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名次评定的方法分析
运动比赛评分办法及评分表
运动比赛评分办法及评分表
评分办法
每个运动比赛都需要一套公平、准确的评分办法来评判参赛选
手的表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运动比赛评分办法:
1. 技术评分:评判选手在比赛中展示的技术水平。
根据比赛项
目的特点,设立不同的评分标准,如动作的难度、完成的准确度等。
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
2. 表演评分:评判选手在比赛中的整体表演。
考虑选手的演技、舞台表现、创意等方面的表现。
评委根据选手的整体表现给予相应
的分数。
3. 速度评分:评判选手在比赛中的速度表现。
根据比赛项目的
要求,评判选手完成任务的时间。
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4. 准确度评分:评判选手在比赛中的准确度表现。
根据比赛项目的要求,评判选手的准确度,如射击目标的命中率、项目得分的准确度等。
准确度越高,得分越高。
5. 体能评分:评判选手在比赛中的体能表现。
根据比赛项目的要求,评判选手的体力、耐力等。
体能表现越好,得分越高。
评分表
以下是一个运动比赛的评分表示例:
评分表中每一行代表一个选手的评分情况,每一列代表一个评分项目的得分。
以上是关于运动比赛评分办法及评分表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评分办法和评分表可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进行调整和细化。
排定体育比赛的名次
排定体育比赛的名次——竞赛图模型目前正规的体育比赛有很多种赛制,有单循环赛,双循环赛,分组循环赛和淘汰赛等等。
譬如乒乓球团体赛,预赛阶段通常采用分组循环赛,每个小组的第一名进入复赛。
复赛的两个小组的胜者进行决赛,决定冠军属于谁。
而单打比赛,由于参赛人数较多,一般采用淘汰赛。
淘汰赛的名次是显而易见的,胜的场次越多名次越靠前,不败者为冠军。
对于各种循环赛的排名,要做到绝对公平合理,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先来看单循环赛的名次应该如何排定。
例如有5个选手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比赛是按单循环制进行。
每场胜者得一分,负者得零分,5个选手分别用a,b,c,d,e表示,假定比赛结果如下:a胜b,d,负于c,e;b胜d,负于c,e;c负于d,e;d胜e。
为了排出他们的名次,我们计算出他们的得分依此是:2,1,2,2,3,用向量s1=(2,1,2,2,3)表示他们的得分。
如果按此得分排名次,则e第一,a,c,d并列第二,b第五。
这样排名是否合理呢?我们发现在三个并列第二的选手中,d负于得分最少的b,而a,c 均战胜了b,似乎d应排在这三人之尾。
但是d虽然负于b,他却战胜了得分最高的e,而a和c 均负于了e,似乎d又应排在这三人之首。
究竟应怎样排名才合理呢?为此,我们把被某选手打败的所有选手得分之和作为该选手的第二级得分,构造出第二级得分向量s2=(3,2,3,5,5),s2相当于每个选手的对手分。
如果按对手分排名,则分不出d,e 的先后,也分不出a,c的先后。
再用被某选手打败的所有选手的第二级得分之和构造出第三级得分向量s3=(7,5,5,8,8),s3相当于每个选手的对手分的对手分。
依此类推,构造出s4=(13,8,12,13,17),s5=(21,13,21,29,33),s6=(42,29,34,54,55)。
s3 ,s4,s5中均出现某两个选手得分相同的情况,直到s6才出现各选手的得分都不相同,依照得分从大到小有一个确定的次序。
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
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是指在一项竞赛中,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计算其得分的公式。
这种计算方法常见于各种体育比赛、学术竞赛、游戏竞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
通过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可以更加客观地评定参赛者的表现,为他们的成绩进行排名,从而激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体育比赛中,常见的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是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相应的积分。
一般来说,第一名会得到最多的积分,第二名得到第一名的一定比例的积分,以此类推。
这种计算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参赛者的表现,也能够激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
在学术竞赛中,也常常采用类似的计算方法来评定参赛者的表现,以便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竞赛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比赛中,可能会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固定的积分,比如第一名得到10分,第二名得到8分,以此类推。
