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3.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
4.教育评价和质量管理;
5.教育变革与创新。
二、心理学
1.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2.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
3.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测量和评估。
三、教育法律法规
1.宪法、教育法、刑法及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2.学校管理制度;
3.学生权益保护。
四、教育文化与伦理道德
1.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2.世界教育文化;
3.教育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
五、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3.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
4.信息化教育管理。
六、教育管理和领导
1.教育管理和领导的概念;
2.教育组织与管理;
3.学校领导与教师领导;
4.教育领域人才培养。
七、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3.教育实验设计。
综上所述,中学教资科目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文化与伦理道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
管理和领导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考生们需要在备考过程中
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一.教育知识与能力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必背2023版
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必背2023版引言概述: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的必背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教育学基本原理1.1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1.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1.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1.5 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二、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2.1 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分析2.3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4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2.5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三、学生发展与教育3.1 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2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点3.3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3.4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3.5 学生发展的评价和指导方法四、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4.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体系4.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4.3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4.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4.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五、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5.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2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5.3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工具和方法5.4 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和实施5.5 教育信息技术的评价和发展趋势总结:综上所述,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的必背内容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考生应该深入理解每个大点下的小点内容,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通过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中学教资科二简答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资中科二必背知识点
教资中科二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教育与社会的发展》①基本定义:就是讲教育和社会里的各种东西,像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之间有啥关系,比如说教育怎么受到社会这些因素影响,又怎么反作用于社会。
②重要程度:在中学教师资格证科二里很重要,它能帮你理解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放到社会大环境里面去看,对于做很多分析教育现象的题目很有用。
③前置知识:你得先大概知道教育是干啥的,有啥基本功能这些基础知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能让你明白为啥不同社会阶段教育有不同的发展,例如现在社会强调素质教育,这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文化需求都有关系。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属于教育基础知识这个大板块里面比较宏观的一部分内容。
②关联知识:和教育目的、教育制度都有关系,你想啊,社会发展状况会影响教育目的怎么定,教育制度怎么安排。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掌握,因为社会的因素很复杂,相互关系也不是一目了然的。
- 关键点:得找准教育和各种社会因素之间到底是怎么相互影响的。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各种题型都会涉及。
- 考查方式:可能会出分析题让你谈谈对教育和社会某个因素关系的理解,或者选择题考查具体的体现。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教育与政治:政治对教育有领导权啊、受教育权这些方面的影响。
教育呢,通过培养人才、传播思想文化这些对政治有维护或者变革之类的反作用。
像以前封建时期,教育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培养听话的臣民;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育与经济:经济能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结构等。
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科技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比如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了,就有更多钱投到教育上,建更好的学校,引进优秀的教师;受了好教育的人又能到企业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 教育与文化: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等。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高中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素质教育包括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材料分析提分模板。
职业理念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文化素养只考选择题,分值不高,然而涉及范围广,囊括知识杂。
基本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一、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地位:根本宗旨做题关键: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科教兴国(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前冲刺直播课)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正面表现:无偏见、一视同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大众教育;反面表现: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男女有别;(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关注能力;关注情感;综合评价;反面表现:唯分数论;主科与副科(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中学教资考试的科目二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学教资科二必背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中学教资科二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育学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二、心理学心理学也是中学教资科二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心理学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了解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中学教资科二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和适用范围,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等。
四、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是中学教资科二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原则、教学设计与评价的方法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与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教学设计与评价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等。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是中学教资科二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原则、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了解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等。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
教资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中学科目一必背大题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三、“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是责权主体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口诀:教授倒醋(道促)人平等)(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平等关系(3)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口诀:尊民教心)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五、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7.引导者角色8.课程开发者角色9.心理医生角色六、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重赏助导、反思合作)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首,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救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七、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
