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1总则1.0.1为统一铁路线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一级、五级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运线路、重载铁路的标准规范设计。
考虑旅客运输的重载铁路线路设计,按照客货共运标准执行。
昌平、W级铁路设计按有关设计规范执行。
1.0.3铁路线路设计应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落实现代综合交通发展要求,充分研究项目要求、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规划等相关因素,准确把握工程功能定位,科学论证施工方案,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线路走向,优化线路平纵断面。
10年和4年铁路设计年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为交货后第10年,长期为交货后第20年。
应预测近期和远期交通量。
铁路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的规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铁路线下不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
2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近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并保留长期发展条件。
三个。
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可根据交付后第五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动车组、机车和车辆的数量。
1公司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运力应考虑区间承载力的利用系数。
客货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区段通过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
扣除综合维修的“天窗”时间后,单线铁路和双线铁路的储备能力应分别为20%和15%,并应考虑客货运量的波动。
]. O、6铁路线路设计应计算线路的预期年输电能力。
1.1.0.7铁路线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安全设计和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18号线设计应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原则。
10、9号线设计应以系统优化为重点,综合考虑相关专业技术接口,协调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1.0.10铁路线路设计应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车站、车辆段的布局和规模,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1O.11铁路线路设计应符合环境、能源、土地、文物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017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017
年版中提到的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线路宜以现有较优的运行条件和最佳的路线为前提,综合考虑
线路沿线相关企业、机关、军队、行政单位等的要求,维护有关部门的合
法权益,满足社会发展及新技术的要求;
(2)线路应根据运营需要,确定适宜的列车运行速度,同时满足线
路的安全、运行稳定、舒适性及其他经济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
(3)线路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线地形、环境条件,确保路线建设安全,并关注线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保护;
(4)线路应采取动态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建设集成、运营调度和运
行维修等各项要求,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运行需要;
(5)线路应结合畅通状态,确保运行可靠,满足货运、客运和服务
需求,保障列车的安全及时运行;
(6)线路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结合绿色路网的理念,
重视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2、运营要求
(1)线路设计应结合铁路的运营特点,满足全线运行时程、列车运
行等要求;
(2)应综合考虑运行等级、客运分类、占用速度、合理组织运营、
安全等。
工企铁路设计规范
工企铁路设计规范一、路线设计:1.路线选择:应考虑到工矿企业内部的道路网、建筑物、设备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能够连接各重要点位、最少穿越重要产区和生态保护区的最佳路线。
2.路线布局:应合理布局线路的高低架、立交和隧道等结构,防止与其他交通线路冲突,确保区域内交通系统的协调性。
3.纵断面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和运输需求确定路基高度和路堑填方的规模,保证列车平稳行驶和排水良好。
4.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列车类型和运输量确定正线、站线和辅助线的宽度、弯道半径和超高限界,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和通畅性。
二、轨道设计:1.轨距和轨型选择:应根据列车的速度和轴重,选择适当的轨距,并按国家标准规定选用相应的轨型。
2.道床设计:应确保道床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采用适当的材料、结构和坡度,防止发生泥石流、塌方和沉降等安全事故。
3.轨道几何设计:应根据列车的运营速度,确定轨道的超高限界、设备边界和锁闭轨的布置,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和安全。
4.道岔和道岔区设计:应根据站线的长度和列车的运行速度,确定道岔的数量和布置,并设计合理的道岔区,确保列车的换线和调车操作顺利进行。
三、设施设计:1.驻车线和站线设计:应根据列车的长度和停车需求,设计合理的驻车线和站线,确保列车的停车、起步和换线安全。
2.信号系统设计:应根据列车的运营速度和运行密度,设计适当的信号系统,以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和正常。
3.供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列车的牵引需求和线路长度,设计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4.通信系统设计:应设计适当的通信系统,以实现各站点之间和列车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正常通信,确保铁路运输管理的准确和高效。
综上所述,工企铁路设计规范在路线设计、轨道设计和设施设计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只有合理设计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
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在铁路工程中,规范要求和线路设计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确保了铁路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铁路工程规范要求铁路工程规范要求是保证铁路线路建设与维护质量的基本准则,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铁路工程规范要求:1. 线路布置要求线路布置要求指铁路线路在空间上的布置规划。
