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
钢结构检测方案
![钢结构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99fb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8.png)
钢结构检测方案引言概述: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建筑项目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结构可能会受到腐蚀、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的安全性下降。
因此,钢结构的定期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检测的方案,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报告的编制。
正文内容:1. 检测方法1.1 目视检测:通过肉眼观察钢结构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变形、腐蚀等问题。
1.2 非破坏性检测:利用超声波、磁粉探伤、涡流检测等方法,对钢结构进行无损检测,以发现内部缺陷和表面疾病。
1.3 应力检测:通过应力计、应变计等设备,测量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检测设备2.1 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检测钢结构中的缺陷和异物。
2.2 磁粉探伤仪:通过施加磁场和应用磁粉,检测钢结构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
2.3 涡流检测仪:利用涡流感应原理,检测钢结构中的缺陷和裂纹。
2.4 应力计和应变计:用于测量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检测标准3.1 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范》等,制定检测方案和评估标准。
3.2 行业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如航空、船舶等领域,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3.3 国际标准:参考国际标准,如ASTM、ISO等,制定检测方案和评估标准,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检测报告编制4.1 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包括钢结构的基本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问题描述、评估结论等内容。
4.2 报告格式: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制统一的报告格式,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4.3 报告保存:检测报告应妥善保存,并进行备份,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总结:钢结构检测方案是确保钢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目视检测、非破坏性检测和应力检测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钢结构的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的材料损伤与断裂分析
![钢结构的材料损伤与断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a319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d.png)
钢结构的材料损伤与断裂分析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桥梁、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钢结构可能会受到材料损伤和断裂影响,导致结构的失效。
因此,对钢结构的材料损伤与断裂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可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制定维修计划和改进设计。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材料损伤和断裂的常见原因,并探讨分析方法和预防措施。
材料损伤原因腐蚀钢结构在受到湿气、盐水或化学介质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腐蚀现象。
腐蚀作用会使钢结构表面产生氧化物,并逐渐破坏材料的内部结构,导致强度降低或出现局部腐蚀。
疲劳钢结构在经过长期重复加载后,会出现疲劳现象。
疲劳裂纹通常从材料表面开始形成,并逐渐扩展到内部。
如果这些裂纹未能及时检测和修复,可能导致严重的断裂事故。
高温高温环境下,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会发生变化。
超过临界温度时,钢结构会出现软化和失稳现象,导致结构崩溃。
负荷超载钢结构在设计阶段考虑的荷载和实际使用中承受的荷载可能存在差异。
长期超载会使钢结构的应力超过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材料损伤和断裂。
分析方法静态分析钢结构的静态分析通常通过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来进行。
在分析过程中,将结构划分为小的有限元,并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求解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损伤模型,可以预测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损伤和破坏行为。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结构在动态荷载下的行为。
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预测结构在地震、风载和爆炸等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损伤和断裂的风险。
检测与监测定期的检测和监测是预防和识别钢结构损伤与断裂的关键。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视觉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发现结构中的裂纹、腐蚀和其他损伤,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预防与维修为了预防钢结构发生材料损伤和断裂,以下措施可以采取:1.选择合适的防腐涂层,以防止腐蚀现象的发生。
钢结构检测方案
![钢结构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de6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6.png)
钢结构检测方案标题:钢结构检测方案引言概述:钢结构在建造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建造物的整体质量。
因此,钢结构的检测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检测的方案,以确保建造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一、非破坏性检测方法1.1 磁粉探伤法:通过涂覆磁粉的方法,检测钢结构中的裂纹和缺陷,适合于表面裂纹的检测。
1.2 超声波检测法:利用超声波穿透材料,检测钢结构中的内部缺陷和异物,可以精确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1.3 磁粉流检测法:利用磁场和磁粉流的作用,检测钢结构中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适合于复杂形状和大尺寸结构的检测。
二、破坏性检测方法2.1 金相显微镜检测: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钢结构的金相组织,判断其组织结构和性能,检测钢材的质量和强度。
2.2 化学分析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钢结构中的元素含量和杂质情况,判断钢材的成份和质量。
2.3 电子探针分析: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钢结构中的微观结构和元素成份进行分析,检测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三、结构监测方法3.1 振动监测: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监测钢结构的振动情况,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应变监测:利用应变传感器监测钢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和裂纹。
