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中医护理常规
肛肠科中医护理常规

痔(西医病名:内痔、外痔、痔核)因饮食不洁,燥热内生,下迫大肠及久坐、负重远行等所致。
以便血、肛门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临床表现】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岀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澹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临证护理】(一)风伤肠络1、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起床前自行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 分钟,以促进肠蠕动;大便秘结者可用番泻叶代茶饮,或用蜂蜜两匙睡前冲服。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多饮绿豆汤、西瓜水、香蕉、柿饼。
3、观察便血的量、色、质,做好记录。
便血量较多时,指导病人要卧床休息,并报告医生处理。
(二)湿热下注1、卧床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内裤宜柔软,避免对肛门不良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起床前自行腹部按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以促进肠蠕动。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多纤维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用鲜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煎水代茶饮。
(三)气滞血瘀1、卧床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选用木耳粥;先将黑木耳浸泡半天,与米同煮为粥服用。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四)脾虚气陷1、避免久蹲久坐;保持肛门清洁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指导患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促进气血畅通;指导患者作提肛运动,便后、睡前作深呼吸及提肛运动。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包含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高热:包括中暑、中风、神昏等高热症状的护理。
3.痛证:包括各种疼痛症状的护理。
4.暴泻:包括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5.脱证:包括晕厥、昏迷等意识障碍的护理。
6.中药中毒:包括中药过量、误用等中毒症状的护理。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风温:包括感冒、咳嗽等风寒热症状的护理。
3.内伤发热:包括内伤、发热等症状的护理。
4.胃痛:包括胃痛、呕吐、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护理。
5.黄疸:包括各种黄疸症状的护理。
6.水肿:包括水肿、淋证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外科手术护理常规:包括手术前后的护理。
3.疖、疔、痈、发、丹毒、疔疮、走黄等皮肤疾病的护理。
4.窦道、压疮、脱疽等伤口护理。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产前、产后的护理。
3.妇科手术护理常规:包括手术前后的护理。
4.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等妇科疾病的护理。
5.妊娠恶阻、胎漏、、胎动不安、小产、滑胎、异位妊娠等孕产妇的护理。
中医儿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肺炎、喘嗽、鹅口疮、泄泻、疳证、惊风、痫证、水肿、麻疹、水痘、痄腮、顿咳、小儿暑温、疫毒痢、遗尿、紫癜等儿科疾病的护理。
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体位、营养、水、气、温度等方面的护理。
2.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包括手术前后的护理。
3.痔、肛痈、肛漏、肛裂、脱肛、直肠息肉等肛肠疾病的护理。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因阴津不足或胀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6.1护理评估6.1.1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6.1.2肛门症状。
6.1.3心理社会状况。
6.1.4辩证: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6.2护理要点6.2.1一般护理6.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6.2.1.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6.2.3给药护理6.2.3.1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伤处。
6.2.3.2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
6.2.4饮食护理6.2.4.1血热肠燥者多食蔬菜。
水果。
6.2.4.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
6.2.5情志护理6.2.5.1因裂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6.2.5.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躁,须加强情志疏导。
6.2.6临证(症)施护6.2.6.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阵痛,亦可予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6.2.6.2便秘时,切记努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6.3健康指导6.3.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用柔软纸擦拭肛门,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6.3.2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避免玩手机及看书报。