规范要求在满足旅行速度、运输能力、运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直线段、减少弯线段的数量和曲线半径。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线路几何要求线路几何要求是指铁路线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几何参数要求。
其中,水平曲线的半径、坡度、超高、超高速公路交叉点等是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的要求。
在垂直方向上,线路的坡度、高差、爬坡能力等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3. 线路轨道要求线路轨道要求主要包括轨道的几何参数、轨道弯曲半径、轨道垂直和水平的修整、轨道的安装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在线路轨道设计中,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轨道的耐久性以及维修便利性等因素。
4. 线路信号与通信要求线路信号与通信要求规定了线路信号系统的布置和通信设备的选用,包括信号机、信号线路、通信机房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保证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线路电气化要求线路电气化要求是指对铁路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相关规范要求。
包括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变电所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其目的是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牵引供电系统的效率。
二、线路设计原则线路设计原则是指在满足铁路工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铁路工程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线路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安全是线路设计的首要原则,包括列车运行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制定机关
建设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
2006.03.14
施行日期
2006.06.01
文号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主题类别
标准化
效力等级
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建设部公告
(第41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90-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15、1.0.16、1.0.17、1.0.21、3.1.8(1)、3.2.8(2)、5.1.2、5.1.3、5.1.4、5.1.6、5.2.1(1、2)、5.2.5、5.2.6、5.2.7、5.2.10、5.2.1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结束——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这是一个200km/h铁路桥设计用到的规范,如果速度不同,有几个规范会不一样。
⒈《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99。
⒊《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⒋《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⒌《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
⒍《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
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⒏《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⒐《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⒒《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xxxxx-2003(征求意见稿)⒓《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⒔《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⒕《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扩展资料铁路设计主要流程铁路项目勘察设计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实施、项目投产三个大阶段,这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十一个环节:规划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初测(初步现场测量)→可行性研究→定测(定线现场测量)→初步设计→补定测(补充定线现场测量)→施工图设计→配合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建成销号。
其中,从规划研究到可行性研究属项目前期阶段,从定额到配合施工属项目实施阶段,从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销号属项目投产阶段。
环环相扣,本阶段必须以上阶段为依托和基础。
各环节工作要点如下:1、规划研究,主要对全国或者区域的路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总结过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建设任务。
这个阶段一般都是比较宏观性的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某一条线路(或者车站、桥隧等重点工程)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这条铁路按照什么类型建设,是客运专线、是客货共线铁路、还是重载货运铁路。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根据我国铁路的技术发展方向,本着贯彻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原则,吸取了原规范执行以来铁路设计、施工和运营以及近年来五次铁路提速的成功经验和专题科研成果,贯彻了从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向指导设计的合理性方面逐步转化的指导思想,并突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理念,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后修编而成。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和《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TB10181-2017)等6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为服务铁路“走出去”和中外铁路技术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主要规定综合选线、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车站分布等主要内容,在铁路设计中起着主导和统筹各专业设计的总体作用。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对铁路车站枢纽总体规划原则、客运站和物流中心的选址及综合开发的原则、车站及枢纽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用于指导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根据铁路等级、设计速度、列车轴重、客货运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铁路轨道设计标准,主要包括钢轨及配件、正线有砟轨道、无砟轨道、站线轨道、无缝线路、有缝线路和轨道附属设施等内容。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结合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钢桥领域的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应用实践经验,统一了铁路钢桥设计标准,适用于铁路全铆接、栓焊及全焊桥梁钢结构的设计。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对铁路桥涵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挖井基础及特殊地基等计算参数和构造要求作了规定,用于指导铁路桥涵基础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的轨道设计
