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集体备课已经不能不断赋予新意,势必会成为老师们的临时合作或是具有超强的随意性的形式,根本发挥不了集体备课应有的作用。

集体备课Party化是指老师们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的一种自发的多元结构的立体化备课,它能够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教师之间能充分实现互相取长补短,师生之间也能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人而异。

一、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活动的单一性制约了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创性大部分职业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组负责人采用分配的方式,将每单元内容分给了同组(部)的各位任课教师,由他们分头撰写教案,然后汇总。

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集”,每个单元教学重点统一、教学难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

所以,目前的校本教研基本上是老师和老师在单一平面上的交流,达不到集体备课高于个体备课的效果。

2.教材的多样化影响了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深度职业学校开设基础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各个学校开设的专业不同,所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所学校,英语教材种类最多的也能达到5类以上。

老师使用教材不固定,有的老师甚至同时教授两类或三类教材。

所以,组织校本教研有一定难度,老师不能把每一类教材研究透彻。

3.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难度(1) 就业环境(就业岗位)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水平要求低。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于企业一线、服务业等,这些就业单位并不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引不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

据调查,只有极少部分的专业(工种)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

(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部分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3) 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努力方向,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容易半途而废。

(4) 学生英语基础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入学时英语基础比较差,不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陈慧来源:《开心素质教育》2017年第09期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那么,新课程呼唤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怎样的校本教研才能推进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呢?一、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1.社会对教育科研的误解。

教育科研,在人们的头脑中,通常会认为科研是专家们干的事情,是高不可攀的,更不用说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了。

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异化。

其实,就教育科研来说,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应是与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紧密结合起来的,是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行为分不开的,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便是“寓教于研,寓研于教”的典型代表。

而我们现今的许多“教育家”“教研员”都高高在上,这种姿态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人们对他们的推崇与误解所造成的,而另一部分则是他们自抬身价,自身定位不准确的结果。

重提“校本”是对教育科研本真的一种回归,这将揭开教育科研的那层神秘面纱,让人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

”“群众性教研”必将使教育科研重新找到新鲜的活力。

二是人们将教育科研工具化了。

2.教师科研素质的欠缺。

作为校本教研主体的教师,笔者认为在科研素质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教研意识水平不高。

绝大部分教师的教研活动均是为了应付学校制度,评职称,评先进等。

(2)教研知识准备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准备不足;二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需方法的准备不足。

3.校本教研外部保障的问题。

校本教研经费不足,自筹经费进行研究的比例过大,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技术,设备准备的不足;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相应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应的校本教研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是在期望顺利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除了教师问题之外要解决好的诸多边缘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科研兴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诸多美好愿望能否真正得以实现。

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校本教研工作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研工作中,存在认识偏差、专业引领薄弱、评价缺乏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教研制度,培养学校的研究文化,促进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是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的内涵、理念、特征、课题价值的理解研究不够,从而缺乏对校本教研的领导力,缺乏对教师的指导,缺乏教研的氛围,造成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时效性。

因此,研究校本教研工作的存在问题,找出校本教研的对策,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工作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校认识存在偏差对校本教研产生偏差的原因有:(1)领导对教研室工作不重视。

教研员工作没有正确定位,安排评比、检查、考评等,如工作任务繁杂,专门研究教研的时间少,对中小学校的教学情况了解不深入,从而教研员在校本教研的指引不到位。

(2)校长及中层领导对教研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校本教研仅是听一听,评一评课的问题。

一些校长认为校本教研是课题的研究,是学校装横门面的旗帜,追求课题的级别、数量,而不顾学校课题是否符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学校是否有承担能力。

2.专业引领力量虚弱专业的引领是顺利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参与研究的人员不完全局限于大学教师。

本校,还必须依靠校外专业研究力量,专业教研人员主要包括各级教研员、教育专家、学者。

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引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中小学教师可以从专业研究人员中获得直接的指导。

