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证据收集讲述

合集下载

分析法律案例中的证据(3篇)

分析法律案例中的证据(3篇)

第1篇一、引言证据是法律案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案件的定罪量刑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某盗窃案为例,对法律案例中的证据进行分析,探讨证据在案件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背景某盗窃案发生于某市某小区,被告人李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调查,被告人李某在2018年3月至5月期间,先后三次潜入小区住户家中盗窃财物。

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收集到了一系列证据,包括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监控录像等。

三、证据分析1. 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在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制作的笔录,其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情况、现场痕迹、物品状况等。

在本案中,现场勘查笔录显示,被告人李某在盗窃过程中,留下了明显的指纹和脚印。

这些痕迹为侦查机关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2. 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在本案中,被害人及其家属、小区保安等证人提供了被告人李某在案发现场的目击证言,证实了被告人李某的犯罪行为。

证人证言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重要作用。

3. 被告人供述被告人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所作的陈述。

在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在侦查过程中,对三次盗窃行为供认不讳,并详细描述了作案过程。

被告人供述与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等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犯罪事实。

4. 监控录像监控录像是指利用监控设备记录的犯罪现场视频资料。

在本案中,公安机关调取了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被告人李某在案发时段出现在犯罪现场,与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等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四、证据的作用和意义1. 证据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基础证据是证明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证据,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犯罪行为。

在本案中,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和监控录像等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为证明犯罪事实提供了有力支持。

刑事案件调查程序与证据采集

刑事案件调查程序与证据采集

刑事案件调查程序与证据采集刑事案件的调查程序和证据采集是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并在刑事审判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刑事案件的调查程序和证据采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刑事案件调查程序刑事案件调查程序是指在发生刑事案件后,有关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收集证据、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 立案侦查阶段:指公安机关接到刑事案件报案后,经过立案审批后开始进行侦查工作。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确定案件性质、案发时间和地点,并制定侦查方案,着手展开相关工作。

2. 侦查阶段:在立案侦查之后,公安机关根据侦查方案开展一系列调查活动,包括实地勘验、调查取证、询问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等。

同时,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如拘留、搜查等,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3. 提起公诉阶段:侦查工作结束后,公安机关将综合收集的证据材料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起诉。

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证据确凿,可以构成犯罪事实,就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进入审判阶段。

二、证据采集证据采集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为了查明事实、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证据的采集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1. 直接证据采集:直接证据是指与犯罪事实存在直接联系的证据,如案发现场的勘验笔录、犯罪工具的提取等。

在采集直接证据时,应注意保护现场,避免破坏或污染证据,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2. 间接证据采集:间接证据是指通过推断或间接的方式与犯罪事实产生联系的证据,如嫌疑人的手机通信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

采集间接证据时,应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口供采集:当事人的供述常常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的重要证据之一。

采集口供时,应注意询问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严密性,防止虚假供述的产生。

采集口供还应当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自由意志的发表。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调查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调查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刑事案件的频发不断引起我们的关注。

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证据收集与调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调查进行探讨。

一、证据收集的重要性证据是判决案件真伪的重要依据,证据的收集直接影响到案件的结果。

证据的收集要准确、全面,必须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客观性。

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二、证据收集的方法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现场勘查来收集证据。

现场勘查是指对案发地点进行实地勘查,寻找、保护并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其次,可以通过询问、调查和讯问来搜集证据。

这包括询问当事人、目击者,调查相关人员和单位,以及讯问嫌疑人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取证据,如视频监控、电话录音等。

最后,还可以通过调取相关文件和资料来收集证据,如银行记录、通信记录等。

三、证据调查的程序证据调查是指对已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和评判的过程。

在证据调查中,应充分尊重证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判。

证据调查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对已收集的证据进行分类整理。

将证据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评判。

其次,要对证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证据的分析,可以确定证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

然后,要进行证据的评判。

在证据的评判中,应权衡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进行客观的判断。

最后,要对证据进行总结和归档。

对证据进行总结和归档,为案件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四、证据收集与调查中的问题与对策在证据收集与调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确定,证据的保护与获取存在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应强化证据的收集和保护。

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证据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其次,应完善证据的检验和鉴定机制。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元素,它承载着法庭对案件真实情况的了解和判断。

因此,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的相关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

一、证据收集的重要性证据收集是刑事诉讼中的首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结果。

证据的收集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确保公正、合法和合规。

收集证据有助于还原案件发生的真实经过,找出罪犯并保护无辜。

在收集证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能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证据充分性原则: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不仅能够证明被告人的罪行,还能够证明被告人的无罪。

3.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原则:证据在收集、保管和呈现过程中应避免毁损或篡改,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证据的收集方法1.取证讯问:法庭可以对涉案人员进行询问,以获得相关证据。

讯问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下进行,并且应确保被讯问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2.现场勘察:刑事案件发生现场的勘察可以提供重要的证据。