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钢轨类型选择:根据线路等级、运输需求和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钢轨类型, 如重轨、轻轨等。
轨枕类型选择:根据线路荷重、轨道结构和运营条件选择合适的轨枕类型, 如木枕、混凝土枕等。
道床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维护要求选择合适的道床类型, 如碎石道床、沥青道床等。
设计原则:纵断面线形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原则,尽量减少工程 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在纵断面线形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坡度过陡或坡长过长,以减少工程风险和运营维 护成本。同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对线路的影响,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YOUR LOGO
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
韵,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韵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铁路线路的轨道 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的 基本原则
铁路线路的桥涵 设计
铁路线路的线形 设计
铁路线路的隧道 设计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于大型桥涵,应优先采用预制 桥梁段的拼装施工方法,以提高 施工效率。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质条件复杂、 工期紧迫等,可采用特殊施工方 法,如喷射混凝土、预制桥梁段 顶推等。
铁路线路的隧道设计
隧道分类及适用条件
隧道分类:根据隧道长度、埋深、施工方法等不同,隧道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适用条件:不同长度的隧道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短隧道适用于地形简单、埋深较浅的地区;中 隧道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埋深适中的地区;长隧道和特长隧道适用于地形复杂、埋深较大的地区
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城际铁路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是城际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城际铁路的通行效率、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合理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不仅能够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益,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旨在为城际铁路建设提供指导。
一、选线原则城际铁路的选线应遵循以下原则:1. 高效便捷原则:选线应尽量缩短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减少运行时间,提高列车行驶效率。
2. 节约投资原则:选线应尽量利用已有交通基础设施,减少新建设施的投资成本。
3. 环境友好原则:选线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对生态系统和水源地的影响。
4. 社会公平原则:选线应尽量避免对土地、农田和居民的不利影响,保障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走向设计要求1. 曲线半径和超高度:城际铁路的曲线半径和超高度应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车型和轨道限界进行设计。
曲线半径和超高度的合理选择能够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2. 车站位置和距离:城际铁路的车站位置应在两个城市的交通节点附近,并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乘客出行需求。
车站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客流量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实现高效的运输服务。
3. 设施配套和交通连接:城际铁路的走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如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等。
合理的设施配套和交通连接能够提高综合交通服务水平,方便乘客的出行。
4. 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城际铁路的走向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起伏、地质灾害和生态保护等。
选择合适的线路能够降低工程建设难度和成本,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的流程1. 初步研究:根据城市间的距离和交通需求,初步确定城际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开展对线路选线的调研和论证。
2. 方案比选:根据城市规划、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多个线路选线方案,并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3. 方案优化:在比选的基础上,对各个方案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完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城际铁路项目安全、高效运营以及公众的便利和舒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线路设计规范1. 轨道线路:城际铁路主要采用标准轨距,铺设混凝土道床,设计速度一般在250km/h以上。
线路沿线应考虑地质条件、交通状况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2. 站点设置:城际铁路站点布局应与城市交通规划相衔接,站点数量和位置应满足客流需求,并考虑到区域发展和交通转换的便利性。
3. 接触网设计:城际铁路应采用电气化供电方式,具备高效、可靠的接触网系统。
接触网设计应考虑到设计速度、列车运行特性以及输电可靠性等因素。
二、车辆设计规范1. 客车设计:城际铁路客车应满足高速运行的需求,具备舒适的座椅、餐饮设施和无线网络等乘客需求。
车辆结构应保证安全,具备防撞、防爆等安全设施。
