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历险记 数学认知 小班
小班优质数学教案详案反思《熊出没》
小班优质数学教案详案反思《熊出没》一、背景说明本次教案是小班(3-4岁)数学教学中的一节课,教学内容是《熊出没》中的第一集,通过短片故事展示,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同等大小的物体,以及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认识同等大小的物体。
2.培养幼儿对简单加减法的感性认知。
3.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问答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学开始前,老师将播放《熊出没》中的第一集,用动画短片的形式呈现加减法和同等大小的物体。
在观看完之后,老师导入本次教学的主题。
2. 感性认知为了让幼儿在感性认知中逐渐理解加减法,老师采用举例的方式,将同等大小的物体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结合起来。
如:将两个桔子放在一起,然后问孩子是否是同等大小,之后让孩子拿走一个桔子,再看两个桔子是不是同等大小。
并一步步引导孩子组合出更多的例子,让幼儿在感性认识中逐渐认识加减法的概念。
3. 知识巩固为保证知识的有效巩固,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特点,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中,提供了许多适龄的互动游戏,比如拼图游戏、小马路游戏等,使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同等大小和加减法的认识,提升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程反思1.教师应该多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分层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逐步增加难度,注意课程的一个系统性。
3.教学过程应该营造和谐的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幼儿对数学模块的认知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幼儿的个别需求,关注和引导幼儿个别差异的存在,注重数据的积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开发出幼儿们的学习潜力。
三只小熊的小班数学教案
三只小熊的小班数学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之一。
本篇教案将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介绍三只小熊的数学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提出数字的顺序。
2. 能够认识并书写1到10的数字。
3. 能够通过配对游戏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概念。
4. 能够通过排序游戏理解大小关系。
5. 能够通过简单加法和减法游戏,培养计算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书《三只小熊的数学冒险》2. 数字卡片和算术符号卡片3. 排序游戏的卡片4. 配对游戏的卡片5. 小熊角色扮演服装(可选)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只小熊,他们在森林里度过了一场有趣的数学冒险。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回答一些关于数学的问题,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用生动有趣的口吻给孩子们讲述故事《三只小熊的数学冒险》。
故事中,三只小熊分别遇到了不同的数学问题,他们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了数字的概念、书写数字、配对、排序和简单的加减法。
3. 数字的概念和书写将数字卡片展示给孩子们,教师引导他们认识1到10的数字,并与卡片上的数字进行配对。
引导幼儿们正确书写数字,并加深记忆。
4. 配对游戏教师将配对游戏的卡片分发给幼儿们,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图案进行配对。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可以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概念。
5. 排序游戏教师展示排序游戏的卡片,让幼儿们按照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
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幼儿们正确地排序,并让他们动手尝试。
6.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教师用算术符号卡片给幼儿们示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然后,教师可以给幼儿们一些问题来解答,让他们亲自进行计算。
可以利用小熊角色扮演服装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更加乐于参与。
7.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们回顾数学冒险的内容,强调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小熊小班数学教案
小熊小班数学教案第一节: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 认识数字1-5。
- 能够正确写出数字1-5的数字符号。
- 能够正确读出数字1-5的数值。
2.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2、3、4、5。
- 手指画板。
3. 教学过程:- 引入数字概念:教师展示数字卡片,问学生认识数字吗?数字是什么意思?告诉学生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的符号。
- 认识数字1-5:依次展示数字1-5的卡片,教师说出数字名称并辅助手势,学生跟随说出数字名称。
4. 讲授数字的写法:- 将数字1的卡片放在手指画板上,教师示范用手指在画板上写出数字1的形状,学生跟随示范。
- 重复同样的步骤,示范学生写出数字2、3、4、5的形状。
5. 讲授数字的读法:- 引导学生用手指指着数字1的卡片,教师读出数字1的名称,学生重复几次。
- 重复同样的步骤,教师读出数字2、3、4、5的名称,学生跟随读。
第二节:认识形状1. 教学目标:- 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 能够正确说出这些形状的名称。
- 能够将不同形状进行分类。
2. 教学准备:- 形状卡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2个。
- 形状分类板。
3. 教学过程:- 介绍形状:教师出示圆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形状,并说出名称。
类似地,介绍正方形和三角形。
- 分类形状:为学生展示形状分类板,板上有三个部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说出该卡片上的形状名称,教师将该卡片放在相应的分类区域。
4. 形状识别: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学生根据形状识别并说出名称。
第三节:数量比较1. 教学目标:- 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 能够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数量比较。
- 能够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辅助进行数量比较。
2.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2、3、4、5各2个。
- 数量比较画板。
