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获取更好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中,也存在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他们面临着经济条件困难、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资助方式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资助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经济资助。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帮助贫困生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可能并不是只需要经济资助,他们可能还缺乏学习方法、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现有的资助方式缺乏灵活性,无法针对个体需求进行差异化帮助,这对于贫困生的全面成长并不利。
2. 缺乏长期跟踪帮扶机制在当前模式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多半只是一次性的,一旦给予了经济资助,就算是完成了帮助贫困生的任务。
但实际情况是,有些贫困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学习能力、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并不适应高等教育的环境,他们需要更长期的跟踪帮扶机制,以便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适应学习,并最终完成学业。
3. 缺乏综合培养模式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主要围绕经济资助展开,缺乏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在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贫困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但现有的模式未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1. 多元化资助方式高校应当在资助育人模式中引入多元化的帮助方式,除了经济资助,还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指导、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来全面关注贫困生的需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高校应当建立起长期跟踪帮扶机制,对贫困生进行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学业指导小组、心理辅导帮扶团队等方式,为贫困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成为了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许多高校实施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政策和育人措施。
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制约了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和发挥。
下面就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资金不足和分配不合理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导致很多资助政策只能停留在形式上,真正惠及到贫困生的还很有限。
而且在一些高校中,贫困生资助的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有些学生得到的资助远远低于其实际所需。
2. 缺乏综合育人方案在高校中,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可能会面临心理、生活、学业方面的问题。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资助育人模式主要还是以经济资助为主,缺乏综合的育人方案,导致贫困生在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3. 缺乏长期跟踪和帮扶有些高校的资助政策只关注了入学时的资助,而对于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和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跟踪帮扶,导致一些贫困生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二、改进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投入,保障每位贫困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
高校也应当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不仅要加大对生活费和学费上的资助力度,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和发展的资助。
2. 制定多元化的育人方案高校应当根据不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育人方案,为贫困生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帮扶,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3. 加强长期跟踪和帮扶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贫困生帮扶体系,对每一位贫困生进行全程跟踪和帮扶,及时了解其在校期间的学业、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4. 提高社会参与度高校应当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贫困生的资助和帮扶中来,建立起一个多方参与、多方支持的资助体系,共同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然而,该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别是政策落实、资金保障、数据管理以及渠道建设,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落实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虽然已经制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学校在对贫困生的评定上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的情况,导致资助目标没有得到准确的确定。
同时,资助政策难以实现统一标准,也给实际执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解决对策:制定规范的评定标准和政策执行细则。
同时,保证评定过程的公正、客观和透明,避免出现对于评定标准的不统一和主观性较强的情况。
此外,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制定不同的资助标准,以确保政策落实的公平性。
二、资金保障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因此资金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虽然有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求,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出现了挤占资助金的情况。
解决对策: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对于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挤占资助金的现象。
此外,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和校外资源的支持,加大贫困生助学基金的筹措力度,以增加资助的数量和力度。
三、数据管理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数据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繁琐,工作效率不高。
一些学校无法及时更新资助名单,从而导致资助对象的漏评和资助金额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对策:加强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有序、透明、高效的管理。
同时,加强对于数据管理工作的投入,提高资助名单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资助对象的资助金额不会出现漏洞或误差。
四、渠道建设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渠道建设不足的问题。
一些学校资助政策的传达和宣传不到位,使一些贫困生对于政策不够了解,也不知道如何申请资助,甚至不知道学校提供了资助。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一、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助模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主要以奖学金形式进行,而奖学金的发放主要考核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忽略了贫困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需求。
2. 缺乏长期监督贫困生资助往往只限于资金上的帮助,缺乏长期的精神和学术指导,导致一些贫困生不能真正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3. 孤立化管理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管理过于死板,缺乏个性化的服务和关怀,而且贫困生之间的联系和帮助也较少,造成孤立化管理。
4. 资助效果评估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评估过于简单,主要以成绩和获得奖学金的数量为标准,忽略了对贫困生全面成长的评估。
以上问题导致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对该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二、改进建议1. 多元化资助形式应该根据不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同时引入家庭赞助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学校校友积极参与资助贫困生。
2. 个性化的育人服务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学术指导,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关怀和生活指导,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学业。