若缺少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的教研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

但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很少获得这方面的资源,区市级的教研员人手不足,他们平时任务繁重,经常忙于对学校的评估、检查、考评等工作,教研室工作变得“行政化”,行政工作占了教学研究时间。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反思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反思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反思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们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的分析和反思,可以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一、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分析1. 教研活动开展不够广泛。

目前,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仍未得到重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够广泛。

2. 教研内容单一。

部分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仍停留在常规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缺乏创新和前瞻性的研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 教研成果转化不明显。

虽然一些幼儿园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是教研成果往往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反思与提升1. 提高教师的教研参与度。

幼儿园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教师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包括制定激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研参与度。

2. 拓展教研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多样化、创新性的教研活动,拓展教研内容和方法,真正做到以教研促教学改革。

3. 加强教研成果的转化。

幼儿园应该建立有效的教研成果转化机制,包括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教学辅导、组织教学观摩等方式,确保教研成果能够有效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1. 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通过加强园本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和实践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

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3.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校本教研活动问题

校本教研活动问题

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校本教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效果。

本文将对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研究主题不明确部分校本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导致活动内容散乱,教师参与度不高。

研究主题不明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研究主题的指导。

(2)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3)教研组内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难以形成共同的研究方向。

2.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目前,我国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主要以讲座、观摩、研讨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单一的活动形式导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

3. 教研活动效果不佳部分校本教研活动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具体表现为:(1)教师参与度不高,活动氛围不浓厚。

(2)研究成果转化率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3)教研活动缺乏持续性,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4. 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这导致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校本教研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如经费、场地、设备等。

这限制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改进策略1. 明确研究主题(1)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视,明确研究主题,为教师提供指导。

(2)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3)教研组内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确定研究主题。

2. 丰富教研活动形式(1)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如开展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教师视野。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许多学校初步开展起来了。

然而,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部分学校偏离了校本教研之要义,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篇11、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克服职业倦怠感,激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快乐感、幸福感。

想办法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师从形式主义和大量冗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研究、创新之路。

2、打造本校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

目前情况下,应先打造一支自己的校本校验队伍,让那些有兴趣、有激情的老师先行动起来,通过他们辐射、影响、带动其他老师。

这支骨干队伍包括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负担较轻且有热情的年轻老师,让年轻老师尝到研究的甜头。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工作。

其次,邀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开展科研的方法。

另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参观、考察,通过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生力军。

4、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入手,以教师发展的多层次性为依据,开拓教研思路,或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初步教研意识,或帮助教师从经验中提炼理论(理念)、让理论经受实践检验、进而指导教学,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更要积极探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方式,如集中专题式教研、定期沙龙式教研等等。

5、构建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保证。

它能激活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内需,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这是最关键的地方。

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篇2一、主体偏离“校本偏离”是以学校为本位的教研,是在本校内进行的,是以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的,其研究主体当然是教师。

可是在一些学校,由于传统教研模式的强大惯性,教师搞教研基本上是依赖于教研员等专业研究人员。

校本教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本教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言 的情况 下 ,教研 组长 只好点个
主地成 为了事 务型校长 ,想参与校本教研 心有余 而力不足 。
同样 处于尴尬境 地 的还 有教科研 部 门的负责人 ,由于担 任 这一 职位 的同志 “ 亦官亦 民” ,既是教科研部 门主任 ,又是
别教师 发表 自己 的看法 。其 间其 他教师有 的低声交 谈 ,有
的 、形 式化 的校 本教研 显然不可 能有好 的效果 。虽 然 目前
许多学 校集体备 课 已经制 度化 、常规化 ,但 如何把 课堂教 学研究 作为 突破 口,提 高活动 的有 效性 ,应 成为人 们关注
译 出版 社 .2 0 04
= O0 八年 十 一月 号 上 半 月
业技能训练 。
[ ]刘建平 ,杨薇. 3 加强综合素质教 育实践 提 升职业技 术教 学
质量. 中国文联 出版社 ,2 0 03
和企业状况 , 建立专业实训兴趣。专业实训以加强学生操
作能力 和综合实 践能力 为主 ,最后 经过考 核获取相 关 的岗 位证书。
[ ]北 京联 合大 学. 4 高职教 育 实训 基地建设 的研 究与 实践. 高
校本教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 楚 玉
随着新课改 的深 入发 展 。校本 教研在 实现 教师教 育理
念 转变 、促 进教师专 业化成 长 、提高 教育教学 质量 上起到

