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吸收 第三节
化工原理 第六章 吸收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个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很大的
气体称为易溶气体,溶解度很小的气体称为难溶气体;同
一个物系,在相同温度下,分压越高,则溶解度越大;而
分压一定,温度越低,则溶解度越大。这表明较高的分压
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吸收操作。在实际吸收操作过程中,
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是一定的,可以借助于提高操作压力
.
第二节 吸收中的气液相平衡
相平衡关系随物系的性质、温度和压力而异,通常由
实验确定。图6-3是由实验得到的SO2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曲线,也称为相平衡曲线。图中横坐标为溶质组分(SO2、
NH3)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x
,纵坐标为溶质组分在气相中
A
的分压 p A 。从图中可见:在相同的温度和分压条件下,
体,该值很小。
2.2注意事项
①亨利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如常压下难溶或少溶气体的吸收, 否则就有偏差;
②只适用于与溶剂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的吸收;
③溶解度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即T↑,H↓;
④应用于较高压强时,如5atm以上,分压应以逸度代替;
⑤为了使用方便,亨利定律可以改写成以下形式:
pA ExA, yA mxA,
图6-4 吸收平衡线
.
第二节 吸收中的气液相平衡
2.相平衡线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2.1判断吸收能否进行。由于溶解平衡是吸收进行的极限,所以, 在一定温度下,吸收若能进行,则气相中溶质的实际组成 Y A 必须大 于 则与过液程相反中向溶进质行含,量为成解平吸衡操时作的。组图成6-4Y中A ,的即A点YA 为 Y实A。 际若操出作现点Y,A 若 AY 点A 时位, 于平衡线的上方,则 YA为吸Y A 收过程;若A点在平衡线上,YA=YA*,体 系达平衡,吸收过程停止;当A点位于平衡线的下方时,则YA<YA*,为解 吸过程。 2.2 确定吸收推动力。显然,YA>YA*是吸收进行的必要条件,而差 值 △YA=YA-YA* 则是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差值△YA越大,则吸收速率必 然越大。 2.3同理,若以液相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要让吸收过程能进 行,则液相中溶质的实际组成XA必须小于与实际气相中溶质含量YA成平 衡时的液相组成XA*,即XA<XA*,差值△XA=XA* -XA即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 该值越大,吸收速率也就越大。否则,过程必为解吸操作。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头期胃液分泌特点:
分泌时间2-4h,分泌量30%
酸多、 酶多,消化力强。
①既有条件反射,又有非条件反射;因此分泌量受
情绪和食欲的影响很大。 ②既有神经调节又有神经-体液调节,以前者为主。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⑵ 胃期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扩张刺激
食
物
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 壁内神经丛 (短反射)
第四十页,共69页。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最重要的消化液)
肝胰腺 胆胰管
胰腺导管
十二指肠
内分泌:
胰腺 胰岛→胰岛素
外分泌:
腺泡细胞→胰酶
小导管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分、HCO3-
第四十一页,共69页。
㈠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色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pH为7.8-8.4
分泌量:1-2 L /d
+ 粘液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保护胃粘膜免受H+侵蚀 2.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防止酶对 胃粘膜的消化作用
第二十页,共69页。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⑴胃粘膜屏障
➢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 胃上皮的紧密连接
⑵前列腺素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
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 增加胃血流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奥美拉唑
餐后碱潮 HCl
基底膜
第十七页,共69页。
顶端膜
(2)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PH。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③杀菌作用。 ④与钙和铁结合成可溶性盐,促进其吸收。
⑤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⒉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btion
毕云天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 收
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
消化道: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附属器官: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胆囊
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