6.3.3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贫血和其他肛门疾病。
肛裂的护理PPT课件

15
七、健康指导
16
1、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坚持每日便后及 睡前温水清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洗澡,勤换内裤, 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穿舒适的棉 质内裤。 4、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饮 食,烟酒,暴饮暴食。
17
5、注意锻炼身体如散步、跑步、打太极等。 6、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时可指导患者 顺时针腹部每日三次。每次20-30圈。 7、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8、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肛裂:是指齿状线下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 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一般长约0.5至 1厘米,呈梭形或椭圆形,常会引起肛周剧痛。
3
三、病因
1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 带伸缩性差、坚硬,并且此区域供血亦差, 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故最易受 到损伤。 2、长期饮酒以及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导致大 便干燥,长期便秘以及粪便干结时排便引起 的机械性损伤是肛裂的直接原因。
二、疼痛 (与肛裂手术有关) 1、 体位:指导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2、指导患者采取放松疗法,如深呼吸、听舒 缓的音乐等。 3、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取穴肛门、神门, 直肠,内分泌,交感等。 4、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及熏洗。 5、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12
三、体温过高(与术后伤口感染有关)
1、遵医嘱应用抗菌素,控制伤口感染。 2、切口的护理:保持肛周及会阴部清洁, 指导患者每日便后及睡前温水清洗,每日定时 换药。 3、对症处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9
六、 术 后 护 理
10
一、 部分自理缺陷(与术后体虚,活动无力 有关) 1、 将病人常用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2、协助病人完成洗漱、进食、排便及个人卫 生。 3、鼓励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完成 部分自理活动。 4、下床活动时需有家属搀扶,待体力恢复后 可自行活动。
中医外科护理_常规

肛瘘(漏)一、疾病名称: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因虚劳久咳,肺脾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证。
病位在直肠、肛周,涉及肺、脾。
二、护理评估:1、既往病史,病程长短。
2、肛周症状。
3、肛门指检、镜检等检查结果。
4、心里社会状态。
三、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湿热下注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
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2、正虚邪恋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溃时愈,肛周有溃口,按之质较硬,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状物通向肛,伴有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肛周溃口,外口凹陷,漏道潜行,局部常无硬索状物扪及,脓出稀薄,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临证施护:1、可用耳针缓解疼痛。
2、指导施行挂线疗法的患者不要拖拉留在肛管外的橡皮筋,以免引起疼痛及断裂。
3、指导瘘管切除并缝合治疗的患者术后2~3天控制大便以免刺激伤口。
4、术后切口疼痛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主穴:直肠、肛门、神门;配穴:皮质下、分泌、肺。
五、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疼痛剧烈时,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肛周流出脓液的量、色泽、气味,肛门疼痛、瘙痒,以及有无发热等。
2)观察肛门功能,有无大小便失禁现象。
3、给药护理术后止血、止痛、消炎、营养治疗,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清热利湿、托里透脓、养阴清热。
大便后用痔痛安搽剂中药熏洗以活血止痛、收敛消肿,换药,手术切口红外线照射每日一次。
4、饮食护理1)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
2)湿热下注者,宜食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热利湿之。
3)食疗:鲫鱼豆腐汤健脾宽中、开胃利湿;瘦肉粳米粥补脾养胃、养阴益血。
5、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解除不良情绪。
6、并发症护理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观察术后排便情况,若排便困难,大便变细可能肛门狭窄,报告医生早行扩肛治疗;若大便次数多、不随控制,考虑肛门失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3日起指导病人行提肛运动。
