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生理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

生理性贫血:血容量开始增多,到怀孕第32-34周时达到高峰,血浆容量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的多,使血液稀释,所以出现生理性贫血。白细胞:孕7周白细胞数开始增多,不要以为有炎症了。凝血功能:增强,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产后胎盘附着面迅速止血,防止过度流血。心血管的改变:心脏略有增大;心率增加10-15次/分。

消化系统的变化:早孕反应和食欲改变,喜食咸、酸食物和水果;肠蠕动减慢,食物在消化道滞留时间延长,容易便秘。

泌尿系统的变化:母体和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血流量增加,肾功能负担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加不足,排出葡萄糖、氨基酸等,产生糖尿;妊娠期间,体内水分贮留增加,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孕妇,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凹陷性水肿;仅有下肢凹陷性水肿者而血压正常,属生理现象;出现上肢或面部水肿者,应密切注意,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雌二醇、黄体酮(孕酮)等激素大量增加,刺激子宫、胎盘、乳腺增长;体重的变化:孕妇体重随妊娠月份而增加;健康妇女平均增重12~15kg;即使是肥胖妇女也要增重也不应小于6kg。

孕期营养需要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能量

一.能量

合理摄取能量是成功妊娠的基础。与非孕相比,孕妇的能量消耗还包括母体生殖器官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母体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推荐孕中后期能量RNI在非孕的基础上增加200kcal每日

保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途径:尽量选择摄入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尽量控制能量密度高的食物,而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密切监测和控制孕期每周体重的增长

2.蛋白质

妊娠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的生长发育约需925g蛋白质,其中胎儿体内约440g,胎盘100g,日增加量分别为1g.4g,6g。由于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和成氨其酸的酶,所有氨其酸均是胎儿的必须氨基酸,都需要有母体提供,建议孕早,中,晚期,膳食蛋白质RNI增加值分别为5.15.20

3.脂类

孕期需3~4kg的脂肪累及以备产后泌乳,此外膳食脂肪中的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等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孕期对脂肪以及多种脂肪酸有特殊的需要。

孕20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脑磷脂和成所必须的。相当数量的ARA和DHA是在胎儿期和出生后数月的时间里迅速积累在胎儿和婴儿脑中,而这些必须有母体提供

4.矿物质

妊娠期妇女,钙的吸收率增加,胎盘对钙的转运是逆浓度主动转运,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要,但需要维生素D及其依赖钙结合的蛋白的作用

1)孕期钙营养的状况,我国孕期膳食钙的实际摄入量为500~800mg每日。

孕期钙的补充,可降低母体高血压高征和先兆子痫的危险。孕期钙供给不足,还可影响母体

的骨密度、

2)钙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一个成熟的胎儿体内含钙约30G,在孕的灶中晚期日均积累量分别为7mg,110mg,和350mg,加上维持母体钙代谢平衡对钙的需要量约300mg,再考虑食物中的钙吸收率为30%,因此建议孕中后期妇女钙的AI为1000mg每日,后期为1200mg每日,UL为2000mg,过多的钙可能导致孕妇便秘。,也可能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钙最好的来源是奶和奶制品,及豆类及其制品。其次,芝麻和小虾皮等海产品也是不错的钙来源,

2.铁

孕早期的铁缺乏与早产和婴儿的题出生体重有关。

孕期铁的需要估计孕期体内铁的储存量为1000mg,其中胎儿体内约300mg,红细胞增加约需要450mg其余储留在胎盘中,分娩后仅有200mg,留在母体内,按此计算,孕期妇女孕期妇女每日需储备铁3.57mg。孕30~34周,铁的需要量达到高峰,即每天需要7mg铁。在孕后期小肠对铁的吸收率从10%提高至50%

孕期铁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建议孕妇铁AI为25mg每日,UL值为60mg每日

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较高,是铁的良好来源,

3.碘

缺乏可使孕妇合成的甲状腺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降低母体的新陈代谢,并因此减少对胎儿营养素的提供,孕妇的碘缺乏,还可以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为标志的克汀病。孕早期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神经损害更为严重

建议孕期妇女碘RNI为200微克每日。UL值为100微克每日。

4.锌、

母体摄入充足的锌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畸形。胎儿与母体血浆锌的比值为1.5,母体与胎儿之间的锌的转运是逆浓度差的主动转运,在孕末期母体经胎盘转运至胎儿的锌为0.6~0.8mg每日。食物锌的吸收率为20%。

