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每本内容概要)
西厢记(每本内容概要)《西厢记》王实甫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崔莺莺乃前朝相国之千金小姐。
莺莺年逢十九,貌若天仙,诗词、女红无不精通。
崔相国不幸逝去,莺莺与母亲一道扶灵柩至博陵安葬,因路有险阻被迫停留于河中府普救寺内。
西洛人张君瑞,父母双亡,功名未遂,四处飘游。
上朝取应途中路过河中府,便从下榻小店得知此处名胜香火宝地普救寺想去散心游玩一番。
至寺中,长老法本大师因事外出。
在法聪和尚的引领下,张生有信瞻仰了佛像。
却也无意中巧遇了寺中玩耍的莺莺。
莺莺那袅娜、旖旎的倩影深深的刻入了张生的心坎。
张生为了与莺莺相见再次进寺拜谒了长老法本大师。
并不惜银两向长老开口求借僧房一间,早晚温习经史之用,而心中盼得却是与莺莺同住一间庙宇好与她亲近。
就在张生与长老长谈时,莺莺的贴身侍女红娘来传崔老妇人的问话。
长老告诉红娘崔相国的法事定于本月的二月十五日举行。
说罢,长老便与红娘去往佛殿。
长老将为崔相国办法事一事告诉了张生。
此时,张生被莺莺的孝心感动认为自己也应为已故的父母尽孝,便备五千钱添一份斋追荐父母。
与莺莺相见的急切心情促使张生在门外等候红娘,正巧遇上红娘去给老夫人回话。
见到红娘,张生立即拜揖,急忙自报家门并开始打听起莺莺的事儿。
红娘一听便立马呵斥了回来,告诫他,她们小姐是规矩人家,家中对礼数也要求相当严格,老夫人更是从小就教育小姐,不许再来胡说。
红娘回复老夫人的话,便来到莺莺房里将刚才门外巧遇张生的经过告诉了莺莺。
莺莺也再次嘱咐切勿将此事告于夫人。
月明星稀,蛙叫虫鸣闹得张生辗转反侧,怎知这哪是院外的嘈杂惹得他心烦,他的心儿早就不知何时飞进了西厢。
从僧侣那得知莺莺每晚都会在花园烧香,便出来守望。
见红娘携小姐出来后,张生静静倾听莺莺的祝告。
见莺莺迟迟不愿透露最后的心愿,红娘索性讲了出来:“愿姐姐早寻得一个姐夫,也带上红娘!”莺莺倚栏长叹似有所思,张生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映景小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西厢记【古籍精品原文】
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
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目录第一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二本∙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五折第三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四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五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原文第一本·楔子作者:王实甫[外扮老夫人上]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
只生得个小女,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
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
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
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
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
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
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乃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
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
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
盼不到博陵旧家,血泪洒杜鹃红。
今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
红娘何在?[俫扮红见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
[红云]谨依严命。
[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
[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
[旦唱][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西厢记葡萄架原文
西厢记葡萄架原文【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
写着道西厢待月等得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
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著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著九里山。
她著紧处将人慢,恁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四煞】纸光明玉板,字香喷麝兰,行儿边湮透非春汗。
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干。
从今后休疑难,放心波玉堂学士,稳情取金雀鸦鬟。
【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
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红娘同情张生,为他把写给莺莺的简帖儿传到小姐处。
她把简帖悄悄放在妆盒儿上,看莺莺有什么反映。
莺莺见了简帖勃然大怒,大骂红娘,并写了一封回信,让红娘传回去。
其实信上写的是那首著名的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红娘不识字,还以为是小姐拒绝张生,教训他一番。
谁知张生见信狂喜,得意地将信解释给红娘听。
红娘这才知道莺莺口是心非,作了一番假惺惺的表演,白骂了她一通。
她不免感到受欺骗的委屈,【耍孩儿】曲中她唱出对这件事的不满。
第一、二句埋怨莺莺“小心肠儿转关”,既要她传书递简,不该将真情瞒着她,岂非行事颠倒?“鱼雁”比喻送信人。
“写着道”两句,将莺莺简中语作了一番推测,呵!原来是让张生跳东墙去私会!这真出乎红娘的意料,她何曾想到小姐竟如此大胆。
“女字边干”是“奸”字,这是隐语,暗示这两人要做出不端的事来。
“诗句儿里包笼著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著九里山”,这两句也都是隐语。
“三更枣”是禅宗六祖的故事,据说五祖要传衣钵给六祖,怕人杂对六祖不利,就给了六祖三粒粳米一颗枣,意思是三更早来。