3. 教学过程:- 引入比较概念:教师用数字卡片1和2进行比较,并问学生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引导学生说出“大于”和“小于”这两个词。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小班数学教案:小熊第一节:引入为了让小班学生通过趣味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我们特别设计了这个以小熊为主题的数学教案。
通过与可爱的小熊一起学习,孩子们将能更快乐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本节课将介绍小熊,让孩子们对主题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节:认识小熊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小熊的图片或玩具,用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教师可以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只小熊玩具,或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大一些的小熊图片,鼓励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它们。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这只小熊是什么颜色的?- 小熊有多少只眼睛?- 小熊的脚有多少只?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小熊的特征,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同时,教师可让孩子们用手指或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小熊的形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和表达小熊。
第三节:小熊的数量在引入小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以小熊的数量为线索,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问孩子们以下问题:- 如果我再给你两只小熊,你手上会有多少只小熊?- 如果你有三只小熊,我再给你四只小熊,你手上会有多少只小熊?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他们的答案,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第四节:小熊的排序在孩子们掌握了加法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入排序的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小熊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要求孩子们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小熊。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找出最小的数字,然后找出最大的数字,最后按照顺序排列小熊卡片。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将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培养他们的排序能力。
第五节:数字与小熊匹配在小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游戏巩固孩子们对数字的理解。
教师可准备一些小熊卡片和相应的数字卡片,要求孩子们将小熊卡片与相应的数字卡片进行匹配。
教师可以将小熊卡片和数字卡片放在桌上,让孩子们依次选择一只小熊卡片和一个数字卡片,看它们是否匹配。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中的角色和物品,学会识别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 《熊出没》动画片片段。
2. 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1. 播放《熊出没》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中的数字。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认识并朗读数字。
3. 进行数字接龙游戏,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数字卡片。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生活中的数字,如家具、玩具等。
2. 制作数字手工作品,如数字卡片、数字画等。
第二章:学习比较大小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中的角色和物品,学会比较大小。
2. 培养学生对大小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 《熊出没》动画片片段。
2. 大小不一的物品,如积木、水果等。
1. 播放《熊出没》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中的大小物品。
2. 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物品,引导学生比较大小。
3. 进行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生活中的大小物品,如家具、衣服等。
2. 制作大小手工作品,如大小卡片、大小画等。
第三章:学习形状识别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中的角色和物品,学会识别形状。
2.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 《熊出没》动画片片段。
2. 不同形状的物品,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活动过程:1. 播放《熊出没》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中的形状物品。
2.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导学生识别形状。
3. 进行形状识别游戏,让学生按照形状分类物品。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生活中的形状物品,如家具、玩具等。
2. 制作形状手工作品,如形状卡片、形状画等。
第四章:学习加减法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中的角色和物品,学会简单的加减法。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段,学会认识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观看《熊出没》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出现的次数,分别是1次、2次和3次。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并能够正确读出数字。
3.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数一数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出现的次数。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跟读数字1-5。
3. 数字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正确回答出数字。
第二章:学习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段,学会比较大小。
2. 培养学生对大小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观看《熊出没》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大小变化。
2. 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熊出没玩具,引导学生比较大小。
