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课件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聚物的水果、糖果及咖啡提取物等的MSI ……
测绘方法
回吸(吸附)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把 水逐步渗透到干燥的食品中,在测定了不 同吸湿阶段的水分活度后绘制的等温线。
解吸等温线:把高水分含量的食品逐步脱 水,在测定了不同脱水阶段的水分活度后 绘制出的等温线。
滞后现象 (Hysteresis)
存在形式:单分子或汽态分子 化学式:H2O 形状:折线形 H—O 结合方式:共价键 键角:104.5℃ 分子类型:极性分子
液态水分子(缔合水分子)的 结构
存在形式:若干个水分子缔合[(H2O)n] 吸引力:多重氢键 缔合原因:
O-H 键具有极性 → 分子中电荷非对称分布→ 分子具有较大偶极距
平衡相对湿度( ERH )
平衡相对湿度=食品中水分蒸发达到平衡时食品上空 已恒定的水蒸气分压与在此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的比值,既:
Aw=P/P0=ERH/100
等温吸湿曲线
定义:在恒定温度下,表示食品的水分含量(水/干物质)与它的水 分活度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等温吸湿曲线(MSI),即:以食品中的 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为等温吸 湿曲线。
Fra Baidu bibliotek 微生物发育时必需的 Aw
微生物
发育所必需的最低AW
普通细菌
0.90
普通酵母
0.87
普通霉菌
0.80
嗜盐细菌
≤0.75
耐干性酵母(细菌) 0.65
耐渗透压性酵母
0.61
3.3.2 酶促反应与水分活度的 关系
如图2.1-9(2)所示
酶促褐变: 食品中的酚类物在酚氧化酶的作用下,经氧化
4 低温贮藏对食品品质 的影响
冷冻法:生鲜食品 优点:保存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冻结保藏关键因素:低温 作用: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均受到极大的抑制
不是因为 形成冰。
水结冰后不利后果: 1)非水组分的浓度将比冷冻前变大; 2)体积比结冰前增加9%。
主要问题: 1)水怎样转变成冰 2)由此带来的后果
3.3 Aw对微生物繁殖 及化学反应的影响
3.3.1 Aw对微生物繁殖的影 响
图2.1-9表明: 微生物生长需要的Aw值一般较高: 在食品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水主要是
自 由 水 : 自 由 水 含 量 ↑ → Aw ↑ , 故Aw大的食品易受微生物感染,稳定性 差。 不同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时,都有它最 适宜的Aw范围;见表(刘2.1-3)。
明显偏高
分子结构决定物理性质
比热大 原因:
➢ 温度↑ → 分子动能↑ → 吸入热量 ➢ 温度↑ → 缔合分子→简单分子→吸入热量
应用:比热大水温不易随气温变化
三维氢键缔合
影响物理性质的因素
压力对沸点的影响 101.32 KPa, 100℃ 压力↑↓→沸点 ↑↓ 应用:减压浓缩
物理性质(续)
4.1 水结冰的过程
结冰:当纯水的温度降低到0℃后,继续冷 却,液态水便转变成固态的冰,此现象为~, 包含2过程:
1)晶核的形成:一部分水分子结合成小的 冰的晶核
2)冰晶的生长:众多水分子按冰的晶体结 构的要求,顺序地结合到晶核上,使之成长 为大的晶体。
晶核形成条件: 水中有冰:冷却后,水温保持0℃不变,冰体不断
自由水
定义:除束缚水外剩余部分的水 位置:与非水组分相距很远的位置 结合力:毛细作用 性质:
与稀溶液中水相似,在食品中可以作溶剂。 -40℃以上可以结冰
含量:在高水分食品中,略低于总水量的5%。
毛细管水
动植物体中毛细管保留的水 存在于细胞间隙中 只能在毛细管内流动,加压可使水压出体外。
截留水
食品中被生物膜或凝胶内大分子交联成的网络所 截留的水
主要存于富水的细胞中或凝胶块内 只能在被截留的区域内流动,单个水分子可通过
生物膜或大分子网络向外蒸发。 在高水分食品中,占总水量的90%以上, 与食品的风味、硬度和韧性有关。
