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
《自然地理学》:海岸与海底地貌
二,海岸的分类
(一)岩岸(山地海岸) 1)里亚式海岸 2)达尔马提亚式海岸 3)狭湾海岸 4)断层海岸 5)喀斯特海岸
(二)沙岸 1,三角洲海岸 2,淤泥堆积平原海岸 3,泻湖岸 4,溺谷海岸 5,三角港海岸
复习思考题
1海蚀地貌有那几种类型? 2,概述泥沙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所形成的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一,海岸地貌
海岸带: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 (一)海蚀地貌 1,海蚀穴 2,海蚀崖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4,海蚀台
(二)海积地貌 1,泥沙横向移动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中立带的概念 1)沿岸海滩:位于中立带上部。 2)滨岸堤: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带附近。 2)水下堆积台:位于中立带上部
2,泥沙纵向移动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1)海滩:在凹形海岸带。 2)沙嘴:在凸形海岸带。 3)连岛沙坝:岸外有岛屿或岬角屏障的
地貌类型. 3.海岸可分为那几个类型?各类型有何特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思维激活我国海岸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海上通道,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海岸带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海岸类型繁多,分布格局也独具特色。
有关我国海岸带形成的主要因素,你知道多少呢?提示:海岸带地区地质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地球深部的内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二是地球外动力作用过程。
如气候变化(冰期、间冰期)所导致的海平面的变化;光、水、风等风化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风暴、海浪等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削高填低和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变化.三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和改造海岸带地质环境的重要地质营力.在上述三方面地球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化集中体现在海岸线的往复变迁,这一变迁是海平面的升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泥沙的输送、沉积与海浪(海流)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主整理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线(1)概念: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____________处时与____________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特点:海面由于____________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海岸线的____________也随之迁移。
2.海岸带(1)概念: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其范围由_____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____________是海岸带的主体。
(2)特点: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3)影响因素:海岸在发育过程中,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二、不同类型的海岸1.基岩海岸(1)组成:基岩海岸由坚硬的____________组成,又称____________。
海洋地质学 3第二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为中脊轴部普遍缺失洋壳结构的层 I ,既缺少
顶部的沉积层;另一原因是局部脊段甚至缺失
洋中脊结构中的层II,甚至层III,地幔直接出
露于海底。即使在具有标准洋壳结构的大洋中 脊,洋壳结构中的层III厚度也普遍减薄。
2.4 洋中脊地貌 2.4.3 地球物理特征与岩石类型
35
地震资料揭示:在中脊轴部之下普遍存在地
岛礁 堡礁
2.3 深海盆地地貌 2.3 深海盆地——环礁(atoll)
15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 共有1192个个岛礁和20个环礁组成
2.3 深海盆地地貌 2.3 深海盆地——环礁(atoll)
环礁多建造在海山之上, 据此所推测的发展模式大体 分为三个阶段:(1)火山喷发 形成火山岛,珊瑚环绕火山 生长成岸礁(裙礁);(2) 火山随地壳下沉,形成堡礁; (3)随着火山岛进一步沉降 没于水面以下,礁体逐渐生 长成环礁。
2.4 洋中脊地貌 2.4.2 形态特征
大西洋中脊地形相对 陡峻、狭窄,具有明显 的中央裂谷(A,B); 印度洋中脊地形相对 大西洋的平缓和宽阔, 也具有中央裂谷( C,D); 太平洋中脊地形相对 是最宽、最平缓的,不 具有中央裂谷(E)。
洋中脊的地形剖面 (据S. K. Runcorn 1962)
2.4 洋中脊地貌 2.4.1 平面展布——大洋中脊体系
27
尽管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
冰洋内连续延伸,首尾相接,全长64000 km,但大 洋中脊在各大洋中的展布 形态和性质却有着很大的 差别。首先,大洋中脊在 东太平表现为宽缓形态, 而且中脊上的中央裂谷不 明显,又被特称为东太平 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
威夷海岭是无震海岭的典型实例,其
第八章海岸地貌
第三节 海蚀作用与海蚀地貌
一、海蚀作用
❖ 海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表现较明显
(一)波浪冲击和空气压缩作用
环礁和岛屿堡礁形成过程
二、红树林海岸
(一)红树林海岸的分布
❖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适宜红树林生长的风 浪小且淤泥质多的热带亚热带浅水地区。
(二)红树林海岸的作用
1、促淤 2、防洪
思考题 ❖ 1、简述海蚀作用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作用
结果。 ❖ 2、简述达尔文关于环礁和岛屿堡礁的成因
过程。
第八章海岸地貌.
