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了学困生。
那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制定有效的转化策略呢?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帮助和建议。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学习兴趣不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是缺乏对数学的认同感,就容易出现学困。
学习兴趣不高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观念、家长对数学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就容易导致学困现象的发生。
4.缺乏自信心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曾经失败的经历或者是被同学老师的评价打击了自信心,从而导致对数学失去信心,产生畏难情绪,最终成为学困生。
5.课外活动过多课外活动的安排过多也是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学生的课外活动太多,就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无法专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来源,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数学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双重保障,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从而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1. 引言1.1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背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背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庞大,概念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有些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难以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部分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
此外,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导致学习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形成“学困生”。
另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学习氛围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有些学生来自于缺乏学习氛围的家庭,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下降,进而成为“学困生”。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背景与个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要想有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需要综合施策,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1.2 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的现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小学数学课程的加重,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日益突出。
现在,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表现为成绩下滑、学习兴趣减退、思维能力不足等情况。
这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动力减弱,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后续学习困难。
许多学生在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盲区,难以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二是数学题目理解能力较差,无法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严重影响解题效率。
三是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缺乏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方面的训练,导致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存在困难。
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小学数学学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兴趣、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学困问题的基础,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个性化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对策,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多方面努力,小学数学学困问题并非难题,只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2. 正文2.1 学困的主要成因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导致学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机械运算阶段,缺乏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导致他们在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时就无法很好地解决,从而造成学习困难。
学习态度和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学困的重要原因。
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和应用,从而产生懈怠和厌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正确,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取得好成绩。
学习环境和压力也是学困的成因之一。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如果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支持和鼓励,或者过分强调成绩和竞争,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学习困难。
学困的主要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教学质量、学生兴趣激发、个性化辅导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针对问题制定有效对策,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2 对策一: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学困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
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学习困难,这些学生被称为小学数学学困生。
那么,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成因是什么?如何制定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呢?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学习基础薄弱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基础,后续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图形、概率统计等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没有打好基础,就容易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困难。
2.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态度不端正,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认为数学难以理解,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这样的学习态度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学习困难的出现。
3.知识点把握不牢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完全掌握前面的知识点,导致后续的学习更加困难。
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没有掌握或者理解不深入,也会导致学习困难的出现。
4.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和睦,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容易导致学习困难的出现。
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5.教学方法不适应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教学方法不适应而出现学习困难。
老师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适应,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1.建立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应该通过建立学习兴趣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游戏、趣味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逐渐改变学习态度。
2.针对性辅导在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身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要注重对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因材施教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因材施教转化策略数学是一个全面、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目,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甚至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