3.3 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钢结构的温度变化,判断结构的热膨胀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四、安全评估方法4.1 结构完整性评估:通过对钢结构的检测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 风荷载评估:根据建造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温和候条件,评估钢结构的抗风能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4.3 地震响应评估:根据建造物所处地震带的级别和频率,评估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五、维护保养方法5.1 表面防腐保护:定期对钢结构进行表面防腐处理,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5.2 疲劳监测:通过监测钢结构的疲劳裂纹和变形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5.3 定期检测维护:定期进行钢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钢结构检测方案
![钢结构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1e6b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a.png)
钢结构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等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钢结构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种钢结构检测方案,以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检测目的1. 评估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检测钢结构的缺陷和损伤。
3. 确定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维护需求。
4. 提供钢结构改进和修复的建议。
三、检测方法1. 目视检查:通过裸眼观察钢结构表面,检测是否存在明显的裂缝、腐蚀、变形等缺陷。
2. 温度测量: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钢结构表面的温度,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热点,可能表明结构存在问题。
3. 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对钢结构进行声波检测,以检测是否存在内部缺陷,如裂纹、空洞等。
4. 磁粉检测:通过在钢结构表面涂覆磁粉,利用磁力线的变化来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腐蚀等缺陷。
5.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探测器对钢结构进行超声波检测,以检测结构的厚度、腐蚀程度等参数。
6. 磁性粒子检测:通过在钢结构表面涂覆磁性粒子,利用磁力线的变化来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腐蚀等缺陷。
四、检测步骤1.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钢结构的类型、使用环境和检测目的,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区域和检测时间等。
2. 准备工作:清理钢结构表面的杂物和涂层,确保检测区域的干净和平整。
3. 目视检查:对钢结构进行目视检查,记录存在的缺陷和损伤。
4. 温度测量:使用红外测温仪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温度测量,记录温度数据。
5. 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对钢结构进行声波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6. 磁粉检测:在钢结构表面涂覆磁粉,进行磁粉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7.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探测器对钢结构进行超声波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8. 磁性粒子检测:在钢结构表面涂覆磁性粒子,进行磁性粒子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9. 数据分析:对所有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钢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6b44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c.png)
钢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研究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结构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损伤,例如腐蚀、疲劳、冲击等。
这些损伤如果得不到及时和准确的识别与监测,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失效风险增加,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钢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传统检验与监测方法的识别与监测传统的检验与监测方法对于钢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视觉检查可以通过观察钢结构表面的裂纹、腐蚀等现象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损伤。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例如超声波、X射线等,对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结构内部的损伤进行有效的识别与监测。
二、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近年来,一种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该方法通过对结构在不同外部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损伤。
其中,振动分析是一个常用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对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进行监测,来获取结构的整体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应变传感器等设备对结构的应变变化进行监测,从而了解结构的受力状况,并判断是否存在损伤。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钢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可以建立起预测模型,并判断结构的损伤状况。
其中,监督学习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算法,它通过对已知损伤样本的学习,来对未知损伤样本进行识别和监测。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监督学习算法来进行异常检测,即通过对结构数据的聚类和异常值检测,来发现结构中潜在的损伤。
四、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方法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利用分布在结构各个位置的传感器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通过在结构中布置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获取结构的动态响应、应变分布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识别与监测。
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d0ac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6.png)
研究现状
