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习卷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作者:穆玉芳何英姿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6年第04期[摘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初步的教材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创设问题情境,倡导自主探究;注重知识比较,构建知识结构;利用多种资源,重视开放教学;关注生态伦理,树立科学观念;开展社会实践,深化思想意识。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108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中,阐述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仅使学生树立了环境道德观,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促进国家的绿色文明发展。
以下是笔者对本章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结构本章内容共两节,第一节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详见图12.教材内容分析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讨论拥挤的人群图片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学习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同时,利用“资料分析”栏目,以曲线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并交流人口明显增多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人口持续增长的严重性,认同计划生育的重要作用。
在“资料搜集与分析”中,学生通过咨询、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此外,教材中图6-2形象地描述了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还编排了“想像空间”栏目,此栏目的设置不仅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高温引发南欧的森林大火问题,进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
“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学习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上)邹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各位学员大家好,我叫邹骥,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经管学院的特聘教授,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兼职教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理解。
今天我们讲这样几个问题,围绕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讲八个问题: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意义。
三、《“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特点。
四、改革生态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举措。
五、《“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重点工程投资方面的考虑。
六、强化各级政府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体责任。
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八、《“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三个部分我们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在2016年11月份由国务院正式下达通知。
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来予以实施。
这个规划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首先来判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以及在“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规划里面的实质的内容,分七个方面:1.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主要的内容。
2.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
这里面讲的三大行动计划,主要是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
3.实施专项的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
这个专项治理涉及的方面很多,涉及到水污染的专项、大气污染的专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有很多具体内容,一会儿我还会谈到。
他谈的很细很专门,比如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大气,大气污染治理他专门谈到了细颗粒物质的治理。
谈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谈到了挥发性有机物,还谈到了氨、氮等等,谈的很专门。
对每一种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影响的这种污染问题,都有专门的论述,专门的安排。
八下地理_第六章北方地区(B卷 真题重组卷)分层训练AB卷分层训练AB卷(原卷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商务星球版)第六章北方地区(B卷·真题重组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济宁市位于华北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界地带,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读济宁市地形图,完成下面1-5小题。
1.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邹城市和()A.泗水县B.微山县C.梁山县D.汶上县2.东部山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项目是()A.大规模放牧,散养牛、羊B.积极发展生态旅游C.持续扩种小麦、玉米,提高粮食产量D.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采石材3.济宁市地势低平、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县(市、区)是()A.金乡县B.嘉祥县C.鱼台县D.任城区4.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队员曾战斗过的县(市、区)是()A.金乡县B.兖州区C.微山县D.汶上县5.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部,有著名的孔子出生地夫子洞,研修学习的尼山书院、气势恢宏的孔子像、烟波浩渺的孔子湖,幽静舒适的步道等场所和景观。
我们来这里研学旅行的意义有()①置身圣境,感悟自然之美②瞻仰圣人遗迹,礼拜先师③学习儒学,弘扬传统文化④学传统礼仪,树儒雅之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示意图和2020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城市经济与人口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A.位于晋、鲁、豫、皖交界处B.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以高原为主C.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D.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7.徐州对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②通过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辐射周边③利用京杭运河的水运联系南北④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经济总量最高、人口最多的城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徐州制造”从中国走向世界,很多工程机械产品在世界居领先水平,主要依托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B.技术创新C.消费市场广阔D.劳动力资源丰富(2022·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全册第一章:生命的奇迹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类型的生命形式,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3. 珍爱生命: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3.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命的多样性的了解。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
2. 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介绍环保知识和环保行动。
3. 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进行课堂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变化。
3.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第三章:安全第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学习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教学内容:1. 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常见的安全知识:介绍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自我保护技巧: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教学活动:1. 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情景,让学生体验安全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3. 进行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第四章:健康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健康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1. 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
3. 进行健康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一)