❖ 地质构造的性质和构造线延伸的方向与海岸形 态和性质关系很大。
❖ 纵向海岸:岸线方向与构造线方向大致一致, 岸线平直,少港湾和半岛,称达尔马提亚型海岸。
❖ 横向海岸:岸线方向与构造线方向近于垂直, 特别是当不同岩性频繁交替时,岸线曲折成锯齿状, 多岬角和港湾,称里亚型海岸。
❖ 斜向海岸:介于纵向海岸和横向海岸之间,常 发育成不对称雁状的曲折岸线。
典型沙质海滩的四个组成单元
三、淤泥质海岸
• 粉砂淤泥质海岸常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港湾、 澙湖内,也可分布在面向开阔海,而坡度平缓的海岸 地区(例如我国渤海湾、莱州湾和苏北海岸)。
• 形成与发育需要大量细粒沉积物补给。还要有一 平缓向海延伸的水下岸坡,使波浪在抵达潮间带时 大大消能。
淤泥质海岸
钱塘江大潮
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七堡1号丁字坝附近水 域发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2人死亡。
高中地理高频考点海岸与海底地形
海岸与海底地形【高频考点】1.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 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知识要点】一、海岸与海岸类型:1. 海岸、海岸线和海岸带:(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海岸是最基本的海洋地貌单元,它是一个“地带”的概念,海岸的范围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海岸带。
(2)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除潮汐因素外,还有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海岸带、海岸线、潮间带据图辨析海岸带、海岸线、潮间带三者的位置关系: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体,每天受潮汐涨落影响,是海陆相互转换的地带。
2. 海岸的类型:(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二、海底形态与构造:海底形态与构造【方法例析】读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题。
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1)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 )A.甲处B.乙处C.丙处 D.丁处(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D.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3)该岛西部海岸线目前80%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是其原因( )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库②河流上游乱砍滥伐③兴建港口防波堤④开采河口海岸砂A.①③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1)A (2)C (3)D解析:(1) 海底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域。
(2) 丙处等深线密集,且海水深,为海沟的分布区,主要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俯冲处。
海洋地质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复习重点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海岸带:在波浪、潮汐、海面波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下,海岸线的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不断发生变化,这个地带称为海岸带,其宽度受地形影响各地段不等。
我国《简明规程》中定义:海岸带是指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界及其邻近陆地、潮间带以及海水运动对于潮下带岸坡冲淤变化影响的范围。
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还包括河口和港湾以及海涂。
2.海滩:海滨是与海直接接触的一狭条地带,介于海岸线与低潮海滨线之间,未固结的沉积物(砾、沙)所组成的海滨称为海滩(beach)。
(是以波浪作用为主要动力,由粗粒硅质碎屑组成的沿岸分布的疏松沉积物堆积体)3.河口湾:河口区被海水淹没时称河口湾,是“一个半封闭的近岸水体,与开阔海联系自由,其中的海水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陆排出的淡水冲淡”4.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大陆边缘等。
稳定大陆边缘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地形宽缓,从滨外浅海至洋底,可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单元。
稳定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边缘。
5.无震海岭: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
海岭上无中央裂谷,也没有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其地形不像大洋中脊那么崎岖。
无震海岭上现代活火山比较少见,尤其是没有频繁的地震活动。
6.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在河口附近的陆上和浅水环境中形成的碎屑沉积体。
其平面形态为尖顶朝向陆地的三角形,或者呈朵状,故名曰三角洲。
7.方解石补偿深度(CCD):CCD线又称深海雪线,海底一定深度之上存在碳酸盐沉积,而在此深度之下碳酸盐全部融解,这个深度即碳酸盐补偿深度。
CCD升降史及其事件—四次CCD升降事件(1)白垩纪时CCD线较浅,一般在3600m之下;(2)渐新世三大洋的CCD线变得很深;(3)中新世的CCD线又普遍变浅;到距今10~15Ma,CCD线又回升到3700m;(4)晚中新世至今,各大洋的CCD线一直在急剧增深,目前估计在4500~4900m,成为地质历史上CCD线的最大深度时期。
08海岸海底地貌
2021/8/14
43
小结
• 1、区分海岸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 2、海岸演化的3个阶段 • 3、典型海底地貌及沉积物特征 • 4、海平面的概念
