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流体力学第七次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柱坐标下的 N-S 方程为
rv u r 0 r z u u 1 p 2u 1 u 2u v u ( 2 ) r z z r r r z 2 v v v 1 p 2v 1 v 2v v u ( 2 ) r z r r r r z 2 r 2
u y U u y 0
y
(1.1)
2u y 2
0
y
解得 a 1, b 2, c 0, d 2, e 0 所以:
u f ( ) 4 2 3 2 U
(1.2)
利用动量积分关系式来求 ,由于已得到速度分布的形式,可以得到
(2.7)
注意右边的粘性项量级,并假设 Re 2 O(1) ,可令 2 似化简为
rv u r 0 r z u u p 2u 1 u v u 2 r z z r r r p 0 r
1 ,则一阶近 Re
(2.8)
认为压强沿径向为常数,边界层内压强等于边界层外来流压强。 若将无粘流边界的压强按伯努利方程算出: p* ( z ) p0* ue*2 ( z ) / 2 ,则边 界层内的压强也等于该值。代入 N-S 方程后,化为
2

0 1 u u 37 (1 )dy f (1 f )d 0 U U 315
(1.3)
w u y

y 0
U

f '(0) 2
U

(1.4)
代入动量积分关系式,得
37 d 2 315 dx U
(1.5)
由定解条件 x 0, 0 ,得到

1260 x x 5.84 37 U U
(1.6) (1.7)
w 0.343U 2

U x
0.343
U 2
Re x
题 2:推导细长圆柱被不可压缩流体沿纵向绕流的边界层方程。假设 所讨论的范围离前缘较远,且该处圆柱的半径与边界层厚度同量级流 动分为外区和内区。外区是无粘流,内区为边界层。 解:外区用常规尺度作无量纲化:
(2.5)
将内场的无量纲形式代入柱坐标下的 N-S 方程,得到
rv u r 0 r z 1 u u p 1 1 2u 1 1 u 2u v u ( ) r z z Re 2 r 2 2 r r z 2 1 v v 1 p 1 1 2 v 1 1 v 2v 1 v v u ( ) r z r Re 2 r 2 2 r r z 2 2 r 2
rv u r 0 r z * u u 2u 1 u * due v u ue 2 r z dz r r r
(2.9)
边界条件为: a.壁面无滑移 r r0 , u v 0 b.内外区衔接条件 r , u ue* ( z ) 写回有量纲形式为
思考题 2:某些飞机(如波音 777)或汽车上的涡流发生器的作用原 理? 解释一:将层流边界层扰动成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抗分离能 力较强,使得边界层分离点推迟,减小损失。 解释二:涡流发生器实际上是以某一安装角垂直地安装在机体表面
上的小展弦比小机翼,所以它在迎面气流中和常规机翼一样能产生翼 尖涡,但是由于其展弦比小,因此翼尖涡的强度相对较强。这种高能 量的翼尖涡与其下游的低能量边界层流动混合后,就把能量传递给了 边界层,使处于逆压梯度中的边界层流场获得附加能量后能够继续贴 附在机体表面而不致分离。这就是涡流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粘性流体力学第七次作业
班级: 热博 13 姓名:林敦 学号:2013310330
题 1:对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若边界层内速度为四次多项式分布, 试用动量积分方法求边界层名义厚度、动量厚度以及壁面摩擦应力。 解: 设速度分布为 足 5 个条件:
u y 0 0 2u y 2 0
y 0
y u f ( ) a 4 b 3 c 2 d e ,其中 ,需满 U
(2.2)
wenku.baidu.com
其中 z z* z / L, r r * / r / ( L) 应该满足渐进衔接条件,即
r 0
lim u* ( z* , r * ) lim u ( z , r ) *
r r
(2.3) (2.4)
r* 0
lim p* ( z* , r * ) lim p( z , r )
u 0 z 0 2u 0 xz 0
(1.1)
对于满足牛顿摩擦定律的实际流动,分离条件为:
zx 0 0
zx 0 x 0
(1.2)
[1] 张扬军, 陈乃祥. 水力机械分离流动研究[C]. 第十二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重庆: 1995, 6-11 [2] 张涵信. 三维定常粘性流动的分离条件及分离线附近流动的性状[J]. 空气动力学学报,1985,01:112.
rv u r 0 r z dU e u u 2u 1 u v u Ue ( 2 ) r z dz r r r
(2.10)
思考题 1:如何分析和判断三维流动的分离? 三维分离形成的机理与二维一样, 流动中存在逆压梯度并作用于 有粘性阻滞的边界层流动起着关键作用。但在三维流动中, 即使沿 某个方向存在压力梯度, 由于边界层内的流体还可以沿其它方向流 出, 此时边界层的流动仍可以是附着的, 所以不能将二维分离的判别 准则简单地推广应用到三维流动中[1]。 张涵信先生在调研了 Brown,Stewartson, Williams, Eichelbrenner, Oudar, Maskell, 王国璋等人的工作后归纳出三维流动分离的判定条 件为:
(2.6)
由连续方程可知,内层的无量纲径向速度为 量级,即 v O( ) ,因此 内层径向速度的量级应为 v U v ( z , r ) 将上式代入 N-S 方程,得到
rv u r 0 r z u u p 1 1 2u 1 1 u 2u v u ( ) r z z Re 2 r 2 2 r r z 2 v v 1 p 1 1 2v 1 1 v 2v 1 v (v u ) ( ) r z r Re r 2 r r z 2 r 2
u U u* ( z * , r * ), v U v* ( z * , r * ), p U 2 p* ( z * , r * )
(2.1)
其中 z* z / L, r * r / L 内区暂设为:
u U u ( z , r ), v U v ( z , r ), p U 2 p ( z ,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