3. 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游戏,巩固对大小的认识。
1. 观看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大小变化。
2. 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熊出没玩具,学生比较大小,并能够正确说出大小关系。
3. 大小比较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正确回答出大小关系。
第三章:学习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熊出没》动画片段,学会简单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观看《熊出没》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数量的加减变化。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3. 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游戏,巩固对加减法的认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数量的加减变化。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说出答案。
3. 加减法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正确回答出答案。
熊出没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
熊出没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5,能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熊出没卡通形象图片,数字卡片,计数器,小奖品等。
2.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做“熊出没”主题操,活跃课堂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熊出没角色,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熊大、熊二、光头强等熊出没角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2)教师提出问题:“熊出没里的角色们要举办一场数字派对,我们需要为他们准备数字邀请函,你们愿意帮忙吗?”3.教学活动(1)数字认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并让学生模仿书写。
(2)数字书写教师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模仿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数感培养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字。
教师演示如何用计数器表示1-5的数字,学生跟随操作。
(4)逻辑思维培养教师出示熊出没角色图片,引导学生按数字大小顺序排列。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拓展活动(1)数字接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按顺序说出1-5的数字,下一组学生继续接龙,看哪组最快完成。
(2)数字拼图教师出示数字拼图,学生合作完成拼图,教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数字1-5的认识和书写。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的数字1-5,并模仿书写。
2.家长协助孩子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序游戏,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熊出没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1-5,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熊出没》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幼儿对动画片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学习数数、计数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活动准备:1. 《熊出没》动画片片段。
2. 熊出没人物图片若干。
3. 数字卡片若干。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观看《熊出没》动画片片段,引导幼儿观察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形象特点,引发幼儿对动画片的兴趣。
2. 出示熊出没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画纸,让他们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熊出没人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组织幼儿数一数自己画的熊出没人物有几个,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数学思维。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熊出没》动画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
幼儿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分享,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活动延伸:1. 家长可以陪伴幼儿观看《熊出没》动画片,引导幼儿关注片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形状等。
2.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幼儿的数数能力。
3. 家长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画出《熊出没》人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对《熊出没》人物的认识,能够辨别不同角色。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初步理解数学中的数量关系。
七、活动准备:1. 《熊出没》角色卡片。
2. 数字0-10的卡片。
3. 拼图游戏材料。
4. 小奖品若干。
八、活动过程:1. 开展“找出不同”游戏,出示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图片,让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进行“熊出没拼图大赛”,将拼图分成简单的几部分,让幼儿分组进行拼图,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教案标题:小班数学教案-小熊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它们的顺序。
2. 能够用手指和物体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3. 学会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小熊的图片或玩具。
2. 数字卡片1-10。
3. 大量的小物体,如积木、糖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小熊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 与学生们一起观察小熊的数量特点,引导他们发现小熊的数量是可以数的。
教学主体:1. 数字认知:a. 准备数字卡片1-10,依次展示给学生们,帮助他们认识每个数字,并教给他们正确地说出数字的顺序。
b. 通过与小熊的数量比较,让学生们将相应的数字卡片与小熊的数量进行匹配,巩固数字的认知。