在另一些比赛中,可能会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相对的积分,比如第一名得到100分,第二名得到80分,以此类推。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都能够更加客观地评定参赛者的表现,为他们的成绩进行排名。
除了体育比赛和学术竞赛,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也在各种游戏竞赛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子竞技比赛中,常常会根据参赛队伍的名次来分配相应的积分,以便更好地评定他们的表现。
在棋牌游戏比赛中,也常常会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相应的积分,以便更好地激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
通过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评定参赛者的表现,为他们的成绩进行排名,从而激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些比赛中,可能会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额外的奖励,比如奖金、奖品等。
在另一些比赛中,可能会根据参赛者的名次来分配相应的荣誉称号,比如冠军、亚军、季军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参赛者争取更好的成绩,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竞赛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总的来说,竞赛名次积分计算公式是一种客观评定参赛者表现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
评委打分技巧
评委打分技巧评委在各种比赛和比赛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打分直接影响着选手的排名和最终的结果。
因此,作为评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准则来进行评分,以确保公正、客观和准确。
以下是一些评委打分技巧,希望对评委们有所帮助。
评委应该熟悉比赛或比赛的规则和标准。
了解比赛的主题,评分标准和要求,有助于评委更好地理解评分的重点和重要性。
只有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评分,评委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评委需要保持客观和公正。
评委在评分过程中不应受到个人喜好或偏见的影响,而应根据事实和标准来评价选手的表现。
评委应该尽量避免主观情绪的干扰,而是根据客观事实和标准来做出评判。
评委需要注重细节。
在评分过程中,评委应该仔细观察和分析选手的表现,注意细节和亮点,不要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只有对选手的表现有充分的了解,评委才能做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评委需要及时记录评分结果。
评委在评分过程中应该做好记录工作,及时记录每个选手的得分和评价,以免混淆或遗漏。
评委应该确保评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评分的公正和客观性。
评委需要与其他评委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评分过程中,评委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讨论和研究选手的表现,以达到更好的评分结果。
评委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以提高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评委打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评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评委应该熟悉比赛规则和标准,保持客观和公正,注重细节,及时记录评分结果,与其他评委合作交流。
只有这样,评委才能做出准确、公正和客观的评价,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公正产生贡献。
希望以上评委打分技巧对评委们有所帮助,让评分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你知道体育竞赛怎样判定胜负和名次吗
课题你知道体育竞赛怎样判定胜负和名次吗
教与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步了解四种判定胜负名次的方法。
2、培养参加体育兴趣和爱好。
“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 了解体育活动的四种判定胜负的方法,学生在教师讲解比赛的方法、形式、规则各不同的情况下,学会判定胜负和确定名次的不同。
环节及内容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教师的讲解下思考,结合课的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改进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你知道体育竞赛怎样判定正负和名次吗?
