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doc

合集下载

“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柳州市第六中学课程群建设为例

“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柳州市第六中学课程群建设为例

图1“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结构图(一)“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辞海》将“人文”定义为“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与现代意义中的“人文”理念相通、价值耦合。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提出,人文素养应包含古典(传统)文化知识、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完整性、自我实现、道德修改、文化多样性等11个方面的内容。

概括起来,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古典文化有着相当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的培养目标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包括性化、全员普惠的人文课程体系,形成了“人文浸润底色,科技引领特色”的办学特色。

例如,博雅课程图2“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图3“H-SEST”人文特色课程体系六大课程群组前沿视角值,通过延伸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理解学科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样渗透式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拓展学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博雅课程群的艺术创作类课程教学中,我校从国家课程高中美术课的扎染课出发,挖掘国家课程的人文内涵与深层价值,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了校本民族扎染课程。

民族扎染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重要一环,与人们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扎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涉及颜色、线条、形态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扎染技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风情习俗等,让学生形成民族文化意识,尊重民族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扎染技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和实践经验,这需要学生进行大量技能练习和操作实践。

在学习扎染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技艺、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学会欣赏、评价和创造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学生德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方案设计

学生德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方案设计

学生德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方案设计导言:德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校活动等方面探讨学生德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案设计,以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品德优秀、思维独立、情感充沛。

一、课程设置德育与人文素养培养需通过课程设置来实施。

学校应将社会伦理学、公民道德、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纳入教学大纲。

这些课程应以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开展,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案例,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鼓励他们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三、德育导师制度学校可以设立德育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德育导师。

德育导师负责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和思考。

通过个别辅导,学校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德育方面的问题。

四、志愿者活动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益精神。

五、文化艺术教育学生应该接受全面的文化艺术教育,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校可以开设绘画、音乐、舞蹈等选修课程,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六、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德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七、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读书俱乐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八、实践活动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社会调研等活动,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一、方案简介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理解和尊重程度。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方案将从校内外课程设置、活动组织和家庭与社会合作等方面,着手完善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二、课程设置1.语文课程:加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思品课程:增设思品课,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历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及历史的认同感。

4.美术课程:开展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5.音乐课程:学习和演唱经典民歌,增加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三、活动组织1.校园文化周: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园文化周活动,安排各类文化主题的讲座、演出、比赛等,让学生全面接触和体验丰富的人文素养资源。

2.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3.书香活动:推行阅读计划,组织读书分享会,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4.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艺术交流,与其他学校举办文化展览、演出和交流活动,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家庭与社会合作1.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校合作,提供家长关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指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人文素养活动。

2.社区参与:与社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人文素养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体验。

3.名师讲座:邀请文化名人、教育专家等进行讲座,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知识分享。

五、评估与总结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方案,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的质量。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将完善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为落实《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生态”,推进多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规划和构建先进、特色、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有价值的成长,培养造就“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

现公布《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希望教师以此为参考,积极开展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目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第一价值追求。

人文素质教育要服务于领军领导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服务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

北京理工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道器兼具、情理并重、多科融会、古今贯通,以学生的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素质养成为目标,通过对文化传统、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审美情趣、批判思维、交流合作等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扎根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了解和认知人类文明,在建立广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能,注重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勇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

二、课程建设原则人文素质教育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要按照以下原则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1.落实课程思政。

深入挖掘人文素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素质教育中,使人文素质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

2.坚持全局统筹。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要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3.坚持科学规划。