结合水与自由水性质的 差别
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的极性集团的数量有比较 固定的比例关系
地成长,直到液态水完全转变为冰后,冰的温度 才开始下降;
水中无冰:冷却后,水的温度会降到0℃以下出现 过冷的现象,晶核一般是在0℃以下的过冷水中形 成。
见图1-17韩
晶核形成与晶体生长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晶核形成的曲线: 很陡,表示在过冷的温度下一旦出现晶核就有更多
水分活度的定义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值, 即
式中:
Aw=P/P0
Aw=水分活度 P=食品中水的的蒸汽分压 P0=指定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
纯水:P=P0,Aw=1。 食品中P总小于P0,故Aw<1。
水分活度的定义(续)
Aw=f/f0 式中:
f=溶液中水的逸度,
f0=纯水的逸度
原因: Aw极低: 空气中O更易进入食品与脂类接触发生反应 Aw较低: 加入到干燥样品中的水干扰氧化,与氢过氧化
物结合并阻止其分解,从而阻碍氧化进行; 催化氧化的金属离子发生水化作用,从而显著
降低金属离子的催化效力;
Aw增高:
促使氧溶解度增加和大分子膨胀,暴露出更多 催化位点,从而加速脂类氧化;
结合基团:非水组分中强极性集团(如羧基、氨基等) 结合方法:氢键 键能:大 结合强度:最为牢固
单分子层水的特性
含量:在高水分食品中,占总水量的0.5%; 蒸发、冻结、转移和溶剂能力均可忽略。 不能被微生物利用,不能用做介质进行生化反应。
多分子层水
位置:单分子层外的几个水分子层 结合基团:非水组分中弱极性集团 结合方法:氢键 键能:小,不牢固 被束缚强度:稍弱 蒸发能力:较弱
水分含量一定:t℃↑→Aw↑ 同一食品在不同温度下绘制的等温吸湿
曲线在t℃上升是时,曲线形状基本不变, 位置顺序向右下方移动。
等温吸湿曲线的分区
目的:
深刻理解含义和实际应用 与食品内水的类型紧密联系
根据:
水分含量和Aw的关系 MSI图形特点
区段Ⅰ
Aw:最低 组成:单分子层水 性质:同单分子层水 在食品中占比例:0~0.25g, 物料含水量:0~0.07g/g干物质 不能被微生物利用,不能用做介质进行生化反应。
粘度小 导热率高:
导热系数、扩散系数:冰>水 温度变化速率:冰>水 冻结速度>解冻速度
密度低:水冰 应用:V冰>V水→冷冻工艺机械损伤
优秀的溶剂性质
溶解能力强,可溶解电解质、蛋白质等 乳浊液 胶体溶液
固态食品中水的类型
根据在食品中与非水物的结合程度划分: 束缚水(结合水、构成水)
定义:同一食品的吸附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不完全 重合,尤其在中低水分含量部分张开一细长眼孔的 现象。
影响滞后作用大小的因素:
食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食品除去和添加水所引起的物理变化、温度变化以及吸湿 与解吸速度的变化和脱水程度等。
在同一Aw下,所对应的水分含量,都是解吸大于 吸湿。
食品的复水
温度的影响
Aw>0.8:
氧化速度缓慢,水对催化剂产生稀释效应而减 少了催化效力。
由图2.1-9和(表2.1-3)结论:
绝大多数不利于食品品质稳定的反应是在区域II 中部和III区发生,因而在具有中高水分含量 (Aw=0.7~0.9)的食品中发生最快;
Aw=0.2-0.3(I、II边界,单分子层水,可准确预 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含水量):化学反应、酶 促反应速度最小
后聚合成黑色素所致。 酶的催化活性:酶分子的构像—环境—水介质
水的作用:
1)对酶的作用:
维持酶分子活性构像的各种作用力,特别是非 极性侧链间的疏水作用力;
2)溶剂作用:
有利于酶和底物分子在食品内的移动,使之充 分靠拢,溶解并增加基质流动性等。
Aw与酶反应速率:
Aw极低: 反应几乎停止或极慢;
Aw=0.6~0.7,反应达最大值。/如图2.1-9(4)(5)
(刘):
水是反应物:水↓ →反应↓ ; 水是生成物:水含量↑,阻止反应进行→抑制水
产生,反应速度↓ 水含量不再是限速因素:水含量↑→稀释效应→
反应速度↓
3.3.4 脂类氧化与Aw的关 系
如图2.1-9(3)(刘)