建议锌RNI:非孕妇女为11.5mg每日,孕中后期为16.5mg每日,UL值为35mg每日。有专家建议对素食,高纤维素膳食人群,大量吸烟者,多次妊娠者,大量摄入钙剂,铁剂者,应额外补锌15mg每日,铁剂补充大于30mg每日可能干扰锌的吸收,故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同时补锌15mg每日

1.维生素A

孕妇维生素A营养状况低下,与贫困人群中的早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婴儿的低出生体重有关,授孕前每周补充维生素A可降低母亲的死亡率

建议孕中晚期维生素A的RNI为90微克每日,UL值为2400微克每日,视黄醇来源与动物肝脏,牛奶,蛋黄,白搭胡萝卜素来源与深绿色,黄红色蔬菜和水果。营养素补充剂和维生素A强化食品,应注意补充的综合,以防止过量

孕早期过量摄入用于治疗严重囊性痤疮的异维甲酸,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颅面部和心血管畸形,20000~~50000IU大剂量的维生素A也导致类似的缺陷,相应剂量的胡萝卜素,却没有毒性

维生素D

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母体和出生的子女钙代谢紊乱,包括新生儿低钙血症,手足抽搐,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及母体骨质软化症,维生素D主要靠紫外光下皮内合成,含有的食物很少,维生素D的补充十分重要

建议孕期维生素D的RNI为10微克每日安全摄入量的上限水平UL值为20微克每日

维生素E

由于维生素E对细胞膜,尤其是红细胞膜上的长链脂肪酸有稳定性的保护作用,孕期维生素

E的补充可能对预防新生儿溶血有益。

建议孕期维生素E的AI为14mg每日,但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豆类和果仁中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与凝血有关的维生素

因此缺乏维生素K的动物凝血酶原下降,凝血过程受阻。维生素K1(叶绿昆),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维生素K2(甲基萘醌)多有细菌合成

常见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见于:

1)孕期服用维生素K抑制药,如阿司匹林,抗癫痫药

2)早产儿,由于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胎儿肝内储存量少,早产儿体内更少

3)新生儿,初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低,加上新生儿开奶迟,肠道细菌不能有效合成维生素K 等,产前补充的维生素K均可以有效地预防。

推荐成人维生素K摄入量为每天2微克每日

维生素B1

孕期缺乏或临床缺乏维生素B1,可致新生儿B1缺乏,维生素B1缺乏也影响胃肠道功能,这在早孕期特别重要,是因为早孕反应使食物摄入减少,极易引起维生素B1缺乏,并因此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早孕反应,引起营养不良

建议孕期维生素B1的RNI为1.5mg每日,。动物内脏如,肝,心肾,瘦肉,粗加工的粮谷类,豆类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B2

孕期维生素B2缺乏可使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也与维生素B2有关

建议孕期维生素B2的RNI为1.75mg每日肝脏,蛋黄,奶类是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B6

孕期维生素B6辅助治疗早孕反应,也适用维生素B6,叶酸,vb12,预防妊高症

建议孕期维生素B6的AI为1.9mg每日。食物的来源主要是动物肝脏,肉类,豆类以及坚果等

叶酸

叶酸摄入不足对妊娠的影响包括出生体重,胎盘早剥和神经管畸形,孕妇巨细胞性贫血,胎盘主动将叶酸转移胎儿体内

神经管形成开始与胚胎发育的早期(受精卵植入子宫的第15天),因此叶酸的补充需先从计划怀孕或可能怀孕前开始

建议孕期叶酸的RNI600微克每日。叶酸来源与深绿色蔬菜,由于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率仅为补充剂的50%,因此补充400微克每日叶酸或使用叶酸强化食物更有效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三.婴儿生理特点P38 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期,1~12丧月的婴儿期(一)婴儿体格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最快,12月时赸过出生时3倍(>9kg)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2.身长反应骨骼系统生长指标,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 达到75cm。 3.头围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反映脑及颅 骨的发育状态,新生儿头围平均34cm。

4.不胎儿期的头颅生长最快丌同,婴幼儿期躯干增长最快。到6丧月 至1岁时,胸围呾头围基本相等,称乀为胸围交叉。 1.胃贲门括约肌弱,易溢奶戒呕吐。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呾脂 肪酶含量少,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2.婴儿4丧月前丌喂肉,4丧月后增加辅食,如米粥类。 3.消化酶活力差,肝分泌胆汁较少,敀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 四.幼儿生理特点P39 (一)体重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至2

