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易错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
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集锦
![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895dd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6.png)
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集锦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易错知识点常常会让学生们感到头疼。
这些知识点需要我们用心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
本文将整理一些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古代文学常见错误古代文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常常会让学生们迷惑。
比如,对于古文词语的解释就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很多学生在阅读古文时,会对一些生僻的词汇理解不准确,导致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积累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多读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同时结合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解析进行学习。
二、修辞手法的混淆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其中的一些手法容易被学生们混淆。
比如,夸张与比喻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夸张是对事物的程度进行夸大处理,而比喻则是用一个事物来象征另一个事物。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文言文的翻译和鉴赏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其中的翻译和鉴赏更是让人头疼的知识点。
通过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文言文常见词汇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翻译和鉴赏。
此外,要注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言文。
四、现代文学中的主题与艺术手法在现代文学的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常常会出现偏差。
作品中的主题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而艺术手法则是作者运用语言和结构来表达主题的方式。
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
五、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比如,叙事和议论的混淆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叙事是叙述事情的发生过程,而议论则是对某个观点或者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避免混淆叙事和议论。
通过对这些常见易错知识点的整理和解析,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一语文的学习内容。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5eabf2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6.png)
高中语文常考常错的文化常识知识归纳1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6、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13、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2表提升官职1、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2、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5、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6、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7、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错误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错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a684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错误知识点总结在高一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的知识点,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给他们的语文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总结高一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错误知识点,并给出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1. 词义混淆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容易混淆一些词义,导致理解不准确或者表达不清晰。
例如,“时代”和“年代”是两个常见的词义混淆的例子。
正确的使用是,“时代”指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期,如“现代时代”、“文艺复兴时代”等。
“年代”指一个具体的年份或一段有限的时间内,如“六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
解决办法:学生应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熟悉各种词义,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混淆。
2.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在语文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结构,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些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经常出现错误,如逗号使用错误、句号和问号使用不当等。
解决办法:学生应多读优秀的文章,注意观察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同时,也要多进行标点符号的训练,加强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3.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高一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错误知识点。
学生可能会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代词引用不清晰等问题。
解决办法:学生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理解各种语法规则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积极参加语法教学和训练,通过书写和改错等实践活动加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4. 文章结构错误文章结构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有条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结构混乱、段落不连贯等问题。
解决办法:学生需要学会制定写作大纲,明确文章的逻辑结构。
每个段落都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并通过合理的过渡句使整篇文章的结构紧凑。
