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鉴定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其临床意义如下:
1. 确诊感染:血培养能够从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进而确定感染的种类和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指导药物选择:血培养可以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确定对哪些药物敏感,从而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 评估疗效:血培养能够检测感染的程度和控制感染的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血培养,可以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4. 预测预后:某些病原微生物或感染性疾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接种疫苗:对于特定的病原体,通过血培养可以鉴定其感染的类型,从而指导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的执行。

综上所述,血培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和操作规范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和操作规范

采血时机
寒战和发 热初期
使用抗菌 药物前
停药6-8小 时后或下 次用药前
17
Source: Clinical Excellence Commissio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Blood Culture Sampling Guideline - Adult, September 2014
2套及以上
阳性率
23.94%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ICU血培养主要检出菌分布(56株)
2 5 3
2
2
2
12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检出念珠菌 10 7 大肠埃希菌 鸟肠球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阴沟肠杆菌
35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3、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 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绿假单胞 菌报告的药物较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敏较少
36
CLSI药敏建议
37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4、在药敏试验报告中MIC越小的抗菌药 物效果越好吗?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不同种抗菌药物之 间MIC无可比性。
使用前检查培养瓶:是否有裂缝,瓶底颜色,肉汤是否混浊… 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酒精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注意:塑料帽下面的橡皮塞并非是无
菌的,必须进行消毒
26
26
静脉穿刺
成人8-10ml/瓶,儿童根据体重1-4ml/瓶
蝴蝶采血针抽取: 持穿刺针按常规方法刺 入静脉,另一头刺入相 应血培养瓶内,利用瓶 内真空抽取血标本

血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

血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
1 0.5%碘伏擦拭消毒2次,消毒直径>5cm,作用60秒以上 2 0.5%洗必泰擦拭消毒,消毒直径>5cm,作用30秒以上
采血流程
去除血培养 瓶的塑料帽
皮肤消毒
1
2
手卫生
3
4
血培养瓶口用75%酒精或70% 异丙嗪消毒,待干60s
采血流程
戴无菌手套 固定静脉
颠倒混匀
5
6
7
8
采血
• 直针:需氧瓶→厌氧瓶 • 蝶翼针:需氧瓶→厌氧瓶 • 注射器:厌氧瓶→需氧瓶
一组:双侧(不同部位)、双瓶(共4瓶)
需厌 氧氧 瓶瓶

当采血量不够时,先接种入需氧瓶,再接种入厌氧瓶。
需厌 氧氧 瓶瓶

菌血症检出率与血培养送检组数密切相关
100.00%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血培养 分级报告制度
二级报告
通知临床初步鉴定结果和某些耐药特征
最终(书面)报告
最终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
• 阳性报警时间:即标本离体到血培养仪器报警的时间。 • TTP和菌种、血液中病原的浓度、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
有关,对鉴别污染菌与致病菌有意义。 • 通常真正的感染病原菌TTP偏短。
结论:使用0.5%碘伏符合规范
疑问2:碘伏也必须要脱碘么?
• 碘酊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的酒精溶液,但是有游离的碘,还 原性很强,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需要脱碘。
• 碘伏的成分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是 有机碘,对皮肤刺激性小、几乎无损伤。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

而血培养这项实验室试验正是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是血流感染的检测“宝典”。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在提高血流感染诊断水平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标本采集1.1 采血时间一般情况下,采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较高的时间是:患者出现寒颤,体温升高之前;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液做培养(心内膜炎例外);不能暂时停用抗菌药物且无明显寒颤阶段,应在第二次用药前采血。

1.2 采血次数1.2.1 多次采取血培养标本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型,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但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

多次采血科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尤其是暂时性菌血症),据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但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3次。

1.2.2 每次采集间隔时间每份血培养间隔时间应不超过5分钟,因为网状内皮系统对于一过性菌血症和间歇性菌血症在15-30分钟内可清除(CLSI规定每份血培养应同时获得,或尽可能短的时间内)1.3 接种血液数量1.3.1 血液标本采集量通常每毫升血量中含菌量很小,血培养的阳性率与血标本容量有关,据报道每增加1ml血标本可使血培养阳性率上升3%,所以采血量要足够。

