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论文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社会情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特点。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正向强化、负向强化、惩罚和消弱等概念。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或者积极的肯定来增强某种行为,以使这种行为更加频繁地出现。
负向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的不愉快刺激或压力进行消除或减少,以增加该行为的频率。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惩罚或者否定的评价来减弱某种不良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消弱是指通过消除或减少对某种行为的关注和回应来减弱这种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加强或者减弱的,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强化和惩罚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 正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或者肯定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负向强化负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般不太明显,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
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并且改正后,教师可以通过减轻其责任或者给予一些便利来强化其积极的行为,使其对于良好行为有更强的记忆和体会。
3. 惩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改进的目的。
当学生缺席、迟到、偷东西或者作弊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并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后果。
教师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
教师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日常教学中,既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也需要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一、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1. 课堂管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主要场所,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则,确保学生的学习秩序。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监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2. 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活动是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班级集体活动、主题讲座、文化节等。
通过这些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也为师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3. 家校联系家校联系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及学习进展。
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家长通知、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等方式,可以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将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日常行为管理良好的日常行为管理是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开展学生的行为管理:(1)规范行为规范:教师应与学生一同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期望和底线。
同时,教师应采取正向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2)建立奖惩机制: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积极表现;同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理论,它强调通过强化积极行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新情境下,如何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改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认为行为是可以被塑造和改变的,而这种改变是通过对行为的强化或者弱化来实现的。
强化是指一种刺激,它会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
斯金纳将强化划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正向强化是指给予奖励以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而负向强化是指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
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对行为的强化,可以增强所期望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积极强化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当学生做出优秀的表现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弱化消极行为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生的消极行为,比如不听讲、走神等。
教师可以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对这些消极行为进行弱化。
教师可以在学生表现消极行为时,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者消极的反馈,以此来减少这些消极行为的出现频率,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建立正向的学习环境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正向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肯定和表扬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
班级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班级管理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管理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班级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
首先,班级管理能够提供一个秩序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更好地专注于知识的获取和内化。
教师通过合理的班级管理措施,如规范的纪律要求和课堂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提升学习效果。
同时,班级管理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和时间管理,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班级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和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或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还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另外,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来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例如,班级管理可以包括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情感困扰,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班级管理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理解社会,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最后,班级管理还能够提供家校合作的平台。
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制定学生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教育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
总之,班级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能够提供秩序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加强家校合作。
狠抓班级课堂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狠抓班级课堂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玉华教授说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应在工作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如何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许多教师都努力寻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神方”,我也在苦苦的追寻。
几年的教育实践与探求,我一直在尝试下面的做法。
首先是狠抓班风——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良好学风是取得优质教学成绩的保障。
好的班风是好的学风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新集体成立之时就是建立班规班纪之际。
在民主集中的原则下,全面系统的有针对的制定有实效性的制度,做到有规可依。
通过了班规之后就是认真学习,做到生生胸中有数,有规必依,深入落实,赏罚分明,违纪必究。