5. 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影响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准确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字母顺序颠倒、字母漏写、字母重复等问题。
解决办法: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拼写练习来掌握正确的拼写方式。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f3edad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e.png)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高中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知识点繁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一、字音字形1、多音字多音字是字音部分的易错点之一。
例如,“差”字,在“差错”中读“chā”,在“差不多”中读“chà”,在“出差”中读“chāi”,在“参差不齐”中读“cī”。
还有“载”字,“记载”读“zǎi”,“载重”读“zài”。
2、形近字形近字容易混淆,如“戊”“戌”“戍”,“崇”“祟”等。
“戊”读“wù”,天干的第五位;“戌”读“xū”,地支的第十一位;“戍”读“shù”,防守的意思。
“崇”是高大的意思,“祟”则表示不正当的行动或鬼怪。
二、词语运用1、近义词辨析一些近义词在词义和用法上非常相近,但又存在细微差别。
比如“侦察”和“侦查”,“侦察”侧重于察看,了解情况;“侦查”侧重于调查,侦破案件。
2、成语误用成语的使用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望其项背”常被误用于表示赶不上,实际上它表示能够赶得上;“不刊之论”常被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其实它指不可更改的正确言论。
三、病句1、语序不当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当,会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比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应该是“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
例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不能“浮现”,应把“精神”改为“形象”。
3、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或者成分多余。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句话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四、标点符号1、顿号的使用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并列词语都用顿号,如“概数之间不用顿号,确数之间要用顿号”,“他大约十三四岁”不能用顿号,“今天三、四组值日”要用顿号。
新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4a89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d.png)
新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学生进入高一阶段,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入。
在应对考试和课堂作业时,我们常常会犯一些易错的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一语文的知识,本文将归纳总结一些高一语文易错知识点,以便同学们能够避免这些错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一、词语辨析1. 死记硬背 vs. 灵活运用在高一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辨析问题。
例如,“辨析”和“辨明”的区别,前者强调辨别的过程,后者强调辨别的结果。
学生们容易死记硬背,而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做到灵活运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词语的用法区别,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
2. 词义的多样性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词义的多样性。
例如,“焦虑”在口语中是指内心的不安,而在医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病理状态。
当我们在阅读理解或写作表达中没有准确理解词义,就会产生误解。
因此,我们要注意从文中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多义词。
二、阅读理解1. 课文理解错误阅读理解是高一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有些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往往只看表面意思,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例如,当遇到诗歌作品时,我们应该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形式和意象来加深理解。
然而,很多学生只是读一遍这些课文,没有掌握课文的内涵。
因此,我们要善于通过推理、分析和引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来理解和阅读。
2. 阅读题目理解错误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有些同学容易出现对题目理解错误的问题。
例如,题目中要求选取与文章主旨相符合的选项,但有些同学只看到表面意思,没有仔细思考整篇文章的主旨。
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读完文章后,再次回顾题目,确保理解准确,避免因为题目理解错误而选择错误答案。
三、作文写作1. 文章结构不合理在写作文过程中,有些同学容易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内容的表达上,而忽略了文章结构的合理性。
一个好的文章应该具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并且要有明确的段落划分。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178c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高中语文易混知识点大全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容易混淆。
以下是一些常见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词义辨析古文中常常用一些生僻的词汇或含义不明的词语,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如,“夫妻”和“夫子”,前者指的是夫妇,后者指的是先生。
2.句子结构古文的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要能够理清其中的主谓宾关系。
有时候一个字的位置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果把“淡”和“甘”对调,句子的意思就完全颠倒了。
3.修辞手法古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要能够辨认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否则就会误解句子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的又一难点,以下是文言文阅读中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词语辨析文言文的词汇通常比较古老且含义丰富,需要我们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如,“箕”和“簸箕”,前者指的是一种盛粮食的器具,后者指的是一种用来清理谷物的工具。
2.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同样比较复杂,要能够理清其中的主谓宾关系。
有时候一个字的位置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马腹之具”和“具马腹之”,前者指的是放在马腹中的东西,后者指的是把东西放在马腹中。
