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科学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合集下载

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 你收获到了什么?
谢谢!
5.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Cu+2AgNO3=Cu(NO3)2+2Ag
新城中学
孙丽萍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 设计了一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实验,说明氢氧化钠 溶液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请帮助他们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取少量氢氧化 钠于小烧杯中, 向其中滴入几滴 酚酞溶液
2.向上述溶液 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
活动性强的金属离子在滤液中一定有
滤 渣 ( 或 金 属 )
Mg(NO3)2 Fe Cu(NO3)2 AgNO3
没反应,一定有 生成Fe(NO3)2,一定有 全部 没有 部分 全部
可能
可能
滤 液 中
有 没有
部分

活动性弱的金属在滤渣知,传统腌制松花蛋 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 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 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 ; 理由二是 .

7.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酸的性质”实验, 使用过的试剂有:①铁屑②氧化铁③盐酸④ 氢氧化钠溶液⑤碳酸钠溶液. (1)实验结束,他们将废液全部废液倒入废 液缸.为了使废液能无害排放,需要用 测 定废液的酸碱度,测定废液的pH=1,废液呈 性. (2)以上提供的5种试剂在废液中不可能有 的是 ( 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 是(任选两种,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废液中的溶质最多可能有 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第1课时 中 和 反 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第1课时 中 和 反 应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 瓶瓶塞甲应使用橡皮塞,不能使用玻璃塞,A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钠和水,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B正确;稀释浓硫酸 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 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 浓硫酸,C错误;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 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D错误。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 ① 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___溶__液__不__变__色___
振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

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 ___产__生__气__泡____
溶液
结论
猜想一不 成立
猜想三成 立
【解析】(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OH+HCl===NaCl+H2O。(2)【猜想】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是氯化 钠和氢氧化钠,如果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是氯化钠,如果 稀盐酸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进行实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 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一不成立;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 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猜想三成立。
中和反应的应用
6.(2021·杭州期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
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B )
A.食醋
B.肥皂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专题22 科学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3期)(学生版)

专题22 科学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3期)(学生版)

专题22 科学探究1.(2021·山东中考真题)为探究某块状固体的成分,小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①中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盐B.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可推断固体中不含可溶性碱性物质C.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推断固体中含有蛋白质D.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④中试液变红色,可推断固体灼烧后生成新物质2.(2021·青海中考真题)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

(猜想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______(实验探究):(反思评价)你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

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 。

(提出问题)滤液A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和Na 2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OH 、Na 2CO 3和Ca(OH)2 (活动探究)①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①碳酸钠溶液呈______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②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广西中考真题)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干电池内含有的物质及电能的产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专题二 科学探究23(分类) 2

专题二   科学探究23(分类) 2

H2O ;理由是___________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____ 双氧水溶液中的溶剂就是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 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 ____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 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
P82《当堂检测》2.(2012· 岳阳)在一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交给 某学习小组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滤得到 的无色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Ca(OH)2、NaOH Ca(OH)2和NaOH C.Na2CO3和NaOH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B (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 (1)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 C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和Na2CO3能反应,不能共同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是 填 (2)若猜想A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 _____( “是”或“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 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填“能”或 “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__,现象b为 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答题】(2)小丽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且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因为______。

【答案】NaOH与HCl反应现象不明显【分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中和反应的应用。

【解答】在没有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因为NaOH与HCl反应现象不明显。

【答题】(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_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答案】Na2CO3(CaCO3等)【分析】本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盐酸也能与其他碳酸盐反应。

1.【综合题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2.【答题】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

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加入的X溶液应该是______溶液;(2)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______;(3)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______,若有现象,说明酸过量。

A.铜B.铁C.BaCl2溶液D.KOH溶液【答案】(1)酚酞;(2)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3)B【分析】本题考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解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

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加入的X溶液应该是酸碱指示剂,遇碱变为红色,遇酸不变色,该物质是酚酞。

(2)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影响物质反应温度的测定。

(3)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只能够与酸反应而与硫酸钠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可以是比较活泼的金属,若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就证明酸过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浓度()》教材全解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浓度()》教材全解ppt课件