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主要涉及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 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基于地震学、结构动力学、材料力学等领域的基本 理论,提出了多种用于预测和评估钢结构地震损伤的方法。例如,基于有限元 方法的分析模型,可以模拟地震过程中钢结构的动态响应,预测其潜在的损伤 位置和程度。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模拟、有限元 -无限元耦合等方法,对钢结构的地震损伤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5、综合应用方面,需要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损伤分析和损伤识别等各方 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体系, 为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支持。
总之,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未来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 究
01 引言
03 损伤分析 05 未来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损伤识别
引言
随着全球地震活动的增多,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与破坏问题越来越 受到。开展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对于保障钢结构建筑的 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综述目前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 伤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探讨损伤分析方法和损伤识别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 发展趋势。
3、损伤分析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钢结构地震损伤特征提取和统计分析的研 究,挖掘更多有用的损伤信息和发展更加高效的图像处理技术。
4、损伤识别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深度学习算法在钢结构地震损伤识别中的 应用,发展更加智能化的损伤识别方法;同时需要研究如何将损伤识别结果与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相结合,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损伤调查与分析
![钢结构损伤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f6d10a650e52ea551898cf.png)
钢结构损伤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为预防钢结构工程损伤事帮,分析并阐述了钢结构工程损伤原因,关键词:钢结构力温度化学作用钢结构具有受力可靠、强度大、截面小、重量轻等许多优点,广泛使用在建筑工程中。
但实际应用常出现钢结构损伤。
通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引起钢结构损伤,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力作用引起的损伤和破坏。
力作用引起的损伤或破坏如:断裂、裂缝、失稳、弯曲和局部挠曲、连接破坏、磨损等。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1、结构实际工作条件与设计依据条件不符。
关键是荷载确定不准或严重超载,导致内力分析、截面选择构造处理和节点设计错误;2、整体结构、或结构构件、节点,实际作用的计算图形,不可避免地简化和理想化,而结构作用的条件和特征又研究得不够,从而造成实际工作应力状态与理论分析应力状态的差异,致使设计计算控制出现较大差异;3、母材和焊接连接中,熔融金属中有导致应力集中并加速疲劳缺陷或疲劳破坏的因素,从而降低了结构材料强度的特征值,设计中忽略了这一特征;4、制造安装时,构件截面、焊缝尺寸、螺栓和铆钉数目及排列等产生偏差,超过设计规定,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5、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结构构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如檀条挪位、使用中构件截面意外变形,或者在杆件上随意加焊和切割、吊车轨道接头的偏心和落差等等,导致结构损伤,而设计中没有考虑这种附加荷载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影响;6、使用中结构使用荷载超载;或违反使用规定,如管线安装时,任意在结构上焊接悬挂,对构件冲孔、切槽,去掉某些构件等,从而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
钢结构因力作用产生的损伤和破坏,与结构方案、节点连接和构造设计及处理有直接关系。
应力集中作用,焊接应力的影响,连接焊接区金属组织的变化及其他各种因素使结构实际工作状态复杂化。
一般讲,疲劳破坏是以母材、焊缝、焊缝附近金属区域产生裂缝,或焊柱及铆钉连接处的破坏开式出现。
二、温度作用引起的损伤和破坏。
如高温作用引起的翘曲、变形、负温作用引起的脆性破坏等。
钢结构损伤鉴定与修复
![钢结构损伤鉴定与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ef4f8ce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6.png)
包括表面能、热能、弹性性能等形式,其中的弹性能以应力波的形式释
放出来,产生声发射。声发射信号包含了信号源处的有效信息,通过监
测分析裂纹损伤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声发射信号,有助于了解裂纹及结
构的变化情况,进而对材料或结构构件进行损伤评价。
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
参见照片BSa1.CSal 和DSa1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
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 参见照片BSa2、CSa2和DS2
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
用手工和动力工具,如用铲刀、手工或动力钢丝刷、动力砂纸盘或砂轮
等工具除锈,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前,厚的锈层应铲除,可见的油脂和
。
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噪声分析
疲劳试验现场噪声主要来自于油缸冲击、金属塑性变形、金属板表面
之间的挤压摩擦、加载金属压头对三角梁顶端产生的周期性冲击。图2
为噪声检测过程中传感器布置图,将传感器布置在钢梁各段,距离左端
焊缝处较远。由于钢板结构搭接、角接情况复杂,声波衰减加剧,因此
,传感器基本接收不到裂纹处的声发射信号。图3为不同传感器接收到
D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离,并且已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
为防止钢材腐蚀,钢结构常用加重腐蚀涂料构成长效防腐结构,或
者用配套重防腐涂料涂装防护。金属锌、铝具有很大的耐大气腐蚀的特
性。在钢铁构件上喷锌或喷铝,锌、铝是负电位和钢铁形成牺牲阳极保
护作用从而使钢铁基本得到了保护。目前用喷铝涂层来防止工业大气、
二.钢结构现场检测内容
钢构件材料的检测
连接(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的检测
钢结构损伤机理与检测方法
![钢结构损伤机理与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164a7b453610661ed9f48f.png)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姓名:**班级:土木****班学号:********摘要:本文从钢结构损伤机理与损伤检测方法入手,介绍了国外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柔度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等几种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柔度神经网络1 引言重大工程诸如跨江跨海的大跨度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代表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核电站工程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和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必可避免地出现结构系统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
