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疼痛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疼痛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
![疼痛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0d05fb1658fafab069dc0296.png)
21
与 评估与记录符合规范,至少每4小时正确评估1次并规范记录 管 (记录格式:分值/镇痛泵)
22
理 镇痛泵使用规范(暂停、启动、自控、关机及常见报警处理 等)
23
合计
0
0000
备注:1.每个条目至少抽查5人次/次数,并在“稽查总人数/次数”栏中填写数目;如不满5人次/次数,填写实际稽查数目。 2.实际稽查结果在“完全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栏中填写数目,并计算“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如无此条目内容,在“不适用”栏中打“√”。
.
11
疼 若患者已入睡,直接记录“患者入睡”,不需要记录疼痛评 痛 分;
12
护 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及时评估记录;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后 理 按规定频率进行复评记录;
13 记 使用吗啡针前、后有生命体征评估及记录;
录
14
使用镇痛措施后,有相关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包括药物指导 、副作用观察、安全指导等
15
疼痛患者,至少每日常规性评估1次,并将疼痛评分记录到体 温单(一般14:00评估记录,与体温同步)
主题:疼痛专项护理质量
科室: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评估人:
序号
内容
稽查总人 完全 部分 不 不适 完全 数/次数 符合 符合 符合 用 符合率部分不源自符合率 符合率备注
1
疼痛评估工具选择合适
2
疼痛评分分值正确
3
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描述正确
疼痛评估频次符合要求:
疼 (1)急诊病人30分钟内、住院新病人8小时内有首次疼痛评
启用时间:
修订时间:
4
痛 估; 评 (2)疼痛评分1-3分,至少每日评估1次;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https://img.taocdn.com/s3/m/196c8c9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d.png)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第12页
处理问题方法——鱼骨图寻找要因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第13页
改进办法
➢ 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原有政策和规范基础上细化
疼痛评定流程
➢ 制订疼痛患者关爱卡,细化疼痛程度评价,人手一份,方便
使用
➢ 加强组织合理选择疼痛评定工具培训及考评 ➢ 制作疼痛宣传教育视频,加强患者疼痛理念宣传教育 ➢ 针对使用阿片类药品患者,勉励其书写疼痛日志
或缓解原因)
10.疼时候还有其它哪里不舒适?(疼痛伴随症状)
11.你疼痛时候采取过什么方法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方法)
12.你当前用止痛药是否有效果?(当前疗效)
13.请问你以前痛过吗?以前痛时候和现在一样吗?(以往疼痛特征)
14.以前痛时候用过药吗?是什么药?(疼痛用药)
15.以前痛时候用药不痛能维持多长时间?(用药效果)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第19页
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 ➢ 缺乏评分技巧
语言欠妥当 难以引导或误导 患者准确表示
➢ 缺乏准确性
忽略生理、行为、功效等方面综合评定
➢ 低年资护士多
缺乏主动性 应变能力 未能进行多方位思索
患者 ➢ 说不出疼痛分级 对疼痛不能正确表示 ➢ 配合度差 不能及时与护士沟通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第29页
监测汇报4
➢ 年11月-年1月
监测项目
疼痛评定正 确率
合格人数 76
调查总人数 此次分值 前次分值
85
89%
82%
不合格率
50.00%
45.00%
40.00%
35.00%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https://img.taocdn.com/s3/m/351b801452ea551810a68725.png)
评估频次正确
复评正确
运用病人自我报告法 运用行为观察法 运用生理指标评估法 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 询问疼痛时间和持续时间 询问疼痛过程及状态 询问疼痛特征(持续性或间断性) 询问疼痛是否加重或缓解因素 询问疼痛伴随症状 询问缓解疼痛的方法 询问目前治疗疗效 询问疼痛用药情况及用药效果(维持时间) 住院新病人8小时内有首次疼痛评估 疼痛评分1-3分,至少每日评估1次 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4小时评估1次 疼痛评分7-10分,至少每小时评估1次 静脉注射15分钟复评 非消化道途径(如肌注、皮下注射、塞肛、 针刺等)30分钟复评 口服给药60分钟复评
改进措施
将多种评估工具整合成一种测量工具,并其将使用方法、适
原因分析
疼痛评估工具较多,护士评估时需携带多张评估测量 工具,比较繁琐,无法简单、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
护士掌握的评估工具使用方法比较局限,对自己不熟
悉的评估工具的使用率少 现使用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没有涵盖各个年龄层次,比 如有认知缺陷的小孩 没有明确护士在疼痛诊疗中的职责
解决问题的方法——鱼骨图寻找要因
住院新病人8小时内有首次疼痛评估
疼痛评分1-3分,至少每日评估1 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4小时评估1次 疼痛评分7-10分,至少每小时评估1次
•
• •
静脉注射
非消化道途径 口服给药
15分钟复评
30分钟复评 60分钟复评
如肌注、皮下注射、塞肛、针刺等
原因分析
目前临床上疼痛评分没有统一疼痛评估规范流程 评估工具选择不合适,患者对疼痛不能正确表达
听取患者主诉
正确客观做出评分
正确记录
监测报告2
2017年5-7月
监测项目 疼痛评估正确率 合格人数 59 调查总人数 79 本次分值 75% 前次分值 68%
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ea4a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9.png)
病情观察(10分)
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变化,掌握患 者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协助医生 查找病因
10
一项不符 扣1分
询问护士
备注:每个科室检查 3 个病人;考核护士 2 人次
查看资料
2、评估在患者入院4小时内完成
3
3、记录在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上
5
评估
对象
及方
法(20分)
1、采用合适评估工具,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