Aw=0.01~0.4: Aw↑→V↓ Aw=0.4: V↓↓ Aw>0.4: Aw↑→V↑ Aw=0.7~0.8: V↑↑ Aw>0.7~0.8: Aw↑→V↓
用途
确定食品适宜的浓缩脱水时间 确定适宜的食品组成以防止水分在各组分间转
移 预测食品的适宜含水量,以确保其稳定性。 反映不同食品中非水成分与水结合的能力
影响等温吸湿曲线形状的 因素
食品的组成结构 测绘方法 温度 ……
食品的组成结构
S形:大多数食品的MSI J形:含有大量糖及其它可溶性小分子但不富有
结合水的蒸汽压比自由水的高 结合水不能作为溶剂,自由水可以作溶剂。 结合水在-40℃以上不能结冰,自由水在-40℃以上可以结
冰。 自由水能为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结合水对食品风味和质感起重要作用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不能作为判断食品稳定性的指标
(1)水分含量的测定受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2)各非水组分与水氢键键合的能力和大小均不相同。
Aw<0.2:反应速度保持最小(氧化反应V↑)
抑制微生物及酶 活性的保藏方法
冷冻保藏
高渗透压保藏 果蔬干制 果蔬糖制 蔬菜腌制
Aw对干燥和半干燥 食品质构的影响
保持脆性、避免结块、防止变粘: Aw=0.35~0.5
饼干、爆米花、 油炸土豆片 速溶饮料
硬糖
防止变硬: Aw↑↑
软质食品
在高水分食品中一般占总含水量的95%以上。
区段的划分
1)区段I:靠近II→多分子层水 区段II:靠近I→单分子层水
2)除结合水外,其余水能在区域内/间进行交换
故用区带表示相互的交叉过程
区段的变化
区段II/III水↑→区段I/II水性质几乎不变 食品中结合得最不牢固的那部分水对食品
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Aw增加: 毛细管的凝聚作用开始,毛细管微孔充 满水,导致基质溶解于水,酶反应速率增大。
Aw与酶活性: Aw<0.85,催化活性明显减弱; Aw<0.3,淀粉酶、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受到极
大抑制;
Aw= 0.3~ 0.1,脂肪酶仍能保持活性。
如图2.1-9
3.3.3 非酶反应 (Maillard)与Aw的关系
单分子层水 多分子层水(半结合水、邻近水)
自由水(体相水、游离水)
毛细管水 截留水
束缚水
与各非水组分结合 结合得最为牢固 作为非水组分整体部分—结构成分 不能作为溶剂, -40℃以上不能结冰。
单分子层水的结构
位置:第一个水分子层中。个别单分子层上的水分子可与 多分子层中的水分子交换,脱离开强极性集团,进入外面 多分子层水内,
水(Water)
概述 (Introduction)
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基本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之一
水在食品中的主要 作用
赋予色、香、味、形等特征。 分散蛋白质和淀粉等,形成凝胶。 影响新鲜度、硬度、流动性、呈味性、保藏性和
加工等。
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水的化学结构
汽态水分子(单分子) 的结构
Aw接近0.8时,常温可能霉烂变质。
区段III
Aw范围:0.8~0.99g; 组成:区段I水+区段II水+区段III增加的水; 新增加的水类型:毛细管水(直径>1μm)、截
留水。 性质:同自由水
区段III(续)
物料含水量:最低为0.14~0.33g/g干物质, 增加的水最多20g干物质;
区段Ⅱ
Aw范围:0.25~0.8 组成:区间I水+区间II内增加的水(多分子层水、毛
细管水d<1µm); 性质:同多分子层水 物料含水量:0.07至0.33~0.4g水/g干物质,最高
为20g的干物 占总水量:5%以下
区段Ⅱ(续)
Aw=0.8时增加水,溶解作用使多数反应加速, 并具有增塑剂和促进基质溶胀的作用(引发固 态组织溶胀)。
缔合水分子的特性
结构的不稳定性 键能的比较:
共价键(平均键能335kJ/mol) 氢键(2~40 kJ/mol) 偶极间静电引力
动态平衡性—水分子的得失 每个H2O最多能与另外4个H2O通过氢键结合,
形成四面体排列。
