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题历史复习

【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题历史复习

知识梳理
精神文明
二 思想界异常活跃
1.道教系统化:道教兴起于东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晋葛洪结合 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 朝时,陶弘景吸收了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2.佛教与反佛斗争激烈: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迅速传播。佛教宣扬灵 魂不死、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维护统治。反佛 思想产生,代表人物范缜,在《神灭论》一书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 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 在;形体灭亡,精神也就灭亡。其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 展。
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血缘 军功 品德 门第 才学
演变趋势
选官标准 选拔方式 主要启示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以史为鉴
有人说现在的 公务员考试是 对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的批判 和继承,对此 应该怎么理解?
吸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等因素,舍弃其 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
《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
是( )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
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知识梳理
经济文明
(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 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 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 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
B
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解析:选B 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守 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 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 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3.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不精谱学,
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豪强大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2.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
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
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 )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
2、出现三省体制,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门阀政治形成
门阀士族: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
(3)门阀政治的形成 所组成的政治集团
寒门(庶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
①原因:
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
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 皇帝依赖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
东晋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朝
南朝
220-280
280-316
317-420
420-589
三足鼎立
短暂统一
北乱南稳
南北对峙
民族融合: 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 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表现: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经济农耕化、生活方式汉化 方式:战争、改革、迁徙、交往

【新教材】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2021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新教材】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2021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共24张PPT)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抓题眼 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战乱时期南朝的艺术风格不一致, 这鲜明地体现出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找错点“决定”表述不当,仅是“影响”而已;“不可超越”表述 绝对化;“更替”影响“标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高考真题】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 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 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 “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 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均田制: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政府推行的土地分派制度。 东 汉末北方处于战乱,人口南迁,为担保国度钱粮来历,北魏孝 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宣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2、庄园经济(早期荫附制,中唐后是租佃制)
庄园经济:形成于西汉末期,至东汉时期逐渐 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形式,魏晋形成高潮, 田庄的主体是:豪族、勋臣、贵戚,特点是 “闭门成市”和拥有私人武装。私人武装是造 成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混乱动荡和格局的重要 因素。中唐后演变为租佃制模式下的庄园经济。
2.(2019•“江淮十校”联考)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 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 十几倍,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 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 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 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拓展认知】
士族门阀下的庄园经济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有编户齐民下的自耕农经济,还有屯田制 和均田制,士族门阀控制的占田制和庄园经济。

2021年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2021年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专题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三国(220~280)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265~317)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晋(317~420)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420~589)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原因东汉魏晋时期,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向着民族融合发展。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与汉族经济文化相比,鲜卑族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鲜卑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及对百姓巧取豪夺,使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大力推动。

2.内容(1)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掌握的编户,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2)整顿吏治。

制定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以政绩的好坏为标准,对官吏进行考核。

(3)颁布均田令(485年),实行租调制。

内容:国家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按照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影响:均田制保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均田令不侵犯地主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官吏可以授公田,地主的利益也得到保障。

农民分得一定数量土地,政府确定租调数额,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民族融合。

(4)迁都洛阳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原因:平城气候恶劣,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京城需要;地处偏僻,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北方柔然族逐渐强大,对北魏造成威胁;为摆脱旧贵族保守势力对改革的阻力。

(5)改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改穿汉服、改汉姓、改说汉话、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山师附中第07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通史版)之中国古代史

山师附中第07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通史版)之中国古代史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之魏晋南北朝史总论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破坏。

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

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通过把握三国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成就。

【学习目标】1.掌握三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2.探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分析其弊端。

3.了解该阶段民族融合、民族交融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发展。

4.分析儒学面临的挑战,认识文化领域的变化。

第07 讲魏晋南北朝经济、政治与文化【知识整合】一、魏晋时期的经济:该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五胡内迁,北方民族政权更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特别是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初见成效,这是经济活动中的新现象与新趋势。

(一)农业1.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曹魏的翻车。

2.土地制度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

3. 江南的开发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4. 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

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威胁国家财赋征发,政府就会采取限制或灭佛政策(如周武帝灭佛)(二)手工业1.冶金业--- 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 .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三)商业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 草市”,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四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课标、考纲要求: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了解政权的更替和政局的动
荡、民族的融合;掌握选官制度、土地与赋税制度;列举孝文帝改
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
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南方农业的开发;灌溉工 具的改进);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成就(冶铁业、造纸业、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一)政权的更替:
实现过北方黄河流域统一的有南哪朝些政权?

