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材料题: 新文化运动 含答案
《二 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二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哪位人物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A. 孙中山B. 陈独秀C. 蔡元培D. 李大钊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 鲁迅B. 胡适C. 蔡元培D. 康有为3、下列哪项活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由前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转向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A. 《新青年》杂志的创刊B. 五四运动的发生C. 《女神》的出版D.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4、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刍议”最主要的主张是什么?A. 文学革命B. 批判传统文化的“道德文学”主张C. 写作内容和生活相结合D. 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和情感表达5、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B.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申报》和《新青年》C.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他们主张“白话文运动”D.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纯粹的文化运动,与政治无关6、题干: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周作人7、新文化运动期间,哪位学者撰写了《狂人日记》,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A、陈独秀B、鲁迅C、梁启超D、胡适8、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哪一对立概念反映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A、专制与民主B、科学与迷信C、共和与帝制D、新与旧9、《二次革命》的实质是一场 ______ 。
A、政治运动B、思想运动C、文学运动D、教育运动 10、1919年北京《新青年》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最能体现反封建思想的篇章是 ______ 。
A、《孔乙己》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阿Q的故事》11、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钱玄同12、新文化运动期间,哪位作家以“呐喊”为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A. 胡适B. 鲁迅C. 陈独秀D. 钱玄同13、下列哪一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A. 《新青年》杂志B. 《申报》C. 《民报》D. 《中外纪闻》14、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胡适B. 鲁迅C. 蔡元培D. 李大钊15、题干:《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 《新青年》的创刊号发刊词C. 《文学革命论》D. 《觉悟》16、题干:新文化运动中,被称为“五四运动的前夜”的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1919年“五四”运动C. 留日学生运动D. 爱国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同步练习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
新文化运动发生时是1915年,十月革命还未发2.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A.B.C.D.提倡学科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兼容并包”的内涵,“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来的,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B.1915C.D.答案:B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①民主②新道德③科学A.①②B.C.①③D.答案:C5.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判断新文化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张,主要根据其政治派别和思想主张。
他们是激进民主主义者,此时尚未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所说的民主,是指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若因为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1)材料中“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所指的史实是什么?(2)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中国“废了君主”指什么历史事件?(3参考答案:(1)民主与科学。
史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3)进步性:他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富有斗争精神。
局限性:对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的倾向,带解析:本题主要通过阅读有关材料来考查对教材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9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第9课同步课时训练1、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这样做(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2、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材料表明陈独秀( )A.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B.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C.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D.倡导文明进化必须全盘否定儒家文化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4、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
这表明李大钊( )A.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这一方针的实质是( )A.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B.力图“根本之救亡”C.坚定实行民主政治制度D.鼓励新文化的传播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7、1918年5月《新青年》上发表了屮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练习
1.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下列对两者共同之处的认识最正确的是()A. 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 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 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 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2.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原因是()A.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B. 民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 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D. 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3.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 传播马克思主义B. 是一场伟大的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C. 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D. 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4.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A. 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B.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C.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D. 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5.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6.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7.7.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3.2新文化运动(练习)
3·2新文化运动(练习)1. 五四新剧的倡议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
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第一创作了《终生大事》。
今后,欧阳予倩的《悍妇》、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
以上历史现象典型地说了然 ( )A.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人心所向B.五四新剧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C.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相联合的道路D.五四新人追求人品独立和个性解放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公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以为第一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专制专B.发动启发运动,解放公众思想C.成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民众D.倡议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3.1929 年 5 月 4 日公民党上海特别市履行委员会宣传部编写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迂腐即是过分” 。
“过分”思想指的是()A.民主和科学思想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D.马克思主义4.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一样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眠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悲观的,一为踊跃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
”此话反应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 )A.各有特点B.扬中抑西C.扬西抑中D.没法相通5.李大钊曾在《史学要论》中写道:“历史老是记述以何种原由引人注意的事,至于怎样的事才引人注意,则古今不一样。
”他在这里主要重申的是 ( )A.历史是存在过,且不为后代企图所左右的过去 B .每一种历史表达都有它的特定企图C.历史是某种外在要素作用下的产物D.人们能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建历史6.迄今所知,在中国第一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此中称:“其以百工领袖有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训练) 含答案
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3。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
……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A、破除旧有礼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5。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6。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7.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人民版 必修3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基础自测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A 民主、自由B民主、科学C 民族、民权D民族、民生2.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孔教会的成立 B《青年杂志》的创办C《狂人日记》的发表 D《青春》一文的发表4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在( )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5《文学改良刍议》的著者是( )A 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二)材料解析题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2)为什么说“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综合创新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B.尊孔与民主共和绝对不相容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D、尊孔潮流与君主专制的内在联系2.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A.反对复古尊孔 B.主张实业救国 C、反对封建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3.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思想的不足,其表现是()A.彻底批判儒家正统思想B.彻底否定君主专制C.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 D.掀起反封建斗争的浪潮4新文化前期的的根本目的是()A改造儒家思想 B 倡导西方思想文化,促进社会进步C 提倡新文学和新道德D 反对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5李大钊指出: “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这说明他是赞同( )A君主立宪B 民主共和C人民民主D君主专制(二)材料解析题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1.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做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A.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答案:A2.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
为此,他们提倡() A.“中体西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C3.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与以上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4.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答案:B5.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抨击封建思想,学习西方探寻强国之路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答案:B6.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
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恪守缺抱残之势。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三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动中的三只兔子,“三只兔子闹中华”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下列关于三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C.十月革命后,三人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D.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5.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