尽管这些都是设计时能够预料到的结果,但是却无法完全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推断结构部应力的实时状况,也无法预知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因此,为了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已建成的重大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需采用有效地技术手段监测和评定其安全状况,并及时修复和控制结构损伤;而对于新建的大型结构和基础设施应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安装长期的结构健康监测体系,以监测结构的服役安全情况,同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提供有效和直接的实验平台。
2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危害2.1 钢结构的稳定问题钢材的强度远较混凝土、砌体及其他常见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在通常的建筑结构中按允许应力求得的钢结构构件所需的断面较小,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是由稳定控制的。
钢结构构件的失稳分两类:丧失整体稳定性和丧失局部稳定性。
两类失稳形式都将影响结构或构造的正常承载和使用或引发结构的其他形式破坏。
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1)构件设计的整体稳定不满足,即长细比不满足要求。
(2)构件的各类初始缺陷,包括初弯矩、初偏心、热轧和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及其分布、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等。
钢结构检测方案
![钢结构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d4b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d.png)
钢结构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定期进行钢结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钢结构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以确保结构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提供一种标准的钢结构检测方案,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目标1. 确定钢结构的整体安全状况,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检测钢结构中的缺陷和损伤,如裂缝、腐蚀、变形等。
3. 评估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维修需求。
4. 检测钢结构的连接件和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通过肉眼观察钢结构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损伤,如裂缝、腐蚀、变形等。
2. 磁粉检测:利用磁性粉末检测钢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焊缝缺陷,通过施加磁场和撒布磁粉的方法,观察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情况。
3.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检测钢结构内部的缺陷和损伤,如裂缝、腐蚀、变形等。
通过超声波探头将超声波引入被测物体,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分析信号的特征来判断缺陷的位置和性质。
4.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检测钢结构内部的缺陷和损伤,如裂缝、腐蚀、变形等。
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测量透射X射线的强度和方向来判断缺陷的位置和性质。
5. 磁性记号法:利用磁性记号剂在钢结构表面形成可见的标记,用于检测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通过在结构上放置磁性记号剂,观察其位置的变化来判断结构的变形情况。
四、检测步骤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钢结构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检测的区域和范围。
2. 清洁表面:对于需要进行磁粉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的区域,需要先清洁表面,去除杂质和涂层,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检测。
3. 进行目视检测:对钢结构进行目视检测,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4. 进行磁粉检测:对需要进行磁粉检测的区域,施加磁场并撒布磁粉,观察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裂缝和焊缝缺陷。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检测与评估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检测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4f4ca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f.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检测与评估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中的钢筋可能会发生腐蚀损伤,导致结构的破坏和降低使用寿命。
腐蚀损伤是指钢筋表面的氧化物与水分反应,产生氢气和氢离子,进而腐蚀钢筋表面,并使得钢筋的截面积减小,强度降低。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损伤不仅会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结构的美观性和经济性。
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损伤的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检测方法1. 目测法目测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检测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钢筋表面是否存在锈蚀和开裂等现象,来判断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存在腐蚀损伤。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检测到表面的腐蚀情况,难以检测到深层次的腐蚀损伤。
2. 内窥镜检测法内窥镜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内窥镜观察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情况的方法。
通过将内窥镜放入结构内部,观察钢筋表面和混凝土的接触情况以及钢筋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等现象,来判断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存在腐蚀损伤。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深层次的腐蚀损伤,但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方法。
通过向结构中发射超声波,观察超声波在结构内部的传播情况以及反射情况,来判断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存在腐蚀损伤。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深层次的腐蚀损伤,且精度较高。
4. 电化学测试法电化学测试法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原理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方法。
通过在钢筋表面放置电极,并通过加电流的方式,测量钢筋表面的电位差,来判断钢筋表面是否存在腐蚀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表面和深层次的腐蚀损伤,且操作简单,但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损伤的评估方法1. 评估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损伤评估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腐蚀损伤程度,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标准。
钢结构检测方案
![钢结构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5852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a.png)