通常采血量与培养基(肉汤)之比以1:5-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10-20ml,平均注入两个培养瓶(需氧、厌氧瓶)中,婴幼儿采血量为全血量的1%(1-2ml),儿童采集3-5ml。

当发生菌血症时,通常成人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小于1CFU/ml,而在儿童让生菌血症时,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常超过100 CFU/ml,所以婴幼儿、儿童采血量少于5ml不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1.4 使用含添加剂培养瓶和无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相比,含有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的阳性率更高,但同时污染菌的生长也会更迅速。

血培养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血培养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评估治疗效果
判断感染类 型
指导临床用 药
评估治疗效 果
预测疾病预 后
预测预后
指导抗生素使用: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预测病情进展:阳性结果提示感染,阴性结果提示感染可能较小 评估预后:根据培养结果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指导治疗: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耐药性
血培养在监测耐药性方面的作 用
采血次数
成人:至少2次 儿童:至少1次 特殊情况:根据临床需要,可多次采血 注意事项:避免在同一天内多次采血
培养基选择
选择无菌、无毒的培养基 根据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应符合要求 培养基应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和质量控制
培养温度和时间
培养温度:35-37℃ 培养时间:通常为2-4周,根据具体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 定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临床医生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 检测结果和临 床表现,以做 出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决策。
06
血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培养阳性率
优化采血技术:提 高采血技巧和操作 规范,减少污染和 交叉感染
改进培养基:研发 更高效的培养基, 提高培养阳性率
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入自动化技术, 提高培养效率和准 确性
临床意义:提高培 养阳性率有助于更 准确地诊断感染, 指导临床治疗
扩大检测范围:将血培养检测范围扩展到更多病原体种类,如真菌、寄生虫等
提高检测灵敏度:通过优化培养基和检测方法,提高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检测灵敏度
实现早期诊断:通过缩短检测时间,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
自动化技术: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血培养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 准确性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21
临床数据
阳性结果总数
VersaTREK 成人需氧 79%(392/497) BACTEC 71%(353/497)
其中有临床意义阳性结果
VersaTREK 84%(305/363) BACTEC 78%(282/363)
成人厌氧
儿童血培养
82%(318/388)
85% (101/119)
66%(256/388)
8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
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 他明确的感染源。 •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 的致病菌。
7
临床表现
• 血流感染常因原发病、病原菌、患者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 复杂多变,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特点,如寒战 、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大及精神、意
识的改变等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在不同人群中,如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等患者
中临床可无典型表现,如不发热,甚至表现为低体温,实 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可不上升反而下降等。
• 非医源型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此外昏迷、营养不 良、高龄等
5
感染途径
• 原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才可引起临 床感染症状。最常见的侵袭途径是通过感染患者体内的原发
细菌感染病灶,如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只有0.5%有临床意义的阳性血培养在5天内不能检出; 5天内所有心内膜炎患者的菌株都能检出。
血培养阳性结果的报告制度
分级报告制度:紧急口头( )报告:血培养出现阳性报 警时,立即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 果向临床医生进行报告,并记录在案。
最终结果(书面)报告:1、无菌生长。2、阳性培养结果 (最终鉴定结果、最终药敏结果)。
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提高血培养检测阳性率,增加采血量是最显著的 自动化仪器要求通常成人8~10 ml/瓶,
儿童1~5 ml/瓶 一份血培养为2瓶,即1个需氧瓶和1个厌氧瓶
采血量、次数、与阳性率关系
间歇性菌血症:见于脓肿未及时引流,需要指出的是脓肿是不明发热常见的原因。 为了保证对菌血症的检出率,取两对以上的血培养是必要的。 7072份需氧+厌氧瓶分析 仅厌氧瓶阳性率为19% 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和情况有: 若已应用抗生素,应在下次应用抗生素前采血 4、如何判断血培养结果
n 血液中的微生物在3分钟到达每个器官。 n 在病危护理的时候,菌血症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重
要的挑战。早期诊断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 一。
n 在非冠脉死亡的患者中,菌血症是最常见的潜在 死亡原因。
n 严重的菌血症或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 死亡率高达32%至54%。
血培养的三个主要目的? 血培养是检测菌血症和真菌血证的最简单、最准确和
• 临床表现:
• 1、血流感染常因原发病、病原菌、患者情况不同 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许多 共同特点,如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 皮疹、肝脾大及精神、意识的改变等临床表现,甚 至可出现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 症。
• 2、在不同人群中,如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基础 疾病等患者中临床可无典型表现,如不发热,甚至 表现为低体温,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可不上升反而 下降等。