肛肠科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2)主要体征: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急性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远心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慢性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1.肛裂扩肛术(1)适应症:急性肛裂(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术者戴橡胶手套,并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涂上润滑剂,先用右手食指插入肛内,再插入左手食指,两手腕部交叉,两手食指掌侧向外侧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两中指,持续扩张肛管3~4分钟,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松弛,术毕。
参照《中医外科学》第9版(李曰庆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内括约肌切开术(1)适应症:慢性肛裂(2)操作方法:在肛缘一侧距肛缘1~1.5cm作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约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口,可一并切除肥大乳头,前哨痔。
肛裂患者术后便秘临床护理

法, 而对 于实验组的患 者则 采用 综合 护理 的方法 , 并 对 患者 便秘发生 的相关 因素进行 护 理。其 中对照组 有 患者 5 4例 , 其 中男 性 患 者 和 女 性 患 者 分 别 为 2 4例 和 3 0例 , 分 别 5 4 . 3 4 %和 4 5 . 6 5 %, 且 其 年龄 为 1 6~8 9岁 , 其 平 均 年龄 为 ( 4 3 . 1 3 4 - 7 . 3 2 ) 岁; 实 验组有 患者 4 6例 , 其 中包 括男 性 患者
方式 , 并且 院方 按照患者 自愿的原则将 患者分 成对照组 和实 验组两组 。对于对 照组 的患者 采用 肛裂术 后 的常规 护 理方
1 .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数据 软件 分析 处 理 数据 , 结果 均以均数 4 -标 准差 ( 4 -s ) 表示 , 计量 资料 比较 采 用t 检验 , 计数资料 采用 检 验 , P<0 . 0 5为差 异有统 计 学
造成 了很多不 良的社会 影 响。疫苗 的接 种范 围 随着 国家免
者进行心理护理 和对其 各种 不 良反应 的观察 , 从 而在很 大程 度上促进 了预 防接种工 作的顺利展开 , 对儿童 群体性 预防接
种 有 重 要 意义 。
疫实施 的扩大也越来越 广泛 , 随着现代 社会 的飞速发展 和人 们文化水平 以及法 律意识的提高与增强 , 安 全接种备受 每个 医务工作者 和受 种者 的关 注。护理 工作 的基 本要 求和 人 的 基本需要 在于安 全 , 因此 每个 护 理管 理 者应 该 重视 护 理安
童群 体性预防接种 的安全和高效 , 有必要 制定一个 科学合 理 的工作流程 , 工作 流程的科学和合理并 且高效是 决定工作 成
肛裂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措施
温水坐浴:每天坐温水浴10-15分 钟,有助于放松排便肛门括约肌, 减少疼痛和促进愈合。 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 清洁肛门区域,并在肛门上涂抹酚 酞软膏等抗菌药膏。
护理措施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激烈运动、举重或 长时间坐立,以减轻对肛裂的刺激。
心理支持和教育:给予病人信息和指导 ,帮助其理解肛裂的原因和护理措施,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护理目标
预防感染:通过保持患者肛门 区域的清洁和正确使用创口敷 料,预防感染的发生。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 、抗生素和局部抗炎药,如肛门软膏。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水 分充足,预防便秘,减轻排便时对肛裂 的刺激。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 ,并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包 括使用纸巾或柔软的棉花球清 洁肛门。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 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 和酒精,以减少对肛裂的刺激 。
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及时复诊,向医生汇报治疗 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护理 和治疗。
肛裂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病因与症状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病因与症状
病因与症状
病因:肛裂是肛门区域皮肤和黏膜 的创伤性损伤,通常由于大便激烈 通过肛门而引起。 症状:肛裂患者常出现排便时的剧 痛、鲜血、便秘、肛门瘙痒等症状 。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减轻疼痛:通过采用药物、水疗和生活 习惯的调整,减轻肛裂病人的疼痛。
中医治肛裂的方法有哪些_中医怎么治疗肛裂

中医治肛裂的方法有哪些_中医怎么治疗肛裂肛裂是一种肛肠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那么,肛裂怎么治最彻底?其实中医就有很多治疗肛裂的方法,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医治肛裂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治肛裂的方法(1)内治:1.气滞血瘀证:证候: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黯,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等。
2.阴虚津亏证:证候: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肠。
方药:润肠汤。
3.血热肠燥证:证候: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色红;腹部胀满,溲黄;舌偏红,脉弦数。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2)外治:1.陈旧性肛裂:可用七三丹或枯痔散等腐蚀药搽于裂口,2~3天腐脱后,改用生肌白玉膏、生肌散收口。
或用5%石炭酸甘油涂擦患处后,再用75%乙醇擦去。
2.早期肛裂:可用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涂于裂口,每天1~2次。