(221—263)
东 晋

(317—420)
东 汉

西 建立(266—316) 晋 统一(280—316)
(220—265)
齐梁陈 东魏 北齐

(222—280)

北 建立:386

魏 统一:439

西魏
北朝 (304魏—晋43南9)北朝时期的政治经 济和思想文化
文化进步、边疆开发、赈济灾荒济、和抵思御想侵文略化、提高国际地位等)。
B、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 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 深远;
③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
促①②③政 经 民成治济族国响凝统因因因家深聚一素素素⑤④: : :远力、统一中中 封 民局;和巩批一华央 建 族部向固杰民的集 经 频统心和出族因权 济 繁一力发人在制 的 交出素展;物历度发往现:作如的展,史、出秦建使民发力不始立各族量展可皇和地融对过磨发区合、比程展间增灭变唐中为联强化的太形统系,为贡宗成一加有全献、了提强利国。康一供,于性熙股制 奠 统统帝度 定 一强一等保 了 。大奠为障 物定的国. 质基民基家础族础。的。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各国「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国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

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氐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与经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与经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与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经济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和调整。

本文将从制度和经济两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体现了国家政治形态的不断变迁。

首先是东汉末年,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王朝统治的瓦解,这也为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晋等多个政权,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而各政权之间的斗争、统治者的更替,也带来了政治制度的演变。

在晋朝建立后,晋武帝重视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加强了皇权的集中,减弱地方豪强的势力。

同时,晋武帝还推行了“九等中正制”,确立了权臣世族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了皇权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朝朝政逐渐腐败,权臣尚书令持续掌握实权,导致政治制度不断失衡。

至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形成“八王之乱”,政治局势再次混乱。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

首先,农业是当时经济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有所恢复,但由于战乱频繁,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农业生产陷于停滞。

其次,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之一,以制造瓷器、丝织品和铁器为主。

特别是在魏晋时期,瓷器生产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瓷器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最后,商业的发展有限,但也有一定的规模。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交通不便,商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在南朝刘宋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城市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政治制度的失衡与政治腐败导致了社会动荡和农村土地兼并,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政治局势的动荡也影响了商业的发展,战乱频繁导致了交通不便,限制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⑵、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社会相对安定;④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纺织业:①魏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②蜀锦行销吴魏;③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矿冶业:①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②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③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

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

造纸:①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

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

②土地不得买卖。

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高考历史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复习点

高考历史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复习点

专题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一、先秦时期: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勃兴时期。

二、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四、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宋元时期: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专题二、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专题三、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一、 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二、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题四、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四、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五、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专题五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专题六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
一、20世纪上半期经济模式的探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17
二、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美苏争峰、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

1945年至今。

是两种社。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220—420) 南朝(420—589) 北朝(439——581)
阶段特征
政治:中国古代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士族门阀政治成为特色
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各民族经 济交流加强,封疆生产方式向边疆拓展。
文化:科学技术取得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文学艺术和三 教并行发展。
一、构建位受到冲击


朝 思
科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科 书法: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书圣王羲之

文 化 绘画:注重以形写意----顾恺之
一、构建知识体系
中央官制:形成三省体制
魏 晋 南 北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朝 政 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
概念: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评价:实行之初,尚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选出 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形 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阻碍了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一、构建知识体系
耕作技术: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耕耙技术 农业
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发明翻车


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南 手工业

制瓷业:北方烧出成熟的白瓷
朝 商业:魏晋南北朝时商业萧条

魏晋南北朝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演变 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魏晋南北朝深度解析

魏晋南北朝深度解析

魏晋南北朝深度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跨度大概从220年到589年,历时约36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型。

以下是魏晋南北朝的深度解析:一、历史背景1. 魏晋南北朝是三国时代结束后的时期,中国政治陷入了动乱的局面。

2.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央政权的衰落,地方诸侯的崛起,政治分裂和割据现象普遍。

3. 同时,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

二、政治制度1.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比较频繁,呈现出演化的趋势。

2. 魏晋时期,官僚制度开始逐渐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等高官相继出现。

3. 随着南北分裂,北方政权逐渐形成军阀政治,南方则有多个政权相互竞争。

三、经济状况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中心。

在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逐渐从粮食转向了棉花、茶叶、丝绸等生产。

2. 由于地方诸侯的割据现象普遍,人口流动增加,城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3.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货币、市场和商业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文化思想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动乱的原因,士族文化开始大规模发展,成为时代的主要思潮。

2.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新的发展,儒学更加注重“内圣外王”,主张以“德性”来统治社会。

3.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以上是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深度解析。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这个时期的人们,也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制瓷业
烧出成熟的白瓷。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 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三教并行(儒佛道)
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是对《老子》
《庄子》和《易经》的研究和解说。是魏晋时期的主 要哲学思想,是道家和儒家融合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 思想。
道教:东成汉道时教期。民以间 阴流阳行五的行神解仙释方治术国和之道道家,学 宣说扬相散结财合救,穷形,
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导致鲜卑族灭亡
B.迁都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D
C.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D.否定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进步性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江南经济的大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江南经济的大发展
农业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

十六国 西
自食其力。
佛教:西 域汉求末佛年法经,中 请亚来传两入名中高国僧内,地用。白东马汉驮明来帝佛派经使。臣明到帝西让
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专门建造了白马寺。
2.农书
《齐民要术》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 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齐民要术》
重农抑商
3.数学
时代:南朝
人物:祖冲之
成就: ①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点后六位数; ②著《缀术》等书。
思想
思想:儒受冲击,佛、道、儒三教并立; 文化:出现书法;
一、国家分裂、社会大动荡
国家分裂
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北朝:439——581
263

220
265
西

221 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