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多媒体制作、图像处理、视频音频处理、程序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具有知识更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基础及自然科学知识;3、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型方法、核心概念等,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5、具备工程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6、具备适应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掌握通过图书馆、搜索引擎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三、学制、学位、学分与学时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3-6年学位:工学学士总学时:2684学分:172四、相关和相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软件工程五、专业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素描、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视听语言与非线性编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二)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3)(三)培养方案汇总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应用与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2、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软件设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
3、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能够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规划、设计、组建网络、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工业交通等领域中有关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软硬件的开发、设计、调试、维护管理的能力。
4、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外语阅读和写作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多种流行软件环境和工具。
5、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本专业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培养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相融合;具有创新精神、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技术应用性,能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发挥骨干作用;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合社会上广泛的岗位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多媒体技术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学时,共计2学分。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年制订)(一)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方向,现有五个优势研究方向:可视化技术与图形学、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模式识别与商务智能、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
本学科依托浙江工商大学的优势学科群、以及本学科的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解决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相关的实际的信息技术难题,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结合学院的“工管融合”特点和学科专业优势,重点培养掌握网络计算、可视媒体计算、服务计算、大数据处理、互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内坚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分析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独立从事前沿科学知识研究、系统开发及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提供合格的电子商务技术与管理、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实现人才,以及上述领域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1、可视化技术与图形学:开展商务信息与大数据的可视化及其和谐自然人机交互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商务大数据可视分析、移动商务中的图形计算理论与方法、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技术等。
2、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研究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系统平台中的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科学问题,包括面向新一代互联网的商务计算理论与方法、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理论、社交网络与商务模型的演化计算等。
3、模式识别与商务智能:研究模式识别和商务智能理论与方法,包括基于视频/图像的行为建模与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媒体数据理论与方法、以及商务数据挖掘与情感计算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s)专业代码:080901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核心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具备如下知识与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等基础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主要包括电子技术与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计算机原理与硬件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等能力;3.掌握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开发计算机硬件应用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法规和政策;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语言工具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和表达;7.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56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良好训练,能将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相结合,从事计算机理论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及应用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结构;2.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3. 具有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4. 具有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6.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主要课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Java程序设计,Web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算法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用户界面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C#程序设计、智能信息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人工智能、物联网导论、云计算导论等。
本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
特色课程:气象信息系统工程、气象业务自动化、用户界面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物联网导论、云计算导论等五、主要实践性环节军训、认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六、专业主要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实践、用户界面设计课程设计、智能信息处理实践、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5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机关、学校、科研院(所)、金融证券、邮电通讯、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工程计算方法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5.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6.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文献。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干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概论、网络程序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共40周,其中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教学实习、应用软件教学实习、电子工艺、工程训练、计算机组装与测试、生产实习、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创新与创业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等。
六、学分分配比例注:学分比例=额定学分/160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60(课内)+8(课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适合07、08、09年级)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分析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训练;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到企事业、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可继续攻读本学科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4年。
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162.5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符合学校有关本科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修读课程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结构如下:1、通修课:(68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计算机类课程和电子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
2、学科群基础课:(23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6学分)数理方程(B)(2学分)、复变函数(B)(2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EM02*(管理类课程):(5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随机过程(2学分);ES02*(电子类课程):(8.5学分)电路基本理论(3学分)、电路基本理论实验(0.5学分)、模拟与数字电路(4学分)、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1学分);CS02*(计算机类课程):(3.5学分)微机原理与系统(B)(3.5学分);3、专业课:(≥55.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CS02*(计算机类课程):(41.5学分)代数结构(3学分)、数据结构(4学分)、图论(3学分)、计算机导论(1学分)、数理逻辑(3学分)、计算机网络(3.5学分)、计算机组成原理(3学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学分)、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5学分)、算法基础(3.5学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3.5学分)、编译原理和技术(3.5学分)、并行计算(3.5学分)、软件工程(2.5学分)。
玉林师范学院教务处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应用与分析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学科代码:08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IT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大数据的处理、分析、预测、应用、维护、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研发及数据可视化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讲解几种主流大数据产品和技术的特性、实现原理及应用方向,并组织实习项目,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大数据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采集、存储、挖掘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专业培养规格1.专业培养规格(1)知识规格: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信息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2)能力规格:能在科研、企事业、技术、教育、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应用和教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规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与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扎实、体格素质良好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能以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2.专业培养规格结构要求和素质规格,具体见附件1。
四、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84学分,具体学分要求见附件3。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4.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
五、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修业年限:4年,可在3~8年内完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模块构建表(见附件2)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表(见附件3)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件4)九、主要课程简介(附后)附件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序号职业岗位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主要链接课程1 ETL开发工程师职业岗位知识1.具备基础的数据库知识2.具备ETL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备数据挖掘方面的知识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Visual 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新技术动态研讨CAD实用技术Linux编程职业岗位能力1.具有数据仓库及BI项目基础架构规划、安全规划、ETL架构和规范制定方面的基本知识;2.具有数据仓库及BI项目ETL部分的开发和优化,并及时解决ETL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对ETL数据准确性验证及报表维护;5. 具有海量数据的ETL开发,抽取成各种数据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一、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01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计算机类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经过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能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能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工作;能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等工作;能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及IT市场拓展等工作。
本专业注重培养开发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尤其要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实践能力,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企业信息化和林业信息化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外语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具有计算机专业宽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设计及网络设计、网站开发、智能终端开发、软件与网络管理和维护、大数据处理等。