钢结构检测方案引言概述: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抗震等优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条件的变化,钢结构可能会出现腐蚀、疲劳、变形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检测的方案。
一、非破坏性检测1.1 超声波检测: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来检测钢结构中的缺陷和腐蚀情况。
1.2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涂覆在钢结构表面,通过磁力线的分布来检测裂纹和缺陷。
1.3 磁记忆检测:利用磁性材料在加载和卸载时的磁场变化来检测应力和损伤情况。
二、可视化检测2.1 相机拍摄:利用相机拍摄钢结构表面的图像,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点的图像来观察变化。
2.2 红外热像检测:通过红外热像仪来检测钢结构表面的温度分布,发现潜在的问题。
2.3 激光扫描:利用激光扫描仪对钢结构进行三维扫描,生成模型进行分析。
三、破坏性检测3.1 金相显微镜检测:将钢结构的样品进行金相制备,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和缺陷。
3.2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透射检测钢结构中的内部缺陷和变形。
3.3 电化学检测:通过浸泡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检测钢结构的腐蚀情况。
四、振动检测4.1 自由振动测试:利用振动传感器对钢结构进行自由振动测试,检测结构的固有频率。
4.2 振动台试验:将钢结构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测试,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振动情况。
4.3 振动传感器监测:安装振动传感器对钢结构进行长期监测,发现结构的异常振动情况。
五、综合检测5.1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软件构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对钢结构的实时监测。
5.2 专业检测机构: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对钢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5.3 维护保养计划: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钢结构的维护保养计划,及时修复问题,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结论:钢结构的检测方案应该综合考虑非破坏性检测、可视化检测、破坏性检测、振动检测和综合检测等多种方法,确保对结构的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保障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钢结构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
![钢结构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e30e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1.png)
钢结构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钢结构工程试验检测方法引言:钢结构工程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化、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试验检测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工程常用的试验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一、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模拟结构在正常使用或极限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静载试验通常包括静力试验和振动试验两种形式。
1.1 静力试验静力试验是通过施加恒定荷载或逐渐增加荷载的方式,测量结构的变形和应力,从而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
静力试验可分为全尺寸试验和模型试验两种形式。
全尺寸试验更接近实际工程情况,但成本较高;模型试验则可以通过缩小结构尺寸,降低试验成本,但存在尺寸效应问题。
1.2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是通过施加动态荷载,观测结构的振动响应,评估结构的动态特性。
振动试验可以分为自由振动试验和强迫振动试验两种形式。
自由振动试验是通过施加冲击或激励,测量结构的自由振动频率和振型;强迫振动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单频、多频或随机激励,测量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和振动传递特性。
二、破坏试验破坏试验是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施加较大荷载,使结构发生破坏,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破坏机制。
破坏试验通常包括静态破坏试验和疲劳破坏试验两种形式。
2.1 静态破坏试验静态破坏试验是通过施加逐渐增加的荷载,直至结构发生破坏,测量结构的破坏荷载和破坏模式。
静态破坏试验可以评估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机制,对于钢结构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2.2 疲劳破坏试验疲劳破坏试验是通过施加交变荷载,模拟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疲劳破坏情况。
疲劳破坏试验可以评估结构的疲劳性能和寿命,对于钢结构的安全评估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破坏试验非破坏试验是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施加小荷载或无荷载,测量结构的非破坏性指标,评估结构的质量和健康状态。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研究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0ff2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0.png)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研究随着钢结构在建筑、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对其损伤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有限元方法在钢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原理、方法和局限性。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常用于结构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它将结构模拟为离散化的小单元,并通过求解大型代数方程组来近似解析解。
在钢结构损伤检测中,有限元方法可以用来模拟钢结构的行为,并通过对比实际观测值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来识别和定位结构上的损伤。
钢结构损伤检测的关键是寻找灵敏的结构响应特征,可以反映结构的损伤程度。
有限元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模型中某些参数来模拟不同损伤状态下的结构响应。
例如,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损伤参数,如刚度的衰减系数,可以模拟结构受到的局部损伤。
通过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构响应进行比较,可以推断结构上的损伤位置和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有限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钢结构损伤检测,如梁、柱、桥梁和建筑物。
其中,梁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之一。
研究表明,梁的振动响应是检测损伤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不同位置的损伤,可以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来确定损伤位置和程度。
类似地,对于钢结构桥梁,可以通过监测桥梁振动响应特征来检测损伤,如主梁和桥墩的位移、加速度等。
