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复习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2分,共40分)1.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矿石粉碎C。
蜡烛燃烧D。
铜丝弯曲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镁条B。
红磷C。
木炭D。
铁丝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OB。
SiC。
FeD。
Al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化铜B。
空气C。
氢气D。
氯化钾6.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托盘天平B。
玻璃棒C。
酒精灯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A。
B。
C。
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B。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C。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
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B.C.D.2.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氧气可以压缩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B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膨胀变大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A.A B.B C.C D.D3.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中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P Qt1时的质量/g 51 9 3 17t2时的质量/g 23 3 x 51A.x的值等于3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P可能是催化剂D.M与N的质量变化比23:3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木炭用作燃料C.铜用作导线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方案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证明碳具有还原性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A.A B.B C.C D.D7.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甲烷D.二氧化碳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9.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11.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D.食物腐烂13.现在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2g另一种金属是()A.锌B.镁C.铜D.银1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矿⽯粉碎B. 糯⽶酿酒C. 冰雪融化D. 锅炉爆炸2.煤在燃烧不充分时容易产⽣⼀种使⼈中毒的⽓体,该有毒⽓体是()A. H2B. COC. CH4D. CO23.下列物质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 煤B. ⽯油C. 氢⽓D. 天然⽓4.⼀种风⼒灭⽕机可喷出类似⼗⼆级台风的⾼速空⽓流将⽕吹灭,其灭⽕原理是()A. 隔绝氧⽓B. 吹⾛可燃物C. 降温到着⽕点以下D. 降低可燃物的着⽕点5.下列有关能源、⽣活、环境、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 加速⽯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们的⽣活质量B.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体所引起的C. pH<5.6的⾬⽔称为酸⾬D. ⽣活中为降低⽔的硬度,常⽤的⽅法是煮沸6.下列有关⾦属材料的应⽤正确的是( )A. ⽤黄铜做⾃⾏车架B. ⽤钛做⼈造⾻C. ⽤硬铝焊接⾦属D. ⽤钨做灯丝7.下列物品所使⽤的主要材料属于⾦属材料的是()A. 橡胶轮胎B. ⽊雕作品C. 艺术瓷瓶D. 青铜摆件8.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层与层之间连有极细的⾦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会有电信号,警报系统会⽴刻报警,这利⽤了⾦属的()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弹性D. 延展性9.古语道:“⼈要实,⽕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要虚”的实质是()A. 增⼤可燃物的热值B. 提⾼空⽓中氧⽓的含量C. 提⾼可燃物的着⽕点D. 增⼤可燃物与空⽓的接触⾯积10.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星⼤⽓中95%是⼆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氢⽓,还找到了有液态⽔存在的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星⼤⽓是混合物;②⽕星⼤⽓与地球⼤⽓成分相似;③⽕星上钢铁不容易⽣锈;④⽕星环境适宜⼈类⽣存;⑤⽕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
知识总复习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做知识总复。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要点回顾: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
- 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第二章:空气与燃烧
- 空气的组成
- 灭火与安全用火
-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章:酸、碱和盐
- 酸性、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区别
-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 盐的种类和主要应用
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种类
- 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 金属的提取和应用
第五章:溶液和溶解
-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 溶解的条件和速度
- 浓度和稀释的计算
第六章:常见气体和空气- 气体的性质和种类
-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应用
- 空气的组成和净化
第七章:常见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酸碱中和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第八章:离子和离子反应
- 离子的特征与组成
- 离子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 常见离子反应的实例
第九章:化学电池
-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干电池和蓄电池的区别
- 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的要点回顾,希望能对你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祝考试顺利!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
初三上半年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半年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氧化铁D. 碳酸钠2.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碱?A. 盐酸B. 氢氧化钾C. 硫酸铜D. 碳酸钙3.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盐?A. 氢氧化铁B. 硫酸铜C. 氧化铁D. 碳酸钠4.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氧化物?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水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有机物?A. 甲烷B. 乙醇C. 碳酸D. 苯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单质?A. 氧气B. 氢气C. 硫酸D. 铁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化合物?A. 盐酸B. 氢氧化钾C. 碳酸钙D. 空气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酸?A. 硫酸B. 盐酸C. 硝酸D. 氢氧化钠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铁D. 硫酸10.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一种盐?A. 碳酸钠B. 硫酸铜C. 碳酸钙D. 氢氧化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12. 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13.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14. 盐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
15.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
16.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
17. 氢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
18.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
19. 硫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
20. 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要解释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22. 请简要说明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23.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用途。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24.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钠是一种碱。