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比热 熔化热 蒸发热 表面张力 介电常数
测绘方法
回吸(吸附)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把 水逐步渗透到干燥的食品中,在测定了不 同吸湿阶段的水分活度后绘制的等温线。
解吸等温线:把高水分含量的食品逐步脱 水,在测定了不同脱水阶段的水分活度后 绘制出的等温线。
滞后现象 (Hysteresis)
存在形式:单分子或汽态分子 化学式:H2O 形状:折线形 H—O 结合方式:共价键 键角:104.5℃ 分子类型:极性分子
液态水分子(缔合水分子)的 结构
存在形式:若干个水分子缔合[(H2O)n] 吸引力:多重氢键 缔合原因:
O-H 键具有极性 → 分子中电荷非对称分布→ 分子具有较大偶极距
平衡相对湿度( ERH )
平衡相对湿度=食品中水分蒸发达到平衡时食品上空 已恒定的水蒸气分压与在此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的比值,既:
Aw=P/P0=ERH/100
等温吸湿曲线
定义:在恒定温度下,表示食品的水分含量(水/干物质)与它的水 分活度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等温吸湿曲线(MSI),即:以食品中的 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为等温吸 湿曲线。
Fra Baidu bibliotek 微生物发育时必需的 Aw
微生物
发育所必需的最低AW
普通细菌
0.90
普通酵母
0.87
普通霉菌
0.80
嗜盐细菌
≤0.75
耐干性酵母(细菌) 0.65
耐渗透压性酵母
0.61
3.3.2 酶促反应与水分活度的 关系
如图2.1-9(2)所示
酶促褐变: 食品中的酚类物在酚氧化酶的作用下,经氧化
4 低温贮藏对食品品质 的影响
冷冻法:生鲜食品 优点:保存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冻结保藏关键因素:低温 作用: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均受到极大的抑制
不是因为 形成冰。
水结冰后不利后果: 1)非水组分的浓度将比冷冻前变大; 2)体积比结冰前增加9%。
主要问题: 1)水怎样转变成冰 2)由此带来的后果
3.3 Aw对微生物繁殖 及化学反应的影响
3.3.1 Aw对微生物繁殖的影 响
图2.1-9表明: 微生物生长需要的Aw值一般较高: 在食品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水主要是
自 由 水 : 自 由 水 含 量 ↑ → Aw ↑ , 故Aw大的食品易受微生物感染,稳定性 差。 不同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时,都有它最 适宜的Aw范围;见表(刘2.1-3)。
明显偏高
分子结构决定物理性质
比热大 原因:
➢ 温度↑ → 分子动能↑ → 吸入热量 ➢ 温度↑ → 缔合分子→简单分子→吸入热量
应用:比热大水温不易随气温变化
三维氢键缔合
影响物理性质的因素
压力对沸点的影响 101.32 KPa, 100℃ 压力↑↓→沸点 ↑↓ 应用:减压浓缩
物理性质(续)
4.1 水结冰的过程
结冰:当纯水的温度降低到0℃后,继续冷 却,液态水便转变成固态的冰,此现象为~, 包含2过程:
1)晶核的形成:一部分水分子结合成小的 冰的晶核
2)冰晶的生长:众多水分子按冰的晶体结 构的要求,顺序地结合到晶核上,使之成长 为大的晶体。
晶核形成条件: 水中有冰:冷却后,水温保持0℃不变,冰体不断
自由水
定义:除束缚水外剩余部分的水 位置:与非水组分相距很远的位置 结合力:毛细作用 性质:
与稀溶液中水相似,在食品中可以作溶剂。 -40℃以上可以结冰
含量:在高水分食品中,略低于总水量的5%。
毛细管水
动植物体中毛细管保留的水 存在于细胞间隙中 只能在毛细管内流动,加压可使水压出体外。
截留水
食品中被生物膜或凝胶内大分子交联成的网络所 截留的水
主要存于富水的细胞中或凝胶块内 只能在被截留的区域内流动,单个水分子可通过
生物膜或大分子网络向外蒸发。 在高水分食品中,占总水量的90%以上, 与食品的风味、硬度和韧性有关。
结合水与自由水性质的 差别
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的极性集团的数量有比较 固定的比例关系