为了保证规章制度实施的实效性和持久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对全班学生进行量化考评,做到抓反复反复抓。
每天都要对班里遵守和落实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督及时点评,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
对班级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时进行公开表扬,对偏离行为规范的行为, 开展对事不对人的评价讨论,利用班会时间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教育, 对于极个别的违纪严重的谈心教育。
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巩固和强化, 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正了,学风才会浓。
学生们在良好的班风氛围中,全心投入学习,教学质量在无形之中定会有所提高了。
其次是树立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一个正常的班集体,相对而言,一般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
优等生往往凭品学兼优而备受教师的精心呵护。
后进生调皮捣乱惹事生非,也就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
而中等生因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处于一般水平的中间状态,比较安静,且较少惹麻烦,往往容易被老师疏忽,因而成为教学的盲点,而他们恰恰是教学的临界生。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而课堂管理却是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前者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班集体,后者的目标是为有效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者的联系就在于:班级管理的成功有助于课堂管理的成功。
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和谐融恰的班集体无疑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乐于参与并彼此支持和欣赏。
当然,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为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形成班级健康的舆论和气氛,从而有助于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激励有方、组织有序的课堂有助于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相反,一个枯燥、无序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成长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于当今中国学校教育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堂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班级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有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班级作为学习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班级管理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声望。
优秀教师的声望往往先于他们的个人形象而广为传播。
因此,同事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
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要和学生一道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予以强化。
你要不断地检查学生对班规的理解情况,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班级成员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对于知识的建构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其中有反馈、强化、修正、丰富、重组。
班级作为学习共同体,对于满足学生的情感归属的需要、自尊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技能(诸如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吸纳他人的思想观点、勇于承认自己观点的缺陷和不足等等)都有其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一、前言幼儿园教师在课堂和班级管理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情感识别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同理心等,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理解和洞察力。
下文将详细讲解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
二、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管理2.1 课堂管理目标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每个孩子接受到适当教育的同时,确保课堂的秩序和组织性。
在这种管理环境下,这些儿童可以得到合适的关注和指导,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中精力和自我控制的技巧。
2.2 课堂管理策略2.2.1 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和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注重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在构建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计划时,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优点和挑战,并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2.2.2 优先考虑行为管理技巧在幼儿园教师的课堂中,行为管理技巧通常是优先考虑的策略。
通过使用一些行为管理技巧,如有效的鼓励、积极反馈和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幼儿园教师可以帮助儿童积极参与课堂,并减少问题行为。
2.2.3 实施积极纠正当幼儿园教师遇到出现问题的行为时,应采取积极的责任纠正措施。
教师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提前规划每个活动的行为标准和规则。
如果发现学生的行为不当,教师应带着同理心和耐心告诉孩子何为正确的行为。
2.2.4 组织合理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师们可以通过组织合理的教育环境来促进课堂管理。
为每个孩子配置适当的物品,例如书籍和工具,并保持课堂的整洁和有序,以便促进和鼓励学习。
另一方面,在一些课堂活动中,教师可能需要控制另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例如音量、光线亮度、室温、全班安排等。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感官发展。
2.3 课堂管理技巧2.3.1 使用有效的语言句式在课堂管理中,语言句式的使用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课堂的每一节课与怎样管理班级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相结合
课堂的每一节课与怎样管理班级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相结合摘要: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班主任的赏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被遗忘的角落”重新闪光,也能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展示自己的才能,精心备课,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注意教师的形象魅力--要有精湛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博大的爱心,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
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起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教师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尊重、关注、赏识、宽容、等待……”等一个个鲜活的词,让我深深地领悟了班主任实行赏识教育,帮助困难生点燃自信,迸发力量,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中之重。
关键词:赏识;鼓励;信任;宽容;等待;关注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47-011.注重教师的形象魅力,赏识教育使”被遗忘的角落”重新闪光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讲授来感知,理解所学内容,并由此获得对数学知识及数学教师的印象。
在师生的教学交流中,如果教师总是以独特的个性风格给学生造成良好的印象,他的形象就有了吸引力,征服力,就能统摄全局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振奋情绪,敬佩老师,喜爱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印象,数学教师的形象魅力应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上,在课内外的各项教学活动中,都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质、理想信念、情感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科任教师绝不能置之不理,把它全抛给班主任,而应该及时地捕捉机会,对学生加以疏导,给予教育,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打动学生,达到教育与教学、育人与教书的完美统一,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05
课堂管理的实践应用
课堂纪律管理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
01
确保学生明确了解课堂的基本规则,如按时到校、保持安静、
尊重教师等。
强化纪律意识
02
通过日常的课堂管理,逐渐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他们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03