人文素质教育涵盖内容广阔,要使不同知识领域有机联结,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相匹配。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教 育界 的关 注 。因此 , 如何 在 有 限的学 制 内处 理好 程体系的构建 , 在实施 中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该成
1 5
珂 :l 2 2 第1期 ;蘑 5 0 年 8 a 1
果 荣获 2 1 0 1年江 苏 省高 等教 育 教 学成 果 二 等 奖 , 成 为 高职 院校 6 获得 一 、二 等 奖 的成 果 中 , 3项 仅 有 的 以文化 素质教 育 为题 的 2 成果 之 一 。 项
育课程体 系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方案 , 并进一步探讨 了课程改革的具体 实施 问题 。 实践证 明, 重视和加 强高职 院校 文化素质教 育 , 建科 学合 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 系, 构 明确课程 目标定位 , 改革课程设 置、 学模 式和管理机 教
制, 在促进学生掌握 专业技 能的同时, 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文素质、 培 人 身心素质和 实践创新 能力 , 是促进 高
背 景概 述
能力与素质 、 专业与文化 、 就业与发展 的关系 , 使
高职 教育 教学 改革 的关 键 。
提 高 人才 培 养质 量 是 高 等职 业 教 育 可持 续 发 文化 素 质 教育 与 专业 技 能 培养 相 融合 ,成 为 当前 展 的永 恒 主 题 ,素 质 教育 则 是提 高 人 才培 养 质 量
更加关注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 ,包括思 技 能培 养并 重 的创新 举 措 。通 过 文化 素 质 教育 课 想 品德 、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以及 由此表现 出的 程体系 的构建与实施 ,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学 习能力 、沟通 能 力 、适 应 能力 和 实践 创 新 能 力
与职业技能的同时 , 着力夯实文化基础 , 培养和提 高学生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人文素养和实践 创新能力 , 在服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 、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质教育 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 构建科学合理 的人
文 素质教 育课 程体 系及考 核评价 体系 。


回归 教 育 本 位 , 树立“ 全面素质” 的 育
高, 以及创 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的养成 , 确立终 身
学 习的观念 , 不断增 强 自身 的适 应能力 。 二、 实施素 质 递 进 。 构建“ 三平台” 人 文 素
人文 素质 的培养离 不开基 本人 文知识 的学
习, 在教育教学 中落实人文素质教育是前提与
关键 。因此 , 高 等职 业 院 校要 科 学合 理 地 构 建 人 文素 质教 育课 程 体 系 , 设 置 人文 素 质教 育课
程, 从数量 、 质量 、 效 果等方面 , 保证人 文素 质教 育 的层层 递 进 , 将思想政治素质 、 基 本 文 化 素

[ 作者简介] 温宇( 1 9 8 3 一 ) , 女, 湖 南永州 人, 湖 南工 业职 业技术学院评建办讲师。研 究方 : 商 等教育 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08 —
持续 发展 课程 平 台、 虚拟 空问 拓展平 台 , 打造 素 质递 进 的人文 素质 教育课 程体 系 。
( 一) 人 文 素质基 础课 程平 台
个 人 潜 力 的重 要前 提 , 重 视 自身 素质 的全 面 提
价值 观等 多种 因素 整合而成 的相对 稳定 的综合 素质 的基础 和核心 , 反 映了一个人 的内在 品质 。 高 等 职业 院 校 的人 文素 质 教育 , 应 回归 到教 育 “ 培 养人 ” 的本 位 , 树立 “ 全面素质” 的育 人 观 , 创新 办学 理念 、 课 程设 置 , 探 索实施 职业 人文 素

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总第 1I期 1
陈晔 : 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 l9・
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不 同, 文化 会和 自然的基本知识 的教 社

正 确理 解 文 化 素质 教 育 , 新 教 育观 念 更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中诸多 问题 的出现 归根结底 还
观念有偏差 , 因此 , 构建课 育, 及对学生真 、 、 善 美人格的培养。积极推进文化素质 教育 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深人 , 了解其 目 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 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 程体系必须首先要 把握好文化 素质教 育的 内涵,
我们认为 , 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建设可 以从 以 机器 , 但是决不能成 为一 个和谐的人。 也就是说 , ” 大学生
[ 收稿日期]o9 0 1. z o — 7— 3 [ 基金项 目】 深圳大学 教改项 目 (o 8Y 3 ) 2 J O3 . o [ 作者简介】 陈晔(98一 ) 女, 17 , 安徽铜陵人, 深圳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硕士 , 究方向: 研 高等教育。
第 6期 2O O9年 l 2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unl f ua stt o u aie,Si c n Te h oo y ora o H nnI tu f m nt s c nead c n lg ni e H i e
— —
No 6 . D c瑚 9 e.
论 高校文化 素质教 育课程体 系建设
任务 革的共同趋势 , 也是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19 98年 的 、 和 定 位 。
教育部颁发 了《 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关
教育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育的任务和 目的有 明确规