地成长,直到液态水完全转变为冰后,冰的温度 才开始下降;
水中无冰:冷却后,水的温度会降到0℃以下出现 过冷的现象,晶核一般是在0℃以下的过冷水中形 成。
见图1-17韩
晶核形成与晶体生长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晶核形成的曲线: 很陡,表示在过冷的温度下一旦出现晶核就有更多
水分活度的定义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值, 即
式中:
Aw=P/P0
Aw=水分活度 P=食品中水的的蒸汽分压 P0=指定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
纯水:P=P0,Aw=1。 食品中P总小于P0,故Aw<1。
水分活度的定义(续)
Aw=f/f0 式中:
f=溶液中水的逸度,
f0=纯水的逸度
原因: Aw极低: 空气中O更易进入食品与脂类接触发生反应 Aw较低: 加入到干燥样品中的水干扰氧化,与氢过氧化
物结合并阻止其分解,从而阻碍氧化进行; 催化氧化的金属离子发生水化作用,从而显著
降低金属离子的催化效力;
Aw增高:
促使氧溶解度增加和大分子膨胀,暴露出更多 催化位点,从而加速脂类氧化;
结合基团:非水组分中强极性集团(如羧基、氨基等) 结合方法:氢键 键能:大 结合强度:最为牢固
单分子层水的特性
含量:在高水分食品中,占总水量的0.5%; 蒸发、冻结、转移和溶剂能力均可忽略。 不能被微生物利用,不能用做介质进行生化反应。
多分子层水
位置:单分子层外的几个水分子层 结合基团:非水组分中弱极性集团 结合方法:氢键 键能:小,不牢固 被束缚强度:稍弱 蒸发能力:较弱
水分含量一定:t℃↑→Aw↑ 同一食品在不同温度下绘制的等温吸湿
曲线在t℃上升是时,曲线形状基本不变, 位置顺序向右下方移动。
等温吸湿曲线的分区
目的:
深刻理解含义和实际应用 与食品内水的类型紧密联系
根据:
水分含量和Aw的关系 MSI图形特点
区段Ⅰ
Aw:最低 组成:单分子层水 性质:同单分子层水 在食品中占比例:0~0.25g, 物料含水量:0~0.07g/g干物质 不能被微生物利用,不能用做介质进行生化反应。
粘度小 导热率高:
导热系数、扩散系数:冰>水 温度变化速率:冰>水 冻结速度>解冻速度
密度低:水冰 应用:V冰>V水→冷冻工艺机械损伤
优秀的溶剂性质
溶解能力强,可溶解电解质、蛋白质等 乳浊液 胶体溶液
固态食品中水的类型
根据在食品中与非水物的结合程度划分: 束缚水(结合水、构成水)
定义:同一食品的吸附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不完全 重合,尤其在中低水分含量部分张开一细长眼孔的 现象。
影响滞后作用大小的因素:
食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食品除去和添加水所引起的物理变化、温度变化以及吸湿 与解吸速度的变化和脱水程度等。
在同一Aw下,所对应的水分含量,都是解吸大于 吸湿。
食品的复水
温度的影响
Aw>0.8:
氧化速度缓慢,水对催化剂产生稀释效应而减 少了催化效力。
由图2.1-9和(表2.1-3)结论:
绝大多数不利于食品品质稳定的反应是在区域II 中部和III区发生,因而在具有中高水分含量 (Aw=0.7~0.9)的食品中发生最快;
Aw=0.2-0.3(I、II边界,单分子层水,可准确预 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含水量):化学反应、酶 促反应速度最小
后聚合成黑色素所致。 酶的催化活性:酶分子的构像—环境—水介质
水的作用:
1)对酶的作用:
维持酶分子活性构像的各种作用力,特别是非 极性侧链间的疏水作用力;
2)溶剂作用:
有利于酶和底物分子在食品内的移动,使之充 分靠拢,溶解并增加基质流动性等。
Aw与酶反应速率:
Aw极低: 反应几乎停止或极慢;
Aw=0.6~0.7,反应达最大值。/如图2.1-9(4)(5)
(刘):
水是反应物:水↓ →反应↓ ; 水是生成物:水含量↑,阻止反应进行→抑制水
产生,反应速度↓ 水含量不再是限速因素:水含量↑→稀释效应→
反应速度↓
3.3.4 脂类氧化与Aw的关 系
如图2.1-9(3)(刘)
Aw=0.01~0.4: Aw↑→V↓ Aw=0.4: V↓↓ Aw>0.4: Aw↑→V↑ Aw=0.7~0.8: V↑↑ Aw>0.7~0.8: Aw↑→V↓
用途