勘察人员需慎重行事,认真勘查现场,记录相关细节并保护现场的完整性。

3.物证鉴定:物证是指与案件相关的物品,如血迹、指纹等。

通过鉴定可以确定物证的性质,为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4.书证和证人证言:书证包括文书、书面记录等,可以提供案件相关的证据。

证人证言是指案件相关人员的口述陈述,且必须在法庭上以宣誓的形式进行。

5.技术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在证据收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视频监控、通讯记录等。

三、证据的运用方式证据的运用是在合法框架下进行的,以确保审判公正。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的运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提请法庭: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控辩双方可以提请法庭采信某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法庭应当根据证据的合法性、可靠性和足够性对其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接纳。

2.辩护陈述:被告人有权对控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疑和反驳,并可以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辩护。

刑事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方法与技巧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方法与技巧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方法与技巧分析在刑事案件中,调查取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真相和正义的实现。

因此,掌握一定的调查取证方法和技巧对于执法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在刑事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方法与技巧,帮助执法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勘查现场勘查现场是调查取证的首要步骤。

在勘查现场时,执法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保护现场:在到达案发现场之后,要迅速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证据被破坏或者其他干扰。

2. 仔细观察:对于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观察,包括物品的摆放、痕迹的存在等。

这些细节可能会给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3. 记录笔录:将现场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地点、时间、环境等信息。

这对于后续的调查工作和证据搜集非常重要。

二、收集证据收集证据是调查取证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和技巧:1. 询问讯问: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讯问相关人员,了解案件的经过和相关情况。

在询问过程中,需要注意技巧和方法,既要得到有效信息,又要避免过激的行为导致对方的抵触情绪。

2. 视听录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视听录像。

这可以有效地记录证人的口供,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3. 监视调查:对嫌疑人进行秘密监视调查,有助于获得更多的证据。

然而,在进行监视调查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三、分析证据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证据之后,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分析证据的方法和技巧:1. 关联分析:将不同证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寻找证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这有助于还原案件的经过,查清事实真相。

2. 时间轴分析:根据证据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建立时间轴。

这有助于还原案件的发展过程,找出各个时间节点的关键证据。

3. 专家意见: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

他们的意见和结论对于案件的调查取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利用科技手段科技手段在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和取证程序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和取证程序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和取证程序在刑事案件中,证据收集和取证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正确的证据收集和取证程序能够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能够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一、证据收集的重要性证据是刑事案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事实真相和法律裁判。

正确、充分的证据收集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证据材料,为法庭提供有力的证明。

同时,证据收集也是保护被告人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才能对被告人进行公正的审判。

二、证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证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证据收集:指的是通过目击者的证言、录像、照片等直接获取的证据。

这种方式的证据具有直接性和可信度高的特点,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明。

2. 间接证据收集:指的是通过相关的物证、书证、鉴定报告等间接获取的证据。

这种方式的证据虽然没有直接的目击者,但通过对相关物品的分析和鉴定,可以推断出案件的事实。

3. 询问调查:指的是警方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调查,获取案件的相关信息和证言。

这种方式可以了解案件的经过和相关人员的态度,为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4. 技术手段:指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证据收集,如DNA检验、指纹鉴定、声音分析等。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对案件的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取证程序的重要性取证程序是指在证据收集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的程序要求,对相关证据进行保护、保存和使用的一系列操作。

正确的取证程序能够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证据被篡改或损坏,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四、取证程序的要求在取证程序中,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合法性:取证程序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违反相关法律和规定。

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必须经过合法程序和程序要求,才能使用。

2. 公正性:取证程序必须公正、公平,不能有偏见。

对于涉及被告人权益的证据,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程序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程序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程序在刑事司法中,证据收集程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保证确凿证据被收集并用于正当审判的重要环节。

以下将重点讨论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程序,以确保公正、公平和合法的司法调查。

一、指定调查人员首先,在一起刑事案件中,警察或特定调查人员将被指定为主要调查人员。

这些调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调查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并有效地收集证据。

他们应接受适当的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条款,并尊重、遵守法律程序。

二、证据搜集计划一旦主要调查人员负责案件,他们应制定证据收集计划。

该计划应包含详细的收集证据的步骤和方法,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需要强调的是,证据的收集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涉案人员的权益。

三、搜索和搜查令在某些情况下,依法规定的搜索和搜查令是进行证据收集的重要手段。

当调查人员相信某一具体地点存在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他们可以向法院申请授权进行搜索和搜查。

这确保了搜查的合法性,并防止将来因非法搜查而导致的证据无效。

四、讯问与盘问讯问和盘问被认为是证据收集的重要手段。

当主要调查人员认为某个人具有与案件相关的信息时,他们有权询问该人。

然而,讯问和盘问应遵守法律规定,调查人员不得使用非法手段对被询问人进行威胁或虐待。

被询问人有权保持沉默,并且有权获得法律代理或律师的协助。

五、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词在刑事案件中,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词是主要的证据类型。

