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课件
合集下载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766b4f650e52ea5518988d.png)
②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前者能满足我们的 理性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这句话突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对于一 个健全的人来说,理性的追求与感情的渴望都是 必需的,那么科学与艺术正好从这两个方面给我
们提供了满足的途径。PPT学习交流
13
8.爱因斯坦的认识和做法对我们有 什么启发?
启发人们,要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和 艺术学习,尽量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 没有定向的中学生来说,既要学好数理 化等理科课程,也要学好语文、外语、 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绝不应存有偏 科现象。
他在研究物理学时每天都拉小提琴。
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曾与普朗克合 奏。
他还推崇文学,文学在他心中占有重 要地位。
PPT学习交流
10
5.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喜欢文学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 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爱因斯坦认为:
艺术同科学一样具有永久的魅力,具有伦理 价值,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 音乐的事情,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 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 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作了铺垫。
PPT学习交流
7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 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 学。
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科学可以满足我们理 性的追求,而艺术可以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艺术还同科学一样具有和谐的美,二者相通,
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PPT学习交流
11
6. 说说你对下面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的话的理解:
我从来就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是生活目的本身— —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 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 美、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 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 空虚的。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中小学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5be1b0783e0912a3162a43.png)
27毫米和28毫米之间更接近28毫米
返回前页
刻
度 使用前 1 观察零刻线的位置 观察是否磨损
尺
2观察量程
使
3观察最小刻度值
用 规
使用时
1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立于或贴靠 在被测物体上,并使刻度线与被测
则
物垂直相交
2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
3 应当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常见电压表
读数练习 读数示范
使用规则
1.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下一题
1.该物体的长度为
返回前页
17.80cm
下一题
2.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2.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12.75cm
返回前页
下一题
3.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3.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3.60cm
返回前页
下一题
4.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4.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8.60cm
返回前页
待测物体的长度 可以看作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整数部分
第二部分 小数部分
我们的测量也可以分成以下两部分
第一步 读出整数部分的数值 八个大格 每个1 cm 共 8 cm
第二步 读出小数部分的数值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年3月14日~ 1955年4月18日),著名 物理学家。生于德国乌尔 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 业主家庭。1901年取得瑞 士国籍。1905年在物理学 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 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 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对出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 革命。取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返回前页
刻
度 使用前 1 观察零刻线的位置 观察是否磨损
尺
2观察量程
使
3观察最小刻度值
用 规
使用时
1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立于或贴靠 在被测物体上,并使刻度线与被测
则
物垂直相交
2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
3 应当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常见电压表
读数练习 读数示范
使用规则
1.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下一题
1.该物体的长度为
返回前页
17.80cm
下一题
2.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2.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12.75cm
返回前页
下一题
3.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3.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3.60cm
返回前页
下一题
4.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案
返回
上一题
4.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8.60cm
返回前页
待测物体的长度 可以看作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整数部分
第二部分 小数部分
我们的测量也可以分成以下两部分
第一步 读出整数部分的数值 八个大格 每个1 cm 共 8 cm
第二步 读出小数部分的数值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年3月14日~ 1955年4月18日),著名 物理学家。生于德国乌尔 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 业主家庭。1901年取得瑞 士国籍。1905年在物理学 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 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 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对出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 革命。取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优质课件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c5a16627284b73f342500d.png)
第十四课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导入新课
•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干, 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有谁 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斯坦是 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爱因斯坦及其主要成就。 2.提高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 3. 运用观点分析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 旨。 4.通过理解文本主旨,正确认识科学与 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热爱艺术的情感。
课文理解
1.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 有什么好处?
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 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 结构上: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 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4.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 着追求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 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量子学说
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
•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 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 年为“国际物理年”。
结论: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
•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 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 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 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 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 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 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 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 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导入新课
•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干, 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有谁 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斯坦是 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爱因斯坦及其主要成就。 2.提高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 3. 运用观点分析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 旨。 4.通过理解文本主旨,正确认识科学与 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热爱艺术的情感。
课文理解
1.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 有什么好处?