科一综合素质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一、请简要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一个新)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请简要阐述评价观(目的,内容,形式,主体,过程)答: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的内容多元化;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5、注重对过程的评价;三、简要阐述学生观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个体(完整;不仅是学习的机器);2、学生身上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3、学生个体间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4、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怀;四、简要阐述现代教师观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4、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5、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五、现代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和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引导、帮助;3、在对待自身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六、简要阐述现代教学观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注重人而不只是科学七、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上作业,辅导检查)答:1、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成绩检查和评价;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三、为什么说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实际考点: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答: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便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1、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相结合;2、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学习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五、教学过程的结构答:1、心理准备2、领悟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效果检查六、简要说明常用教学原则(直启巩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答:1、直接性2、启发性3、巩固性4、循序渐进性5、因材施教6、理论联系实际7、量力性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七、启发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教师应该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2、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法,是学生学会思考;八、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3、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九、谈话法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善于问;3、善于引导、启发;4、善于小结、归纳十、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对全班同学集体上课。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3、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5、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简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五种基本教学方法)答:1、讲授法,即传授知识,讲解原理;2、讨论法,即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交流思想;3、实验法,即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4、案例法,即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知识;5、游戏法,即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轻松研究;七、简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六种基本教学手段)答:1、黑板、白板、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多媒体教学,即通过电子设备展示教学内容;3、课件制作,即制作教学课件,方便教学;4、课堂互动,即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参与度;5、小组合作,即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合作研究;6、情景模拟,即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八、简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五种基本教学技能)答:1、提问技巧,即合理提问,引导学生思考;2、讲解技巧,即清晰明了地讲解知识点;3、引导技巧,即引导学生探究,自主研究;4、组织技巧,即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5、评价技巧,即合理评价学生研究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德育过程是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有机统一;3、德育过程要注重活动性和体验性;4、德育过程要长期稳定、全方位地进行。
3、研究知识和提高思想要相结合。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要相结合。
5、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心理准备、领悟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效果检查。
6、常用教学原则有直接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7、启发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包括教师讲“少而精”、调动学生研究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法。
8、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要求包括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9、谈话法的实施要求包括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善于问、引导和启发以及小结和归纳。
教师资格证 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一.教育知识与能力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教资科二是考取高中教师资格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并熟记一些重要知识点对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总结整理一份关于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的含义和目标:教育是指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影响和指导,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教育的基本特点:目的性、系统性、个别性、社会性、继承性、普遍性等。
3. 教育的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多个层面,要综合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4. 教育的方式方法:包括实践、亲身体验、讲解、演示、讨论、实验、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5. 教育的原则:个别差异原则、发展阶段原则、启发原则、兴趣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6.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内容。
7.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连续性、及时性等。
二、相关教材知识点1. 《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包括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特点、教材的组织形式、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等。
2. 《课程标准》知识点:包括课程标准的体现形式、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课程标准的实施步骤等。
3. 《教学设计》知识点:包括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编制步骤、教学设计的要素等。
4. 《教学评价》知识点:包括教学评价的类型、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学评价的依据等。
5. 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点:如学科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习惯等内容。
三、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
2. 多维度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如阅读教材、听课、参加培训、做习题等,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相互交流学习:与同学、老师和教育从业者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帮助和鼓励,共同进步。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汇总高中科一:
1.报刊杂志阅读与理解:
-报刊杂志的种类和特点
-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时事热点的了解和分析
-报刊杂志阅读和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2.审美教育与艺术鉴赏:
-审美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艺术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特点
-西方艺术的发展和特点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3.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4.教育法律与伦理:
-教育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教育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教育法律的实施和监督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教育伦理的应用和实施
高中科二:
1.高中数学与学科结构:
-高中数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数学学科的发展和特点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互动
-数学学科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数学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
-数与代数
-几何与图形
-数据与概率
-函数与方程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数学教学与评价:
-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过程和策略
-数学学习与评价的关系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发展和问题
4.数学教育与现代科技:
-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和互动
-数学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学教育与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和评价
-数学教育与虚拟实验的关系和应用
-数学教育与远程教学的发展和问题。
2024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2024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的起源学说。
- 神话起源说:这是最古老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
-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但它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 心理起源说:孟禄提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虽然否定了生物起源说中动物本能的观点,但依然没有认识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这是科学的教育起源学说。
- 古代教育的特点。
- 古代中国。
- 夏商: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庠”“序”“校”等是不同类型的学校。
- 西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育内容。