3.文化背景文言文常常涉及到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要能够了解并理解其中的内涵。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暗示了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经过洗礼才能留下来。
三、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中的重点,以下是作文写作中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1.主题作文的主题是指文章要表达或者讨论的中心思想,要确保主题明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注意要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
2.逻辑结构作文的逻辑结构要合理、清晰,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要注意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3.表达方式作文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生动有趣,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5a8d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1.png)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易错知识点总结1.古汉语词汇的辨析:古汉语词汇使用丰富多样,一些近义词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容易混淆,如“率领”与“带领”、“陈述”与“报告”、“言辞”与“语言”。
考生需要注意掌握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2.文言文的虚词使用:文言文中大量使用虚词,如“之”、“者”、“乎”、“可”等,这些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补充、修饰等作用。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才能理解句子的完整意义。
3.动宾关系的理解:文言文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往往通过虚词“以”、“为”等来表示,考生需要准确理解动宾关系,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4.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辨析:文言文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考生需要具备辨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而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现代文易错知识点总结1.词语的辨析:现代汉语词汇也存在许多近义词、同义词,考生容易在使用时出现混淆。
例如,“未必”与“不一定”、“担忧”与“担心”、“贫穷”与“贫困”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避免使用错误。
2.语法搭配的错误:现代汉语语法搭配严谨,在表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考生容易在使用动词时搭配错误,如“对待”误用为“对付”、“到达”误用为“到来”等。
考生需要注意这些语法搭配的规则,避免错误。
3.逻辑推理的错误:现代文中常出现一些陈述、论证的句子,考生需要具备逻辑推理的能力,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因果关系的判断错误、概括归纳的误解、偷梁换柱的错误推理等。
4.修辞手法的理解:现代文中也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具体含义和应用,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意义。
三、文学常识易错知识点总结1.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读文学作品时,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有重要的帮助。
考生容易忽略这些信息,导致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7f9f35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3.png)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览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在一些知识点上犯错。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一、字音字形1、多音字多音字是字音部分的易错点。
例如,“强”字,在“强迫”中读“qiǎng”,在“倔强”中读“jiàng”,在“强大”中读“qiáng”。
再如“着”字,“着笔”读“zhuó”,“着急”读“zháo”,“走着”读“zhe”。
2、形近字形近字容易混淆。
比如,“戊、戌、戍、戎”这几个字,“戊”读“wù”,天干的第五位;“戌”读“xū”,地支的第十一位;“戍”读“shù”,防守的意思;“戎”读“róng”,军事、军队的意思。
二、词语运用1、望文生义有些成语的含义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容易望文生义。
比如“文不加点”,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不足为训”不是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2、褒贬误用一些词语有明显的褒贬色彩,如果用错了感情色彩,就会出错。
例如“始作俑者”是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是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开创好局面的人。
“凤毛麟角”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不好的事物。
三、病句1、搭配不当这是病句中常见的类型。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
例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主谓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这句话缺少主语,应去掉“由于”。
“大约有50 人左右”,“大约”和“左右”表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四、标点符号1、顿号的使用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有顿号和其他标点符号同时使用时,容易出错。
例如“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油料”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引号的使用引号的作用有引用、强调、特殊含义等。
要注意引号和其他标点符号的配合使用。
高中语文常见易错考点十大类
![高中语文常见易错考点十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9a55b6a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8.png)
高中语文常见易错考点十大类高中语文最常见易错考点(一)易错1 多音字误读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
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
二是词义。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
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
三是语境。
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
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
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
四是语体。
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
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 音近字误读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
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