2. 机车设计:城际铁路机车应具备高速运行和牵引力强的特点,火车头结构应灵活可靠,并具备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三、安全规范1. 运行安全:城际铁路应设置信号系统、列车防护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等,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应制定培训和安全演练计划,提高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防护设施:城际铁路线路沿线应设置护栏、隔离带和防撞设施等,确保行人和车辆无法进入线路区域。
3. 环境保护:城际铁路设计中应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减少噪音和振动的影响,确保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四、无障碍设计规范1. 站点无障碍:城际铁路站点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保证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乘客的便利和安全。
2. 车厢无障碍:城际铁路车厢内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座位等,为特殊乘客提供便利。
五、信息化设计规范1. 车站网络:城际铁路车站应具备高效的信息网络,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和其他线上服务。
2. 车辆信息系统:城际铁路车辆应设备先进的车载信息系统,提供列车位置监控、车票查询和安全警示等功能。
六、停车场规范城际铁路车站周边应设计停车场,满足乘客停车需求,同时考虑到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的因素,合理规划停车位布局和交通导流。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1总则1.0.1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统一铁路线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要求。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标准规范设计,客货共运线路和一、五级重载铁路。
考虑旅客运输的重载铁路线路设计,按照客货混运标准执行。
场平、W级铁路线路设计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1.0.3铁路线路设计应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落实现代综合交通发展要求,充分研究项目要求、路网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因素,准确把握项目功能定位,科学论证施工方案,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路线走向,路线平纵断面系统优化。
1O、4铁路设计年分为近期和远期。
短期为交货后第10年,长期为交货后第20年。
应预测近期和远期交通量。
铁路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的规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铁路线下不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
2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近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并保留长期发展条件。
三。
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动车组、机车和车辆的数量可根据交付后第五年的预测交通量进行设计。
1公司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运力应考虑断面承载力利用系数。
客货共线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区段通过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
扣除综合维修的“天窗”时间后,单线铁路和双线铁路的储备能力应分别为20%和15%,并应考虑客货运量的波动。
]. O、6铁路线路设计应计算预期线路的年输送能力。
1.1.0.7铁路线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安全设计和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全过程。
18号线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为原则。
1O、9铁路线路设计应注重系统优化,综合考虑相关专业技术接口,协调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1.0.10铁路线路设计应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车站、车辆段的布局和规模,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1O.11铁路线路设计应符合环境、能源、土地、文物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重载铁路设计规范是指根据铁路运输的特点和要求,对铁路线路、接触网、信号系统、车站等进行规范化设计的文件。
以下是一个1000字的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简要介绍:一、铁路线路设计规范1. 线路布置:采用直线段与曲线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 线路坡度:在铁路线路的设计中,要遵循坡度平稳、坡度适宜、坡度变化规律等原则,确保列车行驶的舒适性。
3. 线路曲线半径:根据列车设计速度、车型等要素,合理确定曲线半径,确保列车的行驶安全。
二、接触网设计规范1. 高度标准:根据车辆限界和接触网的设计要求,确保接触网的高度能满足列车通行的要求。
2. 张力标准:根据接触网设计的需求,确定适当的张力标准,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断面设计:根据列车的电气性能和接触网的负荷要求,确定合适的断面设计,确保列车正常供电。
三、信号系统设计规范1. 信号机设置:根据列车运行线路、列车运行速度、信号间隔等要素,确定适当的信号机设置,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顺畅。
2. 车辆检测:采用轴计数器、轮对计数器等技术手段,对列车进行准确的车辆检测,确保列车的运行数据可靠。
3. 信号逻辑设计:根据信号机的设置、列车的运行速度等要素,设计合理的信号逻辑,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准确性。
四、车站设计规范1. 车站布置:根据列车运行线路、运行速度等要素,设计合理的车站布置方案,确保列车进出站的安全和便捷。
2. 安全设施: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如防滑设施、防撞设施等,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3. 车站设备:采用先进的车站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等,提高车站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仅是对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设计要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线路布置与地质条件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线路布置与地质条件一、引言城际铁路的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线路安全、高效运行,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保障旅客和货物的安全。
本文旨在说明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与线路布置和地质条件相关的条文要求及其背后的原理。
二、线路布置与地质条件要求1. 线路布置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要求在选择线路布置时要考虑最小化对人口、环境和土地的影响。
