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当:成曾国藩政治命运转折点
历史趣闻如何客观的看待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的做法?
如何客观的看待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的做法?导语:天津教案是曾国藩政治命运的转折点。
他的主张和行为与时人冀望大相□牾,引起中外舆情的激烈攻讦。
他最后的不到两年的弥留岁月,是在訾议和天津教案是曾国藩政治命运的转折点。
他的主张和行为与时人冀望大相□牾,引起中外舆情的激烈攻讦。
他最后的不到两年的弥留岁月,是在訾议和病疾中捱过的。
迟暮之感,生死之虑,每况愈下的国事,无时不在其心头盘旋,以至“心胆俱裂”。
在此一年之前,他还以“中兴名将、旷代功臣”入京陛见,接受直隶总督关防,并赐予在紫禁城里骑马的殊荣旷典,气势之煊赫,足以使百官生羡,然而一年之后,竟谤怨交集,成为众矢之的,几落得身败名裂的境地。
如此大起大落,荣枯无常,具有何等的戏剧性!天津教案作为一个严重的国难,不啻是曾国藩个人命运的最后一幕,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又是试金石。
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政治集团基于不同的利益和认识均有不同的反应:旧有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巨大的惰性力与新的合乎时潮的反省与抉择互为交织碰撞,构成一幅19世纪中国在外力逼拶下产生新陈代谢递嬗及矛盾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
津案于九月间正式议结,时曾国藩因请议的指责而调离直隶总督,回两江总督原任,但议结方案是由他定下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张光藻、刘杰革职,发往黑龙江效力。
二、判处所谓“凶犯”20名死刑,充军流放者29名。
三、赔偿及抚恤共计49万7千余银两。
四、派崇厚为特使,前往法国“道歉”;并表示中国愿与法国“实心和好”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
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对於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影响,产生对於西方传教士不好的言论及不信任,这些言论也在一些地区造成了教案的发生。
不过,曾国藩批评更烈的是那些“言理者”——顽固的官僚和放言高论的士大夫。
曾国藩指责他们“持攘夷之正论,蓄雪耻之患谋,又多未能审量彼己,统筹全局,弋一己之虚名,而使国家受无穷之实累”这种批评是相当深刻的。
1860,曾国藩的人生转折点|人物
1860,曾国藩的人生转折点|人物文/丁三白伟志被改革的改革者1870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在保定署衙,曾国藩留下了他生平第二份遗嘱。
他说,他行将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这一年,59岁的曾国藩右眼失明、肝病日重,眩晕病症又进一步地折磨着他。
然而,6月23日,就是他续假一月的奏折刚刚抵达北京时,朝廷以“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的婉转口气,让他前赴天津,接手那块烫手山芋。
和朝廷谕旨同日抵达的,还有来自江西,他为自己做棺材订购的建昌花板。
这个巧合让曾国藩心有戚戚,他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为此,在调阅津案文牍、与幕僚反复商议之余,他开始以平淡、略显悲凉的心境,细细交代着自己的后事。
他说,此行若死,灵柩应归湘安葬,“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他说,他的历年奏折、生平文章,可留给后代子孙观览,但“不可发刻送人”,因为“刻出适以彰其陋耳”。
对于身后诸事,他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然而,与他晚年的大部分文字一样,在这份遗嘱里,后人看不到他对天下大势、对国家前途的任何评价。
恰恰相反,“勤”、“俭”、“孝友”、“祥瑞”、“不忮”、“不求”这些字眼无不让人想起老年的农夫,或者寻常的乡绅形象。
7月8日,农历六月初十,曾国藩抵达天津。
而仅仅十几天以后,7月21日,他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不仅在天津激起了口诛笔伐,并且使全国舆论为之哗然。
天津教案在这份奏折的开篇,曾国藩分析了教案的由来。
当年晚春,一则沸沸扬扬的传闻在天津附近不断扩散:天津地方已先后有几百名幼童失踪;这些幼童,大多被法国传教士收买的人贩子诱拐;每诱拐一名儿童,人贩子可得到五两银子,而法国传教士可以幼童的眼睛、心肝为原料,配制西洋药方……对此,曾国藩认为,该传闻“全系谣传”、“毫无实据”。
他说,来到天津后,他细细查问了几百名拦轿递禀者,挖眼剖心有何实据?结果“无一能指实者”。
他也逐一讯问了河楼教堂的150余名中国教民,“均称习教已久,其家送至堂中豢养,并无被拐情节”。
抗争与妥协: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中的痛苦抉择
抗争与妥协: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中的痛苦抉择刘建伟【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3)1【摘要】近代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教案,天津教案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
曾国藩因为处理天津教案,被人们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但事实并非如此,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中与洋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
纵观天津教案的处理过程,曾国藩有许多言行不一的地方,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他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曾国藩在处理完天津教案后,痛定思痛,提出了国家应该“徐图自强”的主张。