那么,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如何因材施教,制定转化策略呢?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
他们可能更偏爱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对数学的学习投入不够。
2.学习动机不强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3.基础薄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所以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习困难。
4.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学习数学方法不当,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5.数学焦虑情绪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焦虑情绪,认为数学学习太难或者害怕失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产生学习困难。
二、因材施教转化策略对于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实验、数学卡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老师可以通过赛事、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明白数学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建立积极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3.差异化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采取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补齐数学基础。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5.心理辅导对于产生数学焦虑情绪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的转化策略,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优势,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展。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表现为理解能力不足、记忆力薄弱、解题能力差等现象。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复杂多样,下面就一些常见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数学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有些学生对数学持消极态度,认为数学难以掌握,从而抱着放弃或者敷衍了事的心态去学习。
这种学习态度不正确,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转化策略:1.改变学习态度:认识到数学是可以学会的,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数学问题。
2.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数学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学科,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就会在后续学习中遇到困难。
转化策略:1.回顾基础知识:及时回顾并消化前期的知识,如数学运算、代数基础等。
2.逐步提升难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升难度,深入理解与应用。
3.针对性巩固:根据自己的差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巩固弱项,补充相应的知识,如通过辅导班或者找老师请教。
三、缺乏实践经验: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对问题的灵活运用和解决能力要求较高,缺乏实践经验会导致遇到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
转化策略:1.多做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熟悉各类题型,掌握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应用题和实际计算题等。
四、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容易被数学“绕晕”。
转化策略:1.理清思路:在学习解题思路时,先理清题目要求,然后理解问题的本质,再找到解题方法,最后推导出具体答案。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 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可能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掌握程度不够。
2. 基础薄弱: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先后顺序比较严格的学科,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 学习动机不足:有些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的态度,影响了学习效果。
4.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往往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孩子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学习意愿和学习兴趣。
转化策略:
1. 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用适当的方式去理解概念及方法等。
2. 强化基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基础知识点加强巩固,才能为后面更复杂的知识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增强学习兴趣:家长和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引导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通过游戏、智力拼装、实际操作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传递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4.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老师和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学习,但是不要强求孩子只以分数作为目标,家长要以学会为主导,把成绩作为一种自然的产物,同时给与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认可。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这些学困生面临着学习负担增大、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个体发展差异、学习方法不当、教学环境不利等。
要帮助学困生转化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需要采取措施,包括个体化诊断、精准引导、鼓励激励等。
一、形成原因1. 个体发展差异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性,包括智力、性别、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
有些学生天生对数学学习就存在天赋,而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发展差异导致了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学困生。
2.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是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有的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而忽略了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有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学环境不利教学环境也是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家庭环境不利于学习,也会妨碍学生的学习。
二、转化策略1. 个体化诊断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首先需要进行个体化诊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找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根本问题。
只有了解了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帮助措施。
2. 精准引导在诊断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精准引导。
对于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对于数学学困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鼓励激励鼓励激励是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克服困难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激励,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是可以成功的。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与转化措施探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与转化措施探究1. 学习基础薄弱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存在缺失,就很容易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困难。
对于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掌握好,那么在涉及更复杂的运算及题型时就会非常吃力。