案管理员 。这远远不能适应新课 程改革的要求 。
( )教师校本教研 主体地位彰显不足 二
定的作用 ,但也 出现 了校本 教研 的领导工作 不到位 、教
更深层次的教学问题。 ( )缺 乏高层次 的交流与沟通 五
为 校本 教研提供运 作保 障和资源支 持。我们 规范校本 教研 管理体 系 ,健 全理论学 习制度 ,建 立学科组 、备课 组教研 技术平 台 ,构建 网络技术 环境下 的教研机制 ,开发 、利用 教师 博客 等 网络 软件 ,实 施有效 的层 级管 理 ,构建科 组 、 备课 组 、课 题组 、名 师组 等学 习型组 织 ,营造 一个科 学 、 民主 、求 真 、创新 的教学研 究风气 。我们还 实施有利 于教 师脱颖 而出的学 习和研究激励 政策 ,共 建关爱 教师 的学校 管理文 化 :聘 任具有奉献 精神 、引领作用 、科研能 力强 的 科组 长 、学科 带头人 和骨 干教师领 衔 ,开展 内容广 泛 、形 式多样 的活动 ,聚焦解决 课堂教学 中的实 际问题 ,提高课 堂教 学 效益 。我们 要 求学 科 组每 周 进行 集 中备 课 ,做 到 “ 五定” ( 定时间 、定地点 、定人员 、定专题 、定 主讲人 ) ,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研究目的-———模糊不清【现象】:在与相关人士(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等)座谈时发现,有少数人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认识极为模糊,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对校本教研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只停留在“活跃教学教研气氛”这一层面上。

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

【反思】:认清目的与作用,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课改"中的一些困惑。

然而,我们的眼光只盯在这一层面上还是不够的.校本教研的作用应该还有二:一是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形成的新结论来指导教学、应用于教学,促使新一轮问题的生成。

从这一目的看,校本教研永无终结,永无止境,它是一个循环过程,其作用是使后继教学更加优化。

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教与研究存于同一体”的特点说明,教研是“研究意”,教学活动是研究的“载体”,课堂就是“实验室”,教与研属同一个过程。

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自然地得到发展,其专业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因此,不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是无效的“教研”。

【对策】:对“校本教研”再解读,对其目的再理解,对其作用再领会,对其目标再定位。

问题二:研究对象—-——脱离实际【现象】有少数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伊始就走进了误区:选择的研究项目太大--—-涉及的范围太广,理论性太强;确定的研究对象太空-—--不贴学校、教师、教学实际,导致“校本教研”活动远离了教师的研究基础,脱离了教学需要,偏离了出发点.【反思】:明确研究对象是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校本教研”研究什么?其含义透视得相当清楚: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那么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要”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莫过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校本教研其研究的对象或选题范围应该主要来自于我们在“课改”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的、具体的困惑。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坊城街道前宁小学一、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老师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认识极为模糊,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对校本教研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1.把校本教研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校本教研就是课题研究,搞校本教研就是搞课题研究。

2.认为校本教研不过是学习专家课改过经验,提升教师理论认识水平。

学校教研活动与教学工作是两张皮,不能直接解决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对于校本教研没有投入的热情。

二、校本教研不能扎实有效开展。

1.学校经常以当时的“中心工作”冲击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校工作越来越繁重,各种检查、验收、调研越来越多,而这些都是考核学校业绩的“中心工作”。