%Modern China has undergone a series of anti -missionary cases , the Tianjin Anti -missionary Case in1870 is one of the typical one . Zeng Guofan is considered to be a traitor , because he deals with this case . However , it is not the truth , Zeng Guofan carried out a serious of struggles with foreigners in dealing with this case . His some words are not matched by deeds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is case , this is because at the time China is facing seve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 he had to made compromises . After dealing with this case , he put forward China should self -improve in gradual .【总页数】4页(P60-63)【作者】刘建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6【相关文献】1.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辩 [J], 邱展雄2.天津教案中的曾国藩与李鸿章 [J], 左平;余道奎3.天津教案与曾国藩居津百日 [J], 井振武;4.曾国藩的权势之死——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同光之际湘淮权势转移 [J], 邱涛5.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中的忧伤——略论曾国藩对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的处置 [J], 孙春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趣谈天津教案与清政府的危机公关 曾国藩成替罪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天津教案与清政府的危机公关曾国藩成替罪羊
导语: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在“天津教案”的办理过程中,清政府的基层官员、高级官员、以慈禧为代表的朝廷,
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在“天津教案”的办理过程中,清政府的基层官员、高级官员、以慈禧为代表的朝廷,以及官场内的洋务派和顽固派都参与其间,不论他们彼此间有多少不同和矛盾,正是这种互相作用的“合力”,形成了“天津教案”的“政府处理”。
“中兴名臣”曾国藩,因代表清政府对“天津教案”进行处理而物议沸腾,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他自己也大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之感,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固然是他个人的无奈喟叹,其实也是清政府已丧失正确应对现实能力、进退失据、难逃覆亡命运的隐喻。
天津教案说明:一、面对谣言,政府一定要尽快澄清事实,不能认为某些民间谣言有利于己就任其泛滥,更不能推波助澜。
二、政府官员之间的利益、观点从来很少完全一致,经常互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其中某一派想利用“民意”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很可能失控,给政府、社会、民众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万人聚集在天主教堂外
了解“天津教案”及清政府的应对措施,自然不能无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传教活动引起的与中国官方、民间的利益和文化冲突这一基本背景。
在士大夫、官绅和一般民众眼中,洋教自然是“异类”,有关其各种传闻一直不断。
其实,早在列强还未侵华的明末,就有传教士使用迷药拐人,将人杀死后切割人的肢体、器官用以和药的传说。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著作魏源的《海国图志》,也有关于
生活常识分享。
借鉴《纵有疾风起》之天津教案——我为曾国藩出主意
借鉴《纵有疾风起》之天津教案——我为曾国藩出主意天津教案是一件什么事呢?与当前电视剧《纵有疾风起》有什么关系?曾国藩与靳东对于我们有什么借鉴?天津教案是一个舆论传言,由于天主教较为神秘,且人们对它不熟悉不了解,进行很多猜想,比如异常天气是十字架惹的祸,其次教会大门关闭还有地下室,可能在做什么非法勾当,最后教堂内部婴儿(天主教搞慈善收留弃婴)死亡率较高,被人怀疑这些婴儿被拿去做买卖去了。
曾国藩临危受命干了自己份外的事,查清了事实,知道这些都是谣言,但是由于没做好危机公关,导致自己很被动,家乡人骂自己,同僚也骂自己,朝廷也不替自己说话。
在即将退休之际,老曾这件事处理的欠点意思。
统治者不应该凭着汹汹民意与外国开战。
百姓是随势利而转移的,并无定见,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热衷于低成本爱国。
但一旦有事,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因此并不足以依恃。
鼓动排外热情来对抗外国,只能被人家笑话。
办理外交,不能汲汲于个人名声,不能被无定见的舆论裹挟。
格式引文:张宏杰著.曾国藩传(全新增补版).磨铁图书.2022:353. 《纵有疾风起》讲述的也是一个公关公司,有时帮助企业实现品牌价值,有时帮助企业举办发布会及讲座,有时在危机时刻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股价不暴跌。
说白了,公关根据企业的“里子”,打造合适的“面子”。
公关小组中需要有法务,有销售,有策划,有编辑,有决策。
虽然曾国藩有很多幕僚,但是在天津教案这件事的处理上,没有显示太多的专业性。
作为晚辈,结合看剧的小感悟,斗胆为老曾提出如下建议:1 虽在衙门设置检举箱,但是没有人证和物证送过来,可能像《狂飙》一样,不敢发声或者没有。
谣言的产生,老曾查清了源头有5个,也说明白了,但是朝廷断章取义,信息发布中删掉了谣言产生的原因,陷老曾于不义。
常规的事常规处理,非常规的事,尤其是群众呼声高的事,需要建立模型,这个模型输入是真相,输出是朝廷满意、老百姓满意、洋人的面子和同僚满意,也就所谓的最大公约数。
天津教案曾国藩
天津教案曾国藩教案标题:曾国藩在天津的教育实践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在天津的教育实践,包括其教育理念和方法。
2. 探讨曾国藩的教育实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你知道曾国藩吗?他在天津有什么重要的教育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学习曾国藩的教育实践(15分钟)1. 呈现相关资料或图片,让学生了解曾国藩的背景和他在天津的教育实践。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曾国藩教育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三:分析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如“以德育人”、“实事求是”等。
2. 引导学生探讨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如“以身作则”、“实践教学”等。