每天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也可用苦参汤或花椒食盐水坐浴,有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刺激的作用。
中医治疗肛裂的药方1、鱼腥草、金银花、野菊花、蛇舌草各20克,白芨30克,冰片5克,槐花或槐角15克。
2、丹参、黄芪、白芷、黄芩、黄柏、苍术、当归、川芎、元胡各20克,地榆、槐花各15克,冰片5克,制乳没各10克。
3、赤芍、黄柏、黄芩、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明矾、五倍子各10克。
4、制乳没、仙鹤草、元胡、赤芍、苦参、防风各20克,明矾、五倍子各10克。
民间偏方巧治肛裂一、荆芥30克,莲房30克,桑寄生30克,朴硝30克,鳖甲24克,五倍子4克加水适量。
急火水煎20分钟后倒入一个干净的盆中,患者坐于盆上先熏后坐浴10至15分钟(注意掌握好水温,防止烫伤)。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解,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剧烈,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血色鲜红,裂口色红,肛门部灼热瘙痒,腹满涨同,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二)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肛管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纳差,或头昏心悸;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三)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犹甚,肛门紧缩,肛管裂口色紫暗,肛外有裂痔,便时可有肿物脱出;舌黯,苔薄,脉弦或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和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予以外用膏剂栓剂。
(二)出血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
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5.遵医嘱予以口服中药。
(三)便秘1.观察排便的频次和大便形状。
2.绕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或清洁灌肠。
4.遵医嘱便秘推拿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双天枢、神阙、气海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润肠通便药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1小时服用;血热肠燥者中药汤剂宜凉服;阴虚津亏者中药汤剂宜空腹或饭前服;气滞血瘀者中药汤剂宜偏温热服。
2外用中药便后予以痔瘘洗剂50ml与温开水250m以1:5的比例混匀进行中药熏洗或坐浴,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二)特色技术1.艾灸。
2.穴位按摩。
肛痈中医护理常规

肛痈中医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及诱发因素2.肛周情况及伴随症状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4.证型:火毒蕴结证、热毒炽盛证、阴虚毒恋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侧卧位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肛周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程度、范围、有无波动感,疼痛加剧及是否发热。
(2)对切开排脓术后,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色、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火毒蕴结、热毒炽盛者,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煎炸油腻之品。
(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食。
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6.临证施护(1)术后感觉口干,可湿润口唇。
(2)术后排尿困难,经诱导方法无效时,可针刺中极、曲池、三阴交等穴,必要时导尿。
(3)疼痛可给予止痛剂。
7.并发症护理炎症扩散:(1)饮食宜清淡,不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忌烟酒。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勿久蹲、久坐、努责、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及睡前中药坐浴。
(3)注意肛门周围的皮肤清洁,勤换内裤、勤沐浴。
内裤易宽松透气。
三、健康指导1.养成的排便习惯,勿久蹲、久坐、努责、保持大便通畅,肛门清洁,勤换内裤。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积极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腹泻、内外痔等。
肛肠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ºC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ºC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
(1)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2)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3)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
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0、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正确实施外治熏洗法,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术前的注意事项、床上使用便器等所需的指导。
(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并注意脐部的清洁,做好护理记录。
中医护理临床常见症状及疾病辩证施护 痔

四、辨证施护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 了解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情况。 ➢ 了解患者便血时是大便表面带鲜血或是便后滴血、喷血,