2021/8/14
44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因为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海面变化的研究比较困难,而 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在海岸带表现为海侵和海退,因此主 要依靠海侵、海退的交替来推断海平面的变化。
海侵指海平面上升和陆地下沉时,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海侵的标志为现代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层中的海 相沉积夹层。
海退指海平面下降和陆地上升时,海岸线向海的方向扩 展,海退的标志为现代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底层 中的陆相沉积物。
2021/8/14
4
2、海岸类型
• 海岸是海洋与陆地分界靠陆的一侧,其分界线为海岸线。
(1)成因和形态分类
2021/8/14
5
(2)物质组成分类
• 基岩海岸: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 • 沙质海岸:由沙粒构成的海岸 • 泥质海岸: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平坦 • 生物海岸: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
• 海底地貌:海平面以下的海底形态,包括从浅海 到深海区域的海底地形。
2021/8/14
24
一、浅海海底地貌及沉积物
陆棚又称为大陆架,平均坡度为0.1˚;宽度为0~1500km,平 均为74km;水深为10~20m到200m左右,绝大部分陆棚水深 在200m以内,平均为133m。现代海洋陆棚面积约为 2×107km2,占海洋总面积的7.5%,是海洋沉积最集中和
• 浅海:零米(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到水深200m的水域,浅海的 海底称为大陆架。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含氧量高,生物繁盛, 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带。
海岸地质景观
海岸地质景观
海岸地质景观是指沿海地区的地质形态、地貌特征和景观风貌。
海岸地质景观的形成受到海洋侵蚀、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海岸地质景观类型:
1. 海蚀地貌:海蚀是海洋侵蚀作用对海岸线造成的影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如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等。
这些地貌特征通常是由于海浪冲击、风化和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2. 沉积地貌:海岸地区常常有大量的沉积物堆积,形成了沙丘、沙洲、沙滩等景观。
这些沉积地貌是由海浪、潮流和河流运动带来的泥沙在海岸线上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3. 悬崖和峭壁:某些海岸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岩层的不均匀性导致了悬崖和峭壁的形成。
这些垂直的岩壁常常是由海洋侵蚀和地壳运动造成的,给海岸线增添了壮丽的景观。
4. 海岸湾:海岸湾是由于海洋侵蚀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了半封闭的弧形或弯曲的海湾。
海岸湾的形成通常涉及海浪侵蚀弱点部位,如断层或软岩地层。
5. 珊瑚礁:某些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地区存在着丰富的珊瑚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的骨骼残骸沉积形成的,它们构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海底生态系统,也为海岸线增添了色彩和景观。
海岸地貌是怎样形成的这篇课文
海岸地貌形成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地球表面的动力学、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和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海岸地貌的形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海岸地貌的分类和特征1.1 海岸地貌的分类海岸地貌主要分为海蚀海岸、堆积海岸和混合海岸三种类型。
其中海蚀海岸以海浪侵蚀为主要作用,堆积海岸以泥沙堆积为主要作用,而混合海岸则兼具海蚀和堆积的特征。
1.2 海岸地貌的特征海岸地貌的主要特征包括海蚀地貌的悬崖、海蚀洞、海蚀评台等,堆积地貌的沙滩、沙丘、海蚀地貌和河流冲积平原等。
不同类型的海岸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海洋环境、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
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2.1 海蚀海岸的形成海蚀海岸的形成主要受到海浪侵蚀和海水侵蚀的影响。
海浪冲击海岸岩石,形成海蚀评台和海蚀悬崖,海水溶蚀岩石,形成海蚀洞和地下溶洞。
海岸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海浪的作用,岩石会不断受到侵蚀和堆积,直至形成特定的地貌形态。
2.2 堆积海岸的形成堆积海岸主要受到泥沙的堆积作用。
海浪将沙子和泥沙冲刷至岸边,形成沙丘和沙滩,海水的冲刷和潮汐的影响也会改变海滩的形态。
在河流口和河口处,河流的冲积作用也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2.3 混合海岸的形成混合海岸同时受到海浪侵蚀和泥沙堆积的作用。
海浪侵蚀海岸岩石,形成海蚀地貌,同时海浪也将泥沙带到岸边,形成沙滩和沙丘。
混合海岸的形成过程是海洋地质和地表地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海岸地貌的影响因素3.1 海洋环境海岸地貌的形成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浪、海水的水动力作用,海水的溶蚀作用,海洋岩石和泥沙的搬运作用等都会对海岸地貌产生影响。