步骤四:讨论曾国藩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曾国藩教育实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步骤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曾国藩在天津的教育实践及其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资源:1. 曾国藩相关资料或图片。
2. 分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曾国藩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的表达。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进一步调研曾国藩的其他教育实践,并进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曾国藩在天津的教育场景。
教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曾国藩在天津的教育实践,探讨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并思考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曾国藩的教育实践,拓宽了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教案标题: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具体过程和策略。
3. 探讨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介绍天津教案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该教案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步骤二:背景知识(10分钟)讲解天津教案发生的时间背景和社会背景,涉及到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状况。
通过讨论和提问,让学生对该时期的中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步骤三:分析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15分钟)介绍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具体过程和策略。
可以使用教案文件、历史记录或相关文献来支持讲解。
重点强调曾国藩的决策和行动对于解决教案问题的重要性。
步骤四:讨论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影响(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
可以涉及到教育改革、师生关系、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总结自己的观点,并向全班汇报。
步骤五:个人思考和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就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重要性和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在课堂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教案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思考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于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他们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文章,展示他们对于该教案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历史学家或教育专家来讲解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更多细节和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和决策,以加深对该教案的理解。
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
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教案标题:曾国藩天津教案简短教学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和贡献,特别是其在天津的重要事迹。
2. 掌握曾国藩在天津推行的改革措施和其对当地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曾国藩及其思想的尊重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曾国藩的背景和生平简介。
2. 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改革措施。
3. 曾国藩对天津的影响和贡献。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曾国藩的背景和生平,向学生介绍他的成就和贡献。
3. 详细介绍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推行的改革措施。
4. 强调曾国藩对天津的影响和贡献,包括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
讨论与互动:5.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曾国藩的看法和理解。
6. 引导学生思考曾国藩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巩固练习:7.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视频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曾国藩的事迹和思想。
8.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9.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曾国藩和他在天津的事迹的信息。
10.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演讲或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曾国藩的理解和评价。