主要调查人员应确保物证的安全保管,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证据的污染或破坏。

书证如文件、账簿、合同等应予以有效保管,并及时从可靠来源获取。

证人证词应在合适的环境下听取,并确保证人的真实陈述。

六、取证记录和鉴定为了确保证据收集过程的准确和合法,调查人员应记录所有取证活动。

这些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目击者、证据的描述等重要细节。

另外,对某些证据进行科学或法医鉴定是必要的,以确定它们与案件的关联性。

七、保密和非披露原则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保密和非披露原则被广泛应用。

法律案例的证据分析(3篇)

法律案例的证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证据是法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的收集、运用和认定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审理。

本文将以一起盗窃案件为例,对法律案例的证据分析进行探讨。

二、案件背景2019年10月,某市发生一起盗窃案。

受害人王某报警称,其家中被盗,损失现金、电子产品等价值约2万元。

经侦查,警方锁定了嫌疑人李某。

在审理过程中,王某、李某及其辩护人围绕案件事实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证据。

三、证据分析(一)王某的证据1.现场勘查笔录:警方对被盗现场进行了勘查,制作了现场勘查笔录,记录了现场情况、物品损失等。

该笔录可以作为证明盗窃事实的证据。

2.被盗物品清单:王某提供了被盗物品清单,列明了被盗物品的名称、数量、价值等。

该清单可以作为证明盗窃损失金额的证据。

3.目击证人证言:王某的邻居张先生目睹了盗窃过程,并提供了证言。

张先生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明盗窃事实的证据。

4.王某报警记录:王某在案发后及时报警,警方制作了报警记录。

该记录可以作为证明王某及时报警、配合侦查的证据。

(二)李某的证据1.无罪辩护:李某及其辩护人提出,李某案发当晚有不在场证明,且没有作案动机,要求法院判决李某无罪。

2.不在场证明:李某提供了案发当晚的通讯记录、出行记录等,证明其案发当晚在另一城市,无法作案。

该证据可以作为证明李某案发当晚不在现场的依据。

3.证人证言:李某的同事赵先生作证称,案发当晚与李某在一起,共同参加了一个聚会。

赵先生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明李某案发当晚不在现场的依据。

4.辩方证人证言:辩方证人钱女士作证称,案发当晚曾与李某、赵先生一起在案发地点附近出现过。

钱女士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明李某案发当晚在案发地点附近的依据。

四、证据认定1.王某的证据:现场勘查笔录、被盗物品清单、目击证人证言、王某报警记录等证据相互印证,足以证明盗窃事实和损失金额。

2.李某的证据:李某提供的通讯记录、出行记录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案发当晚不在现场。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证据保全实例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证据保全实例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证据保全实例犯罪证据保全在刑事案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对犯罪行为的证明和事实的确定。

保全犯罪证据不仅需要准确无误地获取,还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

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证据保全过程。

案例一:盗窃案件在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一名市民报案称其住宅内贵重物品被盗。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工作,并发现案发现场有窗户被撬的痕迹。

为了保全犯罪证据,警方采取了以下措施:1. 现场勘查:警方到达案发现场后,首先进行现场勘查。

他们拍摄了案发现场的照片,记录了窗户被撬的痕迹和住宅内部的布局等重要信息。

2. 录取口供:警方对报案人进行了口供录取。

他们询问了报案人住宅的情况以及失窃物品的细节等信息。

3. 采集指纹和DNA样本:警方在案发现场寻找可能存在的指纹和DNA样本,并进行了采集。

这些样本可能成为后续调查工作中的重要证据。

案例二:毒品走私案件警方接到一条线报,称某地有人从外地走私大量毒品。

为了保全犯罪证据,警方采取了以下措施:1. 调取监控录像:警方调取了涉案地点周边监控录像进行分析。

他们找到了嫌疑人进出涉案场所的时间和行动,并将相关录像作为证据保存。

2. 跟踪追踪:警方派出特警组成行动小组,对嫌疑人进行跟踪追踪。

他们通过监控、抓捕等方式,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并缴获了大量毒品。

3. 执行搜查令:在嫌疑人被抓获后,警方申请搜查令,并在涉案地点进行搜查。

他们找到了与毒品相关的工具和记录等证据,并妥善保管。

案例三:杀人案件警方接到一起杀人案件的报案,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警方展开调查工作并保全犯罪证据:1. 技术勘验:警方将案发现场封锁起来,并请技术人员进行勘验。

