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与看不见
光的色散(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紫外线
1.概念:把感光胶片放在彩色光带紫光以外,我们发现胶片仍 会感光,说明这里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我们把这种紫光之外、 看不见的光线叫做紫外线。
2.特性及应用:
①化学作用。紫外线可使照相机胶片感光(溴化银) ,因而 可利用紫外线摄影。
②生理作用。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杀菌
③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 商标的真伪。
紫外线的好处: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 身体对钙的吸取,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 处➢能。杀死微生物。
➢用紫外线灯灭菌(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或商标的真伪。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使皮肤粗糙 引起皮肤癌
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 此电焊工人在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护服, 戴好防护面罩。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 泡泡是色彩缤纷的
二、色光的混合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 么我们把任几种色光混合会得到什么 颜色的光呢?例如:红光和绿光混合会 得到什么色光呢?
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 ,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 成的。
光的三原色原理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 能得到其他各种颜色的光。
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②黑色物体吸取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取并反射各种色光。如果反射的较多, 则呈浅灰色;如果吸取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取任何色光。
色光混合的应用
色光的混合在科学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彩色电视 机呈现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第4-6节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教师用
周笔记、周总结、周测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光 的 折 射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说明:光线必须是 斜射 时,传播方向才会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透过透明介质看物体,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眼镜、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来工作的。
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河底变浅、水中的筷子“折断”了、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星星眨眼,“日出”、“日落”,透过火焰上方的空气看到物体在“跳动”,都是由于光折射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造成的;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折 射 定 律 内容: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0度。
2MNPQO 空气水1BA注意点:1)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大于在水中的角,在水中的角大于在玻璃中的角;2)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但它们增加的角度不一定相等。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大自然中的彩虹、日晕、霓、华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的色散而形成的。
三原色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电脑屏幕上的各种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组合而成的红、黄、蓝 叫做颜料的三原色画布上的各种颜色,是由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组合而成的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1)白光照到红布上,红布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红布是“红色”的;2)绿光照到红布上,红布只能反射红光,吸收绿光,所以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因此看到的红布是“黑色”的。
中考物理考点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解析版)
考点04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知识回顾】考点一、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
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示意图。
3.由上图,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AO与法线NN′夹角(α)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C与法线NN′的夹角(γ)叫折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
考点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所示。
3.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它是复色光。
4.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
红、绿、蓝也叫光的三原色。
【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重要考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在本章属于重点内容。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折射在中考光现象考题中属于常考内容,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考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光的折射现象判断、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光的折射实验探究几个方面。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光的折射现象常考题型是选择题,出现概率也很高;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难度一般不大;光的折射实验探究也曾出现,主要考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等知识。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考点1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可以表述为“同平面,居两侧,角不同,路可逆”。
居两侧:在法线两侧,在两种介质界面两侧;角不同:在光速较大的介质中角较大。
(2)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射角的减小而减小考点2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在承接的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谱,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2)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色光三原色混合为白光,颜料三原色混合为黑色。
(3)物体的颜色①透明物体的颜色:无色透明体(如空气、水等)可以让各种色光透过;有色透明体只允许跟它同样颜色的色光透过,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如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
即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如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
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4)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效应显著,主要应用有: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烤箱、红外遥控等。
(5)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易使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具有荧光效应,可以识别防伪标记。
##自主测试##1.2011年5月9日,海口市沿海惊现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请画出从AC面出射的折射光线。
3.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颜色的光。
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________。
甲乙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2022年广东省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04光现象(学生版)
2022年广东省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04光现象(学生版)考点总结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
太阳是最大的天然光,烛光或通电的电灯是人造光。
2.光线: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是客观存在的,而光线是为了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而构建的一种物理模型,同磁感线一样,并不存在。
3.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激光准直等。
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5.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某种物质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发生反射,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内容: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异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2)光的反射定律图示:(3)光的反射定律理解:①光的反射现象中,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对应的反射光线。
②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
③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