总结回顾:1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性和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1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曾国藩的精神和思想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估:13. 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学生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14. 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曾国藩的事迹和思想。
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引入课题的素材- 曾国藩的相关资料、书籍或文章- 阅读材料或视频片段- 练习题和评估表格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讲解、讨论、练习和拓展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全面了解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事迹和对当地的影响。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当,成曾国藩政治命运转折点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当,成曾国藩政治命运转折点弱国无外交。
曾氏处理此案的苦衷,就因当时的清王朝实际上只有一个空架子。
以曾氏的为人,能不知其后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无奈。
1870年6月21日发生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它涉及法国、英国、美国、俄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清 ... 对此非常重视,指派直隶总督曾国藩赶往天津进行处理。
由于他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方针处理教案,导致民怨沸腾,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甚至连他自己也大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之感。
曾国藩后来调任两江总督,不久便撒手人寰。
可以说办理天津教案的苦果导致曾国藩名声大跌,给曾国藩蒙上了无法洗刷的耻辱。
早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天津时,法国侵略者就将作为英法联军议约总部的望海楼行宫强占为领事馆。
1862年,法国传教士在与望海楼隔河相望的天津城东关小洋货街建造仁慈堂一所,专门收养中国孤儿。
1869年又在望海楼旁强占土地建造望海楼教堂。
不久,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又拆毁了望海楼行宫,盖起了法国领事馆。
1870年夏,仁慈堂疫病流行,数十婴孩相继染病死亡。
教会便将几具尸体装入一个洋货箱中夜间埋于坟地。
不料却被野狗扒出,死人皆由内先腐,此独由外先腐,胸腹皆烂,肠肚外露。
人们又挖出不少货箱,均一棺数尸,胸腹皆烂,肠肚外露。
与此同时,天津不断发生有人用药迷拐幼孩事件,乡民拿获用药迷拐幼童之匪犯三人,其中一人为法国天主堂教徒,被天主堂经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要去。
此时民众愤怒,怀疑教堂虐 ... 儿童,挖眼剖心,而且与迷拐儿童有关。
同月18日,民众又抓获一名迷拐儿童的案犯武兰珍,其供认系受教堂门丁王三指使,令其出外迷拐男女。
前在穆庄子拐得行路一人,曾得洋银五元。
消息传开,民情汹汹,士绅 ... ,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全城笼罩在仇教的激愤之中。
6月21日,天津道员周家勋率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带疑犯武兰珍赴教堂指认王三。
群众也涌向教堂,结果一无所获,只得带犯人到三口通商大臣衙门,与崇厚议以不了为了,即可完案,拟即出示晓谕,并将武兰珍先行正法。
天津教案与曾国藩的凄凉晚年
天津教案与曾国藩的凄凉晚年作者:宋伟哲来源:《检察风云》2019年第02期晚清名臣曾国藩有着“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
他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以一介书生创建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战争中立下盖世奇功;他也是晚清理学宗师,一生经世致用,其人生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曾国藩扶清朝大厦之将倾,是晚清时期的头号功臣。
清政府对曾国藩礼遇有加,封其为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学士,还让他担任了素有“疆臣之首”之称的直隶总督。
然而就是在直隶总督任上,曾国藩遇到了棘手的天津教案。
在枪林弹雨中谈笑自若的曾文正公面临这桩案件时头痛不已,最终对该案的处理让他谤满天下,在当时受到了巨大的舆论谴责。
一代名臣曾国藩带着天津教案的巨大伤痛回到江南,在两江总督任上凄凉去世,令人叹息不已。
教案缘起鸦片战争以后,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洋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
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武力、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将西方宗教一并带入中国传播。
清政府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统治者尊崇儒学为正统思想,自然非常抵制西方宗教传播。
然而弱国无外交,清政府在列强的武力威慑下还是在不平等条约中签字,允许西方人在中国自由传教。
一时间,西洋教堂在中国遍地开花。
外国传教士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也做了一些积德行善的好事来吸引民众信教,尽管如此,传教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内心有着深刻的“华夷之辨”,不肯接受西方宗教文化。
另一方面,传教士以武力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中国,携带着非常强烈的骄横之气。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中国人的尊重,干了不少违法乱纪欺压中国百姓的坏事。
为息事宁人,清政府官员通常都是袒护洋人,助长了洋人的嚣张气焰。
如此一来,老百姓十分痛恨西洋教会,双方矛盾极深,教案迭起。
天津是近代中国的北方工业重镇。
西方列强在天津广设租界,建起了大量教堂,这里也就自然成了教案的高发地。