他们使用各种科学手段分析现场,寻找可能的蛛丝马迹和其它犯罪证据。

2. 耳目调查:警方对案发地点周边居民进行耳目调查,以了解案发当时可能出现的可疑情况,并寻找目击者。

3. 疑点追踪:警方通过分析现场证据,确认了一名嫌疑人,并对其进行追踪。

证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收集证据有什么注意事项

证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收集证据有什么注意事项

证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收集证据有什么注意事项刑事案件中,一般证据收集的工作都是由侦查机关来进行的,当然作为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也是需要实际实际对他们有利的证据才行,这样在诉讼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提供辩护。

那证据收集的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律师365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刑事案件中,一般证据收集的工作都是由侦查机关来进行的,当然作为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也是需要实际实际对他们有利的证据才行,这样在诉讼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提供辩护。

那证据收集的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一、证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一)询问。

询问是指执法机关或者律师要求当事人、证人或者鉴定人陈述自己了解的案情。

询问是任何案件中都经常使用的证据收集措施和方法。

(二)讯问。

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方法。

讯问的对象限于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违法行为人和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讯问的主体限于执法机关,不包括律师。

(三)辨认。

辨认是要求被害人或者证人在若干类似的物品、场所或者人中,挑选出自己曾经所见所闻的部分。

辨认的主体可以是案件中的被害人和证人,辨认的对象可以是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与案件有某种关联的人,也可以是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

(四)勘验。

勘验是指执法人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

勘验主体限于执法机关,律师无权进行勘验。

从收集证据的角度来讲,勘验一方面是发现和提取各种物证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勘验笔录本身也是证据的种类之一。

(五)检查。

检查是指执法机关依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进行检验的专门活动。

检查的对象是活人的身体,又称为人身检查。

人身检查笔录是其主要的证据形式。

(六)搜查。

搜查是指执法机关依职权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或者人身进行强制性的寻查、寻找和提取证据材料的专门活动。

搜查的对象可以是场所,也可以是人身,还可以是车船等物体。

搜查是发现和提取各种物证、书证的重要途径,搜查笔录本身是证据的种类之一。

法学专业实验报告刑事案件调查与证据收集

法学专业实验报告刑事案件调查与证据收集

法学专业实验报告刑事案件调查与证据收集实验报告:刑事案件调查与证据收集引言:刑事案件调查与证据收集是法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揭示案件真相、维护正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刑事案件的调查程序,并学习收集、保护和分析刑事证据的方法。

一、案件概述本次实验选取一起虚构的盗窃案作为研究对象,案发地点为某办公楼内的办公室。

涉案财物为一台笔记本电脑。

二、调查计划1. 案情了解首先,我们需要对案情进行了解。

通过对报案人、目击证人的询问,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目击者描述的犯罪嫌疑人特征等信息。

2. 场所勘查在案发地点进行勘查,寻找相关线索。

包括检查是否有强行闯入的痕迹、防护设备是否完好等。

3. 证人、嫌疑人询问对目击证人和嫌疑人进行询问,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询问时应确保询问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图像监控调取查询案发地点是否有相关的监控设备,并调取监控录像。

通过监控录像可以还原案件发生的过程,获取嫌疑人的行踪。

5. 物证收集在案发现场、嫌疑人身上等地方,寻找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物证,并妥善收集。

采集的物证应被封存、鉴定和保护,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6. 鉴定与分析对收集到的物证进行鉴定,如指纹、DNA分析等。

通过鉴定结果,可以进一步确认物证与嫌疑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三、调查实施1. 案情了解通过与报案人和目击证人的交流,了解案发时间为上周五晚上7点至8点,在当时有一名陌生男子在办公室出现。

2. 场所勘查当天,我们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场所勘查。

经查,案发办公室有划痕迹象,窗户上有脚印,初步判断为强行入室。

3. 证人、嫌疑人询问初步询问目击证人和报案人,目击证人描述了嫌疑人特征,为30岁左右的男性。

4. 图像监控调取根据询问结果,我们发现楼道内装有监控摄像头。

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了案发时间段的监控录像。

5. 物证收集在办公室内,我们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一双手套和一个棱镜。

我们使用手套提取了这些物证,并妥善保存。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规定一、引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收集是确立案件事实的基础,对于确定案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收集的规定为司法机关提供了相应的权力和限制,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与合法性。

二、侦查阶段的证据收集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在侦查阶段对证据的收集方式和程序,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1. 搜索证据在必要和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侦查机关可以进行搜索,以发现、扣押和保全证据。

搜索必须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不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2. 抽样取证当案件事实需要证明的对象无法作为完整的证据,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式。

抽样取证必须经过合法程序,确保取证对象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 鉴定与勘验侦查机关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对案件相关的物证进行鉴定,以确定其真实性和价值。

勘验是指将案件现场的状况和证据进行记录,确保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列举证人对于案件相关的人员,侦查机关有权列举他们作为证人并传唤供证。

证人应该依法作证,如有拒绝或做伪证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审判阶段的证据收集规定刑事诉讼法还对审判阶段的证据收集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