2、教师讲解体育运动项目很多,比赛的方法、形式各有不同,所以在判定胜负和确定名次方法上也不相同。
举1-2项学生喜爱的常见体育项目,提高学生怎样判定的能力。
(1) 以时间多少,高度来判定。
(2) 以胜负局数,得分多少判定
(3) 在规定时间内以进球多少判定。
(4) 以完成动作难度,质量的得人多少判定。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如跑步、跳高等、乒乓球。
体育竞赛评分细则及评分表
体育竞赛评分细则及评分表
背景
体育竞赛评分细则及评分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平、客观地评
判参赛者在体育竞赛中的表现。
本文档将提供一套清晰的评分细则
和评分表,以便评委和参赛者都能明确了解评分标准和流程。
评分细则
以下是体育竞赛的评分细则:
1. 技术表现:评估参赛者在比赛中展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应考虑动作的准确性、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
2. 发挥和创新:评估参赛者在比赛中展示的创新和特色。
应考
虑参赛者在表演、策略或其他方面的独特表现。
3. 赛前准备:评估参赛者在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应考虑参赛者
的健康状况、锻炼情况、装备等方面。
4. 团队合作:评估参赛者在团队竞技项目中的合作能力和配合程度。
应考虑参赛者与队友的默契度、沟通能力等方面。
5. 竞争心态:评估参赛者在比赛中展现的竞争心态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应考虑参赛者的毅力、冷静、自信等方面。
评分表
以下是体育竞赛评分表的示例:
评分表中的每个评分项目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分值,评委应根据参赛者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总分可作为参赛者在竞赛中的综合评价依据。
此评分表仅为示例,实际应根据具体的竞赛项目和评委需求进行调整。
结论
体育竞赛评分细则及评分表的制定可以确保评分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参赛者和评委都能根据清晰的评分标准和流程来理解和参与竞赛。
希望本文档能对体育竞赛的评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注:本文档仅为示例,具体评分细则和评分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如何判定跳高、跳远比赛的名次
如何判定跳高、跳远比赛的名次跳高比赛成绩相等时如何判定名次1、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2、如成绩仍然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3、如成绩仍相等:(1)如涉及第一名时,则在造成其成绩相等失去了继续试跳权利的最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撑杆跳高为。
他们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有关运动员必须要参加决定名次的每次试跳。
(2)如成绩相等而不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并列。
跳高比赛的最终名次判定十分繁琐,即使是专业体育教师有时也会梳理不清。
出错原因往往是受其他田赛的影响。
如:远度最终名次判定是先最远,如相等看次远,再相等看三远……以此类推,决定名次。
在比赛中,有时会把远度名次判定迁移到跳高中来。
如先看最高高度谁失败的次数少,如相等再看次高度上谁失败的次数少……以此推之。
这样就陷入了一个判断误区,形成错误判断。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判定跳高比赛的名次呢?下面就规则及多年教学比赛经验,谈一下个人看法。
如图(1):(Ο:表示成功×:表示失败-:表示免跳)从上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三人都跳过了1.41米,且都是第二次过杆,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看三人全程失败总次数。
则甲乙为前两名,丙为第三名。
甲乙再通过降升横杆来决定第一名。
这只是较为常见的一般情况的判断,如果遇到多人或更复杂的情况将如何处理呢?图(2):看到图(2)成绩表,首先看甲乙丙丁四人的最高高度是1.55米,而乙是第二次(最先)过杆,则为第一名;其余三人要看失败总次数,而丙为最多,则是最后一名;再看剩下二人,由于二者失败总次数一样,所以就只能看最后一项的试跳总次数,其中甲是9次,高于丁,因此,丁为第二名,甲为第三名。
跳远的成绩判定跳远:一、按预赛和决赛总共6次成绩中最好的一次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名次。
二、如果6次成绩中最好的一次成绩相同,就看次优成绩,次优成绩好的名次靠前。
比赛打分方法
比赛打分方法比赛的打分方法因比赛的性质和要求而异,但通常都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以下是制定打分方法的一般步骤:1. 确定比赛目的和评判标准:在制定打分方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比赛的目的和评判标准。
这有助于为参赛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评委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确定打分维度:根据比赛的特点,制定一至多个打分维度。
这些维度可以是技术水平、创意性、表现力、整体评估等。
确保每个维度都与比赛的目的和评判标准相符合。
3. 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为每个打分维度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以便评委能够准确评估参赛者的表现。
评分标准应尽可能具体、客观,以便消除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4. 确定分值范围:为每个打分维度分配分值范围,以便评委根据参赛者的表现进行打分。
分值范围应根据比赛的规模和重要程度而定。
5. 确定评委组成:组建一支具备相关领域知识和经验的评委团队。