同治九年(1870)夏天,天津法国教堂开办的育婴堂(类似于孤儿院)死掉了几十名儿童被埋到了公共墓地。
评书曾国藩天津教案
评书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标题:评书《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天津的工作经历。
2. 掌握评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制作一份简短的PPT,介绍曾国藩的基本背景和他在天津的工作经历。
2.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对曾国藩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兴趣。
主体(30分钟):1. 分发评书《曾国藩天津》的文本或提供在线资源,让学生阅读或听评书录音。
2. 引导学生聆听评书时要注意的要点,例如主要人物、故事情节、背景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对评书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4. 针对评书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1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评书中所了解到的关于曾国藩的新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曾国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符合他的时代背景和职责。
3. 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曾国藩在天津的工作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曾国藩和评书的感受和思考。
3. 提供一些建议,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曾国藩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评书的理解和感受的书面或口头反馈。
3. 评估学生对曾国藩的了解程度,例如通过小测验或课堂讨论。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曾国藩和其他历史人物的书籍或文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项目,深入探讨曾国藩在天津的工作和他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评书或故事,以展示他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为您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帮助您设计一堂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评书教学活动。
曾国藩天津教案
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标题: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研究曾国藩在天津期间的工作和重要贡献,帮助学生了解曾国藩的思想和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认同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教育背景和在天津的工作及其重要任务。
2. 理解曾国藩提倡的治学方针和为天津的改革发展所做的努力。
3. 分析曾国藩的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并能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其影响的长远意义。
4. 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1. 曾国藩的传记资料、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
2. 天津地图和历史地图。
3.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以图片或短视频展示曾国藩在天津期间的工作场景和成就,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步骤1: 曾国藩的生平与教育背景 (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自主调查曾国藩的背景信息,包括曾国藩的出生地、教育背景和官职等。
每组选择一个发言人,简要介绍曾国藩的生平和教育背景。
步骤2: 曾国藩在天津的任务与重要贡献 (约25分钟)介绍曾国藩在天津的工作任务和重要贡献,如重建天津城、推动军事和农业现代化等。
通过图表、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就曾国藩的贡献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和分析。
步骤3: 治学方针与改革措施 (约30分钟)探究曾国藩的治学方针和在天津的改革措施,如他倡导的"实学"、"思学",以及推行的教育改革等。
让学生形成小组,研究其中一项具体方针或措施,并向全班展示其意义和影响。
步骤4: 曾国藩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约20分钟)指导学生回顾曾国藩在天津期间的工作和思想,分析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包括社会治理、军事改革、教育发展等方面。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辩论不同意见。
总结与展望:(约10分钟)总结教案内容,强调曾国藩在天津的重要贡献及其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历史趣谈天津教案中慈禧对曾国藩不满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天津教案中慈禧对曾国藩不满曾国藩处理天津教
案
导语:1870年6月21日,天津爆发了当地民众与外国教会的严重冲突事件。
该教案发生后经直隶总督曾国藩办理,最终以凑数的方式杀津民20人(后实杀16人
1870年6月21日,天津爆发了当地民众与外国教会的严重冲突事件。
该教案发生后经直隶总督曾国藩办理,最终以凑数的方式杀津民20人(后实杀16人),流放25人,府县官革职充军,给洋人赔款并派代表去法国“谢罪”而结案。
对这一办理结果,时人及后世几乎众口一词,认为这是曾国藩一人所为,骂他对列强卑躬屈膝,忍心害理,枉杀无辜,治罪官员,是典型的“元凶卖国贼”。
实际上在该案办理中,慈禧太后一直具体掌控着案件处置的全过程及其每一个细节,是她“一心曲全,维护和局”的态度和决定,牢牢左右着在一线处境尴尬的曾国藩。
甚至在这期间,由于曾国藩在具体操作上自作主张,还曾引起过慈禧对他的严重不满,他们的君臣际会也因这些不满而彻底打上了休止符。
一
1861年8月,咸丰去世。