-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孔子是最著名的私学创办者。
- 秦汉:推行文化教育政策,“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对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
- 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校教育体系完备。
-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书院盛行。
- 古代西方。
- 古希腊。
-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
-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被教会控制,主要教育内容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萌芽阶段。
- 中国。
-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作用。
- 西方。
- 苏格拉底:以“产婆术”(问答法)著称,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电子版
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电子版
教资科目二考试是国家统一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种,也是比较难考的一种,但是如果掌握了必备的知识点,就能更好地备考,下面我们来看看教资科目二必背的知识点,分别是:
一、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的确定性和普遍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主要内容
二、心理学
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3.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4.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三、教育学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教育学的分类
3.教育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4.教育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四、课程与教学设计
1.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2.课程设计的目标
3.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4.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
五、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2.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3.教育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以上是教资科目二必备的知识点,如果您掌握了以上的知识点,并在
考前做好充分的复习和练习,相信您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目二考点汇总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简答题论述题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简答题论述题必背知识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学科必背知识点一、高中数学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1.必修一(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集合初步)3.必修三(算法初步、统计、概率)4.必修四(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5.必修五(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6.选修内容(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二、高中数学的基础性含义:1.本身的基础基础性,因为高中数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所以它包含数学最基础的知识。
2.高中数学包含必修与选修的内容均为基础的数学内容,必修内容满足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
3.为其他学科(物理、化学)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因为高中数学课程包含最基本的“内容”和“思想”贯穿高中数学课程始终。
4.为以后高等教育理工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以后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所必备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学的抽象性(一)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对事物的属性做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识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内在规律的思维方法。
抽象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数学的抽象性提现在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完全舍弃具体事物的一切具体内容而只考虑其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
(二)数学的抽象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不仅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数学方法也是抽象的,并且大量使用抽象的符号;(2)数学的抽象是逐级抽象的,下一次的抽象是以前一次的抽象材料为其具体背景;(3)高度的抽象必然有高度的概括。
(三)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谓抽象思维能力,是指脱离具体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按抽象思维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型抽象思维和理论型抽象思维。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一考前必背重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科一考前必背重点汇总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答题模板一、学生观 (口诀:两独一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重发展潜能2.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完整性、差异性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主体二、教师观 (口诀:三者一开放)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教学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自我的关系三、教育观 (口诀:全体面创个)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职业道德规范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基本不涉及);2.爱岗敬业:勤恳敬业,认真负责;3.关爱学生:尊重人格,不讽刺、不体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4.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奉公,抵制有偿家教;6.终身学习:钻研业务、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答题模板:答:该教师行为合理/不合理,践行了、体现了/违背了……理念。
1.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
2.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实用版)目录1.介绍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2.分析科一和科二的考试内容及重点3.探讨备考策略和建议4.总结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正文高中教师资格证是我国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分为三个科目,分别是科一、科二和面试。
其中,科一和科二是笔试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科一的主要考试内容是学科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
在备考科一时,考生需要扎实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
此外,科一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基本理论。
科二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等。
在备考科二时,考生需要对这些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对于备考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来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备考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其次,考生需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不断的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是入行的门槛,也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
因此,考生需要认真对待,充分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
总的来说,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分为科一和科二,科一主要测试学科知识,科二主要测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
摘要:
1.教师资格证的重要性
2.高中教师资格证的种类
3.科一和科二的内容及考试要点
4.如何准备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
5.考试通过后的意义
正文: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
高中教师资格证分为科一和科二。
科一主要考察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而科二则主要考察的是教育方法和教学能力的应用。
科一的考试要点主要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等。
科二的考试要点则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等。
对于如何准备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需要熟悉考试大纲,理解考试要点,然后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训练。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自己的考试能力。
考试通过后,考生将获得高中教师资格证书,这将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从事高中教育的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一综合素质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一、请简要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一个新)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请简要阐述评价观(目的,内容,形式,主体,过程)答: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的内容多元化;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5、注重对过程的评价;三、简要阐述学生观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个体(完整;不仅是学习的机器);2、学生身上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3、学生个体间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4、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怀;四、简要阐述现代教师观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4、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5、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五、现代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和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引导、帮助;3、在对待自身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六、简要阐述现代教学观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注重人而不只是科学七、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