36g 解:NaCl的质量分数 =
100g+36g
×100% = 26.5%。
答: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6.5%。
练习
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在该温度下,向50克水中加 200克氯化钠,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点拨:溶解度是36克,就是说20 ℃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讨论
这是两杯硫酸铜溶液,它们是不能喝 的,因为喝下去对人体有害。那么,用 什么方法判断哪杯硫酸铜溶液浓呢?
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观察
一瓶生理盐水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
氯化钠注射液 (0.9%生理盐水)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味咸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500 mL 质量分数 0.9% 【密度】1.0 g/cm3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 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次序 1 2 3 4 …
清水量 250 g 250 g 250 g 250 g

加入的食盐量 0
1匙(约5克) 2匙(约10克) 3匙(约15克)

鸡蛋 沉?浮? 沉?浮? 沉?浮? 沉?浮?

小结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 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 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 断的依据是什么?
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g
溶质的质量分数 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
溶液质量之比
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
不定温度 可饱和,可不饱和
无单位
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值/(溶解度值+100g)×100%

《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 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建构“活动——探究”教学模式1.1活动教学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活动教学观认为,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事积极的实验活动和思维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维,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能够创新、能够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知识是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构建、自我发现的,而不是从外部传递给学生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活动。

1.2“活动——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知识并非单纯地来自主体,也非天性使然地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生成、整合、建构起来的,据此这里设计了化学“活动——探究”教学模式,其主结构可表示为:课前预习学案、初步探究——课堂创设情境、学生产生问题——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交流释疑——讨论反馈、纠正整理。

建构这一模式的目的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讨论、交流、实验、练习、调查研究等活动,自主探索知识,或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拓展知识视野,批判性地分析所提出的的各种观点,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化学的方法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之一。

教学中,通过动手实验了解基本过程;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分析,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分析不同方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学习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3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复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的解法例析

复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的解法例析


同 学 们 在 学 习 了 酸 碱 盐 以后 . 经 常 会 在 接 触 到 一 个 复 分 解 反 应 发 生 后 .对 反应 后溶 液 中溶 质 成 分 的探 究 感 到 比较 困 惑, 如何进行分析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摸索 , 现 总结如下。
判 断方 法 和 思 想 仔 细 读题 . 写 出 题 中 涉 及 的 所 有 发 生 反 应 的化 学方 程 式 ,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由上述分析可知运用一个反应是否恰好完全来分析复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熟练掌握
■墨
复 分 解 反 应 后 溶 液 中 溶 质 成 分 探 究 的解 法 例 析
许 龙 福
( 张 家 港 市 常青 藤 实 验 中学 , 江 苏 张家 港 2 1 5 6 0 0 )
( 3 ) ② 取少量溶 液于试管 中 , 加 入少量N a , C O 溶 液( 或通
人C O , ) ; 产 生 白色 沉 淀? C O , ( 或N a C O ) 。
例2 . 化学课外 活动 中 , 小 红 将 稀 盐 酸 加 入 到 盛 有 澄 清 石 灰水的试管 中, 无明显现象 ; 小强将稀盐 酸加入到盛有K , C O 溶 液 的试 管 中 。 有气 体生 成 。反 应 结 束 后 . 两 名 同 学 把废 液倒 人 同一 废 液 缸 中 , 观 察 到废 液 缸 中产 生 少 量 的气 泡 , 最终有 白 色 沉 淀生 成 。请 回答 下 列 问题 : ( 1 ) 废 液 缸 中最 终 生 成 的 白色沉 淀 是 。 ( 2 ) 通 过 分 析废 液缸 中 的 现象 . 你 认 为 小 红 实 验 后 的 废 液 中一 定含 有 的物 质 是 ( 3 ) 小 强 从 废 液 缸 中取 出废 液 , 过滤 , 对 滤 液 进 行 实 验 探 究 。他认 为滤 液 中除 含 有K C I  ̄ b , 还可能含有K . C O , 请 你 帮 他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A. NaOH B. HCl C. NaCl D.H2O
2、假如向具有酚酞旳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溶液变为红色。那么此时所形成旳溶液中,除具有酚酞
外,还具有旳溶质是( C )
A. NaOH和HCl
B. HCl和NaCl
C. NaOH和NaCl D. NaCl和H2O
3、某学习小组旳同学在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旳试验后,
【现⑵设 象小计产丽与生同试 ,学验据取此】少推⑴许断烧同杯学小中们敏旳取同溶少学液许旳于烧猜试杯测管中不中旳成,溶立滴液,加于理氯试由化管是钡中溶,酚中液滴酞没,加溶有有酚液氢白酞没氧色溶有化沉液变钠淀,红生无,溶成明液,显。
她据此拟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⑶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旳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 示剂和pH试纸)。
是正确旳。
②你以为小红旳试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旳猜测,理由
是 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拟定是否具有HCl

