数几个原子或离子,它们之间通过化学键或相互作用力保持结合。

离散晶体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连续晶体是指晶胞中包含大量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它们之间通过一系列规则的对称操作排列。

连续晶体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等。

晶体结构的研究方法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晶体衍射和晶体结构分析。

晶体衍射是通过将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测量从晶体中射出的衍射波的方向和强度来研究晶体结构。

常用的晶体衍射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电子衍射等。

晶体结构分析是利用实验数据和计算方法确定晶体的原子或离子排列方式。

常用的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

结论晶体结构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理解和预测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晶体结构,人们可以深入揭示物质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为材料科学、催化剂设计等领域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1. 王道,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高清榜,晶体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2。

3. 晶体结构与理论组,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引言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有序排列而形成的固态结构。

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因此准确判断晶体的类型对于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可通过观察晶体的外形特征来初步判断其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在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的形态表现,例如立方晶系的晶体会呈现出正方形或立方形的外形,而斜方晶系的晶体则呈现出长方形或斜方形的外形。

通过比对晶体的外形与已知的晶体类型进行对比,可以初步推测晶体的类型。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测量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来确定晶体结构和类型。

不同晶体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因此它们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晶体衍射光的强度分布和角度,可以得到晶胞参数和晶体类型的信息。

例如,立方晶体的衍射图样具有四方对称性,而斜方晶体的衍射图样则具有二方对称性。

通过对衍射图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确切判断出晶体的类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定晶体的结构和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由于分子或晶格结构的差异,其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晶体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峰,可以判断晶体的类型。

例如,氢键的存在会导致特定波数范围内的吸收峰出现,通过检测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晶体中氢键的存在与否,从而判断晶体的类型。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性能变化来判断其类型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热性能上有所差异,例如熔点、热容和热导率等。

通过对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分析,包括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可以测得晶体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质量变化、热效应等信息,从而判断晶体的类型。

表面形貌观察晶体的表面形貌也是一种判断其类型的重要方法。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晶体是以一定的形状和结构排列组合而成的物质,由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等微粒构成。

晶体类型主要可以分为7种,分别是立方晶体、六方晶体、十二方晶体、雅氏晶体、金刚晶体、四方晶体和非晶态物质。

立方晶体是由八个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的位置相同,它是最常见的晶体之一。

立方晶体的特点在于,其八个原子呈正方体排列,且每个原子的位置相同。

六方晶体是有6个原子组成的,其形状是一个正六边形,其六个原子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在这种类型的晶体中,原子组成的正六边形形状有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2个原子,六个原子分别在六个斜边上。

十二方晶体是由12个原子组成的,它以五角星的形状排列,每一个五角星由六个原子组成,每个原子的位置都不同。

雅氏晶体也被称为无二维晶体,它是由三维晶体演变而来的,其特征是原子以堆砌的形式排列,而没有固定的晶体构造。

金刚晶体是晶体中具有最强稳定性的晶体类型,它是由两种原子或离子共存且被以一定的比例排列,如果根据原子或离子的形状和大小,它们在金刚晶体中会形成完美的立方体晶胞,比如水晶、汞晶等。

四方晶体,又称为tetragonal晶体,它是由六个正方体共同组成的,每个正方体的内角为90度,而每个正方体的位置相互独立,所以这种晶体的结构特别稳定。

非晶态物质是一种非均匀的物质,它的原子没有按照固定的形状和构造排列,而是以随机性形式出现,并且以混合状态存在,如果仔细观察,它们没有独立的晶体构造,这种物质被称为非晶态物质。

判断晶体类型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外观:从外观上可以粗略的判断晶体的形状,从而大概确定晶体的类型。

2、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晶体,并对比图片,可以精确的确定晶体类型。

3、X射线粉末衍射:将晶体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通过测量衍射光谱,可以精确的确定晶体类型。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

晶体类型及判断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类型可以根据晶格结构和晶体基元的特征来划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晶体类型及其判断方法。

一、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晶体。

金属晶体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X射线衍射:通过测量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晶体的晶胞参数和晶格结构。

2. 金属晶胞填色法:将金属晶胞中的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充,观察填充的结果是否满足金属晶体的特征。

3. 散射实验:通过散射实验观察金属晶体的散射图样,推测其晶格结构。

二、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离子半径比:通过计算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半径比,可以确定晶体结构类型。

当离子半径比小于0.414时,为离子型晶体;当离子半径比大于0.732时,为金属型晶体;当离子半径比在0.414和0.732之间时,为复式离子晶体。

2. 离子交换实验:通过交换晶体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观察晶体性质的变化,推测离子晶体的结构类型。

3. 电导率测定:通过测量晶体的电导率,可以判断晶体中是否存在离子。

三、共价晶体共价晶体是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晶体。

共价晶体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元素分析法:通过对晶体中元素的分析,确定晶体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进而推测晶体的共价键连接情况。

2. 光谱分析法:通过对晶体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从而判断晶体类型。

3. 化学反应法:通过将晶体与其他物质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和结构,推测晶体的类型。