1.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居世界首位,但地区分布差异很大C.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太低2.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影响是( ) B.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数量太多D.人口素质低,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A.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B.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不变C.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D.人口增长,使人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3.在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在( )A.第2 位B.第5 位C.第8 位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状况B.科技发展水平D.第10 位C.人口的文化( )D.生活消费水平5. 1998 年9 月渤海发生赤潮,使山东烟台、河北、天津等地养殖业造成数亿元的损失。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发生的原因是( )A.水中CO2 含量大量增加C.大气中的CO2 含量增多B.环境污染,海区富营养化D.水中O2 过多6.科学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用于临床中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A. 间接使用价值B.潜在使用价值C.直接使用价值D.科学研究价值7.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胁,为保护这些特有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 A.就地保护 B. 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严格控制污染8.下列行为属于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 回收废旧电池 C.雨季回灌地下水B.建立垃圾发电站D.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土地资源9.下图表示两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 O 1.0 2.0 3.0 人口出生率(%) 不正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 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 2032 年前后,我国将出现人口高峰,将达到 14.7 亿人左右1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优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人时间 ⅠA. Ⅰ 、 Ⅱ 、ⅢB. Ⅱ、 环境容量时间ⅡC. Ⅲ 、 Ⅱ 、 Ⅰ ( )人 原有 环境容量 口数 量 新的环境容量时间 ⅢD. Ⅰ 、Ⅲ 、 Ⅱ12.(改编)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小学级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单元测试
小学级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单元测试题目:小学级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30分)1.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动物 b) 植物 c) 土壤 d) 阳光2. 生物圈中含有的所有生物被称为:a) 动物群落 b) 植物群落 c) 生物群落 d) 环境群落3. 以下哪个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a) 分类垃圾 b) 节约用水 c) 种植树木 d) 随地乱扔垃圾4.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叶子 b) 树皮 c) 根部 d) 枝干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 b) 风能 c) 水能 d) 煤炭能二、填空题(共20分)1. 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 ________ 。
2.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 ________ 。
3. 我们应该尽量节约用水,因为水是 ________ 。
4. 植物通过 ________ 吸收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5. 绿色循环箭头是环保标志,代表着 ________ 。
三、问答题(共50分)1. 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存条件。
2. 请列举三个对环境保护有益的行为。
a) 分类垃圾,进行垃圾的合理处理。
b)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c) 种植树木,保护和增加绿化面积。
3.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请举例并说明其重要性。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人类使用后可以自行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它们重要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态位组成。
其中,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种类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群体,生态位是指同一生态系统内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5. 请说明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三)
[探究与学习] 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提示: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使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
数相对增长。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燃料需求增加;人均耕地
加剧 。 减少 ;植被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________ ________ 2.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答案:B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更好地发展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 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
D.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 然后才有可能下降 [答案]C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治 理环境污染。 ↓ 课题延伸: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 实例应用: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河流、湖泊水质的影响。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易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是指把 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
关系; • 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 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 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 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 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三节 二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走了300多千米,都没能找到一片没有植被只有黄土的塬。三北防护林工程40年
的建设,使黄土高原由“黄”变“绿”。读黄土高原坡面示意图,完成3、4题。
3.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草场退化
D.滑坡和泥石流
4.在黄土高原综合整治过程中,下列措施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C ) A.在甲处修建挡土坝和护坡 B.在乙处发展林果业 C.在丙处修建梯田发展农业 D.在丙处退耕还林、还草
D.dcab
【思路破解】 (1)掌握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缓坡修筑梯田,陡坡种植防护林,坡脚建挡土坝。 (2)理清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的因果关系。
【得分破解】 (1)缓坡上修建梯田的重要目的是_保__持__水__土__。
(2)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发展的方向是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城市人 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相对应的农村人口就会不断_减__少__,城市人口对肉蛋奶 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会导致_农__业__产__业__结__构__的__调__整__,为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应_减__少__ _滥__砍__滥__伐__,保__护__森__林__。
1.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反映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 素是 ( B )
A.地表土质 C.坡度陡缓
B.植被疏密 D.降水强度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不是其形成原因的是
( B)
A.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B.气温低,降水少
C.缺乏植被保护
D.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生活情境题】《周恩来回延安》剧组到延安取景拍摄,向黄土高原深处
8.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高二地理《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题
高二地理《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题一、选择题2021年10月,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总面积4400余平方千米,约占海南岛面积的1/7。
公园涵盖包括霸王岭在内的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片区)。
霸王岭片区保护对象是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是集自然保护与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下图为该片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原因是()①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①禁止一切人类的干扰活动①保护稀有热带雨林系统①保障热带物种资源的合理开发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最适宜开展密集旅游活动的是()A.一般控制区B.缓冲区C.核心保护区D.无法确定吉首蒲儿根,种群极度稀少,仅在德夯流沙溪流沙瀑布下形成优势种群(湘西武陵山德夯风景区)。
德夯为半封闭式“V”字形峡谷,深达数百米,谷内光照时间、温度和湿度均与外界有显著差异。
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其濒危级别达极危,繁殖和延续受到威胁。