一旦发现学生违反课堂规则,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口头警
告、暂时制止等,防止问题恶化。
民主原则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意见,鼓励学 生参与班级管理,建立民主的班 级管理制度。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
既要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和创造力,也要通过适当的 约束措施维护班级秩序和规范。
02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 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协调、组 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和活动。
范围不同
班级管理涉及整个班级和 学生的全面管理,而课堂 管理主要关注课堂上的教 与学过程。
重点不同
班级管理更注重学生的整 体发展和班级氛围的建设, 而课堂管理更注重教学过 程的组织与协调。
主体不同
班级管理主体通常包括班 主任、任课教师和学校管 理层,而课堂管理主体主 要是任课教师。
如何平衡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对策
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加强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 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班级氛
围。
课堂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影响学习效 果。
对策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同时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学生参与度低
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班级管理的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活动
班级管理的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活动班级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活动是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之一。
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班级管理的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活动。
一、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1. 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师生信任基础,教师要关心个别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
2.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通过举办班级集体活动、座谈会等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鼓励学生彼此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交流、协作,加强班级内部的互动与合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制定有趣的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学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通过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
三、建立激励机制1. 设立奖励机制。
设立表扬、奖励制度,对在班级和学校层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
让学生有机会在班级、学校或其他场合表演或展示自己所学的成果,给予肯定和赞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3. 注重学生参与决策。
让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讨论与制定,使他们有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和活动。
结语班级管理的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和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
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班级管理中的课堂纪律与秩序
班级管理中的课堂纪律与秩序班级管理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课堂纪律与秩序更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课堂纪律与秩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文将从促进课堂纪律与秩序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明确的规则与纪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违纪行为的处理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促进课堂纪律与秩序的重要性良好的课堂纪律与秩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纪律与秩序良好的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听讲、理解和吸收知识,而无序的课堂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良好的课堂纪律与秩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自律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气。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课堂管理,确保教学过程的井然有序,例如合理安排座位、提前准备教学用具等,有助于维持秩序并减少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3. 建立明确的规则与纪律为了确保课堂纪律与秩序,教师需要明确并坚持制定一些基本规则与纪律。
这些规则应当适用于所有学生,并且包括学生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行为负责。
例如,禁止迟到、早退、打闹、吃零食等行为,同时鼓励学生保持课堂安静,尊重他人,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进而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4.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营造和维持课堂纪律与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课堂并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 对违纪行为的处理面对违纪行为,教师需要适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保证课堂纪律与秩序的维护。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
学校教学管理论⽂(精选5篇)学校教学管理论⽂(精选5篇) 在⽇常学习和⼯作⽣活中,⼤家⼀定都接触过论⽂吧,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如何写⼀篇有思想、有⽂采的论⽂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学校教学管理论⽂(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教学管理论⽂1 1.当先学校教学管理的普遍现状 当下众多学校都严抓管理,各个学校对其教学⽅法、课堂纪律、教学安排都有严格的要求,甚⾄不断更新、填充校园制度以加强管理,并希望借助管理⽅式的严肃细致来达成教育⽬标。
但是在这样的严格管理中有些学校教学效果有时却因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适得其反⽽备受⾮议。
可见,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下,依然存在很多原则上的问题需要我们发现。
1.1缺乏创新、不重视教学研究 在⼤多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沿⽤传统的管理⽅式对教师的课堂效果做出要求,追逐教学内容和学⽣的成绩,重视基础理论和现有理论的教学,⽽忽视了更深⼀步的教学研究。
从学校⾓度来看,很多学校⽐起教师的科研成果更重视学⽣的实际成绩和课堂教学。
从教师⾓度看,学校的忽视也造成了教师教学⽅法和内容懒于创新和缺乏上进⼼的局⾯,对教学研究漫不经⼼,很难融⼊深层次的教学领域中去,即便在研究中也照搬前⼈研究成果,没有脚踏实地地从现⾓度出发去进⾏针对性研究。
不仅如此,在学校和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往往很少涉及探索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只为了考试⽽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到学⽣闹钟,这会⼤⼤影响学⽣的综合能⼒。
1.2学科教学与⼈⽂教学⽐例失调 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智⼒、能⼒以及⼈格统⼀的学⽣,但是从眼下的教学管理不难看出学校对学⽣学习成绩的要求远远⼤于对学⽣⼈⽂素质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精⼒也集中在知识学习上,对学⽣的⼈格培养往往局限于“不出⼤事就可以”的状态。
究其原因,⼀⽅⾯教师对于现在的学⽣⼈格培养缺乏信⼼,认为现在的孩⼦“难管”,为了避免师⽣冲突⽽避开⼈⽂培养,这是⼀种客观的现实情况,主要与社会风⽓有直接的关系;另⼀⽅⾯,在考试、就业等⽣存压⼒下,教师更注重学⽣各学科的成绩,认为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地⽅,⽽忽视了“教书”与“育⼈”的平衡,这种缺失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落实中的不⾜。
班级管理论文4篇
班级管理论文4篇班级管理论文第1篇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关键词班级调节提高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
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
2008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语文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
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老教师。
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二泉映月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