6岁的同治继位,同治的生母、26岁的慈禧被尊为皇太后,与老实厚道且空有其名的慈安一起垂帘听政,慈禧成了事实上的“太上皇”。
这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烈火正炽,严重威胁着清朝政权。
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带领自己的地主武装扑灭了起义烈火,给刚执政的慈禧帮了大忙。
二人的政治蜜月也从此开始:慈禧赏曾国藩紫禁城内可以骑马;赏曾国藩赴乾清宫廷臣宴,可以坐于同治皇帝座前;官衔一加再加,还将其从江南两江总督任调来京畿重地直隶省任总督,坐镇首都南大
生活常识分享。
天津教案的结果是什么
天津教案的结果天津教案的结果使得法国方面非常不满,因此清政府派出曾国藩与之交涉,对于交涉结果,朝廷人士以及都觉得很不满意,对于曾国藩的谩骂之身肆意,卖国贼的名号都强加在他的身上,就连同乡都以曾国藩为耻辱。
法国方面最初要求处死中国负责的官员,清朝方面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来调查并与法国方面交涉,当时朝廷中的官员多数认为不要对其退让,不惜一战,情势紧张。
曾国藩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首先对英国、美国、俄国作出赔偿以使最后能单独与法国交涉。
天津教案的结果使得人民怨恨颇深,清政府决定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
交接的时候,曾国藩问李鸿章以后打算如何与外国人交涉,李鸿章回答说不管他们做什么动作,我都像个痞子似的与他们交流,看他们怎么办。
李鸿章最后判决将原来二十名死刑改为十六名死刑、四名缓刑,其余不变。
曾国藩被痛骂,内心悲愤,一年后便死了。
天津教案的结果出来之后,大臣崇厚作为专使,去欧洲向法国道歉,以示与法国“实心和好”。
一八七零年十月二十八日,由上海起程,抵达马赛时,普法战争正酣,法国政府无暇接待。
直到一八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才得到法国第三共和国首任总统梯也尔接见。
崇厚把同治帝的道歉书出示,表示出对于法国的歉意。
天津教案的经过众所周知,在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外来民族的入侵,统治者实行封闭的统治管理,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在后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之后,许多外国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教会文化就是其中一种。
而因为教会所起的冲突也逐渐增多,比如说天津教案。
那么天津教案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据悉,天津教案的过程十分复杂,牵涉人员也十分多。
在当时,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之后,教会也开始登堂入室,进入我国内地。
最开始是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区。
当时的教会在天津建造教堂之后,广泛进行宣传,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吸纳群众,作为自己的教徒。
而随着教会人员逐渐发展壮大之后,又建造了育婴堂。
其主要功能是抚养教徒的婴孩,使他们受到教会的熏陶,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主教徒。
再论天津教案的起因与性质兼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津门篇
内容摘要
从这封家书的内容可以看出,曾国藩对欧洲事务的态度是明智而理性的。他 主张中国应该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无谓的争端。这种态度与他在镇压内乱和外敌 入侵时的坚决果断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许反映了曾国藩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 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体现了他深思熟虑、稳健务实的性格特点。
内容摘要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西电报通讯、天津教案和普法战争的探讨,分析了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曾国藩一封家书的日期问题。这三个关键词代表了当时中国面 临的多元历史语境,曾国藩的家书则在这种背景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视角。
二、天津教案的性质
二、天津教案的性质
天津教案的性质,从表面上看,是一起刑事案件。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 会发现其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宗教性质。
二、天津教案的性质
首先,从社会性质来看,天津教案实际上是中国社会面临西方冲击的一种反 映。它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产生的危机感和无力感。这起案件 的发生,既是中国社会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反抗,也是对自身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 坚守。
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津门篇中,天津教案这一事件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既展示了事件的复杂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其中,曾国藩作为清 朝政府的代表,在处理这一案件时表现出的智慧和决断力,无疑为这个历史事件 增添了更多的人性化和生动性。
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津门篇中的表现
然而,小说并非完全的历史记录,它在呈现事实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艺 术创造和个人见解。例如在小说中,曾国藩被塑造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心系民 众的官员。他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既有对公正的追求,也有对民众福祉的考虑。 这无疑是在真实历史背景下的一种虚构化的处理。
二、天津教案的性质
其次,从宗教性质来看,天津教案反映了中国教民和普通民众对西方宗教的 矛盾心态。一方面,教民王三借助教会势力为非作歹,激起了公愤;另一方面, 部分中国人对西方宗教的排斥和抵触也在教案中得到了体现。
怎样看天津教案处理结果
如何看待天津教案