每当有这些工作来临时,都会冲击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2.教师把校本教研当作教学工作之余的额外负担,常常以要备课、批改作业、要管学生为借口逃避教研活动。

即使参加教研活动,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组长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组长讲什么就应答什么,缺乏研究激情,导致校本教研活动缺乏实效。

3. 教研形式比较单一。

很多人认为只是教师相互听听课、评评课就是校本教研了。

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除了听课、说课、评课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了。

活动形式单一、研究方法陈旧是当前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4.专业引领力量薄弱。

一是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资料。

二是教师极少机会外出学习交流,教师基本上处于一种学术上的封闭状态。

三是学校教研活动缺乏领头雁。

由于师资的逆向流动,农村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严重流失,因而教研活动缺乏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引领。

4.教师年龄偏大,职业倦怠感严重。

由于教师结构老化,工作繁重,职业倦怠感增强,缺乏教研激情,在教研工作中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保证校本教研实效。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建议(3篇)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我国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 教研目标不明确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研内容单一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单一,仅限于教学经验交流、听课评课等,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3. 教研方式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仍以传统的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为主,缺乏多样性,难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4. 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导致教研活动效果不明显。

5. 教研资源不足一些学校的教研资源不足,如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先进的教研设备等,制约了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校本教研活动建议1. 明确教研目标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教研目标,确保教研活动有的放矢。

教研目标应包括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

2. 丰富教研内容学校应拓宽教研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创新教研方式学校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如线上教研、线下研讨、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4. 完善教研评价体系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

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5. 优化教研资源学校应加大投入,优化教研资源,如引进专业研究人员、购置先进的教研设备、搭建网络教研平台等,为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务作用 , 但大部 分教研员还没有按照新课改 的精神和校本 教研制度 的要求完成 自身的角色转换 ,仍 保持检查 者 、 督 促 者的身份 , 游离于学校 、 教师之外 , 以致得不到大部分教
师 的认可 。 部分教师认为 , 由于教研员 已不登讲台 , 能提供 的指导意义不大 , 甚至是纸上谈 兵 , 遇到问题还是 由教师
种教研机制是伴 随着新一轮课 程改 革而提出来 的 , 因为具
有人本性 、 大众性 、 针对性 、 情境性 、 实践性等特点 , 对解决 课程改革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起 到了独到 的作用。 随着课程
改 革 的 深 入 ,校 本 教 研 也 在 全 国各 地 中 小学 全 面 展 开 , 它
对教育改革 的积极意义甚 至影 响到 了其他类型的学校。 但 是 , 察 目前 校本 教 研 现 状 , 论 是 从 学校 层 面 , 考 无 还
们 自己解决 。二是缺乏高校专家的现场指导 。 校本教研离
不 开理论指导 ,脱离理论 的教学实 践只能在低水平 上重 复。广大教师期待在校本教研 中有高校专 家的“ 参与” 但 , 目前绝大多数地 区、 学校还未建立起教师与高校 的有效联 系机制 , 目前高校教师 的指导 主要 以专家讲座 为主 , 而广 大教师对此并不太感兴趣。 上 述问题 , 从根本上讲 , 就是缺 少一种有效教研 的运 行机制 , 导致 校本教研过程 中的各个 环节 、 各种 因素 运行 不 流畅 。因此 , 研究 、 构建有效校本 教研 运行机制迫 在眉 睫。有效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 不仅包括校本教研赖 以开展 的组织系统或网络系统 ,如学校 的教 育科研管理部 门、 学 科教研组 、 备课组 以及校本教研 的参与 主体——教师 以及
本 教 研 的 前 沿 , 广 大 教 师 的校 本 教 研 起 指 导 、 领 和 服 对 引

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我校属于小岛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一、存在问题1、教研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反差,教师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