六祖会意,至半夜三更去五祖那里,传得了衣钵。
但《六祖坛经·行由品》、《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所记,皆言五祖以杖击碓三次,六祖会意,遂以三鼓入五祖禅室受衣钵。
总之,“三更枣”是当时通行的隐语。
“九里山”是韩信故事,他在九里山设下十面埋伏,逼得项羽走投无路,最后在乌江自尽。
《西厢记》原文及鉴赏
《西厢记》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西厢记》原文及鉴赏【导语】:【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
《西厢记》是明代作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以它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刻画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西厢记》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第一回
牡丹亭外柳堤深,多少罗衣美人啼。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情。
在牡丹亭外,有一个柳堤非常幽深,有多少美丽的女子在那里啜泣呢。
回头望去,只见一片凄凉的景象,即便归回原地,也不再会有风雨中的相逢的情景。
第二回
人世难逢开口笑,劝君莫学踏青花。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巷巷。
事也无常,物也无常。
为欢盈眸,为泪灼眼。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世间很难得见到开心的笑容,所以劝你不要学着踏青赏花。
世俗虚浮,人情恶劣,下雨时送来的黄昏让花朵易落。
清晨的微风将泪痕吹干,想要写下内心的感情,只能一个人在斜巷中低声自语。
事物都是无常的,为了眉眼间的喜悦,也为了泪水中的疼痛。
我们都是天涯上沦落的人,相逢何必非得曾经相识呢。
第三回
望断南飞雁,空余旧时羁。
白云无尽时,青山何处是。
今夜天涯无寻处,牢骚共冷烟花雪。
风流成性何必夜歌,未必似启年华,伊人伊年,月明星稀,暝色入高楼。
望着南飞的雁阵消失了,只留下我旧时的牵挂。
白云流云怎么也看不尽,青山又在何处。
今夜,天涯无处可寻,我们抱怨着共同的冷酷寒冷的烟花和雪。
放荡成性为何要在夜晚唱歌,也未必像启程那般美好,那人,那年,明亮的月光和稀落的星辰,在昏暗的夜色中进入了高楼。
西厢记文言文翻译
【引子】红娘云:“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未语人先笑,欲语泪先流。
今日春光好,共赏花枝头。
”【正文】(红娘上)红娘云:“小姐,小姐,你听,这风儿吹得花儿颤,月儿照得人愁。
小姐,你今日为何独自悲愁?”莺莺云:“红娘啊,我有一肚子的心事,如何说得尽?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红娘云:“小姐,你说吧,我在这里听你。
”莺莺云:“我自幼父母双亡,流落在此。
今日与君相遇,彼此倾心。
只是我忧虑重重,恐君负心,使我终身受苦。
”红娘云:“小姐,你不必忧虑。
我虽是红娘,却深知小姐心事。
你放心,我定会助你与君长相厮守。
”(莺莺、张生相见)莺莺云:“君,我见你一表人才,举止不凡,我心中早已倾慕。
只是我忧虑我命薄,恐不能与你共度此生。
”张生云:“小姐,你不必忧虑。
我虽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
只要我们彼此真心相爱,何惧风雨?”(红娘设计让莺莺与张生私会)红娘云:“小姐,我已为你设计,你可在月下与张生私会。
”莺莺云:“红娘,我信你。
只是我心中仍有一丝担忧。
”红娘云:“小姐,你不必担忧。
我定会保护你,让你与张生相会。
”(莺莺与张生月下相会)莺莺云:“君,你可知我心中只念着你一人?”张生云:“小姐,我亦如此。
只是我担心我们之事,天长地久。
”莺莺云:“君,我愿与你共度风雨,白头偕老。
”张生云:“小姐,我亦愿与你共度此生。
”(红娘告知莺莺与张生之事)红娘云:“小姐,我已将你与张生之事告知父母。
他们虽一时难以接受,但我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的。
”莺莺云:“红娘,我谢谢你。
只是我担心他们会责怪你。
”红娘云:“小姐,你不必担忧。
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
”(莺莺父母同意婚事)莺莺父母云:“红娘,我们原以为你贪图名利,岂料你一片真心。
我们同意这门婚事,愿你们白头偕老。
”(莺莺与张生成婚)莺莺云:“君,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张生云:“小姐,我亦如此。
”(结尾)红娘云:“小姐,恭喜你与张生喜结良缘。
愿你们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翻译】(引子)红娘说:“月亮弯弯照耀着九州大地,几家欢乐几家愁。
西厢记第五本
《西厢记》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楔子[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
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
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令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如小生得中,以安其心。
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封,与我星夜到河中府去。
见小姐时说:“官人怕娘子忧,特地先着小人将书来。
”即忙接了回书来者。
过日月好疾也呵!【仙吕·赏花时】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
今日见梅开,别离半载。
琴童,我嘱咐你的言语记着!则说道特地寄书来。
[下][仆云]得了这书,星夜望河中府走一遭。
[下]第一折[旦引红娘上开,云]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半年,杳无音信。
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商调·集贤宾】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
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
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当他许多颦皱。
新愁近来接着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红云]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闲了一个绣床,如今百般的闷倦。