3. 多方联动,建立支持系统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贫困生支持系统,包括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机构,以及导师、社团组织和学生同学的协助,形成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
4. 完善资助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效果评估机制,将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心理状况、社会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定期对贫困生成长轨迹进行跟踪,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资助方式。
5. 强化学生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互助意识,促进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
6. 联合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支持,使贫困生不仅获得经济资助,还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助标准不统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以资助标准的不统一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面对资助的对象不同,如何制定投入的标准也不同。
各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定义标准也不一,有的高校只考虑经济因素,而有的则将个人学业成绩、家庭情况等综合因素都考虑在内,导致资助标准的不统一。
2. 资金不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金来自于政府拨款,校方的自筹资金以及社会捐助。
然而,现实中的资金总是有限,因此大部分高校的资助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有的学校将资金优先用于重点助学对象,常规助学对象的资助金额较少,有的学校直接取消对贫困生的资助,导致很多本该受到资助的学生失去了机会。
3. 管理混乱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非常重要,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多高校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资助的流程不清晰,调拨资金的程序不规范等,这些都导致管理混乱。
甚至有一些学校存在着虚假报销、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导致资金的浪费。
二、解决对策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资助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该着手统一标准。
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贫困生的特殊情况,制定合理、贴近实际的标准,避免出现贫富相关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
建立资助档次和标准清单,确保贫困生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2. 提高资助效率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提高资助的效率。
对于申请资助的学生,应该做好专门的受理申请的工作。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响应式的资助。
减少无谓的等待,缩短资助的审批时间,提高资助效率。
高校应该加强对于资金的管理,防止资金的浪费,杜绝违规的行为。
制定专门的管理规定,强化资金审批的流程,做到科学规范的资金使用,加强内部监察制度,确保资助款项不被滥用。
同时加强对于捐献资金的管理,提高社会捐赠的安全性。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1. 资金不足首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的资助金额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很多贫困生在面临学费、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2. 资助标准不尽公平其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资助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目前的资助标准往往只考虑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区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等,导致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资助。
3. 资助工作信息透明度不高此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比较低。
很多学生不清楚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并准确地获得资助。
同时,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公开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申请资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4. 建档立卡制度执行不彻底最后,建档立卡制度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执行存在问题。
一些学生应该符合贫困生资助的条件却没有及时建档或核定,导致他们无法享受相关的资助政策。
对策提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1. 增加资助经费的投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和学校应该增加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经费投入。
这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公益募捐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学校也可以寻找更多的合作机构和企业来提供资助,扩大资助覆盖面。
2. 健全资助标准,提高公平性在制定资助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以外的因素,如地区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等。
可以建立一套多维度的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需求,确保最有需要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助支持。
3. 提高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为了提高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向学生和教职工全面介绍资助政策的内容和申请流程。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贫困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很多贫困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得到资助。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助标准不合理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标准存在着差异。
有些地方对贫困生的资助标准设置过低,难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导致贫困生生活负担过重。
而有些地方则对贫困生的资助标准设置过高,使得部分家庭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也造成了浪费。
2. 资助范围不清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范围并不清晰,导致了一些非贫困生也能够获得资助。
尤其是在一些特定背景下,一些家庭并不具有贫困生的身份,但因为种种原因也能够获取到资助,导致了真正的贫困生无法得到应有的资助。
3. 资助保障措施不健全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对于资助保障措施并不健全,有些学校对于资助学生的管理监督不力,导致了一些学生利用资助资金进行不正当的消费,甚至存在挪用资助资金的情况。
4. 资助形式单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对于资助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资金直接发放为主,很少涉及到其他方面的资助。
二、解决对策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标准,建议国家出台统一的标准,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来确定资助标准,以保证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需求,避免造成浪费。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该建立完善的资助范围管理机制,对于资助对象进行认真审核,明确贫困生的身份,规范资助范围,杜绝非贫困生获取资助的现象。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资助贫困生,不仅仅是直接发放资金,还可以开展生活补助、物资捐赠等形式的资助,以满足不同贫困生的不同需求。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是只要学校、社会及家庭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现存的困难,确保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促进公平公正。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助金额不足、分配不公、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资助工作的效果和公平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对策来解决。
资助金额不足是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当前高校学费和生活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原有的资助金额已经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贫困生资助的经费投入来解决。
