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收益理论课件(PPT 52页)_2848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5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STC、FC与VC曲线
STC FC VC
STC VC
FC
O
Q
图5-1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
咖啡厅的主要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FC ➢租金 ➢咖啡机 ➢桌椅
VC ➢员工工资 ➢咖啡杯 ➢咖啡豆原料 ➢水电支出
固定成本FC
(1)定义 不随产量而变动的成本。
(2)分类 厂房与设备的折旧费及保养维修费 借款利息、契约性的租金 财产税 管理人员的薪酬
5.4.6利润的来源
实训10 教材P105练习题五.1, 六.1 5.4.7利润的作用
5.3长期成本函数
5.3.1长期总成本 5.3.2长期平均成本
实训11 教材P105练习题六.2(答 案) 复习与测试 教材P103~105 练习题 一~五
5.1.1 成本的定义
是厂商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是投入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第五章
第 五 章
一 学习目标
学习 目标
➢ 理解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 掌握经济成本、短期成本、收益、利润等重要概念 ➢ 掌握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 掌握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的经济意义 ➢ 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 ➢ 能初步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进行盈亏分析和经营决策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1成本理论概述
(3)停止营业点= AVC最低点。 令AVC’=( Q2-20Q+17)’=2Q-20=0,Q=10
5.3.1 长期总成本LTC
1.定义 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
的最低总成本。
2.函数式 LTC = f ( Q )
3.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是STC曲线的包络线 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变化过程呈现三段式 LTC曲线如图5-4所示
成本与收益理论培训.pptx
经济学基础5. 17
例题2
已知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STC=0.04Q3-0.8Q2+10Q+5 求平均可变成本最小值以及所对应的产量是多少?
解:先求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AVC=TVC/Q=(0.04Q3-0.8Q2+10Q)/Q
=0.04Q2-0.8Q+10
要求AVC最小值,令 AVC 0 即0.08Q 0.8 0 此时求得Q 10 此时AVC达到最小值,为6
C LAC
E Ce
O
Q
Qe
图5-6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经济学基础2550. .20
5.3.4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P118)
C
内在规模经济:长期中, 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LAC
而下降的现象
内在规模不经济:平均
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 上升
Ce
E
O
Q
Qe
图5-6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经济学基础2551. .21
经济学基础55. .44
成本衡量指标
1.总成本:TC 2.平均成本:AC,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 3.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就是这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
经济学基础5. 5
5.1.3 成本函数
1.定义: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函数式 C f (Q)
经济学基础55. .66
边际成本函数:MC TC f(Q)
3.边际成本曲线形状 呈U形。
经济学基础1553. .13
例题
边际成本函数:MC TC f(Q) 例如:已知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3-10Q2+10, 则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 解:MC=STC’=3Q2-20Q
成本与收益PPT模板
边际收益($) 200 200 200 200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总是相等并 且保持不变。
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 25 —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1 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内容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2 利润最大化原则和供给曲线
横轴表示某商品数量,纵轴表示商品价格;MC和 AVC分别表示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P表示价格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交于D点,这一 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3 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简称S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而对全部 生产要素支)=FC+VC(Q)
— 10 —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
4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简称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 的固定成本。
— 26 —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3 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最小成本原则
最小成本原则不是最大利润的充分条件:
(MPX ·P)/PX=(MPY ·P)=1
最小成本原则是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
MPX/PX=MPY/PY=1/P
— 27 —
经济法
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 实际支出,包括各种生产要 素的价格和生产经营中所付 费用,连同厂房设备的折旧 费等,这些支出一般可以通 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是企业为从事生产所投入的全部 要素的机会成本。即厂商把既定 资源用于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放 弃的使用同量资源在其他生产用 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是一 种隐含的代价。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成本与收益 ppt课件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PPT课件
8
短期生产函数
Q(L)f(L,K)
短期总成本(STC)
ST (Q ) C P LL (Q ) P K K
短期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不变) 成本。可变成本是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 固定成本是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
PPT课件