3.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影响海岸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海岸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岩石的硬度、稳定性会影响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3.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海岸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岸地质受到海洋气候和大气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海浪的大小、潮汐的高低以及沉积物的输送等。
常见地貌类型之海岸地貌
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
而引起,它也是塑造海岸地貌的重要因素。
近岸流--主要是指与海岸平行的沿岸流和近岸的
循环流。对海岸泥沙冲淤和海岸线变动有影响。
海平面的变动--也直接影响到海岸线的进退和海岸的 沉积与海岸地貌的演变发育。
这就会改变海岸地貌的形态。
三、海岸地貌的类型
1、海岸侵蚀地貌(简称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是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 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 崩塌,形成海蚀柱
2、海岸堆积地貌(简称海积地貌)
海岸堆积地貌是 。
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 沙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三角洲海岸、 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等。
(1)沙砾质海岸地貌
发育于岬角、港湾相间的海岸,波浪运动导致砾石
泥沙发生向岸和离岸运动。这种横向的泥沙运动,形成
探究点二 海岸地貌 探究导引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岸景观,是大自然赐予的珍宝。
1.以下文字是对上面四幅图的描述,请你选择合适的景观图片进行匹配。 ①在海岸,向南眺望,可见一块突出海中的大块岩石,形成慈祥的老人。 ②地处汪洋与大山之间,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直插大海,险峻壮观,令人赞叹。 ③大海之滨,泥泞的地面上缓慢流淌着溪流,它带来的有机质滋养出丰富的生态系统。 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沙滩,海浪拍打着岸边,嬉戏的孩子在沙滩上追逐,在浅海中畅游。
海蚀洞
澳洲
桃花岛
(4)海蚀拱桥
突出的海岬两岸如
则形成海蚀拱桥。如海蚀洞洞顶崩塌,则可形成与
海蚀崖上部沟通的
。
海蚀窗
(5)海蚀柱
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使
。海蚀柱下部继续受蚀,则形成
。
海蚀蘑菇
澳洲十二门徒景区
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
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1.锰结核⼴泛分布于什么位置?这⼏年国际⼤洋钻探计划发现的深海⾦属矿产之⼀的锰结核⼴泛分布于深海盆内。
2.属于深海底⾦属矿产之⼀的海底热液在什么部位出现?属于深海底⾦属矿产之⼀的海底热液⼀般沿增⽣板块边缘和构造带以热泉、间歇泉、喷⽓孔和渗透海底熔岩的形式活动。
3.“⿊烟囱”、“⽩烟囱”是怎么回事?1979年美国科学家在⽔深2700 m的东太平洋海隆直接观察到发⽣在深海底的奇观—“⿊烟囱”和“⽩烟囱”。
“⿊烟囱”是发⽣于洋壳内因地球内热作⽤于渗⼊海⽔后形成的海底热流,海底热流内含有⼤量的硫化物,很适合嗜流⽣物的⽣长,因此在“⿊烟囱”周围发现了美丽的⽩虾⽩蟹。
⽽⽩烟囱中的微粒主要为⾮晶质SiO2成分和少量Fe、Zn硫化矿物。
4.美丽的“⿊烟囱”通常出现在什么部位?美丽的“⿊烟囱”通常出现在洋中脊轴附近。
洋壳内热液的循环作⽤与离开洋中脊的远近有关,距中脊轴越来越远,洋壳内的热液循环作⽤就会逐渐变弱。
5.当前制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当前制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的可利⽤性和可采性、经济合理性和对环境影响的预测。
6. 海洋油⽓开发包括哪三个⽅⾯的内容?海底油⽓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海洋油⽓⽣产过程可包括三个⽅⾯的内容。
⾸先是海底油⽓资源的勘探,常⽤地震波的⽅法来寻找海底油⽓矿藏。
其次是海底油⽓的开采,这主要是通过钻井平台进⾏。
最后是海洋油⽓的输送,⼀种是由船舶运输,另⼀种是海底管道运输。
海底油⽓的勘探、开采是⼀项⾼投资、⾼技术难度、⾼风险的⼯程,国际合作和⼯程招标是可⾏⽅式之⼀。
7.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有哪些?研究进⾏海洋地质学调查勘测的各种技术⼿段.⼤体可分为三部分:常规海洋地质调查技术、专项调查研究技术和地球物理测量.属第⼀类的有:地质取样、现场观测、遥感遥测技术、剖⾯仪、例扫声呐、海底照像和电视等;专项调查⼿段包括深海钻探、潜深观测等;地球物理调查包括地震、重⼒、磁⼒和热流等项调查.114.海洋地质调查⽅法有哪些?(⼀)海底地形地貌测量1、回声测深(单、双频)2、多波束测深(三维海底⽴体地形图)3、旁侧声呐扫描(⼆维海底平⾯地形图)(⼆)海底地层探测1、声学地层剖⾯仪(浅、中、深)地层厚度、层理结构和地层中异常埋藏体(浅层⽓、断层、埋藏古河道)2、地震勘探(单道、多道、三维)震源(⽓枪和电⽕花)和接收系统(接收器、放⼤器和记录仪)3、海底地震观测(三)重⼒测量根据重⼒异常值推算具有异常密度的地质体及密度变化界⾯的形状和埋藏深度。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海岸地貌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海岸地貌地球上的海岸地貌多种多样,独特而壮观。
海岸地貌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华所在。
海岸地貌形态既有伸出海洋的半岛和海角,又有深入内陆的海湾和入海口。
本文将从地质地形的角度,对海岸地貌进行分析。
一、海岸地貌类型海岸地貌种类丰富,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岬角地貌岬角地貌指半岛突出到岸边的海岬形态,一般由多年的海侵剥蚀形成,巍峨挺拔,俯瞰大海气势磅礴。
世界著名的岬角地貌有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巴西的圣保罗岬,以及中国的山东烟台的狮子峰。