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
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相关推荐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心得体会(通用28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篇1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尤其是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本人认为,只要观念更新,班主任工作成效随之也就会出现。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生总会有差别。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一个学生是无条件的。
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
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像阳光一样,洒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
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班主任狭隘教育观的表现。
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们不妨借过来说:一个班主任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
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许多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二、构建师生对话平台,“严师出高徒”这话没错,但这还不够。
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
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所担当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
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
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
在学生人生成长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
班主任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
中专生即将走向社会,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五彩的世界,他们脚下的路在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们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摘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正面强化来奖励学生的良好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管理方面,建立正面的教学和管理氛围是关键,同时设定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
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班级管理效果,为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强化理论的实践应用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可观的效果。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强化理论,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习兴趣、积极性、奖励机制、惩罚机制、正面氛围、效果、实践应用。
1. 引言1.1 介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伯福尔·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行为主义的领军人物"。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他最为著名的贡献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奖励来塑造和控制的。
斯金纳认为,通过恰当的强化和惩罚,可以增强或减弱某种行为,从而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
强化理论强调了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斯金纳强调了正面强化,即通过奖励来增强积极行为,而非通过惩罚消除消极行为。
他认为,对于学生和员工来说,正面的激励更加有效,可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管理方面,领导者可以利用强化理论建立正面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强化理论,教育者和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励他人,实现个体和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1.2 强化理论在教学与管理中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强化理论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所期望的行为,这种积极的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建立积极的教室文化
乐于学习
鼓励团队合作
创造充满乐趣和动力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 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意装饰设计
通过创意装饰设计打造独特的学 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小组活动
2
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团队精神。
3
互动式教学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 堂讨论和活动。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 程内容并提高表达能力。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个人化目标
设定个人化学习目标,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奖励与认可
给予学生积极的奖励和认可, 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业成 绩。
鼓励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学 习。
处理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
冲突解决
教导学生冲突解决技巧,帮助他 们有效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
积极管理行为
采用积极的行为管理策略,帮助 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向激励
采用正向激励措施,鼓励学生保 持良好的行为并取得进步。
总结和展望
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积极的教室文化、 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处理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 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对于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本演示将重点介绍 建立积极的教室文化、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处理 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积极的学习环境
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
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然而,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则和制度执行,它们需要教师们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班级管理是教师成功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纪律要求,并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鼓励和正面激励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在班级中的全面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分组来差异化教学,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以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
另外,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需求等。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家长和学校其他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中的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
班级管理中的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当代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就班级管理中的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课堂互动是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
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与传统的单向教学相比,课堂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堂互动的实施方法1. 提问与回答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可以由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小组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 激励式教学激励式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真实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课堂互动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不容忽视。
