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医疗机构重要的卫生保健服务场所。
手术室工作是面对病人生命安全的高风险工作,必须严格的按照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程序进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制度,确保手术室的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1.控制手术室入口手术室的进入必须经过严格的控制,保证只有授权人员进入。
手术室的入口必须有门卫和相关员工来管控和监督,确保每个人员的入内都是合法和安全的。
2.规范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操作的成功率,需要经常检测和维护。
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防止操作者在操作时因吸烟或穿着不规范等行为,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3.严格消毒制度消毒是手术室的重要环节,必须确保操作人员依照相关消毒制度执行完善的消毒流程,对手术室进行整体消毒,并确保消毒设备正常运转。
4.防护设备的使用手术室必须要配备严格的防护设备来确保手术室的安全。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要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确保手术时的安全。
5.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操作方法和必要的安全措施,认真遵守各项标准操作规程。
管理人员还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岗位管理,对不合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行指导和纠正。
6.卫生处理和垃圾的处理手术室的卫生处理和垃圾处理对手术室的整体卫生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必须确保垃圾及时清理,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预防手术室工作中的安全事故1.手术室内电气设备的安全手术室中一些灯具等电气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依照国家的安全规定严格操作。
电气设备高标准的使用安全性方案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医用气体管理医用气体是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管理会造成安全的风险。
在使用医用气体时,必须确保供气设备管道畅通,防止气体环境的爆炸和燃烧等事故。
3.防止食品污染防止食品污染也是手术室中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需要高度安全防护的场所之一,要求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严格遵守医疗操作流程,防止手术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为了保证手术室的安全和卫生,医院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防护准备1.保证手术室和操作室的卫生环境。
手术室的门、窗、墙面等表面应当保持洁净,尽量减少灰尘、污染等污物的堆积,操作室内的设备、器具应当经过定期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病毒等交叉感染的发生。
2.医护人员要穿戴干净、卫生的工作服,并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
工作服应当定期更换,防护用品经过使用后应当彻底消毒。
3.手术器械、设备必须经过有效的消毒、灭菌。
在手术室内使用的各种器械、设备,若残留了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将会带来很大的医疗风险。
因此在正式使用前,应当先对器械、设备进行精细的清洁处理和消毒灭菌。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在对手术病人进行治疗前,必须先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对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身体虚弱、合并疾病等需要制定更加细致的手术流程,确保治疗过程安全。
操作规程1.医护人员应当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病人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排除高风险情况。
2.手术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当做好防护物品的准备,設置防护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非常规风险得到控制。
3.手术中,医护人员应当确保手术器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保障手术的正常进行,不得在手术过程中闲聊、吃零食等行为,专心致志地完成工作。
4.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清理和消毒手术器械和器具,避免下一次使用时带来医疗风险。
行为规范除了以上具体的操作规程外,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也必须接受规范的约束和规定。
例如,不能在手术室内乱丢垃圾、杂物,不能在手术前或手术中喝酒、抽烟等不良行为,不能在手术室内随意进出,违反规定将面临相应的纪律和行为处理。
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需要严格安全防护的场所之一,只有诸如防护准备、手术安全风险评估、操作规程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落实,才能真正保障手术室中医疗工作者和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范本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范本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部门,为了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制度。
本文将阐述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范本,以确保手术室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一、手术室入口管理1. 手术室入口处设置限制区,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2. 所有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必须佩戴合格的手术帽、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手术室卫生管理1. 每天开展手术室的彻底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手术台等设备的清洁消毒。
2. 定期检查手术室的卫生状况,及时更换或修复损坏的设备。
3. 在手术室内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防止细菌滋生。
三、手术室设备管理1. 手术室内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有问题的设备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
2. 手术室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四、手术室安全培训1. 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包括手术室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
2. 定期进行手术室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手术室消防安全1. 手术室内设置合适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灭火器的使用状况。
2. 手术室内禁止使用易燃物品,如酒精、丙酮等,确保手术室的消防安全。
六、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1.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洗手程序进行手术前后的手卫生。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3. 定期进行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检测,保证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洁。
七、手术室紧急情况应急处理1. 手术室内设置紧急呼救装置,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处理紧急情况。
2. 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必须定期进行紧急情况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八、手术室日常管理1. 手术室内的工作流程必须合理规范,并记录在手术室管理手册中。