9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导出短期可变成本曲线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1)短期成本分析 (2)长期成本分析 (3)机会成本及其他 (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PPT课件
1
成本理论
L K N E
要素价格
厂商 TC
要素市场
π
PPT课件
生产理论
Q TR
商品价格
产品市场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37
表 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
行业 缝纫机 淀粉 灯泡 风扇 肥皂 钢铁 毛纺 自行车 手表 油漆
曲线形状
L U L L L S L L U S
行业 纸张纸板 水果加工
水泥 陶瓷 食品加工 胶合板 食用油 铝铜 酿酒 化工
曲线形状
L L U L L L L S U S
PPT课件
行业 玻璃器皿
P
SAC
F1
F2
AVC
G1
G2
O
Q1 Q2
PPT课件
Q
26
一、长期总成本
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 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企业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 量水平上选择到最优的生产规模(要素投入 组合)进行生产。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PPT课件
8
短期生产函数
Q(L)f(L,K)
短期总成本(STC)
ST (Q ) C P LL (Q ) P K K
短期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不变) 成本。可变成本是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 固定成本是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
PPT课件
9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导出短期可变成本曲线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1)短期成本分析 (2)长期成本分析 (3)机会成本及其他 (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PPT课件
1
成本理论
L K N E
要素价格
厂商 TC
要素市场
π
PPT课件
生产理论
Q TR
商品价格
产品市场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37
表 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
行业 缝纫机 淀粉 灯泡 风扇 肥皂 钢铁 毛纺 自行车 手表 油漆
曲线形状
L U L L L S L L U S
行业 纸张纸板 水果加工
水泥 陶瓷 食品加工 胶合板 食用油 铝铜 酿酒 化工
曲线形状
L L U L L L L S U S
PPT课件
行业 玻璃器皿
P
SAC
F1
F2
AVC
G1
G2
O
Q1 Q2
PPT课件
Q
26
一、长期总成本
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 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企业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 量水平上选择到最优的生产规模(要素投入 组合)进行生产。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件:成本与收益理论
C
C
LTC
STC3 LTC
STC2
STC1 B
A
0
Q1
Q2
Q
O
Q1
Q2
Q3
Q
➢ LTC与STC曲线的区别: ➢ 第一,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 STC曲线是从固定成本出发,而LTC是从原点出发。
➢ 第二,二者形成的原因不同。
◦ 造成STC曲线特征的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造成LTC曲线特征的原因 则是由于规模经济问题
三、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 显性成本即是会计成本。 ➢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而应该
得到的报酬。
四、增量成本
➢ 增量成本是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即总成本的增量。 它主要是由于新增产量而增加的原材料费用、工人的工资等,即变动成 本。
五、沉没成本
➢ 沉没成本又称为旁置成本,是指实际已经发生而又无法弥补的成本。 ➢ 在进行决策时要本着“向前看”的原则,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Q
Q
MR dTR d (aQ bQ2 ) a 2bQ
dQ
dQ
R
MR
AR=P
O
Q
TR
TR
O
Q1
Q2
Q
(一)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是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后的余额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显性成本和
隐性成本之和)后的余额。 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
AR TR P Q P QQ
一、收益的概念
➢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增加 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
C
LTC
STC3 LTC
STC2
STC1 B
A
0
Q1
Q2
Q
O
Q1
Q2
Q3
Q
➢ LTC与STC曲线的区别: ➢ 第一,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 STC曲线是从固定成本出发,而LTC是从原点出发。
➢ 第二,二者形成的原因不同。
◦ 造成STC曲线特征的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造成LTC曲线特征的原因 则是由于规模经济问题
三、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 显性成本即是会计成本。 ➢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而应该
得到的报酬。
四、增量成本
➢ 增量成本是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即总成本的增量。 它主要是由于新增产量而增加的原材料费用、工人的工资等,即变动成 本。
五、沉没成本
➢ 沉没成本又称为旁置成本,是指实际已经发生而又无法弥补的成本。 ➢ 在进行决策时要本着“向前看”的原则,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Q
Q
MR dTR d (aQ bQ2 ) a 2bQ
dQ
dQ
R
MR
AR=P
O
Q
TR
TR
O
Q1
Q2
Q
(一)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是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后的余额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显性成本和
隐性成本之和)后的余额。 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
AR TR P Q P QQ
一、收益的概念
➢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增加 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
成本与收益.ppt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 越小。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先比较陡峭,说明在产量开始增加时,它下 降的幅度很大,以后越来越平坦,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它下降的幅度越来 越小。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 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 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2、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 用途。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一种用途的机 会成本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机会成本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 选择中最好的一种,而不是其他 ;