表是德夯风景区气候特征以及吉首蒲儿根的生长环境。
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气温介于12—23①之间,平均为17①湿度94%—96%土壤黄红壤、pH值为6.8左右年降雨量1200—1600mm全年日照1400h左右开花期3-5月A.阴暗高湿B.地势崎岖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4.导致吉首蒲儿根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种子落水错失萌发条件B.开花期短结实率较低C.人为过度干扰生存环境D.瀑布环境传粉效率低5.下列对吉首蒲儿根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有()①组培快繁,建立苗圃①扩大人工种群①风景区实施封闭管理①建立种群信息库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近100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非洲同步测试卷(含解析)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同步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同步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同步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非洲一、选择题1。
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远B.海陆差异显著C.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高原地形的影响答案:Dﻫ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非洲地区赤道附近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所以影响当地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因素。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自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其死亡人数之多、暴力程度之严重,已引发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相继召开紧急会议,敦促立即结束暴行,并逐步解决民众的合法诉求,其中利比亚位于哪个大洲。
A.欧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答案:Bﻫ解析: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故本题选B。
3。
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徙,凶猛的狮子和猎豹紧随其后。
这种景象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A.热带沙漠B.热带草原C.热带雨林D.温带草原答案:Bﻫ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2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训练C卷新版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2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同步训练C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67分)1. (6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期中)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 . 重金属盐B . 氮、磷营养物C . 固体废弃物D . 泄漏的石油(2)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A .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 .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 . 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 . 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 . 赤道附近B . 大洋中部C . 中、低纬近海D . 高纬近海2. (6分)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海水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
下图示意某海城8月海水透明度(米)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点海域海水等透明数值可能是()A . 17C . 14D . 12(2)甲海域东北部海水等透明度线较西南部密集的主要原因是东北部海域()A . 海岸线更曲折B . 污染物排放更多C . 海底坡度更缓D . 海域水深更深(3)此季节该海域海水透明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 海陆位置B . 气候C . 洋流D . 大陆轮廓3. (4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下图表示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 . 板块碰撞B . 板块张裂C . 岩浆活动D . 变质作用(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题库
生态环境基础知识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自然系统。
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 生态系统与生态类型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因素三部分组成。
生物群落是一群生物种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非生物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等。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等。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3. 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相互作用的物种和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或崩溃,造成生态灾害。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森林砍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水污染等。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等。
4. 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生态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过程。
生态保护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捞和狩猎等。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恢复或改善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湿地修复、水体净化等方法来进行。
5. 生态足迹与碳足迹生态足迹是指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所需的土地面积的需求。
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生态足迹大于生态容量时,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碳足迹是指个体、组织或产业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足迹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的健康。
减少碳足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6.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是指以人为中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城市。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植被的概念、类型及其在我国分布特点,掌握主要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描述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及其适应的环境,如草原、荒漠、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等。
-学生能够分析植被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
5.案例分析:选取一个我国植被保护的成功案例,分析其保护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启示。要求字数在400字左右,重点突出,分析深入。
6.探讨植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并论述植被保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字数在6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1.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2.作业提交时,请统一使用A4纸,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行间距为22磅。
3.提交作业时,请附上植被观察日记的照片和实践作业的实施心得。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1.知识层面:学生对植被类型、分布和功能的了解较为表面,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植被生态价值的认识。
2.能力层面: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策略的提出方面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于植被保护的情感认同已有一定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为保护植被付出实际行动,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然而,对于植被的深入了解及其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学生的认知尚显不足。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虽然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行动上,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实践性。因此,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一个茂盛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 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抬 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林中 潮湿闷热,脚下处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 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但困难重重, 并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乐园。
第4页
热带雨林
1、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域云 南,台湾,海南。
第17页
我国植被分别含有什么特点?
