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阶段。

3、对外: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技术交流等形势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在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国古代早期:商周时期1、政治: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未实现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经济:井田制、青铜器铸造技术发达;工商食官。

3、思想:学在官府。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首提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的兴起,“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前221~220)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大一统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表现:1、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例如:货币官铸、盐铁酒官营、抑制富商、豪族;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盛行庄园经济。

3、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4、科技:以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的发展。

5、文艺:以汉赋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的发展。

6、对外: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1、政治: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经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北魏实行均田制。

3、思想: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文化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而南移。

(三)隋唐时期(581~907)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具体表现:1、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唐中期,重用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实行民族开放政策。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迁。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

1.古代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古代时期主要以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和文明,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各国形成相对稳定的统治体系。

古代时期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中世纪时期是以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教会的统治强大,宗教信仰占主导地位,国家权力相对较弱。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人民过着封建农奴的生活。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重大事件,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也是近代历史的起点。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大量的艺术家、文学家涌现。

科学的兴起和地理大发现,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的逐渐扩展。

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算作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开始,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机械工业的兴起,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工厂制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制,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5.现代时期(19世纪末至今):现代时期是科技革命的时期,也是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工业化的进程到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时期的社会变革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一、先秦时期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部分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阶段特征(-1840)一、原始社会( --前2070年)1、经济(1)生产力:刀耕火种(耜耕))。

(2)生产关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政治:禅让制;父系家长制。

二、夏(前2070)、商、周(前1046-前771)时期1、经济(1)生产力:金石并用,主要是石器,少量使用青铜农具。

(2)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井田制-土地国有,一切土地属于周王,不得转让与买卖;2、政治(上层建筑)(1)西周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2)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强化王权。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征1、经济(1)生产力:铁犁牛耕,精耕细作;(2)生产关系: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

(3)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2、政治(1)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加强。

(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

3、文化(1)儒家思想发展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经历孔子、孟子和荀子、董仲舒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文化科技繁荣,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1、经济(1)生产力: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逐步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形成。

(诸侯国税制改革,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变法)2、政治(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

(2)奴隶制度崩溃,诸侯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商鞅变法,前356年开始)3、文化: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传统文化基础。

三、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年-公元220年)1、经济:封建经济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①政治:美苏“冷战”的两极对峙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和 发展; ②经济:确立以美国为中以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经济 区域集团化的出现与发展,经济全球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折发展; ③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20世纪90年代后我(苏联解体后) ①政治: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 主题; ②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6. 15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的崛起 (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封 建社会走向衰落)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专制,通过立法确立资产阶级代 议制民主政治制度; 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传播; 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典力学创立、生物进化论 的创立。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社会的转 型时期。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近代文明的前奏,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 ②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 芽; ③思想:理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文化的专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 ④对外:海禁、闭关锁国; ⑤科技: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但没产生近代科技。
1.建国初期 ①政治: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的确立、“一边倒”外交政策; ②经济: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基础、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 制; ③国际:美苏冷战,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2.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①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多边外交; ②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确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经济全球化; ③思想:邓小平理论; ④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的主题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特征总结,建议收藏!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特征总结,建议收藏!

引言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划分为六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的特征进行总结和探讨,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过程。

正文内容: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1. 建立者禹的功绩:禹治水,建立了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皇位世袭制的确立:夏朝为封建社会的开端,皇位世袭制得到确立。

3.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一人独揽大权,大臣掌控朝政,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4.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夏朝农业取得进一步发展,手工业也开始兴起,生产力有所提高。

5.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朝时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1. 铸造青铜器的兴起:商朝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黄金时期,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礼仪和军事活动。

2. 建立奴隶社会:商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3. 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商朝君主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实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4. 商王的祭祀活动:商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有祭祀天地、祖先和众神的特权。

5. 商朝的繁荣与衰落:商朝经济发展繁荣,但由于君王的腐败和周边民族的入侵,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 西周王权的稳定:西周将商朝的王权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宗族共治,王权得到了稳定。

2.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西周以土地赏赐作为封建社会的基础,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 分封制度的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将大臣封在各地,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4.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西周建立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制度,社会等级分明。

5. 礼乐文化的繁荣:西周时期,礼乐文化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 封建制度的瓦解:春秋时期,封建制度开始瓦解,诸侯国的实力逐渐增强。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

主题复习——历史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国古代早期:商周时期1、政治: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未实现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经济:井田制、青铜器铸造技术发达;工商食官。

3、思想:学在官府。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首提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的兴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前221~220)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大一统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表现:1、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例如:货币官铸、盐铁酒官营、抑制富商、豪族;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盛行庄园经济。

3、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4、科技:以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的发展。

5、文艺:以汉赋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的发展。

6、对外: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1、政治: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经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北魏实行均田制。

3、思想: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文化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而南移。

(三)隋唐时期(581~907)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具体表现:1、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唐中期,重用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实行民族开放政策。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汇总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汇总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