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 形近字误读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哪些易错点?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哪些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35e1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d.png)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哪些易错点?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业的关键科目,其难度和重要性不可小看。
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特殊错误,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易错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升语文素养。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 字词积累不足:高中语文词汇量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对古今汉语的具体用法、词语、成语、文言虚词理解不到位,会导致阅读理解、写作思想感情出现偏差。
2. 语法知识模糊:对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病句辨析等语法知识理解不透彻,错漏判句型、误说修辞手法,造成文章逻辑不通、表达不清。
3. 文学常识缺乏:对不同文体、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了解不足,导致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解读和艺术鉴赏。
应对策略:坚持课前预习,及时查找资料、词典和工具书,积累字词、掌握语法知识。
关注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和文言虚词,梳理其常见用法和语境。
广泛阅读经典作品,积累文学常识,提高对不同文体、文学流派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能力不足1. 缺乏整体把握:只注重局部细节,忽视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造成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完整。
2. 理解片面: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没有看出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出现偏差。
3. 缺乏情感共鸣:对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缺乏共情能力,难以进行有效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感受。
应对策略:掌握文章的结构、段落划分、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注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内涵。
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情感体验和思考,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思想感情。
三、写作能力不足1. 审题不清、立意偏差:对题目具体的要求理解不准确,导致文章主题明显脱离,不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2.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遣词造句不恰当,语言平淡乏味,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
3. 文章结构混乱:逻辑关系不明确,结构松散,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感。
高考语文选择易错知识点
![高考语文选择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228f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3.png)
高考语文选择易错知识点语文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尤其是选择题部分。
高考语文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有些知识点容易引起考生的迷惑与错误,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针对高考语文选择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一、辨析词义混淆语言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知识点之一。
考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辨析词义的题目,例如辨析“悬殊”与“殊途同归”,“越发”与“愈发”,“卓有成效”与“事半功倍”等。
这类题目常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中。
要解答这些题目,考生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断词语的具体含义,而不是单纯依赖平时的语感。
二、修辞手法的辨析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中会涉及到修辞手法的定义、辨析以及应用。
在选择题中,考生可能会遇到与修辞手法相关的题目,如“下列句中的修辞手法是…”,或是“下列句中不属于某种修辞手法的是…”。
这种题目需要考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进行熟悉,以便正确判断。
三、名句或诗句的引用在高考语文选择题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名句或诗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类题目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要求较高。
考生需要通过对名句或诗句的理解,以及对上下文的分析猜测,找出与之相关的选项。
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多读名著能够帮助考生应对这类题目。
四、修辞句式的应用修辞句式在高考语文选择题中也常常出现。
考生需要根据对修辞句式的理解以及对句子结构的把握,找出最符合语境的选项。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注意抓住句子的主干结构,分清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平时多读经典名句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对于掌握修辞句式非常有帮助。
五、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语文考试中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考生需要根据语句的意思和结构,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得更准确、更流畅。
在选择题中,考生可能会遇到涉及标点符号的题目,要求考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根据语句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
六、音韵的辨析对于一些音韵相似的词语,考生容易辨析出错。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162b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2.png)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一、考点梳理在高三语文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常常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导致错误的出现。
下面将针对这些易错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二、易错知识点解析1. 同音字的辨析同音字是一类容易混淆的字词,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常见的同音字有:"薄/薄"、"洲/州"、"陪/赔"等。