2. 手术室内的所有操作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禁止违反手术室管理制度的行为。
九、手术室关键岗位人员管理1. 每个手术室都要设置专职的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二、工作过程中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术中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都应严格落实标准预防。
三、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通知院感办进行登记、上报和追访。
四、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根据暴露者乙肝、丙肝抗体定量,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建议按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五、被HIV阳性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立即抽血检测HIV抗体,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在医师的指导下预防用药,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六、科室配备完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和护目镜、围裙、橡胶手套、防水鞋等,手术医师和护士在进行大量体液流出的手术时进行防护。
七、手术室处理医疗废物时,应严格按照《XX省立医院医疗
废物管理规定》执行。
八、参加放射线照射手术人员按规定更衣、鞋、帽,按照需要戴防护眼镜、面罩、铅围裙、铅围领、铅衣、安置铅屏风。
九、接触放射线、化疗药、医疗废气体、污血、脓液、排泄物、锐利器械等须按相关规定处理。
十、每日、周、月,严格按照清扫程序规定整理清洁手术室的各个区域,保证每个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面对XX的环境。
十一、按照工作需要,尽可能的将参与使用放射设备手术的护士时间次数分摊,避免短期的集中情况,妊娠期间的工作安排尽可能合理恰当。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作为医院内最关键的部门之一,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手术室的安全是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假如没有一个完善的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就不可能给人们带来安全的手术保障。
同时,手术室涉及到很多多而杂的医疗设备、药品、手术操作方法等,因此更需要完善的安全防护制度。
本文将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一、手术室的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是指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规范等方法,对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需要完成如下几项任务:1. 订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手术室应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意外情况,订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手术室的管理标准和安全流程。
例如,在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必需穿戴符合规定的手术服和口罩等防护物品,病人必需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清洁消毒处理,手术间的氧气、氮气、麻醉气体等管道必需正确连接,以及各种医疗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等。
2. 处理紧急情况的预案手术室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如心跳骤停、意外损害、设备故障等。
手术室应订立应急预案,包括适当的培训、教育和演练等,以避开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检查设备故障和确认药品剂量的备案制度等。
3. 必要的手术室信息管理手术室中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应定期随访和记录医疗操作,例如手术快报报告、手术流程记录、术后转运信息等,以及安全考核评估等。
这些信息是针对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检查和分析的有效依据。
二、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安全保障针对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室工作的安全保障,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规定:1. 关于医生和护士的培训除了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之外,手术室内的医生和护士还需要接受必要的按期培训,了解最新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方法等。
培训应强调手术室安全防护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2. 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室的着装要求手术室内的医生和护士必需穿着特定要求的手术服、帽子、口罩、鞋套等防护物品,以避开对病人和其他人造成交叉感染。
手术室安全防护措施
将一次性使用物品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库 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物品变质 或污染。
使用与处置
按照无菌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进 行分类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高风险设备操作培训要求
操作前培训
对使用高风险设备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设备结构、性能、操作规范、注意事项 等内容,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药品储存
药品应储存在符合要求的专用储存柜中,分类放置,标识清晰。需 冷藏的药品应储存在专用冰箱中。
药品发放
药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发放 时应核对患者信息和药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特殊管理要求
专人负责
专柜储存
手术室应指定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品的管理。
设置带有防护挡板的安全操作台 ,避免手术过程中锐器伤人的风
险。
锐器盒
使用专用的锐器盒收集使用过的针 头、刀片等锐器,防止二次伤害。
个人防护用品
为手术人员配备手套、口罩、防护 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提高安全防 护水平。
02 患者安全保障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与核对制度
01 02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医护人员需通过询问患者姓名、年龄、性 别、手术名称等信息,并与手术通知单、病历等资料进行核对,确保患 者身份准确无误。
应急预案
手术室应制定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现场处置、医疗救治、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处理流程
发生输血反应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上级医师 和输血科,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同时,应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发生严重输血反应 ,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上报医院相关部门。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关键和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一,对于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安全而言,手术室的安全防护制度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安全,减少手术室发生意外和事故的概率,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和实施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意义1. 保护患者安全: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的关键环节,手术室的安全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和生命安全。