2、师资流动性大。

我校地处海岛,教师工作、生活基本在岛,长期和家人分离。

他们在关爱小岛留守儿童的同时,自己的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

岛龄一到,她们迫不得已或是义无反顾地调出岛外。

好不容易培养的优秀骨干教师,使我校缺少了教研的“领头雁”,造成校本教研的力不从心。

二、应对策略。

1、完善机制,调动教师校本教研积极性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氛围,培育崇尚反思、研究、实践、研究的文化,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创造宽松、协调、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经由过程分析本校现状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介绍教师成长的典型经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和校长自身的进修、积累和提高,去感染教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3、整合资源,XXX师资力量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师资的配备、学校资源的整合,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用活用足政策,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防止优秀骨干教师流失。

一是提高激励措施,对骨干教师确定一定的职责,授予相应的荣誉,享受一定的待遇,给与一定的优先(外出研究优先,聘任职务优先、评优奖励优先)。

二是用真情、真心去关心驻岛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是增加责任感,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授予一定的权力,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示范作用。

3、依托区进修校和XXX教研片,构建多级教研网络。

构建三级教研网络,搭建教研平台。

一是借助进修校教研室,组成的第一级校本教研团队,解决校本教研疑难杂症、引导教师少走弯路的合作群体。

第二级是依托XXX教研片,借助实小的资源起示范、培训、辐射作用。

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1)校本教研教师的主体意识不够,角色被动
教师对职业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部分教师习惯于“教”的角色,尚未能进入“研”的状态。

(2)学习型组织没有形成。

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是当前教研活动中的常见现象,教研活动中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学习。

少数教师对此有戒备心理。

(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程序混乱
原因是:教研活动内容针对性。

(4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
不强许多教师对于校本教研虽然重视,甚至倾心投入,但研究水
准不尽如人意,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

(5)专业引领不到位
校本教研活动时间成了““布置任务多,深入研究少”的时间,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何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深入的、能用理论指导操作层面的研究探讨等,所有这些,教师需要有更直接的、面对面的指导。

因此,学校要建立针对教师个体的教学诊断和教研促进行动计划,不仅需要学校统一的研修行动,更要鼓励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发挥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本教研制度的现状与趋势

校本教研制度的现状与趋势

校本教研制度的现状与趋势一、校本教研的问题及原因校本教研作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已经形成共识,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正在成为校本教研的灵魂,教研制度与活动创新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但从实践来看,走向实践的校本教研遇到了制度缺失、内驱力不足和外部专业机构支持乏力等问题。

(一)适应本地化的校本教研制度还处在探索之中各地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研究共同体制度;有的是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研究,如联片教研、城乡互动;有的是开展校长论坛制度;有的是建立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有的是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还有的是建立教师反思、写教师故事制度等。

种种探索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

这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开展。

但综观这些制度,也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缺陷。

它们要么参与的群体只是一小部分;要么不能持续,效果甚微;要么对教师规定的条条框框过多,教师缺乏主动性。

说是建立制度,实际都是一些规定和要求,缺乏一定的弹性机制。

(二)教师做校本教研缺乏内在的需求和能力,在知识共事上存在保守倾向目前,影响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巨大阻力主要是教师的负担过重。

一是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指标,分数仍然是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

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这些指标而奔波。

校本教研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依然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而且随着学段的增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二是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如有的教师仍停留在以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思想基础之上,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些教师不在少数,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只有少数教师具有较高层次的需求,是以自我实现为动力的。

所以,总体看来,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不高。

此外,教师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近年来教育业务部门和学校幵展教育教学科研的一种广泛而普及的形式,它有特定的内容、方法和任务。

但是多数学校校本教研中存在很多不足:一、农村校本教研要真正取得成效,除了校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外,最能发挥引领作用的专家应该是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可县教研室又普遍存在人力配置不足的问题。