二、经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3、在正常情况下,机会成本大于零,所以,会计利润大 于经济利润。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 而是经济利润最大化。
案例:假设一企业年收益为100万元,生产支出为:
设备折旧:3万
厂房租金:3万
原材料支出:60万
2、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平均成 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
在短期内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二、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因此固定成本曲线就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3、短期边际成本
成本与收益优秀PPT文档
Q
Ⅱ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图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供小于求,市场价格高,有超
P
额利润,吸引厂商进入,价格
LMC LAC
水平回落; 第五节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产品市场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如果存在进入市场的障碍,意味着原有厂商拥有了一些新加入者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如果存 在进入市场的障碍,意味着原有厂商拥有了一些新加入 者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中 对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
是一条从既定市场价格出 发的平行线。
l完全竞争市场上,
l企业需求曲线是与横 轴平行的线D。
P
D
S
nAR = MR = P=D nMR不变,MR=AR, AR 也不变P1
O
图
MC A
P
AC AC0 P0 π'
E MR
D=AR
Q0
Q
O
垄断厂商收支相抵时的短期均衡 图
MC
AC
A
B
E MR
D=AR
Q0
Q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垄断厂商得 P
π0
以且调不整必自担己心的由生于产其规他模厂,商而进 ②于在第市是短五场 , 期 节需得内寡求到,头曲垄厂垄线断商断对竞的条寡争生件头厂产下来商规的说长模产是期不品已均变市知衡,场的的只,条能而件通且:过是调线整性可的变,要价素格的决投定入依来赖调于整两自APC个己P100寡的头产生量产。产S品M的C总0S量AS;MC0C1
N 在润垄。断竞供争厂大商实于现求长期,均衡市的时场候价,不格仅边低际,收益存和长在期边际成本相等,而且存在长期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相等,只能获得正常利
《成本与收益》幻灯片
❖ 时机本钱是决策本钱,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引 起的本钱,是指从事某项决策活动而放弃或 牺牲的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 收益。
❖ 显性本钱就相当于会计本钱。隐性本钱就相 当于时机本钱。
❖ 例1
❖ 上大学值吗?
❖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 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 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 不管。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 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 特点:这种本钱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 2.短期平均本钱: ❖ 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本钱
〔包括短期平均固定本钱和短期平均变动本 钱〕 ❖ 平均固定本钱: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 定本钱。
❖ 平变S 均本可钱A 变。本S C Q 钱T : 平F C Q 均 每C V 单Q 位 C 产A 品所F 消A 耗C 的V 可 C
平均 成本 SAC (8)=(6)+(7)
154 91.5 70 59 53 50 50 53 60
C STC SVC FC
Q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关系图
C
SAC AVC
AFC Q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变动规律图
C
拐点
STC SMC
Q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C SMC SAC AVC
N
M
Q
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最低;
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P=SMC=SAC,生产者的 成本(包括正常利润(为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 工资))在内)与收益相等。
❖ 显性本钱就相当于会计本钱。隐性本钱就相 当于时机本钱。
❖ 例1
❖ 上大学值吗?
❖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 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 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 不管。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 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 特点:这种本钱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 2.短期平均本钱: ❖ 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本钱
〔包括短期平均固定本钱和短期平均变动本 钱〕 ❖ 平均固定本钱: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 定本钱。
❖ 平变S 均本可钱A 变。本S C Q 钱T : 平F C Q 均 每C V 单Q 位 C 产A 品所F 消A 耗C 的V 可 C
平均 成本 SAC (8)=(6)+(7)
154 91.5 70 59 53 50 50 53 60
C STC SVC FC
Q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关系图
C
SAC AVC
AFC Q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变动规律图
C
拐点
STC SMC
Q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C SMC SAC AVC
N
M
Q
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最低;
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P=SMC=SAC,生产者的 成本(包括正常利润(为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 工资))在内)与收益相等。
成本、收益理论知识.pptx
Summary
• Key words • production • production factor • production function •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of
factor • TP, AP, MP • three stages of production • isoquant curve
•成本理论
B•
STC
注意:SAC最 低点出现在
A • TVC
AVC最低点的 右边; 随
产出的增加,
Qy
SAC与AVC间
SAC
的距离越来越
AVC
B•’
小,且该距离 等于相应产量 的AFC.
A•’
Qy
7.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曲线
•成本理论
? SMC曲线由哪一条总量线得到?
TVC
拐点 •
•
AVC=min, AVC=SMC
Q
•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
TVC
•成本理论
Q
3. 短期总成本曲线—STC曲线
STC
•成本理论
TVC
TFC
Qy
• 复习
如何根据总量 求平均量和边际量?