确保评委们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估参赛者的表现,并根据打分方法和标准给出准确的分数。
6. 培训评委:在比赛前,对评委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比赛的规则、打分方法和标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评分尺度的解释、常见问题的处理等。
7. 实施打分:在比赛过程中,评委们根据打分方法和标准对参赛者进行打分。
确保评委们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定进行打分,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性的干扰。
8. 汇总分数:在比赛结束后,将所有评委的分数进行汇总,计算出每个参赛者的总分。
确保分数汇总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得出最终结果。
9. 公布结果:及时公布比赛结果,以便参赛者和观众了解评分过程和结果。
公布结果时,应说明每个参赛者的总分和在各个打分维度的得分情况。
总之,制定合理的打分方法是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客观的重要环节。
通过明确评判标准、制定详细的打分维度和评分标准、组建专业的评委团队并对其进行培训、实施公正的打分过程以及准确汇总分数,可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知识]篮球比赛名次判定
篮球比赛名次判定D.1 程序球队应按他们的胜负记录来排列名次,胜1场得2分,负1场(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得1分,比赛因弃权告负得0分。
D.1.1 如果在这个排列中两个球队积分相等,则以两个队之间比赛的结果来确定名次。
D.1.2 如果两个队之间在比赛中的积分和得失分率仍相同,则以两个队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来确定名次。
D.1.3 如果在排列名次中两个以上的球队积分相等,再次排列中只考虑积分相同的球队之间的比赛结果。
D.1.4 如果再次排列后仍有球队积分相同,然后只考虑积分相同的球队之间的比赛结果,用其得失分率来确定名次。
D.1.5 如果仍有球队积分相同,则用在组内所有他们的比赛结果的得失分率来确定名次。
D.1.6 如果在任何阶段,用上述准则将众多排列相同的球队减缩到只包含两个球队排列相同,则上述D.1.1 和D.1.2款程序将适用。
D.1.7 如果在任何阶段,减缩后仍包含两个以上球队排列相同,则重复上述D.1.3款开始的程序。
D.1.8 得失分率总是用除法来计算。
2 例外:如果只有三个球队参加比赛,并用上述的步骤(除得的得失分率完全相同)不能决出名次,则用得分来确定名次排列。
举例:A、B、C之间的比赛结果:A对B 82:75A对C 64:71B对C 91:84球队比赛场数胜负积分得失分得失分率A2113146:146 1.000B2113166:166 1.000C2113155:155 1.000因此:第一名 B 得166分第二名 C 得155分第三名 A 得146分如果在上述所有的步骤后球队仍排列相同,将用抽签来决定最终的名次排列。
抽签的方法由技术代表或由当地比赛的组织者确定。
D.3 名次排列规定的进一步举例:D.3.1 两个球队积分相等并且他们之间只赛了一场。
球队比赛场数胜负积分A5419B5419C5328D5237E5237F5055A和B之间的比赛胜者将是第一名,D和E之间的比赛胜者将是第四名。
比赛名次评定的方法分析
比赛名次评定的方法体育比赛一般以获胜次数多少排列顺序,这个顺序就是名次。
但是名次的评定不是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根据规则和竞赛规程规定的方法计算产生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定名次,不仅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比赛结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参赛者的积极性和比赛的竞争性。
体育比赛的项目很多,比赛方法不同,名次的评定也有其各自特定的方法。
一、篮球比赛的名次评定篮球比赛,采用循环制方法进行时,其名次是按照规则,以积分的多少来决定的。
(1)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而告负),弃权得0分。
按积分多少次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
(3)如遇两队以上的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的成绩来决定名次。
如名次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如仍相等,再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来决定名次。
(4)比赛如弃权,弃权队名次列后,各队与弃权的比赛成绩均以“0”计算。
二、排球比赛的名次评定排球比赛,通常采用单循环制或分组循环加交叉赛方法进行。
循环制比赛,名次评定方法如下:我国和国际现行排球竞赛确定名次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按照积分的多少决定名次。
即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1)两队积分相等,则以他们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他们在全部比赛的胜局总数与负局总数的比值(C值)大小决定名次,C值大者名次列前:若再相等,则以他们在全部比赛中的总得分数与总失分数的比值(Z值)大小决定名次,Z值大者,名次列前。
此外,为了选拔和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有时可作一些特殊的规定。
例如,报名的年龄、身高及高个队员上场比赛的人数、次数等,如不符合特殊规定,则在该队总积分中扣除一定的分数。
又如,进行身体素质测验和技术评定,然后将两项成绩折合为分数,与该队比赛得分综合计算,最后确定名次等。
足球队排名问题II层次分析法
AW
a2, 1 L
a2, 2 L
L L
a1, n a2, n L
w1 w2 L
n
w1 w2 L
nW
(3)
an,1 an, 2 L
an,
n
wn
wn
这说明W 还是成对比较矩阵A的特征向量,对应的特 征值为n,理论上已严格地证明了n是A的唯一最大特
征值。按类比法,我们也可以用求最大特征对的办