尽管有限元方法在钢结构损伤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有限元模型需要足够精确的参数来准确地模拟结构响应,并识别结构中的损伤。
这些参数,如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损伤模型的参数等,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或其他方法获取,对于实际结构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计算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当结构规模较大时,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复杂性将会增加,对计算资源的要求也将提高。
最后,有限元方法仅仅通过结构的振动响应来检测损伤,这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风、温度变化等。
钢结构损伤检测(一)
![钢结构损伤检测(一)](https://img.taocdn.com/s3/m/a1c8d616b4daa58da1114a21.png)
钢结构损伤检测(一)
钢结构在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长期的双重作用下,其功能将逐渐减弱,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如果能够科学地评估这种损伤的规律和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延缓结构损伤的进程,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钢结构损伤检测包括三个方面:
(1)裂缝检测。
裂缝的检测包括裂缝出现的部位分布、裂缝的走向、裂缝的长度和宽度。
裂缝宽度的检测主要用10~20倍读数放大镜、裂缝对比卡及塞尺等工具。
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测量,裂缝深度可用极薄的钢片插入裂缝粗略地测量,也可沿裂缝方向取芯或用超声仪检测。
判断裂缝是否发展可用粘贴石膏法,将厚10mm左右、宽50~80mm的石膏饼牢固地粘贴在裂缝处,观察石膏是否裂开。
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
![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6dd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钢结构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具备高强度、轻质、耐久等优点,然而由于长期受力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钢结构建筑也存在疲劳与损伤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疲劳分析1. 疲劳现象的原因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重复载荷作用,这种重复载荷作用会导致结构材料内部的微小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结构的失效。
这种现象被称为疲劳。
2. 疲劳特征疲劳在钢结构建筑中表现为结构的变形、裂纹扩展以及结构强度的逐渐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疲劳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坍塌。
因此,疲劳分析对于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疲劳分析方法疲劳分析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通过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重复载荷测试,观察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获取疲劳寿命和失效机理等信息。
数值模拟则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应力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响应和破坏预测。
4. 疲劳寿命评估疲劳寿命评估是疲劳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用于评估钢结构在一定重复载荷下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SN曲线法、应力幅与寿命法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得到钢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从而指导设计和维护工作。
二、损伤分析1. 损伤类型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损伤类型,如腐蚀、脆性断裂、焊接缺陷等。
这些损伤类型会导致结构强度的下降和变形的增加,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 损伤评估方法损伤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非破坏检测和结构评估两个方面。
非破坏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物理信号来检测结构内部的缺陷和损伤,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结构评估则通过分析损伤的类型、程度以及对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3. 损伤修复和加固当发现钢结构建筑存在损伤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修复方法包括焊接、补强、涂覆等,以修复结构损伤并恢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方法则通过增加结构承载能力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压力钢管结构损伤检测与预防措施
![压力钢管结构损伤检测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c0be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c.png)
压力钢管结构损伤检测与预防措施压力钢管是工业中常见的用于输送气体和液体的重要管道。
为了确保压力钢管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损伤检测和采取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压力钢管结构损伤的常见原因、检测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压力钢管结构损伤的原因1. 腐蚀:压力钢管长期受到介质的腐蚀作用,导致管壁变薄、产生划痕和腐蚀坑,从而减弱了管道的强度。
2. 疲劳:由于压力钢管的长期受力和工作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管材的疲劳裂纹,尤其在焊接处和周围区域更容易发生。
3. 冲蚀腐蚀:压力钢管内流体的高速冲刷和腐蚀作用会导致管壁表面的磨损和损坏。
4. 外力作用:如机械碰撞、震动、振动等也会导致压力钢管结构损伤。
二、压力钢管结构损伤的检测方法1. 目测检查:通过对压力钢管外观进行目测检查,包括观察表面是否有划痕、腐蚀坑、裂纹等明显的结构损伤。
2.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压力钢管进行检测,可以检测管材内部的裂纹和腐蚀状况,确定管道的强度剩余寿命。
3. 磁粉检测:通过在压力钢管表面涂覆磁粉,并使用磁场检测设备,可以发现管材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4. 射线检测:利用射线技术对压力钢管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管材内部的裂纹和缺陷,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进行操作。
三、压力钢管结构损伤的预防措施1.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设计和选用压力钢管时,需要考虑介质的特性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材料,以减少腐蚀和疲劳的发生。
2. 进行防腐处理:对于常遭受腐蚀的压力钢管,可以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如喷涂防腐涂层、涂覆耐蚀材料等,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3. 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对于压力钢管,应提供足够的支撑,避免外力作用对管道造成损伤。