③假如要证明你旳猜测是正确旳,请你填写下面旳试验报告。
试验环节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
锌 氧化铁
碳酸钠 氢氧化铜
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黄色 有气泡产生
固体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⑴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旳剩余物质旳成份是,除了考虑生成物,
还要考虑
反应物旳用量

初中化学《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初中化学《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课题:猜想、验证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学习目标:1、能合理猜想化学反应后一定存在什么物质,可能存在什么物质;并能设计实验验证;2、能总结同类题目的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3、培养我们的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模块一:酸碱盐相互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交流与讨论一九年级小雪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有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石蕊试液,实验后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总结一化学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一某小组正在实验室里探究一个问题。

甲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她又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大家对甲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乙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丙认为溶质应该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丙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你补填下表空缺:反思与总结二1、在分析化学反应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需要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与否。

活动与探究二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探究: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几种可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计算专题——溶液的溶质分数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计算专题——溶液的溶质分数计算》教学设计

《计算专题——溶液的溶质分数计算》教学设计茂名市第四中学柯超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综合计算题的特点,及一般解题思路及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求解,在练习中掌握提高并总结综合计算的基本技能。

3.学会类比联想,灵活转化思路。

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5.初探综合计算题的画图题解法。

(二)教学重点:1.利用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有关知识进行综合计算。

2.掌握综合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尝试运用“三前两数一后”进行解题。

(三)教学难点:1.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2.理清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

二、学情分析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现已经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题能做一小半或一大半,但掌握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并形成知识网络的学生较少,多是凭感觉去做,偶尔还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对中考总分的提升非常不利。

三、教学流程图四、教学过程CO3溶液和50g C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到100g溶液。

请计算:)反应后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

)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

)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教学反思化学计算题目作为中考化学的一个重头戏,只有不断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对于此类题目在解答的时候能够轻车熟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规范的解答化学计算题目。

45m。

的 )请在上右的坐标中 份得到的滤渣与所溶液的变化曲线图。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通过对比图表中的数据,找到某一物质规律的变化点为突破口,再根据试题所要解答问题)表中所给的数据都是反应中的量,而不是整个反应的量,因而要理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画图务必把握好起点、转折点。

(4)对于反应前溶液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单一解题,逐步上升到当前省考题。

图表分析及画图能力及反应前溶液的选择。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弄清曲线起点位置所隐含的意义;)弄清线条走向及陡峭程度所隐含的意义;(3)拐(4)对于反应后溶液的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得到以下反馈:1、学生对于通过微课创设了“山前两树一皇后”这一动漫情景印象很深刻,说明通过微课、故事、图像、口诀等多种记忆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技巧这一教学手段行之有效,微课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为后续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 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12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 室温时,下列液体的pH小于7的是()A. 白醋B. 蒸馏水C. 食盐水D. 肥皂水2.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碱、盐的是()A. SO2B. Na2CO3C. H2SO4D. Ba(OH)23.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苛性钠、氯化钠、碳酸钠都属于盐B. 浓硫酸可以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脱水性C.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 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5. 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

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Al+3CuSO4===Al2(SO4)3+3CuB. 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C. 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Cu+H2SO4===CuSO4+H2↑D. 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FeO+2HCl===FeCl2+H2O6.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B. 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C. 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 85D. pH=4. 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7. 恰好中和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 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 3%的稀盐酸。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科学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科学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探究 金属 活动 性的 反应 中溶 质成 分的 确定
物质 变质 的反 应中 溶质 成分 的确