选择线路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尽量选择平坦地区,减少坡度过大的情况,以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且降低能耗;(2) 避免或减少对农田、森林和水域的占用,保护生态环境;(3) 尽量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场所,减少运行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城际铁路布置及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城际铁路应尽量避免以下地质条件的影响:(1) 地震活动区:选择线路时需避开潜在地震活动区,以减少地震对线路安全的威胁;(2) 硬质岩石层:优先选择较为坚固的地质层,以避免土壤松散导致的下沉和滑坡等问题;(3) 水文地质条件:选址时需注意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情况,避免发生涌水和涌泥等地质灾害;(4) 斜坡和崩塌地段:严禁铺设线路于斜坡和崩塌地段,以防止发生山体滑坡和崩塌事故。
三、规范条文背后的原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的线路布置和地质条件要求是基于以下原理:1. 安全性原则城际铁路作为交通工程的一部分,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线路布置和避免恶劣的地质条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 环境保护原则城际铁路的建设和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最小化。
避免对农田、森林和水域等敏感生态环境的占用,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居民的干扰,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维护。
3. 经济效益原则线路布置和地质条件的考虑也需要兼顾经济效益。
选择平坦地区和较为坚固的地质层,既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减少维护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四、结论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的线路布置与地质条件要求在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铁路线路(railway line)在路基上铺设轨道,供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土工构筑物。
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
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正线是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装卸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段管线是指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
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根据线路意义及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800万吨;Ⅱ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Ⅲ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
铁路等级:铁路等级是按某种比较点来划分铁路群的级别,公路等级也是如此。
有不同角度的:路网地位型、客货取向型、时速型、线数型等。
铁路等级是铁路的基本标准,相关建设要根据等级去选定。
传统铁路时代的等级是路网地位型:它根据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来划分级别,分为国铁地铁及再分Ⅰ级Ⅱ级等。
高铁时代技术大分化,路网型等级里面大等级、小等级一批。
而且分类的角度多了,如,时速等级:高铁—快铁—普铁是三大等级。
客货取向型等级:客运专线、客货共线、货运专线。
中国铁路的路网型等级:传统时代,国铁Ⅰ级最高。
高铁时代不同了:高铁级超越一般Ⅰ级(正如普通铁路上特快列车高于快列);国铁Ⅰ级分化为快铁和重要普铁,顶档国Ⅰ是双线型快铁;其它普通铁路:国铁Ⅱ级Ⅲ级IV级、地铁Ⅰ级Ⅱ级。
各个大级里面又有小的分类:依据单线复线、燃力电力等。
高铁快铁都是电气化铁路,普铁分为电气型和燃气型。
等级类型:铁路等级是铁路的基本标准。
铁路设计规范
铁路设计规范铁路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定性文件。
铁路设计规范包括线路设计、轨道设计、车辆设计、供电设计、通信信号设计和站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铁路设计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线路设计规范线路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线路建设中,确保线路的稳定性、符合列车运行要求的规定性文件。
线路设计规范包括线路的几何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几何设计主要包括水平线路设计、垂直线路设计和曲线设计。
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线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设计。
横断面设计主要包括线路的路基宽度、道床设计和护坡设计。
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地基改良和地基加固等。
二、轨道设计规范轨道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轨道建设中,确保轨道的平顺度、强度和锚固性等方面要求的规定性文件。
轨道设计规范包括轨道线型设计、轨枕设计、轨道面设计和轨道支承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轨道线型设计主要包括轨道的实线和缓和曲线设计。
轨枕设计主要包括轨枕的类型选择和布置方法。
轨道面设计主要包括轨道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控制。
轨道支承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轨床和道床的选择和设计等。
三、车辆设计规范车辆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车辆设计中,确保车辆的安全性、牵引性和舒适性等方面要求的规定性文件。
车辆设计规范包括车辆结构设计、车辆悬挂系统设计、车辆制动系统设计和车辆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车辆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车体结构和车门设计。
车辆悬挂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车辆的转向架和弹簧悬挂设计。
车辆制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制动装置和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车辆动力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牵引电机和传动装置设计等。
四、供电设计规范供电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供电系统设计中,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的规定性文件。
供电设计规范包括供电系统接触网设计、供电系统变电站设计和供电系统接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供电系统接触网设计主要包括接触网线型和接触网高度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线路的设计、建设和改造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提高列车的行车速度和运输能力,满足不同类型列车的运行要求。