血培养对血流感染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操作2015.7.29

血培养对血流感染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操作2015.7.29

Connell TG. Pediatrics 2007;119(5):891.
血培养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血培养瓶应在短时间内送至实验室,延迟上机会 延缓甚至阻碍病原菌生长,造成假阴性。 如不能及时上瓶,培养瓶可在室温保存,但仅能 存放数小时。切忌将培养瓶冷藏或冷冻,冷藏或 冷冻会导致部分病原菌死亡。也不建议把培养瓶 放入培养箱中。
方法和操作步骤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CRBSI) 现有第2种方法 短期外周导管的方法 • 用静脉采血法采集 2套 外周血作血培养, • 用 Maki 半定量培养法
Qestion
如何进行污染菌和感染菌的确认?
Answer
主要依据检测出的细菌种类及阳性瓶的数量
明确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污染瓶: 约2% 这些菌(阳性杆菌、 棒状杆菌、丙酸杆菌、 气球菌、凝固酶-葡 萄球菌、微球菌)也 引起全身感染 污染瓶只见于一套瓶 中的1-2瓶 只有用第二套来鉴别 不作药敏 保留此瓶几天,等待 第2套结果 如何减少污染瓶 病原菌来源于病 人血流之外 1、临床采血 时污染 2、实验室操 作 3、消毒液被 菌污染,可 暴发 4、仪器问题 5、白细胞过 多 6、过量的血 量 7、其它
草绿色链球菌
血培养瓶可疑污染菌
细菌室如何分析研究污染瓶
没收到
48小时内又收 到第2套否? 收到了 生长菌了?
按菌谱评 估
没生长
可能污染菌, 不作药敏,除 非医生要求
是同一菌 草绿色链球菌 是病原菌
不是
按菌谱评 估
评估内容: 阳性瓶数 第2套结果 病史 白细胞数 体温 影像学 病理 与医生讨论
是病原菌,作药敏
血培养孵育时间?
Qestion
传统的手工方法clsi建议7天 常规自动化血培养系统标准孵育时间clsi建议5 天 以前如果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苛氧菌至少需要 2周的时间,现在clsi建议:培养5天阴性,考虑 心内膜炎患者,将血培养转种到哥伦比亚血琼脂 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

血培养操作规范与临床意义

血培养操作规范与临床意义

培养时间长:需要数天才能得到结果,不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敏感性低: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血培养的敏感性 较低,可能导致漏检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快速检测技术:采用快速检测技术,缩短检测时间, 提高诊断效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自动化操作:采用自动化操作技术,减少人为因素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血培养的定义:血培养 是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标 本,在适宜的培养条件 下,对血液中的微生物 进行培养和鉴定,以确 定病原菌的一种方法。
血培养的目的:血培养主 要用于诊断和治疗感染性 疾病,特别是败血症、菌 血症等严重感染。通过血 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 类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 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血培养可以检测出多种病原微生物
血培养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培养阳性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通过血培养结果,确定病原体类型, 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血培养阴性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在血培养阴性时,仍需要根据临床情 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避免延误治疗。
血培养与PCR 技术的结合: 提高病原菌检 测灵敏度和特
异性
血培养与质谱 分析的结合: 鉴定病原菌种
类和耐药性
血培养与生物 标志物的结合: 辅助诊断感染
性疾病
血培养与基因 测序的结合: 揭示病原菌基 因变异和演化
趋势
血培养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血培养与其他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在诊断 感染性疾病时的优缺点比较。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有感染风险,并确保输血前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1. 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在炎症或感染时产生的蛋白质。

检测CRP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如果CRP水平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感染风险,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抵抗感染。

检测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感染,需要进一步确认和处理。

3. 血培养:通过血培养可以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如果血培养结果呈阳性,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血液感染。

在输血前进行血培养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避免输血过程中感染的发生。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可以帮助止血和凝血。