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 确的是______.
A. 溶液中一定有Fe2+ B. 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 固体中一定有Ag D. 溶液中一定有Ag+ 【思考】 1. 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先后顺 序如何判断? 2. 如何理解“一定量”的含义?有几 种可能情况?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讨论交流,并分析每种情况对应 的溶质和固体成分。
教学方法
启发-实验探究式,小组合作与探究,练习与讲评相结合
教学环境 与资源
多媒体教学; 化学小魔术——需要的仪器和药品: 仪器与药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量筒,锥形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分析酸碱 中和类型 反应总结
方法
教师活动
【实验】化学小魔术:
无色液体 A、B、C,(1)先将液
体 A 与液体 B 混合,观察是否有奇迹
发生?(2)再将无色液体 C 缓缓加
入,是否有奇迹发生?
【导课】刚才魔术表演过程中,发生
了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中溶质成分
可能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后的
溶液中溶质成分如何?如何证明?这
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科学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的探究
【科学探究】1.无色液体 A、 B、 C
可能是
【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按照解答上一题的方法, 按照解答上一题的方法,划出
划出本题的解题关键字词,答题并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字词,答题并
组交流。
小组交流。
培养试 题迁移 拓展能 力和小 组合作 交流能 力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精选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精选

实验探究精选1 【题文】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1)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其中X可以是(填一种具体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小勇取少量于试管,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3正确,请你评价小勇的结论:。

(2)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选择的试剂是。

(3)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猜想4的废液中得到纯净NaCl晶体,小芳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废液中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对滤液蒸发结晶。

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

题号:2049487,题型:探究题,难度:较难标题/来源: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带解析),日期:2014/4/292 【题文】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K12教育文档)

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K12教育文档)

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复文教育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 20XX年暑假09HX16一、 课前回顾(主要针对上次课的重点题型)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其它条件不变,NaCl 饱和溶液中________(能、不能)溶解KNO 3。

2、将KNO 3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将KNO 3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3、将Ca(OH )2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将Ca (OH)2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4、若800ml98%(密度为1.84g/ml )的浓硫酸溶液稀释成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克?5、t ℃时一定量A 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1.4%,向其中再加入1克A 物质溶液恰好饱和,此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是26.4%。

求原溶液的质量及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教学⽬标
1.能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能寻找合适试剂验证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3.掌握物质的鉴别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扰以及如何排除⼲扰
4.通过对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推测与验证,感受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既有性质之间的关系,⼜有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判断反应后溶液成分有哪些可能
2.物质检验时的⼲扰问题
板书设计: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推测反应后溶液成分
定性:若反应,⽣成物必有若不反应,⼀定会剩余
定量:过量的反应物会剩余注意:能发⽣反应物质不能共存
⼆:选择试剂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
利⽤物质的性质寻找能产⽣明显现象的试剂,⼀定有的物质若产⽣相同的现象则会造成⼲扰。

除⼲扰的原则:选⽤过量的试剂检验并除去⼲扰物质(不能引⼊和待检验物质相同的部分,不能把待检验物质除去)。

《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案例反思

《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本次信息培训技术的学习,我观看了三个教学案例,分别是《燃烧和灭火》、《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

《化合价》这节课,将枯燥的化合价学习过程,用一部学生去超市购买物品的等价交换视频,来说明元素化合价也是原子相互结合时的一种价位,引出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形成物质时的个数比。

利用白板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氯原子分别失得电子后形成化合物,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分析推测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是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达到的,从离子的带电性和电荷数目得出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相比较板书或者直接讲解,白板展示更加生动并且容易理解,学生能够以此类推出氯化镁的形成,并从而推出镁元素的化合价。

利用电子白板,与学生进行交互式课堂训练,老师与学生能同时观察,某为学生计算与书写,规范与否,增强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很好的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利用白板的使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能把正确的保留,错误的及时删除改进。