在曾国藩上呈给朝廷的一份奏折中,有一句对“天津教案”的客观态度说明:在中国戕官毙命,尚当按名拟抵,况伤害外国多命,几开边衅,刁风不可长。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乃系天经地义之道;更何况就晚清政权当时的羸弱状态,天津民众因愚昧诬陷收容所神父、修女戕害儿童而冲动杀害传教士乃至外使馆工作人员的行为,差点重启战火,让无数民众再次遭受兵祸。
就此来看,曾国藩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并无失当之处。
或许,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过程中唯一犯下的错误就是没能很好的照顾民族情绪,没能顾全天津民众愤怒的心情,没能贯彻落实自己对待太平军的“剃头”本色。
可盲目的冲动以后,如果重启战端、生灵涂炭,曾国藩又该背负何等罪名呢?仅就“天津教案”而言,曾国藩或许有错但绝
无罪过,更不该被骂成汉奸、卖国贼。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
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
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对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影响,产生对于西方传教士的谣传及不信任,这些谣传也在一些地区造成了教案的发生。
由于民怨沸腾,朝廷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
交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
”李鸿章最后判决将原来20名死刑改为16名死刑、4名缓刑,其余不变。
曾国藩被痛骂,“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一年后即去世。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的心态分析——以《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为中心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的心态分析——以《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为中心发布时间:2021-05-27T08:34:20.20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3期作者:钟志伟[导读] 在处理天津教案前,是曾国藩一生中仕途的光辉时刻。
无论是早期进入官场的平步青云,还是为拯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组建湘军,讨伐太平军,继而平定捻军,都足以青史留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曾一度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
政治上,凭借湘军和多年在地方上的经营,形成了足以左右朝政的派系。
经济上,长江以南都是他的门生故吏,把握着清政府的经济命脉。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中央和地方都掌握着重要话语权的朝廷重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时果敢与乐观,在天津教案面前却由于官民、朝廷和洋人三重矛盾的交加压得他踹不过气,表现出绝望与无力。
关键词:天津教案;曾国藩;绝望;无力;心态一、曾国藩的心态分析在处理天津教案前,是曾国藩一生中仕途的光辉时刻。
无论是早期进入官场的平步青云,还是为拯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组建湘军,讨伐太平军,继而平定捻军,都足以青史留名。
曾国藩也因此获得了清朝统治者最高的封赏,位列一等毅勇侯。
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所取得的成就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并且在经济上力倡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风云人物在面临困境时心态也会走向崩溃。
本文试图从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对待官民、洋人和朝廷的不同态度来分析他的心态。
(一)面对官民时的心态对待普通民众,曾国藩所持的态度是“勿失民心”。
他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多次提到民心的重要性,甚至在写给其子曾纪泽的家书中也直接表示“如果保定和局,即失民心,所全犹大。
”①可见民心在曾国藩眼里是比洋人还更加重要的一点,即使保全了和局,但失去了民心,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显然,在处理教案时,他还是倾向于站在民众这一边,以维持民心,使其不受此事影响。
评价曾国藩天津教案
评价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标题:评价曾国藩天津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评价曾国藩天津教案,重点关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评价教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旨在提供改进和优化教案的建议和指导。
教案评价指标:1.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教案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需求,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教案的教学策略:教案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3. 教案的评价与反馈:教案是否包含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促进进一步学习。
4. 教案的可操作性:教案是否具有明确的教学步骤和操作指导,是否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5. 教案的创新性:教案是否具有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案评价步骤:1. 教案分析:仔细阅读曾国藩天津教案,了解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方面的设计。
2. 教案评价: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对教案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 改进建议:针对教案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提高教案的质量和效果。