25.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碳酸钠是一种盐。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D4. D5. C6. C7. D8. D9. D 10. D二、填空题答案11. H₂O 12. H₂ 13. O₂ 14. HCl 15. H₂SO₄ 16. NaOH 17. Fe(OH)₃ 18. Na₂CO₃ 19. CuSO₄ 20. CH₄三、解答题答案21.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训练 1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高频考点通关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颜色变化B.放出气体C.生成其他物质D.有发光、放热的现象3.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证据的是()A.有气体产生B.有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4.判断碳酸钙“溶解”在稀硝酸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碳酸钙固体质量减小B.液体质量增大C.有放热现象D.产生能让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5.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酸或碱溶液改变了石蕊试液的颜色②防毒面具中活性炭吸附毒气③铜丝作导线导电④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实验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B.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C.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D.浑浊天然水的过滤7.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粮食酿酒C.汽油挥发D.木炭燃烧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饭菜变馊B.粮食酿酒C.蔗糖溶于水D.燃放鞭炮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铁粉用作食品脱氧剂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氧气供给呼吸D.干电池中,石墨用作电极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氢气用于充灌气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炼钢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也可以消除人类,还可以实现之间的转化。
科学家就是通过使物质发生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1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有放热、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可能不是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举例说明:。
初三初段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题解析
初三初段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题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A. 氢B. 氧C. 铁D. 钠答案:A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第一周期的元素是氢。
2. 下列哪个是一个化学反应的例子?A. 水沸腾B. 铁生锈C. 温度升高D. 音量增大答案:B解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铁与氧气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铁锈。
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无机物?A. 水B. 铁C. 纸D. 食盐答案:C解析: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物质,纸是由纤维素组成的有机物。
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反应前的状态写在方程式的左边,反应后的状态写在方程式的右边。
这句话表达的是化学方程式的( 1 )定则。
答案:状态解析:化学方程式的状态定则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方程式中的位置。
2. 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 2 )和水。
答案:盐解析:酸和碱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3. 燃烧是指物质与( 3 )反应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
答案:氧气解析: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
三、解答题1. 简述下列各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
答案:金属是一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非金属是一类物质,大多数不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有氧气、氮气等;金属loid是金属和非金属的过渡性质,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特点,如硅、砷等。
2. 解释以下化学术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和化学式。
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包括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可以表示化合物的种类和比例关系。
以上是初三初段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题解析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期末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期末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 醇的官能团是()A. —OHB. —NH2C. —COOHD. —CHO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酸溶液的指示剂的是()A. 碘化钾溶液B. 酚酞溶液C. 溴酚蓝溶液D. 甲基橙溶液3. 煤气中主要成分是()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丁烷4. 盐的固态结构中呈现()A. 离子结构B. 共价键结构C. 金属键结构D. 非晶态结构5. 盐酸与氨水反应时所生成的盐是()A. NaClB. NH4ClC. HClD. NaOH6. 烧碱用于()A. 浓盐酸中和B. 红石脑酒制备C. 做清洁剂D. 石灰窑烟气脱酸7. 常见集中酸须储存在()A. 玻璃瓶中B. 塑料容器中C. 瓷瓶中D. 铁制容器中8. 下列物质中不是无水硫酸脱水剂的是()A. 磷酸B. 氧化铜C. 碳酸钙D. 氯化钙9.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指()A.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 反应产物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 热能发生了转移D. 活化能发生了改变10. 下列物质哪个不能与铝发生反应()A. 氢氧化钠B. 烧碱C. 氢氧化钙D. 硫酸铵11. 下列关于气体收集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定量收集气体时,除氮气外其他气体都要用水浴冷却B. 氢气可直接用凉水吸收C. 氧气收集要避免阳光直射D. 收集气体时,尽可能减少氧气进入实验室12. 下列物质中的反应都会放热的是()A. CaCl2和Na2CO3的反应B. NaOH和HCl的反应C. Na2O和H2O的反应D. Na2S和HCl的反应13. 下列关于烧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烧碱是碱性氧化物B. 烧碱得到氢氧化钠C. 烧碱遇水可生热D. 烧碱用于浓盐酸中和14. 一个氧原子连带一个氢原子上的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是()A. 酰基B. 酯基C. 烷基D. 羟基15. 图中反应方程式是()C2H5OH + 3O2 → 2CO2 + 3H2OA. 乙醇燃烧反应B. 氧化铁还原反应C. 高锰酸钾氧化反应D. 水和钠反应16. 下列物质不能被还原剂还原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气D. 铁离子17. 下列物质中物理变化的是()A. 生铁被催化剂催化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B. 生物质经过裂解处理形成液化石油气C. 甲烷在火炬中燃烧,产生强烈的白色火苗D. 纯净水被加温,则水的体积发生变化18. 光氢化反应中,下列不是反应初始物的是()A. 氢气B. 碘仿C. 四氯化碳D. 光19. 甲基橙溶液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为(),在碱性溶液中为()A. 红色、黄色B. 红色、红色C. 黄色、红色D. 黄色、黄色20. 能使羧基变成酸根的物质是()A. 碱B. 碳酸氢钠C. 溴酚绿D. 溴酚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21. CH3OH的分子式中有()个原子。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1常见的化学变化知识点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前必背知识点2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汇总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质量评估测试卷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质量评估测试卷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8分)1.2022年2月4日20点,万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冬奥会开幕盛典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A.LED屏幕发光B.点燃火炬C.雕刻会徽D.升起国旗2.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杨振宁B.屠呦呦C.侯德榜D.张青莲3.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
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B.保持社交距离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D.出门配戴口罩4.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冰川融化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6.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7.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B.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佩戴口罩B.测量体温C.酒精消毒D.清水洗手9.黑火药爆炸事件的反应为:,则X是A.K2S B.K2SO3C.K2SO4D.K2S2O310.“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训练 6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为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人们“低碳生活”,下列行为属于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出门尽量步行、骑车,少乘车B.节约用纸,双面使用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使用变频空调,节约用电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3.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B.C.D.4.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C.用途:CO2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5.如图为改良版的“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用一根铁丝穿4片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B.