2. 学习方法不当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往往并不全面,有的学生可能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而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与应用,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
3.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去解题,那么很容易形成学习困难。
4.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够良好,缺少家长的悉心辅导与鼓励,就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5.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分散,如果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课后不愿意复习巩固,就很容易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吃力。
6. 对数学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可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数学很枯燥,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容易形成学习困难。
二、转化措施1. 补充基础知识对于学困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弥补基础知识上的缺失。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夯实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掌握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想让学生摆脱数学学习困难,就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4. 家校合作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引导,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
5.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加强,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小学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
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困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他们可能没有养成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习题的好习惯,导致对数学的理解不深入,记忆也不牢固。
2.基础薄弱:一些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技巧和概念理解。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没有打牢基础,进而导致后续学习中出现问题。
3.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导致对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理解与记忆。
4.缺乏兴趣:一些学困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对学习缺乏动力,因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1.建立良好学习方法: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习题。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数学,教授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扎实基础训练:针对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强化基本计算技巧和概念理解。
可以通过布置更多的基础题目、进行小组互助练习以及辅导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基础上取得进步。
3.注意力训练: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举例说明、问题引导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活动,如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逐步延长、分解注意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4.激发兴趣,增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数学应用场景的引入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成就和满足。
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应该通过建立良好学习方法、扎实基础训练、注意力训练和激发兴趣增加动力等策略,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一般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思维能力不足:小学阶段的小孩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对于抽象
性概念把握能力差,对实际问题学习难度大,使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感到困难;
2、数学基本功不扎实:孩子学习小学数学主要以图形、实物和数字的
基础上的运用,孩子的数学基本功不扎实,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
往往由于基本功不扎实,难以把握新概念,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易于产
生学习困难;
3、少方法把握: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能够灵活把握思维方法,小学阶
段孩子如果不能让他们合理运用算术、逻辑、分析等技能来解决问题,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对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解决办法:
1、增强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大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开
发与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发现教学,让孩子自主发现、总结
出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2、注重数学基本功的打好: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把基本功打好作为第一
要义,教师应当做到引导孩子去熟悉数学基本概念,孩子应当反复训练,并提高精度,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3、多方法把握:此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多提供一些方法
思路,让孩子熟悉,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能够自己灵活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引言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困难,成绩不佳,甚至出现了数学学习的厌学情况。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的具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提高数学成绩。
一、学困成因1.基础知识不牢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数字大小的比较、数学公式的应用等。
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就会影响后续的学习,导致学生出现学困情况。
2.缺乏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学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打击学习积极性。
4.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学生在上课或做数学练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跳跃,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5.教学环境不佳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教室环境吵闹、教学氛围不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二、对策分析1.建立坚实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需要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来解决学困问题。
老师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对于学生掌握程度不佳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强化。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学习当中。
5.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和老师要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习。
关于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的探究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存在明显的学习困难或无法考取较高成绩的学生。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学生们普遍存在数学学困的现象,这不仅给学生发展带来了影响,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所以,研究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水平,优化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心理因素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如缺乏自信心、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态度消极等。
这些因素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例如,在考试前夕,许多学生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这些感受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