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这一场清减得,十分利害。
[旦唱]【逍遥乐】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红云]姐姐心儿闷呵,那里散心耍咱。
[旦唱]何处忘忧?看时节独上妆楼,手卷帘上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见苍烟迷时树,衰草连天,野渡横舟。
[旦云]红娘,我这衣裳这些时都不似我穿的。
[红云]姐姐正是“腰细不胜衣”。
[旦唱]【挂金索】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仆人上,云]奉相公言语,特将书来与小姐。
恰才前厅上见了夫人,夫人好生欢喜,着入来见小姐。
早至后堂。
[咳嗽科][红问云]谁在外面?[见科][红见仆了][红笑云]你几时来?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
”姐姐正烦恼哩,你自来?和哥哥来?[仆云]哥哥得了官也,着我寄书来。
林语堂西厢记原文
林语堂西厢记原文金圣叹批《西厢》,拷红一折,有三十三个“不亦快哉”。
这是他与朋友斫山赌说人生快意之事,二十年后想起这事,写成这段妙文。
此三十三“不亦快哉”我曾译成英文,列入《生活的艺术》书中,引起多少西方人士的来信,特别嘉许。
也有一位老太婆写出她三十三个人生快事,寄给我看。
金圣叹的才气文章,在今日看来,是抒情派,浪漫派。
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才气横溢,尽可入文。
我想他所做的《西厢记》序文“恸哭古人”及“留赠后人”,诙谐中有至理,又含有人生之隐痛,可与庄生《齐物论》媲美。
兹举一二例,以概其余。
其一、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
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
不亦快哉!其一、久欲为比邱,苦不得公然吃肉。
苦许为比邱,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日以热汤快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其一、夏日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
不亦快哉!仿此,我也来写来台以后的快事廿四条:一、华氏表九十五度,赤膊赤脚,关起门来,学顾千里裸体读经,不亦快哉!二、初回祖国,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语骂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却懂。
不亦快哉!三、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
不亦快哉!四、无意中伤及思凡的尼姑。
看见一群和尚起来替尼姑打抱不平,声泪俱下。
不亦快哉!五、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
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
不亦快哉!六、赶酒席,座上都是贵要,冷气机不灵,大家热昏昏受罪,却都彬彬有礼,不敢随便。
忽闻主人呼宽衣。
我问领带呢?主人说不必拘礼,如蒙大赦。
不亦快哉!七、看电视儿童合唱。
见一小孩特别起劲,张口大唱,又伸手挖鼻子,逍遥自在。
不亦快哉!八、听男人歌唱,声音摄气发自腹膜,喉咙放松,自然嘹亮。
不亦快哉!九、某明星打武侠,眉宇嘴角,自有一番英雄气象,与众不同。
不亦快哉!十、看小孩吃西瓜,或水蜜桃,瓜汁桃汁入喉咙兀兀作响,口水直流胸前,想人生至乐,莫过于此,不亦快哉!十一、什么青果合作社办事人送金碗、金杯以为二十年纪念,目无法纪,黑幕重重。
西厢记原文翻译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如下:原文:(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翻译:(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
(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
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
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
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西厢记:《西厢记》是元杂剧中在文学上被后人评价最高,在舞台上,流传最广的丽情故事。
主要写白衣秀才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婚姻过程,事本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
和金代董解元的讲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又名《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再到元杂剧《西厢记》,崔张故事经历了内容上的变革和文体上的递嬗,三者之中,以《西厢记》的内容最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也更完善。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如下:这天早晨,我辞别母亲和杜鹃、鹦鹉,心里悲伤又凄凉。
牵着马,在山路上慢慢地走。
那马好像懂得我的心事,长嘶了几次。
一路上映山踏青,经过池塘,都是引人伤感的景色。
刚走到一个草庵前,就听到有人唱曲,曲词儿清新、优雅。
我勒住马,从篱笆中间望进去,只见一个双鬓斑白的老人坐在草庵里,手拿琴弹奏。
我走进草庵拜见老人,老人停了曲子。
我慢慢地对老人说:“刚才听到老丈所弹琴曲,有引动人离愁别恨的意味,本学士这马怎么敢用金声玉韵玷污老丈的琴?”老人笑了笑说:“贵人说话真不愧是读书人!刚才的一曲是我亡故的母亲在世时所唱。
老母把琴传给我,叫我不要丢失了这乡土之音。
贵人如果愿意听的话,我就献丑了。
”我听了老人的话,心里越发惊奇,忙拱手说:“请问老丈尊姓大名?”老人说:“小可姓黄,名瑞云,世代相传打猎为生。
中年时学了琴艺,老来以此寄托时光。
”我说:“我常往来经过上源驿舍,常听到野狐夜鸣,有凄惨的意味。
学士是知音人,能否为我一探其源?”老人说:“明白了。
”我和老人一同骑马来到上源驿中,听到那狐鸣更加凄凉。
夜宿驿舍,叫小童持剑到东边竹林中赶狐。
小童说:“竹林中有白光闪烁,必定有异。
”我和老人叫小童小心察看。
小童去不多时,就捉得一只狐狸回来。
老人看那狐狸,毛色纯白如玉,两眼闪烁发光。
老人说:“这是只母狐。
”我把它杀了。
又持剑到西边竹林中赶狐。
小童说:“竹林中有黑光闪烁。
”我和老人叫小童小心察看。
小童去不多时,又捉得一只狐狸回来。
老人说:“这是只公狐。
”也把它杀了。
老人说:“贵人请睡,我要走了。
”老人把死狐狸拿去走了。
夜半我睡醒来呼唤老人,已没有人答应。
开门看到星光满天,江水茫茫。
老人已把两只狐狸替我杀了。
天明我骑马回家把这事告诉母亲和杜鹃、鹦鹉、黄莺、白燕等一些可爱的鸟儿听。