加之县教研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应对各种行政事务,因此难以深入基层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如果要向师范院校聘请专家到校指导,不要说仅有三、五人到十多人的学校办不到,就是把一个乡(镇)的小学教师集中起来,一年请一次专家来指导也存在困难。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制约和对校本教研认识不够,校本教研工作幵展难。

不足而缺乏工作责任心和组织能力,虽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幵展兴趣浓厚,而且蠢蠢欲动但能力有限。

实话实说,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举步维艰,实际工作幵展实为遮遮掩掩效果极差。

三、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缺乏现代意识。

目前农村学校能正常幵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为数不多,而即使幵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

往往也只是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或搞好一次活动,不能按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对关系全校实际的教学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不敢或不力研究。

更缺乏整体研究和全局把握,缺乏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实质性,不能体现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不能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关系,校本教研工作不但未能促进其它工作的幵展,有时反而还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有些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缺乏现代信息意识。

致使对国内外重大的教研信息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及时地采集和利用,校本教研与教改相结合也成空话。

由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的投入总期盼着快出成绩、出好成绩.而这成绩的典型标志就是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考上好学校。

于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学校的核心指标。

学校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

学校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

学校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问题及措施(一)一、学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i.教研活动虽安排有序,却无针对性。

一是活动过程“格式化”。

教研组活动大多是“上传下达开开会”。

二是听课评课“机械化”。

专题研讨的内容单一。

三是研究内容“陈旧化” O四是集体备课“走捷径”。

原本每个教师要把所有的课都备写出来,现在却是“分工合作”。

2.教研活动过程轰轰烈烈,却无实效性。

一是教研风气不正,教师的认识不足。

不能真正围绕课堂本身找出优缺点,共同研讨存在的问题。

二是方式太过死板,限制了老师的主动性。

三是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

3.教研活动结果资料丰盈,却无创新性。

一是教研缺乏深度。

对教研专题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缺乏深入交流和深度探究,研讨没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浅尝辄止。

二是教研资料没有价值。

4、理论指导缺乏。

领导、教师工作教学任务重,理论学习时间不足,理论充电和理性思考的时空不够,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能将教育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去深刻认识与深入研究,学校教研只是在常规教学上的低水平层次的重复。

5、研究主题不定。

学校没有从办学思想、发展方向、学校特色上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点、重点、疑难点确定明确教研主题和课题。

而且没有远程规划和近期计划,故而导致教科研工作只凭教师兴趣爱好确定,各自为政, 或因教师个人申报职称原因,或因学校申报的需要临时凑合。

6、实效性不强。

与教学实践结合欠密切,教科研带有功利性色彩。

重结果、轻过程;重两头、轻中间;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探讨;重升学研究,轻课堂教学研究;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探索。

教师的研究多,学生研究的少。

沿袭模仿的多,改革创新的少。

7、评价及导向欠妥。

重视教学、升学评价,忽视甚至歧视教研评价,在整个教育教学评价中权重过低,奖励激励措施偏废,教师心灰意冷,出现教科研的“淡”、“寡”、“浅”现象。

8、活动形式单一,方法相对落后。

教研活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教研活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教研活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研活动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效果和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问题分析1. 缺乏共同目标和规划在一些学校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共同目标和规划,导致教师之间在教研活动中追求的方向不一致。

有些老师只注重自己课堂上讲得精彩,而忽视与他人的互相交流;有些学校则过分注重表面功夫,只强调成果而忽略过程。

2. 教研组织管理不到位某些学校中,对教研活动组织和管理不够重视。

没有明确负责人或者负责人未能起到有效指导作用,从而导致大家在教研活动中缺乏纪律性和积极性。

3. 资源投入不足教研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在某些学校中,由于对教研活动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预算限制等原因,导致对相关资源的投入不足。