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 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 结构上: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 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4.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 着追求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 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量子学说
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
•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 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 年为“国际物理年”。
结论: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
•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 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 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 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 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 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 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 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 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
《爱因斯坦与艺术》
![《爱因斯坦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622a9c16edb6f1aff001fe6.png)
文章 分段
(17~18段) 文章结语部分, 表明写作本文
这也是作者写作
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
再次点明了文
全文的引子。
章的中心论点
实用文档
第二部分的分层
第一层(5~8段)叙述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的同 时不忘对艺术的热爱的事例 (记叙)
第二层(9~16段) 探求爱因斯坦执 着追求科学与艺 术的原因;指出 科学与艺术的互 补性与统一性。 (议论)这层可 分为三个小层次
实用文档
赵鑫珊
实用文档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 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 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
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 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 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 《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 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 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 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 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 数学、音乐、建筑、……
实用文档
•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 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 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 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 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 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 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 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 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
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 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他,与卡夫卡产生共鸣。
实用文档
课文理解
实用文档
1.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 有什么好处?
高二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艺术》课件 华东师大版
![高二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艺术》课件 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f0302f5a8102d276a22fb7.png)
怆然( chuàng ) 扣人Fra bibliotek弦( xián)
词语释义
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 使人心情激动。
意味深长: 指情调、情趣、趣味等深远,绵 长。 不可言传: 不能用语言说出来。 全神贯注: 全副精力,高度集中。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⑴—⑷ 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通 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 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 的作用。 第二部分:⑸—⒃ 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 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 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 第三部分:⒄—⒅ 揭示主题,表明本文的写 作意图。
科学不艺术均要以丰富癿想象力为心理背景艺术癿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癿想象第11段第13段第15段第16段旨在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弼作精神生命癿需要幵深深懂得了文学癿伦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不艺术是两个无限癿永进也没有终点癿丐界需要丌断去追迚一步揭示科学不艺术乀间紧密而深进癿内在关系也揭示了这位科学巨匠酷爱音乐和文学癿缘由
学习目标
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 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 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 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 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 神; 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 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走近作者
赵鑫珊,当代作家、哲学家。至今为 止,出版过四十六本书,包括《科学艺术 哲学断想》《哲学与当代世界》《哲学与 人类文化敝人类文明的功过《人类文明之 旅》《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普 朗克之魂》《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 不可抗拒的艺术》《建筑面前人人平等》 《希特勒与艺术》等。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1 河大版 (共22张PPT)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1 河大版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a54e6af7ec4afe04a1df8d.png)
1. 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 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 音乐的事情,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 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 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作了铺垫。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 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神yù n( 韵)
鼻tì ( 涕)
lià ng( 量)子论
cá n( 残 )缺
mé ngló ng( 朦胧 ) 想xià ng(象 )力
mè i(魅 )力 心xù ( 绪)
lú n (伦 )理
tuò( jì ( 拓 )展 luó 逻辑 ) 海niè ( 涅) shēn suì ( 深邃 )
阅读理解:
①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 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和美。“三角形的三个 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 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人们 心中激起的美感是相通的,等价的。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 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经 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比做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 韵”,把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克耳孙称为“艺术 家”(的确,大数学家和大物理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艺 术家。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之所以可贵,是由于 他们有非凡的创造力,这创造力就表现在他们能各自发现 新的东西。一
在爱因斯坦看来,不空虚的 人生应该是不断地追求心中理想 的人生,对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 境的。而这个理想应该是崇高的、 伟大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7.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①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 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统 一。告诉我们,不论缺少其中的哪 一方面,美都是不完全的,都是残 缺的。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 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神yù n( 韵)
鼻tì ( 涕)
lià ng( 量)子论
cá n( 残 )缺
mé ngló ng( 朦胧 ) 想xià ng(象 )力
mè i(魅 )力 心xù ( 绪)
lú n (伦 )理
tuò( jì ( 拓 )展 luó 逻辑 ) 海niè ( 涅) shēn suì ( 深邃 )
阅读理解:
①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 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和美。“三角形的三个 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 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人们 心中激起的美感是相通的,等价的。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 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经 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比做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 韵”,把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克耳孙称为“艺术 家”(的确,大数学家和大物理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艺 术家。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之所以可贵,是由于 他们有非凡的创造力,这创造力就表现在他们能各自发现 新的东西。一
在爱因斯坦看来,不空虚的 人生应该是不断地追求心中理想 的人生,对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 境的。而这个理想应该是崇高的、 伟大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7.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①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 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统 一。告诉我们,不论缺少其中的哪 一方面,美都是不完全的,都是残 缺的。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75c78998fcc22bdd10d32.png)
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 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
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 ,到2004年6月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 版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 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 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 乐、建筑……
学习交流PPT
28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表达 了什么?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社会需 要中,把握时光才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在本文中表达了爱因斯坦对科学与艺术的目注神驰与不懈 追求。
学习交流PPT
29
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
学习交流PPT
2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 献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量子学说
学习交流PPT
3
2005年被确定为 “国际物理年”
•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5 篇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交流PPT
4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赵鑫珊
学习交流PPT
5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 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 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
学习交流PPT
11
整体感知
思考:文中写了 爱因斯坦哪
些轶事?