第18页
植被类型 环境条件 主要植物种类 主要分布地域
草原
半干旱
草
西北 、东北、西藏、蒙古
荒漠
夏季炎热干燥、
土壤贫瘠
仙人掌、骆驼刺
西北、新疆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全年高温多雨
炎热、湿润
椰树、橡胶树、可可 南部、赤道一带、海南、
云南
樟树、榕树、柑橘
草原
草原是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代 表性生物群落,介于夏绿阔叶林 和温带荒漠之间,占据着辽阔区 域。草原上占主导地位植物是多 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尚有少许一 年生植物、小灌木和半灌木,其 中针茅属禾草最占优势,草原 (Steppe)名字就来自于针茅 (Stipa)。
草原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 片狭窄,根系比较浅但非常密集, 郁闭程度远超出地上部分,可在 雨后快速吸取水分。
在我国南方也有针叶林分布,主要
有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思茅松林
和海南松林等。杉木是我国南方广
泛种植针叶树,高大挺拔、生长快
速、材质优良,是我国最主要用材
树种。
第12页
针叶林
湖光山色山地暗针叶林
针叶林是分布最靠北森林,针叶林北界就是森林
北界。由于在往北严寒和干旱迫使地上只能生长
环境保护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1. 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破坏和污染,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行动。
答案: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破坏和污染,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行动。
2. 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
- 答案:工业废气排放、车辆尾气排放、工业废水排放。
答案:工业废气排放、车辆尾气排放、工业废水排放。
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哪些主要条款?- 答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答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4.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估特定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措施来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并提供决策依据。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估特定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措施来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并提供决策依据。
5. 请简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同时,不损害资源和环境,以确保未来世代也能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同时,不损害资源和环境,以确保未来世代也能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6. 列举三种促进环境保护的个人行动。
- 答案:减少用水用电、回收废物、选择可再生能源。
答案:减少用水用电、回收废物、选择可再生能源。
7.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和维护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健康和福祉,并确保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
答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和维护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健康和福祉,并确保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
8. 简要描述您认为的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导论
国内外环境工程学科可排名 国内外大学
环境专业发展历史 1、各个时代 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 绿色文明 2、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区域管理 、系统理论指导 3、学科发展历史:环境卫生-环境 科学-工程-管理-监测、材料、机械、 生物工程、经济
专业涉及的知识
环境工程学(系统)、环境科学(原理)及其区别 物理学:热、电、声等。
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1)类型:世界草场主要有热带草原(非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温带草原(亚洲、北美洲)等。
水土流失
1.概念:水土 流失是在人 为因素影响
下,受风力、
水力、重力
等外力作用,
土壤发生移 动和破坏的 现象。
③地面物质组成。 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主要为风成黄土,粉粒占黄土总重量 的50%,结构疏松、富含碳酸盐、孔隙度大、透水性强、 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弱。
7 左玉辉《环境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和环境管 等
热点话题 男子工作4年考上哈佛研究生 回国后仍当 城管 认识这位哈佛硕士研究生,现任成都市城 管局直属的一家环卫公司高层管理张华( 化名),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同时,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城管局市 本级共有1134人,其中有2名来自西南交 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52人, 占比4.59%,本科学历占比近5成,而大 专以上学历则超71%。
身价15亿与月工资5000元两个同 学的区别----细节决定命运
,湖南益阳人,金立通讯集团董事长兼 总裁,身家15亿,手机月均销量45万部,年销售量超500 万部,集团年利润超3亿。
刘立荣 李盛,
海一电子公司的技术员,月收入5000元。
湖南新化人,刘立荣大学同学,现为上
必修三6-1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
C
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剧增
自主梳理
水资源缺短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臭氧层破坏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 、
、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等。
要点归纳 1.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
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 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原 因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答案
C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
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
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使生物能够登陆成功,并正常地存活下去。
(2)原因:空气中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
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 10万个臭氧分子。
2.温室效应见物质循环一讲 3.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
后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使雨水的pH<5.6。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
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 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
(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 (3)爆发的赤潮使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3.情感目标
( 1)通过对我国以及世界人口了解和描 导 课 述,使学生明确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口现状和前景 (2)通过对自己收集整理的材料的分析 以及一些环境恶化的图片展示,进一步深 环境压力 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这种强烈的 措施 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3) 通过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 结束 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人与自然、 社会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
导 课
人口现状和前景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材料 汇报调查结果。 农村组:自己村近50年的人口 变化情况。 城镇组:汇报蓟县近50年的人 口变化情况。 网络爱好组:汇报我国人口的 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导 课
人口现状和前景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与环境、 资源的关系更为重要。
导 课
人口现状和前景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激 增,而造成人们的乱砍 滥伐,盲目扩大耕地, 过渡进行放牧,肆意掠 夺式开采资源能源, 而今……
导 课
人口现状和前景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导 课
人口现状和前景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正是由于我国以及全球人口总数过大,增长过快, 从而使人们对各种资源的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进而造成 一系列的环境压力问题。
环境压力
措施
结束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 期内持续增长。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2005年 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要控制在13.3亿以内;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16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 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必修③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9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应训练1.(2009年茂名质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答案 B2.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答案 C对应训练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A.②④B.⑥⑦C.⑤⑦D.②⑤⑦答案 B4.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的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
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臭氧层耗损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多选)()A.人类的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B.海洋浮游生物增多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D.农作物减产答案 AD对应训练5.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水平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 第2节
减少,病虫害严重。
②原始森林破坏。 (2)后果:沙尘暴频繁。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3)措施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②有条件的地 方大兴草原水利.③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④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 草,草林结合。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1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 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 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 用氟氯烃制冷剂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联系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基因多样性.