这会影响到教师参与程度和活动质量。

4. 缺乏反馈与评估机制在一些学校中,教研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与评估机制。

这使得教师们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改进的方向,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解决建议1. 建立共同目标和规划应该在学校层面建立起明确的教研目标和规划,使得所有老师都能明白自己参与教研活动的意义和目标,并且通过协作来实现共同进步。

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在线平台上设立相应的讨论区域,增强每个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 加强组织管理建议学校设立专门负责教研工作的领导,并为其提供相应培训和指导。

领导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教研活动进行计划、协调与监督,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

同时,各教研小组应推行有效的工作制度,包括规范会议时间、频率和内容等。

3.增加投入和支持学校应该提高对教研活动的经费投入,并合理分配资源。

这包括购买相关书籍和资料、组织外出参观交流、邀请专家来校指导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申请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或培训项目,提升其学术水平和视野。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

目前,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有待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策略。

问题一:教师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的开展。

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时间和精力。

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负担普遍很重,很多村级小学还采取“包班制”(即一名教师教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师年龄普遍存在老化现象(因为多数是民转公教师且将近退休年龄),老师们既要备课、上课,又要管理班务,还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完成各种计划、记录、报表等,每天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去进行校本教研?再者,从当前社会上来看,人们仍然把升学率以及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办学优劣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的“饭碗”与学生的分数息息相关,哪个教师不是谨小慎微、亦步亦趋?谁敢去搞什么教学改革和研究?因为教师失败不起!对策: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因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需要,而不是仅仅去给已经承受很大压力的教师提出各种要求。

只有教师自身生活得快乐、幸福,他才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

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去热爱、去追求,那么这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会给他的工作带来多少动力与热情!教师的工作就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必需。

问题二: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目前不少学校为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为教师纷纷列出校本教研的“问题清单”,让教师结合“问题清单”上的内容进行准备,到了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就会拿出各自“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头头是道地“说”开来,什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等热门词语比比皆是。

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困难(3篇)

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困难(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校本教研活动面临着诸多困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困难。

二、教师参与度不高1. 缺乏激励措施:许多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时,感到自身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

2. 工作压力大:教师日常工作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任务占据大量时间,使得教师无暇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3. 教师对教研活动认识不足:部分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浪费时间,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度不高。

4. 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关注度不高。

三、教研活动形式单一1. 研讨会形式过于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以研讨会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2. 研讨内容针对性不强:部分教研活动研讨内容与教师实际教学需求不符,导致教师参与兴趣不高。

3. 研讨成果转化率低:部分教研活动研讨成果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使得教师对教研活动失去信心。

四、教师专业发展不足1.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 教师培训机会有限:学校对教师培训投入不足,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3. 教师合作意识不强:部分教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愿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导致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

五、学校支持力度不够1. 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教研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2. 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教研活动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3. 教研成果评价体系不健全:学校对教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对教研活动失去信心。

六、结论校本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不高、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师专业发展不足、学校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语文教研活动的问题(3篇)

语文教研活动的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研活动。

然而,在当前语文教研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教研活动的问题。

二、语文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研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当前,许多语文教研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围绕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

这种单一的研究模式容易导致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知和教学方法的局限,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部分教研活动缺乏创新,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

2. 教研形式僵化,缺乏实效部分语文教研活动形式僵化,主要以讲座、听课、评课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形式使得教师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导致教研活动效果不佳。

3. 教研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推广应用虽然部分语文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成果转化率较低,未能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

此外,部分教研成果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导致其他教师难以借鉴和参考。

4. 教研团队建设不足,缺乏专业引领部分语文教研团队建设不足,缺乏专业引领。

教研团队成员在专业素养、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教研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5. 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性目前,语文教研活动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

这导致部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难以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针对问题的对策建议1. 丰富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1)拓展教研内容,关注时代发展。

教研活动应关注社会热点、学生需求,将时代发展融入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教研形式,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提高教研成果转化率,加强推广应用(1)建立教研成果转化机制,将优秀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研究目的----模糊不清
【现象】:在与相关人士(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等)座谈时发现,有少数人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认识极为模糊,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对校本教研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只停留在“活跃教学教研气氛”这一层面上。