高校可以通过调整预算,增加对贫困生资助的投入。
可以向社会企业及爱心人士募集资金,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金额。
可以加强贫困生的助学贷款政策,让贫困生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用问题。
分配不公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或者是某些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资助,而忽视了其他同样处于贫困境地的学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公正的评估机制来确定贫困生资助的额度和对象。
评估可以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特长和社会评价等因素,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进行。
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贫困学生的信息录入根据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资助金额的分配,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管理不规范也是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由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到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合作,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资助工作。
这个机构可以由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资助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管理资助经费的使用等。
可以积极培训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怀和帮助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
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除了提供经济资助外,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等。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承担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
然而,仍有一部分家庭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些学生被称为贫困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高校开展了贫困生资助工作。
然而,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助标准不够明确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标准不够明确,导致资助对象的确定存在困难。
一些学校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视为贫困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一来,一些本来不需要资助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而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却因为标准不够明确而被忽略。
对策一:制定明确的资助标准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贫困生资助标准,将资助对象的确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等因素来确定资助对象。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助申请和审核机制,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问题二:资助形式单一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式单一,主要是通过发放生活费、减免学费等方式来帮助贫困生。
然而,这种资助形式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多样化需求,也不能真正解决贫困生的问题。
对策二:多元化的资助形式高校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形式,如提供兼职工作机会、提供学习用品、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
这些资助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问题三:资助管理不规范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资助对象的重复、资助金额的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财政资金,也影响了贫困生的利益。
对策三:加强资助管理高校应该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建立健全的资助管理制度。
可以通过建立资助档案、定期审核资助对象等方式来确保资助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监管,确保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总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明确的资助标准、多元化的资助形式和规范的资助管理,可以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成为了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是通过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进而解决贫困生面临的生活困难和学习障碍,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培养优秀人才,增进社会和谐。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今后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资金来源单一、筹集不足目前,高校资助贫困生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学校财政预算。
政府的财政拨款有限,社会捐助也难以持续,学校的财政预算也有限。
资金来源单一、筹集不足成为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的主要问题。
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只能对部分贫困生提供资助,而有些贫困生可能因此而放弃学业,甚至辍学。
2. 资助标准不够明确、存在差异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中,针对不同的贫困生制定了不同的资助标准,这导致了资助标准缺乏统一,存在差异。
有些贫困生可能因为学校的资助标准不够明确而无法获得应有的资助,这进一步加大了贫困生的就学压力。
3. 资助方式单一、服务不够全面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主要以发放资金援助为主,其他形式的资助方式相对较少,服务不够全面。
资金援助固然对贫困生有所帮助,但在解决学业困难和生活问题方面并不能全面满足贫困生的需要。
缺乏全面的服务和资助方式,难以真正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建议1. 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资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资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拨款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开展校内公益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从而提高资助的覆盖面和资金来源的多样性。
2. 统一资助标准,确保公平公正为了解决资助标准不够明确、存在差异的问题,学校需要制定统一的贫困生资助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入大学门下学习。
然而,大学教育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需要有远见卓识、创新精神的学生。
因此,高校实行了大学生贫困生资助计划,以帮助唯一面临因经济原因而影响学习的人群。
但是,这一计划的执行并未完全成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贫困审核不严格高校对贫困生的审核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借助经济原因以获得资助,实际上并不符合现行的贫困生标准。
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大学贫困生证明的真实性难以辨别,如果大学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如预期那么严重,贫困生资助也就会少了。
2.学生接受资助后效果不如预期大学生贫困生资助计划是为了帮助贫困生尽快跟上其他富裕的学生并获得更好地学习成绩。
然而,一些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资助计划的知晓程度或使用方式不同,有些人可能无意中用他们的资助金购物或娱乐,这颗泥头车就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用。
3.制定计划的方式有差距在执行贫困生资助计划的细节上存在差距。
一些高校可能会建立几个贫困生资助计划,从而导致协调调整的不足,校内失去对整体资金使用的掌控力。
缺少一个行业统一计划实施的协调机制,造成处于相对不利的大学学生无法得到公平的支持。
以上几种现象是贫困生资助计划执行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二、对策1.严格审核制度为了解决贫困生资助计划存在的审核问题,我们需要在各大学贫困生申请审核上更加严格,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会被查严重处文并撤消。
同时,加强对资助学生的监管,让这些贫困学生真正得到公正的帮助。
2.资助计划的完善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资助计划。
在接受资助金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确保其明白这笔钱的重要性和用途。
大学学生贫困生资助计划也应当更灵活,以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发挥。
3.健全行业统一计划高等教育产业应该建立统一的计划执行机制,以近一步加强资助计划的实施。