若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因它们都属于酸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6.有关CO2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检验CO2是否收集满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C.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CO2溶于水显酸性D.将呼出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石墨很软石墨做电池电极B金刚石硬度大金刚石做玻璃刀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D汽油具有可燃性作汽车燃料A.A B.B C.C D.D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铅笔芯B.碳纳米管机械强度高,可作电极材料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CO B.SO2C.CH4D.HCl10.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氧、固氧都是淡蓝色的,且固氧呈现雪花状B.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并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负极附近产生红色,是因为水自身的电离产生OH﹣,而不是硫酸钠引起的C.因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所以会导致温室效应D.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低碳生活”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没有改变物质的变化(必考)易错易混点(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沥青、汽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必考)续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特别提醒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如“木炭燃烧”是木炭的化学变化;“木炭能燃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1.(2021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燃放鞭炮B.干冰升华C.大米酿酒D.食物腐败2.(2020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瓷碗破碎B.纸张燃烧C.芒果切片D.冰雪融化3.(2019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鞭炮燃放B.木材制成桌椅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4.(2018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动物呼吸D.玻璃破碎5.(2016百色第1题)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皮肤破损B.骨折C.消化食物D.切除肿瘤物质的性质与用途6.(2018百色第14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CA.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7.(2017百色第13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化学性质稳定D.氮气用作保护气——没有颜色8.(2021百色第21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阜新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事实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呈紫红色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C.水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C.水D.氯化钠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量铁粉,过滤B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C 鉴别水和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D 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澄清的肥皂水A.A B.B C.C D.D4.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②MgCl2、③HNO3、④CuSO4,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6.“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人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2222C H SH+9O 4CO +6H O+2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是 A .SO 3 B .SO 2 C .H 2SO 4 D .H 2SO 3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是因为含碳量不同B .CO 2可作为气体肥料C .C 60分子形似足球,分子结构不稳定D .CO 和CO 2都具有还原性8.现有X 、Y 、Z 三种金属,若把X 、Y 、Z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Z 不反应;若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Z 表面有银析出,Y 没有变化。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练习:1 气球爆炸、2 矿石粉碎、3湿衣服晒干、4 “瓦斯”爆炸、5 蜡烛融化 6 煤分解成煤气、煤焦油、焦炭、7石油蒸馏、8干冰升华。
A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碳酸不稳定、D古字画不易退色、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F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G碳在氧气中燃烧。
6.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碳还原氧化铜:C + CuO —C: 得、发生反应、具有性、是剂CuO: 失、发生反应、具有性、是剂7.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2)微观解释:在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3)应用:①A+B=2C, 10克A跟4克B 完全反应生成克C。
②A+B=C+2D,10克A跟6克B完全反应生成8克C和克D。
8.燃烧是与发生的一种、的的反应。
9.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 ;(2) ;(3) 。
10.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反应就可停止,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原理有:(1) (2) (3)11.爆炸是:;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基本概念练习: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融化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镁条燃烧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自然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钢铁生锈D.火药爆炸3.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4.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物质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原子的种类D. 分子个数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相同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6.在化学反应A+B=C+D中,5克A和B充分反应生成3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B 是A.5克B.6克C.7克D.8克( )7.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该化合物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可能含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2X2 +Y2 =2Z中,Z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2 Y B.XY3C.XY2D.XY4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小于镁带的质量B.大于镁带的质量C.等于镁带的质量D.无法比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克碳和20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0克二氧化碳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克碳和16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2克二氧化碳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克氢气和8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克水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18克水生成一克氢气,一定生成17克氧气11.厨房中油锅着火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往锅内加入冷水B.立即把锅盖盖上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D.立即打开排风扇12.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13.判断下列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A.2H2O 直流电2H2↑+ O2↑( ) B.H2 + CuO △Cu + H2O ( ) C.3Fe + 2O2点燃Fe3O4( )(三)物质构成: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水由构成,铁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3.2+16.8+0.8+0.1= x +8.4+3+1.0,得x=8.5,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和一氧化碳无明显现象,错误;
C、三种气体的溶解性不同,但是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都很小,现象不明显,错误;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故选C。
8.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的简便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一氧化碳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错误;
A.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需具备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因此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时,即可燃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