法来得到重要性向量。这就是下面的特征根法计 算相对权重的由来。
(1)权重计算方法
已知n个元素u1,u2,…,un对于准则C的判断矩阵为A,
求u1,u2,…,un对于准则C的相对权重 1,2 ,L ,n ,
写成向量形式即 W (1 , 2 , , n )T .
①列和归一化: 将判断矩阵A的n个行向量归一化
(iii)A的任意两行成比例,比例因子大于零,从而 rank( A) 1 (同样,A的任意两列也成比例)。 (iv)A的最大特征值 max n ,其中n为矩阵的阶。A的 其余特征根均为零。 (v)若A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W (w1, w2 , L , wn )T
w1
w2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 1
wn
a1, j
a2,
j
M
an, j
(2)
根据类比性,我们猜想因素的重要性向量与成 对比较矩阵之间也有同样的关系存在。这就是 下面给出的计算相对权重的列和归一化方法的 思想。
类似的分析还可给出几何平均法计算权重的思想。
对(1)式进一步观察,还有
a1,1 a1, 2 L
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 合,把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和数量化,在目标结构复 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尤为实用
比赛排名总结
比赛排名总结1. 引言本文旨在对比赛排名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整理数据并结合相关情况进行解读,以提供相关决策和指导。
比赛排名作为一种评价参赛者成绩的方式,对于参与者和组织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排名的分析,可以了解各参赛者的表现以及各项指标的差异,从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数据整理与分析下面是比赛排名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2.1 参赛者表现统计根据比赛的得分情况,将参赛者按照得分进行排序,得到参赛者的排名。
同时,统计每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并将其绘制成直方图,使得数据更加直观。
2.2 参赛者分组情况根据参赛者的不同特点,将其进行分组。
可以根据参赛者的性别、年龄、经验等情况进行分组,并计算每个分组的平均得分,以及各个分组之间的差异。
同时,绘制箱线图来展示分组的得分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参赛者的表现。
2.3 参赛者历史表现对比对于有多次参赛记录的参赛者,可以对其历史表现进行对比。
可以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来展示参赛者在不同比赛中的得分情况,以便观察参赛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2.4 观察与发现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和发现。
例如,有些特定的参赛者群体在表现上相对较好,或者某些参赛者的历史表现呈现上升趋势等。
这些观察和发现将为后续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3. 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3.1 结论总结通过对比赛排名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参赛者的表现情况、分组差异以及历史表现等方面的结论。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参赛者表现较好,哪些分组差异较大,以及哪些参赛者在历次比赛中表现较好等结论。
3.2 建议提出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例如,对于表现较好的参赛者,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以鼓励其继续发展和提高;对于分组差异较大的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平衡各个分组的竞争力;对于历次表现较好的参赛者,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培训等建议。
4. 总结通过对比赛排名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对参赛者的表现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名次判定与成绩相等的处理方法
田赛高度项目的名次判定与成绩相等的处理方法:在田赛高度项目比赛中,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然后以运动员个人最高成绩排列名次。
如出现成绩相等,则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然相等,如不涉及第一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如涉及第1名时,在造成其成绩相等失去了继续试跳权利的最低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1次。
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高或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cm,撑竿跳高为5cm。
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1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表5-20为跳高比赛前4名成绩相等运动员的名次判定示例。
表5-20跳高比赛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示例运动员跳高高度/m失败次数决名次跳高度/m名次1.75 1.80 1.84 1.88 1.91 1.94 1.91 1.89 1.91A O×O O×O ×××2×O×2B—×O—×O—×××2×O O1C—O×O×O ×××2××3D—×O×O×O ×××34注:O——成功;×——失败;———免跳。