2.学习方法不当学生的成绩受到其学习方法的影响,学生如果缺乏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
例如,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笔记习惯,不能及时记下老师讲授的内容,导致忘记或混淆基础知识点。
此外,有些学生可能缺乏解题技巧和策略,不会正确使用公式和方法,无法快速且准确地解题。
3.基础知识不牢固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高的数学知识和技巧需要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然而,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说简单的加减乘除,导致在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时无从下手。
4.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人物,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反之,如果教师水平不高,或者教学方法不当,就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数学学困生的应对策略1.建立学生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自信心,遇到困难不要过于气馁。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激励、鼓励沟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课程内外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日常学习中,应着重练习基础题目,逐步提高解题技巧和策略。
考试前,应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把握时间节点。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数学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学习难点。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难题,提高数学成绩。
一、小学数学学困的主要成因1.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生有时候对数学的态度不认真,表现出不愿意动脑、求快成,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这种学习态度不但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学习积极性。
他们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小学生数学学困中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如果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那么后续的学习势必受到影响。
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对这些运算不熟练,那么后续的学习也不可能进行顺利。
3.数学学习方法不当数学学习方法的不当也是小学生数学学困的一个成因。
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烦躁,也影响数学的学习效率。
4.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而有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和应用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
5.教学方法不适应在一些学校中,教学方法也可能存在问题,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如果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从而造成数学学困。
1. 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应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待数学学习应该认真对待,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
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巩固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建立牢固的学科基础。
家长可以和老师一起协商,对学生进行额外辅导,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的讲解和复习。
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无法掌握知识和技能,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的掌握要求较高,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
那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转化呢?一、成因分析1. 学习方法不当小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数学概念和题目理解不深刻,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思维和解题方法,导致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迷失方向。
2. 缺乏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的掌握要求较高,而许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无法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
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习成绩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对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学习数学的困难。
4. 自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和勇气,会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以及出现数学焦虑情绪,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转化策略1. 发现问题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了解具体的学习困难所在,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鼓励他们注重细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增加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家长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孩子了解数学知识,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 家庭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不断鼓励和支持孩子去面对困难,同时协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5. 心理辅导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团队,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困难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重拾自信。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化解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化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基础。
然而,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出现困难,成为数学学困生。
那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又如何化解呢?一、成因分析1.基础薄弱:数学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果基础不扎实,则会长时间处于追赶状态,由此产生挫败感和消极情绪。
2.兴趣缺失: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
3.强化训练不足:数学学习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缺乏练习和强化,学生难以掌握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
4.自信心不足: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技能和方法,还需要自信心。
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可能会被失败所打败,影响后续的学习和应对能力。
二、化解方法1.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可以通过复习、补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2.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针对学生兴趣缺失的问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实例和趣味化教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强化训练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训练和练习,以加强学生的记忆、熟练度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举例说明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信程度。
总之,在化解数学学习困难方面,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帮助方法,而家长应在家中积极配合,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学生本身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小学数学是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学困生更是受到了更为关注。
一方面,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小学数学学困生存在的严重性,也多少影响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整体的学习功效,从而也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能。