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两种反射现象对比考点三: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1.原理:如图所示,光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到光好像是从图中S′处射来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图可知:反射光线、入射点和虚像点在同一直线上。
这一规律经常用来进行相关的作图。
2.实像与虚像对比3.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或: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平面镜成像特点理解:①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图形。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及其要求概述新人教版本章有四个课题: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每个课题都包含了诸多知识点,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中考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
下面结合课程标准按照课题顺序阐述每个知识点及其要求。
每个课题精选一个典型实例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规范化的解题过程,也指出在解题时的易错点。
再给出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内容的高频知识点的真题、改编题、原创题。
这样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快速提升。
(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光速。
(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没有对这个课题做要求,本课题需要了解的内容是: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太阳虚像地平线太阳地球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色散现象★ 2 2二物体的颜色★ 1 112三看不见的光★ 3 3一、色散现象:1.色散: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英国牛顿发现的);(2)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最上面),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最下面)。
2.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和海市蜃楼一样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例题1】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A.光的色散B.平面镜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解: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与彩虹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或本实验不包含的内容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D.反射出来后的光不再有红外线【答案】D【解析】解: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在红光的一边有红外线;综上所述,该实验包含了ABC,没有包含D。
故选:D。
【例题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绿光 B.黄光 C.紫光 D.橙光【答案】A【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色散现象的解释
光的色散现象的解释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在透过介质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在通过介质后偏离原先的传播方向,从而产生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散射的现象。
这一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成为了许多技术和应用的基础。
一、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引起的。
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而折射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个介质之间折射率的差异。
因此,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使得光线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二、色散现象的分类1. 弥散色散:弥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介质后传播方向偏离的角度大小与波长成正比。
即波长较短的光偏离角度较大,波长较长的光偏离角度较小。
这种色散现象是由于介质的折射率对波长的依赖性造成的。
2. 斯托克斯色散:斯托克斯色散是指光的色散现象与波长的平方成正比。
斯托克斯色散经常出现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中,例如光纤和光学晶体等。
3. 自由色散:自由色散是指光的色散现象与波长呈非线性关系,不同波长的光产生的色散程度不同。
这种色散现象通常出现在具有特殊结构的介质中,如光栅和光纤光柱等。
三、色散的应用1. 分光仪:分光仪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将复杂的光信号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用于研究光的性质和物质的成分。
2. 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由于光的色散现象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扩展,从而降低了信号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光纤通信系统中需要进行色散的补偿。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特性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光的色散现象使得光谱分析能够实现。
4. 激光技术:在激光技术中,通过调节激光的波长和频率,可以实现对光的色散特性的控制,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应用,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印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自上而下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混合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
多一种颜色就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要大于单色光的亮度。
如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的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按照不同的亮度混合而成。
]2、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种颜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此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三、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紫外线。
1、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1】、红外线的特性:(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3)红外线还可以遥控。
【2】、红外线的应用:(1)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2)红外线遥感;(3)红外线遥控。
3.紫外线【1】、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
【4】、紫外线的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答案】A【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
粗糙
漫
.换用如图1丙所示的标有角度的硬纸板,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纸板上喷烟或雾、换用带颜色的激光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直接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简化实验操作
透过
反射
4. 看不见的光
名称
光谱图中位置
特性
应用
红外线
红光外侧
热作用、穿透能力强等
诊断病情;拍摄“热谱图”;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烤箱等
紫外线
紫光外侧
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 荧光效应等
手术室、病房用紫外线灯来消毒灭菌;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等
顺
(5) 如图1乙所示,将硬纸板的 面沿 向后或向前折转,让入射光线贴着硬纸板的 面射向平面镜,在硬纸板的F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图1
(6) 在图1甲中让激光沿着 方向射入,若观察到反射光线沿着 方向射出,则说明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
续表
【即时练习】
1.如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m></m> 角射向镜面,则入射角为_____;如果将平面镜逆时针转过 <m></m> ,则反射角变为_____.
第1题图
2.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____(选填“ <m></m> ”“ <m></m> ”或“ <m></m> ”)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度.
2014中考物理 第5课时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课件(包考解读+考点聚焦+包考探究+以2013年真题为例)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5课时┃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折射 成像
如图所示,人眼看到的物体 虚像 , A′是折射所成的________ 高 比物体A的实际位置_______
折射使池水“变浅”、看到水中鱼儿位置比 实际位置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 楼等
折射 现象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5课时┃光的折射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5课时┃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______ 红 、______ 绿 、______ 蓝 ; ①透明物体颜色由它______ 透过 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______ 反射 的色光决定; ③白色物体______ 反射 所有色光,黑色物体 吸收 所有色光;如电影屏幕做成白色,是因 ______ 反射所有色光 为白色物体能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 以看到彩色画面