——延误时间赛远度项目的名次判定与成绩相等的处理方法:田赛远度项目的名次是以该项目全部试跳、试掷中,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跳、试掷成绩来判定。
田赛远度项目判定名次时,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
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3优成绩判定,依此类推。
如仍相等,并涉及第1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次试跳(掷),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
1体育文化导刊 2013年1月 第1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1.Jan.2013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分析邓伟(广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南宁 530021)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结论: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调动了各地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地方与解放军体育代表团的矛盾、有利于整合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体育资源、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
同时它也引发东道主优势过大、有悖体育精神事件时有发生以及非奥项目的严重萎缩等问题。
建议适当改革奥运会成绩带入制度、对运动员交流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延长运动员交流年限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全运会比赛环境。
关键词:体育管理;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作者简介:邓伟(1976-),男,壮族,广西防城港人。
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是我国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
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伴随着全运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在传统计分排名的基础上增加了“奥运成绩带入制”、“双计分制”以及“协议计分制”等,可谓复杂至极[1]。
现阶段,我国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虽然调动了各地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解放军体育代表团与地方的矛盾,合理整合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体育资源,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孙福明假摔事件”、“故意认输”、“金牌内定”等。
本文旨在对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提供参考。
1 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的实施现状和特点分析1.1 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的实施现状全运会的计分排名办法随着我国不同时期的体育发展战略而有所变化。
在第1-5届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实行传统的金牌、银牌、铜牌制度,并对成绩突出者加分,但是并不区别对待非奥运项目和奥运项目。
第6届全运会的计分排名方式由以金牌为主的计分办法过渡到总积分排名,计分排名办法统计各代表团的团体总分,并且开始突出奥运会项目,但是差距并不是很大。
确定主观评分类项目比赛名次方法的探讨
Discussion on Method of the Subject-evaluating
Event Match Rank
作者: 文静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出版物刊名: 浙江体育科学
页码: 112-113页
主题词: 评分类;项目;确定;名次;方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测量学和统计学的理论,提出了确定主观评分类项目比赛名次新的方法,即对各裁判员评分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高优化处理和归一化处理来确定各裁判员的权重,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运动员最后得分来确定比赛名次。
这可保证运动员的比赛名次更加科学客观,也进一步提高比赛的公正性和欣赏性,具有实践意义。
体育学院《运动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课件
• 某公司举行篮赛,成绩如下,试排列三队名次。
• 得分:A :2+1=3; B :1+2=3; C:1+2=3; • 组内得失分数:
A队的得失分数为:得分(60+55)—失分(50+58)= 7 B队的得失分数为:得分(50+55)—失分(60+50)= -10 C队的得失分数为:得分(50+58)—失分(55+55)= -2
运动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
运动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
(一)单项成绩的评定方法 (二)团体名次的计算方法 (三)三大球的积分与名次确定
运动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
(一)单项成绩的评定方法 • 1.以客观的时间、距离、高度、重量、中靶环数等实际计
量来评定参赛者(或队)的成绩和名次。 例如,田径、游泳、举重、划船、摩托车、射箭等运动项目。
A队的得失分数为 B队的得失分数为 C队的得失分数为
结论为 队第一, 队第二, 队第三.