岁时体重约12kg,2岁后每年增长1.5-2.0kg。(二)身长 1~2岁全年增加10cm,2~3岁平均增加约5cm ,3岁时,身长约100cm。 (三)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不脑发育有关,1岁时增至46cm,出生时胸围比头 围小1~2cm,1岁时不头围基本相等,2岁以后胸围赸过 头围,反映出胸廓呾胸背肌肉的发育。上臂围在出生后第一年内由11cm增至16cm,随后持续 到5岁左右,上臂围可以反映皮下脂肪

厚度呾营养状况,以 及早发现营养丌良。 (四)脑呾神经系统的发育 脑组细的发育自孕丨期开始,持续到2岁至3岁,人脑的 神经绅胞分裂增殖至140亿丧,脑组细重量增至成年人2/3 以上,出生时脑重量370g,6丧月600~700g,2岁时达 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75%。(五)消化系统发育 1岁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5岁时出尖牙,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 ,2岁时共出18~20颗牙。到2岁半时乳牙仄未出齐属亍异常,如兊汀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新街镇中心学校刘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新街镇中心学校刘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

各年级 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各个年级段学生的心里特点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沟通: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在这一年考取,奥数和英语更是重中之重,开始关注小升初动向。总述:小学一至五年级,这些年级的特点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不重,课内内容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各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习一些课外的课程(比如三一口语,奥数等),为小升初做准备。这些学生

婴幼儿生理特点

保育员要照料好小朋友的一日生活,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孩子不是“小大人”。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因为婴幼儿皮肤薄嫩,皮肤不清洁很易生疮长疖。为什么要让婴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因为婴幼儿的骨骼长得很快,少见阳光就会得佝偻病。为什么不应该为了“催饭”,而让小朋友吃水泡饭、汤泡饭?因为细嚼慢咽有五大生理功能。科学的护理,基于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才能主动的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 下面,就让我们以人体的若干系统为顺序,谈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 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有什么特点 1.骨骼 (l)骨骼在生长:婴幼儿在不断长个子,也就是说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长骨骼就需要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2)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但要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3)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4)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而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有好的姿势。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柱是人体的“大梁”,主要的支柱。那么,人体的这根“大梁”,是不是一根直直的“顶梁柱”呢?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脊柱有了这几道弯曲,在人体做走、跑、跳等运动时,就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有了弹性也更能负重。否则,若脊柱真是一根“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脑子震了,肩挑重担也成为空话。 上述生理性鸾曲是随着小孩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生后2~3个月会抬头了,形成颈部前弯;6~7个月会坐了,形成胸部后弯;开始学走路,形成腰部前弯。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应从小培养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坐着时,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健美的体姿不仅使人看上去有精神,还可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另外,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平衡发展,形成一侧肌肉、韧带过度紧张,导致脊柱侧弯(从后面看,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 2.肌肉 (1)容易疲劳:婴幼儿肌肉的力量和能量的储备都不如成人,很容易疲劳。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要适时让幼儿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画直线却挺费劲儿,这与不同的肌肉发育早晚有一定关系。 3.关节和韧带