它们都悲伤起来不愿意唱歌。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摘要: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越调·斗鹌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越调·斗鹌鹑】云敛晴空,冰轮乍涌; 风扫残红,香阶乱拥; 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夫人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紫花儿序】则落得心儿里念想,口儿里闲题,则索向梦儿里相逢。
俺娘昨日个大开东阁,我则道怎生般炮凤烹龙?朦胧,可教我“翠袖殷勤捧玉钟”,却不道“主人情重”?只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
(红云) 姐姐,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 (旦云) 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小桃红】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
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
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
(红做咳嗽科) (末云) 来了。
(做理琴科) (旦云) 这甚么响? (红发科) (旦唱)【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冬敲响帘栊?【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 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 其声高,似清风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 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末云) 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
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西厢记第四本
《西厢记》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楔子[旦上,云]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
[红上,云]姐姐着我传简帖儿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
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谎,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
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
[旦云]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
[红云]不争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旦云]甚么那生?[红云]姐姐,你又来也!送了人性命不是耍处。
你若又翻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他来。
[旦云]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红云]有甚的羞,到那里只合着眼者。
[红催莺云]去来去来,老夫人睡了也。
[旦走科][红云]俺姐姐语言虽是强,脚步儿早先行也。
【仙吕·端正好】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倒断晓夜思量。
着一片志诚心盖抹了漫天谎。
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唐;学窃玉,试偷香;巫娥女,楚襄王;楚襄王敢先在阳台上。
[下]第一折[末上,云]昨夜红娘所遗之简,约小生今夜成就。
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谎咱!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仙吕·点绛唇】佇立闲阶,夜深香霭、横金界。
潇洒书斋,闷杀读书客。
【混江龙】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僧归禅室,鸦噪庭槐。
风弄竹声,则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
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
越越的表鸾信杳,黄犬音乖。
小生一日十二时,无一刻放下小姐,你那里知道呵!【油葫芦】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
早知道无明夜因他害,想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
人有过,必自责,勿惮改。
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天下乐】我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好着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
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喏早晚不来,莫不又是谎么?【那吒令】他若是肯来,早身离贵宅;他若是到来,便春生敝斋;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数着他脚步儿行,倚定窗棂儿待,寄语多才:【鹊踏枝】恁的般恶抢白,并不曾记心怀;拨得个意转心回,夜去明来。
西厢记游园惊梦原文
西厢记游园惊梦原文
决心下了三天,今天终于从被窝里一骨碌钻出来,下去跑圈。
说是跑圈,却全然没有朝气蓬勃的样子,唤作磨磨蹭蹭地原地蹦跳也不为过。
两千米
的路蹦了十来分钟,竟然就已经腰酸腿疼无力支撑了。
拎了早点跑回家,一路上高高矮矮的灌木在初日里油油地上涌着金光。
一片灰色粘到
灌木的边角处,将堕不堕的样子。
走进一会,就是一只小小的灰蝶。
它摸在一片绿叶上,
像是个久经沙场的水手,出任你上下俯我自纹丝不动。
我趣了,第一次看见这样闲适的蝶,人都追到半米内了居然无动于衷。
直线距离还有三十厘米左右时,它猛地一震翅,但下一刻却没有腾空而起逃得离我远
远的,却居然直直地就从叶子上仰面滑落!正当我目瞪口呆地要见证第一只由于高空跌落
致死的蝴蝶时,它挣扎着在空中扑腾翻了个身,又猛挥两次翅膀“倏”地窜到与我头顶同高,最后终于乏了似的`,张开翅膀不动,像纸片一样忽悠悠地飘下来,左左右右摇摇晃晃,如同微风中的一片落叶,终于降落在灌木丛的中央。
这哪就是闲适!这分野就是没有睡着啊!