2.海湾地貌海湾地貌是指与海洋相连的大面积凹入陆地的地形,像一只巨大的盆地倾斜到了海洋里,海水在其中不停地漩涡,十分壮观。
米尔福德峡湾便是最著名的海湾之一,风光秀丽。
3.入海口地貌入海口地貌是指河流流经海边由于河流的冲积或冲刷,形成的海湾入口。
狭窄而深刻的入海口地貌在陆地的内部被切割出深邃的裂谷和山峰,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探索和奇迹。
加州的旧金山湾,汉普尔德海湾,墨尔本港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入海口地貌。
4.沙滩和海蚀地貌沙滩和海蚀地貌形成大多是由于外在环境条件引起的,例如风、海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或是潮水的侵蚀、波浪的磨蚀等。
夏威夷的火山沙滩,大溪地的拉赖海岸都是非常美的沙滩和海蚀地貌。
二、海岸地貌的成因1.地壳抬升地壳抬升是造成海岸地貌的最终原因之一。
当地壳抬升时,海平面相对于陆地会降低,原来海洋中的一些大陆架周围海水和沉积物会淤积在某些区域,这时候岸线就扩张,海岸地貌也就形成了。
2.海侵剥蚀海侵剥蚀是指海水侵蚀海岸线形成的。
海水会不断地侵蚀沿海山脊,把它们蚕食到突出部分的基础上,还会把矿物沉积物洗刷到低洼处,堆积在海湾、河口等地形低洼地带上,形成沿海平原,这些就是海岸地貌。
3.生物作用生物对于海岸地貌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例如海藻在海湾和沙滩上的大量积累,就会形成沉积物,这些生物质形成的沉积物长时间堆积,在自然环境的协同作用中,就会形成海湾和沙滩地貌,如说一些著名的沙滩、悬崖都是这样形成的。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2.大陆坡
❖ 大陆架外缘向大洋更深部分下倾直到深海盆地 或海沟为止的斜坡地带。其坡度范围为3~6°,平均4°,
深度100~300米至1400~3200米,宽度为20~100公里。若以水深2000 米作为大陆坡坡麓的平均深度,则全世界大陆坡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8.5%, 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包括以下几种二级海底地貌单元: 大陆坡斜坡、海底高原、海脊、海槽等。正如岛架与大陆架相对应,岛坡 也与大陆坡相对应。大陆坡的沉积物系大陆架物质受浊流、海流、块体崩 落及入海河流搬运、沉积而成,主要是软泥和细粒、夹杂贝壳的泥质砂, 其中泥约占60%,砂占25%,岩块和砾石占15%,生物壳屑和软泥占5%。 大陆坡表面常被细沟和海底峡谷所切割,类似于陆地上的山坡。崩落物堆 积在大陆坡上可形成丘状地形。
2.珊瑚礁类型
❖ (1)岸礁:也称裙礁、边缘礁,礁体紧贴海岸发育,以礁坪形式出现, 向海一侧为陡坡。
❖ (2)堡礁:也称堤状礁、离岸礁。堡礁是距海岸有一定距离、平行海 岸分布的堤状礁体,它与陆地之间隔以潟湖或带状浅海。
❖ (3)环礁:礁体围绕海底较大隆起边缘生长,连接或断续成环状,中 间被包围成一潟湖(潟湖水深小于100米,多数小于60米),这样展布
湾顶滩(凹岸填充):
❖ 当岸线向海转折形成凹岸 时,由于波向线与岸线的 交角增大(α>45o )而 使泥沙流容量变小,可使 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近 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过 饱和,从而发生泥沙在凹 岸的堆积,形成海湾顶部 的海滩,称湾顶滩。在海 岸带建造坝或连岸防波堤, 也会在迎泥沙流来向一侧 引起类似上述的堆积。
与海底地貌?海洋边缘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包括沿岸陆地部分及水下岸坡范围自滨海平原至外陆架坡折带大致相当于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时期淹没和出露的区域
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
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海岸地貌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受海洋动力作用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多样的地形特征。
海岸地貌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海岸地貌的演变以及地质环境对其的影响。
一、海岸地貌的演变1. 海浪侵蚀海浪是海岸地貌演变的主要动力,它通过碰撞、磨蚀、冲刷等方式,塑造了海岸线的形状。
海浪的能量由于受到海岸地质条件的限制而发生变化,造成了不同类型的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平台等。
2. 潮汐作用潮汐是潮汐力量驱动下的海岸地貌演变的重要因素。
潮汐的周期性涨落和潮流的强弱都会对海岸岩石和沉积物产生影响,形成潮间带、海湾和河口等特征。
3. 海流运动海流的流动也会对海岸地貌产生影响。
强大的海流会冲刷和沉积海岸线附近的沉积物,促使海岸线的后退或前进。
此外,季风和洋流等因素也会对海岸地貌的演变起到重要作用。
4. 海平面变化海平面的变化也是海岸地貌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冰融化和冰川的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导致了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后退,造成了河口的淤积和沿岸地区的退化。
二、地质环境对海岸地貌的影响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对海岸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板隆起和下陷、断裂的活动等地壳变动常常造成新的海岸地貌特征的形成,如峡湾和海峡,岛屿等。
2. 沉积物特征地质环境中的沉积物特征对海岸地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岩石的可溶性、抗风化性以及沉积物的堆积特征都会影响海浪、潮汐和海流的作用效果,从而决定了海岸地貌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3. 地层结构地层结构对海岸地貌演变也有重要的影响。
地层的不均匀性和层理构造的存在会导致不同区域海岸地貌的差异。
比如,由于地层的抗风化性不同,某些区域会形成海蚀崖,而另一些区域则可能形成沙丘。
4. 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如海水的盐度、海底地下水的渗漏等都会对海岸地貌的演变产生影响。
海水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溶解岩石和沉积物的过程造成海岸悬崖的侵蚀,而地下水的渗漏可以引起地表沉降和沙丘的形成。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 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 洋