1. 直接证据刑事诉讼法要求直接证据在审理中有明确的证明功能,可以通过认定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和真实性。

直接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2. 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一种通过推理和论证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可以通过相关的证明和论证建立案件的事实和关联性。

3. 鉴定证据在审理阶段,法庭可以根据案件需要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相关物证和技术性证据进行鉴定,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人证和证人证言人证是刑事案件中重要的证据形式,对于证实案件事实和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证人证言在法庭上进行,证人应根据法律规定作证,如有拒绝或做伪证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保障被告人权益的证据收集规定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收集也有一些规定,以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和避免非法证据的使用。

刑事案件法律证据(3篇)

刑事案件法律证据(3篇)

第1篇一、引言刑事案件法律证据是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关键性依据。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证据是确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本文将从刑事证据的概念、种类、收集、审查和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刑事证据的概念刑事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

刑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基石。

三、刑事证据的种类1. 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

如犯罪工具、犯罪现场遗留物、被害人遗物等。

2. 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

如犯罪分子的书信、日记、账本等。

3. 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4. 被害人陈述:指被害人就其所遭受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其所涉及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6. 鉴定意见:指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

7.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指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四、刑事证据的收集1. 依法收集:收集证据必须遵守法律程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全面收集:收集证据要全面、客观、真实,既要收集有罪、罪重的证据,也要收集无罪、罪轻的证据。

3. 主动收集:司法机关要积极主动地收集证据,不能以当事人自行提供为依据。

4. 严格保密: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要严格保密,防止证据泄露。

五、刑事证据的审查1. 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审查证据是否真实,是否与案件事实相符。

2. 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审查证据的收集、固定、保管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3. 审查证据的关联性:审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否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4. 审查证据的充分性:审查证据是否足以证明案件事实,是否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案件中的线索收集与处理

刑事案件中的线索收集与处理

刑事案件中的线索收集与处理在刑事案件中,线索收集与处理是关乎案件真相和公正司法的重要环节。

正确收集并妥善处理线索,有助于揭示案件的事实真相、确保案件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并最终推动案件的正常侦查和审判程序。

本文将重点探讨刑事案件中线索的收集与处理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线索的来源和种类在刑事案件中,线索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报案人提供的信息:涉案人、目击者或相关人员提供的证词、证言等都可以作为线索收集的重要来源。

2. 物证:通过现场勘查,例如寻找和发现的血迹、指纹、武器等物品,可以作为线索的直接证据。

3. 书证:与案件相关的书面文件、合同、账簿等文书,可以提供有关案件的重要线索信息。

4. 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监控录像、通信记录、网络信息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利用可以为案件提供关键线索。

5. 被害人的口供和证词:被害人提供的口供和证词是破案的重要线索之一,需要在合法和合理的条件下进行采集和使用。

根据线索的特点和来源,我们可以将线索大致分为目击证据、证言证据、物证和鉴定证据等。

二、线索的收集与采取措施在刑事案件中,线索的收集和采取措施需要依法进行,确保合法性和准确性。

1. 依法采集证据:对于办案人员而言,必须遵守法律和程序规定,合法采集证据。

例如,在搜查现场或任何其他取证行为时,必须取得相关批准和执行程序。

2. 合法收集口供和证词:对于涉案人员的询问和讯问,需要确保合法性和程序的合规性。

采用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巧,确保从被询问人口中得到真实、准确和完整的证词。

3. 尊重被害人权益:在收集和处理线索时,特别是对于被害人的询问和面对面调查,应当尊重被害人的权益和感受,确保调查过程和方式不会进一步伤害被害人。

4. 充分保护证据:在线索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对于物证等直接证据,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封存和保存措施,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5. 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现代刑事侦查中,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重要。

刑事起诉证据收集步骤

刑事起诉证据收集步骤

刑事起诉证据收集步骤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收集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负和公正审判的实现。

本文将介绍刑事起诉证据收集的几个步骤。

1.查找和保全现场证据在刑事案件发生后,第一步是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

警方需要查找可能的证据,如血迹、指纹、作案工具等。

如果发现了可能的关键证据,应立即进行保全,防止证据遭到破坏或丢失。

这个步骤要求警方具有一定的勘查技能和专业知识。

2.询问调查相关人员第二步是询问调查相关人员,包括目击者、报案人、被害人等。

警方需要了解案发经过、涉案人员的关系以及其他任何可能的线索。

在询问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和时间顺序,以便形成完整的案件细节。

3.收集书证和物证除了现场证据和口供,还有书证和物证。

书证包括各种文件、账本、合同等书面材料,而物证则包括各类物体,如武器、毒品、赃款等。

警方应该尽量全面收集相关的书证和物证,并妥善保管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调取监控录像及其他电子证据在现代社会,监控录像和其他电子证据的使用越来越多。