吸收(absorption):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 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 化 过 程 示 意 总 汇
整理课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舒缩迟缓 2.富有伸展性大 3.具紧张性: 微弱的持续收缩的状态 4.节律性收缩: 离体后易可观察到 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Rp)-50~-60mV 电位低 不稳定
2.慢波 1)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节律性自 动去极化. 由慢波决定的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基本电节 率(BER) 2)产生机制:Cajal 细胞
3)作用:在慢波基础上激发Ap,并决定肌肉收缩 的频率 3.动作电位(Ap):Rp —BER — 阈电位— Ap
辅脂酶,胆盐
胰液中还含有胆固醇酯水解酶和磷脂酶A2
2.胰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为神经调节为主,胃期与肠期体液调节为主 ⑴神经调节 ●调节机制:食物→条件与非条件反射
(①纯神经机制;②迷走-促胃液素机制) →胰腺→胰液分泌。
●调节特点: ①迷走N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②交感N对胰液分泌的影响不明显。
肠激酶、胃酸、 组织液、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1.盐酸
反映胃的分泌能力(与壁细胞的数量及功 能状态有关)
正常人空腹 0-5 mmol/h
最大排酸量
20-25 mmol/h
作用: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胃酸分泌机制:质子泵
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意义: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和能量
消化的方式有:
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 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形变)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 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质
变)
消化腺的分泌 •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 • 总量每天分泌相互液6~8L; • 作用 – 稀释食物降低渗透压,以利吸收 – 调节pH 为消化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pH 环境 – 分解食物成分; – 润滑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理化损伤
━━━━━━━━━━━━━━━━━━━━━━━━━ 促 进 抑 制 ───────────────────────── 食物 蛋白质 糖 盐酸 脂肪 高渗溶液 ────────────────────────激素 胃泌素 糖皮质激素 胰泌素 胰高血糖素 ACTH 胰岛素 生长抑素 抑胃肽 PG 缩胆囊素 肠泌酸素 肠抑胃素 球抑胃素 ────────────────────────药物 ACh 组胺 阿托品 甲氰咪呱 咖啡因 乙醇 奥美拉唑(洛赛克) Ca2+ 毛果云香碱 ────────────────────────神经 迷走N+ 壁内N丛反射 交感N+ 肠-胃反射 迷走-迷走反射 情绪 应激状态 恶劣情绪 ━━━━━━━━━━━━━━━━━━━━━━━━━
化工原理第六章第三节
NOG 1 1Sln1[(S)Y Y1 2 Y Y2 2* *S]
S mV ——脱吸因数。平衡线斜率和操作线斜率的比值 L 无因次。S愈大,脱吸愈易进行。/5/11
2020/5/11
分析 :
•横坐标 Y 1 Y 2 * 值的大小,反映了溶质吸收率的高低。 Y2 Y2*
N O G 1 0 1 .8l9 n 1 2 0 [ .8 ()9 0 0 ..0 0 2 0 4 0 0 5 1 0 .8 3 7]9 32 5.11
ZHOGNOG1.55.117.67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NOG
Y1 Y2 Ym
0.04170.00533 Ym
2020/5/11
Ym
2020/5/11
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的有效比面积越小,
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越大。
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的难度,任务所要求的气体浓
度变化越大,过程的平均推动力越小,则意味着过程难度越
大,此时所需的传质单元数越大。
3、传质单元数的求法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平衡线为直线时
脱吸因数法 图解积分法 平衡线为曲线时 近似梯级法
——逆流吸收塔操作线方程 表明 :塔内任一截面的气相浓度Y与液相浓度X之间成直线
关系,直线的斜率为L/V。
2020/5/11
2020/5/11
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
YV LX(V LX1Y1) YV LX(V LX2Y2)
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则应进行脱吸过程。
2020/5/11
Y1 Y2 ln Y1 Y2
(Y1 Y1*) (Y2 Y2*) ln Y1 Y1* Y2 Y2*
(0.04l n 10 2..7 0 540.0 121 .7 5 2 )0.9 0 (0.7 1 02 09 50 7 3) 3 0.0053
06章 铁的吸收解析
第一节 铁载体 第二节 运铁蛋白 第三节 运铁蛋白受体 第四节 储铁蛋白 第五节 铁的生物学调控
第一节 铁载体
植物、微生物的生存,要求环境中铁浓 度足够高,方能满足其DNA合成、血红素 生成所需要的铁。为了能与氢氧根等有效地 竞争铁离子,细菌、真菌和植物种子会分泌 一些对铁(III)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复杂有机物, 使难溶的铁活化。这些有机物可与铁(III)形 成非常稳定的八面体配合物。
三、运铁蛋பைடு நூலகம்构象变化
构象变化是运铁蛋白结合和释放金属过 程中伴随的重要特征之一。金属结合,运铁 蛋白金属键合狭缝由开放到关闭变化;相反, 金属释放,狭缝由关闭到开放变化。诱发蛋 白质构象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pH、盐桥 以及第二配位层等因素比较重要。
第三节 运铁蛋白受体