孕妇合理营养的意义

孕妇合理营养的意义 健康的营养饮食不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也大有益处。良好的饮食不仅能降低母亲发生感染、贫血和妊娠中毒等并发症的危险,还能降低婴儿早产、体重不足、死胎、脑损伤和发育迟缓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应重点加强对孕妇膳食合理性的指导,提高营养认知水平,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及孕妇的健康。妇女自妊娠期开始直到产生哺乳期,均为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时期。因为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也需为分娩和分泌乳汁贮备一定的营养素。一般而言,营养状况良好的妇女,通过孕期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调整能够提供胎儿生长和乳汁分泌所需要增加的营养;而对于营养不良的妇女,则可以出现母亲和胎儿的营养缺乏以及某些并发症。因此,孕妇的营养状况,对于妊娠过程,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孕妇的营养需要 (一)热量 孕妇的热量摄取,除满足本身的需要外,还要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 (二)蛋白质 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妊娠期每日蛋白质总需求量约80~90g。如果蛋白质的摄取量不足,不仅阻碍胎儿的发育,还会引起母体的代谢异常,引致贫血,削弱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或成为产后母乳不足的原因。 (三)脂类 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从孕早期开始就有脂肪储存,脂肪增加2~ 4kg 。胎儿也有脂肪储备,约为其体重的10%左右。脂类是胎儿脑及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其固体成分的35% ~ 60% ,亚油酸及亚麻酸是胎儿脑细胞增生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其他饱和脂肪酸及磷脂、胆固醇也是神经髓鞘生成所必需的,所以孕妇膳食应保证充足的必需脂肪酸和其他脂类成分的供给。 (四)维生素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生理特点 一、呼吸和脉搏 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呼吸腔道狭小、胸腔变窄、呼吸功能差、胸廓的呼吸运动较浅。为此,必须经常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在出生10-12小时左右,从胸式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其呼吸经常不均匀、效率差,常可出现呼吸浅、快、不匀等现象。脉搏也可出现一会快、一会慢。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50次左右。脉搏每分钟在120次左右。新生儿在哭完和吃完奶时,有时会出现呼吸浅、快、不匀、脉搏数可增加一每分钟160次,是成人的两倍。 测量新生儿的呼吸次数须在安静时。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在30-60次之间,超过此范围就可能是疾病所致。 二、体温与皮肤 刚出生的小儿体温较高,肛门测量时为37 .5-38℃,以后体温逐渐降低,到生后3-5小时,体温可降1 .5-2℃,至一昼夜后,在护理正常情况下,体温变为正常,大约肛温在37℃左右,腋温比肛温稍低些。 新生儿的皮肤红润,表面带着一层油脂(又叫胎脂),胎脂可使胎儿易于通过产道,分娩后,如胎脂过多时,可用消毒棉花浸植物油擦去一部分,残留的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一星期后,可以开始洗澡。 在新生儿的屁股、腰、后背等处常可以见到蓝绿色的色素斑,称为“儿斑”或“蒙古斑”,这是黄种人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逐渐消退。 三、排泄 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排尿,个别的在生后第二天排尿。最初几天、每日约排尿4-5次,7天后,每天可达20次左右。如果新生儿2天仍未排尿,就需要查找原因,应检查有无尿道畸形。新生儿出生后,一般多在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胎便常呈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味。2-3天后渐渐变为棕黄色的粪便。吃母乳的孩子粪便呈金黄色。每天排便一次至数次不定,有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几乎每次更换尿布时都有染有粪便,倘若粪质均匀,没有奶块,水分不多又不含粘液时,属正常现象。如果生后24小时未排大便,则应查找原因,如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直肠闭锁、无肛等。新生儿头两天的粪便称为胎粪,其中含有咽下的胎毛。如果生后胎粪便很少,也要就医,包括显微镜检。胎粪内是否有胎毛至关重要,如镜检查出胎毛即说明胃肠是通畅的,否则应考虑有异常情况。新生儿要勤换尿布,不要让屁股受粪便尿液的浸渍,否则容易引起溃烂。 四、睡眠 新生儿除吃奶或尿布潮湿时觉醒外,几乎都在睡觉。睡眠多,一方面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大脑容易疲劳的缘故。正常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为20小时。 五、运动 新生儿出生不久,手、脚都有会自由运动。最初几天,他还是保持出生前的姿势,双臂蜷缩在胸前,双腿向腹部蜷曲。此外,新生儿对外界的刺激有较强的反射运动,这些运动一般与大脑作用无关,完全是身体内外刺激引起的下意识运动,如拥抱反射(遇到响声、双手就会做拥抱状)、吸吮反射(靠近嘴边的东西吸吮一番)、握持反射(碰到手上的东西要抓握一阵)等。这些反射运动随着大脑的逐渐发育健全,当脖子开始挺起的3-4个月就会自动消失。 六、感觉