同时,还可增加保护措施,如安装护栏、设置警示标志等,以提醒人们注意管道的存在。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压力钢管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损伤,做到早发现、早修复,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5. 加强管道管理:建立完善的管道管理制度,包括管道使用登记、巡检记录、事故分析等,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哪些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b3685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8.png)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哪些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
1. 腐蚀:钢材在潮湿、酸碱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 疲劳:长期受到重复荷载作用,导致结构的疲劳破坏。
这种情况常见于桥梁、大型机械设备等。
3. 挠曲:钢结构在受到较大变形时,容易发生挠曲破坏,特别是当荷载超过设计承载力时。
4. 热力破坏:在高温或火灾等情况下,钢结构材料容易发生软化、熔化或变形,从而导致结构损坏。
5. 锈蚀:钢结构在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有盐等环境中,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防护措施,会导致钢材表面产生锈蚀,进而引起结构的损坏。
6. 荷载过重: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导致结构承受超过设计荷载的力量,从而导致钢结构发生变形、破裂等损坏。
7. 设计或施工缺陷:设计上的错误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可能会引发钢结构的损坏。
8. 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钢结构造成严重损坏。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59647b02768e9951e73859.png)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姓名:**班级:土木****班学号:********摘要:本文从钢结构损伤机理与损伤检测方法入手,介绍了国内外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柔度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等几种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柔度神经网络1 引言重大工程诸如跨江跨海的大跨度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代表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核电站工程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和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必可避免地出现结构系统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
尽管这些都是设计时能够预料到的结果,但是却无法完全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推断结构内部应力的实时状况,也无法预知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因此,为了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已建成的重大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需采用有效地技术手段监测和评定其安全状况,并及时修复和控制结构损伤;而对于新建的大型结构和基础设施应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安装长期的结构健康监测体系,以监测结构的服役安全情况,同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提供有效和直接的实验平台。
2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危害2.1 钢结构的稳定问题钢材的强度远较混凝土、砌体及其他常见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在通常的建筑结构中按允许应力求得的钢结构构件所需的断面较小,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是由稳定控制的。
钢结构构件的失稳分两类:丧失整体稳定性和丧失局部稳定性。
两类失稳形式都将影响结构或构造的正常承载和使用或引发结构的其他形式破坏。
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1)构件设计的整体稳定不满足,即长细比不满足要求。
(2)构件的各类初始缺陷,包括初弯矩、初偏心、热轧和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及其分布、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检测方法姓名:**班级:土木****班学号:********摘要:本文从钢结构损伤机理与损伤检测方法入手,介绍了国内外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柔度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等几种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柔度神经网络1 引言重大工程诸如跨江跨海的大跨度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代表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核电站工程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和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必可避免地出现结构系统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
尽管这些都是设计时能够预料到的结果,但是却无法完全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推断结构内部应力的实时状况,也无法预知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因此,为了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已建成的重大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需采用有效地技术手段监测和评定其安全状况,并及时修复和控制结构损伤;而对于新建的大型结构和基础设施应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安装长期的结构健康监测体系,以监测结构的服役安全情况,同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提供有效和直接的实验平台。
2 钢结构损伤机理及危害2.1 钢结构的稳定问题钢材的强度远较混凝土、砌体及其他常见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在通常的建筑结构中按允许应力求得的钢结构构件所需的断面较小,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是由稳定控制的。
钢结构构件的失稳分两类:丧失整体稳定性和丧失局部稳定性。
两类失稳形式都将影响结构或构造的正常承载和使用或引发结构的其他形式破坏。
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1)构件设计的整体稳定不满足,即长细比不满足要求。
(2)构件的各类初始缺陷,包括初弯矩、初偏心、热轧和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及其分布、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等。
(3)构件受力条件的改变,如超载、节点的破坏、温度的变化、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意外的冲击荷载、结构加固过程中计算简图的改变等。
(4)施工临时支撑体系不够。
影响钢结构构件局部失稳的主要原因有:(1)构件局部稳定的不满足。
(2)局部受力不稳加劲构造措施不合理。
(3)吊装时吊点位置选择不当。
2.2 钢结构的疲劳破坏钢结构在持续反复荷载下会发生疲劳破坏。
在疲劳破坏之前,钢构件并不出现明显的变形或局部的颈缩,钢材的疲劳破坏是脆性破坏。
疲劳破坏的机理是:钢材内部及其外表有杂质和损伤存在,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在这些薄弱点附近形成应力集中,使钢材在很小的区域内产生较大的应变,于是在该处首先发生微裂,在反复荷载继续作用下,微裂扩展,前裂口发展到一定程度,该截面上的应力超过钢材晶粒格间的结合力,于是发生脆断。
钢材断裂时,相应的最大应力σmax称为钢材的疲劳强度,疲劳强度与荷载循环次数等因素有关,结构工程中是以二百万次循环时产生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作为疲劳极限。