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
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C.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D.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6.长期以来,文言文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下层人民不懂文言,而新文化、新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读书人层面,是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
20世纪初,中国的白话文运动A.解决了文言这一困扰中国的问题B.推动白话文登上了文学的殿堂C.使自话文成为了文学的主要形式D.有助于解决危机下的文化普及7.1923年。
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5-21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其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旧道德、旧思想卷土重来,为其称帝做舆论准备。
A、B两项为D项服务;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答案】 B【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B项符合题干要求。
A、C、D 三项表述错误。
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的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解析】新文化运动活动的主要领域是思想方面。
4.陈独秀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这两位“先生”指的是()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C.美国和法国革命D.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答案】 A【解析】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
5.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答案】 A【解析】注意时间是1920年,是在新文化运动后,北京政府是指北洋军阀政府,因此题中现象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D两项绝对化了,C项夸大了,这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练习一、选择题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2.《新青年》创刊后曾行销达一万六千份,毛泽东等一大批青年深受其影响。
该杂志在青年中产生较大反响的原因不包括()A.宣扬民主与科学 B.青年热爱国家,追求进步C.国民大革命兴起 D.全面否定封建旧文化3.“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的近代思想家是()A.朱执信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4.“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
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的是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5.李厚泽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
”下列的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A.“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B.“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C.“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 D.“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6.胡适在1929年4月27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造成胡适这种思想认识的社会原因可能有①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②儒家思想仍然影响深远③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冲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
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人物言论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梁启超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启蒙与救亡并重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C.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8.1912年,蔡元培等人曾经发起一个“进德会”,定下三条基本信条:不赌、不嫖、不娶妾;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2【同步练习】《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1.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A.复兴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B.利用孔子权威来巩固统治地位C.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D.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2.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关键因素是()A.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北京大学的办学体制完备C.《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到北京D.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大宣传新思想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陈独秀参加辛亥革命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陈独秀迁《新青年》到北京D、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4.阅读材料:“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
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结合所说知识回答:(1)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简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并指出这一历程中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答案和解析【答案】1.A2.A3.B4.(1)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设备(人才),创办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等。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主张“中体西用”。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尊孔复古。
其目的是复兴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故A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A正确。
3.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其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故B正确。
4.(1)本题考查引进外国文化的方式,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
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设备(人才),创办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等。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民版 必修3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B C D2. 大学面貌焕然一新,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要是由于:()A.深厚的文化底蕴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行C.蔡元培就任校长D.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3.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提倡革命,反对改良B.提倡某某,反对专制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该作者应该是()A.李大钊B.陈独秀C. 胡适D. 鲁迅5. 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先锋主要是()A. 胡适和李大钊B. 陈独秀和蔡元培C. 蔡元培和李大钊D. 胡适和陈独秀6. 新文化运动中以“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学说,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为宗旨的学生社团是()A.少年中国学会B.新潮社C.国民社D. 平民演讲团7.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A.是一场反对尊孔复古逆流的思想文化运动B.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C.是一场宣扬某某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D.是一场某某科学旗帜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8.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 打倒了封建专制思想的传统权威B.为各种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D.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二陈独秀:“愚之信仰某某,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材料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X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1.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由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A.推动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思想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的特点D.全盘学习西方文化2.下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共和②师夷制夷③民主科学④维新变法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3.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B.梁启超C.林则徐D.严复4.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5.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
“它”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陈独秀认为,孔子学说的特色主要是礼教和不言神怪,以现代民主和科学的尺度衡量,礼教是反民主的,而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这反映出陈独秀()A.强调调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B.明知传统文化优点却刻意彻底否定C.批判传统儒学糟粕认同其思想精粹D.主张必须彻底地更新中国传统文化7.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
高中历史 3.2 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二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其根本目的在于(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学统治地位C.制造复辟帝制舆论D.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解析:袁世凯推崇“孔子之说”是尊孔复古逆流的表现,而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属于根本目的,D项明显错误。
答案:C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C.提倡学术自由D.解放民众思想解析:“国民”对“政府党与在野党”的斗争“若观对岸之火”,体现了解放民众思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D3.《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析: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威胁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民主与科学因而成为批判专制思想的锐利武器,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属于主要原因,D项与史实明显不符。
答案:A4.新文化运动曾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实质是针对(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B.封建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实质是针对”的要求,C、D两项与“打倒孔家店”的内涵不符。
答案:B5.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题:二新文化运动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材料二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
(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材料三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材料四五四以后,“他”、“她”、“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
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
(2)民国时期,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
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三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
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请回答:
(l)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不要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应该解决?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仗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解析“她”字在中国的境遇,既说明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曲折和艰难。
本题运用大量材料构建了一个新的答题平台,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要盲目照搬课本。
答案(1)1918年;刘半农。
因为英文当中有“ She”字,而中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
(2)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是对女性的侮辱;另一方认为“她”字只是使中国文字更严谨,并没有侮辱女性的意思。
(3)“她”字的发明原本是为了解决中英翻译的问题,说明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个字的存废,引起了社会的激烈辩论,说明近代以来妇女地位的提高。
2.答案(1)胡适认为空谈“主义”非常容易,但没有用处,而且非常危险,即反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存在。
应解决。
胡适企图用改良主义办法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李大钊提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即用马克思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3)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提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4)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是革命与改良的争论。
启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