我忍住偷笑,往家中走去了。
这倒是我的不是了,惊扰了人家的一场好梦。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
西厢记原文白话文翻译(原创实用版)目录1.概述《西厢记》及其作者王实甫2.《西厢记》的故事梗概3.白话文翻译的重要性4.《西厢记》原文及白话文翻译的比较5.总结正文《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张生、崔莺莺和红娘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爱情画卷,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戏曲的代表作之一。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书生张生在赴京赶考途中,因天气炎热,借住在普救寺。
在寺中,他巧遇了前来为亡夫做法事的崔莺莺母女。
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但因种种原因,两人无法直接表达心意。
此时,聪明机智的红娘出现,她设计让张生与崔莺莺在西厢相见,从而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然而,崔莺莺的母家因种种原因反对这桩婚事,张生则在众人的帮助下,历经曲折,最终赢得了崔莺莺的芳心。
白话文翻译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因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多为文言文,其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阅读起来较为困难。
而白话文翻译则能够将古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读者理解和欣赏。
以《西厢记》为例,原文中的描述往往较为繁琐,如“崔莺莺者,河北清河人也。
父早丧,母氏改适。
虽有继承,非其所愿。
托之普救,随母从良。
”这段描述,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起来颇费周折。
而经过白话文翻译后,这段描述变为:“崔莺莺,河北清河人。
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
虽然有家产,但她并不愿意接受。
于是,她选择在普救寺出家为尼,跟随母亲生活。
”这样的表述更加简洁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总的来说,《西厢记》原文及白话文翻译的比较,让我们看到了白话文翻译的重要性。
《西厢记》长亭送别 原文、注释及解析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长亭送别《西厢记》(夫人、长老上云)②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③, 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④(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⑤,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旦唱)[正宫] [端正好]⑥ 碧云天,黄花地⑦,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⑧。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⑩。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11);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旦云)你那知我的心呵! (旦唱)[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12)。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13)!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14)。
(做到科(15),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 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16)。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 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17)。
(洁云)(18)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脱布衫]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19)。
[小梁州]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20),恐怕人知。
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21)。
[幺篇] 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22)。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 (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旦唱)[上小楼] 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赏析【原文】朝代:唐崔张故事,流播民间,老幼皆知。
诗词歌赋,连篇累牍;演为传奇,千古不朽。
大凡才子佳人,必借助艺术形象以广流传。
我今撷取其中之一折,稍加改造而成本剧。
《西厢记》——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偶去花园游玩,正值下雨,却见有位佳人在花园旁边的亭子里赏花,手执一柄油纸伞,只觉此女落落大方,不由得一见钟情。
待要前往打招呼,却又突然发现那不是崔夫人,而是相国小姐崔莺莺,心中十分懊恼,思量道:“我真该死!应该去打声招呼。
”从此,张生就经常去花园内偷窥崔莺莺,俩人在私底下约会。
后来崔夫人和母亲一起找张生谈话,令他跟莺莺断绝关系,并且限定三天之内离开。
张生无可奈何,答应了。
不料第二天,崔夫人和母亲同时自杀身亡。
张生只好将莺莺接回家。
但是,莺莺对于和张生的婚事却十分坚决,让张生不要再提此事,这一场欢喜冤家,从此无缘。
张生因相思成疾,终日憔悴,卧病在床。
崔莺莺的丫环红娘,为了帮张生解决问题,给他牵线搭桥,使他俩又见面了。
但是她还是一心希望能和张生团聚,当她看到张生病得很厉害时,就冒险跑到老夫人处探听消息,恰巧被张生撞见。
莺莺羞愧难当,把头转向墙壁。
这个故事写的是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相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到百姓的喜爱。
书生张珙对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并不顾母亲反对与莺莺成亲,两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久,老夫人发现了莺莺和张珙的恋情,命红娘劝阻张珙,张生搬出普救寺。
张生病重,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地狱去找崔相国说情,崔相国以和尚的形象出现,表示同意张生和莺莺的婚事。
不料当夜张生就去世了,而崔莺莺和张生结婚的日子也被定为阴历七月初七,即七夕节。
后来张珙考取状元,衣锦还乡,与莺莺团聚。
今天读了这篇优美的《西厢记》,才知道了莺莺不仅貌美如花,而且还多才多艺,可是,她为了爱情而舍弃了自己的幸福。
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男女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有时却抛弃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含辛茹苦把你们抚养长大,不图你们任何报答,只是希望你们能够幸福平安地生活。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杂剧,被誉为中国
