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摘要】文章从高校日常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和比赛阶段的心理训练出发,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平时心理训练方法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心理变化与相适应的调控方法和练习手段。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赛前训练;赛中训练;
随着高校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篮球比赛日趋激烈,对抗水平日渐提高,各个参赛队伍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往往胜负就在几分之间。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所以临场队员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当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年龄普遍在18 -23岁之间,此年龄阶段的群体心理正处于一个由心理波动较大到心理逐步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到逐步加强的阶段,以致在参与紧张的比赛过程当中因心理因素波动造成的竞技水平失常的情况更为突出。因此,在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水平的硬实力的训练的同时,如何加强队员专项智力、应变能力、心理对抗能力的软实力,成为当前制约大学生篮球队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提高的瓶颈。高校教练员既要将心理训练长期、系统地推广应用于球队,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去进行常规心理训练,也要针对具体的比赛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以此解决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使运动员能在长时间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更为大学生运动员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专项心理素质基础。
一、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其分类
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使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赛前心理反应。一般有两种认识模式。第一类较为通俗地把本阶段出现的心理状态分为“紧张”“淡漠”和“兴奋”3种。其中。紧张”和“淡漠”属于影响个体技术水平发挥的消极因素。“紧张”状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心理瞬间波动较大,自控能力失调。“淡漠”状态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紊乱。它们均会造成运动员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思维速度下降、动作反应迟缓、空间感下降以及技术动作失常。“兴奋”是有利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积极因素,状态表现为:大脑皮层兴奋适宜、肌肉活动协调、呼吸平稳。第二类是研究者根据条件反射学,主要认为刺激频度或强度过大,大脑皮质的有关中枢会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理论,总结出的三种低于适宜水平的不良心理反应:“等待反应”“厌腻反应”和“对抗反应”。“等待反应”表现为非常松散,心理过度松弛,表现不稳定。过低的心理兴奋使运动员竞技状态低迷,往往在激烈比赛中出现技术失常。“厌腻反应”表现为感觉身体虚弱、容易疲劳、头痛、食欲下降、冲动、口干、比赛愿望较弱甚至厌赛。“对抗反应”是心理状态的一个临界点,比如球员之间出现争吵或过激自我失控行为。心理训练指的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性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了解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争取优异比赛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根据时问长短可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心理品
质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获得的,短期心理训练一般是为具体的比赛作准备,是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训练。鉴于不同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心理训练的重点和方法手段不一样,本文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日常训练期的心理训练和比赛期的心理训练。
二、日常训练过程中的实施心理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一)长期系统安排心理训练的原则
其主要任务包括:深化从事篮球运动的认识,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将心理训练与篮球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其主要任务包括:发展篮球运动所需的知觉、运动表象.想象、形象思维以及情感、注意和意志品质等心理过程。
(三)注重运动员的专项智力培养原则
其主要任务包括:掌握心理训练的技能和形成的规律,训练和比赛时有自己的合理主见,可以独立思考不盲从,甚至可以参与到训练计划的制订、运动目标的设置以及比赛的安排中来。
三、日常心理训练的一般方法
(一)放松训练
合理的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帮助运动员解除紧张情绪,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此外还可以消除赛后焦虑,改进睡眠,促进机体恢复。放松训练的方法有:(1)呼吸放松法。通过呼吸调节达到身心的放松。(2)肌肉放松法。可以从上肢开始并逐
渐过渡到头部、颈部、肩部、腹部、背部、髋部、大腿与小腿。练习时,注意力应高度集中于肌肉紧张与放松的感觉。(3)想象放松法。通过听轻松的音乐,使心率趋于平缓,使紧张、焦虑、疲劳等感觉逐渐消失,从而自感轻松、宁静并且富有生气。
(二)表象训练
在教练员暗示语的引导下,在大脑中反复想象某技术动作或比赛情景,从而提高对技能和情绪的控制能力。表象训练的方法有:(1)通过观看图片或自己的比赛录像,结合自己实际练习时的本体感觉,进一步在大脑中巩固早先建立起来的动作技能模式。(2)在进行战术训练时,写训练日记或入睡前进行回忆,反复在头脑中重现。(3)关键时刻的情景想象。集中想象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尤其是紧要关头怎样处理好关键球,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强化队员战术执行能力。
(三)模拟比赛情景训练
这是指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而事先进行的实战性演练和推演,目的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l)对手特点的模拟。模拟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及他们的比赛风格和习惯,通过实验发现可能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和演练有效的对策及具体方法。(2)裁判员模拟。在激烈的拼抢或比分接近时,对于可能出现的裁判员漏判、错判不埋怨、不激愤,提高运动员对漏判、错判的心理承受力,养成尊重和服从裁判的良好习惯。(3)观众影响的模拟。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组织一些观众,有意识地给运动员制造一
些噪音如鼓倒掌,吹口哨、偏袒对方加油等,这有助于运动员提高在实际比赛中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心理抗干扰能力。另外,还有客场场地硬件条件和气温、饮食等模拟训练。
四、赛中心理训练
赛中心理训练是由良好的赛前准备情绪过渡到开始比赛的振奋情绪,从而达到具备顺利比赛和胜任比赛的最佳情况状态。此时,教练员应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动员工作,使运动员摆正位置,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在比赛过程中,还要审时度势,密切注意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变化,针对比赛中运动员心理出现的各种反应,可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调控:
(一)自我暗示的方法
自我暗示训练是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对自我心理施加影响的训练方法。这种提示是运动员自我在内心进行的,运动员利用自我激励对自己施加心理影响,从而达到控制自身行为的目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都是非常有效的。通常采用的暗示语如“我的能力很强,我能够防住对方。”“我能控制比赛的主动权,对方比我还要紧张。”
(二)自我鼓励的方法
鼓励是通过各种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积极向上情绪的行为不断对其进行强化的方法,使其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赛事需要。
(三)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