这些证据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来推断嫌疑人的行踪和犯罪动机。

警方需要及时调取监控录像和其他电子证据,以便尽早获取相关信息。

5.鉴定和技术检验某些情况下,对于特定证据的鉴定和技术检验是必要的。

比如,在毒品案件中,需要对涉案物品进行化学鉴定以确定是否为毒品。

对于现场采集的指纹,也需要进行比对和鉴定。

这些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6.询问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在收集了一定的证据后,警方会对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进行询问。

对于嫌疑人,警方有权询问其涉嫌犯罪的相关事实。

对于受害人,警方需要了解受害经过、嫌疑人的特征以及其他可能的线索。

在询问过程中,需要保护被询问者的权益,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7.取证和勘验一些案件需要进行取证和勘验。

比如,在毒品案件中,警方可能需要进行物证的采集和封存。

在犯罪现场,警方可能需要进行勘验,以获取更多细节和线索。

这些工作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如何进行刑事证据收集 刑事证据应该怎么收集

如何进行刑事证据收集 刑事证据应该怎么收集

Every noble work is at first impossibl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如何进行刑事证据收集刑事证据应该怎么收集司法人员在调取证据时,应当尽可能的全面调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证据形式不仅要穷尽刑诉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还要尽可能地全面调取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证据材料。

1、应明确取证方向;2、应迅速、及时地收集证据;3、应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4、应深入、细致地收集证据。

只有把收集证据工作做好,才能为审查证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充分可靠的证据材料。

如果没有把收集证据的工作做好,缺少必要的证据材料,所谓运用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收集证据对于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

那该如何进行刑事证据收集呢?在实践中,刑事证据应该怎么收集?下面为您介绍。

一、如何进行刑事证据收集收集证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和律师为了证明特定的案件事实,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收集证据和证据材料的法律活动。

收集证据是运用证据的首要工作,是分析研究案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和处理权。

只有把收集证据工作做好,才能为审查证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充分可靠的证据材料。

如果没有把收集证据的工作做好,缺少必要的证据材料,所谓运用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就是一句空话。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一步重新去收集证据,仍然是无法查明案件事实的。

所以,收集证据对于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

收集证据的目的,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

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在取得充分、确实的证据基础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作出正确的结论。

收集证据的大量工作是在侦查阶段进行的,收集证据是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但是,在起诉、审判阶段,如果认为证据不够充分、确实,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需要调查收集证据。

刑事案件调查关键证据及其收集方法

刑事案件调查关键证据及其收集方法

刑事案件调查关键证据及其收集方法一、引言在刑事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关键证据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证据往往能够确定案件的关键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罪责,对于案件的侦办和审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刑事案件调查中的关键证据以及其收集方法。

二、刑事案件调查中的关键证据1. 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揭示案件关键事实的证据。

例如,目击者的证言、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能够提供直接的事实支持,对案件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通过推理和逻辑关系,间接证明案件关键事实的证据。

例如,直接证据的缺失下,可以通过嫌疑人的身份、动机、行为等间接推断出案件的重要事实,这些证据有时候能够提供案件的关键线索。

3. 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刑事案件调查中常见的关键证据之一。

不同的证人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证词,因此要进行证言的对比分析,判断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听取证人证言时,应避免对证人的心理影响和引导,确保证人证言的客观性。

4. 物证物证是指能够通过物质形态存在的证据,如血迹、指纹、DNA等。

物证的收集和鉴定需要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电子证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在刑事案件的调查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子证据包括手机通话记录、短信、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等,这些证据的获取和调取需要依法进行,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刑事案件调查中关键证据的收集方法1. 调取相关记录在刑事案件调查中,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调取与案件相关的记录,例如银行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等。

调取相关记录需要依法进行,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执行搜查令当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某地可能存在关键证据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搜查令,对该地进行搜查。

执行搜查令需要依法进行,确保搜查过程合法、公正,并对搜查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3. 询问讯问询问讯问是刑事案件调查中获取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对嫌疑人、证人等进行询问,获取相关的证言,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保证询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技巧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技巧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技巧在刑事案件中,证据是构成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对于律师、警察和法官来说,掌握一定的证据收集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证据收集技巧,帮助相关人员提高证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目击证人的询问目击证人的证言对于证据的力量和说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询问目击证人是收集证据的基本环节之一。

在询问目击证人时,律师、警察和法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前准备:在询问目击证人之前,要提前研究案件的细节,了解目击证人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引导和控制目击证人的证言。

2. 使用开放式问题:询问目击证人时,应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不要给出答案的提示,让目击证人更自由地陈述他们所见、所闻的事实,避免引导性的问题影响证人的证言的真实性。

3. 理解和确认证人的陈述:在询问目击证人时,律师、警察和法官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证人的陈述,确保理解和确认证人的每一个关键细节,及时追问需要澄清或强调的地方。