上作业,辅导检查)答:1、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成绩检查和评价;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三、为什么说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实际考点: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答: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便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1、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相结合;2、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学习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五、教学过程的结构答:1、心理准备2、领悟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效果检查六、简要说明常用教学原则(直启巩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答:1、直接性2、启发性3、巩固性4、循序渐进性5、因材施教6、理论联系实际7、量力性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七、启发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教师应该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2、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法,是学生学会思考;八、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3、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九、谈话法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善于问;3、善于引导、启发;4、善于小结、归纳十、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对全班同学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有三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有三点:1、不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2、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3、不利于因材施教;中学德育一、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2、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向成熟过渡;二、如何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里约定4、角色扮演;5、价值辨析;6、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三、简述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答: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与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7、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四、简述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一安四生)答:1、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2、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3、升学就业的指导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思活长)答: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或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是一个长久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六、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信知书,极致因善)答:1、方向性2、疏导性3、信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6、长善救失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8、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七、简述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向上,贯彻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清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八、简述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指进行德育应该有计划地、有目的的将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之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发展。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德育应有系统和计划;九、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因材施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思想品德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内容,避免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十、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法3、指导实践法(实践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十一、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答:1、明确目的性2、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十二、简述榜样法的基本要求答:1、选择良好榜样2、树立学生心中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按照榜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修养十三、简述实际锻炼德育方法(指导实践法)的基本要求答:1、使用实际锻炼法的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锻炼2、目的明确,有序有恒的要求,坚持不懈的锻炼3、不断的监督检查,使之坚持4、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5、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情感体验相结合十四、简述情感陶冶德育方法的基本要求答: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2、是学生共同参与情境创设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中学生学习心理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答: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注意。
一方面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另一方面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课。
2、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个体本身的状态引起,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符合学生需求,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答: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3、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4、采取行动,制止注意分散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转三、简述记忆过程答: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识记,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时机具有选择性;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个体对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海中的巩固过程,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
是记忆的第二环节,遗忘和保持矛盾的两个方面。
3、再认或回忆,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
再认是指体验过、思考过、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前,能够认出来。
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答: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精细加工,加深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组织学习内容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避免遗忘五、思维形式有哪些1、概念,是指人脑中形成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知识的基础2、判断,是人对概念和概念的关系的认识,是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在人脑中的映像;3、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判断,推断出的有逻辑性的新的判断程。
是根据已有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
是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的过程六、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答:1、学生观,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差异性2、学习观,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主动建构3、教学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4、知识观,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和动态性七、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依赖:1、生理需要(吃喝拉撒);2、安全需要(安全感);3、归属与爱的需要(家庭,朋友);4、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的追求)八、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内部动机1、培养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培养合适的归因模式(二)外部动机1、表达明确的期望,提出要求2、明确、及时、经常性的反馈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4、有效运用表扬九、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答:1、迁移情境的相似程度2、迁移材料的性质3、迁移活动的多样性4、对原学习的熟悉和理解程度5、智力水平6、年龄特征十、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三教一学)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十一、简述学习策略训练原则(煮花生特有效)答:1、主体性2、内化性3、生成性4、特定性5、有效监控性原则6、自我效能感十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重视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2、重视教学反馈3、充足的教学时间十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1、开设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课程(头脑风暴,发散思维、自我设计等训练2、设置有助于创造性产生的学习环境(宽松的心理环境,改革考试制度)3、注重对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性)十四、简体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答: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个方面组成:1.语文能力,包括说、读和写2.数量能力,数字计算和逻辑推理3.空间能力,认识环境和辨别方向4.音乐能力,辨别音乐和表达音律5.社交能力,与他人交往并和睦相处6.运动能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7.自知能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课程一、简述学生中心论课程主张答:1、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能力等为核心编排课程;2、课程的组织心理学化,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3、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