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沙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岩岸(山地海岸) 按海岸带地貌排列方式或其他地貌特称分为:里亚式海岸、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断层海岸、喀斯特海岸)
沙岸(大部分属于平原海岸) 三角洲海岸、淤泥堆积平原海岸、潟岸湖、弱谷海岸、三角 湾海岸等。 此外低纬度海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泥滩海岸。
(2)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崖
❖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不断扩大,顶部的基石悬空, 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岸后退形成陡壁。
❖ 海蚀崖的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的影响很大,柱状 节理发育的海蚀崖呈陡立状,向海倾斜的岩层常形 成倾斜海崖,向陆倾斜的岩层也可以形成陡崖并能 较好地保存。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
6.深海平原
❖ 深海平原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 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沉积物来源 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 部位。
❖ 沉积物经过波浪的分选作用(粗粒物质上移,西里物质下移) 后,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堆 积台。
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在凹形海岸,海岸与波浪 前进方向的夹角约为45o 但由于海岸方向改变,使 这个夹角增大,大于45o。 这时泥沙流搬运能力减低, 使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 近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 过饱和,在海岸转折处堆 积形成海滩,称湾顶滩。
4.边缘海沟
❖ 边缘海沟是与大陆坡相邻的狭长深海凹地,通常 与岛弧同时出现,延伸方向也与之一致,横剖面呈 不对称V形,平均坡度5o ~ 7o ,宽数十千米至上百 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深度往往在6500m以上, 有现代火山活动并且是地震震源所在。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
海洋地质学复习总结第⼀部分海洋地质学概述⼀、海洋地质学的含义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覆盖区岩⽯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占地球表⾯积70.8%的⼴阔海底,即被浩瀚⽆垠的海⽔所覆盖的这⼀部分岩⽯圈。
具体来说,就是从海岸线起,经⼤陆架、⼤陆坡、⼤陆裙直⾄深海洋底,其地理范围环绕七⼤洲,遍布四⼤洋。
研究内容:在波浪、潮汐、海流等营⼒作⽤下海岸地貌的塑造,泥沙运动和沉积作⽤海平⾯变化及其地质、经济意义三⾓洲、河⼝湾的研究⼤陆边缘的地形、沉积和地质构造⼤洋洋底的地形、洋壳构造、岩⽯组成、成因、历史和演化深海沉积和地层学问题海陆相互作⽤⼤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古海洋学)海洋矿产资源的储集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探讨以海底物质为载体,研究全球变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三、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现代海洋占地球表⾯积的2/3,⽩垩纪时达4/5;不了解海洋就不能全⾯正确地认识地球。
2.海洋地质学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全世界⼤陆上沉积岩的分布⾯积约占陆地的75%,多是古海洋的沉积物。
是将今论古的依据。
现实意义:1.海洋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2.近海⽯油、天然⽓资源、天然⽓⽔合物;3.滨海及浅海固体矿产(砂砾⽯建筑材料)、近海砂矿、海底煤⽥、底下卤⽔;4.⼤洋多⾦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和多⾦属软泥。
四、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法海上定位:天⽂导航、⽆线电导航、GPS导航测深:重锤测深、回声测深、多波速测深、旁侧扫描声纳取样⽅法:表层、管状、钻探五、DSDP、ODP、IODP深海钻探计划(DSDP)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1969~1983)⼤洋钻探计划(ODP)Ocean Drilling Program(1985~2003)整合⼤洋钻探计划(IODP)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第⼆部分海岸带地形⼀、海岸带地形的含义海岸地形是指低潮线与陆地之间、海洋与陆地两种营⼒共同作⽤的地形,因呈带状分布,通常称为海岸带(简称海岸)。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2 海底地形的分布
-10-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方法技巧等高线(或者等深线)密集说明坡度大,稀疏说明坡度小。 等深线数值越小,海拔越高,说明海水越浅,在海底地形中属于地势 较高的部分。
-11-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 2 3 4-5 6 7
1关于大陆架和大陆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架组成物质与海洋相同 B.大陆架宽度从高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 C.大陆架即大陡坡 D.大陆坡相对陡峭 解析:大陆架组成物质与陆地相同;大陆架宽度从低潮线起向海洋 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 答案:D