1、篮球比赛名次的确定 1)胜一场2分,负一场1分,弃权0分,积分多者列前,如相等则:
2)相同队之间的比赛胜负,如相等则: 3)相同队比赛之间的得失分数,如相等则: 4)相同队组内比赛的得失分数,如相等则: 5)计算得失分率,如相等则: 6)抽签决定名次。
20 1 25
17
25
25
12
25 3: 1 18
22 2 25
25
20
高 22
25 25
15
三 15 1: 3 25 16 3:1 25
25
25
25 3:0 15
组 25 1 20 25 2 20
25 2 22
20
22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赛名次评定的方法
体育比赛一般以获胜次数多少排列顺序,这个顺序就是名次。
但是名次的评定不是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根据规则和竞赛规程规定的方法计算产生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定名次,不仅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比赛结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参赛者的积极性和比赛的竞争性。
体育比赛的项目很多,比赛方法不同,名次的评定也有其各自特定的方法。
一、篮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篮球比赛,采用循环制方法进行时,其名次是按照规则,以积分的多少来决定的。
(1)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而告负),弃权得0分。
按积分多少次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
(3)如遇两队以上的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的成绩来决定名次。
如名次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如仍相等,再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
失分率来决定名次。
(4)比赛如弃权,弃权队名次列后,各队与弃权的比赛成绩均以“0”计算。
二、排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排球比赛,通常采用单循环制或分组循环加交叉赛方法进行。
循环制比赛,名次评定方法如下:
我国和国际现行排球竞赛确定名次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按照积分的多少决定名次。
即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1)两队积分相等,则以他们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他们在全部比赛的胜局总数与负局总数的比值(C值)大小决定名次,C值大者名次列前:若再相等,则以他们在全部比赛中的总得分数与总失分数的比值(Z 值)大小决定名次,Z值大者,名次列前。
此外,为了选拔和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有时可作一些特
殊的规定。
例如,报名的年龄、身高及高个队员上场比赛的人数、次数等,如不符合特殊规定,则在该队总积分中扣除一定的分数。
又如,进行身体素质测验和技术评定,然后将两项成绩折合为分数,与该队比赛得分综合计算,最后确定名次等。
现举例如下:
比赛得分:(参加比赛的队数—比赛名次)×6
身体素质测验得分:(参加测验队数—测验名次)×2
技术评定得分:(参加技术评定的队数-技术评定名次)×2
将上述3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则比赛名次在前者列前。
三、足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1.名次评定的一般方法
足球比赛一般采用循环制,其名次的评定基本上和篮、排球一样,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按同一循环中积分多少决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时,则按下列办法确定名次(表6-9)。
(1)两队积分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比赛的净胜球多少决定名次,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3)如净胜球数仍相等,则按进球总数多少决定名次,进球总数多者名次列前。
(4)如进球总数仍相等,则按负球总数多少决定名次,负球总数少者名次列前。
(5)如负球总数仍相等,可按“罚出场次数”和“警告次数”多少决定名次,“罚出场次数”和“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6)上述办法均不能确定名次时,则抽签决定名次。
足球比赛的记分方法和在循环赛中有两队以上积分相等排定名次的办法,须于赛前在竞赛规程中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每场比赛平局后的解决办法,如竞赛规程规定必须决定胜负时,则应延长30分钟为决胜时间。
如在决胜时间内仍成平局,则采用踢点球的办法决定胜负。
用循环制进行足球比赛还可采用:每场比赛在90分钟决出胜负的胜队得3分,负队得0分;90分钟赛成平局,通过互
射点球决定胜负,胜队得2分,负队得1分。
按在同一循环赛中所得积分多少决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两队积分相等时评定名次的方法
(1)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按两队之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的90分钟场数、互射点球胜场数、净胜球数、进球数的多少决定名次,多者名列前;如仍相等,则以他们在全部比赛中的90分钟胜场数、互射点胜场数、净胜球总和、进球总和的多少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四、乒乓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乒乓球循环赛的名次,按获胜次数多少决定。