便血量的多少,有无黏液。便血次数及伴随症状。 ➢ 了解患者排便后有无肿块脱出,询问患者肛门是否有瘙痒
感,是否有肿物嵌顿史。 ➢ 观察痔核的大小、有无脱出、表面是否糜烂或坏死。 ➢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出血量多及时报告医师。
四、辨证施护
(二)护治原则
消除痔的原因。内痔治疗的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减轻 痛苦,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决定痔的治疗方法和手术 方法;外痔以外治为主,亦可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 在于缓解其症状;混合痔则结合前两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 法。
(三)证治分类
1.内痔 (1)风热肠燥 (2)湿热下注 (3)气滞血瘀 (4)脾虚气陷
四、辨证施护
(五)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荤素搭配 合理。
➢ 宜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少食辛辣、香燥、海腥发 物、刺激性食物及肥腻之品,如肥肉、鱼虾、辣椒、酒等。
➢ 辨证施食。
四、辨证施护
(五)护理措施
4.情志护理
➢ 患者因反复便血或疼痛,可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护士 应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增加对疾病的了解,消 除恐惧心理。
(一)诊断
2.外痔 (1)症状: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 (2)外痔分类:外痔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部位,外痔可 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3.混合痔 (1)症状:具有内、外痔的临床表现,可见便血及肛门 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疼痛或异物感,可伴有局部分泌物 或瘙痒。 (2)发病特点: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 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 (3)专科检查肛检可见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 肿物。
治疗肛裂的特效中药配方5首 中医怎样治疗肛裂

治疗肛裂的特效中药配方5首1.肛裂松解方【处方组成】①内治方:苍术、槟榔、皂刺、桃仁、麻仁、黄连、甘草10gg,大黄大黄15gg,大黄儿茶5gg。
②熏洗方:Ⅰ号方:朴硝号方:朴硝25gg,大黄月石15gg,大黄明矾10gg。
Ⅱ号方:马齿苋、号方:马齿苋、大黄、赤芍、公英各30gg,大黄乳香、没药、黄柏各15gg。
【治疗方法】患者先行括约肌松解术,大黄术后第二日起用熏洗方熏洗肛门,大黄1号方用热水溶化后熏洗,大黄每日1剂,大黄早晚各1次;2号方水煎熏洗,大黄每日1剂,大黄每日2次,大黄每次15g~20g分钟。
同时内治方水煎内服,大黄每同1剂,大黄分2次服用。
【功效主治】解痉止痛,大黄活血通便。
主治肛裂。
【临床运用】共治疗148例。
结果:全部治愈。
【经验体会】本内服中药便后可减轻病人痛苦,大黄为松解括约肌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切断括约肌可减去括约肌痉挛,大黄使肛门功能正常;术后熏洗、换药可保持创口清洁,大黄促使肉芽生长。
综合疗法治疗2.裂创灵洗剂【处方组成】白及、芒硝、大黄各5g0gg,大黄木鳖子、苦参各30gg。
上药研成粉末,大黄分装,大黄20g0gg为1袋。
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1袋药粉倒入盆内,大黄用20g0g0gml开水冲开,大黄先熏蒸,大黄待水温适度坐入盆中浸泡,大黄每次20g~30g分钟,大黄每日2次。
每袋药粉可用3~4天。
【功效主治】泻火解毒,大黄凉血止血,大黄敛疮止痛。
主治肛裂。
【临床运用】治疗万余例。
结果:初期肛裂1~2袋即愈,大黄陈旧性肛裂一般5g~6袋可使哨兵痔萎缩、裂创愈合。
效果理想。
【经验体会】方中苦参敛湿清热,大黄祛风杀虫止痒;芒硝清热解毒,大黄软坚消肿止痛;大黄泻火凉血,大黄活血化瘀,大黄且有较强的消炎杀菌作用;白及收敛止血,大黄消肿生肌;木鳖子通络消肿止痛,大黄全方共奏泻火解毒,大黄凉血止血,大黄敛疮止痛之功。
3.苦黄硝软膏【处方组成】苦参、黄连各10g0gg,大黄芒硝5g0gg,大黄冰片20gg,大黄凡士林5g0g0g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裂的中医护理常规
时间:
地点:灌肠室
参加人:换药室全体护士
主讲人:苏露
因阴津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怒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一.护理评估
1.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2.肛门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久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3.给药护理
(1)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
伤处。
(2)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
4.饮食护理
(1)血热肠燥者多食蔬菜、水果。
(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
(3)阴虚津亏者宜多进滋阴增液之品。
5.情志护理
(1)因裂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躁,须加强情志疏导。
6.临证施护
(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镇痛,亦可与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2)便秘时,切忌怒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三.健康指导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2.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
3.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性贫血和其他肛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