10
一项不符 扣2分
现场查看 患者3人
2、无疼痛主诉者,不做进一步疼痛评估记录;患者告病重、病危、转科、手术、出现病情 变化、使用特殊药物时应再次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
2
3、疼痛分值10分的随时评估,每天至少记 录6次
3
96
4、评分结果绘制在三测单上
2
5、疼痛部位及处理措施可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上
3
护士知晓(5分)
责任护士知晓疼痛护理相关知识
5
一处回答 不准确扣1分
现场考核2人
健康教育(10分)
1.患者或家属能配合进行疼痛评估
5
一项不知 晓扣1分
询问患者 或家属
2.患者知晓减轻疼痛的干预措施
2、观察处理后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至少 每天跟踪评估2次
5
3、将评分结果绘制在三测单上
2
4、疼痛部位及处理措施可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上
3
重度 疼痛(15分)
1、疼痛评分≥7分的重度疼痛患者,责任护 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必要的处置
5
一项不符 扣2-5分
现场查看 患者3人 询问患者 和家属
2、观察处理后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每天<4分的轻度疼痛患者,责任护 士应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法减轻患者 的疼痛
疼痛护理评估
![疼痛护理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b79f9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8.png)
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普遍的主诉之一。
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因此,对疼痛的科学评估和合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疼痛评估的目的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患者的疼痛类型、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通过对疼痛进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疼痛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评估的方法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FPS)等。
这些评估方法既适用于成人患者,也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疼痛评估的要点在进行疼痛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患者自述首先要听取患者的自述,了解疼痛的发生部位、疼痛的性质(刺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的强度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情况。
观察表现除了听取患者的描述外,还要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行为等,这些都可以提供有关疼痛的重要信息。
疼痛评分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观察,使用相应的疼痛评分方法对疼痛进行定量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定期复查疼痛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结语疼痛评估是疼痛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全面地评估疼痛,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痛苦,重获健康和幸福。
术后疼痛护理评价及措施
![术后疼痛护理评价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adbd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2.png)
一、引言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
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术后疼痛的护理评价及措施进行探讨。
二、术后疼痛护理评价1. 评价标准(1)疼痛程度:采用口述疼痛分级评估法(VRS)、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2)疼痛持续时间:观察患者疼痛出现、加重和缓解的时间。
(3)疼痛部位:了解患者疼痛发生的具体部位。
(4)疼痛性质:分析患者疼痛的性质,如钝痛、锐痛、刺痛等。
(5)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2. 评价方法(1)定期评估:在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时间点进行疼痛评估。
(2)动态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疼痛护理措施。
(3)反馈评估:及时了解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术后疼痛护理措施1. 疼痛评估(1)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质和规律。
(2)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VRS、NRS和VAS等。
(3)记录疼痛评估结果,以便动态观察和调整护理措施。
2. 疼痛治疗(1)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2)物理治疗:采用冷敷、热敷、电疗等方法缓解疼痛。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其心理负担。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按时进行消毒换药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伤口敷料,避免伤口污染。
4. 日常生活护理(1)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减轻切口张力,缓解疼痛。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3)保持患者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5. 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心理需求。
(2)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住院患者疼痛评估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住院患者疼痛评估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998cbba8956bec0875e35f.png)
第一部分:一级指标——疼痛护理组织管理(20分)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制度管理