班级课堂纪律与学习秩序管理
班级课堂纪律与学习秩序管理一、引言在一个班级中,课堂纪律和学习秩序的管理至关重要。
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团队氛围和学习氛围。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探讨班级课堂纪律和学习秩序的管理方法。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想有效地管理班级的课堂纪律和学习秩序,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保证教室的整洁与安静,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
同时,教师还需注重课堂氛围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互动和合作的学习平台。
三、建立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为了有效地管理班级的课堂纪律,教师应该建立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学生的到课时间、禁止使用手机等一些基本原则。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激励学生遵守纪律。
四、严格执行纪律规则一旦建立了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教师就要严格执行。
这意味着教师要始终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违反纪律行为的问题,确保纪律的有效执行。
五、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纪律除了教师的严格执行外,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纪律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纪律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纪律与学习效果进行有机地结合,鼓励学生通过遵守纪律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六、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秩序,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七、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也是管理班级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八、合理分配学习资源为了提高班级的学习秩序,教师应该合理分配学习资源。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 2.课堂纪律的管理措施
• 课堂规则只是静态的条文,只有这些规则得以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将课堂规则转变成为课堂纪律,具体要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争取更多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既是课堂纪律 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策略之一。要求教师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时间意识,注意 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策略有增加参与、保持动量、 保持教学的流畅性、管理过渡、上课时维持团体的注意焦点。
• 上课时维持团体的注意焦点是指运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术,确保班上所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投入 到学习中去。
• (2)区别对待课堂环境中的三种行为。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江绍伦将学生在 课堂内的行为划分为积极行为、中性行为和消极行为三种形式。
• 积极行为是指那些与实现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行为。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应鼓 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其强化方式有社会强化、活动强化、行为协议和替代强 化四种。社会强化是运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增强学生的行为; 活动强化是指学生表现出具体的课堂积极行为时,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 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与条件;行为协议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旨在鼓 励和强化积极行为的协议,如“如果期中考试平均成绩达到80分,就可以奖 励一支钢笔”等;替代强化是指教师所做的具体行为示范充当了替代强化物, 学生会模仿和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 真正的教育。”今年实行的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课堂上 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班级管理的主体。例如培养一届能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论文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和范围的扩大,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课堂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笔者从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英语课堂管理。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策略课堂是对学生教学和管理的交汇之处,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结合点,是将教育社会化和个性化融于一体的地方。
课堂管理要求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组织协调和教学。
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在逐年快速增加,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的质量,也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尝试对高职英语课堂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
1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管理现状1学校体制存在缺陷。
部分高职院校把英语课设为基础课,采用大班授课,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纪律难以管理,课堂约束力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效果下降,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
2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招收途径多,包括普通高考考生、单独招收学生、委培生和三校生等,学生文化和生活背景也都各不相同、差异很大。
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但大多数学生英语底子薄、词汇量小、阅读听说能力差。
同时,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考等级证书,方便就业等原因,很少学生是抱着兴趣或者求知的愿望去学习的,因此,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
这些都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任务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了诸多挑战。
3高职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大都是在毕业之后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走向工作岗位的,有些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所以这些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会力不从心。
科班出身的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在课堂管理中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是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后才逐渐接触到一些教学和管理理论,因此有必要向这类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管理学方面的系统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有助于其在教学中积极地实施课堂管理策略。
2加强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整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起到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的作用。
英语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头脑中牢牢树立课堂管理的意识,重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课堂管理是维持英语课堂正常教学的关键,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是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优化课堂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有张有弛的学习情境中高效地学习。
三是教师课堂管理的经验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课堂经验丰富的老师,不光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要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能够掌控课堂全局,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管理模式的探索1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需求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越强烈,由此引起的学习行为强度也就越大。
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需求,正面引导和激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