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全本《西厢记》原文非常长,包含多个
场景和角色的对白,以下是其中一段原文的翻译:
第一场,西华山庄前。
(场景,西华山庄前,梁山伯和祝英台相互倾诉)。
梁山伯,祝英台,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被你牵引着。
你的美丽和聪明让我无法自拔。
祝英台,梁山伯,你的话让我感到意外。
我们本是陌生人,怎
么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呢?
梁山伯,我知道这很不合常理,但我无法控制自己。
每次看到你,我的心都会跳动不已。
祝英台,梁山伯,你是一个好人,但我不能接受你的感情。
我
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梁山伯,难道你已经有了意中人?可是,我真的喜欢你,愿意
为你做任何事情。
祝英台,梁山伯,你是个真心实意的人,但我们之间注定没有
结果。
我已经与刘备定了亲,我们将成为夫妻。
梁山伯,这真是个打击。
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只希望你能幸福。
(梁山伯离开,祝英台独自留在场景中)。
以上是《西厢记》第一场的部分原文翻译。
全本《西厢记》的
原文非常丰富,包含了更多的情节和角色对话,通过这些对话展现
了爱情的坎坷和人性的善恶。
希望这段翻译能够帮助你理解《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西厢全不合传, 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 至关汉卿续之则本意全失矣。
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不妖其身, 必妖其人, 合二语可以蔽斯传也。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
《录鬼簿》及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都记录在王实甫的剧目里;而且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的引文看来, 文字同今本《西厢记》基本相同。
有关王实甫生平的资料很少, 《录鬼簿》说他名德信, 大都人, 并记录了他十三种杂剧。
从他在《破窑记》中流露的世间人休把儒相弃, 守寒窗终有峥嵘日的思想和在《丽春堂》中抒发的宦海升沉的感叹看来, 他可能是一个在仕途失意的文人。
明初贾仲名吊王实甫的〈凌波仙〉词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莺花寨明风风排剑戟, 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
显然他也是一个熟悉当时勾栏生活的剧作家。
王实甫的戏剧除《西厢记》外, 现在流传的还有《丽春堂》、《破窑记》两种, 以及《芙蓉亭》、《贩茶船》的各一折曲文, 成就都不很高。
《破窑记》写吕蒙正与刘月娥的爱情故事, 影响比较大。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当时就深受读者欢迎。
因此, 贾仲名的〈凌波仙〉词又说他作词章, 风韵美, 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 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夺魁。
宋金时期, 说唱崔、张故事的作品, 有赵令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
戏曲方面有宋官本杂剧的《莺莺六么》、金院本的《红娘子》、南戏的《张珙西厢记》等。
到了元代, 这些各自在南北流行的唱本、剧本, 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 南北戏曲得到交流。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 虽故事基本相同, 题材却更集中, 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了;又改写了曲文, 增加了宾白, 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 艺术上也有所提高。
西厢记酬简原文
西厢记酬简原文
《西厢记》酬简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著名杂剧作品,作者为元代戏曲家王实甫。
该剧以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情感冲突的处理和寓意丰富的诗词,展示了爱情至上的主题。
故事讲述了书生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
然而,莺莺母亲坚决反对两人交往。
在这困境中,红娘作为媒人,巧妙地协助张生和莺莺完成了西厢约会,并私订终身。
张生赴京考试,高中归来后,莺莺母亲终于接受了这段姻缘,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
张生才华横溢,对爱情痴情专一;崔莺莺美丽聪慧,坚定地追求真爱;红娘机智热心,忠诚地协助张生和莺莺;莺莺母亲固执己见,但最终接受了现实。
《西厢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实甫的文辞优美,诗词寓意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
这些特点使得《西厢记》成为古代戏曲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西厢记》被视为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西厢记凡例十则原文
西厢记凡例十则原文《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其中有“凡例十则”这一部分,以下是其原文:凡例十则。
一、凡古今小说,多言情事,而无一篇以妇女为主人翁者。
余以为人生之事,无非男女之交,故曰“男女之事”者,非特男之事,亦非特女之事也。
然则男女之事,岂可尽归男子之手而忽女子之情哉?所谓“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共有之事也。
是故余欲以此书,表妇女之情,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情。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共有之事也。
二、古人有言曰,“男女授受不亲,不如偶然同枕。
”余以为此言甚善。
然则男女之情,实则无非授受之道也。
是故余以此书,表男女之情,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授受之道。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授受之道也。
三、凡古今小说,多言男女之欢乐,而无一篇以妇女之悲苦者。
余以为男女之情,实则无非欢乐之事也。
然则男女之情,岂可尽归欢乐而忽悲苦哉?所谓“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欢乐之事也。
是故余欲以此书,表妇女之悲苦,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欢乐。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欢乐之事也。
四、古人有言曰,“男女之情,有如生花之艳,亦有如落叶之凄。
”余以为此言甚善。
然则男女之情,实则无非生花之艳,亦有如落叶之凄也。
是故余以此书,表男女之情,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生花之艳,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落叶之凄。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生花之艳,亦有如落叶之凄也。
五、凡古今小说,多言男女之情,而无一篇以妇女之幽闺者。
余以为男女之情,实则无非幽闺之事也。
然则男女之情,岂可尽归男子之手而忽女子之幽闺哉?所谓“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幽闺之事也。