2. 数量比较:a.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小物体,如积木或糖果。
b. 引导学生们用手指和小物体进行数量比较,例如:“小熊有几个?你有几个积木?哪个多?”c. 鼓励学生们用语言表达出比较结果,如“小熊有5个,我有3个积木,小熊比我多2个”。
3. 游戏和活动:a.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拥有一些小物体。
b. 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活动,如让学生们用小物体摆出指定的数字形状,或者用小物体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c.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们再次说出数字1-10的顺序。
2. 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们在家里找到其他小物体,并用它们进行数量比较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可以设计一些涉及形状和颜色的数学活动,例如让学生们用小物体摆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与学生们进行口头交流,检查他们对数字和数量比较的理解程度。
3. 对学生们完成的游戏和活动进行评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延伸:1. 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熊出没》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3的相关知识,如数量、顺序等。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熊出没》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准备数字卡片,数字为3及其倍数。
3. 准备熊出没的手偶或贴纸。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熊出没》相关视频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题呈现:教师手持手偶或贴纸,展示熊出没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数数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及其倍数,如3、6、9等。
4. 操作活动: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和匹配。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熊出没》的数字拼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数字3,如3个苹果、3只鸟等,并拍照记录,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熊出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字作品,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对数字3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4.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六、活动内容:1. 学习数字4的相关知识,如数量、顺序等。
2. 通过《熊出没》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4的意义。
七、活动准备:1. 准备《熊出没》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准备数字卡片,数字为4及其倍数。
3. 准备熊出没的手偶或贴纸。
八、活动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字3,巩固学生的记忆。
2. 主题呈现:教师手持手偶或贴纸,展示熊出没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数数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及其倍数,如4、8、12等。
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熊出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熊出没》含反思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熊出没》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数字1—5的大小和次序;2.认得图形“正方形”和“三角形”;3.能够用熊出没中的元素进行加减法运算;4.能够把握课程内容,并对熊出没故事及其中数字和图形成分表示爱好。
二、教学准备:1.熊出没绘本一本;2.五个数字牌和图形牌;3.熊出没人物卡纸;4.彩色笔、黑色笔、铅笔、橡皮、卡纸、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播放熊出没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进入情境,并且提问:“你们最爱看的熊出没故事是哪一个?为什么会喜爱他呢?”这种方式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古怪心,引起他们的注意。
2.讲解数字:老师在黑板上对数字1—5进行写作,边写边解释数字的大小和含义。
孩子们察看,然后快速仿照,默数数字1—5、3.图形识别: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然后分别介绍这两种图形的特征,示意孩子们仿照练习,并让他们用笔在卡纸上渐渐画出这两种图形。
4.数字大小与次序排列:老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数字1—5,然后让孩子们来判定数字的大小并按正确的次序排列。
5.运算探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系列小的数字,然后用添加和削减两个操作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2+1=3、4—1=3、6.游戏:老师用故事卡纸上的人物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并让孩子们用数字和图形来描述这些人物。
7.总结: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激励他们积极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基于《熊出没》这一知名儿童故事的教学,坚持了爱好——学问——操练的教学法,从孩子们的食欲启程,通过视频、游戏、剪纸绘画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进入了学习情境。
尤其在运算探究和游戏环节中,让孩子们对图形和数字建立起相关联的记忆,从而在爱好中进行数学学习。
但是,我也注意到这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多而杂需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究。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教案标题:小班数学教案-小熊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数字1-5。
2. 培养幼儿对数量概念的认知。
3. 培养幼儿对形状和颜色的辨识能力。
4. 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资源:1. 小熊玩具2. 数字卡片(1-5)3. 形状卡片(正方形、圆形、三角形)4. 彩色卡片(红色、蓝色、黄色)教学准备:1. 准备好小熊玩具和卡片。
2.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小组活动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让幼儿围坐在小组活动区域,并展示小熊玩具。