这种机制应具有更好的协调和安排能力,以确保所有的大学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支持。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一、资助政策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资助规定不尽相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保证更多贫困生能得到公平的资助。
二、贫困生的识别及扶助标准不明确,很多基本识别要求较低,容易影响资助的准确和合理性。
三、资助渠道有限,目前多采取以奖学金、助学金为主,救助渠道有限,对于无法买单的贫困生来说,很难接触到资助。
四、资助管理不善,贫困生得到资助后,助学金等资金到账,管理不严、监督不利,容易造成数额流失。
建议:
一、统一资助标准,强化资助领域的立法和规范,加强社会监督,让更多的贫困生能得到公平的帮助。
二、加强贫困生的识别,准确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完善贫困生帮助体系,让贫困生放心从政府渠道获得资助。
三、加强资助的管理,完善贷款、贴息等其他形式的救助渠道,根据贫困生不同生活困难的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加强对资助管理的监督,严格考核并给予警示,规范资助活动,确保贫困生能得到有效的资助。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申请条件过于片面,评定标准不科学等。
这导致一些确实需要资助的贫困生难以获得帮助。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强制度建设,确立科学合理的申请和评定标准,减少人为因素对资助结果的影响,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扶贫力度不够。
部分高校在资助贫困生方面投入不够,导致资助金额不足,无法满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大资助力度,增加资助金额,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确保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信息不畅通。
一些贫困生由于信息获取途径有限,往往对高校提供的资助政策了解不够充分,无法及时申请到相关资助。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对贫困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资助政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四是资助对象缺乏个性化帮扶。
贫困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各异,不同的贫困生在资助方面的需求也各有差异。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缺乏个性化的帮扶措施,不能满足不同贫困生的具体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帮扶措施,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制度不完善、扶贫力度不够、信息不畅通和资助对象缺乏个性化帮扶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加强制度建设,增加资助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渠道,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摘要】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主要包括政策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帮扶措施单一、缺乏长期跟踪服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健全管理制度与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化帮扶措施、建立健全的跟踪服务机制。
这些建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对贫困生的帮助效果,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问题、建议、政策执行、管理制度、资源分配、帮扶措施、跟踪服务。
1. 引言1.1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是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提升其综合素质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政策执行不到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有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着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导致贫困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资助和关注。
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在一些高校中,对贫困生的资助管理并不够规范,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和浪费的情况出现。
资源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得到了过多的资助,而另一些学生却因为种种限制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帮扶措施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大部分高校仅停留在提供经济援助的层面,而忽略了对贫困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怀与帮助。
而且,缺乏长期跟踪服务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提供资助后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失去了追踪。
为了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健全管理制度与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化帮扶措施,并建立健全的跟踪服务机制。
只有全方位地关注贫困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的目标和意义。
2. 正文2.1 问题一:政策执行不到位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中,政策执行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帮助贫困生的政策文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贫困生认定不准确。
部分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标准过于严格,过多的材料要求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无法申请到资助。
2. 资助金额不足。
部分高校资助金额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 资助形式单一。
部分高校只提供生活费资助,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4. 资助流程繁琐。
申请贫困生资助需要填写大量的资料和表格,流程繁琐,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对策
1. 改进贫困生认定标准。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减少申请材料和流程,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
2. 增加资助金额。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增加资助金额,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 多样化资助形式。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助形式,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实习机会等。
4. 简化资助流程。
高校应当简化资助流程,减少申请材料和表格,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申请到资助。
总之,高校应当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加完善的资助政策和服务,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对于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资助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主要依靠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两种方式,缺乏多元化的资助方式。
这样做容易导致部分贫困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资助,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负担。
建议高校在资助模式上进行创新,可以探索引入勤工助学、临时工作以及社会创业支持等形式,为贫困生提供更多选择,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传递不畅。
在资助政策的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部分贫困生不知道自己有权获得资助。
这可能是由于学校宣传不到位、信息平台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建议高校加强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及时向贫困生传递相关政策信息,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资助。
缺乏个性化服务。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主要关注经济资助,忽视了个别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需求。
某些贫困生需要心理咨询或学业辅导的支持,但这方面的服务亟待改进。
建议高校在资助模式中充分考虑个性化需求,为贫困生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服务,确保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贫困生融入困难。
贫困生往往面临着与非贫困生差异化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在校园中,他们可能感受到排斥和歧视,导致他们在社交、学习以及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困难。