-12-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 2 3 4-5 6 7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 B.洋盆地壳活动相对活跃 C.洋盆地形较为陡峭 D.洋盆内部是一系列广阔平坦的平原,没有山脉、丘陵 解析:洋盆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洋盆地形较为平坦;洋盆内部分布着 一些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答案:A
-3-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 以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大陆坡: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个相对 陡峭的斜坡。大陆坡水深一般为200~4 000米。 (二)岛弧和海沟 1.岛弧 (1)位置:大陆坡的前缘。 (2)举例:太平洋西部海域的岛弧分布最为典型。 2.海沟 (1)分布: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和洋盆的分界线。 (2)举例: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海岸与海底地貌
1.2.1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泻湖:被海岸沙坝隔离的海域。有些泻湖与海 洋仍有狭窄的通道。
1.2.2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与海岸带 泥沙的纵 向迁移有 关的地貌 类型有凹 岸海滩、 沙咀、湾 坝、泻湖、 连岛坝等
1 凹岸海滩,2 沙咀,3 连岛坝与波影区堆 积,4 湾口坝,5 湾中坝。
• 滩脊的特点:组成物质颗粒比较粗,颗粒越粗剖面坡 度也越陡。粗砾多形成又高、又陡、又窄的沿岸堤。 沙质滩脊较宽缓,向海的一面坡度2°~11°,个别 可达20°,向陆的一面倾斜1°~3°。
海滩3
韩国釜山
海滩4
夏威夷檀香山
巴
西
里
约
热
内
海滩5
卢
海滩6
广西北海银滩
1.2.1 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滩角:在潮差较小,波浪直射海岸的海滩水上 部分,由一系列平行的、向海突出的三角形小 沙脊和脊间的小湾组成的锯齿状堆积体系。
• 水下沙坝:在破浪带内的水下沙脊堆积体,其 走向与海岸近于平行 。水下沙坝不断加积或海 平面下降,露出水面后就成为海岸沙坝,如果 其与海岸不相连则称为离岸堤,长度短的称为 离岸岛或岛状坝。离岸堤也称堡岛。
1.1 海蚀地貌
• 如果海岸基岩突出海中,海水可以从两 侧进行侵蚀,在软弱处形成海蚀穴,海 蚀穴进一步发展,两侧海蚀穴连通后形 成海蚀拱桥。
• 海蚀崖前残留的岩柱称海蚀柱。差不多 每根海蚀柱都有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
1.1 海蚀地貌
青岛海蚀柱
海蚀崖与海蚀柱
澳洲十二门徒景区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1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2
• 现代海岸带由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组成 。
1 海岸地貌
海洋地质学 13第六章 海底底质类型及其分布
钙质生物遗体沉降到海底堆积而成,主要分布在
热带和亚热深水大洋盆地的边缘部分;(3) 硅质
软泥——主要是由硅藻和放射虫遗体沉降到海底
堆积而成的软泥,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6.4 大洋盆地 1、大洋盆地沉积物的分类
39
大洋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类型:(4)褐粘土——
生物源物质含量小于30%的岩石成因物质,主要分
杂堆积在一起:(1)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
大洋沉积物;(2)来自陆坡的滑塌和重力 流沉积物;(3)来自岛弧火山活动的火山
碎屑沉积物;(4)正常的深海沉积物。
6.3 沟弧盆体系 1、海沟
7
混杂堆积——存在于海沟岛弧一侧,是在板块俯冲 作用下,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岩石或沉积
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无规则混合体。
6.3 沟弧盆体系 2、岛弧
14
碱性系列——以含较高的碱金属及有
关元素为特征,碱含量(Na2O+K2O)总值 可达5%~7%,甚至更大,大离子亲石元素 的含量极高,如Rb含量比拉斑玄武岩系列 高2个数量级,可达7.5×10-5~12×10-5。
岩石中的SiO2都不饱和,而且含有典型的
碱性长石和副长石。
混杂堆积是板块俯冲带或缝合带上强烈构造作用的
产物,是鉴别古板块消亡带的重要标志之一。
6.3 沟弧盆体系 1、海沟 增生楔状体——大洋板块表层的沉积物主要 是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板块移动至海 沟附近还接受浊流沉积。这些固结程度差的物质 在板块俯冲时被刮下来,与俯冲板块基底脱离, 加积于海沟向陆的侧坡上,形成增生楔状体。 组成:主要是混杂 堆积岩,另外有俯冲时 刮下的洋壳残块(蛇绿 岩套)等。
6.3 沟弧盆体系 2、岛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1)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
海岸带的宽度各国规定不尽相同
我国《简明规程》中规定为: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 延伸10km左右;向海扩展到10~15 m等深线;水深岸坡陡 的地段,调查宽度不得小于 5 mile。河口地区,向陆地到 潮区界;向海至淡水舌锋线。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1. 海岸线与海滨线
(2)海滨线(coastline)
海滨线是所规定的海面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如高潮海滨线是平均高潮位 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
小常识: 世界海岸线总的长度约439,100km; 我国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各为18,000km 与14,000km; 美国 (22,680km)日本(30,000km) 、英 国(11,450km) 、澳大利亚(20,125km).