2. 介绍小熊玩具的名字,并问幼儿们是否见过小熊。
3. 引导幼儿们观察小熊的形状和颜色,并鼓励他们描述小熊的特征。
活动一:数字认知1. 准备好数字卡片,并将数字1-5分别展示给幼儿们。
2. 请幼儿们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的小熊玩具,例如,当展示数字2时,幼儿们需要指出两只小熊。
3. 鼓励幼儿们用口头表达来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数量。
活动二:形状辨识1. 准备好形状卡片,并将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分别展示给幼儿们。
2. 让幼儿们观察小熊的身体形状,并与卡片上的形状进行比较。
3. 鼓励幼儿们用手指指向相应形状的小熊,例如,当展示圆形卡片时,幼儿们需要指出圆形身体的小熊。
活动三:颜色辨识1. 准备好彩色卡片,并将红色、蓝色和黄色分别展示给幼儿们。
2. 让幼儿们观察小熊的颜色,并与卡片上的颜色进行比较。
3. 鼓励幼儿们用手指指向相应颜色的小熊,例如,当展示红色卡片时,幼儿们需要指出红色小熊。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与幼儿们一起复习数字、形状和颜色的认知。
2.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活动:1. 让幼儿们用小熊玩具进行数数游戏,例如,让他们将小熊按照数字的顺序排列。
2. 制作一个小熊形状拼图,让幼儿们尝试将小熊的身体拼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内容。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熊出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熊出没》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角色特征,增强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数字比较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用数字比较大小。
难点: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课件:熊出没动画片段。
2.数字卡片:1-10。
3.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偶。
4.水果、蔬菜图片。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熊出没动画片段,引导幼儿关注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三个角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呀?2.数字比较大小(1)教师出示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偶,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身高。
师:你们觉得熊大、熊二、光头强谁最高呢?(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幼儿按顺序排列。
师:谁能帮我把这些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呢?(3)教师再次出示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偶,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他们的身高。
师:谁能用数字表示熊大、熊二、光头强的身高呢?3.游戏环节(1)教师出示水果、蔬菜图片,引导幼儿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师:这些水果、蔬菜谁最多呢?谁最少呢?(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水果、蔬菜的数量。
师:谁能用数字表示这些水果、蔬菜的数量呢?(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熊出没”数学游戏,巩固数字比较大小。
4.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学会用数字比较大小了吗?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我以熊出没动画片段为导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在数字比较大小环节,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熊大、熊二、光头强的身高,以及水果、蔬菜的数量,学会用数字表示大小。
在游戏环节,我组织了“熊出没”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在数字比较大小环节,有些幼儿对数字的认识不够清晰,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规则理解不够,需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引导。
小班教案:和小熊一起学习数学
小班教案:和小熊一起学习数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小学数学是数学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数数、认识数字、算术运算、量的比较等概念。
对于老师而言,教授小学数学也是一个难点。
如何用一种易懂、有趣的方式教授数学,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班教案中,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小熊一起学习数学。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1-10的数字,以及数的概念;了解简单加减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过程1、认识数字我们必须先让学生认识数字。
在这里,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小熊主题数码卡牌。
每位孩子会得到一张卡牌,上面印有一个数字。
老师会模仿小熊的声音,让孩子们依次叫出自己的数字,并以此拼成数字串。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巩固认识数字的基础。
2、读数与比较接下来,老师会出示不同的数字卡牌,并让学生读出相应的数字。
此外,老师也会让孩子们比较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数字之间的相对大小。
3、数的概念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数的概念。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图形教具,比如算盘,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的概念。
老师可以陈述“三个”这样的话语,并使用算盘来演示。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将“三个”和真实的量联系起来。
4、简单加减法此时,我们建议使用互动白板来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在白板上面绘制相应的算式,并且让学生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
比如,我们可以出示1+2=?的问题,然后由学生通过互动白板进行计算。
当孩子们得到正确的答案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互动白板的方式,展示正确答案,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简单的加减法。
三、反思通过使用小熊主题数码卡牌、图形教具和互动白板等教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
小班优质数学教案详案反思《熊出没》
小班优质数学教案详案反思《熊出没》缘起
小班数学教学一直是老师们的难点。