建议高校在资助模式中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注和引导,促进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个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减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贫困生,但仍然存在问题。
建议高校加强资助方式的创新,加强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和信息传递,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以及加强贫困生的融入。
只有这样,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帮助更多贫困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通过教育提升自身和下一代的生活水平。
然而,贫困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影响着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保障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实践中,高校贫困生资助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问题一:目的模糊,缺乏针对性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但是在实际中,有的高校缺乏针对性,仅仅提供了一些奖助学金和贷款资助,缺乏长期性的跟进和支持。
此外,一些高校的资助政策也存在不够细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帮助。
建议:高校应该制定精准而针对性的资助政策,为贫困生提供更加细致、持久的帮助,例如开展就业培训、组织实习、提供导师制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
问题二:缺乏专业的支持和指导贫困生在学业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比其他学生更多,需要得到更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然而,在实际中,一些高校缺乏专业的支持和指导体制,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要。
此外,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相应的指导机制,但是指导机制常常无法与学生的实际问题相匹配,不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建议: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支持和指导机制,并配备专业的辅导人员,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同时,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制定一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问题三:存在不公和腐败问题贫困生资助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中,一些学校存在不公和腐败问题,一些富裕生源家庭通过贿赂、关系等手段获取学校的课程、奖助学金等资源,从而获取更多的优势。
这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失去了继续学业的机会。
建议:高校应该加强资助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问责机制,对资助过程中的不公和腐败行为进行惩处和整改。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旨在帮助贫困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困难,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之一是资助金额不足。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金的发放标准普遍较低,难以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
面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一些贫困生仍然需要进行勤工俭学或者外出打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增加贫困生资助金的数额。
可以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入社会捐助等方式,增加资助金的数量和规模,以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
问题之二是资助范围狭窄。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学费补助上,对于生活费和其他费用的资助较少。
贫困生不仅需要支付学费,还需要支付住宿费、书籍费、交通费等其他费用,过于侧重学费资助难以真正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拓宽资助范围。
可以将资助范围扩大到生活费、书籍费、交通费等其他费用,全面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可以通过为贫困生提供兼职岗位、给予各类奖助学金等途径,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
问题之三是资助流程繁琐。
目前,贫困生申请资助的流程较为繁复,需要提交大量材料和层层审批。
这不仅耗费贫困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办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不利于高效率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简化资助流程。
可以通过简化申请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优化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申请和审批的效率。
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推行电子申请、网上审批等方式,提升办理流程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问题之四是缺乏后续跟踪和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在资助贫困生后,缺乏对其后续发展和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导致一些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后未能真正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的后续跟踪和管理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系统、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等方式,对资助贫困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管理,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
贫困生的问题依然存在,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资助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资助标准往往是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学费、生活费的支出情况来确定的。
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因为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完全能反映其实际的经济困难程度,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贫困生资助的情况,而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2. 资助政策执行不到位虽然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资助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一些学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有所偏差,有些贫困生可能因为政策执行不到位而得不到相应的资助。
3. 贫困生资助管理不规范贫困生资助管理不规范会给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些学校在资助工作中会出现贪污、挥霍等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二、解决对策解决资助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需要完善资助标准。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家庭的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家庭成员的人口状况等多个方面来确定学生的资助标准,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为了解决资助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落实好资助政策的各个环节,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应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大对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为了规范贫困生资助管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建立健全的资助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助都有依据可循,避免出现滥用资助、挥霍浪费的情况。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贫困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助的方式不够灵活、资助对象不够全面、资助机制不够完善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一、问题分析1. 资助方式不够灵活当前,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方式主要是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这种方式对于某些贫困生来说会显得有些笨重。
例如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生活费方面也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由于助学贷款主要用于学费和住宿费的缴纳,对于生活费的支持并不够。