8
1.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评估、再评估规章制度,规范开展疼痛评估(2分)。
2.医院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2分)
3.科室有疼痛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2分)
查看、访谈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合要求本项不得分。
4.对于筛查后确认有疼痛或者存在疼痛的高危患者进行全面疼痛评估,且评估内容全面。(8分)
(1)疼痛程度分级:依据所选择的疼痛评估工具评分确定具体分级。
(2)疼痛部位。
(3)疼痛性质:①刀割样痛②绞痛③烧灼样痛④刺痛⑤压痛⑥胀痛⑦钝痛等。
(4)疼痛持续时间:间断性疼痛、间隙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
(5)缓解或者加重的因素及疼痛对患者心理社会状态的影响等。
第二部分:一级指标——疼痛评估及护理管理(60分)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疼痛评估
30
1.护士知晓疼痛评估原则:患者主诉是诊断患者有无疼痛及疼痛程度的主要依据。(2分)
2.护士能够正确选择患者疼痛评估工具及其适用范围,并熟练掌握疼痛评估方法。(8分)
首选自评工具(数字评分NRS、口述分级VRS、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FPS-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不能使用自评工具评估疼痛程度的患者,选择疼痛程度他评工具(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小儿疼痛行为评估量表、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
(1)患者疼痛评分依据所选择疼痛评估工具目标为轻度疼痛范围。
(2)24小时内爆发性疼痛频率≤3次。
疼痛护理评估与记录管理制度
![疼痛护理评估与记录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774f7bde80d4d8d15a4fa4.png)
疼痛护理评估与记录管理制度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
鉴于疼痛给病人造成的多方面损伤,国际上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关于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等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疼痛的护理评估与记录规范。
一、疼痛评估方法1、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按照疼痛对应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无痛(0)、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
二、疼痛评估流程患者疼痛初筛治疗、教育再评估心理辅导三、疼痛处理与记录(一)疼痛处理1、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在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
护理人员对所有疼痛病人都要进行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等内容评估,住院病人至疼痛消失或出院为止。
2、对于产妇的疼痛由护士观察和评估记录,分娩时正常宫缩按照医疗常规处理。
如果有异常疼痛立即告诉医生,由医生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3、护士对评估发现1-6分(轻度--较重度)的疼痛病人,要在1小时内告诉主管或值班医生,医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7分以上的疼痛(重度以上),护士立即告诉医生,并按“疾病诊疗常规”在30分钟内进行处理。
(二)疼痛记录1、无痛(0分):每天评1次。
2、轻度疼痛(1-3分):每天评1次。
3、中度疼痛(4-6分):每天评2次,连续3天至0-3分改每天1次。
4、重度疼痛(≥7分):每班评1次,连续3天至0-3分改每天1次。
(三)疼痛书写要求1、疼痛评估后将分数绘制在电子体温单上疼痛栏内。
2、疼痛评分在0-6分内的不用记录护理记录单,疼痛评分≥7分和使用麻醉止痛剂的需书写护理记录单。
3、护理记录要求:①每班记录1次,记录疼痛评分、部位、时间、疼痛性质、治疗和护理措施。
②60分钟内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专科指标:住院患者疼痛评估质量符合率-疼痛科
![专科指标:住院患者疼痛评估质量符合率-疼痛科](https://img.taocdn.com/s3/m/e04be04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b.png)
专科指标:住院患者疼痛评估质量符合率(一)指标定义1.疼痛评估疼痛是身体应激反应,疼痛机制的产生与心理、生理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疼痛信号会增加中枢、外周神经通路敏感度进而出现神经冲动,产生痛觉。
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并贯穿疼痛管理的始终,是进行有效疼痛诊疗的前提,也是镇痛措施干预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1]。
对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恰当的护理,利于加快患者恢复;配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能帮助减轻患者疼痛感,还可缓解其消极情绪,从而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2]。
2.疼痛评估符合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疼痛评估90分以上符合次数。
疼痛评估符合率包括疼痛分值评估符合率,疼痛评估频次符合率,疼痛性质、部位评估符合率,爆发痛处理后再评估记录符合率四项内容,符合率(%)=评估符合90分以上例数÷评估总例数×100%[3]。
(二)计算公式疼痛评估符合率=疼痛评估90分以上符合次数÷检査总次数x100%平均分=检查得分相加总分÷检查次数1.分子说明(1)统计周期内使用耳鼻喉科疼痛评估质量查检表对患者进行督查,每督查一项条目完全合格计为1人次。
(2)住院患者疼痛评估每项条目督查内容全部合格结果计为合格,每项条目合格次数之和为完全合格总次数。
2.分母说明(1)统计周期内使用疼痛评估质量查检表对患者进行督查,每督查一项条目完全合格计为1人次。
(2查检结果:合格、不合格3.纳入标准疼痛科住院患者。
4.排除标准(1)非住院患者(如门诊、急诊留观)。
(2)因患者病情原因,在当日撤销检查或治疗诊疗者。
5.数据收集(1)统计周期每周、每月、每季度或每年。
(2)此指标全年值不能通过各个月值的算术平均数获得,而应直接利用公式获得。
(3)若统计周期内查检频率过低,可能会因为分子、分母数值过小而导致该率的数值不能客观反映住院患者检查或治疗质量。
(4)疼痛评估质量管理者定期使用住院患者疼痛评估质量查检表进行督查,每个统计周期完成数据汇总。
医院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标准
![医院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6899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4.png)