市面上有很多数学教材,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单调的数字和公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材上给出的例题也不能让小朋友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步骤。
如何用趣味性和亮点吸引小朋友学习数学一直是小班数学教学的难点。
思考了很久之后,我决定将《熊出没》这个动画片融入到小班数学教学中来。
《熊出没》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动画片,它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很适合小班数学教学。
实施
教学目标
•培养小朋友们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培养小朋友们计算技能
•培养小朋友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朋友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我们选取了《熊出没》中的一段插曲进行教学:乒乓球比赛,让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比赛情境和运算数值来认知数字和计算技能。
第一步:运用情境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播放《熊出没》中的乒乓球比赛片段,让小朋友们观看比赛情境并从中体验乒乓球比赛的乐趣。
第二步:认识并理解数字
教师为小朋友们介绍数字名称和相应的数量,通过观看乒乓球比赛和数数来认识和理解数字。
第三步:加减运算实践
教师通过乒乓球比赛的得分来引导小朋友们进行加减运算实践。
并在教学中运用设问法,让小朋友们思考如何得出答案。
例如:。
小熊上学去小班数学教案
小熊上学去小班数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和形状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数字1-5;2.学习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方面的游戏或歌曲作为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展示数字1-5,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并与对应的数量进行关联,例如一个圆圈代表数字1,两个圆圈代表数字2,以此类推。
3.数学活动(1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实物或图片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数出相应的数量。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个苹果,让学生数出这两个苹果的数量,并简单介绍“两”这个数字。
4.形状认知(15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辨认和命名这些形状。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可以发放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可以设置题目,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图形中圈出正确的形状或填写相应的数字。
6.游戏活动(15分钟)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并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形状拼图游戏、数字抓取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结束(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相关的练习。
第二课:数数和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学习数数的方法和顺序;2.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可以使用数学游戏或歌曲作为热身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2.复习认识数字(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出示卡片等方式,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数字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数数的方法(1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小班常用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让学生进行数数。
教师可以介绍数数的方法,如按顺序点数、用手指指一下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作。
4.数数游戏(15分钟)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数接龙、数数填空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数数的练习。
小班三只熊数学教案
小班三只熊数学教案标题:小班三只熊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5,并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和发音。
3. 引导学生理解数量概念,学会数数和进行简单的比较。
4.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1. 三只熊玩具(每只熊身上标有1-3的数字,可以是卡片或立体物品)。
2. 数字卡片(1-5)。
3. 彩色纸和彩色笔。
4. 数学游戏道具,比如链接珠子、积木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三只熊玩具,问学生是否认识它们,并让学生观察每只熊上的数字。
-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3,并教授数字的发音。
2. 数字认知(10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依次显示1-5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
- 教师请学生模仿自己的发音,正确书写每个数字,并用彩色纸和彩色笔制作相应的数字卡片。
3. 数数活动(15分钟):- 教师模仿三只熊的声音,引导学生一起数数熊玩具,从1数到3。
- 教师让学生自行摆放熊玩具,并引导学生数数熊玩具的数量,再与数字卡片进行配对。
4. 比较活动(10分钟):- 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链接珠子或积木,让他们自由选择1-3个。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链接珠子或积木的数量,并提问:“你有几个链接珠子?比小明多还是少?”等问题。
5. 总结活动(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强调数字1-3的认知和数数的能力。
-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数字。
教学扩展:1. 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游戏道具进行更多的数数和比较活动,如通过积木搭建不同高度的塔,并比较高矮。
2. 教师可以设计更多涉及数量概念的活动,如让学生在给定范围内选择特定数量的物品等。
3.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数字认知和数数的练习,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小班数学三只小熊教案
小班数学三只小熊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数学三只小熊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3,并能正确书写和识别这些数字。