是故余欲以此书,表妇女之幽闺,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情。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幽闺之事也。
六、古人有言曰,“男女之情,有如水之柔,亦有如火之烈。
”余以为此言甚善。
然则男女之情,实则无非水之柔,亦有如火之烈也。
是故余以此书,表男女之情,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水之柔,亦欲以此书,表男女之火之烈。
故曰“男女之事”者,实则男女之水之柔,亦有如火之烈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原文第一节王实甫的《西厢记》(一) 王实甫生平及评价1.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上)2.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智谋。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3.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式》)4. 人之赋才,各有所近。
马东篱、王实甫,皆胜国名手。
马于《黄粱梦》、《岳阳楼》诸剧,种种妙绝,而一遇丽情,便伤雄劲;王于《西厢》、《丝竹芙蓉亭》之外,作他剧多草草你称。
尺有所短,信然。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5. 世称曲手,必曰关、郑、白、马,顾不及王,要非定论。
(同上)(二)《西厢记》[1]选注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一折[2][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3]]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4]也,先人拜礼部尚书[5],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
后一年丧母。
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6],游於四方。
即今贞元十七年[7]二月上旬,唐德宗[8]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9],过蒲关上[10]有一故人,姓杜名确[11],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
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
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15]。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16]。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17]。
将棘围守暖[18],把铁砚[19]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20]。
才高难入俗人机[21],时乖[22]不遂男儿愿。
空雕虫篆刻[23],缀断简残编[24]。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
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25]。
这河带齐梁[26],分秦-晋[27],隘幽燕[28];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29];东西溃九州[30],南北串百川。
归舟紧不紧[31]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32];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
滋洛阳千种花[33],润梁园[34]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35]。
话说间早到城中。
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36]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
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37]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
[小二云]俺这里有座寺,名日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38]直侵云汉。
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
[末云] 琴童料持[39]下响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
[仆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
[下] [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
今日师-父赴斋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报知。
山门下立地[40],看有甚么人来。
[末上云] 却早来到也。
[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41] 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
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42]拜茶。
[末云]即然长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罗汉堂、香积厨[43]、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
[做看科] [末云]是盖造得好也呵![村里迓鼓]随喜[44]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
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
游了洞房[45],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
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46]。
[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
[末做见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47]。
[元和令]颠不刺[48]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49]罕曾见。
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他那里尽人调戏軃[50]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51],休猜做了离恨天[52]。
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53]。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末云]我死也!未语人前先腼腆[54],樱桃红绽[55],玉粳白露[56],半晌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57],行一步可人怜[58]。
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59],似垂柳晚风前。
[红云]那壁有人,咱家去来。
[旦回顾觑末下][末云]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聪云]休胡说,这是河中府崔相国的小姐。