检查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人:2018年疼痛-姑息专业小组制
5.护士掌握疼痛常用评估方法(抽问主管护士)
2
6.护士掌握疼痛评估流程(抽问主管护士)
3
7.护士对疼痛患者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全程评估(抽问主管护士)
3
8.护士知晓强阿片药物使用方法(抽问主管护士)
3
9.护士知晓常见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抽问主管护士)
3
记录
(30分)
1.入院首次护理评估单疼痛记录全面(查看入院评估单)
1.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疼痛筛查,疼痛筛查率达100%(查看入院评估单)
3
2.疼痛评分≥1分的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疼痛全面评估(查看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
4
3.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持续、动态评估疼痛变化情况(查看护理记录)
4
4.有疼痛综合评定收费者,正确填写疼痛综合评定报表至少2张(查看病历)
5
4
6.患者熟悉止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4
7.患者能正确使用《疼痛患者口袋日记本》
2
结果
(8分)
1.疼痛治疗病历档案完整
2
2.对出院疼痛患者有追踪随访
2
3.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疼痛随访信息记录详细
2
4.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疼痛患者出院后一周随访率≥70%
2
总分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备注:1.检查条目无问题用“√”表示;有问题用“×”表示,并在备注栏详细阐述;不涉及用“NA”表示。
3
7.患者疼痛评分≥4分,处理时有呼吸、意识/瞳孔观察和记录(查看护理记录单)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79da36c281e53a5802ff51.png)
)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身体情况
,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病人“自我管 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 心理反应 腹痛是否伴腹肌紧张、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
发生及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
头痛是否有脑膜刺激症表现
疼痛评估量表
相关检查化验结果
厚德精医
人和创新
诱发及影响因素
性质 程度
诱发因素:潮、湿、凉的环境中 激动、咳嗽、大便、憋气时…… 影响因素:疼痛常与季节、时辰、 天气、活动、月经、性别、年龄 以及职业、工种等有关
情绪紧张或 低落、愤怒 、悲痛、恐 惧等
重点
部位 性质 程度
发生及持续时间
诱发及影响因素
疼痛
既往史 体格检查
心理反应
检查化验结果
伴随症状 疼痛评估量表
厚德精医
人和创新
部位
性质 程度
既往史 疼痛的部位和病变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生命体征监测 但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 心理反应 让病人在体表上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 相关检查化验结果 也可使用身体图表为指导 疼痛评估量表
厚德精医
人和创新
疼痛评估-疼痛评分测量工具
0
2
4
6
8
10
无痛
有点 痛
轻微疼 痛
疼痛明显
疼痛严重
剧烈痛
此法适合任何年龄,特别适用于急性疼痛、老人、小儿和表达能力丧失者
厚德精医
人和创新
疼痛评估-疼痛评分测量工具
长海痛尺(数字评价法与语言评价法结合)
0
1
2
轻度疼痛: 可忍受,能 正常生活 睡眠
3
4
中度疼痛: 轻度影响睡 眠,需用止 通药
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考核指标
![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9195e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e.png)
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考核指标疼痛管理是医院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对于患者的舒适度、治疗效果以及医院的声誉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医院疼痛管理的质量,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以便监督和改进医院疼痛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介绍医院疼痛管理质量考核的指标。
一、医院疼痛管理政策与制度医院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疼痛管理政策与制度是考核医院疼痛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是否明确规定了疼痛评估的标准、疼痛治疗的流程、疼痛管理团队的组成和职责等内容。
医院应当建立统一的疼痛管理标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及时获得科学有效的疼痛治疗。
二、疼痛评估与记录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疼痛治疗的效果。
因此,医院的疼痛管理质量考核指标中必然包括了疼痛评估的内容。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记录制度,对每位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疼痛评估,并及时记录在病历中,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疼痛治疗的及时性与效果疼痛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院对于患者的疼痛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考核医院疼痛管理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疼痛治疗的及时性与效果。
医院应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患者在出现疼痛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同时,医院还应当加强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估,确保治疗措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四、疼痛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医院疼痛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疼痛管理工作的质量。