不同的方法运用了不同颜色的白板笔,收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探究燃烧条件”改为“在控制变量的抑制下设计实验证明燃烧的两个外因条件”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化学学科特点。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中的外因“氧气”与“温度”时,分别将设计方案在投影中展示,学生发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这节课中,运用flash动画、白板互动、实验视频等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使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对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强化训练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育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最后的红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提出问题】加入液体C之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与假设】加入液体C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可能有。
【实验与结论】如何证明HCl的存在?
【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能否总结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判定的一般方法?
【ppt展示】简单归纳为“一写二找三定”
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在中考化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科学探究的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因而也是中考化学的一大难点,如何解答科学探究类题目是我们复习应当教给学生的技能之一。在这里,笔者以课堂案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为例,来探讨科学探究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归纳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三化学所有的知识,并且已经经历了第一轮复习,对于初三化学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把握,并且对于科学探究类型的题目已经做了大量的练习;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能力,已经适应在教室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模式,并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实验探究式,小组合作与探究,练习与讲评分的探究
【失望】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兴奋】溶液先变红,红色很快消失恢复无色;当C过量时,溶液变为红色。
【惊奇】这是为什么呢?
将第一类型反应设计为魔术,通过趣味情境导入新课,现象明显,激发学生兴趣
分析酸碱中和类型反应总结方法
【科学探究】1.无色液体A、B、C可能是。
【分析】(1)问中的白色沉淀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不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问】氯化钙怎么产生的?
【提示】说明题干信息的重要性,“资料”的重要性
【难点突破】氢氧化钠的“是否变质”与“是否完全变质”问题。
【思考】除去碳酸根能否加过量的酸?或者过量的碱?为什么?
学生自己通过试验的设计发现自己的存在的漏洞,体念的科学的严谨性。
探究
金属
活动
性的
反应
中溶
质成
分的
确定
【中考链接】将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______.
A.溶液中一定有Fe2+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分析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提出问题
【过渡】除了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常见的反应中还有哪些类型是需要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的呢?
【思考】有置换反应——即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反应;物质变质的反应和气体制备的反应。
体念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体念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科学探究的解题方法;;
(2)掌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方法;
(3)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和讨论,培养语言智能和语言组织技巧;
(2)通过对中考练习题的讲解与练习,经历“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预测、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技能及科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实验反思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分析与练习,培养化学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技巧和意识,培养效率意识。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的培养
教学难点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方法的总结与应用
学习者
特征分析
②Cu +2AgNO3==Cu(NO3)2+2Ag
第一个反应先发生
2.一定量有五种可能
反应①都没反应完
反应①刚好反应完
反应①反应完,②没反应完
反应①②均刚好反应完
反应①②均反应完AgNO3溶液还有剩余
【方法总结】1.找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反应先后顺序;
2.根据“一写二找三定”得出结论。
教学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教学;
化学小魔术——需要的仪器和药品:
仪器与药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量筒,锥形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实验】化学小魔术:
无色液体A、B、C,(1)先将液体A与液体B混合,观察是否有奇迹发生?(2)再将无色液体C缓缓加入,是否有奇迹发生?
【导课】刚才魔术表演过程中,发生了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如何?如何证明?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学校名称
陕西师大附属中学
课题
初三化学模块复习
科学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执教者
姓名
罗航慧
教学内容分析
一位长者这样说:一堂好的复习课,应该包括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思想方法三个方面。本文以科学探究中的一个模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力图做到以上三点,为处于复习阶段的同行们提供参考。
【讨论交流】探究魔术后面蕴含的化学知识。
【答】1.无色液体A、B可能是一种酸性溶液与酚酞混合,C可能是一种碱性溶液。
2.NaCl、NaOH
3.一定有NaCl、可能有HCl;
证明HCl的存在,利用酸的通性且有明显现象的都可以用。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方法:
1.根据题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2.再找出产物和过量的反应物;3.最后根据物质溶解性,确定溶质成分。
【思考】
1.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如何判断?
2.如何理解“一定量”的含义?有几种可能情况?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分析每种情况对应的溶质和固体成分。
【总结方法】对于这一类型的反应,如何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1.可能发生两个反应
①Fe + 2AgNO3==Fe(NO3)2+2Ag
物质
变质
的反
应中
溶质
成分
的确

【中考链接】题目见学案
【引导】对于物质变质类型的反应,通常以科学探究形式出现,题目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把握关键信息成为解题的突破口。请同学们拿上笔,和老师一起读题并画出关键字词。
【读题】关注“资料”(往往为解题提供关键线索),重视“问题”(揭示题目的意图)。在读题过程中强调关键字词并加以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