获胜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如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员(或单位)获胜次数相同,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胜负比率决定(两队获胜次数相同时,可按他们之间比赛的胜负决定)。
在计算胜负比率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按获胜次数相同运动员(或单位)之间的次数胜负比率。
(2)如仍相等,则按比赛场数的胜负比率。
(3)如仍相等,则按比赛的局数胜负比率。
(4)如再相等,则按比赛的分数胜负比率。
五、羽毛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羽毛球循环赛的名次评定办法是按获胜场数多少决定名次,获胜场数多者名次列前。
如两名(对)运动员获胜场数相等,则按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如遇三名(对)或三名(对)以上运动员获胜场数相等时,则按以下办法决定名次。
(1)按在该组比赛的净胜局数决定名次。
(2)计算净胜局数后,如还剩两名(对)运动员净胜局数相等,则按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计算净胜局数后,还剩三名(对)或三名(对)以上运动员净胜局数相等,则按在该组比赛的净胜分决定名次。
(4)计算净胜分数后,如还剩两名(对)运动员净胜分数相等,则按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5)如果还有三名(对)或三名(对)以上净胜分数相等,则以抽签决定名次。
六、田径、游泳比赛的名次评定
(一)田径、游泳单项比赛的名次评定
1.田径的径赛和游泳各个单项的比赛名次评定
田径的径赛和游泳各个单项的比赛,均以裁判员在决赛中所计时间快慢决定名次,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
如计时成绩相同,则以终点裁判员判决的名次决定。
2.跳高、撑竿跳高比赛成绩相等时的名次评定
(1)在最后跳过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2)如按上述办法不能分别名次时,则应将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不包括最后高度上的共同失败次数)最少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3)如仍不能分别名次时,应将全赛中试跳总次数(包括成功
和失败的次数)最少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4)采取上述三项办法仍不能判定时:
①如属判定第一名者,可先在最后共同失败的高度上,再做一次试跳以决定名次(成功者列前)。
如仍不能判定名次时,则以降低或升高一个高度再定名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在每一高度上只能试跳一次)。
②如属判定第一名以外的其他名次,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说明:甲、乙、丙、丁四人均跳过1.92米,但均未跳过1.94米。
根据规则,丁在第二次即跳过1.92米,而其他三人在第三次才跳过的,所以丁为第一名。
其他三人在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以丙为最多,所以丙应列为第四名。
在全赛中试跳总次数,甲少于乙,所以甲为第二名,乙为第三名。
3.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成绩相等时名次评定
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成绩相等时,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时,则以第三较优成绩判定,余类推。
如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轮试跳或试掷,直到决定名次。
4.全能比赛的每名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总和排列名次
若总分相等时,则以单项得分多的项目较多者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判定时,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多者名次列前。
(二)田径、游泳比赛团体总分名次评定
田径、游泳比赛的团体总分名次评定办法基本相同,其评定办法如下。
1.按所获名次分的总和分的多少决定名次,总分多者名次列前
田径、游泳比赛的团体名次,是以每个参赛运动员在各个单项比赛中所获名次的得分为基础相加计算的。
如取前6名的名次分分别按7,5,4,3,2,1计分;如取前8名,名次分按9,7,6,5,4,3,2,1计分。
总分多的名次列前。
若有特殊规定,如接力、全能项目、破纪录等的加分,都必须在竞赛规程中作出明确规定。
2.团体总分相等时名次的评定
总分相等时评定名次的办法,应在竞赛规程中明确规定。
一般为:
(1)团体总分相等时,则在总分相等的队之间,以破纪录的项、次多少决定名次,破纪录项次多者,名次列前。
(2)如破纪录的项次数仍相等,则以获第一名数多少决定名次,获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
(3)如仍相等,则以获第二名数多者名次列前。
(4)如再相等,则按照上述办法类推,直至评定出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