孕妇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生理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 生理性贫血:血容量开始增多,到怀孕第32-34周时达到高峰,血浆容量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的多,使血液稀释,所以出现生理性贫血。白细胞:孕7周白细胞数开始增多,不要以为有炎症了。凝血功能:增强,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产后胎盘附着面迅速止血,防止过度流血。心血管的改变:心脏略有增大;心率增加10-15次/分。 消化系统的变化:早孕反应和食欲改变,喜食咸、酸食物和水果;肠蠕动减慢,食物在消化道滞留时间延长,容易便秘。 泌尿系统的变化:母体和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血流量增加,肾功能负担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加不足,排出葡萄糖、氨基酸等,产生糖尿;妊娠期间,体内水分贮留增加,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孕妇,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凹陷性水肿;仅有下肢凹陷性水肿者而血压正常,属生理现象;出现上肢或面部水肿者,应密切注意,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雌二醇、黄体酮(孕酮)等激素大量增加,刺激子宫、胎盘、乳腺增长;体重的变化:孕妇体重随妊娠月份而增加;健康妇女平均增重12~15kg;即使是肥胖妇女也要增重也不应小于6kg。 孕期营养需要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能量 一.能量 合理摄取能量是成功妊娠的基础。与非孕相比,孕妇的能量消耗还包括母体生殖器官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母体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推荐孕中后期能量RNI在非孕的基础上增加200kcal每日 保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途径:尽量选择摄入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尽量控制能量密度高的食物,而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密切监测和控制孕期每周体重的增长 2.蛋白质 妊娠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的生长发育约需925g蛋白质,其中胎儿体内约440g,胎盘100g,日增加量分别为1g.4g,6g。由于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和成氨其酸的酶,所有氨其酸均是胎儿的必须氨基酸,都需要有母体提供,建议孕早,中,晚期,膳食蛋白质RNI增加值分别为5.15.20 3.脂类 孕期需3~4kg的脂肪累及以备产后泌乳,此外膳食脂肪中的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等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孕期对脂肪以及多种脂肪酸有特殊的需要。 孕20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脑磷脂和成所必须的。相当数量的ARA和DHA是在胎儿期和出生后数月的时间里迅速积累在胎儿和婴儿脑中,而这些必须有母体提供 4.矿物质 妊娠期妇女,钙的吸收率增加,胎盘对钙的转运是逆浓度主动转运,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要,但需要维生素D及其依赖钙结合的蛋白的作用 1)孕期钙营养的状况,我国孕期膳食钙的实际摄入量为500~800mg每日。 孕期钙的补充,可降低母体高血压高征和先兆子痫的危险。孕期钙供给不足,还可影响母体

儿童早期营养的重要性

儿童早期营养的重要性 营养状况的关键期:从孕期到2岁的1000天 成长过渡期: 发育速度快,营养需求量大;一生基础,影响长远体格、心理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 食物过渡期: 哺乳家常食品 食物变化快,适应要求高,容易发生饮食相关问题;形成早期的饮食习惯,影响长远。 儿童早期营养的重要性 ?为了生命最初的1000天–从孕期到2岁 ?这是关于人类未来的重要主题! 改善儿童早期营养的措施 ?孕期营养补充 ?0-6月龄:纯母乳喂养(关注乳母膳食改善) ?6-24月龄:继续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辅食营养强化(婴儿营养包) 辅食添加存在的问题: ?对辅食添加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传统的辅食以米粥和面糊、面片汤、面条汤等谷类为主,营养密度不够 ?辅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微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不足 ?对辅食添加在实现食物过度和生长发育过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辅食原料供应的困难,如肉类、蛋类等 ?受到配方奶粉过度宣传的偏面影响 关于辅食添加 辅食添加的问题已经普遍影响到儿童早期的营养和生长发育,表现在: ?儿童早期的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的高发生率 ?儿童早期的贫血等微营养素不足的高发生率 ?儿童早期潜在的认知等脑发育的问题 ?儿童饮食问题增加,如厌食、挑食、肥胖(过多的谷类食物)等 改善儿童早期营养和喂养的策略 ?继续推动母乳喂养 ?重视辅食添加,将宣传和普及辅食添加的知识和技术作为今后几年婴幼儿营养改善的重要措施——辅食工程 ?探索改善婴幼儿辅食营养水平的新观念和新技术 ——辅食营养强化和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 关于营养包- 辅食营养强化 辅食营养强化(补充) ——新的策略 ?辅食添加的行为和习惯的改变需要长期的努力 ?辅食营养强化是近期改善辅食营养的有效措施 ?营养包(辅食营养补充品)是辅食营养强化的有效办法 关于营养包- 辅食营养强化 ?最近10余年来,国内外营养学家研究表明,辅食营养补充是改善婴幼辅食添加的有效措施。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核心提示:预产阶段鸡体的生理变化特点生殖系统快速发育18 周龄时卵巢重量约为10 周龄时的4 倍,但在19 周龄、20周龄时则分别为10 周龄时的30 倍和48 倍左右。它说明在18 周龄后卵巢上的卵泡开始大量、快速地生长;与... 预产阶段鸡体的生理变化特点 生殖系统快速发育 18周龄时卵巢重量约为10 周龄时的4倍,但在19 周龄、20周龄时则分别为10周龄时的30倍和48倍左右。它说明在18周龄后卵巢上的卵泡开始大量、快速地生长;与此同时,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迅速增加。卵泡生长和输卵管的发育受光照和饲料蛋白质的影响很大。 骨钙沉积加快 在18 周龄~20周龄期间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 克~5克为髓骨钙。它的沉积大约在产第一个蛋的前10 天,是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的,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若动用过多则出现缺钙、笼养鸡疲劳综合征等问题。 体重的快速增加 从18 周龄开始鸡只又出现一个快速增重时期,4 周内增重约400 克,此期体重的增加对以后产蛋高峰持续期的维持是十分关键的,若增重达不到标准则会影响总的产蛋率和总产蛋量。 鸡只处于一种明显的生理应激状态,在预产阶段内鸡体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生殖系统生长发育、肝脏体积增大且合成机能增强,体重增加, 内分泌机能旺盛,这一切变化对鸡只来讲都是一种应激,其抵抗力会因此而明显下降。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易发病阶段。 预产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各系统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主稳产打好基础,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淘汰病、弱、残鸡蛋鸡群经过较长的育成饲养,常会出现少数的病鸡、弱鸡和伤残鸡。为了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合格率及保持开产的一致性,必须在预产阶段进行整群工作,淘汰那些无治愈希望的病鸡、体重与群体水平相差甚远的弱鸡以及失去生产价值的伤残鸡。 接种和驱虫 在预产阶段,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寄生于体表的虱、螨类寄生虫,采取喷洒药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寄生于肠道内的寄生虫,采取饲料拌药喂服,同时在鸡群预产期,还要进行一次新城疫I 系苗的注射,防止鸡群开产后暴发