[末云]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休说那模样儿,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60]之金。
[聪云]偌远地[61],他在那壁,你在这壁,系着长裙儿,你便怎知他脚儿?[末云]法聪,来,来,来,你问我怎便知,你觑:[后庭花]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62]浅。
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
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那了一步远[63]。
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64]。
似神仙归洞天,空馀下杨柳烟,只阙得鸟雀喧。
[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
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65]?[聪云]休惹事,河中开府的小姐去远了也。
[末唱][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66]。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
[觑聪云]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史,胜如旅邸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自来也。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
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67]。
[并下]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8]第三折[夫人排桌子上云]红娘去请张生,如何不见来?[红见夫人云]张生着红娘先行,随后便来也。
[末上见夫人施礼科][夫人云]前日若非先生,焉得有今日;我一家之命,皆先生所活也。
聊备小酌,非为报礼,勿嫌轻意。
[末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69]。
”此贼之败,皆夫人之福。
万一杜将军不至,我辈皆无免死之术。
此皆往事,不必挂齿。
[夫人云]将[70]酒来,先生满饮此杯。
[末云]“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71]”[末做饮酒科][末把夫人酒了][夫人云]先生请坐![末云]小子侍立座下,尚然[72]越礼,焉敢与夫人对坐。
[夫人云]道不得个“恭敬不如从命”。
[末谢了,坐][夫人云]红娘,去唤小姐来,与先生行礼者![红朝鬼门道[73]唤云]老夫人后堂待客,请小姐出来哩![旦应云]我身子不些不停当[74],来不得。
[红云]你道请谁哩?[旦云]请谁?[红云]请张生哩?[旦云]若请张生,扶病也索走一遭。
[红发科[75]了][旦上]免除崔氏全家祸,尽在张生半纸书。
[双调]【五供养】若不是张解元[76]识人多,别一个怎退干戈。
排着酒果,列着笙歌。
篆烟[77]微,花香细,散满东风帘幕。
救了咱全家祸,殷勤呵正礼,钦敬呵当合[78]。
[新水令]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79],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涴[80],只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81]。
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绣衾卧。
[红云]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82],张生有福也呵![旦唱][幺篇]没查没利谎偻罗[83],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红云]俺姐姐天生的一个夫人的样儿。
[旦唱]你那里休聒[84],不当一个信口开合[85]。
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个夫人也做得过。
[红云]往常两个都害,今日早则喜也![旦唱][乔木查]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86]。
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
[红云]敢着小姐和张生结亲呵,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旦云]红娘,你不知夫人意。
[搅筝琶]他怕我是赔钱货[87],两当一便成合[88]。
据着他举将除贼,也消得家缘[89]过活。
费了甚一股那[90],便待要结丝萝[91];休波[92],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93],恐怕张罗[94]。
[末云]小子更-衣[95]咱。
[做撞见旦科][旦唱][庆宣和]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那[96]。
我恰待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97]的灵心儿早瞧破。
唬得我倒躲,倒躲。
[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98]![末背云]呀,声息[99]不好了也![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旦唱][雁儿落]荆棘剌[100]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101]!措支剌[102]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103]![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104]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
白茫茫溢起蓝桥水[105],不邓邓点着袄庙火[106]。
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107]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双眉锁纳合[108]。
[夫人云]红娘看热酒,小姐与哥哥把盏者![旦唱][甜水令]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109],俺可甚“相见话偏多[110]”?星眼朦胧,檀口嗟咨[111],攧窨[112]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113]。
[旦把酒科][夫人央科][末云]小生量窄。
[旦云]红娘接了台盏者![折桂令]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114]。
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115]。
泪眼偷淹,酩子里揾湿香罗[116]。
他那里眼倦开软瘫做一垛[117];我这里手难抬称[118]不起肩窝。
病染沉疴[119],断然难活。
则被你送了人呵,当甚么喽啰[120]。
[夫人云]再把一盏者![红递盏了] [红背与旦云]姐姐,这烦恼怎生是了![旦唱][月上海棠]而今烦恼犹闲可[121],久后思量怎奈何?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如间阔[122]。
[幺篇]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123]。
不甚醉颜酡[124],却早嫌玻璃盏大。
从因我,酒上心来较可[125]。
[夫人云]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旦辞末出科][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126]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127],请将来着人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