二、物证的收集和保护物证是指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物品或物体,如血迹、指纹、DNA等。

以下是物证收集和保护的一些技巧:1. 现场勘查:在发现犯罪现场时,律师、警察和法官应该及时进行现场勘查,记录现场的状态、痕迹和可能存在的物证,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物证被污染或破坏。

2. 收集和封存:对于可能成为物证的物品,应及时收集包装,并进行正确的标记和封存,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鉴定和分析:在物证被收集和封存之后,需要进行鉴定和分析,以确定物证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鉴定和分析应由专业的实验室或技术人员进行,并确保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书证和电子证据的调取书证是指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书面文件或记录,电子证据是指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电子数据或信息。

以下是书证和电子证据的调取技巧:1. 依法调取:律师、警察和法官在调取书证和电子证据时必须依法进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调取的证据合法有效。

2. 保全和复制:调取书证和电子证据时,应采取保全措施,防止证据被篡改或删除。

证据收集流程

证据收集流程

证据收集流程一、引言证据收集是司法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判决案件的依据之一。

正确的证据收集流程能够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证据收集流程。

二、确定证据类型在开始证据收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收集的证据类型。

常见的证据类型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和电子证据等。

根据不同的案件性质和需求确定证据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证据收集工作。

三、规划证据收集计划在确定了证据类型之后,下一步是制定证据收集计划。

计划包括确定证据收集的时间、地点、方式和人员等。

合理的计划能够提高证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收集书证书证是指以书面形式存在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凭证、报告等。

书证的收集可以通过公证、法院调取或相关机关提供等方式进行。

收集书证时需要留意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五、保全物证物证是指物质形态的证据,如指纹、血迹、工具等。

保全物证是为了防止证据被破坏或篡改。

在保全物证时,需要标记、封存和记录物证的相关信息,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并减少在后续鉴定过程中的争议。

六、采集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当事人或目击者对案件进行陈述的证据。

证人证言的收集需要通过询问、调查或传唤等方式进行。

在采集证人证言时,需要保证证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意志,遵守法定程序,并注意证言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七、获取电子证据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在很多案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子证据的获取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包括调取存储介质、提取电子数据等。

在获取电子证据时,需要注意证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保护相关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八、整理和分析证据在完成证据收集之后,需要对所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过程中要对证据进行编号、分类和时序整理,以便于后续审理和使用。

分析过程中要对证据进行评估、比对和逻辑推理,以提取出关键的证据信息,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证据链。

九、保护证据安全证据的安全是案件公正和合法的基础。

在整个证据收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证据的安全,防止证据被篡改、丢失或泄露。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刑事诉讼法是规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法律,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是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探讨证据的收集、保存和运用等相关内容。

一、刑事证据的收集刑事证据的收集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合法手段获取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信息、物证等。

刑事证据的收集需要严格依法进行,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直接证据的收集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监控录像等。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需积极调取和固定相关证据,如走访目击证人、勘查现场等。

同时,法庭在开庭审理时,应充分利用直接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确认。

2. 间接证据的收集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但可以推断出案件事实的证据。

例如,通过出入记录、通信记录等可以间接证明被告人与案件有关。

在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对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推理非常重要,需要采取合法手段予以收集。

3. 书证、物证的收集书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证据,如合同、收据等。

物证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物品,如血迹、指纹等。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需妥善保管和固定相关书证、物证,并在法庭上予以呈现,以支持案件事实的证明。

二、刑事证据的保存刑事证据的保存是指相关机关在证据收集完毕后,需妥善保存证据原件,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于电子证据,应当进行数据提取和备份,以防止证据被篡改或丢失。

1. 实物证据的保存实物证据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物品,如毒品、凶器等。

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需要对实物证据进行分类、登记和封存,并妥善保管。

在法庭上,公安机关应当带齐实物证据,以供法庭审议。

2. 书证、电子证据的保存书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证据,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保存的证据。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需将书证、电子证据予以保存,并在法庭上通过呈现等方式提供给法庭和辩护人查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28
1、重视收集言词证据,不重视调取实物证据。
2 、重视收集有罪、罪重证据,不重视收集无罪、罪轻证据。
3、重视对犯罪行为过程的调查,不重视对故意、过失等主 观心理状态的调查。 4、重视定罪证据的收集,不重视量刑证据的收集。 5、重视案件突破,不重视补强证据。 6、收集证据不及时,证据灭失情况严重。 7、缺乏对破案经过、抓获经过的详细描述。
2018/10/28