血清运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经血液循 环由小肠、肝及网状细胞等部位将铁转运 到生长和发育需铁的组织,运铁蛋白受体 在运铁蛋白定向释放铁(III)的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
成年人的铁含量为4.5~5.5 mg/kg,其中 60%~70%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10%以 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含铁酶等存在;储铁 蛋白形式的铁为铁总量的20%~30%;以运 铁蛋白形式存在的铁仅为0.1%(3 mg)。
人体的成熟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衰 老的红细胞在血红素氧化酶作用下,血红素 分解代谢的铁(III)进入血浆。血浆中运铁蛋 白与铁(III)结合,并通过血液循环将铁(III) 输运到需铁部位(组织细胞),输运率达30 mg/24h。因此尽管运铁蛋白含铁量很少,但 在铁的调控中它是最重要的铁源。
第二节 运铁蛋白
与微生物不同,哺乳动物可以吸收的铁 有两类: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由于肠绒 毛有血红素受体,血红素可以直接进入肠黏 膜,在黏膜内血红素氧化酶使血红素以铁(II) 形式释放。因此血红素铁因其高生物利用度 而成为从食物中吸收铁的重要来源。
生理学课程ch6 消化与吸收
乙酰胆碱
组胺
胃泌素
腺苷酸
磷脂酰 环化酶
肌醇
cAMP
Ca2+
磷脂酰 肌醇 Ca2+
H+
第四节 小 肠 内 消 化
Digestion in small intestine
一、小肠的机械消化
小肠运动的形式:
(一)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主要作用: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推食糜: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二)蠕动 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蠕动速慢,蠕动波弱,传播距离近 蠕动冲: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可由于进食时 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
物 机械扩张及蛋 胃窦 胃
紧张性↑肠内压 空
白质分解产物 →G.C →秘素
②十二 高渗溶液 肠-胃反射 胃蠕动↓ 胃内压 胃排空
指肠 ────→
→
→∧ →
食糜 盐酸、脂肪 肠抑胃素 紧张性↓ 十二指肠压 暂 停
抑制因素解除 胃蠕动↑ 胃内压 再次
③食糜在肠内吸收──────→
→∨→
紧张性↑ 十二指肠压 胃排空
抑胃液分泌
抑胃、肠运动
G细胞
蛋白质分解产物 迷走神经兴奋 组织胺 ACh
S细胞 盐酸〉蛋白质产物〉脂肪酸钠 迷走神经兴奋
I细胞 蛋白产物〉脂肪酸钠〉盐酸 迷走神经兴奋
K细胞
脂肪及分解产物 糖 氨基酸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与食管的功能 Digestion in the oral cavity and function of
分泌量: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约0-5mmol/h 最大排酸量:20-25mmol/h(组织胺试验)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阶跃线荧光:
光照激发,非辐射方式释放部分能量后,再发射荧光返回基态;荧光波长小于激发线波长(荧光能量间隔大于激发线能量间隔);非辐射方式释放能量:碰撞,放热; 光照激发,再热激发,返至高于基态的能级,发射荧光,图(c)B、D ;
Cr原子:吸收线359.35nm;再热激发,荧光发射线357.87nm,图(c)B、D
01
If = Ia 在理想情况下:
02
I0 原子化火焰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源强度;A为受光照射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有效面积;K0为峰值吸收系数;l 为吸收光程;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03
*
三、原子荧光光度计
1.仪器类型
单通道:每次分析一个元素; 多通道:每次可分析多个元素; 色散型:带分光系统; 非色散型:采用滤光器分离分析线和邻近线;
a b c d
*
anti-Stokes荧光:
a b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荧光波长小于激发线波长;先热激发再光照激发(或反之),再发射荧光直接返回基态;图(d) ; 铟原子:先热激发,再吸收光跃迁451.13nm;发射荧光410.18nm, 图(d)A、C ;
*
直跃线荧光(Stokes荧光)
Pb原子:吸收线283.13 nm;荧光线407.78nm; 同时存在两种形式:
铊原子:吸收线337.6 nm;共振荧光线337.6nm; 直跃线荧光535.0nm;
a b c d
特点:
光源与检测器成一定角度;
*
多道原子荧光仪
多个空心阴极灯同时照射,可同时分析多个元素
*
2.主要部件
光源: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可调频激光器; 可调频激光器:高光强、窄谱线; 原子化装置:与原子吸收法相同; 色散系统:光栅、滤光器; 检测系统:
《第六章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目标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③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④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难点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结构,如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是难点。
前置作业: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以膝跳反射实验为例说明什么是反射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举例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学生配合老师完成活动:一名学生把手伸进纸盒后,马上大叫一声,把手缩回来。
思考:你认为这个活动主要在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小组抽号回答前置作业一、反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总结反射的定义。