上升的古海岸:它是历史上较高海面时,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即历史上 海、陆相互作用过的地带。当代的海洋对它已无能为力了,但这里仍遗留有 过去海、陆作用所形成的海蚀阶地、海积阶地和海积平原等。
下沉的古海岸:它是历史上较低海面时,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由于现在 的海面升高,陆地相对下沉,故使之存在于海面以下。下沉的古海岸当前主 要受尚未变形的深水波作用的影响。
我国海岸带和海涂面积各约35万km2和2.17万km2。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由陆地到海,海岸带包括陆域、海滨/海滩、外滨/滨面三个大的单元。
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1)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
在波浪、潮汐、海面波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动力因素综合 作用下,海岸线的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不断发生变化, 这个地带称为海岸带,其宽度受地形影响各地段不等。
我国《简明规程》中定义:海岸带是指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 最上限界及其邻近陆地、潮间带以及海水运动对于潮下带岸坡冲 淤变化影响的范围。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还包 括河口和港湾以及海涂。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1. 海岸线与海滨线 (1)海岸线(coastline)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个基本地貌单元,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 线所分开。这条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通常称为海岸线。
我国国家标准GB5791-86地形图 图式规定:海岸线是平均大潮高 潮的痕迹线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
海岸带
海岸的划分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1)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
潮上带(Supratidal zone) 位于平均高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区域。
潮间带(Intertidal zone) 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视能量差异,又分平均海平面至 平均高潮面的上潮间带和平均海平面以下至平均低潮面的下潮间带。
W.L.C
一、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 海岸与古海岸 (2)古海岸(Paleocoast)
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
6150-5340年
1030年
自距今6150年以来,黄骅海岸线由西 向东,走走停停,黄骅6条贝壳堤的 形成反映了黄河入海口在渤海与黄海 之间的摆动。
W.L.C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 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
海岸上有无河流入海,是海岸地形及滨海沉积的首要特征,据此可以将海岸划分为 两大基本类型:河口海岸-河口区,非河口海岸-海岸带(狭义)
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狭长的沿海地带。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后滨或后滩(backshore/backbeach):是前滨与海岸线之间的海滨或海 滩地区,由一个或数个滩肩(berm)组成。常位于高潮位之上,属潮上 带,有伴随特大高潮时强烈风暴浪作用下所形成的海蚀或海积地貌形态, 如沙梗、海蚀崖、海蚀阶地、泻湖等;它对应于淤泥质海岸的起潮滩。
海涂是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潮间带范围,确切地说,是指多年 的大潮高潮面与于风暴潮线, 下界是波浪作用的下界,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1)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
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Cross section of a typical coastal zone
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Cross section of a typical coastal zone
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海滨(shore):海滨是与海直接接触的一狭条地带,介于海岸线与低潮海滨 线之间,未固结的沉积物(砾、沙)所组成的海滨称为海滩(beach)。根据 其环境特征又分为后滨(backshore)和前滨(foreshore)。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 海岸与古海岸 (1)海岸(coast)
海岸是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地带,指现代海岸线以上的狭窄地带。海 岸阶地是古海岸带,包括海积阶地(古海滩)和海蚀阶地(古海蚀台)。
海岸的划分
W.L.C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 海岸与古海岸 (2)古海岸(Paleocoast)
第四章 海洋地形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08/10/2014
W.L.C
讲课提纲
一、海岸地形
1.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 3.海岸的类型
二、大陆边缘地形 三、大洋底地形
海洋的三个地形单元。。。。。。
W.L.C
一、海岸地形 海岸带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