•成本理论
总量线上任一点所对应的 平均量等于由原点向该点所 引射线的斜率;总量线上任
一点所对应的边际量等于 过该点切线的斜率。
谢谢观看
以下开始第七章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0.10.2420.10.24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经济学课件-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 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3
资源具有多用途性,机会成本源于资 源使用中的选择。
• 自有资金(或建筑物)的机会成本:利息 或租金 • 自己兼任经理:在外工作的工资收入 • 闲置的机器设备 :为零 • 折旧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4
VC VC(Q) PL L(Q)
FC PK K
20
短期成本的定义 2 (3)总成本(STC) 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 和。它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和。
STC (Q) FC VC (Q) PK K PL L(Q)
STC(Q) FC VC (Q) Q Q Q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1)短期成本分析 (2)长期成本分析 (3)机会成本及其他
(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
成本理论
厂商
L K N E
要素价格
生产理论
Q TC TR
商品价格
要素市场
π
产品市场
2
§5-1 机会成本及其他成本 机会成本 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 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8
解决外部性的主要方法
• • • • 1、企业合并 2、庇古税 3、科斯定理与产权: 明析产权 科斯定理对外部性的含义就是,只要明 确界定产权,企业之间会通过市场交易 和谈判来消除或减弱外部性。
9
利润(Profit)——企业的利润指 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
•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 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 利润也被成为超额利润 •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可知,正常利润是 隐成本的一种组成部分) • 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会计成本 •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会计利润—隐成本 •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超额利润
3
资源具有多用途性,机会成本源于资 源使用中的选择。
• 自有资金(或建筑物)的机会成本:利息 或租金 • 自己兼任经理:在外工作的工资收入 • 闲置的机器设备 :为零 • 折旧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4
VC VC(Q) PL L(Q)
FC PK K
20
短期成本的定义 2 (3)总成本(STC) 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 和。它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和。
STC (Q) FC VC (Q) PK K PL L(Q)
STC(Q) FC VC (Q) Q Q Q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1)短期成本分析 (2)长期成本分析 (3)机会成本及其他
(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
成本理论
厂商
L K N E
要素价格
生产理论
Q TC TR
商品价格
要素市场
π
产品市场
2
§5-1 机会成本及其他成本 机会成本 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 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8
解决外部性的主要方法
• • • • 1、企业合并 2、庇古税 3、科斯定理与产权: 明析产权 科斯定理对外部性的含义就是,只要明 确界定产权,企业之间会通过市场交易 和谈判来消除或减弱外部性。
9
利润(Profit)——企业的利润指 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
•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 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 利润也被成为超额利润 •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可知,正常利润是 隐成本的一种组成部分) • 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会计成本 •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会计利润—隐成本 •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超额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出量需要 Q
增加的投入
是 1/MP1
C B
TP
A
(a)
L
L1 L2
L3
FE
(b)
AP
D
L
L1 L2
L3 MP
18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1)为什么边际成本曲 线(MC) 呈U型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 用下的边际产量MP曲 线先递增后下降的U 型特征,所以相对应 边际成本MC曲线是先 降后升的U型特征。
短
短期总成本STC=SFC+SVC
期
平均固定成本AFC=SFC/Q
成
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AVC/Q
短期平均成本SAC=AFC+AVC
短期边际成本SMC=dSTC/dQ
回顾复习:2 短期成本分析
1、固定成本(FC)
FCPKK
2、可变成本(VC)
V C V(Q C ) P LL (Q )
3、短期总成本( STC)
成本与收益理论课件(PPT 52页)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一节 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回顾复习 :1 成本的概念
➢ 机会成本 案例:上大学 ➢ 显成本与隐成本 ➢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短期固定成本SFC
短期可变成本SVC
一点所对应的边际量等于 过该点切线的斜率。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1)为什么边际成本曲 线(MC) 呈U型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 用下的边际产量MP曲 线先递增后下降的U 型特征,所以相对应 边际成本MC曲线是先 降后升的U型特征。
Q
假设 MP1 是 增加一单位 投入要素所 增加的产出 量, 那么, 增加一单位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2)为什么平均可变 成本(AVC),平均成 本(ATC)曲线都呈U型 特征?且相交于最低 点。(举例 ?)