钢材的疲劳强度与钢材本身的强度关系不大,而与构件表面情况、焊缝表面情况、应力集中、残余应力、焊缝缺陷等因素有关。
2.3 钢结构的脆性破坏钢结构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变形性能好,特别是当构件使用低碳钢时,由于低碳钢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因此钢结构的破坏是有先兆的。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钢材会发生脆性断裂,构成无先兆的突然破坏,这种破坏是建筑结构设计和使用中所不允许的,因此应特别予以注意。
钢结构脆性断裂可分成以下几个类别:低温脆断、应力腐蚀、氢脆、疲劳破坏和断裂破坏等。
造成脆断的原因除低温、腐蚀、反复荷载等外部因素之外,钢材本身的缺陷、设计不合理及施工质量等是构成其破坏的内因。
由于脆性破坏是突发的,没有明显的预兆,因此发现问题加固处理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使其不产生脆性断裂。
2.4 钢结构的防火与防腐2.4.1 钢结构防火钢结构防火性能较差。
温度升高钢材强度将降低,当温度达到55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大约降至正常温度时屈服强度的0.7。
就是说,结构即达到它的强度设计值而可能发生破坏。
设计中应根据有关防火规范规定的不同防火等级及不同使用要求,使建筑结构能满足相应防火标准的要求。
2.4.2 钢结构防腐蚀钢材由于和外界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坏过程称为腐蚀,又叫钢材锈蚀。
钢材锈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
化学腐蚀是大气或工业废气中含的氧气、碳酸气、硫酸气或非电介质液体与钢材表面作用(氧化作用)产生氧化物引起的锈蚀。
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钢材内部有其他金属杂质,具有不同电极电位,在与电介质或水、潮湿气体接触时,产生原电池作用,使钢材腐蚀。
绝大多数钢材锈蚀是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同时作用形成。
钢材的腐蚀速度与环境湿度、温度及有害介质浓度有关,在湿度大、温度高、有害介质浓度高的条件下,钢材腐蚀速度加快。
3 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结构损伤检测可采用外观目测、基于仪器设备的局部损伤检测、基于静态数据的结构损伤检测和基于动态数据的结构损伤检测等方法,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实际。
3.1 损伤检测内容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其功能将逐渐减弱,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如果能够科学地评估这种损伤的规律和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延缓结构损伤的进程,以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钢结构房屋由于结构的先天缺陷及恶劣使用环境引起的结构缺陷和损伤,设计标准使用要求的改变,都将导致原结构可靠性的改变,有时经过检测加固后才能保证功能的正常使用及保证功能改变的顺利进行。
钢结构的损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 几何量检测裂缝的检测包括裂缝出现的部位(分布)、裂缝的走向、裂缝的长度和宽度。
观察裂缝的分布和走向,可绘制裂缝分布图。
裂缝宽度的检测主要用10倍~20倍读数放大镜、裂缝对比卡及塞尺等工具。
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测量,裂缝深度可用极薄的钢片插入裂缝,粗略地测量,也可沿裂缝方向取芯或超声仪检测。
判断裂缝是否发展可用粘贴石膏法,将厚10 mm左右,宽约50 mm~80 mm的石膏饼牢固地粘贴在裂缝处,观察石膏是否裂开;也可以在裂缝的两侧粘贴几对手持式应变仪的头子,用手持式应变仪量测变形是否发展。
3.1.2 结构变形检测测量结构或构件变形常用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锤球、钢卷尺、棉线等常规仪器以及激光测位移计、红外线测距仪、全站仪等。
结构变形有许多类型,如梁、屋架的挠度,屋架倾斜,柱子侧移等需要根据测试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
测量小跨度的梁、屋架挠度时,可用拉铁丝的简单方法,也可选取基准点用水准仪测量。
屋架的倾斜变位测量,一般在屋架中部拉杆处,从上弦固定吊锤到下弦处,量测其倾斜值,并记录倾斜方向。
3.1.3 结构材料性能检测对钢材性能检测主要是指裂纹、孔洞、夹渣等。
对焊缝主要是指夹渣、气泡、咬边、烧穿、漏焊、未焊透以及焊脚尺寸不足等;对铆钉或螺栓主要是指漏铆、漏检、错位、错排及掉头。
检测方法主要是外观检查、x 射线、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方法和渗透探伤方法检查。
超声法用于金属材料的探测要求频率高,功率不必太大,这样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精度好。
超声波探伤通常采用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主要用于焊缝探伤)两种方法。
超声波对钢结构检测,要求测点平整光滑。
3.2 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时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强大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
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窗口大小固定但其形状可改变的时频局部化分析方法。
在低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高频部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低的频率分辨率,被誉为“数学显微镜”。
正式这种特性,使它具有对信号的自适应性,因而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实际功臣。
小波变换的思想来源于伸缩与平移方法。
小波分析方法的提出,最早源于1910年Haar 提出的正交基(这是一组非正则基)。
小波分析用于结构损伤识别,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实测信号不可避免地混有噪声和干扰,小波变换可以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对信号进行分析,区分信号中的有效成分和噪声干扰成分,实现信号消噪,完成信号预处理;另一方面,利用小波良好的时频分辨能力以及带通滤波性质可以使系统自动解耦,然后再从脉冲响应函数的小波变换出发识别模态参数。
3.2.1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小波(wavelet ),即小区域的波,是一种特殊的有限长度、平均值为0的波形。
如果函数()()2x L R ψ∈满足则称()x ψ为一基本小波或母小波,式中()ψω是()x ψ的傅里叶变换。
()x ψ经过平移和伸缩可以得到一族小波基。
这里a 为尺度因子,b 为平移因子,,a R b R +∈∈且0a ≠, 通常把连续小波中的尺度参数a 和b 平移因子离散化,取000,j j a a b ka b ==,在这里,j k Z ∈,步长1a ≠,通常取1a >,因此,对离散小波变换(),j k x ψ可以写成离散小波系数变换可表示为通常取,2,1a b ==,则小波为3.2.2 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如果一个函数f 在0t 点不可微,则说明它在0t 点是奇异(故障信号)的,现将Lipschitz指数引申到01a ≤<,以度量函数的奇异性。
定义1 令01a ≤<,如果存在一个常数C ,使t R ∀∈,成立,则称f 在0t 是Lipschitz α的。
如对[],t a b ∀∈和一个与0t 无关的常数C ,使得上式成立,则称f 在区间[],a b 是一致Lipschitz α的。
α的上界值称为Lipschitz 的奇异性。
如f 在点0t 可微,则其Lipschitz 指数至少为1,粗略地说,如1a =,则上式可以改写为,当0t t →时,不等式的左边实际上就是f 在点0t 的一阶导数()'0ft ,取()'0C f t ≥,则上式成立。
如f 在点0t 不连续但在0t 的邻域有界,则其Lipschitz 指数为0。
当0a =时,上式成为,左面最多等于f 在点0t 的跃度,取C 等于或大于跃度,则式成立。
还可以将Lipschitz 指数推广到负数的情况,并可以清楚地看出,Lipschitz 指数确实能在更一般的意义下定量地描述函数的奇异性。
需注意,采用某种小波计算出来的Lipschitz 指数越趋近于零,那么该小波对检测奇异信号越具有良好的效果。
3.3 基于柔度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对于一个结构系统来说,只要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了变化,就必定影响到与之相互联系的各个物理参量,损伤与各物理参量之间的关系强弱不同,只有那些与损伤关系紧密即对损伤敏感的物理参量才能被用于进行结构损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