在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中,同音字的辨析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多读、多练、多积累来提高辨析能力。
2. 词语搭配的错误在考试中,同学们时常会出现词语搭配错误的情况,如"熟悉于"、"举行国"等。
这些错误往往是因为对词语搭配关系不熟悉造成的。
对于词语搭配的正确使用,我们要多记、多用、多思考,提升自己的语感。
3. 语法错误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易错点中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主谓不一致、主语动词不搭配等。
要提升语法水平,需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掌握常见错误的根源和改正方法。
4. 阅读理解的错误在阅读理解中,同学们常常在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等方面出现错误。
这些错误往往源于不够仔细和缺乏思考。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读多思多练,做到细致入微,善于归纳总结。
三、解决方法1. 多做题针对易错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选择教辅书籍、模拟题、历年真题等进行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
2. 注意积累语文学科需要积累大量的词汇、修辞手法、典故等知识。
同学们可以通过背诵诗词、常见成语等方式进行积累,同时注重运用积累的知识点进行写作和阅读。
3. 多思考、多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难点或易错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多思考,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是备考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重点突破这些难点。
高考易错知识点语文
![高考易错知识点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99c8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2.png)
高考易错知识点语文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然而,语文考试中有一些易错的知识点,经常成为考生们的难点。
本文将针对高考易错知识点语文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常见易错的字词用法在语文考试中,常常有一些字词的用法容易被考生们混淆。
比如“许多”和“很多”,许多表示数量大,强调超出一般情况;而很多则表示数量多,不强调超出一般情况。
此外,还有“各个”和“各自”的区别,各个表示相互之间的独立,各自则表示每个人或物的个体性。
此外,还有一些形容词的用法容易让考生们混淆。
例如,“干净”和“整洁”,干净一词指物品、环境的没有灰尘、污垢;而整洁则指物品、环境井然有序,没有杂乱。
二、常见易错的语法知识点语法是语文考试中经常容易出错的一方面。
比如金韵文考试重点中的主谓一致问题,即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需保持一致。
此外,还有时态问题,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的正确运用。
另外,近年来语文考试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考点,如“的”字的使用。
考试要求考生们要正确使用“的”字,且意义必须完整,避免省略。
三、易混淆的病句改错在语文考试中,考生们往往会遇到需要改错的句子。
有一些句子容易被考生们改错,比如主谓不合,错将主语或谓语当作宾语等。
举个例子:“这个饭确实煮的很好”这句话中,“的”应该改为“得”,因为“很好”是形容词,作状语时用形容词加“得”。
四、阅读理解中易错的答题方法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考生们容易出现在理解上的问题,或者因为没有细心阅读而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在阅读理解题上出错,考生们应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时,应该仔细阅读问题,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
总之,高考易错知识点语文涉及到字词用法、语法知识、病句改错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考生们在备考时要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理解并合理运用。
同时,平时要多做各类语文题目,提高对于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习高中语文的错题集和知识点总结
![学习高中语文的错题集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68bb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0.png)
学习高中语文的错题集和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学习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和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
为了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错题及知识点总结。
一、错题集1. 问题描述:下面这句话中哪一个字词使用错误?"这篇文章的文采优美,绝对不似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写。
"答案及解析:文采优美中的"绝对"一词使用错误。
"绝对"在此处应改为"决不"或者"不可能"。
"绝对"意味着肯定和确定,而在描述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的文章时,用"绝对"显得过于绝对和绝对。
2. 问题描述:下面这篇文章中哪一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整天可是他依然没有完成任务"答案及解析:句子中的"了一整天"之后应该使用逗号分隔开来,形成并列的关系。
正确的写法是:"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整天,可是他依然没有完成任务"。
逗号的使用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二、知识点总结1. 诗词鉴赏在学习高中语文中,同学们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诗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些诗词作品,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对古代诗词背后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通过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要注重对诗词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
了解诗词的格律、韵律以及意象的构造和营造,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的美学特点和艺术成就。
2. 阅读理解高中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f3fb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b.png)
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备考是每位考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容易错过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容易错的知识点总结,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易错总结:1.倒文顺义:倒装是文言文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容易出现倒文顺义错误。
考生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倒装结构和倒装句型,特别是在翻译、填空和辨析等题型中需要格外注意。
2.双宾语的用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双宾语,考生需要注意宾语的顺序和搭配。