因此,了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现状小学数学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差,常常出现放弃学习、闹常搞破坏,普遍出现学习力差、无兴趣、不愿参与活动等现象。
一是小学数学学困生常常不能够及时理解所学数学知识,无法及时应用;二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不当,仅仅靠记忆记住知识点,不能体会数学知识的内聚性;三是小学数学学困生易感疲劳,精力不易集中,产生厌学、厌练的情绪;四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学习卡壳、概念模糊等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小学数学学困生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能力水平不同,数学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差别,这是一些学困生就诞生的主要因素;二是家庭教育的不同,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不准确,缺乏指导,影响孩子的学习心态;三是师生的不均衡现象,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不一,教学熟练程度参差不齐,临场发挥能力弱,不能很好地帮助学困生;四是小学学困生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公平性,某些学校教育资源尚未达到充分利用的要求,缺乏有针对性的支持;五是学习方法欠缺,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甚至缺乏学习兴趣;六是教育工作者处理不当,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学困生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从而使学困生的现状变得更加严重。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对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对策应从多方面入手,形成系统的对策。
首先,应注重培养学困生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和主动求助等正确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认真、积极,善于学习的习惯;其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做到公平、合理,使学困生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再次,学校应加大对学困生的专业指导,辅导教师可以设置相关培训课程,为学困生提供帮助;最后,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宣传尊重劳动,激励拼搏精神,使学困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成因与对策研究

、
态 度不 一 样 。乐 观 、 自信 等 积 极 情 绪 , 不 但 可 以让 学 生 轻 松 学 习, 还 可 以 收 到 事半 功倍 的学 习效 果 。 反之 , 嫉妒 、 焦 虑 等不 良 情 绪 可 以大 大 减 弱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机 . 效 果 事倍 功 半 。 其 实 每个 小 学 生 在 刚入 学 的时 候 。 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 个 个 期 盼 成 为 优 秀 的 小学 生 。 然 而 随 着数 学 学 科 的学 习 内 容 的 逐步 深入 。 部 分 学 生 开 始 出现 各 种 问 题 , 他 们 常 常 会 感 到 自责 、 焦虑 , 甚 至 妒忌 、 怨恨等 , 这 些 负 面情 绪 掩 盖 了学 生 出现 学 习 问题 的真 正 原因 , 限制 了学 生 的 进步 与发 展 。 3 . 注 意 力 不 稳 定 是 小 学数 学 学 困生 进 步 的 拦 路 虎 。数 学 学科 较 其 他 学 科 , 内 容较 枯燥 , 语 言较 呆 板 , 情景较无趣 , 因此 不 太容 易 吸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调查发现 , 几 乎 所 有 小 学 数学 学 困 生在 数 学 课 上 较 其 他 学 生 更 容易 分 心 .一 有 意 外 情 况 就 会 转 移 注 意 力 ,而 经研 究 发 现课 堂 上 注意 力 的 稳 定 性 与 学 习 成 绩 密 切 相 关 。上 课 不 能专 心 听 讲 , 下课不会完成作业 , 久 而 久 之 自然 沦 为学 困生 三、 针 对 小 学 数 学 学 困 生 的教 育 对 策 引 导数 学学 困生 脱 困 的方 法有 很 多 ,这 里 主 要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提 出 建议 。 数 学 是人 们 生 活 、 工作 和学 习必 不 可 少 的 工 具, 是 一 门连 续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 如果根基不 牢 . 就 很 难 继 续 前 行, 因此 我 们 必 须 帮 助小 学 数 学 学 困生 走 出 困境 。 1 . 帮 助 小 学 数 学 学 困 生 重新 树 立 学 好 数 学的 信 心 学 困 生 往 往 因 为 屡 次 的 失 败 体 验 丧 失 学 习 数 学 信 心 ,所 以 帮 助 学 困生 脱 困 的 首要 任 务 就 是 帮 助 他 们 树 立 学 好 数 学 的 信 心 。树 立信心要有耐心 . 要讲究方法 , 可 以 为 他 们 创 造 体 验 成 功 的机 会 。学 困 生都 渴 望 用 一 场 胜 利证 明 自己 , 激 励 自己 。态 度 在 某 种程度上可 以影响心情 , 决定行为 , 老师、 同 学 对 学 困 生 的 积 极 态 度 是 帮 助他 们 脱 困 的强 大 动 力 。 要善于发现 、 挖 掘 学 困 生 的 闪光 点 , 利用 闪光点向外辐射光 和热 , 让 学 困生 重 燃 希 望 , 找 回信 心 。 2 . 激 发 小 学数 学 学 困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 趣 。学 习兴 趣 是 学 生 积 极 学 习 知 识 和 不 断 探 究 学 问的 原 动 力 。教 育 者 特 别 是 小 学 数 学 老 师 可 以通 过 风 趣 的 语 言 、 生动 的直观等多种 途径 向 学 生 特 别 是 学 困生 展 现 数 学 魅 力 . 引 发 学 困生 的 注 意 力 ; 可 以通 过 创 设 丰 富 多 彩 的数 学 教 学 情 境 , 把 学 困 生 带 入 我要 学 的状 态 ; 可 以通 过 提 问 、 讨论 、 小 组 合 作 等 方 式 调 动 学 困 生 的 多 种 感 官 参 与学 习 , 增 强 学 习 效 果 。此 外 , 还 要 留 给 学 困生 脱 困足够 的时间 , 教 育 者 要 时 刻 提 醒 自 己要 耐 心 , 因为让学 困 生重拾信心需要 时间。 3 . 建 立 融 洽 的 师 生 关 系 。研 究 表 明 , 民 主 和谐 的师 生 关 系 有 利 于学 生 身 心 健 康 成 长 ,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 , 学 生 特 别 是 学 困生 没 有 压 力 . 他 们 在 可 以 允 许 自己 失 败 、 允 许 自己犯 错 的 环 境 中学 会 成 长 , 不 断进 步 。 帮 助学 困生 脱 困必 须 从 消 除 心 理 歧 视开始. 教 师 要 发 自 内心 地 关 爱 每 一 个 学 困 生 , 设 身 处 地 地 替他们着想 , 耐 心 引导 他 们 走 向光 明 的 未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是依据我校实际现状提出的。
贺兰县回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最初是一所仅有4、5百名学生的乡镇中心小学,在短短的10年间发展成为今天拥有2000多名学生的县城小学。
50%的学生来自于乡镇和附近村落失地农民家庭,另一半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学生流动频繁,基础差。
转入学生由于教材,进度的不统一,或多或少均存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漏空现象;家长文化程度偏低,他们缺乏对孩子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与引导,又为生计而疲于奔波,父母的思想认识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由于班额偏大以及新转入学生学困生偏多,教师工作量极其繁重,对学困生的心理关注、思想教育不够,对学困生的辅导因时间,人力等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2年3月,课题组成员经过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大量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撰写完成了课题申请书。
2012年5月批准立项,2012年8月邀请区教研室丁晓玲老师县教研室秦勇贵老师为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
(一)课题组成员发生了变动。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成员发生了变动。
加入了有着课题研究丰富经验的徐锦玉校长,数学教研组长郁晓丽。
我校数学教师中有近一半的特岗教师,他们年轻,学历高,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肯钻研,因此,课题组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贾魏、刘丽薇等特岗老师。
(二)我们界定的学困生是指目前存在的部分学业不良以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
其含义如下:第一,学困生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第二,学困生是个别的,即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学困生的智力正常;第四,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调查数学学困生学习的现状。
2、分析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3、研究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我校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2、我校数学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的研究。
3、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专题研究。
(1)数学学困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策略。
(2)数学学困生目标分层教学策略。
(3)数学学困生评价激励的策略。
(4)数学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5)数学学困生家校联动策略。
(6)数学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4、数学学困生个案分析。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