探讨孕期营养对胎儿发育的重要性

探讨孕期营养对胎儿发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母体的孕期营养对胎儿发育的重要性。方法:本文通过采用400个有效案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案例随机分配成合理的两组即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内的孕妇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进行日常饮食。而分析组,要根据胎儿具体发育的情况,对其量身打造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并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通过B超技术定期为两组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做好检查与记录。结果:分析组内的案例胎儿的各种指标的发育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如头围,双顶径,股骨长度及体重方面。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孕期的营养摄入情况加以正确的指导,保证胎儿对营养的需求,就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和生长。 标签:孕期;营养;发育;重要性 每个生命的形成与生长,都是从受孕开始,从受精卵逐步发育成健康的人体,出生后就是一个可爱的婴儿[1]。在过去,许多临床案例都可以证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各种情况不仅仅全部是依靠父母的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母体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取也是有着重要的关系的[2]。怀孕期间是胎儿生命对营养状况最为敏感的时候,孕妇作为胎儿营养摄取的来源,其自身的营养平衡就会直接的影响到胎儿的健康,本文针对案例资料进行专业的分析,探讨一下怀孕期间的营养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选取的案例中,孕妇共有400例,年龄分布在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在所有的孕例中,孕期分布较为均匀,孕妇的身体状况良好,体重,血压,内脏等无异常现象,也没有吸烟或者嗜酒的经历,在怀孕期间也无其他并发症。在经过所有的实验准备工作后,将这400个案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分析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人数一样,均为200例,两个组别之间,孕妇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要尽量做到基本一致,保证其不会产生统计学差异。 方法:作为对照组,组内的孕妇依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营养补充,而分析组内的孕妇,要进行专业的分析,对其胎儿的发育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针对胎儿对营养的具体需求情况,在考虑孕妇自身的经济条件下,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营养指导,根据食物的营养含量,计算出孕妇的合理摄入量,并定期用科学的手段对胎儿的具体发育状况进行追踪检查,对各项指标都进行比对后,评估两组胎儿的发育水平。另一方面,将两组案例中孕妇的饮食都输入到标准的饮食系统中,通过检测它们的RDA值之后,来精确分析孕妇们的饮食状况与胎儿的发育之间的关系。 统计方法:通过运用SPSS 14.0软件对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组间采用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一)骨豁与关节特点 1 ?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 5,而成人为3: 7,所以,其骨韶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迅速地生长使骨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四肢骨男子在17—18岁,女子在16—17岁完成骨化,脊柱的椎体一般要到20-22岁,筋骨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 2 .关节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二)肌肉的特点 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比例和肌力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作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匀的动作;在作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肢体畸形。负重练习要慎用,过重负荷可能会使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的发育。 2 .可充分发展其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 3 .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衡发展。学龄儿童应避免进行大数量、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身体全面发展为主。