检测血小板计数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

如果血小板计数异常低,可能会增加输血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5.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是携氧的蛋白质,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贫血情况。

贫血可能是由于感染、出血或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

在输血前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量的选择。

6. Cytomegalovirus(CMV)抗体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病毒,可以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

对于某些高风险的受血者,特别是免疫抑制患者,需要进行CMV抗体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7. HIV抗体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如果输血时受血者感染了HIV,可能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对于所有输血受血者,需要进行HIV 抗体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

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重视血培养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重视血培养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 :0若为成人, 一般采血8 0 J儿 至]m , 童则采集3 m 。 至5 l 若通过骨髓采样, 一般抽取1 m 骨髓液。 至2 ] 在通常情 况 下, 成人血培养阳性率与标本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采血量每增加l l T, n 血 培养阳性率就会上升32 但我们需要注意采血量过多也会导致假阳性。 .%,
有抗生素吸附剂或中和剂的培养瓶
4 采 血量
7 1 血液采集法 用1 2 碘酊或1%碘伏涂于抽血局部皮肤分别 . %- % 0 作用3秒或6秒后, O 0 再用7% 乙醇脱碘 , O 一7 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静脉采血 1ml O 注入血培养瓶内。 . 72注意事项: ①血及骨髓培养宜在使用抗菌药物 之前采集标本, 并注明标本采集时间, 精确到小时。 ②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 严格 无菌操 作 , 以免将污 染菌误 以为病原 菌 。 ③要保证 足够 的标本量 , 以提 高血液或骨髓培养的阳性率。 ④根据患者的具体 隋况, 采用不同的培养瓶, 危重患者可同时采用多种培养瓶, 以免漏检 , 必要时增加送检次数。
从 而 具 有 较 高 的 l 应 用 价值 和 意 义 。 者 主 要 研 究 了血 培 养 检 查 的 适 应 症 、 血 时机 、 血 量 、 血 次 数 、 血 方 法 及 采 血 注 意 事 项 , 临床 笔 采 采 采 采 并 阐 述 了血 培 养 的I 意 义 。 临床
【关键 词 】 血 培养 ; 采血 ; 应 症 ; 生物 适 微
【 中图分 类号 】 4 6 1 R 4 .1
【 文献 标 识 码 】E
【 文章 编号 】 6 2 2 2 ( 0 2 0 — 1 3 0 17— 5 32 1 )7 0 0— 2
膜 出血 ; ) ( 血小板减 少 ; ) 器官 出现衰 竭 ; ) 较低 吸较 陕。 7 【多个 8 ( 血压 9 O呼 患

(优质医学)血培养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优质医学)血培养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05 病人
14% +
分4个发时热间高抽峰前血12,-2发.5小热时高 峰前2.5-0.5小时抽血的 检出率最高,但其9%它+3个
发热高峰前2.5-0.5小时
11% +
时计间学也 上19相 统9 差计病不差人 大异,不在 大统 ,
258 病人
故抽血的发时热高间峰对期结间 果的
发热高峰后1-12小时
影响不是很大。
23
PCT < 0.5ng/ml 表明脓毒症极其不可能 PCT > 2 ng/ml 表明脓毒症或者非常有可能升级为败
血性休克
PCT参考范围 (ng/mL)
全身性细菌感染
升级到重度脓毒症 和/或败血性休克
临床评估
不可能
可能
较有可能
低风险
中度风险
在6-24小时后 确定低PCT值 監测PCT,然后 6-24小时后 是每日監测
29
成人的血培养应两套瓶
◦ 需氧瓶 + 厌氧瓶为一 套 10ml/瓶
病特点
阳性率
◦ 两套指两个采血部位
1 1+2 1+2
25
作为实际需要“血培养应该立刻进行 (或者在短时间内)。估计寒战或体 温高峰到来之前(通常在下午),使 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
间隔性抽血仅用于持续性菌血症的患 者,如心内膜炎或其他血管内(如导 管相关性)感染时。
26
采集血培养时间的重要性
一后响1直很小认 大1时6为,6抽病在最血人病近对人研阳发 究性9热 发%率前 现+影,
1
1: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引起的临床病症。
2:毒血症: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入血液引

起的临床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