此研究以二(3)、三(2)、四(4)、五(6)班为主跟踪研究。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还没有一个定势,学困生的界定不能立刻确定,到了中段数学学困生渐渐出现。
因此,学困生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中段数学学困生。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了大量支持,为课题组创造“请进来,走出去”的研修模式,多次请区教研室的支爱玲老师,银川市教科所的胡明老师,县教研室的蔡杰主任,秦永贵老师来我校指导课题工作,课题研究的近三年来,学校多次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
这样,老师们获得了理念的提升,为课题研究夯实了基础。
(二)深入调查,获得一手资料。
2012年9月,课题组首先对我校二、三、四、五年级18个班的数学学困生人数进行了统计,建立学困生名册。
随后我们设计了小学数学学困生调查问卷,选取了20个问题从不同方面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困生的现状。
2012年10月,我们又设计了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情况教师调查问卷,从教师层面调查了解我校30多位数学教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随后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汇总,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召开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交流研讨会,最后形成了一份比较详尽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调查报告》。
(三)深入实践,扎实研究。
转化学困生对策的研究。
1、制定了学困生辅导制度。
我们9位教师每人确定了3名数学学困生作为跟踪转化的研究对象,并为每位学困生配备了一名帮扶的小老师。
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填写了小学数学学困生档案,从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原有学习状况、帮教转化过程成绩跟踪、拟采取的转化措施和方法、转化工作落实情况及效果、转化过程中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需要调整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将学困生的详细情况进行登记并记录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具体做法。
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困生制定自己合理的成绩目标。
通过学生在目标动力下,能勇于接受挑战,争取更好的成绩。
我们规定帮扶教师每周至少要单独辅导学困生3次,每节课都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作业和练习的情况,认真填写学困生帮教记录。
安排小老师与学困生同桌,每天进行监督和帮扶。
2、设计爱心帮扶评价表,每月月底进行总结,由小老师对学困生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再由学困生本人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增强前进的动力和决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3、帮扶教师经常与学困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指导家长配合教师正确的教育孩子,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心理访谈记录表,就是记录教师平时与学生或家长交谈的内容。
4、建立了学困生学习档案,包括学困生平时的作业、试卷、单元测验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等。
5、开展课题专题研讨活动6、课题组成员汇报课制度,每学期两节。
在展示课中,明确把“课堂上充分关注学困生群体”作为一项具体要求。
授课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充分考虑学困生的接受能力与提高空间;在课堂上必须面对全体,尽量调动学困生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把参与面纳入评课指标体系。
教师要保证学困生在课堂上“吃好”,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课后课题组教师就课堂上怎样关注学困生、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深化学困生转化工作。
7.建立学困生快乐成长袋。
参研老师对所接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列出学困生名单,并填写《学困生情况一览表》送交课题级统一填造《学困生花名册》,然后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选择班内三位学困生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制订并落实帮教措施。
目前,课题组共形成学困生个体档案30多份。
袋内有学生的自我画像、最满意的作品、个人积分卡、个人荣誉卡、学生自我评议卡、同学互评卡、教师评议卡、家长评议卡、学生成绩对照表、教师帮扶记录册等,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8、教师根据各班学困生情况,制定计划及时总结反思,撰写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和学困生转化工作反思和相关论文。
并分类汇编成册。
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效和成果(一)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短期成效不明显。
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
在我们课题组的展示汇报,教研沙龙等活动中,学校教师认识到了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和可转化性。
(二)转变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课题研究,发现这些学困生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鼓励,以这些闪光点作为学困生进步的基点,来带动其它方面的进步。
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数学考试分数与班级平均分的差距也在不断地缩小。
(三)形成了一份比较详尽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调查报告》。
1、个人因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3)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4)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只能事倍功半。
总之,这些学生缺乏理想、自制力差、怕苦怕累、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不愿合作等,制约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都可从家庭中找到答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1)家庭不睦,父母离异。
(2)父母不务正业。
有的家长沉迷于“娱乐”,跑舞厅、上酒吧、进赌场、这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从反面为孩子作了坏榜样。
(3)家教不当,爱度失衡。
(4)期望过高,压力过重。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期望值太高,不能给孩子客观定位,硬性指标过高。
逼得太紧,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当孩子力不从心,“达标”无望时,极易走向反面,丧失学习信心,逃避学习。
3、学校教育的不当。
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课业负担重,课外活动少,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不充实;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四)教师撰写了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案例分析和反思、论文等。
课题组教师在各级各类评比中16次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探索出了一些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数学学困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策略。
(1)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3)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学困生目标分层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分层(2)课内训练分层(3)作业、检测分层①掌握学困生心理,设计题量适中、难易适度的作业。
②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学困生练习,真正使他们做到“堂堂清”。
③课后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多布置实践操作性的作业。
④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
(4)辅导分层3、数学学困生评价激励策略(1)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
(2)用学生喜欢的卡通标志和图案来激励学生。
(3)以递纸条、写悄悄话、作业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随机批评或表扬,抓住闪光点,重视新开端,帮助学困生重新认识自我,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进步的信心。
(4)由教师的单一评价为学生自我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和家长评议相结合,从而把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吸引到学生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4、数学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5)培养学生有错必纠的习惯。
(6)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7)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数学学困生家校联动策略(1)建立“家校”联系网络(2)建立“家校”互动的平台(3)帮助缺乏家教知识的家长了解有关的基本常识,向他们推荐家教方面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