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阅读附答案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
顾炎武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译文: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
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
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不日新者必日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日新者必日退唐帼丽程颐语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颐认为,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
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
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何以不学习便退步?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导致学习的中断。
清人张伯行释道:“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
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
”这里,揭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深层含义:即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
在笔者看来,“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用心思进,无我无私,“惟精惟一”。
《大学》言天下大道学问与用心求道的关系,“明德”“亲民”“至善”是大道学问,须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初心和用心程度去做学用实践。
朱熹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
”这里,正心诚意是做天下大道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
做天下大道学问是做“无我”之学,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
陆九渊道:“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
”这里把一个个体的“我”和私心去掉,立身于国家、社会、宇宙当中,以无我无私之心,谋求天下大道。
这个大道,是真正的为民为天下的学问大道,也是为民、为天下的用心、立场和态度。
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其二,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
程子道:“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
中正而诚,则圣矣。
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由明而诚也。
”这里反映了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学问要义:无我无私,做利民利天下的学用实践。
王阳明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就。
③沃:浇。
文中有“洗”之意。
④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0.5分,共2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②录毕,走.送之走:③或.夜昏怠或: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每小题2分,共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答案】1.A2.①假:借;②走:跑;③或:有时;④妻子:妻子和儿女。
3.(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附解析1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根据要求用文中词句概括填空。
从文中张溥抄书时,“________”和“手皲沃汤”的细节可以看出张溥抄书时的艰辛。
从面对四方征索时,张溥“文不起草”和“________”,表现他的“名高一时”。
(2)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古诗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赏析
古诗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赏析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出自文言文《与人书一》,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翻译】
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是天天上进,就是天天后退。
自己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
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也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
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b/22067,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无济于社会。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的一种勉励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与友人书阅读答案
与友人书阅读答案导读:这篇与友人书阅读答案是由编为你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2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第一文库网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4分)阅读答案:21.B22.A有时 B地方区域等C交往 D门23.(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24.(1)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2)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与友人书阅读答案】1.与友人书阅读及答案2.与友人书阅读答案3.《与友人书》节选语文阅读及答案4.关于与友人书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5.《与友人书》《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及答案6.送东阳马生序与友人书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7.与友人书文言文阅读8.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阅读附答案上文是关于与友人书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文言文阅读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文言文阅读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及用法:一、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如: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
如: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③吾恂恂而起。
不日进则日退文言文
不日进则日退文言文一、原文呈现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二、字词注释1. 为学:做学问。
2. 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3. 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
4. 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
5. 车马之资:指外出求学的车马费用。
6. 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7. 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
稽,合。
8. 庶几:差不多。
9. 面墙之士:对着墙壁的人,比喻不学无术的人。
10. 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1. 济:有益,对……有帮助。
12. 勉:勤勉,努力。
三、翻译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能每天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切磋,就会孤陋寡闻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沾染上某种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
不幸住在穷乡僻壤,没有车马的费用,也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问里的是是非非,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
如果既不出门,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天下也没有什么帮助。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还必须好学,现在的人能不努力(好好学习)吗?四、赏析1. 主旨鲜明这篇文言文主旨非常鲜明,强调了学习要不断进取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如果停止学习或者学习不积极,就会退步,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在对世界的认知上。
这种观点在任何时代都有很强的警示意义,激励人们持续学习。
2. 论证方式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论述学习要不断进步,如“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直接点明观点。
反面论述如果不学习的种种坏处,像“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不学习的弊端,通过正反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进步的必要性。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1 (含答案)
3送东阳马生序课内精读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017·聊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趋百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广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得到)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C.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D.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腰/白玉之环B.媵人/持汤沃灌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6·泰安]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无硕师名人与游③益慕圣贤之道④门人弟子填其室⑤无鲜肥滋味之享⑥缊袍敝衣处其间⑦同舍生皆被绮绣⑧余因得遍观群书A.①④⑤⑧B.③⑤⑥⑦C.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6.[2016·泰安]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阅读答案_文言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赏析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阅读答案_文言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赏析《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出自文言文《与人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释】〔1〕“独学”“则孤陋”两句:语出《礼记·学记》:“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陋(òu漏):见闻狭窄。
〔2〕资:费用。
〔3〕古人与稽:语出《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
稽(ī),和。
〔4〕庶几:差不多。
〔5〕面墙:比喻人不学习,就像面向墙壁而一无所见。
语出《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