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一、课程设置方面。

1.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人文素养相关课程的比重,如思想道德修养、国学经典、文学艺术等课程。

2. 融入人文素养元素,将人文素养理念融入到各类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和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强化互动教学,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人文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注重体验式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文魅力,增强其对人文素养的认同感和情感投入。

三、学校文化建设方面。

1. 建立人文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举办人文讲座、文化节、书画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2. 加强学校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人文的机会。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意识和教育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

2.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分享人文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促进师资队伍的交流和成长。

五、家校合作方面。

1. 加强家长的人文素养教育意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学校共同育人。

2.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支持。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推进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让人文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特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当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方法实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其中,学校是主要阵地。

学校应当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养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生活习惯培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熏陶。

家庭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庭应当注重亲子教育,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共读书籍、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社会也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推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置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除了基础学科的教学,应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学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这些课程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四、阅读教育阅读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历史、哲学等著作,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品味。

家庭也应当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习惯。

此外,社会也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和设立图书馆等方式,推动学生的阅读教育。

论普通高校人文科技素质课课程体系的构建

论普通高校人文科技素质课课程体系的构建
选 课 授 课 方 式 与 考 核 没 有 制 定 与 之 相 符 的 教 学 方 法 与 考 核 方式 。 修 课 教学 所 采用 的“ 输 式 ” 学方 式 与 “ 末 选 灌 教 期 上 交 一 篇 论 文 ” 核 方 法 , 以 实 现 人 文 素 质 培 养 的 最 终 考 难 目标 。 第 五 , 选 课 任 课 教 师 的 职 称 、 学 水 平 及 教 学 方 院 教
高 校 实 施 人 文 科 技 选 修 课 的 目 的 与 意 义 在 于 以 素 质
教 育 作 为 本 科 教 育 的 辅 助 , 进 学 生 全 面 人 格 的 培 养 与 发 促
展 。而 选 修 课 以 目前 的 状 况 与 形 式 存 在 , 在 难 以 提 高 大 实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养 , 其 在 当 今 大 学 生 就 业 压 力 日益 增 大 的 尤
即 不 把 院 选 课 看 成 本 科 学 生 的 主 要 课 程 和 学 科 基 础 训 练 的组成 部分 ,而仅 仅把 它 作为 主 课 以外 增 强 学生 兴 趣拓
着 明 显 不 足 , 现 出与 当今 高 等 教 育 培 养 目 标 的 不 对 称 、 呈
不协 调 。 何 在 完善 人 文科 技 素 质课 课 程 的设 置 . 建 系 如 构

法 没 有 纳 入 规 范 教 学 考 核 。 而 教 师 对 院 选 课 的 教 学 态 度
及 水平 影 响 学生 对 选修 课 的兴 趣 , 而 影 响其 深 入学 习 。 进
定 的辅 助 作 用 , 同 时 对 促 进 大 学 生 人 文 基 础 知 识 的 拓
展和 人 格气 质 的 培养 提 供 了基 本保 障 ,是大 学 实 施素 质

职业人文综合素养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职业人文综合素养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作 用 , 术研 讨界 也 开 始重 新 思 索 人文 教 育 与 专 学
面 的 内容 。

职业 人文 素养 的 内涵
职业 人文素 养包含 人文 素养 和职业 素养 两方 人文 素养 , 包含 人 文 知识 , 如对 政 治 学 、 济 经
学、 历史 、 学 、 学 、 哲 文 法学 等 的学 习和 积 累 , 以及 以人文 知识 为基 础 而延伸 出 的人 文情 怀与人 文精
上没有形成体系, 虽然课程看起来很多 , 但有的课 程 内容相近或有重叠 , 存在知识传播 的零碎性和 随意性 ; 的与 时代结 合不 紧 密 、 有 学生 不感 兴趣 的
课 程长 期反 复开 , 学 生 真 正需 要 并 有 兴 趣 的课 但 程 却没有 开设 。 因此 整体 上 来 说 , 些 课 程 在 一 这 定 程度 上虽 对学 生 的人文 素养起 到 了一定 的促 进 作 用 , 对学 生人 文 素养 、 但 职业 素养 的养成 却很 难
人文 素养 之类 的课程 很多 , 比如大学 语文 、 文学 欣
校还没有提高到应有 的高度 ,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
也不 可避 免地存 在着 一 些 问题 和 弊端 。 此类课 程 的开设 多是 以单 个课 程 的形式 体现
的 , 且多 以选 修课 形式 出现 , 并 在课 程 的开设 上存
起 到一个 统 一指导 和有 力 引领 的作用 。
三 、 业人 文综合 素 养课程 的 建设和 实践 职
( ) 院职 业人 文素 养课 程 开设 情 况 二 我 我 院 的课 程设 置 , 了公 共基 础课 以外 , 它 除 其 课 程基本 上是 由各 系部 自主 安 排 , 后 报教 务 处 然 审核后 实 施 。各 系部 通 常 很 注 重 本 专 业 的 专 业