现有的资助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
2. 资助对象不够全面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而对于一些家庭虽然不是特别困难,但也无法负担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资助。
这些家庭的学生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
3. 资助机制不够完善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学生申请资助的程序和条件设置并不合理,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学生也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资助,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二、建议针对资助方式不够灵活的问题,高校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助方式,比如可以设立特殊困难补助金,专门用于资助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设立生活补助金,专门用于资助生活费不足的学生。
通过多元化的资助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为了解决资助对象不够全面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更加全面的资助对象数据库,对所有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进行定期摸底调查,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
高校也可以设立相关的帮扶措施,比如开设兼职工作岗位,为一些较为困难的家庭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
为了解决资助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资助申请程序,规范资助条件的设置,确保每一个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
正是因为更多地学生不断进入高校,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贫困生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因此,贫困生资助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对这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
1987年以来,教育部(国家教委),财政部就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
”等五项内容。
2005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学生资助中心,重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各项政策,对全国各个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规范指导。
近几年,国家还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陆续实行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将高校学费的10%用于助学基金,各个高校根据具体情况设立若干勤工助学岗位等等,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并大力贯彻落实,目前
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的工作目标,切实保障了广大贫困学子“学有所教”。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
制定贫困生认定标准是高校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没有宏观的全面把握和认识,没有制定多层面、多方位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对贫困生认定仅凭某一方面标准,如《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学生生源地经济困难证明等。
[1]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差异较大,所以对贫困的认定标准有很大地偏差。
目前,这类证明材料的可信度也引起了不少关注,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家长文化素质低,不懂得如何办理相关手续,无法获取这类证明;而有些家庭通过私人关系,轻松获得此类证明,反而使一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享受了国家资助。
另一方面,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较多个人主观意识。
现在许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时,均采取各二级学院拟定贫困生资格名单,而二级学院中认定贫困生资格的主要工作人员就是辅导员、班主任,他们的判断力、观察力和决断力毕竟有限,很难保证认定过程中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还有一些高校采取民主评议来认定贫困生资格,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一般不少于年级(或班级)总人数的10%,让生活在贫困生身边的同学们参与认定工作,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规范
性。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许多学生碍于情面,经常投出“人情票”,甚至有的贫困生通过贿赂这些评委,为自己拉票。
有的评议小组为了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采取“学生轮流分年受助”,“轮流坐庄”的形式认定贫困生资格。
这些客观原因都影响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认定工作带来许多难度。
(二)真正惠及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单一
在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完善,现在基本形成了由“奖助学金类、助学贷款类、困难补助类、学费减免类、勤工俭学类、社会资助类”的六大体系。
奖助学金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
助学贷款类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
其中,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力度和规模最大,是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
困难补助类主要包括:特别困难补助和、临时生活补贴。
学费减免类主要包括:全额减免与部分减免两类。
社会资助类主要包括:企业奖学金、慈善基金和扶贫帮困专项基金等。
可是在现实操作中,贫困学生受助的主要形式就是奖助学金类的资助。
就助学贷款类而言,许多贷款的金融机构觉得手续繁琐,影响他们放贷的积极性,也为了回避风险,在办理贷款时设置了许多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
[2]
对于困难补助类的资助,如特别困难补助,各高校在资助对象资助对象上的选择主要是“特困生”,这样地资助范围较小。
而在许多高校中,能够全额或者部分减免学费的学生也是较少数。
目前,各个高校引进的社会资助也比较有限。
所以,虽然我们的资助体系已经建立,但是却不够健全,还不能够使全部地贫困学生受益。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
从国家层面来讲,应切实规范地方职能部门的认证程序,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公开、透明的认定流程,做好认定材料的备案工作,方便高校查询核实,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提供依据。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对影响认定标准的各项指标,如各地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生家庭详细情况等,应积极地与地方职能部门沟通,力争制定出最结合实际的评定标准。
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尽可能通过密切联系学生,观察学生的衣食住行,调去参评学生的手机通话费用清单、银行资金往来清单等等,多方面的去发现和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减少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盲区,建立动态的贫困生信息库,做到“能上能下”,帮助更多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
除此外,还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参与评议的学生干部或普通学生严格要求,杜绝“人情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对参与评议的所有成员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举报制度,严格处理徇私舞弊、拉帮结
派和轮流坐庄等不良现象。
(二)健全资助体系让更多贫困学生真正受益
针对目前真正惠及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单一的情况,首先,需要不断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降低一般商业助学贷款利率,简化办事程序,真正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其次,高校应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多方筹集资金,根据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建立长期性的困难补助。
第三,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出台相应政策,为愿意到偏远地区和艰苦岗位上工作的贫困学生减免学费。
第四,增设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通过与校内、校园周边租用校属场地从事经营生产的企业、商铺签订雇佣协议,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勤工助学岗位。
第五,各高校应积极寻求多种资助渠道,吸纳社会慈善资助,与企业签订培养定向人才协议进行有偿捐助。
[参考文献]
[1]陈月文,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问题与对策,时代教育,2009,(7)
[2]杨立新,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9)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