两个同学一组,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思考:你能归纳出反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反应有什么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以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思考题的同时总结出反射的定义。
二、反射的类型——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思考膝跳反射中小腿前伸是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吗?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列举生活中简单反射的事例,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不同。
三、反射弧的组成思考本堂课开头的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同学是不是感觉到疼了才把手缩回来的。
分析活动中的现象,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进而归纳出反射的组成。
阅读教材中反射弧示意图,归纳出反射的组成。
尝试说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分析一种动物复杂反射的建立,了解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
分析狗对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反射的建立过程: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单一的铃声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铃声与食物反复多次结合后,只听铃声不喂食物也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认识:复杂反射是不相关的刺激与简单反射多次结合后才建立起来的。
电脑展示:狗对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反射建立的过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腔狭窄,称幽门管
胃壁的结构
粘膜层:在胃小弯处有 4~5 条纵行皱襞 在幽门处,粘膜覆盖幽 门括约肌形成环行皱襞,叫幽门瓣
由内向外分 4 层 粘膜下层: 肌层:为外纵、中环、内斜三层平滑肌 在幽门处,环层肌发达, 形成幽门括约肌 浆膜层:即脏腹膜
迷走-迷走反射
胃 机械扩张
壁内N丛局部反射
内
食 物
蛋白质 分解产物
胃窦 G.C
胃 泌 素
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
十二指
胃 排 空
肠内压
胃内压 胃
十二 高渗溶液 指肠 食糜 盐酸、脂肪
肠-胃反射 胃蠕动↓ 肠抑胃素 紧张性↓
∧ 十二指 肠内压
排 空 暂 停
胃内压 再
食糜在肠内吸收
抑制因素解除
胃蠕动↑ 紧张性↑
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 和位置,不出现胃下垂。
2.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
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防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3.蠕动: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
迷走神经、胃泌素、胃动素使其频率和强度增加; 交感神经、胰泌素、抑胃肽作用则相反。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2)胆固醇:若胆固醇↑→胆石症。 (3)胆色素: 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
肝门与肝蒂
肝可分为左、右两半:左外叶、左内叶; 右前叶、右后叶、尾状叶
胆盐进入小 肠后,90%以上 被回肠吸收,通 过门V又回到肝 脏,再成为合成 胆汁的原料。这 一过程称为胆盐 的肠肝循环。
返回肝脏的胆 盐有刺激肝分泌 胆汁的作用。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
医教园
20
第三节 胃内消化
机制: H2O
H+ + OH- 壁细胞上的H+泵(H+- K+ ATP酶)主
动转运H+至小管腔内
OH- + CO2
HCO3- 入血-“餐后碱潮”
作用:
➢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
➢ 激活胃蛋白酶原
➢ 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
➢ 帮助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 促进促胰液素、CCK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医教园
30
第三节 胃内消化
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引起胃幽门部胃泌素分泌的神经递质是 A
A. 蛙皮素 B. 乙酰胆碱 C. 三磷酸腺苷 D. 一氧化氮
医教园
31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 胃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和食道等处的感受器的刺激,所 引起的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50ml- 1.5L) 。 意义:使胃更好的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机能。 • 紧张性收缩 胃腔内保持一定压力,胃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
医教园
5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gut smooth muscle)
(一)一般特性 1 兴奋性(excitability)较骨骼肌低,收缩缓慢 2 节律性(automaticity):不如心肌,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3 紧张性(tonus):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维持中腔器 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4 伸展性(stretchy):较大,发挥容纳食物等内容物的作用 5 敏感性(sensitive)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