考核医院疼痛管理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疼痛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医院应当加强疼痛管理团队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疼痛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医院疼痛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五、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疼痛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
医院应当根据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疼痛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对于疼痛管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1caefdbad0d233d4b14e6969.png)
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900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65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4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75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无特别注明,其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疼痛科病床少于30张单项否决,要求独立病区、独立护理单元、不含其他功能床位。
疼痛评分标准及处理原则
![疼痛评分标准及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f908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d.png)
疼痛评分标准及处理原则疼痛是人体常见的一种不适感,它可以是身体疾病或损伤的信号,也可能是疾病治疗的副作用。
因此,对疼痛的评估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分标准及处理原则,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疼痛评分标准。
1. 疼痛评分工具。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疼痛评分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疼痛描述量表(Pain Descriptor Scale,PDS)等。
这些评分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客观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程度,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2. 疼痛评分标准。
根据疼痛评分结果,一般可将疼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具体标准如下,轻度疼痛(VAS/NRS评分1-3分)、中度疼痛(VAS/NRS评分4-6分)、重度疼痛(VAS/NRS评分7-10分)。
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疼痛描述、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二、疼痛处理原则。
1. 个体化治疗。
每位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疾病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应当个体化。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类型、疼痛原因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2. 综合治疗。
对于轻度疼痛,可以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
对于中度和重度疼痛,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放松训练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多学科合作。
疼痛处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科、心理科等。
各学科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 注意副作用。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当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长期管理。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疼痛管理。
除了治疗疼痛本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023修正版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2023修正版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bdb0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b.png)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引言护理质量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患的安全、舒适和康复效果。
为了保证护理质量的可控和可衡量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评价指标客观指标客观指标是通过测量和记录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指标来评价护理质量的,可以量化护理质量的好坏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客观指标:1. 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评价,主要考察操作步骤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差错等。
2. 用药安全评价:包括药品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注射操作是否规范、用药过程是否存在错误等方面的评价。
3. 感染防控评价:检查护理操作中是否存在感染防控方面的问题,如洗手是否规范、穿脱手套是否正确等。
4. 病患安全评价:评估病患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包括跌倒、滑梯、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
主观指标主观指标是通过患者或者家属对护理过程和效果的主观评价来评价护理质量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主观指标:1. 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来评价护理质量,包括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疼痛评估:通过患者自身对疼痛程度的评估来评价护理质量,包括疼痛程度的变化、疼痛管理的效果等。