当MC <SAC SAC 曲线递 减
当MC>SAV SAC曲线递 增
当MC=SAV SAC曲线与 MC 曲线相交
练一练
21
Q SAC
Q
12
6 SAC &AVC 关系
B• STC
A•
VC
Qy SAC
AVC
B•’
•A’
Qy
注意:SAC最 低点出现在 AVC最低点的 右边; 随
产出的增加, SAC与AVC间 的距离越来越 小,且该距离 等于相应产量 的AFC.
6 短期边际成本SMC
(7)短期边际成本(SMC)。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 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TVC2000 AFC100
3 平均固定成本的AFC
C
短
期成本 的 NhomakorabeaO
求
取
1
O
E1
12 Q1
STC
VC
E2
FC
Q2
Q
正双曲线
AFC•Q=rk
AFC
Q
10
4 平均可变成本VAC
C
短
期
成
本
O
的
求
取
2
O
STC VC FC
Q AVC
Q 11
5 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C 期 成 本 的O 求 取 3
O
STC VC FC
22
23
Q
C B
TP
TP
AP
A
(a)
MP
L
曲
Q
L1 L2
L3
FE
(b)
线
AP
D
L
L1 L2
L3 MP
24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一节 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7长期成本
在长期,没有不变的生产要素,亦即,长期总成本完全 由可变成本构成;
长期成本只与既定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的产量有 关,故长期成本函数为:C = f ( Q )
如果成本函数为STC=1000+20Y2, 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分别是多少?
如果成本函数为STC=1000+20Y2, 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分别是多少?
STC3000 SAC300 AVC200
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 增加幅度,LTC较陡。 Q1Q2,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经济,LTC平坦。 Q2以后,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幅又大于产量增 幅,LTC较陡。
由(STC)推导 (LTC)
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1,STC2,STC3
生产规模由小到大:STC1, STC2,STC3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厂 商短期内有三种选择: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与长期总成本曲线
STC1:过小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d点;
STC2:中等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b点;
STC3:过大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e点。
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 厂商会选择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 能到的最低的水平,即厂商是在STC2曲线上的b点进行生产。
期
7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 长
期
成
长期平均成本LAC
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
8 长期总成本 ( LTC )C
长期总成本:LTC
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 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无固定
成本, LTC从原 点开始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
O Q1 Q2
Q
陡峭—平坦—陡峭
ST(Q C )FC VC (Q ) P KKP LL(Q )
C
r .K
O
STC(Q) w•L(Q)
FC
Q
短期总成本曲线
(4)平均固定成本(AFC)
AFC(Q) FC Q
(5)平均可变成本(AVC)
AVC(Q) VC(Q) Q
(6)平均成本(SAC)
SA (Q )C ST (Q C )AF (Q )C AV (Q )C Q
短期成本分析中有七条成本曲线,而长期只有三 条:LTC、LAC、LMC。
7长期成本
企业产品 销路良好 扩大产量 Q
在 K(保持原先的生产) 线
短 L(多雇用工,人三班轮换 )
期
在长期,厂商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使得生产成本最小。
在 K可变(对原先的生产线更新造改 ) 长 L可变(根据生产线调整工人量数 )
SM(C Q)ST(CQ) Q
STC(Q) dSTC(Q)
SMC (Q) lim
Q0 Q
dQ
dVC(Q) dQ
14
7 短期边际成本SMC
C
短
期
成
本 的
O
求
取
4
O
STC VC FC
Q SMC
Q
15
总结
如何根据总量 求平均量和边际量?
总量线上任一点所对应的 平均量等于由原点向该点所 引射线的斜率;总量线上任
增加的投入
是 1/MP1
C B
TP
A
(a)
L
L1 L2
L3
FE
(b)
AP
D
L
L1 L2
L3 MP
18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1)为什么边际成本曲 线(MC) 呈U型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 用下的边际产量MP曲 线先递增后下降的U 型特征,所以相对应 边际成本MC曲线是先 降后升的U型特征。
短
短期总成本STC=SFC+SVC
期
平均固定成本AFC=SFC/Q
成
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AVC/Q
短期平均成本SAC=AFC+AVC
短期边际成本SMC=dSTC/dQ
回顾复习:2 短期成本分析
1、固定成本(FC)
FCPKK
2、可变成本(VC)
V C V(Q C ) P LL (Q )
3、短期总成本( STC)
成本与收益理论课件(PPT 52页)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一节 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回顾复习 :1 成本的概念
➢ 机会成本 案例:上大学 ➢ 显成本与隐成本 ➢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短期固定成本SFC
短期可变成本SVC
一点所对应的边际量等于 过该点切线的斜率。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1)为什么边际成本曲 线(MC) 呈U型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 用下的边际产量MP曲 线先递增后下降的U 型特征,所以相对应 边际成本MC曲线是先 降后升的U型特征。
Q
假设 MP1 是 增加一单位 投入要素所 增加的产出 量, 那么, 增加一单位
c c
SAC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TC
VC FC
y
MC
AVC AFC
y
(2)为什么平均可变 成本(AVC),平均成 本(ATC)曲线都呈U型 特征?且相交于最低 点。(举例 ?)