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模板一、前言。

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意识;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讲解人文素养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文素养的内在含义和外在表现。

2. 人文艺术的鉴赏与欣赏。

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人文艺术的鉴赏与欣赏能力。

3. 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弘扬。

通过名人事迹、人文故事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意识。

4. 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互动式教学。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实践式教学。

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

采用笔试、口试等形式的考试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2. 综合评价。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六、总结。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学校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

同时,也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士才1朱艳2刘玉仙11.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2.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目标所谓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即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即气节。

从狭义来说则是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

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

因此,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反映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完满人格的“全人”为目标。

因此,在设置人文课程目的上,要为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服务;在课程内容上,要扩大范围,内容丰富,要建立多样的、开放的课程机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则应突出体现一种对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

二、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高教司[1998]2号),当年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我国的高校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文课程的重视不足。

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在理工类或以理工类专业见长的综合院校中普遍存在。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般根据各专业发展的要求设置,并且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

虽然在教育目标中强调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具体到课程设置过程中,总是有所偏废,__________各种非专业、实践性的课程常被忽视。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立 足 于 高 职 教 育 学 制 短 、 实 践 课 程 比重 大 的 特 点, 科学设 置 , 既 能 满 足 学 生 职 业 技 能 培 养 的 需


求, 又 能 使 学 生 通 过 在 校 学 习 获 得 必 要 的人 文 知
( 一) 设 置课 程 结 构
“ 当今 中 国大学教 育要实现 由传统教 育 向素 识教育 和熏 陶 , 培养人文素养 , 塑造人文形态 。 质教育 的全 面转 变 , 面临来 自传统观念 与实践 的

个部门、 某一 部分 教师所 能 完成 的 , 它 需 要 多 领 导 全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活 动 的 开 展 、 考核 、 测 评
个 部 门 和 多方 面人 员 的 共 同参 与 和 努 力 。如 季 羡 以及 证 书 的发 放 。
林先 生所说 : “ 提高大学生 人文素质 , 是 一个十分
重 重 障 碍 。制 度 革 新 是 消 除 障 碍 、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课 程 结 构 决 定 学 生 的素 质 结 构 。高 职 人 文 素
教 育 的 根 本 前 提 。” 在高职院校加强组织领导 , 健 质 课 程 结 构 应 由 “ 人 文 素质显 性课 程 ” 和 “ 人 文 全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领 导 体 制 是 实 现 人 文 素 质 教 素 质 隐 性课 程 ” 两 部 分组 成 。
复 杂 的 系统 工 程 , 必 须 方 方 面 面通 力 协作 。” 笔 者 认 为 构 建 科 学 的 高 职 院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体 系 是
这 个 复 杂 系统 工 程 的 重 中之 重 。
健 全领 导 体 制
二、 构 建 科 学 的课 程 体 系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作者:王晏殊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4期摘要:当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着来自高校制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层面的诸多困难,如何化解这种困境也就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关心的课题。

通过对OBE教育理念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OBE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OBE教育模式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关系,对构建基于“OBE”理念下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实施策略。

关键词:OBE;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当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众多高校中面临诸多困境:首先,从学校管理层面看,“课程体系庞杂,课程内容贫乏;课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缺乏体制与制度的保障”;其次,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相关选修课的内容和质量方面的满意度并不高,部分学生为追求高分数或混学分而选择容易通过、给分高的课程,对文化素质教育课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另外,从教师教学层面看,缺乏从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教学投入不足;课堂秩序松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后,课程考核管理不够严谨规范,成绩评定随意,评价反馈缺乏标准。