3. 睡眠质量评价: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深浅等指标。
评价标准制定与执行制定标准的重要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衡量标准,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制定标准的步骤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与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国内外指南、标准、指标和研究成果等资料。
2. 制定评价指标: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已有的相关资料,制定适合本医疗机构的评价指标。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b4932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d.png)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疼痛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反应,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中最重要的护理概念,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管理疼痛的客观评估是护理专业对病人痛苦的有效治疗的基础。
因此,研究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是护理专业的现代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
金标准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治疗理念,它可以帮助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根据当前最新的科学证据来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它能够帮助护理专业提出有效的、可持续的疼痛管理策略,并使护理专业能够改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疼痛评估方面,金标准的关键因素是选择一种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让病人可以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痛苦程度以及承受疼痛的能力。
目前,一般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自我评估量表和咨询量表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能够准确地反映病人的疼痛状况。
其次,金标准还包括评估病人的精神、情绪状态,以及记录他们的临床史。
根据病人的精神、情绪状态,护士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计划。
另外,记录病人的临床史也很重要,因为可以提供有关病人疼痛情况的准确信息,使护士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症状,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
此外,金标准还指出应该定期做出疼痛评估,以及临床表现的实时记录。
定期的疼痛评估有助于病人的疼痛管理,以及对病人病情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病人症状的变化,从而更有效地护理病人。
最后,金标准还应该包括实施疼痛治疗计划,以及疼痛治疗方案的评价。
合适的疼痛治疗计划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评价疼痛治疗方案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护士发现治疗方案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护理服务,从而改善病人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是护理专业管理病人疼痛的有效方法。
它不仅能够帮助护士提供病人个性化的、有效的护理,还可以帮助病人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疼痛患者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估细则
![疼痛患者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估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80362b41eb91a37f0115c1c.png)
健
讯问 2-4 名患者及家属
对疼痛的
庭的支持
康
·患者家属完全不能叙述
认识及缓 20 ·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作用于副作用
教
扣5分
解疼痛的
·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缓解疼痛的物理方法(深呼吸、转
育
·部分叙述扣 2 分
方法
移法、移情法、音乐法等)
·指导家属合理饮食
精美文档
2
/处
施
·基础护理不到位扣 1 分
/处
适时为患 者减轻疼
痛
·合理应用缓解或解除疼痛的方法 ·可预期的疼痛,发生前线用缓解疼痛的方法 15 ·了解最适合患者的止痛药及用药途径 ·掌握止痛药有效止痛剂量计使用时间
查看 2-4 名患者及记录 ·未采取有效发放扣 2 分
/处
查看 2-4 名患者及记录
合理营养,
疼痛患者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估细则
项
分
质量标准
目
值
内容和要求
评估方法
评估一般 ·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床号、姓名、年龄、诊断
病 资料、疼痛 ·正确评估疼痛部位、原因、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
情 时间、部 20 ·可用疼痛评估工具评估疼痛程度
评 位、性质、 ·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及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估 程度及伴 随症状
处
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及体征)
·掌握各类检查的阳性指标
·观察各种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查看 2-4 名患者
·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
·环境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护 环境舒适,
·体位舒适,移位方法正确,减少疼痛刺激,疼痛部位给 /处
理 基础护理 10
予支撑如垫好软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室:
评估时间:
年
月
不适 用
日
完全 符合率 #DIV/0! #DIV/0! #DIV/0! 部分 符合率 #DIV/0! #DIV/0! #DIV/0!