当MC <SAC SAC 曲线递 减
当MC>SAV SAC曲线递 增
当MC=SAV SAC曲线与 MC 曲线相交
练一练
21
Q SAC
Q
12
6 SAC &AVC 关系
B• STC
A•
VC
Qy SAC
AVC
B•’
•A’
Qy
注意:SAC最 低点出现在 AVC最低点的 右边; 随
产出的增加, SAC与AVC间 的距离越来越 小,且该距离 等于相应产量 的AFC.
6 短期边际成本SMC
(7)短期边际成本(SMC)。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 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TVC2000 AFC100
3 平均固定成本的AFC
C
短
期成本 的 NhomakorabeaO
求
取
1
O
E1
12 Q1
STC
VC
E2
FC
Q2
Q
正双曲线
AFC•Q=rk
AFC
Q
10
4 平均可变成本VAC
C
短
期
成
本
O
的
求
取
2
O
STC VC FC
Q AVC
Q 11
5 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C 期 成 本 的O 求 取 3
O
STC VC FC
22
23
Q
C B
TP
TP
AP
A
(a)
MP
L
曲
Q
L1 L2
L3
FE
(b)
线
AP
D
L
L1 L2
L3 MP
24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一节 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7长期成本
在长期,没有不变的生产要素,亦即,长期总成本完全 由可变成本构成;
长期成本只与既定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的产量有 关,故长期成本函数为:C = f ( Q )
如果成本函数为STC=1000+20Y2, 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分别是多少?
如果成本函数为STC=1000+20Y2, 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分别是多少?
STC3000 SAC300 AVC200
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 增加幅度,LTC较陡。 Q1Q2,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经济,LTC平坦。 Q2以后,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幅又大于产量增 幅,LTC较陡。
由(STC)推导 (LTC)
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1,STC2,STC3
生产规模由小到大:STC1, STC2,STC3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厂 商短期内有三种选择: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与长期总成本曲线
STC1:过小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d点;
STC2:中等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b点;
STC3:过大的生产规模,最低的短期生产总成本在e点。
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 厂商会选择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 能到的最低的水平,即厂商是在STC2曲线上的b点进行生产。
期
7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 长
期
成
长期平均成本LAC
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
8 长期总成本 ( LTC )C
长期总成本:LTC
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 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无固定
成本, LTC从原 点开始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
O Q1 Q2
Q
陡峭—平坦—陡峭
ST(Q C )FC VC (Q ) P KKP LL(Q )
C
r .K
O
STC(Q) w•L(Q)
FC
Q
短期总成本曲线
(4)平均固定成本(AFC)
AFC(Q) FC Q
(5)平均可变成本(AVC)
AVC(Q) VC(Q) Q
(6)平均成本(SAC)
SA (Q )C ST (Q C )AF (Q )C AV (Q )C Q
短期成本分析中有七条成本曲线,而长期只有三 条:LTC、LAC、LMC。
7长期成本
企业产品 销路良好 扩大产量 Q
在 K(保持原先的生产) 线
短 L(多雇用工,人三班轮换 )
期
在长期,厂商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使得生产成本最小。
在 K可变(对原先的生产线更新造改 ) 长 L可变(根据生产线调整工人量数 )
SM(C Q)ST(CQ) Q
STC(Q) dSTC(Q)
SMC (Q) lim
Q0 Q
dQ
dVC(Q) dQ
14
7 短期边际成本SMC
C
短
期
成
本 的
O
求
取
4
O
STC VC FC
Q SMC
Q
15
总结
如何根据总量 求平均量和边际量?
总量线上任一点所对应的 平均量等于由原点向该点所 引射线的斜率;总量线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