2. 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手术室工作环境复杂,工作风险高,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可以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减少医疗纠纷:通过规范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和风险防范,减少手术室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三、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内容1. 入室规定(1) 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设立手术室专用通道。
(2) 手术室配备专职护士保持入口安全。
(3) 对手术室人员实行身份识别制度,保证只有授权人员进入手术室。
(4) 手术室人员进室需穿着工作服、头套、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消毒规定(1)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2) 对手术室内的器械、设备和工作台面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 严格管理手术室内的废弃物,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3. 操作规范(1) 对手术室内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要求明确,严禁个人行为不良、情绪失控等行为。
(2) 对手术室内的设备操作规程、器械操作流程进行明确标定,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要求手术室医务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 急救准备(1) 手术室内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2) 手术室内医务人员要具备抢救技能和急救知识,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5. 物品规范(1) 手术室内要保证充足的消毒洗手液、消毒液、手套等物品供给。
(2)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物品要进行定期更换和清理。
四、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1. 制定和完善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执行标准。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 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工作意外和职业病的发生,制定一套完善的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各项内容和要求。
2. 职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进入手术室工作之前,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岗前培训,以了解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环境介绍:包括手术室的布局、工作区域、设备和器械的使用等。
•感染控制和消毒知识:包括手术室内的洗手程序、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等。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戴手术室专用服装和防护装备、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灭火和紧急逃生演练:包括手术室内火灾应急处理和逃生路线的熟悉。
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手术室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以下是手术室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手术室专用服装: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必须穿戴手术室专用的无菌服装,包括手术衣、帽子、鞋套等。
•手套: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必须佩戴干净、无菌的手套,以防止手部受到感染或污染。
•口罩: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以防止呼吸道被污染。
•护目镜:医护人员在手术期间必须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部免受飞溅、异物和光线刺激的伤害。
4. 感染控制和消毒管理手术室是严格的无菌环境,在手术期间必须严格控制感染源,保持手术区域的洁净和无菌。
以下是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消毒管理的要求:•手术准备和清洁程序:在每次手术前,手术室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清洁,包括消毒手术台、手术器械、工作区域和设备等。
•消毒剂选择和正确使用:手术室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根据相关操作规范正确使用,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洗手程序: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正确的洗手程序,包括使用适当的洗手剂和正确的洗手步骤。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是为了确保手术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等风险。
以下是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一些常见要求和措施:
1.手术室进门要进行洗手消毒,并佩戴专用的手术室工作服和帽子,进入手术室前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清洁。
2.手术室要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3.手术室内的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4.手术室内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并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手术室的使用要符合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6.手术室内的人员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和考核,保证操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7.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使用。
8.手术室内要建立严格的进出制度,限制非必要人员的进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9.手术室内要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应急时能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10.手术室内要建立严格的手术记录和医疗留痕制度,保留相关资料用于追溯和事后处理。
以上是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一些常见要求和措施,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定和执行。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5篇)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一、定期组织学习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
二、定期专人负责检修、维护仪器没备,检修废气排放系统,检修送新风系统,定期测试放射线防护屏障的作用。
三、配合激光、放射拍片手术时,手术配合人员,在手术开始前,带好激光或铅防护镜,穿好防护衣等。
四、配合特殊感染手术时,应安排在指定手术间进行,手术前在手术间的门上显示“隔离”标识及放置地垫(喷洒含氯消毒剂)。
手术后按特殊感染要求处理一切用物。
五、洗手护士在安装、准备手术刀片时,防止误伤自己。
手术中传递锐器时,动作要规范,防止误伤他人和自己。
如发生锐器损伤,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执行。
六、尖锐物品应放置在尖锐物品收集箱内,装满后送医疗废物处理站,按医疗废物规定要求处理。
七、合理排班,防止护士因疲劳、思想不集中等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2)手术室是医院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需要实施严格的安全防护制度。
以下是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一些常见要点:1. 人员管理:- 手术室人员必须穿着专业的手术服,包括帽子、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 所有手术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 所有手术人员必须参加必要的培训,了解手术室安全防护要求和操作规程。