2. 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数量来判断大小。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如数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具:三只小熊玩具、数码卡片(1-3)、计数卡片、计数棒、数字拼图、计数贴纸等。
2. 教材:适合小班学生的数学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引入故事书《三只小熊的旅行》或其他相关故事,向学生介绍三只小熊的角色,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主体活动:2. 数字认知:a. 准备数码卡片1-3,向学生展示数字1,并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数和手势。
b. 继续展示数字2和数字3,帮助学生逐渐熟悉这些数字。
c. 通过数码卡片和数字拼图的配对活动,让学生将数字与相应的数量联系起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3. 数量感知:a. 使用计数卡片和计数棒,让学生逐个数出1-3的数量,并将计数棒放在相应的卡片上。
b. 引导学生观察三只小熊玩具的数量,帮助他们判断哪只小熊最多,哪只小熊最少,并用计数贴纸标记出来。
4. 简单数学操作:a.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例如,使用计数棒,让学生数出1只小熊和2只小熊,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数出总数是多少。
b.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例如,使用计数棒,让学生数出3只小熊,然后取走1只小熊,让学生数出剩下的数量。
总结活动:5.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字1-3的认知和数量感知,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拓展活动:6. 给学生分发数学练习册,让他们练习书写和识别数字1-3,并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练习。
7. 给学生展示其他数学玩具或教具,如形状拼图、计数卡片等,让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的世界。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数字1-3的认知和数量感知能力的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练习册上的书写和计算结果,评估他们的书写准确性和计算能力。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2、3,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取这些数字。
2. 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实物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三只熊的图片或玩具。
2. 数字卡片,包括数字1、2、3。
3. 数量卡片,包括1个、2个、3个。
4. 图形卡片,包括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5. 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于进行数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制作一张大的数字卡片1,2和3,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
- 准备三只熊的图片或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数出有几只熊。
2. 数字认知(10分钟)- 准备数字卡片1、2和3,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模仿教师的读音。
- 让学生用手指在桌上或纸上写出每个数字,并逐个检查。
3. 数量比较(15分钟)- 准备数量卡片1个、2个和3个,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量,并模仿教师的读音。
- 使用三只熊进行数量比较,例如:“请比较一只熊和两只熊,哪只熊多?”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 让学生自己选择数量卡片,并用熊进行比较,逐步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4. 图形认知(10分钟)- 准备图形卡片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形,并模仿教师的读音。
- 让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或纸上画出每个图形,并逐个检查。
5. 加法和减法运算(15分钟)- 使用水果、玩具等物品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教学示范。
- 例如:“请给我两个苹果,再给我一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 例如:“请给我三个橙子,然后拿走一个橙子,还剩几个橙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6. 小结(5分钟)- 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包括数字认知、数量比较、图形认知以及加法和减法运算。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出示更多的数字和数量卡片,让他们进行更复杂的比较和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小熊历险记数学认知
活动要求:
1、尝试根据故事对怪物进行复合分类,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怪物。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与怪物做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PPT,自制怪物10个,线索提示标记
过程与指导:
一、走进城堡,引出问题。
1、出示城堡。
导入语:小熊一家出去游玩,走啊走,来到一座城堡前,你们猜会有谁?走进城堡,他们看见桌上有一大堆的好吃的东西,他们开心极了,围在桌子旁边开始吃了起来。
2、出示怪物,突然,听到开门声。
提问:谁进来了?出现好多怪物,一共有几只?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突然怪物进来了,这些10只怪物长得不太一样,有的头上有角,有的没有角;有的身上有圆点点,有的没有;有的穿着红鞋子,有的没有穿;还有些有胡子。
怪物看见小熊的一家把他们的食物弄得乱七八糟,很生气。
他会说什么?(幼儿发挥想象)
二、找出国王——根据故事对怪物进行复合分类、排除。
导入语:怪物说:要离开这里,必须找出我们这里的国王。
国王的第一个秘密是“头上有角”。
1、出示角的PPT。
提问:哪个怪物头上是有角的?(请幼儿上来把有角的怪物找出来)
小结:看,这群怪物有角,这群怪物没有角,国王就藏在这群有角的怪物当中。
2、出示点点的PPT。
导入语:国王的第二个秘密:国王身上有圆点点。
提问:国王可能藏在哪些怪物中?(请幼儿上来把有圆点的怪物找出来。
)
小结:请不是国王的怪物离开后,还剩下5个怪物。
3、出示打叉的PPT:
提问:胡子上有个打叉,这是什么意思?
小结:国王没有胡子。
哪些怪物不是国王?为什么?(请幼儿找出不是国王的怪物)
4、出示白白的牙齿和红鞋子两张图片的PPT。
提问:看了这两张图片,你知道那个怪物是国王了吗?(请个别幼儿上前指出他认为的国王图片。
为什么你觉得它是国王?九个怪物也有牙齿,为什么不是国王?
小结:要既有牙齿,又有红鞋子的才是国王。
原来真正的国王:头上有角,身上有圆点点,没有胡子,长着牙齿而且穿着一双红鞋子。
三、和怪物做游戏。
导入语:国王想感谢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他,他想送你们礼物,首先,我想先和这些孩子做朋友。
1、出示女孩子图片。
2、第二次出示男孩子的提示卡
3、出示有二个提示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