化工原理下册吸收
m3
小结
• 1、溶解度曲线图 • 2、有利于吸收的条件 • 3、亨利定律不同的表达形式 • 4、相际传质方向的判断
作业
• P.63 6-7 6-8 6-9
第四节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定常吸收过程的相传质包括三个步骤: (1)A由气相主体到相界面,气相内传递; (2)A在相界面上溶解,溶解过程; (3)A自相界面到液相主体,液相内传递。 单相内传递方式:分子扩散;对流扩散 。
35
(二)亨利定律其它形式
1)p
* A
cA H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A——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pA*
cA H
c c
c H
x
E c H
36
c
S
M L MS(1 x) M A x MS
E S
HM S
H的讨论:1)H大,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2)P对H影响小,
质量比与质量分数
WA
mA mB
wA 1 wA
wA wB
摩尔比与摩尔分数
液相
XA
nA nB
nxA nxB
xA xB
xA 1 xA
x X 1 X
气相
YA
yA yB
yA 1 yA
PA PB
PA P PA
理想混合气体组成的表示方法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质量之比等于压力之比 摩尔分数等于体积分数
c A
2、吸收操作过程常用术语 (1)吸收剂:吸收过程所用的液体,S; (2)吸收质:混合气中能被溶剂吸收组分, A; (3)惰性气:混合气中不能被溶剂吸收组分, B; (4)吸收液:吸收操作所得溶液,A+S; (5)吸收尾气:排除的气体,B+(A)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2.紧张性收缩
• 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收缩状 态, 称为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 这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胃的紧 张性收缩使胃腔内具有一定的压力, 这种压力 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 促进化学性消化。
3.胃的蠕动
作用:
①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 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十二指肠黏 膜内分泌细 胞
肠-胃反射
胃
胃运动减弱 排
• 化学结构----肽类 • 分子量-----2000~5000 •它们不仅存在于消化道内, 还存在于神经组织内。
主要的胃肠激素
激素
分泌 刺激物
功能
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
缩胆囊素 (CCK) 抑胃肽
G cells
S cells
I cells
•迷走N(GRP) •蛋白质消化产 物 •胃扩张
•盐酸 •蛋白质分解产 物 •脂肪酸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完全由神经反射引起。
非条件反射: 诱发因素: 食物对口腔的物理、化学刺激 产生机制: 感受器(口腔、舌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纤维→中枢
(延髓、下丘脑、皮层) → 传出神经(副交感为主,末梢 递质为乙酰胆碱,对抗药: 阿托品) → 腺体
条件反射: 就餐环境、食物形状、颜色、气味引起唾液分泌。
1.分类
1)肌间神经丛 (位于纵行肌和 环行肌之间)
主要参与对消 化道运动的控制。
内在神经丛:
交感神 经
副交感神 经
肌间 神经 丛
黏膜下 神经丛
2)黏膜下神经丛 (位于黏膜层和环 行肌之间)
主要参与消化道 腺体和内分泌细胞 的分泌, 肠内物质 的吸收以及对局部 血流的控制。
新人教版 第六章 第三节 黄土高原上课
开垦 人为原因 采矿 修路
使地表更加疏松,植 被更少
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思考: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弱 ,水土流失的状况 越严重 。
研讨“P29页活动1”
讨 论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 黄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治理 的河流,古人就有黄河“一石水,六斗泥” 的说法; •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 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 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 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
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中亚
蒙古
“风成说”
小组讨论下列四条证据
第一条证据:黄土厚度像冬季的积雪一样均匀 说明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 南,有可能是西北风带来的。
第三条证据:黄土高原的成分与当地的 基岩不相同
扩大荒地开垦 面积
农作物产量下降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Leabharlann 示意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
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 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返 回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返 回
馒 头黄 状土 的峁 黄: 土呈 丘穹 陵状 。或
返 回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
黄土高原的地貌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 侵蚀的不同程度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重点!