这
些轶事说明什么?
学习交流PPT
12
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 哪些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最新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2课件PPT.ppt
![最新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2课件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310316312b3169a551a435.png)
他能弹一手好钢琴——扣人心弦——描绘物理学优美和壮丽的 的图景。
旨在说明“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世界 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
思考(三)
文学上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 耶夫斯基和肖伯纳;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他 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 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科学可以满足我们理性的追求,而艺术 可以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艺术还同科学一样具有和谐的美,二者相通,均要以丰富的想 象力为心理背景。
课文研读
思考(五):我们为什么不能 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
课文研读
思 考 ( 六 ) 爱因斯坦的认识和做法对我们 有什么启发?
启发人们,要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和艺术学习,尽量 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没有定向的中学生来说,既要学 好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也要学好语文、外语、历史、地 理等文科课程,绝不应存有偏科现象。
整体感知
思 考 ( 二 ) : 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 支柱是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必须有多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与 艺术世界
精神生命的需求 崇高的伦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和美
科学与艺术 互补统一
课文研读
思考(一):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 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思考(二):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 世界的关系的目的何在?
思考(一)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 情,这与文章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 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 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 础,作了铺垫。
旨在说明“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世界 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
思考(三)
文学上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 耶夫斯基和肖伯纳;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他 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 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科学可以满足我们理性的追求,而艺术 可以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艺术还同科学一样具有和谐的美,二者相通,均要以丰富的想 象力为心理背景。
课文研读
思考(五):我们为什么不能 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
课文研读
思 考 ( 六 ) 爱因斯坦的认识和做法对我们 有什么启发?
启发人们,要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和艺术学习,尽量 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没有定向的中学生来说,既要学 好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也要学好语文、外语、历史、地 理等文科课程,绝不应存有偏科现象。
整体感知
思 考 ( 二 ) : 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 支柱是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必须有多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与 艺术世界
精神生命的需求 崇高的伦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和美
科学与艺术 互补统一
课文研读
思考(一):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 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思考(二):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 世界的关系的目的何在?
思考(一)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 情,这与文章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 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 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 础,作了铺垫。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赵鑫珊)教学PPT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赵鑫珊)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7658dc1eb91a37f1115ce1.png)
文学艺术能提高人们 的精神境界
科学与艺术体现了一种 绝对的和谐与美
揭示主题
艺术素养有助于拓 展人的文化背景, 丰富想象力,提高 审美感和精神境界
(15—16)
阅读理解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情, 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 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 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作了铺垫。
我从来就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 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 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是全神 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 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
在爱因斯坦看来,不空虚的人生应该是不断地追求心中理想的人生,对理 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而这个理想应该是崇高的、伟大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VS
艺术
以人为中心
追求美好
感性为尊
梳理文章结构
梳理文章结构
中心观点: 科学与艺术是 相互补充的
(1—4)
爱因斯坦在从事 科研过程中仍对 音乐和文学有所 偏爱
(5—8)
爱因斯坦热爱文 学艺术的原因
(9—14)
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拉琴辅助科研探索 常与普朗克共奏物理 界的高山流水之音 推崇文学
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
赵 鑫 珊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干,是人类文化 的两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与艺术也是两个魅力四射 的光环,世界上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著名物理学 家———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了解作者
赵鑫珊著名语录——是北大留级生
了解爱因斯坦
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
这篇文章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 与统一性,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
科学与艺术体现了一种 绝对的和谐与美
揭示主题
艺术素养有助于拓 展人的文化背景, 丰富想象力,提高 审美感和精神境界
(15—16)
阅读理解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情, 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 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 爱音乐艺术。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作了铺垫。
我从来就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 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 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是全神 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 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
在爱因斯坦看来,不空虚的人生应该是不断地追求心中理想的人生,对理 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而这个理想应该是崇高的、伟大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VS
艺术
以人为中心
追求美好
感性为尊
梳理文章结构
梳理文章结构
中心观点: 科学与艺术是 相互补充的
(1—4)
爱因斯坦在从事 科研过程中仍对 音乐和文学有所 偏爱
(5—8)
爱因斯坦热爱文 学艺术的原因
(9—14)
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拉琴辅助科研探索 常与普朗克共奏物理 界的高山流水之音 推崇文学
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
赵 鑫 珊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干,是人类文化 的两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与艺术也是两个魅力四射 的光环,世界上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著名物理学 家———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了解作者
赵鑫珊著名语录——是北大留级生
了解爱因斯坦
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
这篇文章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 与统一性,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
高中语文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2)
![高中语文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006c0070e87101f69e3195a4.png)
“比”,是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
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 用贤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 起兴。
静女
诗 经 ·邶 风
静女
《诗经 ·b邶èi风》
shū sì
yú
xiàn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第三章写静女赠我荑,我认为荑美,实 际是认为静女美。
相会之时,静女给男子赠送了什么?男子 为什么对这些礼物要大加赞赏?