预测2014年中考命题可能会以光的折射现象为主出一 预测 道单项选择题,也有可能会与力、热、电相结合进行考 2014 查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5课时┃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光的折射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 偏折 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向发生________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________(
特点
画出反射和折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光路图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5课时┃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与看不见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知识要点梳理:1、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2、光的色散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3、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04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光现象
第四讲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一. 光的折射
叫做光的折射。
1. 折射光线与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折射角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理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二. 光的色散
白光不是,而是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
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什么颜色的物体,只反射此物体的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三.看不见的光
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几种不同颜色的光。
叫做红外线
叫做紫外线
例1. 在暗室的绿灯下观察一张写有红字的白纸,看到的现象是
()
(填“绿纸白字”、“白纸红字”、
“绿纸黑字”)。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1.(2014,广元)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 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_折__射___形成 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_反__射___形成的虚像。
2.(2015,枣阳)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 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 为__60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3_7_°__。
考点二) 光的色散
考点三)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对比
【特别提醒】 (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越强。
考点一) 光的折射 【例1】(2015,黄冈)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 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点拨】池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池底A点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发 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A的虚像点A′ ,由此可画出折射光线及虚像点A′。 【答案】
【图片与命题】
【图片与命题】
实验)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命题点 1.光线在清水中通常会看不清,可以在水中加入__牛__奶___等来帮助观察。 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的关系是 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内__,__折__射__光_线__、__入__射__光_线__分__居__法__线_两__侧____。 3.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小__于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折 射角__减__小__。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为__0_°___。 4.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远__离___法线,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__增_大___。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看不到折射光线,此为全反 射。 5.光路可逆性:将光线逆着折射光线入射,观察光线_沿_原__入__射__光__线_射__出___。 6.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光学详细知识点
光学知识点大汇总、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3的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像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完整版)光的色散知识点+练习+中考题
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讲义4.4 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的光一、知识和技能要求1、认识光的色散现象;2、认识色光的混合和物体的颜色;3、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4、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二、重点难点精析1、光的色散(1)、单色光:不能分解为其它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复色光:由若干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结论: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的光。
如图所示。
(2)、正确理解光的色散: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阳光发生了色散,揭开了物体的颜色之谜.: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白光进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彩虹”是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多小水珠色散而形成了彩色光带。
2、物体的颜色:(1)、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室外的大屏幕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的。
(2)、色光的相加混色:A、红+绿=黄;B、红+蓝=品红;C、绿+蓝=靛;D、红+绿+蓝=白。
(3)、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能使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通过,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3、红外线和紫外线: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一切物体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1800年,美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一、选择题1.如图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2.乙同学把刚买来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 3.)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6.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 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 ′是界面D.MM ′的右边是玻璃A B C D 图1【答案】D8.(2012广东梅州,第10题)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5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答案】A9.(2012 湖南衡阳第4题)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D10.(2012陕西,第1题)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答案】C二、填空题11.(2012安徽,第6题)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答案】60°37°12.(2012江苏宿迁,第13题)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当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发生____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多种色光;人长时间在强阳光下看书,容易造成近视,需戴____镜矫正。
光的折射 色散 思维导图
看不见的光
物体颜色
不透明物体由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把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 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就是什么颜色的 物体若对各种色光都能反射,则它是白色的 物体对各种色光都吸收,则它是黑色的
编辑:学而思 贺昌忠老师
光的折射/色散 思维导图