中国历史早在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了。

原始人类经历了群居到氏族公社的发展,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当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并出现了原始绘画(鹳鱼石斧图)。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在西周取代商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年)——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BC221~220年)——封建大一统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了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历史各阶段特征

历史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社会大变革时期1、政治: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2、经济: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产生3、民族:华夷之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百家争鸣局面;5.、阶级(阶层):士阶层的崛起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奠基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秦汉思想大一统,儒学确立正统地位5、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社会转型期1、政治:分裂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儒学危机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三教合流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4、经济:城市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发展5、阶层:市民阶层兴起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阶层出现变动、士商相混。

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1.原始社会阶段(约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3000年):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和简单农耕阶段,社会形式简单,个体生产和自然经济为主。

此阶段人类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人类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和直接的互助关系。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奴隶制度的确立,劳动力的剥削和奴隶制度的存在是此阶段的特征之一、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断裂,劳动者没有私有财产,被奴役。

奴隶制社会存在强大而稳定的国家权力,有明确的等级制度。

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476年-公元1789年):封建制度的确立,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封建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制度,地主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支配,农民受地主剥削。

基督教在整个封建时期起重要作用。

4.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公元1789年-20世纪中叶):以私人占有和市场交换为特征,市场决定了经济活动。

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导阶级,市场经济和利润追逐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动力。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本动力之一5.社会主义社会阶段(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国家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导者,公有制在生产资料中占主导地位。

计划经济和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6.当代阶段(21世纪初至今):全球化是当代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此阶段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民主制度到专制制度不一而足。

总之,历史阶段特征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进程以及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图画文字)。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总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逐步确立,欧 美国家主导世界。 政治:(1)英、美、法、德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各国 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这两种政体的核心 特征是代议制民主。从此,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 发展的重大进步。(2)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 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西方文明源头在古代希腊、罗马。作为欧洲最 早跨入文明门槛的两个地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政治上:(1)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 进的管理模式,比如会议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 比例代表制等,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2) 罗马法则独树一帜,包括民法典、陪审制度、律师制 度、诉讼原则、继承制度等,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 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 律基础。 文化上: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学者开始从以 前对神的研究转为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智 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早期的人 文主义思想,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 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思想: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 派提出维新思想。
20世纪前20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
政治: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半殖民 地半封建会形成和深化;清政府反动本质进一步暴 露;资产阶级掀起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 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复辟帝制。
魏晋南北朝
总特征: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 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
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北魏孝文 帝改革推动民族大融合;推行九品中正制选 官制,形成士族制度。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一、中国历史阶段特征一、古代中国◆(一)、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1、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变革。

2、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确立。

3、思想:百家争鸣。

4、教育:私学兴盛。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前221—589年)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发展。

2、经济:小农经济发展。

3、思想:思想大一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三)、隋唐时期(581—907年)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熟。

2、经济:封建经济繁荣。

3、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开放多元,世界领先。

(火药、雕版印刷、子午线)4、教育:科举制度确立与完善。

(四)、宋元时期(960—1368年)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

3、思想:理学兴起并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4、科技文化:四大发明为代表科技世界领先。

◆(五)、明清时期(1368---1840年)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4、科技文化:传统科技失去创新,以总结性著作为主。

5、教育: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思想。

6、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近代中国◆(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政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民族危机。

2、经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3、思想: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

4、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呈现近代化趋势。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政治:国内封建军阀黑暗统治,列强继续加紧侵略中国,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

2、经济:中国民族工业经历短暂发展,走向萎缩。

3、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指导中国革命。

汇总十二个历史阶段特征!

汇总十二个历史阶段特征!

引言概述:历史阶段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内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汇总十二个历史阶段特征,深入探讨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正文内容:1.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的特征:人类开始从采集狩猎到农耕定居,社会形态初步形成,劳动力分工渐显。

- 早期文化的典型特点: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表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自我认知。

2. 古代文明时期:- 文明的典型标志: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兴起,政治和宗教制度的建立,法律和文学的发展。

- 著名文明的特征: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3. 中世纪时期:- 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建制度的确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都由封建领主掌控。

- 宗教与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传播使欧洲成为一个以宗教为中心的社会,修道院和大教堂成为文化在中世纪的主要载体。

4.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典艺术和人文主义的热爱,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的复兴。

- 启蒙运动:重视科学理性,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对专制和迷信进行批判。

5.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的兴起:蒸汽机和机械化生产的发明,大规模工厂的建立,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

- 社会变革的影响: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6. 民族解放运动时期:- 殖民主义的抵抗: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和解放进行的抗击外侮的斗争,标志着殖民地体系的瓦解。

- 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各种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诞生,人民要求民主权利和自由。

7. 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弹军事力量的大规模应用,导致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冷战时期:- 冷战的特征: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世界分为两个阵营,核武器竞赛导致紧张局势的升级。