2. 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必须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 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
3. 患者安全:- 手术前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要求。
- 手术室必须进行手术室围栏,确保手术室内只有相关人员进入。
- 患者必须在手术室内进行全面监护,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检测。
4. 废物管理:- 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必须经过正确的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
5. 灭火和紧急处理:- 手术室内必须配备灭火器和其他紧急处理设备,以防止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发生。
- 手术室人员必须接受紧急处理培训,了解如何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制度对于保障病人安全和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的详细介绍。
一、手术室的设计和设备1. 手术室的设计应合理,要求三区划分合理:即有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要有三通道:即工作人员通道、病人出入通道、污物出口通道。
材料应防火、耐湿、不易着色,以具有易于清洁等性能的材料为宜。
2. 手术室应具备空气净化装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装置。
现代化手术室还应设计有闭路电视、高级电刀等设备。
3. 手术间布局应力求简洁,柜子应用耐湿、牢固材料制成,以便于清洁。
二、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1. 手术病人必须使用腕带标识,准确注明病人信息项目。
2. 术前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术中落实三不交接”,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
3. 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查七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执行输血制度。
4. 病人入室后有专人守护。
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到四定”、三及时”、五到位”。
5. 注意环境安全。
6. 认真行接送病人工作流程,并作好交接记录。
7. 注意消防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三、手术室查对制度1. 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皮肤准备、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配血报告、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
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 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
3. 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4. 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5. 在皮肤切开之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手术体位,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手术。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安全管理措施。
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最具风险的区域之一,需要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手术室的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和操作规范。
首先,手术室的建筑设计是手术室安全的基础。
手术室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其他区域的噪音和干扰。
手术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抗霉菌和防火的材料。
墙壁应采用丙烯酸、氯化聚氯乙烯等材料,地板应采用防滑、耐磨、易清洁的耐酸碱材料,天花板应采用防火、防霉菌的材料。
同时,手术室的门窗应密封良好,以防止灰尘和细菌的进入。
其次,手术室的设备配置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保障。
手术室应配备高效新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净化。
手术台、手术灯、监护设备等手术室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手术室内应配备紧急救护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火灾。
此外,手术室还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光线充足,并设置紫外线灭菌装置,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手术室的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手术室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包括预约手术、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手术后处理等环节。
手术室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手术室内的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术帽、口罩、手套等,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手术室内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手术室内禁止吸烟、喧哗以及非手术相关的活动,以确保手术室内的安静和整洁。
最后,手术室的安全防护制度还包括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手术室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手术切口的消毒和无菌环境的维护。
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戴手套,避免细菌的传播。
手术室的床单、手术器械等应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综上所述,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是保障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措施。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防备手术室事故和职业病,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手术室职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确保手术室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附属医院的手术室。
涵盖全部从事手术室相关工作的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管理标准3.1 环境要求1.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2.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3.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适合,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手术室内应配备充分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区域光线充分。
5.手术室应配置必需的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保障职工的安全。
3.2 个人防护措施1.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确保身体情形符合从事手术室工作的要求。
2.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术帽、口罩、手套等。
3.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熟识并正确使用各类个人防护用品。
4.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手术区域的干净,防止外来污染。