评估人:
不 符合率 #DIV/0! #DIV/0! #DIV/0! 备注 整改措施
稽查总人 完全 部分 不 数/次数 符合 符合 符合
4
#DIV/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 19 20 21 22 23
患 者 教 育 患者了解疼痛治疗不良反应 自 控 镇 痛 与 管 理 患者掌握自控镇痛的方法,出现疼痛超预期时能主动按压自 控笔键,了解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自控镇痛时,管道固定妥当,位置安全,无意外脱管等 危险 评估与记录符合规范,至少每4小时正确评估1次并规范记录 (记录格式:分值/镇痛泵) 镇痛泵使用规范(暂停、启动、自控、关机及常见报警处理 等) 合 计 0 0 0 0 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备注:1.每个条目至少抽查5人次/次数,并在“稽查总人数/次数”栏中填写数目;如不满5人次/次数,填写实际稽查数目。 2.实际稽查结果在“完全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栏中填写数目,并计算“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如无此条目内容,在“不适用”栏中打“√”。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5
#DIV/0!
#DIV/0!
#DIV/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启用时间:2015.7 修订时间:2015.2.1
浙江省中医院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主题:疼痛专项护理质量
序号 1 2 3 疼 痛 评 估 ★ 疼痛评估工具选择合适 疼痛评分分值正确 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描述正确 疼痛评估频次符合要求: (1)急诊病人30分钟内、住院新病人8小时内有首次疼痛评 估 ; (2)疼痛评分1-3分,至少每日评估1次; (3)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4小时评估1次; (4)疼痛评分7-10分,至少每小时评估1次; 实施镇痛措施后再评估记录符合要求: (1)静脉注射15分钟复评; (2)非消化道途径(如肌注、皮下注射、塞肛、针刺等)30 分钟复评; (3)口服给药60分钟复评。 疼痛评分≥4分,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止痛措施,实施疼痛治疗 疼 与护理 痛 外用止痛贴粘贴部位、方法正确 处 理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有效实施多模式镇痛,如非药物镇痛措 施、中医护理技术的落实 新入院患者均有疼痛评估及记录(包括疼痛评分为0分的患 者) 疼痛护理记录内容: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疼痛评分、伴随 症状等 疼 若患者已入睡,直接记录“患者入睡”,不需要记录疼痛评 痛 分; 护 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及时评估记录;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后 理 按规定频率进行复评记录; 记 使用吗啡针前、后有生命体征评估及记录; 录 使用镇痛措施后,有相关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包括药物指导 、副作用观察、安全指导等 疼痛患者,至少每日常规性评估1次,并将疼痛评分记录到体 温单(一般14:00评估记录,与体温同步) 患 患者知晓疼痛评估方法,能准确自评 者 患者能主动陈述疼痛,出现疼痛超预期时能主动要求处理; 教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