在高校争创“双一流”过程中,不应忽视本科教育,要高度认识“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专业教育之外,培养哲学思维、陶冶文学艺术、精通古今之变、了解社会科学、锻炼理性思维能力以及掌握当下认知工具这五大类项。

这就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办学理念由“以学科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培养方式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教育内容将“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

二、“OBE”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理念,是最早出现在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一种侧重“学习产出”式的教育理念,指“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确保学生能获得在未来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

幼儿园人文素养课程策划与实施

幼儿园人文素养课程策划与实施

幼儿园人文素养课程策划与实施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注重幼儿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成长为有道德、有情感、有智慧的人才。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人文素养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情感素养,使其具有同情心、信任感、合作精神等;3. 促进幼儿的道德素养的培养,让其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4. 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使其具有欣赏美的能力;5. 帮助幼儿建立并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

三、课程内容1. 文化课程在文化课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包括文化习俗、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民及其生活方式,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国际视野。

2. 情感课程在情感课程中,可以通过情感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信任感、合作精神等情感素养。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道德课程在道德课程中,可以通过讨论问题、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并让其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4. 审美课程在审美课程中,可以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欣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幼儿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声音发出美妙的乐曲;可以让幼儿参与美术、手工或绘本故事的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认知课程在认知课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性别差异、家庭和个人情况等,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沟通、协调、合作等社交技能。

四、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求知欲望,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大班人文探索:幼儿园人文素养教案设计与实施

大班人文探索:幼儿园人文素养教案设计与实施

文章标题:大班人文探索:幼儿园人文素养教案设计与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在幼儿园阶段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大班人文探索,探讨人文素养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工作。

一、背景介绍在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在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们最敏感、最好奇、最能吸收知识的阶段,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素养教案设计1. 主题选择在设计人文素养教案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可以是家庭、友谊、感恩、人与自然等与孩子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主题。

通过这样的主题,可以引导幼儿对人文的思考和感悟。

2. 活动设置在教案中,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音乐游戏、手工制作、访谈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

3. 教学资源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故事书、音乐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直观、感性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人文素养的兴趣。

三、人文素养教案实施1. 营造氛围在实施教案时,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素养的教育。

2. 引导思考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幼儿思考,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对人文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3. 及时总结教师需要及时总结活动,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加深他们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四、我的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大班人文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素养的教育。

教案的设计要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活动要寓教于乐,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思考。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人文素养教育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幼儿园大班人文探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人文素养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教案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在快乐成长的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环节,然而,有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片面理解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反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该文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科学全面分析,以期构建和实施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大学教育是完善生命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如果说专业知识是一个人扎根社会的基础需求,那么人文素养就是一个人营养需求。

即使再宽广的土地,没有营养的补充,那也会贫瘠不堪。

因此,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问题,导致大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偏低,就业难度加大。

唯有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才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1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1.1在校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青年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在企业发展中,青年始终担任着主力军的作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文素养却在间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些高职院校内,常常存在这样的状况,学生上课不积极,经常性地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即使有时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但却热衷于做低头族,沉湎于手机的世界中。

长此以往,他们的自我思考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动手能力也逐步形成问题。

许多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晰,受潮流的影响,偏爱于文化快餐,快节奏的生活,严重阻碍了他们自我内在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用人单位的招聘,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存储量,更重视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因此,人文素养教育的提高应成为教育的焦点。

[1]1.2一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许多的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极少,存在着严重的边缘化现象。

在专业课程构建上,不断加强专业课的比重,甚至出现占用人文素养课程的情况,使人文素养课程处于一种孤立、零散的状态。

例如:在一些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并没有在开设任何有关人文素养的选修课程,造成专业与素养课程的极度不均匀。

1.3师资力量的不足,考核过于宽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教师队伍,能够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

而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忽视,造成对师资数量投入不足和师资质量的不达标。

一些学校的选修课门槛低,在有关人文素养的课程上外聘兼职老师,专业技能不够硬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授课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另外,人文素养类的老师对于课程的不重视,不注重改变教学方式,考核制度过于宽松,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