3.3 操作规范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需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将手术室用品用于非手术目的。
2.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必需时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事先准备好必需的手术器械和设备,而且保证其正常运行。
4.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持专注、细心,避开操作错误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5.手术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的规定,保持手术环境的乾净。
3.4 突发事件处理1.手术室工作人员应随时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异常情况。
2.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应快速采取避险措施并报警。
3.手术室应建立灾难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四、考核标准4.1 环境卫生1.定期进行手术室环境卫生检查,确保手术室实现卫生标准。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1. 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一处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严格遵守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2. 职业安全的重要性手术室是医院中高风险的工作区域,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因此,建立有效的职业安全制度对于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术室职业安全制度的几个重要方面:2.1 培训与教育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与教育活动。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和风险,如手术刀具的伤害、细菌感染的风险等;•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应急处理措施等。
2.2 工作流程与规范手术室的工作程序和规范对于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术室工作流程与规范的几个主要方面:•手术准备:包括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手术用具和设备的准备等;•手术协同:手术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配合方式;•感染控制:手术室的洁净与无菌工作,如手术室的消毒、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等;•应急处置: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紧急手术流程等。
2.3 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各种危害和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护面罩或护目镜:用于保护医护人员的面部免受飞溅的血液或体液的侵害;•防护口罩:用于阻挡空气传播的微生物,减少感染的风险;•手套:用于防止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到患者体液或其他危险物质;•隔离衣:用于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源的直接接触;•防护靴或鞋套:用于防止医护人员的脚部接触到污染的地面。
3.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措施为了保障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防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具体措施:3.1 手术室消毒与无菌操作手术室消毒是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
手术室应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操作台、墙壁等;•对手术器械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灭菌;•保持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避免污染。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通用5篇)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1(1)全院医务人员每二年定期体检一次,重点检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疾病相关指标。
(2)医务人员工作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自我防护。
(3)医务人员采取标准预防的措施:①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应洗手。
②戴手套:外科刷手后;接触任何病人的血液和体液、粘膜、破损的皮肤、处理和清洁带血液或体液的物品和平面时应戴手套;手套被撕裂或刺破时要立即更换;接触了每个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后,或者接触了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或平面后要更换新手套;在离开手术间或其他工作区域前脱去手套。
护理不同的病人之间要脱手套,更换新手套。
③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带护目镜,注意保护口鼻部,必要时戴面罩,并穿防护服,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
④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在病人使用前进行清洁和消毒。
⑤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⑥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⑦被污染的环境或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在指定隔离手术间进行操作。
(4)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培训。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2一、防止接错患者: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患者电脑打印单或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须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患者: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和保持患者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和交叉感染,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人性关怀的原则,确保医护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第三条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应纳入医院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四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应加强职业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职业安全与防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监督。
第六条手术室应设立职业安全与防护小组,负责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手术室主任、护士长为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第八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自觉遵守本制度。
三、职业暴露防护第九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十一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锐器伤、皮肤黏膜损伤等职业暴露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
第十二条手术室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四、交叉感染预防第十三条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
第十四条手术室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消毒液使用、无菌操作等培训,提高交叉感染预防意识。