高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超全面)

高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超全面)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中国历史早在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了。

原始人类经历了群居到氏族公社的发展,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当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并出现了原始绘画(鹳鱼石斧图)。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在西周取代商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年)——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BC221~220年)——封建大一统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了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特征总结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特征总结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特征总结中国古代史是一段丰富多彩的旅程,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和特征。

咱们先从最早的朝代说起。

一、夏商周时期1.1 夏朝建立了华夏文明的雏形。

这个时期,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家。

权力集中,礼制逐步形成,大家都知道,夏朝的禹王治理水患,真是了不起。

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的基础在慢慢建立。

1.2 商朝则是青铜器的时代,金光闪闪,真是个厉害的时期。

商王朝的神权统治,祭祀活动频繁,巫术、占卜盛行,社会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

商代的甲骨文,开启了文字的历史,让咱们现在也能读懂当时人的心声。

2.1 周朝建立了封建制度,诸侯割据,权力分散。

周天子号令四方,虽然声势浩大,但各地诸侯各自为政,真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

这个时候,文化开始蓬勃发展,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交相辉映,真是热闹非凡。

2.2 周朝的礼乐文化影响深远,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成了后世的道德标准。

人们开始讲究道德,家庭观念也愈发重要,家家户户都传承着这种精神。

二、春秋战国时期1.1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竞争激烈,齐桓公、晋景公等人物纷纷崭露头角。

历史就像是一部精彩的连续剧,角色不断变换,战争频繁。

这个时候,士人的地位逐渐上升,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

1.2 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各国为了生存发展,纷纷改革,商鞅变法、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屈原,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虽然局势动荡,但这也是思想碰撞的黄金时期。

2.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个时期的诗歌文化也开始繁荣,屈原的《离骚》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人感受到古人深沉的情感。

2.2 然而,战国的割席断交,也让人感叹。

虽然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但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痛苦。

古人常说“刀枪无眼”,打仗的时候真是见血封喉。

三、秦汉时期1.1 秦朝的统一,真可谓“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个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开创了万里长征,功不可没。

不过,暴政也让人们心生怨恨,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短命。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探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

一、古代时期1.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在这一时期,中国进入了王朝制度的早期阶段。

社会组织逐渐从部落联盟向以宗族为基础的封建国家转变。

典型的历史特征是世袭制度的确立,君主集权的形成,以及礼仪制度的兴起。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封制度衰落和诸侯国崛起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相互争霸,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潮。

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特征是分裂割据、兵戎相见、哲学思想繁荣。

二、帝制时期1.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严格的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统一国家的基础。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进一步发展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和农业经济。

这个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中央集权、国力强盛、道德经济的兴盛。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

三国鼎立后,魏晋南北朝相继兴起。

这个时期的典型历史特征是政权分裂、民族大迁徙、佛教传入中国。

三、封建社会时期1. 隋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制,实行科举制度,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荣。

这个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外交交往广泛。

2. 宋朝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衰退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典型历史特征是科技、商业的繁荣,但政治腐败、战争频繁。

四、近代时期1.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一步巩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但政治制度僵化,社会矛盾激化。

各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精华版)

各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精华版)

各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精华版)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数、农、医药学地理学)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图画文字)。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局面之“大一统”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1)政权总体稳定,但有不安定因素。

本阶段先后经历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公元前期221年至公元220年),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稳定。

(2)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外还制定经济措施、文化措施等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

西汉建立后,在沿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又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2、经济方面:秦朝统一后,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3、文化方面:思想上秦朝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由于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科技文化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等。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突破了东亚的文化圈,远及欧洲和非洲。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1)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2)政治制度:士族制度。

(3)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上迁都洛阳,采取汉族地主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上改革鲜卑旧俗。

孝文帝的改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的全面的改革,不仅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经济方面: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统治者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吴、东晋、南朝各政权统治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在孝文帝改革后,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这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文化方面:由于各族人民大融合,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出现了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贾思勰,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田园诗人陶渊明以及民歌等。

三教并行发展。

第四阶段隋唐时期(581年~907年)【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

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经济方面:(1)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a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积极发展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

b唐后期,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3、思想文化方面:隋唐时,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光耀千古。

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时步。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1)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北宋初,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和统治。

(3)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2、经济方面:经济中心南移,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1)科技成就突出,我国科技外于世界领先地位。

最为突出的成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这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也是最先进的。

(2)教育事业发达。

学校制度完备,书院兴起,对人才的培养起了良好的作用。

(3)文学繁荣。

词的创作达到最高造诣;关汉卿等的优秀剧作鞭挞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4)宋代的哲学主要是理学。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第六阶段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阶段特征】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制度渐趋衰落;对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2、经济方面: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

3、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中国近代现代史重要提示: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9月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国民主革命:1840年-1949年9月。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1924年初-1927年7月15日: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7-193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6-1949: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1978:徘徊时期1978-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等,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

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