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题万能公式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总结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1cfe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9.png)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总结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
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二、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等。
3、思想:列宁主义的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俄国等。
三、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的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选择题答题规范(一)抓“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明确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和要求。
(二)抓“题眼”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三)抓“选项”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四)抓“观点”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现象与本质等等。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五)抓“时空”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必背!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0ac8e31afad6195f312ba640.png)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2023中考历史必背的答题万能公式
![2023中考历史必背的答题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728ab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7.png)
2023中考历史必背的答题万能公式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是: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2、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3、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2、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3、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4、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5、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1、历史选择题:时间需要把握在15分钟之内,做题时要避开识别陷阱,如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以偏概全的选项不选等。
2、常规材料解析题:一类题以归纳概括为特点,学生要运用语文的概括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一类是对比题,分析原因或作用。
在原因分析上,基本思路应该是分析相应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3、历史开放试题:这类题概括观点是核心,学生做题时,一个论题要找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或者出现的高频词语作为主语,通常情况下是以该主语进行造句,包括其自身特点、趋势、原因、作用及影响。
论题阐述部分,要结合材料提示的时间阶段,分别举例并阐述原因或影响;论题总结部分,不要照抄材料观点,而是就阐述史实做总体概况。
4、选做题:建议学生选做重大改革和人物评说。
重大改革主要答原因和背景、措施及评价。
回答背景时,学生要考虑主观要求和客观环境,回答“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改”,措施要找到材料做归纳概括;评价时要使用唯物主义史观,一分为二。
目前改革热门话题包括“监察体制改革”、“财政改革”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常用的历史万能公式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常用的历史万能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c03be5d15abe23482f4d7b.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常用的历史万能公式总结公式1: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原因:(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公式2: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中考历史常用“万能公式”大汇总
![中考历史常用“万能公式”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e531bd5e009581b6bd9eb51.png)
公式1: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原因:(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2公式2: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初中考试历史答题公式+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考试历史答题公式+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99db1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3.png)
初中历史【答题公式+万能答题模板】大小考都能用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历史答题模板
![历史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2676a6887c24028905fc330.png)
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一、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政治+文化+⋯⋯济二、历史内容=经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经济结构、布局+,,业+手工业+商业济制度+经⑴、古代经济政策+(农济=经役+人身+,,政策+土地+租税+赋济政策=总①、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业经②、农+布局+,, )织+矿冶+陶瓷+,, )(技术=(纺经济③、手工业贸+外贸+,,+边④、商品经币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化+经展+,,化+经济重心变济方式扩济成份比例变济结⑤、经构、布局=经、手工业、商业各业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先分析总济的措施,如均展情况。
如唐朝经方面分析经济发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工具的改进,兴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田制、租佣调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增长的丝等;手工业织、陶瓷、造纸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济趋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体发等。
从总展等。
济发经济+,,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⑵、近现济=经代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原料+劳力+经金+市场①、经展要素=技术济发+资;西部开发提供力、技术济发如19 世纪后半期美国经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断模式等。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92fd21d172ded630a1cb6da.png)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634269a5e9856a561260af.png)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历史虽然是一门文科学科,但是答题也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套用的,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有了这些,历史答题从此不再迷茫!小编整理了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希望对大家考场答题有帮助。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大全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答题经典万能句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幺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 (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3、原因(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04a31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a.png)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一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一直接-主要一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历史万能公式
![历史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23e54c6137ee06eff918b3.png)
公式1: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原因:(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公式2: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之历史背景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之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04e68f90bceb19e8b8f6ba42.png)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之历史背景、目的和原因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
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
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
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
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分享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02c03d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8.png)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二、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三、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最新初中历史万能答题公式
![最新初中历史万能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4d53c9d1f34693dbef3e02.png)
(一)历史背景、目的和原因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高考历史解题万能公式汇总
![高考历史解题万能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b8dc7caf1ffc4ffe47ac9d.png)
高考历史解题万能公式汇总一、历史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和目的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高考政治答题万能公式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高考政治答题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99188101f69e314232948a.png)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高考政治答题万能公式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萌芽+ 土地集中。
2、政治:①: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3、原因 (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p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内因:①经济:资本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p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4、矛盾分析^p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等。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bbe7c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6.png)
历史万能答题模板、考试技巧汇编第一节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构造+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根本一样,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①经济:资本主义开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比照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根本一样,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开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开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部矛盾、民族矛盾、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开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高考历史万能公式
![高考历史万能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59e8aa0029bd64783e2c96.png)
高考历史万能公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
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
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如:鸦片战争背景: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国际:1、经济:工业**→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历史万能答题公式
![历史万能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13f0cdc1c708a1284a4495.png)
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公式+具体模板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公式+具体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204da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2.png)
原因(一)万能公式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二)具体模板●模板1. 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①国家长期的统一,社会比较安定。
②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③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
⑤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细化,促使人们通过交换互通有无,促进商业发展。
●模板2.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①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②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
③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①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政治经济政策、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②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模板3. 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① 14、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定下来,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聚集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④ 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为科学技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
●模板4. 工业发展的因素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经济发展的促进。
③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④领导者的正确政策和政策的持续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本国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⑤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
●模板5. 改革成败的原因(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要求改革的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答题万能公式()————————————————————————————————作者: ————————————————————————————————日期:高考历史答题模板:选择题技巧+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规范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另附:各类题型解题技巧一、选择题技巧(一)抓“类型”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最佳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
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对这一结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B.西欧日本开始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C.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不正确的是”,可以判断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有表示否定或限制的提示词如“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即可判定该题为逆向型选择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通过仔细审题,很容易发现C项与题干中的表述是互相矛盾的。
题干中明确表明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而C项中是“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显然“动摇”与“丧失”互相矛盾。
由于欧、日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外交上也开始要求独立,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以不能认为它已经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二)抓“题干”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例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C.各殖民地之间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解析】题干中的“答题项”是原因(“由于”),“主干语”是“转变”(从分散的抗英斗争→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从分散到联合)。
从“答题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北美抗英斗争从分散到联合的原因的理解;从“主干语”可知,本题还要求从民族独立的角度鉴别主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但“主要”一词暗示了要从中找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又知道,美利坚民族要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与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因此,“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才使各殖民地联合起来,而“形成了统一的市场”(C项)只是民族形成的一个条件。
D项能够包含A、B、C三项的内容。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项。
(三)抓“选项”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所谓“特点”,是指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既指内在性质,也指外在形式。
“根本特点”一般从本质上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
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两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两种必然现象,但都不能反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
只有C项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四)抓“观点”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现象与本质等等。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例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解析】从题干中的“主干语”——“当时的中国”,再结合“限定语”1869年和“答题项”可知,本题以1869年中国人的接生观念为切入点,要求对不同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发展的时代特征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辨别。
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比物质文明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本题旨在通过相关现象深层次认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思想阻力。
解题时,需要将选项与相关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相联系。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
(五)抓“时空”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例5】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从题干中的“限定语”——“民国九年”,再结合“主干语”——图片里的“人人必需之国货”和“答题项”可知,试题要求在获取材料中有关号召国人用国货等信息的基础上,找出与其有密切关联的选项——实业救国思潮。
以史料与研究对象的对应关系为考点,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证据意识的考查。
“民国九年”的表述,则含有对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方法的考查。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二、主观题答题规范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一)读题要规范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读引言(题引)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
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1】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这道题以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
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
”、“……”、“;”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3、读材料出处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二)审题要规范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而没有认真地审题,没有认真地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答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