第十五条手术室应配备完善的消毒设施,定期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第十六条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手术室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职业健康监测第十七条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
医院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射线防护(1)对于术中需要C型臂X线射线机检查以及床旁照片的手术应安排在防辐射手术间,且应该定期由资质的机构检测辐射强度。
(2)术中工作人员应该穿铅衣,戴铅皮手套、佩带护目镜和含铅围脖。
照射时能回避的工作人员应暂时离开工作区。
(3)合理安排手术室的护士工作,避免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照射。
(4)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一般1年1次。
2、手术室废气的的防护(1)洁净间配备麻醉废气清除系统并有效使用。
(2)选择产烟少、噪音低的电刀,术中提醒手术医师边切割边用吸引器吸除烟雾,减少空气污染。
(3)用真空离心搅拌骨水泥,减少气体发挥对人体的损害。
3、手术室噪音的防护(1)正确认识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2)使用中的仪器应调低音量,暂不用的仪器应该及时关闭,减少噪音污染。
(3)引进噪音小的仪器设备,使用防噪音的地板,及时淘汰陈旧设备。
(4)在手术间内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动作轻。
4、锐器伤的防护(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2)参加感染手术和急诊手术时,穿一次性防渗透手术衣,戴好面罩或护目镜,防止血液、体液溅到头面部,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3)穿医用包头防护鞋。
(4)规范手术操作,合理布局手术台面,采用无接触方式传递剪刀、缝针等利器。
(5)术后将手术刀片、缝针、针头等污染的锐器放入锐器回收盒中,严密封口后统一处理,严格敷料的清理检查,以防夹带锐器造成损伤。
(6)一旦发生锐器伤,按照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进行,填写登记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职能部门,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手术室安全防范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范制度1. 防止接错患者(1)接患者时,手术室工人与病房护士一起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核对患者的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腕带信息、术前用药执行情况及影像资料等,核对无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2)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或值班护士核查患者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腕带信息、手术标识等,送到指定手术间。
(3)麻醉前,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核对患者相关项目,填写患者身份信息及相关内容,防止接错患者。
2.防撞伤、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接送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小儿、意识不清者.途中要有专人守护,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防止碰伤及坠床。
接送患者前应检查平车性能。
(2)接送患者进出房间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撞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推车上时,固定好推车车轮,防止震动或滑动。
(3)手术过程中应正确使用约束带。
摆好手术体位后,应用保护带固定,固定时应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神经或骨突出处受压。
(4)患者(特别是小儿、老人)在手术房间内等待手术,或术毕等待送返时,医务人员不离开房间,尤其麻醉恢复时,应严密观察患者,防止躁动,以免坠床等意外。
(5)全身麻醉者诱导期应由专人在旁照看,注意患者液体位置,防止挤压,必要时有保护带固定。
3.防压疮管理制度(1)术中患者肢体放置功能位,凡骨突出处需放棉垫保护。
(2)减少消毒液的湿度,以防皮肤灼伤。
(3)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局部应放衬垫,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4)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送病房时严格进行交接班。
4.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1)患者接至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共同仔细查对患者身份信息、腕带、手术部位标识等,尤其肾、肺等双脏器的手术,应仔细核实左、右侧。
(2)巡回护士在摆放手术体位前,必须与麻醉医师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一、防止接错患者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与病房责任护士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须送到指定的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碰伤患者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部和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档,患者脚在前,头在后利于观察和保护患者。
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上约束带。
4.经常检查对接车的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手术部位错误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并在手术部位标记。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再次核对手术部位及标记。
四、防止用错药1.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2.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
3.用过的空药瓶,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备查对。
4.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事先问明剂量再加药。
5.器械台上应有盛局麻药的专用杯,以便与其他药物混淆。
6.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在执行前、后必须要复诵1遍,并嘱麻醉医生及时记录在“手术麻醉记录单上。
五、防止输错血1.巡回护士负责取血,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液。
2.取血前,核对医嘱与术前血型报告单是否一致,防止取错血。
3.严格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保存期,做到巡回护士取血时自查、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查、输血后再次查对。
4.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及时发现异常。
5.输血后的储血袋及时送至检验科保存。
六、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热水袋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
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末梢神经感觉异常者为40~50℃。
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一层毛毯或薄被,放好后应经常检查。
2.使用高频电刀时,特别注意:(1)严格控制输出功率。
一般电凝20~40W,电切30~50W,即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当功率>50W时,每增加5W,应报告术者,揭晓醒注意,严禁超出仪器安全值范围;(2)面罩给氧时,由于密闭不严。
四周氧浓度较高,应改用鼻导管吸氧或适当调整氧流量。
尤其电刀笔与面罩呈近距离操作时(如颈部、胸部手术),要严防电火花诱发燃烧;(3)乙醇擦拭皮肤后乙醇液残留局部皮肤,未挥发干就在其上覆盖手术薄膜。
切皮后,使用电刀切割可诱发燃烧,由于在无影灯强光照射下,手术人员不易察觉,导致火焰在手术薄膜下对皮肤持续燃烧。
因此,擦拭术野的乙醇不可过湿、乙醇未干不可使用电刀切割、切割过程电刀笔不要接触纱布;(4)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性能稳定,每周一次;(5)有条件选择不含乙醇的消毒液擦拭皮肤,从源头上防止燃烧的发生;(6)接触患者的电极板涂以导电胶或蘸湿盐水,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富处;若使用一次性电极板时,发现粘胶面有毛发或有空泡、脱胶现象应立即更换,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7)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份接触。