以下是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线路基础设计对于新建线路的基础设计,要根据土质、水文、地质等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标准。
包括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堤宽度、桥梁和隧道的基础设计等。
2.线路几何设计线路几何设计包括轨道几何的布置和线路的曲线半径、坡度、曲线过渡等。
要求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车辆的动力学特性,确定合适的几何参数。
同时,要考虑列车的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3.线路轨道设计铁路线路的轨道设计要满足列车的稳定行驶和高速运行的要求。
包括轨道的标准轨距、轨道的线性和纵向坡度、轨道衔接和轨道交线的设计等。
4.线路车站设计铁路线路设计要考虑车站的位置、规模、布局和设施的设计,满足列车的停靠和乘客的上下车需求。
要根据列车的停靠时间、换乘需求等,合理安排车站设备和人流组织。
5.线路信号设计铁路线路的信号系统设计是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包括信号灯的设置、信号间隔的确定、信号系统的接口设计等。
要确保信号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6.线路通信设计铁路线路的通信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和安全的重要支撑。
要制定通信设备的配置和安装标准,包括电话、广播、数据传输等通信设备的设计和布设。
7.线路安全防护设计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计是保障线路安全的重要措施。
包括铁道路基的护坡、护栏、防火墙等的设计,以及隧道、桥梁等特殊结构的安全措施。
以上是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国家的铁路规划和具体项目的要求,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和《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TB10181-2017)等6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为服务铁路“走出去”和中外铁路技术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主要规定综合选线、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车站分布等主要内容,在铁路设计中起着主导和统筹各专业设计的总体作用。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对铁路车站枢纽总体规划原则、客运站和物流中心的选址及综合开发的原则、车站及枢纽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用于指导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根据铁路等级、设计速度、列车轴重、客货运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铁路轨道设计标准,主要包括钢轨及配件、正线有砟轨道、无砟轨道、站线轨道、无缝线路、有缝线路和轨道附属设施等内容。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结合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钢桥领域的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应用实践经验,统一了铁路钢桥设计标准,适用于铁路全铆接、栓焊及全焊桥梁钢结构的设计。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对铁路桥涵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挖井基础及特殊地基等计算参数和构造要求作了规定,用于指导铁路桥涵基础设计。
《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规定了盾构设备选型原则、防排水处理措置、施工辅助措施,提出了管片制作、始发及接收、掘进、特殊地段施工、盾构设备维修保养等施工技术,适用于用于新建铁路隧道盾构法的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
工业企业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本
线路第一节:区间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2.1.1设计线路平面的曲线半径,应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力选用。
线路平面的曲线半径,一般宜采用4000、3000、2500、2000、15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350、300、250和200m。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上列半径间10m整倍数的曲线半径。
Ⅰ级铁路不得小于300m,Ⅱ级铁路不得小于250m。
专为工业企业内部运输的铁路,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80m。
2.1.2设计新线不应采用复曲线。
改建既有线,在困难条件下,为减少改建工程,可保留复曲线。
与之并行的第二线,如有充分依据,也可采用复曲线。
限期使用的铁路,在困难情况下,有充分依据时,个别曲线可采用复曲线。
增建第二线时,两线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地段平面曲线,宜设计为与既有线经过校正的同心圆曲线。
2.1.3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的最小长度,应根据铁路等级及地形条件按表2.1.5的数值选用。
表2.1.52.1.4增建的第二线,宜设在既有线一侧,如需换侧时,宜在曲线上或车站附近进行。
车站两端和桥隧地段线路的线间距变更,宜在附近曲线完成。
条件不具备时,可在第二线用较大半径的反向曲线完成。
增建第二线时,区间直线并行地段的线间距不得小于4m;曲线地段的线间距,应根据曲线半径和超高条件按表2.1.6的规定加宽。
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并行时,直线地段线间距如两线间设高柱信号机,不应小于5.3m,如不设高柱信号机,可采用5m。
曲线地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加宽。
第二节站场线路、联络线、连接线及其他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2.2.1车站正线的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车站和车场应设在直线上。
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曲线上,其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不得小于600m。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Ⅰ、Ⅱ级铁路不得小于500m,Ⅲ级铁路不得小于400m。
有技术作业(列检、给水、补机摘挂、制动试验等)或装卸作业较多的站场,如设在曲线上时,宜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GB50090-99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及铁道部要求,在国家计划委员会1985年发布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J90—85的基础上,对其部分内容补充、修订而成。