四、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晶体。

分子晶体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晶胞填色法:将分子晶胞中的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充,观察填充的结果是否满足分子晶体的特征。

2. 分子间作用力分析法:通过对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分析,可以推测晶体的结构类型,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1、晶体类型判别:分子晶体:大部分有机物、几乎所有酸、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所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原子晶体:仅有几种,晶体硼、晶体硅、晶体锗、金刚石、金刚砂(SiC)、氮化硅(Si3N4)、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石英等;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离子晶体:含离子键的物质,多数碱、大部分盐、多数金属氧化物;2、不同晶体的熔沸点由不同因素决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键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晶体中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且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有的很低,如汞(常温下是液体)。

(2)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①原子晶体:结构相似,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金刚石>氮化硅>晶体硅。

②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

如CI4>CBr4>CCl4>CF4。

若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如互为同分异构体,一般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特殊情况下分子越对称,则熔沸点越高。

若分子间有氢键,则分子间作用力比结构相似的同类晶体强,故熔沸点特别高。

③ 金属晶体:所带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Al >Mg >Na >K 。

④ 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KF >KCl >KBr >KI 。

1.60C 与现代足球(如图6-1)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 ) A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 .同分异构体 D .同系物2.下列物质为固态时,必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B .非金属单质C .碱性氧化物D .含氧酸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 A .易导电 B .易导热 C .有延展性 D .易锈蚀4.氮化硅(43N Si )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它属于 ( ) A .原子晶体 B .分子晶体 C .金属晶体 D .离子晶体5.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晶体类型 方解石晶体

晶体类型 方解石晶体

晶体类型方解石晶体晶体类型是指晶体在空间群和晶胞参数等方面的特征。

而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钙矿物,它是三斜晶系的晶体,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特性。

方解石的晶体结构属于空间群R-3c,晶胞参数如下:- a = 4.989 Å- b = 17.061 Å- c = 5.002 Å- α = 90°- β = 90°- γ = 120°方解石晶体呈现六角柱状,具有典型的六角形截面。

它的晶体形态通过几何角的辅助面呈现出菱形,这是由于晶体中的垂直六角形面被压扁而引起的。

方解石的晶胞包含有三个不等价的Ca2+位阶和一个CO32-位阶。

在晶体中,Ca2+离子和CO32-离子以八面体的配位构成正交的网格状结构。

每个Ca2+离子都被六个CO32-离子配位,而每个CO32-离子则与三个Ca2+离子配位。

这种离子的排列方式形成了由钙离子构成的平面和由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平面之间的交替层。

方解石的晶体结构也决定了它的物化性质。

由于晶格中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方解石通常呈弱酸性,并能与酸发生反应。

同时,方解石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其折射率相对较高,且呈现出正性双折射现象。

这使得方解石在光学仪器和光学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显微镜物镜和摄像机镜头中都广泛使用方解石晶体。

此外,方解石还在岩石和矿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大地构造演化和岩石变质交代的研究中的重要指标矿物之一。

通过观察方解石的晶体形态和内部结构,可以了解岩石的成因、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等。

方解石的晶体形态和化学组成也与一些重要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关,因此对方解石的晶体学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方解石是一种属于三斜晶系的矿物,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和特性。

对方解石晶体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索。

晶体类型判断——晶体专题1

晶体类型判断——晶体专题1

晶体专题复习班级姓名座号一、判断晶体类型的依据与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分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属晶体的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有单质,如金刚石(C)、晶体硼(B)、晶体硅(Si)、锗(Ge)、灰锡(Sn);某些非金属化合物。

)、碳化硅(SiC;金刚砂)、氮化硼(BN)、如二氧化硅(SiO2氮化铝(AlN)、氮化硅()、刚玉()等;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l 000℃;原子晶体的熔点高,常在l 000℃至几千摄氏度;分子晶体的熔点低.常在数百摄氏度以下至很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的熔点高,但也有相当低的。

(4)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水溶液及熔化时能导电;原子晶体不导电;分子晶体为不导电,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较硬、脆;原子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