赠送了彤管与荑草。 表面上是赞美彤管与荑草,实际是赞 美赠送礼物给他的人。原来并不是这些礼
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按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 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 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 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 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因为荑草是“静 女”跋涉郊野亲手所采,物虽贱而情却深,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体会造就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并体 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 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 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 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 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 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 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 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 数学、音乐、建筑、……
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 用贤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 起兴。
静女
诗 经 ·邶 风
静女
《诗经 ·b邶èi风》
shū sì
yú
xiàn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第三章写静女赠我荑,我认为荑美,实 际是认为静女美。
相会之时,静女给男子赠送了什么?男子 为什么对这些礼物要大加赞赏?
赠送了彤管与荑草。 表面上是赞美彤管与荑草,实际是赞 美赠送礼物给他的人。原来并不是这些礼
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按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 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 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 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 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因为荑草是“静 女”跋涉郊野亲手所采,物虽贱而情却深,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体会造就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并体 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 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 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 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 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 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 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 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 数学、音乐、建筑、……
超强之爱因斯坦与艺术
![超强之爱因斯坦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9845831711cc7930b7168d.png)
第二页,共43页。
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术。科学 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艺术是有感情的,呆 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动,亲 近科学才可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
既可信又可爱。
第三页,共43页。
写作背景
汤川秀树
第四页,共43页。
生平介绍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 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 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 世界
整体感知 精神生命的需求
崇高的伦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和美
科学与艺术互补统一
第四十页,共43页。
本文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以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为例证 说明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第四十一页,共43页。
本文主旨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4.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着追求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2)艺术具有崇高的伦理价值,提高精神境界。 艺术、科学互补:科学满足理性追求
第十三页,共43页。
第二部分的分层
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术。科学 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艺术是有感情的,呆 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动,亲 近科学才可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
既可信又可爱。
第三页,共43页。
写作背景
汤川秀树
第四页,共43页。
生平介绍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 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 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 世界
整体感知 精神生命的需求
崇高的伦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和美
科学与艺术互补统一
第四十页,共43页。
本文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以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为例证 说明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第四十一页,共43页。
本文主旨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4.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着追求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2)艺术具有崇高的伦理价值,提高精神境界。 艺术、科学互补:科学满足理性追求
第十三页,共43页。
第二部分的分层
(河北版)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 其它版 (共20张PPT)
![(河北版)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 其它版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5493ca102de2bd9605888d.png)
整体感知
★词语释义 ★课文结构
问题探究
▲爱因斯坦的艺术世界包括哪些方面?这些 方面对于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有什么帮助?
提示: 爱因斯坦的艺术世界包括科学、艺术和哲学 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支撑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使得他对艺术不懈地投入——进而树立起科学的
美学标准,对科学不懈地追求——垒筑了起艺术 的科学高峰!
提示:
艺术、科学中包含了真、善、美,它照亮
了爱因斯坦的人生之路,并不断给他新的勇气
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其次是对祖国、对 人民的自觉而又无比的热爱!
课文主旨与写作意图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没有艺术 课文主旨: 上的造诣,就没有作为科学家的爱因 斯坦。
希望我国能造就出一批像爱因斯 写作意图: 坦一样的人才。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赵鑫珊
作家简介 赵鑫珊(1938~), 江西南昌人,当代作 家、哲学家。代表作 有:《哲学与当代世 界》、《贝多芬之魂》 等。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当代 最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杰出的思想家,20世纪的 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此 外,他对宇宙学、用引力和电磁的统一场论、量 子论的研究都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20世纪思想家的画廊中,爱因斯坦是公正、善 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相争辉, 他的科学贡献,人类将万世景仰。
的生命意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爱因斯坦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哪 些艺术形式?具体有哪些表现?
☆音乐 ☆文学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
提示:
▲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时间 是5分钟左右),然后快速浏览全文,并 思考:爱因斯坦对于艺术的审美、对于 科学的执着追求的动力究竟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