4. 教案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案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
教案评价报告:根据对曾国藩天津教案的评价和分析,该教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步骤的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教案在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还有待改进。
建议增加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教案指导建议:1. 教学策略多样化:在教案中增加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教案标题:曾国藩与天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和对于教育的贡献;2. 掌握天津教案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曾国藩的肖像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于曾国藩的认知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曾国藩,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讲解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和贡献(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如儒家思想的传承、注重实践和德育培养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或者引用曾国藩的名言,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他的教育观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及曾国藩在晚清时期对于教育的贡献,如创办学堂、编纂教材等。
步骤三:介绍天津教案的背景(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津教案的背景,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天津教案是清朝时期的一次教育改革运动,旨在推动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
步骤四:分组讨论天津教案的内容(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天津教案的具体内容。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或者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天津教案的具体举措和目标。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展示和讨论天津教案的影响(15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对于天津教案影响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探讨天津教案对于中国教育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曾国藩和天津教案对于中国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收获和理解,评价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曾国藩的其他教育贡献,如他在湖南的教育实践等。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运动,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教案评价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和表现;2. 学生在讨论和讲解过程中的参与程度;3. 学生对于天津教案影响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当:成曾国藩政治命运转折点
弱国无外交。
曾氏处理此案的苦衷,就因当时的清王朝实际上只有一个空架子。
以曾氏的为人,能不知其后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无奈。
1870 年6 月21 日发生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它涉及法国、英国、美国、俄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清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指派直隶总督曾国藩赶往天津进行处理。
由于他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方针处理教案,导致民怨沸腾,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甚至连他自己也大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之感。
曾国藩后来调任两江总督,不久便撒手人寰。
可以说办理”天津教案”的苦果导致曾国藩名声大跌,给曾国藩蒙上了无法洗刷的耻辱。
一
早在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占天津时,法国侵略者就将作为英法联军议约总部的望海楼行宫强占为领事馆。
1862 年,法国传教士在与望海楼隔河相望的天津城东关小洋货街建造仁慈堂一所,专门收养中国孤儿。
1869 年又在望海楼旁强占土地建造望海楼教堂。
不久,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又拆毁了望海楼行宫,盖起了法国领事馆。
1870 年夏,仁慈堂疫病流行,数十婴孩相继染病死亡。
教会便将几具尸体装入一个洋货箱中夜间埋于坟地。
不料却被野狗扒出,“死人皆由内先腐,此独由外先腐,胸腹皆烂,肠肚外露”。
人们又挖出不少货箱,均一棺数尸,胸腹皆烂,肠肚外露。
与此同时,天津不断发生有人用药迷拐幼孩事件,乡民拿获用药迷拐幼童之匪犯三人,其中一人为法国天主堂教徒,被天主堂经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要去。
此时民众愤怒,怀疑教堂虐杀儿童,“挖眼剖心”,而且与迷拐儿童有关。
同月18 日,民众又抓获一名迷拐儿童的案犯武兰珍,其供认系受教堂门丁王三指使,“令其出外迷拐男女。
前在穆庄子拐得行路一人,曾得洋银五元”。
消息传开,民情汹汹,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全城笼罩在仇教的激愤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