二、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晶体类型的物质:晶体内微粒间的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①分子晶体:a.分子间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c.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d.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g·cm-3,NA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
cm3。
达标潜能练习
1、下列不存在化学键的晶体是:
A.硝酸钾 B.干冰 C.石墨 D.固体氩
2、常温常压下的分子晶体是:
A.碘 B.水 C. 硫酸铵 D.干冰
3、同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
同的是:
A、I2 Ar N2 Si
每课一题
许多事实都证明氯化铝是分子晶体.请你设计 一个实验证实这一结论.
方法:取氯化铝固体适量,检验其固态、熔融 状态,水溶液是否导电。
现象:氯化铝固体不导电,熔融状态不导电, 水溶液能导电。
结论: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晶体类型的判断 例1、从下列各物质中,选出符合题目要 求的填空:
⑴Al ⑵CCl4 ⑶MgCl2 ⑷BeCl2 ⑸HF ⑹KCl ⑺晶体硅 ⑻Hg
(9) Na2O2 (10)SiC (11)Ar
晶体类型的判断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3_、__6_____,只含 有共价2键、的4、是5_、_7_、__1_0__,既含有离子键又 含有共价键的是___9__,含有金属键的是 _1_、__8__不含化学键的是___1_1__,固态、液 态含氢键的的是___5__.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3_、__6_、__9_,属于 共价化合物的是__2、__4_、__5_、__10___, 3、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3_、__6、__9_,分子晶 体的是_2_、__4_、_5_、__1_1__,原子晶体的是 __7_、__1_0__,金属晶体的是___1_、__8__.
CO2
晶体空间结构
109º28´ 共价键
晶体空间结构
Si
o
104º
109º28´
共价键
晶体空间结构
石 墨
晶体中距离最近的微粒数的计算
例3、在氯化钠晶体中,假若钠离子与周围最近 的氯离子的距离为a,那么每个钠离子周围最近 且等距离的氯离子有_6_个,钠离子有___个,钠 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 。
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单元平均占有几个原子
晶体密度的计算
例6、NiO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
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 密度(已知NiO的摩尔质量为74.4g/mol-1)
解:在该晶体中最小正方体中所含的Ni2+、O2-个数均为:
4× 1 = 1 (个)
82
即晶体中每个小正方体中平均含有
1

2
NiO.其质量为: 74.7g × 1
6.02×1023 2
而此小正方体体积为(a×10-8㎝)3 ,故NiO晶体密度为:
74.7g × 1
6.02×1023 2
(a×10-8㎝)3
=
62. 0 a3
g. ㎝-3
【练习】(11山东)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
物质的类别 存在的化学键
构成晶体的微粒
离子晶体 原子晶据体物质分的子晶体 金属晶体 分类
离子化合物 部分共价化合物、单质 金属及合金
离子键 阴、阳离子
共价键 据组共成价晶键 体的微金属粒键 原子 和微分粒子间的作金 电属 子用阳离子、
微粒间的作用力 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金属键
物 熔、沸点 质 硬度 性 质 导电性
坐六
———
看出
唐青飞




骈变入
《 对


雪枝 时
诗 》


晶体类型判断与 晶胞分析
焦方亮
2
前置作业
1、什么是晶体?晶体有何特征? 2、晶体有几种类型?每种晶体内部的微粒及
相互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3、NaCl、CsCl晶胞的结构特点。 4、干冰(CO2)、冰(H2O)晶胞的结构特点。 5、金刚石晶胞的结构特点。 6、CaF2晶胞的结构特点。 7、石墨晶胞的结构特点。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Cl-
Na+
3
4
8
7
1
2
1
5
6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晶胞抽取的计算原则
①顶点:由8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8
②棱上:由4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4 ③面心:由2个小立方体共有,所以为1/2
④体内:由1个晶胞拥有,所以为1 归纳
小结
典例分析 例4:现有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可推知:
甲晶体中 A与B的个数比是_1_∶__8_×_1_/_8_=_1∶__1_, 乙晶体的化学式是__C__2D__,丙晶体的化学式是__E_F_
丁晶体的化学式是__X_Y_3_Z____
Y
E
A
C
B
D
X


丙F
丁Z
典例分析 例5: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 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示的是 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 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 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传热性 延展性
较高 硬而脆 固态时 不导电
不良 不良
很高 大

多数高

多数硬
非导体
非导体
良导体
不据良 物质的不熔良点、 良好 不良硬度、导不良电性 良好
溶解性
大多数易溶 于极性溶剂
不溶于任何 溶剂
相似相溶
不溶
晶体空间结构
例2、你能具体的描述出NaCl晶体的微观结构 吗?
晶体空间结构
CsCl
晶体空间结构
5
3
4
2
1
6
晶体中距离最近的微粒数的计算
例3、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最近 且等距离的氯离子有_6_个,钠离子有_1_2_个; 每个氯离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钠离子有_6__个, 氯离子有_12_个.
晶体中距离最近的微粒数的计算 ⑵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 离的CO2有__个。
晶体类型的判断
4、所含有的化学键和所属晶体类型都相 同的是_3_、__6_、_9_、_ 1、8 5、某物质在熔融状态、固态均可导电, 将其投入水中后水溶液也可导电,则该 物质可能属于_金__属_晶体,如N_a_、__K_、_;Al某物 质固态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将其溶入 水中后水溶液可导电,则该物质可能属 于__离_子___晶体,如_N__aC__l、__K_C_l_、__M_g_Cl2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B B、 MgB2 C、Mg2B D、Mg3B2
典例分析
Mg原子的数目: 12×1/6+2×1/2=3 B原子的数目:6 故化学式可表示为
Mg2B
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
晶体结构图形解题思路
找出晶体中结构单元(晶胞)
分析一个原子被几个结构单元共用
图中结构单元中原子数目×1/A A表示几个结构单元共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