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

课时 1 主备人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长江都或多或少有一点认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浅层次的,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我们一方面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识记长江流经的省级区;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2、通过学生对长江水利资源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长江面临问题的讨论,强化忧患意识,加强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五、教学难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

六、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落实方式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3分)播放《长江之歌》歌曲导入,烘托气

氛,激发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

(二)展示目标(2分)1、能在地图上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地

形区、注入的海洋,以及主要的支流。

2、记住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简要分析各

河段的特征。

3、运用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

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15分钟)

1、概况(1)全长、发源地、源头(2)注入海洋、湖泊

(3)各河段划分及特征

2、水系读课本片p50-p52,完成下列任务:

1、长江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源头

2、长江全长、各河段划分

3、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任务

1、长江主要支流及干流沿岸主要城市

自主学习,自主

发现知识,培养学

生读图能力,综合

支流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2、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有哪些?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试分析各河段特征

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

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分析问题能力,

(四)小组合作(10分)课件出示问题

1、从地形的角度,谈一谈在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

坝的优势条件?

2、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说一说长江流域水能资

源丰富的原因?

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探

究,培养学生探究

合作能力。

(五)达标测评(5

分)

练习册选择题

(六)小组评价与总结(2分)课代表总结这节课各小组的总体表现,评选出优秀小组以及优秀个人

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