比如,“各举衣”。
要确保宾语的搭配正确,避免因为宾语顺序错误而导致句子意义不清。
3.主谓一致:文言文中的主谓一致需要注意。
有时候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太远的距离,容易出现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考生应该注意主谓的一致性,在翻译和改错题中特别注意。
4.虚词的运用: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的运用,如“之”、“乎”、“焉”等。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衔接的作用,考生需要注意在阅读文言文和写作中虚词的正确使用。
5.同时使用双音字和多音字:文言文中同时运用双音字和多音字的情况比较多。
考生需要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和用法,避免在阅读和写作中出现错误。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点易错总结:1.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主要有“从”,“所”,“以”等。
考生容易把这些引导词当作连词或代词来使用,导致句子结构和意义不清。
因此,备考时要对这些引导词的使用场景和用法进行掌握,避免在写作中出错。
2.谓语动词和主语的搭配:现代文写作中,谓语动词和主语的搭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有时候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太远的距离,容易出现谓语动词和主语不搭配的错误。
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意主谓的搭配,避免在写作中出现错误。
3.句子成分的搭配:现代文中句子成分的搭配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中,主语和宾语的搭配要正确,否则句子结构就不完整。
考生在备考时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句子成分的搭配,避免在写作中出现错误。
4.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现代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储备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储备](https://img.taocdn.com/s3/m/e5700e0af8c75fbfc67db254.png)
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储备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1(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
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高三最全语文重点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三最全语文重点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6e6590227916888586d745.png)
高三最全语文重点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高三学生在复习语文时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语文知识点11.字音识记倒涎(xián)锱(zī)铢(zhū)岑(cén)寂付梓(zǐ)王嫱(qiáng)憎(zēng)恶尺牍(dú)没镞(zú)嚼(jiáo)咬文嚼字(jiào)倒嚼(jué)咀嚼漂(piào)漂亮(piǎo)漂洗(piāo)漂泊乘(chéng)上乘(shèng)千乘之国藉(jí)狼藉(jiè)蕴藉隽(juàn)隽永(jùn)隽秀鲜(xiān)鲜活(xiǎn)寡廉鲜耻2.字形辨识辑(jí)辑录揖(yī)作揖楫(jí)舟楫缉(jī)通缉牍(dú)案牍犊(dú)牛犊渎(dú)渎职黩(dú)穷兵黩武椟(dú)买椟还珠蝉(chán)蝉联婵(chán)婵娟惮(dàn)肆无忌惮殚(dān)殚精竭虑涓(juān)涓涓细流娟(juān)娟秀绢(juàn)手绢3.词语释义援例:引用成例。
援,引用。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
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泛指写定著作。
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索然无味:也写作“索然寡味”,形容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4.词语辨析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易错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语文易错1多音字误读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
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
二是词义。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
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
三是语境。
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
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
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
四是语体。
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
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语文易错2音近字误读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
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
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语文易错3形近字误读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
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
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语文易错4形声字误读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明了形声字读音设误的主要形式,即故意以声旁注音或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的常读音注音;另一方面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语文易错5习惯性误读易错分析: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
如把“豇”读成ɡānɡ,把“埋怨”中的“埋”读成mái,把“涮”读成shuā,把“档”读成dǎnɡ等。
普通话基本功不扎实,在解题时常常会受习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是解决习惯性误读问题的最好方法。
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
一是注重分类整理。
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
二是讲究即时记忆。
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才去突击强记。
三是注意适时复习。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看、读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
语文易错6混淆形近字易错分析:有的形近字读音不同,因此读准字音,往往就能迅速确定这些字的字形。
这些字在实际书写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如读准“奴颜婢(bì)膝”,就不会误写成“奴颜卑(bēi)膝”;读准“火中取栗(lì)”,就不会误写成“火中取粟(sù)”;读准“病入膏肓(huānɡ)”,就不会误写成“病入膏盲(mánɡ)”。
还有许多汉字,孤立地记忆,常常比较困难,但如果将其同与之形似的或意思相关的字或词联系在一起,往往就能准确记忆。
如这样记“澡噪躁燥”:“澡”对“噪”、“躁”、“燥”说,你们一个开口就叫,噪音;一个跺脚就跳,暴躁;一个总用火烤,干燥,实在受不了啦,我得用水冲冲,洗澡去喽!语文易错7混淆音近字和同音字易错分析:对词义理解不到位时造成混淆音近字和同音字的原因。