”〔6〕子羔:姓高,名柴,字子羔,孔子的弟子。
《论语·先进》云:“柴也愚。
”朱熹《集注》:“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
”又云:“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朱熹《集注》:“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
”原宪:又名原思,字子思,孔子的弟子。
《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7〕“十室”等三句:语出《论语·公冶长》。
【翻译】一个人读书做学问,如果不日日进取,就必定会一天天退步。
[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 见解就会狭隘,难有作为。
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习惯那里的世俗而不知觉醒。
[如果]不幸处于穷困和偏僻的地方,没有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这样]可以与古人会合[一样],以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六七,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象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见],即使是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最终对国家是没有帮助的。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_伤仲永阅读答案及翻译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_伤仲永阅读答案及翻译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
及暮归,足成之。
(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分)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稍稍宾客其父:(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参考答案: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
(意思对即可给分)2.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
(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4.援笔辄就如素构。
二、[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课题:《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⑵余服.官二十年()⑶四支.僵劲不能动()⑷腰.白玉之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4分)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2分)(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逸)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语文课堂内外答案
语文课堂内外答案【篇一:《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xt>课题:《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⑵余服官二十年().⑶四支僵劲不能动().⑷腰白玉之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4分)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2分)(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逸)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一句一译(含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注释+翻译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余:我,作者自称。
嗜学:特别喜欢学习,主要指读书。
致:招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每:时常。
假借:借,同义复词,假也是借的意思。
于:向,介词。
之:的。
手自:亲手。
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计日:计算(约定还书的)日子。
以:连词,用法同“而”。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送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砚:指砚中墨水。
冰坚:结冰结得很坚硬,即结成了坚冰。
冰,用为动词,结冰。
怠:松懈,懒惰。
之;代“笔录”。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录。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走:跑,赶快去。
之:它,代“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同“是以”,因此。
后一个“以”:把。
假:借给。
因:因而。
得:能够。
遍观:广泛阅览。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既:已经。
加冠:成年。
益慕:更加仰慕。
之,的。
这一句省主语“余”。
患:愁,忧虑。
硕师:大师,指学识渊博的老师。
硕:大。
尝:曾经。
趋:奔往。
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问难请教。
经,儒家经典。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跟随同乡有德行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德隆望尊: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大。
门人弟子:都指学生。
其:他的,指代“先达”。
稍降辞色:稍微把言辞放客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意即言辞和态度一直很严肃。
降,谦抑。
古诗与友人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友人书翻译赏析《与友人书》作者是清朝文学家顾炎武。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释】(1)孤陋:片面、浅陋。
(2)觉:自觉。
(3)域:地方。
(4)资:盘缠。
(5)审:详细。
审问:详细考究。
(6)稽:探究,考察。
(7)庶几:差不多。
(8)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9)邑:地方,(10)丘:孔丘,即孔子。
(11)以:动词,和“如”“若”相同。
(12)勉:勤勉,努力。
[1](13)为学;做学问(14 )方:地方(15)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16)犹当:还应当(17)济:有利(18)丘:孔子。
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某些习气。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探究考察,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OrG/b/266htm,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赏析】顾炎武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博学强记,耿介绝俗,以著作《日知录》驰名于世。
抗清失败后,顾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开,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殷实、深刻了。
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崇尚“游谈无根”的理学情况,《与友人书》以“为学”为话题,发抒了独具个性的治学观。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同之处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成语)C.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D.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与友人书阅读及答案
与友人书阅读及答案与友人书阅读及答案「篇一」【原文】与友人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日知录〉〉【问题】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A.无车马之【资】()B.犹当博学【审】问()C.终无【济】于天下()D.今人可不【勉】乎()4、翻译下列句子。
(4分)A.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B.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从文中看,为了避免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学习者应该怎么做?请从四个方面简要作答。
(4分)答:(1)(2)(3)(4)【参考答案】3、A费用B仔细、详细C帮助、有益D勉力、努力4、A人做学问,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B只有十家人的地方,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却不如我喜欢学习啊。
5、(1)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2)与古人相合,互相印证(3)密切结合现实,走出书斋(4)好学勤奋,自我勉励与友人书阅读及答案「篇二」[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⑦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与友人书节选》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与友人书节选》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与友人书(节选)》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6分)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
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小题1】下面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之为学吾知子之所以距我B.则孤陋而难成登轼而望之C.以求其是非之所在无从致书以观D.终无济于天下三顾臣于草庐【小题2】文章强调做学问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2分)
【小题3】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面临中考的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开阔眼界(出门学习)。
【小题1】在学习上面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多和同学钻研讨论。
解析【小题1】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翻译
原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
译文:人们做学问,不能天天上进,就要天天后退。
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
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马车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
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无济于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阅读附答案
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1)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域:▲
(2)若既不出户户:▲
(3)虽有子羔、原宪之贤虽:▲
【小题2】.下列语句中“之”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A.不幸而在穷僻之域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怅恨久之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小题4】.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你从中得到哪些学习上有益的启发?(3分)
答案
【小题1】(3分)地方、区域;门;即使
【小题1】(2分)B
【小题1】(3分)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小题1】(3分)①“为学”不进则退,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