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一、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婴幼儿在0—3岁时期,是潜意识吸收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没有选择地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了事物一一吸收,并成为自身智能的一部分,并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从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2~3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也就是说,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中会有五种突出表现: 1、对秩序的喜爱。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急切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这是儿童在靠味觉触觉感知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凭这种感官肌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 3、乐于学习走路。这等于是儿童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4、对微小精细的东西感兴趣。这似乎是大自然特意安排一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 5、对社会性发生兴趣。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学着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团体意识。他们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了为自己做事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些社会性行为在开始时也是观察,后来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积极地接触别人的动机。此时的孩子如果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专家认为,这阶段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 二、0—3岁亲子教育如何达到和谐发展 亲子教育活动不同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家长,整个活动环节也都是在家长面前完成的,亲子老师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起来,得到科学的指导,还要帮家长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和新的教育观念及态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现代父母的职责和角色,真正地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师长、榜样! (一)、父母和孩子应形成良性的亲子行为 1.注重自身提高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小学至高中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

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

孕妇营养保健论文孕期营养保健论文:膳食钙干预在孕期营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孕妇营养保健论文孕期营养保健论文: 膳食钙干预在孕期营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约占体重的2%。其中,有99%的钙元素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储存在骨骼和牙齿当中。值得注意的是,骨骼和牙齿中储存的钙,总是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各种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使骨吸收与骨形成偶联,从而维持骨钙和血钙的动态平衡及相对稳定;其余1%的钙元素则以游离的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钙元素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妊娠妇女来讲,一方面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为保证母亲骨骼健康,对钙的需要较普通人群增高,并且这种需求随着孕期的延续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孕期钙代谢方式的变化导致这种改变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因,而相关的大量研究表明保证足够钙摄入在孕期营养中是非常必要的。 1孕期钙营养状况评价 妊娠期的妇女不仅仅要维持自身的钙平衡,并且还要满足胎儿骨骼生长发育所需求的钙,而这种需求随着孕周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从母亲孕20周到孕33周,胎儿钙的沉积速率也从50mg/d增加到330mg/d,孕期后3个月平均速率约为200mg/d,新生儿钙体内沉积总量约为30g[1-3]。研究指出,孕妇主要通过3种代谢途径的改变来满足钙元素的需求,即肠

道钙吸收的增加[4,6],破骨细胞溶骨作用增强[12、13] 以及尿排泄钙减少。因此,从理论上讲妊娠期钙元素需求的增加应伴随有孕期钙元素摄入的增加,否则母亲体内的钙将可能处于负平衡当中,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产后骨密度降低,进而影响母亲甚至婴儿的骨骼健康。 目前衡量骨健康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有骨密度(bone m in-eraldensity, 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one m ineral con-ten,t BMC)。双能X线骨矿仪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精确反映骨密度大小的设备。然而由于妊娠期间射线检查应用的限制,用各种骨计量学方法来显示妊娠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不是很多,其中多数研究是采用前瞻性方法,观察比较孕前及产后骨密度或骨量。O lausson等[7]以34位英国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双能X线(DXA)检测对象产前以及产后2周骨密度并进行并对比分析,发现妊娠可使孕妇全身、腰椎以及髋骨骨皮质面积校正后骨矿含量(BA-adjusted BMC)较非孕对照组分别降低1·70±0·25%, 3·03±0·72%, 1·87±0·60%。Homl berg-Marttila等[8]追踪随访了5名妇女妊娠前后的骨密度,结果表明妊娠使腰椎骨密度降低了3%。More[9]的研究发现, 38名孕妇腰椎、桡骨1 /3处以及桡骨远端骨密度在妊娠前后都有显著性减少。Javaid等[10]利用定量超声骨测量技术测定了英国307名孕妇孕前及产后的骨量变化,显示反映骨量大