本规范主要包括总则、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车站分布、铁路与道路交叉和正线轨道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根据我国铁路的技术发展方向,本着逐步贯彻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体现铁路科技进步和注重投入产出的原则,吸取了原规范执行以来铁路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成功经验和大量的专题科研成果,引入了不同线路采用并合理匹配不同层次的技术标准和装备的设计思想,突出了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合理配套和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协调设计的系统观念,力求避免设计标准的“大而全”、“小而全”,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后,增订和修订了如下主要内容:1.本规范所适用的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由120km/h提高到140km/h。
2.删除了与蒸汽机车牵引有关的技术内容和不属于本规范制订的内容。
3.新增了分路段选择设计行车速度及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新增了部分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定原则。
5.修订了新建铁路设计年度的划分。
6.修订了划分铁路等级的临界运量标准。
7.修订了各级铁路最小圆曲线半径标准。
8.修订了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和夹直线最小长度等平面设计标准。
9.修订了各级铁路限制坡度标准。
10.修订了线路纵断面连接标准和车站站坪最大坡度标准。
11.新增了双线铁路车站分布标准。
12.新增了区间通过能力设计中的设备维修“天窗”标准。
13.修订了中间站和会让站的分布原则。
14.修订了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15.新增了有人看守道口的交通量标准和安全防护设备配置要求。
16.新增和修订了部分道口平纵断面设计标准。
17.修订了正线轨道类型划分标准,新增了Ⅲ型混凝土枕的铺设标准。
18.新增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一般规定。
19.修订了无缝线路道床顶面宽度标准。
20.修订了正线道岔号数选择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统一铁路线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符合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技术,经济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1.0.2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规格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运混合线和重载铁路的I级和e级铁路的设计。
考虑旅客运输的重载铁路线的设计,应按照客货混运的标准进行。
田级和W级铁路线的设计应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1.0.3铁路线路设计应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理念,落实现代综合运输发展要求,充分研究项目要求,铁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规划等相关因素,准确把握项目功能定位,科学地论证施工方案,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路线方向,系统优化线路平面和垂直截面。
1. O.4铁路设计年应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交货后的第10年,长期是交货后的第20年。
短期和长期交通量应采用预测交通量。
铁路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的规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铁路线路,建筑物和设备下的不易改造和扩建的基础设施,应根据长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
2.应根据短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设计易于改造和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并应保留长期发展条件。
3.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可根据交付后第五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动车组,机车和车辆的数量。
1.本公司的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通行能力应考虑路段承载力的利用系数。
对于客货混合铁
路和重载铁路的区间承载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
扣除综合维修的“天窗”时间后,单线和双线铁路的后备能力应分别为20%和15%,并应考虑客运量和货运量的波动。
]。
O. 6在铁路线的设计中应计算预期线的年传输能力。
1.1.0.7铁路线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设计和风险管理。
1. O. 8铁路线的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和环境,土地节约和能源节约为基础。
1. O.9铁路线设计应注意系统优化,全面考虑相关专业技术接口,协调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1.0.10在设计铁路线时,应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车站和场站的布局和规模,以节省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并最大化综合效益。
1. O. 11铁路线的设计应符合有关环境,能源,土地和文物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0.12铁路安全保护区的设置应符合铁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1.0.13铁路施工间隙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曲线段施工间隙的扩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1. O.14铁路线的设计不仅应符合本规范,而且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高速铁路是指设计速度为250 km / h(含预留)及以上,多列火车运行,初次运行速度不低于200 h ugh / h的客运专线。
2.1.2城际铁路是一种快速,便捷,高密度的旅客专用铁路,设计速度为200 km / h及以下,是专为邻
近城市或城市群设计的。
2.1.3客货混合铁路:设计时速为200 km / h或以下的铁路客货运列车在同一条线上。
2.1.4重载铁路可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火车牵引质量至少为8000 T,轴重为27 T或以上,去年在至少150 km的路段上的交通量超过4000万T。
2.1.5设计区段(section)根据列车设计速度不同而设计的区段,称为区段。
2.]。
6设计速度段的设计速度。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客货混合铁路的设计速度为旅客列车的设计速度,而重载铁路的设计速度为货运列车的设计速度。
2.1.7最终预测了远视和大型铁路线的年运输能力。
1)几何参数I 11-牵引梯度; L-内部过渡曲线度; l ...横向过渡曲线长度;t-斜坡截面长度; R-曲线半径; R.内线曲线半径;R W-外侧线曲线半径; s-曲线两端直线之间的距离; smin-直线结果显示该部分中的最小行距;当w-huan线段为最小线距时,曲线段线距的加宽值;W'-曲线部分中线之间距离的加宽值;α-平面LTB线的偏转角; D.I. -由曲线的阻力引起的斜率减缓值。
2.2.2力和运动F,计算机车的牵引力;P-机车质量扭转; Q-牵引质量盐; ω;机车的单位基本电阻;“;〜车辆的单位基本阻力;U-道路断面的设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