归纳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地形 ---- 地面坡度大 黄土特性 --- 土质疏松,多孔隙 自然原因 降雨---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 破坏严重
生理学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精选课件
16
1、盐酸 胃液中的盐酸也称 胃酸,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盐酸 过程如下:(图6-5)。
是一个主动分泌的 过程。 H+ :由水分解产生, H+泵分泌 Cl-:经Cl-泵,与HCO3交换获得
精选课件
17
基础酸排出量: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 0~5mmol/h。
盐酸的最大排出量:正常人的盐酸最大排 出量为20~25mmol/h。Fra bibliotek精选课件
19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无活性,在进餐或迷走神
经兴奋时释放入胃。
胃蛋白酶原 HCl 胃蛋白酶(最适
pH为2.0)
(+)
作用:水解蛋白质为 䏡 和胨 , 也生成少量的
多肽和氨基酸。
精选课件
20
3、内因子
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与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
精选课件
21
4、黏液和HCO3-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
有机物:黏蛋白、球蛋白、唾液淀 粉酶、溶菌酶
无机物:Na+、K+、Ca2+ 气体
精选课件
11
(二)唾液的作用
①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说话,利于咀嚼、吞 咽和引起味觉
②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最适pH7.0)可使食 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③排泄功能 ④清洁和保护口腔 ⑤杀菌作用
精选课件
12
胃内消化
从功能上通常将胃分为头区和尾区。头区包括胃 底和胃体的上端,尾区包 括胃体的下端和胃窦(图
精选课件
7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主要作用有: ①分解食物中的复杂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②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③稀释食物,使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
分子扩散现象:
扩散通量 :
2020/4/5
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扩散传递的物质量 , 单位:kmol/(m2.s) 。 表示扩散过程进行的快慢。
化工原理
费克(Adolph Fick 1829–1901)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生于德国。曾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医 学。1852年之后的16年间,费克成 为一名精通数学、物理和生理学的 科学家。
N
cB c
化工原理
NA
N
cB c
N
cA c
N NA
将
JA
DAB
dc A dz
和 N NA 代入
NA
JA
N
cA c
NA
Dc
c cA
dcA dz
若扩散在气相中进行,则:
cA
pA RT
c P RT
2020/4/5
化工原理
NA
D RT
P P pA
dpA dz
即
NA
D RT
P dpA P pA dz
第 六 章 吸 收
2020/4/5
化工原理
第三节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1 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2 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
本节 讲授 内容
3 扩散系数 4 对流传质 5 吸收机理
6 吸收速率方程式
2020/4/5
化工原理
吸收过程涉及两相间的物质传递,包括三个步骤: ➢ 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 ➢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界面上发生
量与该处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JA
DAB
dcA dz
JA——组分A扩散速率(扩散通量),kmol/(m2·s); dcA ——组分A在扩散方向z上的浓度梯度,kmol/m4; dz DAB——组分A在B组分中的扩散系数,m2/s。 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扩散沿着浓度降
低的方向进行。 组分B的分子扩散通量:
不同点:热量与动量传递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物质本 身却是要占据一定空间的,因此,物质传递现象更为复杂。