学生生理特点

小一至高三各年级心理生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沟通: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在这一年考取,奥数和英语更是重中之重,开始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讨论题目: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 讨论内容: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保健 讨论成员:王娟石腾张照雅严海霞沈梦歌薛爽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28天的小婴儿。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2500到4500克,平均身高是45到51厘米。 生理特点: (1)外观: 头部在身体中占的比例较大,外观正常,肤色红润,外生殖器官能分出男女,哭声响亮,有正常的大小便。 (2)体温: 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所以体温调功能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 ⑶体重: 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体重都会有正常的生理性下降,一般在出生后2~4天,宝宝体重可以下降6%~9%,最多不超过10%,一般在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重,也有的晚至第三周才恢复到出生体重,但这并不影响以后的发育。一旦体重恢复,随着月龄及哺乳量的增

加,体重会迅速增加,一般每天可增30克以上。如下降过多则应分析原因。 ⑷体型: 胎儿时期,脑优先发育,其次是躯干,发育最慢的是四肢,所以新生儿的头占身长的1/4,且新生儿的颈部很短,颈部肌肉力量小头大而沉。 ⑸新生儿的代谢: 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重比)较林。因此代谢率比成人高。对蛋白质、脂肪、糖都能很好吸收、代谢和利用。生后血钙有下降趋势,血磷上升。此时食物中钙、磷比例过大可导致手足搐搦症。 ⑹大便: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大便。有的新生儿在娩出过程中即排便。起初两天大便呈墨绿色、黑棕色,称为胎便;吃母乳后大便呈棕黄混杂的颜色;3~4天左右转为金黄色软便,呈糊状,不成形,每天好几次。若生后24小时一直未排便,且伴有腹胀、呕吐,呕吐物为黏液或羊水,应考虑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应当及早看医生,检查是不是有先天性畸形或消化道畸形 ⑺小便: 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时或生后6小时内排尿,前2~3天尿量少,但每天最少尿量60毫升以上。若出生后24小时还不排尿,应当喂10%的葡萄糖水20~30毫升,观察是否排尿不要用尿不湿,如果仍未排尿,应请医生检查,处理异常情况

妇产科学指导:女性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一)胎儿期 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23对(46条)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X 与Y决定胎儿性别,XX为女性,因无雄激素,无副中肾管抑制因子,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为女性生殖道。 (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女性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胎盘及母体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影响,出生时新生儿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出生后新生儿血中雌激素水平因脱离母体迅速下降,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均属生理现象,短期内能自然消退。 (三)儿童期 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称儿童期。儿童期早期(8岁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卵泡无雌激素分泌。生殖器幼稚型。儿童期后期(8岁后)垂体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发育并分泌少量性激素。 (四)青春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此期生理特点有: 1.第一性征发育即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器官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生殖系统功能尚未完善。 2.第二性征出现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髋部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性特有体态。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接近10岁时乳房开始发育,数月至1年后开始生长阴毛及腋毛。 3.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年后。此时月经周期常不规则。 (五)性成熟期 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时期。18岁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卵巢功能成熟,出现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六)绝经过渡期 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始于40岁后,历时短1~2年,长10余年。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绝经。世界卫生组织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时期称围绝经期。 (七)绝经后期 绝经后期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初期卵巢卵泡耗竭,分泌雌激素功能停止,卵巢间质有分泌雄激素功能,雄激素在外周组织转化为雌酮,成为绝经后期血循环中的主要雌激素。妇女60岁后称老年期。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 文章来源:飞暖网 核心导读:生命体的出生,是成长到衰老的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关系,常常人为的将人的发展过程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生理时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儿童的重要生理特征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段的发育为后一段奠定基础。任何阶段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生命早期成长缓慢或者过度生长都会对后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分为婴儿期和青春期的突增,其余时间都是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逐渐减慢,直到成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约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一个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孕期胎儿的需要,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恢复到孕前水平。 二,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除了能让胎儿正常的着床和发育外,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另一个目的是对营养素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和妊娠的需要。 1.母体卵巢及胎盘分泌激素的增加 胎盘催乳激素可以促进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分泌和发育,胎盘催乳激素促进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

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雌二醇发挥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钙的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成正相关。 2.孕期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的改变 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2,T4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至孕晚期升高约15_20%,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天约增加 0.63mj(150kcal)。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通过自身合成甲状腺素。妊娠期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循环血液中甲状腺胰岛素增加使孕妇的空腹血糖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实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至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病率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