作为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在生活中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要正字,就应该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
如“一筹莫展”中的“筹”是“计策、办法”的意思,不能写成“愁”;“察言观色”中的“言”是“语言”的意思,不能写成“颜”。
同时,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可根据对对应位置字形的辨析确定字形。
如“披星戴月”,从“披”就会自然联想出“戴月”而非“带月”;“山清水秀”,与“秀”对应的只能是形容词词性的“清”。
语文易错8混淆近义字易错分析:辨不清具体词语中关键字与别字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是造成混淆近义字的原因。
有些汉字,特别是一些读音和意义都相近的词语中的特定的字,必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才能确定。
如“沟通”与“勾通”,在表示贬义的语境中,只能用偏重勾结相通意思的“勾通”;在没有贬义的语境中,则要用中性词“沟通”。
又如在“为了侦察敌情,他们化妆成回娘家的新婚小夫妻”这句话中,“化妆”应改为“化装”。
语文易错9受前后偏旁的干扰导致失误易错分析:要向生活学习,巧辨字形。
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理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如“呕心沥血”,如果写成“沤心”,岂不满肚子“坏水”,又怎么能为事业、工作等费尽心思?又如“异口同声”,如果是“一口”,那么与谁“同声”?学问即生活,用心体味,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另外,有些词语,特别是成语,其形成与特定的典故有关,了解其来源,就能准确判定字形。
如“墨守成规”中的“墨”原指墨子,不能写成“默”。
语文易错10实词词义把握不准易错分析:从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近义词的结构方式来分析,可以找出近义词之间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
如从“测”与“控”这两个语素可以推知“监测”侧重于数据,“监控”侧重于事物的发展态势;从“赖”有“依靠”意可见,“信赖”比“相信”在程度上更深;“囊括”和“包括”都是偏正结构的合成词,从“囊”的“像袋子一样”的意思可见,其范围比“包括”范围大。
语文易错11实词色彩不当易错分析:把握不准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是造成实词色彩不当的原因。
词语在长期的使用中有其约定俗成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违背了这种“约定俗成”,就违背了语言规范。
如“大肆”、“充斥”都是贬义词;“商量”是口语用语等。
每一个句子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特定的语境,每一个语境都具有自身的语体色彩,并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感色彩,作者或褒扬什么,或贬斥什么。
所以,在用词时就要有所讲究:书面语境一般不用口语,口语语境一般不用书面语;褒义语境一般不用贬义词,贬义语境一般不用褒义词。
这要求我们:首先,从认知的角度把握特定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其次,我们要读懂句子并理解语境。
语文易错12实词用法不当易错分析:不能准确把握词语的使用对象、谦敬意味、语法功能,是造成实词用法不当的原因。
要遵照语法功能,巧辨实词搭配。
句中的搭配关系要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来确定,词语搭配一般具有较固定的规则,既要合乎事理,又要合乎习惯。
谦辞与敬辞都是以说话者为中心进行区别的,谦辞“谦”的发出者只能是自己,敬辞“敬”的对象只能是他人。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语的语法功能,为正确使用词语提供保障。
正确使用实词的关键在于对词汇的积累,在积累中关注近义词词义以及同义词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用法的细微差别。
语文易错13虚词位置不当易错分析:虚词位置不当是虚词使用中最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我们在考场上最容易失分的情况之一。
不能正确地把握句意和句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造成虚词位置不当的主要原因。
辨析虚词,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因此,我们除了要掌握虚词自身的使用特点外,还必须结合语境,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句意,理清句子之间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判定虚词在句中担当的角色。
语文易错14虚词搭配不当易错分析:对虚词的考查,首先是对我们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情况的考查,同是也是对我们理解能力的考查。
切实掌握常见常考虚词的基本用法,掌握虚词之间基本的搭配方式,再在实践训练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才能逐步形成语感。
有了这些作基础,具体解题时,静下心来读懂句子的意思,理顺句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理解特定的语境,就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语文易错15熟语意义不当易错分析:准确理解熟语的意义,是正确使用熟语的前提。
理解熟语,要弄清其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仅要准确掌握其本义,还要准确掌握其引申义、比喻义等,要能够细致了解其语义的轻重、表意的侧重等。
很多熟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其实际意义往往与表面意思不一致。
要注意熟语,尤其是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从而正确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
要注意对熟语多重意义的理解,不能“一叶障目”,片面理解。
语文易错16熟语色彩不当易错分析:熟语与一般的词语一样,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我们在解答具体题目时,要仔细分析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在表示赞扬、褒奖的语境中选用褒义词,在表示贬斥、批评的语境中选用贬义词。
否则,熟语的使用就犯了褒贬不当的错误。
贬义词褒用或褒义词贬用,是高考命题者常设的陷阱。
如“知人知面不知心”、“亦步亦趋”一般都用于贬义的语境中,“胸无城府”则属褒义词。
语文易错17熟语适用对象或场合不当易错分析: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对熟语的掌握更是如此。
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熟语做到准确理解,恰当运用。
其次,要注意收集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熟语使用的不正确的典型例句,经常翻看,细加揣摩,提高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最后,要建立专门的错题集,对平时学习和练习中自己用错的熟语进行梳理和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批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易错点18语序不当易错分析:语序不当包括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排序不当是语序不当类语病中被误判较多的。
误判的主要原因是修饰语复杂,我们却仅凭语感加以判别。
其实,只要留意这一类语病的一般规律,记下一个典型的例句,拿考查的句子与之进行对照,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作出正确的判断。
虚词位置不当主要表现为介词及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介词位置不当往往造成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颠倒,引出对象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