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后,从三棱镜射出的光被分解叫做光的色散 太阳光被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把它们按这样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白光(太阳光)是色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彩虹、人工虹等 红、绿、蓝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 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因此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红、黄、蓝 人们可以利用红、黄、蓝这三种颜料调出其它色彩,但却不 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两种颜料的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光 ,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 减光混色:多一种颜料颜色变得更暗,即越混越暗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如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 加光混色:多一种颜色的光使光线更加明亮,即越混越亮 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加热,如红外线烤箱 穿透能力强:利用红外线探测,如红外遥感 化学作用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生理作用强: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可用于消毒、杀菌 荧光效应:用于防伪等项目,如验钞机 紫外线 颜料的三基色 三原色和三基色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颜料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 三线共面 折射定律 法线居中 两角关系 色散现象 辨别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色散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发生在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处 在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发生折射 折射条件: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水中筷子变弯、彩虹、角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4、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5、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6、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1、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了解光谱和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
学习难点利用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1、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2、光的色散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3、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规律方法指导:1、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2、关于物体的颜色应知道:(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3)、如物体不反光则该物体颜色为黑色;若物体不吸收光线,即全部反射或透射,则该物体颜色为白色。
经典例题透析:颜色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__________.小华的调色板上如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颜料,他也能通过颜料混合画出各种色彩的图画,这说明色光的混合规律跟颜料的混合规律是__________。
解析: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不同,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白光是由三种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三种颜色,它们的混合原理不同。
答案:红绿蓝色光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不同的总结与升华: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
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举一反三:将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同时照射到白色的屏上我们可看到_________ 色。
解析:白屏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反射到我们眼睛的是红蓝两种色光,在我们看来应是紫色。
答案:紫2、小明用红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光”字,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这个字,将会看到什么现象?答案:白纸反射红光,红颜料反射红光,所以我们看不清这个字。
总结升华: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3、如物体不反光则该物体颜色为黑色;若物体不吸收光线即全部反射或透射则该物体颜色为白色。
举一反三:阳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照射到一个红背心上,这个背心将成什么颜色?答案:蓝玻璃透射蓝光,而红背心只反射红色,所以我们看到的背心将呈黑色。
3、(2011 四川广安)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色。
解析: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不光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会向不同方向反射,题中强调“从不同位置看见”,说明反射光线是向不同方向射出的,所以是漫反射现象;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颜色的色光会被它吸收,蓝色牛仔裤只能反射蓝光,当用红色灯照射时,红光会被蓝色裤子吸收,所以观众看到的裤子是黑色的。
答案:漫反射黑总结升华:该题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二是物体颜色的判断。
举一反三:(2011襄樊市)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
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
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____________的缘故。
解析:桃花属于不透明物体,桃花是红的,太阳光照射到红色的桃花上,把太阳光的红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们感觉桃花是红色的,其他的色光被桃花吸收。
答案:红光折射现象4、小明不慎将一支铅笔落在了水杯里他发现铅笔变弯了如图所示:请用光学知识解释。
答案:如图设铅笔底部和容器接触部位为A则:A发出的靠近法线的两条光线,折射入空气中,这些折射光线不能相交,但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交点A′射来的,再跟平面镜成虚像的情况对比,说明眼睛看到的是A 点的虚像,虚像A′的位置在A之上,眼睛看到的池底各点都如此,所以看起来A升高,眼睛看到的水中的铅笔各点都是如此,而使铅笔看起来上翘。
总结与升华:①、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②、光在两种介质表面斜射时要发生折射;③、折射时角度(跟法线的夹角)大小要找对;④、人的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⑤、反向延长线得到的是虚像。
⑥、折射现象光路可逆。
举一反三:水面下的物体看岸上的物体会感觉物体偏高还是偏低?答案:一个物体在A处发射的光线经折射如图,我们感觉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把光线返向延长即交于A’因此我们感觉物体偏高。
5、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玻璃制成)上,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根据光发生折射的介质情况,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总结与升华:大家要熟记光的折射定律并记住: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光线跟法线的夹角)较大。
举一反三:一条光线从圆心O斜射入一玻璃砖,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解析:光线从圆心O入射后要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再从玻璃射入空气时,由于此入射光线过圆心,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此入射光线与该点的圆面垂直,所以可以看成是垂直入射,因此传播方向不变。
如图所示:折射知识的综合应用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由某介质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1=∠2≠∠3,试指出图中的界面和法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解析:我们应知道光线在两种介质表面斜射时通常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和折射定律,仔细分析题图,先分析哪是界面,AO、BO、CO不可能是界面,(为什么?自己分析一下)只有MM′和NN′可能是界面.假设界面是NN′,那么MM′就是法线,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必在同一种介质内,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O应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因为∠2≠∠3,所以反射角(∠BOM)和入射角(∠COM)不相等,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假设不成立。
因此MM′是界面,NN′是法线。
在三条光线中,有OA、OB两条线在同一介质中,所以入射光线只可能是AO、BO中的某一条,假设BO是入射光线,那么OA是反射光线,OC则是折射光线,这样折射光线OC和入射光线BO在法线同一侧了,不符合折射规律,假设不成立。
只有AO是入射光线,那么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光由某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偏折,与图示情况相符,∠1=∠2。
所以MM′是界面,NN′是法线,三条光线如图所示:总结与升华:(1)解答该类问题时,要注意将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综合运用;(2)分析该题要用假设法.在分析时先假定,然后由假设出发,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已知条件来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肯定或否定.假设法是分析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要领会掌握这种方法;(3)在题目解答后,要学会对解题结果进行分析.如本题确定MM′是界面,NN′是法线,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AO和OB分居法线两则,入射角∠1等于反射角∠2,符合反射定律;OC是折射光线。
AO和OC分别处于介质和空气中,且在法线两侧,∠3>∠1,题意指出光从某介质射入空气中,也符合折射规律。
举一反三: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析:我们应先画法线ON,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出反射和折射光线,注意:∠γ=∠α=45°>∠γ'。
答案:探究园地7、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小华想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于是他找到了如下器材进行实验:他取了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水槽,在水槽内竖立一个白色塑料板,在塑料板上画一条线与水面垂直当作法线,法线与水面的交点作为光线的入射点,为了看清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他在水中滴入一些牛奶使水略显混浊.关灯后,小华用激光手电筒在水中靠近白板的位置上使激光平行白板射向水面,在入射点发生折射.小华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很难看清楚,于是他就点燃几支蚊香放在水面附近,不一会空气中烟雾缭绕,他重复上述实验时便在空气中看到了清晰的光线,小华一边实验一边描绘着实验现象的草图.他把水面画成实线,把法线画成虚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现场描的,但没有及时标上箭头,如图是小华描绘的三张图,图的方向放乱了,请你帮他在三个图上分别标上箭头,并注明哪一边是水,哪一边是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