2制定有效的管理规范。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建立统一的课堂规范,并使其固定化。
需要注意规范的效力来自于学生的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因此,在制定规范时应充分发扬民主,动员学生参与,让学生深刻理解到规范的内容及必要性,这样才能使规范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起到预想的约束作用。
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规范评价其他学生的言行,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一个大家认同的规范惩戒违规的行为,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通过建立这样一种规范,营造一种以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自律的课堂氛围。
3增强积极良好的心理暗示。
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或压抑、或紧张、或自由、或活泼,这些心理暗示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综合作用所形成的。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实现比较宽松的管理环境,因此,师生应该努力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谁能帮老师解答这个难题?”、“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等话语,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主动思考,并适当的使用“这样做似乎更好”、“很有创意”等语言给予学生鼓励,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和行为,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潜移默化地增加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暗示。
4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
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了解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虽然高职教育的学生处在高考应试分流制度的末端,但高职学生来到学校后,教师就要充分地尊重他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心存偏见,努力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很好地安排和把握教学的进度,防止因教学推进的过急或过慢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判断和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心中明白什么话适合在课堂上讲,什么话适合课下单独讲,讲话要达到什么效果,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些都必须充分地考虑、果断地应对和处置。
最后,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外,补充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将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课堂管理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既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要我们秉承以生为本的态度,勇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惧挑战,就一定能构建出一个生机、活泼、有序、高效的新型课堂。
作者:刘钰刘波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参考文献:[1]王利群,金品一,赵晓杰.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作用及用途[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2:37~38.[2]文秋芳.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4:42~45.[3]赵志英.提高高职人文类公选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127:291~292.摘要: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阶段受到诸多压力,容易导致课堂管理失效,影响其职业认同感。
分析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有助于改善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成长环境,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获得专业成长。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失效原因;失效对策初任教师是指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成功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再经过入编考试筛选,才工作1-3年左右的新教师。
初任教师对工作环境经常会有不现实的“职业期待”[1],这些“职业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差距和困难,使得他们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学生方面,课堂问题行为频发带来的消极作用是很大的。
初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技能,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突发状况。
②家庭方面,初任教师正值角色转换时期,由“学生转换为教师”、由“孩子转换为家长”,需要时间来适应角色转换。
尤其是在“学生转换为教师”的过程中,受到家长不认可、不理解的压力居多,这就容易产生自我判断过低、情绪管理不当、教学行为不适的问题。
③学校方面,由于初任教师处于融入教师集体生活的适应阶段,诸如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处理与其他教师尤其是指导教师的关系等,都是影响初任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④制度方面,由于缺少系统的轨制撑持,教师的培育模式、招聘体制、培训方式、考核与提升方式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因此,初任教师的就职信心与职业生涯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提出的建议书《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中指出“,应该对刚开始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的最初职位及他们将要进行的工作,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实施德育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主体,其课堂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所以分析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课堂失效问题,具有直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是其适应角色的重要步骤,是创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保证,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能力的必要手段。
从现实角度而言,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有效加强了新老教师的经验交流与互补学习,为教师队伍培育中坚力量;有助于教师相关制度的完善与改革,优化教师生存环境,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效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投入教学。
教师职业生涯深受入职初期的工作体验的影响。
分析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课堂失效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能有效改善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现状。
1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的原因1.1主观因素1.1.1专业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成效的根本因素。
①教学能力不足。
初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和技能不足,面对频发的课堂问题行为和低效的管理现状,会产生很多压力和负面情绪。
②学习能力不足。
有些初任教师不能创新具有个人特色的教授流程,生搬硬套骨干教师的教学模式;有些初任教师过于依赖使用多媒体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不能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导致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③角色定位不明。
初任教师角色定位不明,往往导致其用强硬手段树立威信。
过于强硬的“教”只会使得教师“一言堂”、学生“沉默听”的现象愈发严重。
1.1.2人际关系不佳人际关系不佳是影响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成效的直接因素。
①学生关系方面,初任教师由于专业能力不强、教学和管理方式不灵活,使得学生对其认同感偏低。
再者,初任教师在模仿骨干教师的教学模式时,往往收效甚微,容易加剧师生课堂矛盾,使得课堂管理状况每况愈下。
②同事关系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下“重智轻德”倾向的影响,少数主课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把思想政治课看成是一门纯理论课,看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功能与工作能力,降低了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对本学科的认同感。
③家长关系方面,有些家长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教学积极性的缺失,引发了课堂的无效管理。
1.2客观因素岗位培训是影响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成效的客观因素。
岗位培训结果的优劣影响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