要正确接好电源。
3.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皮肤。
头面部、颈背部手术的消毒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损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
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应避免灼伤。
七、防止创口感染1.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2.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
3.手术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进应立即纠正。
4.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反之,改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药液浸泡。
特殊情况彩用浸泡消毒时,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每次消毒应在盒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5.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
6.手术进行中如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手术区。
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盆内。
7.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严格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
不可同时在一个手术间实行无菌、污染两种手术。
8.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
若手术时间大于6小时,手术切口周围应加盖无菌巾。
9.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应从污物通道离开限制区,不可随意互窜手术间。
必须彻底淋浴、更衣、更鞋、戴口罩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八、防止燃烧、爆炸意外1.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
侧灯勿靠近麻醉机、氧气筒。
2.若使用气动电钻、骨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
3.氧气瓶口、压力表上应防油、防火。
不可缠绕胶布或放在高温处,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保持瓶内压力在490kpa以上。
4.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的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
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
手术间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
5.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6.加强火警意识教育,熟知主要电闸开关的位置;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定点放置灭火器材,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控制险情。
九、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1.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再次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
发现配件不齐时,及时通知巡回护士进行登记或更换;若术中器械损坏或不好用(如剪刀、骨凿),应及时做标记,交巡回护士撤出。
3.重大、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全及适用。
4.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5.手术室应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的器械包以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
用后,应及时灭菌。
6.每年应进行器械大保养及检修1次。
十、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1.严格掌握禁忌症,当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使用驱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使用前应检查气囊、显示表(气量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3.缚止血带的部位位于上臂1/3、大腿上2/3处,缚带时,皮肤表面垫一块布巾,缚毕用绷带固定。
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对于小儿及皮肤稚嫩者,缠绕止血带时,应将其背面(绒布面)直接接触皮肤,其里面(有塑料贴粘全扣)朝上,即反过来用,避免充气后里面的塑料粘合扣对皮肤的点式压伤。
4.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下肢为80kpa,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当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为5~10kpa为宜。
5.若为普通气压止血带,打气应稍过正常值后再放气到正常值时拧紧阀门;放气时应缓慢。
放气后,巡回护士应常规检查束缚的止血带是否复原,防止气压止血带显示屏为零,而实际气囊未放气等意外故障,适成肢体长期受压。
6.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时限1小时,最长不超过1.5小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
7.抬臂或抬腿消毒时,消毒液会顺势流入束缚的止血带内,再加术中充气加压,容易造成消毒液对皮肤的烧灼。
因此,消毒前,在束缚的止血带远端边缘用纱布填塞一圈,以阻挡消毒液流入,消毒完毕取下弃之。
十一、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1.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侧卧位时,胸垫与腋下应间隔10cm左右;俯卧位时,腹部、会阴部勿受压;上肢外展<9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
颈椎后路矫治手术时,由于术中对脊柱施加一定外力(凿打、矫形、复位等),极易造成面部压力。
因此,颜面部宜垫马蹄形硅胶状体位垫,可有效抗震、抗压、抗移动。
3.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
当选择斜坡位手术时(如颈段后路脊柱矫治术),应特制宽边束缚带,兜住两侧臀沟向上固定,托住患者,防止术中身体下滑造成意外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分钟检查1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3~5min/次。
十二、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1.洗手护士应将所取下的标本放于盛有盐水的小杯(小碗)内,必要时用丝线结扎或钳子夹持作为标记,妥善放在器械台上,若为较大标本,标本表面可用纱垫覆盖,防止干燥。
2.冷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盛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业人员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负责人员。
3.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交给手术医生。
后者应将标本放入有固定液的盛器内,面交该科人员。
4.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标本送检,送检前分别由值班护士、送检员再次核对标本盛器上的标签与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上所填内容是否相符,无误后将三者放置一处送检。
若核对中发现送检单有错项、漏项或填写不全,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手术者到科补填或更改,护士不可帮填,防止差错发生。
5.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项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6.所有病例送检单、病理结果报告单、标本盛器标签以及标本送检登记本,都必须字迹工整、项目齐全。
病理诊断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