不同生物基因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丰富多彩 的物种。 (3)不同的物种和多样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易错警示
误判生物多样性三种价值的归类问题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2)间接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稳定(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使用 价值。 特别提醒 (1)基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物
种分化的基础。
(2)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3)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
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最常见的是把旅游观
赏、文学艺术创作判断为间接价值。潜在价
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 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工业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高二生物导学案作业编号: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编者审阅:高二生物组日期:2010-12-9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一认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2.认真观察图片和视频讨论交流当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达成共识。
3.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说明生物多样性含义。
通过讨论实例1、2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课前预习及课前查阅收集资料,经交流讨论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5.通过对古人思想的领悟和当今环境现状分析,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含义。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学习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知识铺垫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区分生物是否为同一个物种的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
微生物:是指除动物、植物外其他所有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病毒。
自我评价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自我评价2.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并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B.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C.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 自我评价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 A.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替代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课堂学习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问题探讨:为什么说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其中的“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资料分析: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风送到2000Km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需要的关注与合作。
通过视频展示全球性生态问题并指出我们的家园面临威胁,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到你的生活了吗?2 .你平时的行为是否影响到这些环境问题?3. 归纳现在地球上有哪些具体的环境问题。
1. 、2.3.4. 、5.6. 7.例1、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粮食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土地荒漠化⑤海洋污染⑥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例2.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A.SO2的排放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C.C02的排放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例3.生物多样性是指()A.地球上全部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所拥有的各种性状B.地球上全部生物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遗传基因C.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多样的生态系统D.地球上多样的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全部遗传基因和性状(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实例1 在我国,红树林原广布于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的潮间带,即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缩小。
讨论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多少生物的生存发展?又将怎样影响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这对人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实例2 大面积种植水稻、玉米或小麦等,给人类带来了粮食的丰收。
但是,栽培品种大多抗病性差,而他们的祖先,野生水稻、玉米或小麦等,在基因组成上与栽培品种有着一定的差别。
讨论2:如果你是一位育种工作者,你将怎样利用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你知道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什么基因吗?讨论3.以红树林为例,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方面的价值?例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雄性不育稻和栽培稻杂交,培育出杂交水稻“野败”,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A.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直接价值 D.药用价值例5.苍蝇平衡棒原理被用于运载火箭的科研中,这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A.潜在价值B.直接价值C.间接价值D.生态价值例6.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药用价值B.提供工业原料C.作为基因库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问题探究: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学生交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例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牺牲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例8.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C.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例9下列做法中与可持续发展观不相符合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课堂小结基础检测2-1.图是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C.臭氧空洞D.森林锐减2-2.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3-1. 生物多样性包括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④结构多样性⑤功能多样性⑥效益多样性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3-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哪些层面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①基因②物种③生态系统④群落⑤细胞水平⑥景观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④⑤⑥3-3.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科学价值3-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4-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引入新的物种③对濒危的物种采取易地保护④开发野生生物资源⑤改良生物培养新品种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A.①②③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⑥4-2.陕西“周老虎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保护华南虎的关注,华南虎是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保护华南虎最有效的办法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B.捕捉到动物园进行人工喂养C.提取华南虎的DNA保护D.建立华南虎繁育中心5-1.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湖泊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A.禁渔或极少量的捕捞B.清除对人类没有经济价值的生物C.及时适量捕捞成鱼D.大力增加可食用鱼的种群密度5-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能力提升1.我国海关对出入境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禁止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的蔓延。
否则,有害生物一旦流入适宜环境,就可能()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将近似于“J”型曲线增长②造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减弱③造成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减弱④其天敌数量逐渐增多⑤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3.“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分析,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开垦的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开垦草地1800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万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面积仅1500万亩……。
”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度沙梁。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该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是( ) A.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B.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C.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善盐碱化土壤D.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4.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其中最有效的保护手段是。
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4.⑴组成生物的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自然选择的多样性⑵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5.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3)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自治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