确定食品适宜的浓缩脱水时间 确定适宜的食品组成以防止水分在各组分间转
移 预测食品的适宜含水量,以确保其稳定性。 反映不同食品中非水成分与水结合的能力
影响等温吸湿曲线形状的 因素
食品的组成结构 测绘方法 温度 ……
食品的组成结构
S形:大多数食品的MSI J形:含有大量糖及其它可溶性小分子但不富有
结合水的蒸汽压比自由水的高 结合水不能作为溶剂,自由水可以作溶剂。 结合水在-40℃以上不能结冰,自由水在-40℃以上可以结
冰。 自由水能为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结合水对食品风味和质感起重要作用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不能作为判断食品稳定性的指标
(1)水分含量的测定受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2)各非水组分与水氢键键合的能力和大小均不相同。
Aw<0.2:反应速度保持最小(氧化反应V↑)
抑制微生物及酶 活性的保藏方法
冷冻保藏
高渗透压保藏 果蔬干制 果蔬糖制 蔬菜腌制
Aw对干燥和半干燥 食品质构的影响
保持脆性、避免结块、防止变粘: Aw=0.35~0.5
饼干、爆米花、 油炸土豆片 速溶饮料
硬糖
防止变硬: Aw↑↑
软质食品
在高水分食品中一般占总含水量的95%以上。
区段的划分
1)区段I:靠近II→多分子层水 区段II:靠近I→单分子层水
2)除结合水外,其余水能在区域内/间进行交换
故用区带表示相互的交叉过程
区段的变化
区段II/III水↑→区段I/II水性质几乎不变 食品中结合得最不牢固的那部分水对食品
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Aw增加: 毛细管的凝聚作用开始,毛细管微孔充 满水,导致基质溶解于水,酶反应速率增大。
Aw与酶活性: Aw<0.85,催化活性明显减弱; Aw<0.3,淀粉酶、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受到极
大抑制;
Aw= 0.3~ 0.1,脂肪酶仍能保持活性。
如图2.1-9
3.3.3 非酶反应 (Maillard)与Aw的关系
单分子层水 多分子层水(半结合水、邻近水)
自由水(体相水、游离水)
毛细管水 截留水
束缚水
与各非水组分结合 结合得最为牢固 作为非水组分整体部分—结构成分 不能作为溶剂, -40℃以上不能结冰。
单分子层水的结构
位置:第一个水分子层中。个别单分子层上的水分子可与 多分子层中的水分子交换,脱离开强极性集团,进入外面 多分子层水内,
水(Water)
概述 (Introduction)
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基本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之一
水在食品中的主要 作用
赋予色、香、味、形等特征。 分散蛋白质和淀粉等,形成凝胶。 影响新鲜度、硬度、流动性、呈味性、保藏性和
加工等。
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水的化学结构
汽态水分子(单分子) 的结构
Aw接近0.8时,常温可能霉烂变质。
区段III
Aw范围:0.8~0.99g; 组成:区段I水+区段II水+区段III增加的水; 新增加的水类型:毛细管水(直径>1μm)、截
留水。 性质:同自由水
区段III(续)
物料含水量:最低为0.14~0.33g/g干物质, 增加的水最多20g干物质;
区段Ⅱ
Aw范围:0.25~0.8 组成:区间I水+区间II内增加的水(多分子层水、毛
细管水d<1µm); 性质:同多分子层水 物料含水量:0.07至0.33~0.4g水/g干物质,最高
为20g的干物 占总水量:5%以下
区段Ⅱ(续)
Aw=0.8时增加水,溶解作用使多数反应加速, 并具有增塑剂和促进基质溶胀的作用(引发固 态组织溶胀)。
缔合水分子的特性
结构的不稳定性 键能的比较:
共价键(平均键能335kJ/mol) 氢键(2~40 kJ/mol) 偶极间静电引力
动态平衡性—水分子的得失 每个H2O最多能与另外4个H2O通过氢键结合,
形成四面体排列。
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比热 熔化热 蒸发热 表面张力 介电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