[2]2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实现‘谋生’与‘乐业’的完美统一”。

高职教育中,要想实现毕业于学校,就业于社会的目标,就要做到专业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完美结合。

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一项紧迫而有重要的任务,要想实现为社会输出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构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2.1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养教育离不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自然成长规律,运用文化手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能够更强的融入社会。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提高人文素养课程的数目,平衡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增大学习的接触面,了解和发现人文素养教育的魅力。

其次,要注重课程的多元互补,人文课程设置应范围广泛,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爱好,并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找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课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进行科学化的课程设置,综合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3]2.2优化课程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校受教育的时间只有3年,比普通高校学生受教时间缩短了1年。

其中,由于一贯的“重专业,轻素质”的思想,专业课程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因此,要提高人文素养课程的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到最大化。

在课程的改革中,专业课与人文素养课要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职业教育课不仅是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还包括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些在校高职生反映,只传授专业技能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降低了接受知识的质量和速度。

因此,专业课老师要打破固有的思想观念,以授专业知识为基础,有意识地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3提高师资力量,完善考核制度评判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指标是师资的素质,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教师力量,不仅是数量上的提高,更应是质量的提高。

对于课程相对较少的人文素养课程来说,做到不外聘兼职教师,精心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此外,高职院校应完善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将人文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地位上,人文素养考核纳入毕业考核中,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养课程的重要性。

3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实施策略3.1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第一阶段为人文课程基础学习,在入校第一年,进行基础的人文素质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对人文素养课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阶段为人文课程综合学习阶段,在入校第二年及第三年进行,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技能。

3.2增加人文素养教育的活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人文素养的活动,增加素养的交流平台。

例如:举办有关人文素质的辩论赛及演讲赛,在激烈的争辩中,增进学生的思想碰撞;校报征集有关人文素养类的,实施有奖制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人文素质讲座。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处处受到人文气氛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4结语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培养高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的课程设置,人性化的教学,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侧重加强高职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该文经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得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不加以重视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的现象,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必将面临严峻的问题,影响整体职业教育的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杨玉娟.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8):107.[2]蒋丽云,朱军明.浅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2015(4):62-64.[3]刘小平,李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14(31):7-8.人文素养教育与木工机床课程相融合的策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变化,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具有高素质人文素养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本文讨论并实施了人文素养教育与《木工机床》课程相融合的必要性、具体步骤和相关评价,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人文素养教育《木工机床》课程相融合策略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还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职业人,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研究和加强的工作。

笔者身为高职院校中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在主讲课程《木工机床》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对人文素养教育与课程的融合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浅析如下:1《木工机床》课程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必要性1.1《木工机床》课程改革前的状态(1)课堂上没有实际设备可供学生观摩,且教材的图片不直观,学生对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不清楚;2、专业术语较多,导致课程索然无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仍旧沿袭上课记符号,考前背符号,考试考符号,考后忘符号的传统教学模式。

4、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就是接触木工机床,而相关知识的缺乏将严重影响企业对他们的客观定位,以及他们的自信度和今后的发展空间,甚者将导致学生的盲目跳槽和毕业生整体就业的不稳定性。

1.2《木工机床》课程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必要性(1)根据对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见表1)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关键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要远远重于学生的专业能力。

(2)根据对在校学生厌学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没有内在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无趣占65%);学习困难;缺乏意志力等。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木工机床》课程与人文素养相融合是极其必要的。

2《木工机床》课程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具体步骤2.1 明确方向,理论先行,达成共识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个人的智力、德行、感情等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当今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好奇心强,不甘落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将这些特点加以引导,并注意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很容易与学生达成浅层次的共识,虽然他们仍有疑虑。

2.2 做好计划,制定规则,甄选任务在《木工机床》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约8—10人,民选组长、副组长、会议记录员各一名,并下达任务:在课堂上集体讨论,分工讲解概念性名词,并要求做出简易教具。

此时学生觉得很新鲜、好玩,而且有善于表现的同学做先锋,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在各组的竞争下,愉快地完成了简单的学习任务,最后由教师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和点评,同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提出建议,强调基本礼仪,使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布置下堂课的任务。

此阶段的重点是教师需引入竞争机制,加强鼓励和激励,让学生学会行使话语权,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各种错误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