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

【反思】:认清目的与作用,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课改”中的一些困惑。

然而,我们的眼光只盯在这一层面上还是不够的。

校本教研的作用应该还有二:一是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形成的新结论来指导教学、应用于教学,促使新一轮问题的生成。

从这一目的看,校本教研永无终结,永无止境,它是一个循环过程,其作用是使后继教学更加优化。

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教与研究存于同一体”的特点说明,教研是“研究意”,教学活动是研究的“载体”,课堂就是“实验室”,教与研属同一个过程。

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自然地得到发展,其专业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因此,不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是无效的“教研”。

【对策】:对“校本教研”再解读,对其目的再理解,对其作用再领会,对其目标再定位。

问题二:研究对象----脱离实际
【现象】有少数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伊始就走进了误区:选择的研究项目太大----涉及的范围太广,理论性太强;确定的研究对象太空----不贴学校、教师、教学实际,导致“校本教研”活动远离了教师的研究基础,脱离了教学需要,偏离了出发点。

【反思】:明确研究对象是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校本教研”研究什么?其含义透视得相当清楚: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那么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要”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莫过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因此校本教研其研究的对象或选题范围应该主要来自于我们在“课改”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的、具体的困惑。

例如,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构建,新课程中如何评价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自主、合
作、探索”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在“课改”中所遭遇的壁垒,是我们校本教研要解决的首选问题。

只有我们自主地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满足“实际需要”----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对策】:在选择研究对象是,一定要体现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真谛,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确定的问题确是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而不是外来的;要体现客观性,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而确立。

因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首先要让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筛选、甄别,最后再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与对象。

确立的研究项目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

问题三:研究方法----单一陈旧
【现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不少人对开展校本教研方法的认识存在极大的误区。

最为典型、最为普遍的偏差就是认为教师相互听听课、评评课就是校本教研了。

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除了听课、说课、评课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了。

调查信息表明,活动形式单一、研究方法陈旧是当前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反思】:确定正确地活动形式和研究方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

致使研究方式单一、方法陈旧的根源还是对校本教研理解得不透彻,在认识上把“校本教研”与传统的常规教研相等同,使之简单化、浅层化、庸俗化、陈旧化。

那么真正的校本教研有哪些形式呢?笔者以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是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学理念作理性的、深层次的反思。

即先有教学行为,然后才有反思。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提升,做出指导后继教学行动的方案,再投入到新的教学行为当中去。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进行教学反思。

那种只简单地听听课、评评课的“教研”,是与校本教研沾不上边的。

那种反复演练,不断“完善”的公开课、观摩课同样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

【对策】:将教与研存于同一体,教中有研,寓研于教;将有形的活动转化为教师的“隐性”的研究,让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思考、反思;将集体行动转化“单兵”作战,让给教师自主研究的时空。

具体讲:
⒈抓自我反思。

针对已确定的研究对象,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作理性反思,自我检查在教学中对问题所解决的程度,用“课后记”形式归纳出自己新的体会、见解和观点。

这种方法对于第一线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来讲是最实际、最可行的“校本教研”。

⒉抓案例分析。

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课堂教学或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
地评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解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教学的成与败。

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已确立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

⒊抓同伴互助。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相互听课,议课把解决的方法梳理出来形成新的模式,再用新的教学行为去检验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促使新一轮问题的滋生和新方法的产生。

这种瞄准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不断使教学方法更为完善、教学行为更为优化的研究方式,是最实在的“校本教研”。

以上所述,是笔者根据工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对当前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建议,仅供同行们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参考。

简而言之,只要深刻领会校本教研的真谛,牢牢抓住其“对象、主体、程序、方法、目的”这五个核心要素,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走出误区。

只要我们来真的、实的,莫来假的、虚的,校本教研是绝对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