围绕刑事侦查阶段的证据收集工作,
我讲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侦查人员在收
集证据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侦查阶段收集
证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是简要介绍一
下刑事案件的基本证据及其规格问题。
2018/10/28
一、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中存在的问题 •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个案例:
• 犯罪嫌疑人赵某,男,25岁,工人。赵某因盗窃 公款潜逃,今年1月4日,侦查人员张某在执行其 他公务活动时,偶然撞见赵某并将他拘留。为了 使本案的证据更充分,侦查人员张某、杜某于 1 月5日前往赵某所在单位,将本案的部分证人召集 在一间办公室内,进行了询问。
2018/10/28
1、讯问取证不合法。 2、书证制作不规范。 3、司法鉴定程序不严格。 4、现场勘验、检查不详实。 5、赃款赃物扣押、移送不合程序。
2018/10/28
(二)实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围绕刑事诉讼证据展开的专门调查工 作。根据《刑法》的规定,认定犯罪的原则是重证据、重调 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对存在疑问的犯罪采取疑罪从轻、疑 罪从无的原则。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的侦查人员习惯于有罪 推定,片面收集嫌疑人有罪、罪重的证据,忽略罪轻和无罪 证据的收集,忽略涉及量刑情节方面的证据的收集;回避证 据变化,不重视矛盾证据的排除,不重视构建证据体系,只 是简单的证据累积,使案件事实和证据难以达到法律真实的 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8/10/28
二、侦查阶段收集证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刑诉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
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
办理刑事案件证据收集
2018/10/28
证据收集的重要性
2018/10/28
有句法谚说:“在法庭上,只有证 据,没有事实。”这句话强调的就是证 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刑事诉讼的 核心问题就是证据。
2018/10/28
• 证据是认识犯罪事实的手段和桥梁,刑事诉讼活动的全部过程,就 是收集、审查、判断证据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在此基础上适 用法律的过程。离开证据就无法查明案件事实,谈不上用刑罚惩罚
2018/10/28
1月6日,侦查人员张某一人开始讯问赵某,讯问笔录如下:

张:你老实交待你的罪行,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准你狡 辩、抵赖。 赵:我要请律师。 张:现在你不能请律师,侦查阶段律师不能介入。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到现在已经两天了,还没有向我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现在你老实交待罪行。 赵:我没罪。 张:你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来,我们才能说你无罪。你若老实交代,说完了我们 可以放你出去,你若顽抗到底,我们公安机关将从重处罚你。 在讯问过程中,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上。
2018/10/28
• 在上述案例中,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在我们审理的大量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 中,部分案件存在的证据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导致案件因 此不能及时审结,有的死刑案件未能获得最高法院的核准,
影响了打击力度。归纳起来,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中存在
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声明,今天讲的问题在 刑事侦查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2018/10/28
(一)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强调实体真实,要求诉讼活动必须建立 在程序合法的基础上,只有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真实的 实现。但有相当一部分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缺乏程序法 和实体法并重的观念,重实体轻程序,注重犯罪控制,忽 视人权保障,没有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要求去调查 取证,有的办案人员习惯于惯性思维,根据自己的习惯好 恶来办理案件,先实体后程序,常常出现补办法律手续的 情况,造成许多案件存在证据瑕疵,人为地造成案件疑难, 甚至出现冤假错案。
2018/10/28
问题:在本案中,侦查人员办案存在哪些问题?
• 1、“偶然撞见赵某并将他拘留”,拘留程序不合法。应该是撞见犯罪嫌疑人,可以 立即抓获,但是拘留应该出示拘留证,而且要2名以上侦查人员。 2、应当在24小时以内尽快询问,并且应该尽快通知其家属其被拘留的事实和原因。 3、“部分证人召集在一间办公室内,进行了询问”,调查证人应当分别进行。 4、“张某一人开始讯问赵某”,讯问犯罪嫌疑人应有2名以上侦查人员。 5、“你老实交待你的罪行,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准你狡辩、 抵赖”,首先应告知其涉嫌的罪名,其次应该询问其有无犯罪。 6、“不能请律师,侦查阶段律师不能介入”,必须告知其有权聘请律师。侦查阶段 律师有会见权,可以与嫌疑人会见。 7、“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必须出示拘留证。 8、“你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来,我们才能说你无罪”,我国实行的是无罪推定,不 需要犯罪嫌疑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9、“你若老实交代,说完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你若顽抗到底,我们公安机关将从 重处罚你”,禁止诱供。而且,处罚罪犯的权利不在公安机关,而在人民法院。 10、“在讯问过程中,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上”,禁止刑讯逼供。
犯罪,也就无刑事诉讼可言。无证据即无法律上的犯罪。因此,证
据就成了打击犯罪的核心部位。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证据在诉 讼中的地位显得更为明显。
2018/10/28
现阶段,刑事诉讼对证据的要求越 来越严格,侦查人员必须将以证据为核 心的侦查观念贯穿于整个侦查过程,并 且使所收集、固定的证据客观、真实、 全面,经得起庭审的质证。但在司法实 践中,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于证据 上存在的缺陷,致使一部分案件不能顺 利审结甚至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