2020/4/5
化工原理
(2)分子扩散系数间的关系
对于两组分扩散系统,在恒温下,总摩尔浓度为常数,
c
cA
cB
常数
P RT
dcA dcB
dz dz
JA JB
根据菲克定律:
JA
DAB
dc A dz
2020/4/5
z1 0 pA pA1
z2 z pA pA2
N A 0z dz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T
PA 2
pA1
dp
A
化工原理
NAz
D RT
( pA2
p A1 )
传质速率为:
NA
D zRT
( pA1
pA2 )
液相: (3)讨论
NA
JA
DAB
dcA dz
NA
D z
(cA1
cA2
)
① NA ( pA1 pA2 )
费克作为物理学家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在1855年提出了分 子扩散第一定律,当时他只有26岁。得益于牙齿腐蚀速率 的启发,他从傅立叶的热量平衡理论出发,用数学的方法 从理论上导出了该定律。25年后该理论的正确性被实验加 以证明。
2020/4/5
化工原理
2、菲克定律
(1)菲克定律
温度、总压一定,组分A在扩散方向上任一 点处的扩散通
的溶解过程; ➢ 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
单相内物质传递的方式 分子扩散 对流传质
相界面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溶解
气相扩散
液相扩散
2020/4/5
化工原理
一、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1、分子扩散 一相内部有浓度差异的条件下,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
2020/4/5
JB
DBA
dcB dz
费克定律只适用于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引起的扩散过程。
2020/4/5
化工原理
试分析与傅立叶定律以及牛顿粘性定律的区别及联系。
动量传递:牛顿粘性定律 du
dy
热量传递:傅里叶定律 Q A t
n
质量传递:菲克定律
JA
DAB
dcA dz
共同点: 通量=系数×梯度
或过程速率=推动力/阻力
DP pA1 pA2 RTz pB2 pB1 ln ( pB2 pB1)
D RTz
P pBm
(
p A1
pA2 )
2020/4/5
化工原理
(2)传递速率
通常扩散的同时伴有混合物的总体流动。组分A的传质通量
为扩散运动与总体流动之和:
设总体流动通量为N,其中物质A的通量为:
NyA
N
cA c
总体流动中物质B向右传递的通量为
而
2020/4/5
NyB
NA
N
JA
cB
c
N
cA c
NB
N
0
B
JB
J
B
N
cB
c
N
cB
c
即
J
A
2020/4/5
化工原理
② 组分的浓度与扩散距离 z 成直线关系。
p p
pB2 pB1 pA1
pA2 0 扩散距离z z
③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发生在蒸馏过程中。 书89页例2-3
2020/4/5
化工原理
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单向扩散 例如吸收
2020/4/5
化工原理
(1)总体流动:
相界面
因溶质A扩散到界面溶解于溶剂
JA
中,造成界面与主体的微小压差,
使得混合物向界面处的流动。起
NcA/c
总体流
NA
因于分子扩散,是一种分子扩散 动NM NcB/c
的伴生现象。
JB
结果:
A组分不断向液面移动;
1
2
B组分随总体流动向液面运动的同时又以相反方向进行分子
扩散回到气相主体。
总体流动的特点:
① 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② A、B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流动速度正比于摩尔分率。
DBA
dcB dz
DAB DBA
由A、B两种气体所构成的混合物中,A与B的扩散系数相等。
2020/4/5
化工原理
二、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两种形式: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及速率方程 (1)等分子反向扩散
当通过连通管内任一 截面处两个组分的扩 散速率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时,此扩散称 为等分子反向扩散, 例如精馏过程。
或
NA
DP RT
dpB pB dz
分离变量后积分
2020/4/5
N A 0zdz
DP RT
pB2
pB1
dpB pB
NA
DP zRT
ln
pB2 pB1
化工原理
P pA1 pB1 pA2 pB2 pA1 pA2 pB2 pB1
NA
DP ln RTz
pB2 pB1
pA1 pB2
pA2 pB1
2020/4/5
化工原理
(2)传质速率
在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A物质
量,称为传质速率,以 NA 表示,单位 kmol/(m2·s) 。 在单纯的等分子反向扩散中,物质A的传质速率应等于A的
扩散通量。
气相:
NA
JA
D
dcA dz
D RT
dp A dz
分离变量并进行积分,积分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