4.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5.通过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PC端软件、网络软件及手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维护的能力,具有从事网络设计、管理及维护的能力;具有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具有从事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具有教学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软件开发和网络设计的团队协作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6个研究所:计算科学理论研究所、数据工程研究所、并行分布式计算研究所、数据存储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所;2个中心: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工程中心和教学中心。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信息存储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设在该院。
学院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4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为湖北省战略性新产业相关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omputer Science & T echnology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扎实的数理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与核心知识,获得良好的专业训练,科学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并重、并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毕业生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有宽广的专业视野和本专业系统坚实的理论知识与熟练深入的专业技术,有良好专业素养,能在科学研究、企事业单位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从事学科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并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本领域高等专业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to educate and develop high qualified intellectual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who are well developed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It remains committed to systematic education for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doers, who have solid theoretical base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ould like to be devot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nnovative talents will have good academic literacy,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graduates will have good humanistic qualitie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thinking, with proficiency in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and a broader global perspective. They are able to be engaged in professional roles in research, desig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or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s. They are qualified to pursue master or doctorate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disciplines or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1.具有解决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扎实数理基础、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牢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教育单位、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与维护工作,也可以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点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软件、硬件结合,以应用为主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研究和开发以及软硬件综合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方向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2.具备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技能,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5.了解与计算机行业相关的法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跟踪新技术的能力;6.较好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导论、信息安全技术、软件组件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的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信息科学发展的能力,并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信息和网络管理等技术工作。
二、培养要求和专业特色培养面向21 世纪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了解计算机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和追踪新技术的能力;4.具有运用本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计算机实用技术、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军训、工程教育、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金工实习B电子实习、C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范围3〜8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教育平台构成、学分安排、毕业学分要求九、教学安排(一)基础教育平台说明:1•“完成相关项目”指参加校内老师或校外专业单位的相关科技项目,并且得到学院认可。
2•“计算机文化”辩论会指有关计算机文化及网络文化等热点问题的辩论会。
3 •“计算机相关资格认证”包括CCNA(4学分)、JAVA认证(2学分)、3学分)、5学分)等,可重复记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专业代码:1203 2017年入学适用四年制本科生一、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以长三角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大商科的办学定位和优势,培养“高素养、厚基础、精专业、广适应”的理实交融,卓越创新的计算机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在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运维或项目管理等工作。
要求五年以上的毕业生:1、能够理解和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勇于创新,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2、以法律、伦理、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系统视角,研发与管理多学科交叉的项目。
3、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充分理解多元文化背景,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4、保持终生学习,适应新发展,勇立潮头,在专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
2.毕业要求2.1 毕业要求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满足如下12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针对具体的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能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方法实现。
毕业要求4: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设计、建模仿真、数据分析与解释、模型验证与改进等,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基本原理,通过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集成与选择恰当的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源和第三方资源、现代软件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交叉团队中协同工作,胜任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多种角色,承担相应责任。
毕业要求10:能够就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书面沟通和语言交流,能够撰写规范的工程文档。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能够将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交叉的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前沿和趋势,能够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发展。
2.2毕业要求的分解上述毕业要求又分解为如下表所示的分指标点。
表1.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1.能够将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与物理等知识,能将其用于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1.2掌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将其用于计算机工程问题中的需求分析、软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1.3理解系统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工程领域的体现,能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尝试改进。
1.4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复杂系统或者过程,对模型进行推理和求解。
2.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识别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通过调研,明确和表达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和关键模块。
2.2能够通过文献分析,找到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案及改进方法,并能正确描述所用解决方案。
2.3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计算机复杂系统的主要因素,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针对具体的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解决3.1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调研并明确相关的约束条件,完成需求分析,确定设计目标。
3.2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3.3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性价比,遵循软件工方案,并能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方法实现。
程规范,实现满足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3.4采用软硬件协同思想,整合、改进和完善系统实现,能够用图纸、文档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4.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设计、建模仿真、数据分析与解释、模型验证与改进等,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关键算法、模块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4.2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针对计算机复杂系统的整体实现,制定实验解决方案,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
4.3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并借助专业工具,通过信息综合、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基本原理,通过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集成与选择恰当的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源和第三方资源、现代软件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使用软硬件仿真工具对计算机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利用集成开发环境、开源及第三方资源进行计算机平台与工具的开发、调试和测试,并理解其局限性。
5.3能够使用现代软件工程工具,对软件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并理解其局限性。
5.4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计算机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
6.能够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6.1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
6.2熟悉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信息安全规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3能识别、分析与评价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系承担的责任。
统开发、信息传播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7.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及其与计算机工程实践的相互影响。
7.2能针对实际项目,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合理判断计算机工程实践可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8.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具有人文知识和科学精神。
8.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和尊重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计算机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具有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意识。
9.能够在多学科交叉团队中协同工作,胜任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多种角色,承担相应责任。
9.1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胜任个体和团队成员的角色并承担相应责任。
9.2能够作为团队负责人管理团队,协调和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10.能够就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书面沟通和语言交流,能够撰写规范的工程文档。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10.1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面向社会公众撰写可行性和技术报告、并发布陈述报告,具有倾听并回应公众意见的能力。
10.2具有撰写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其他工程文档的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10.3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了解当前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国际研究前沿与产业状况,能够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10.4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有基本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能够将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交叉的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
11.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
11.2具有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能力。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前沿和趋势,能够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发展。
12.1能够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2能够针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前沿和趋势,自主学习新技术,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
二、毕业学分要求1、毕业最低要求165.5学分,课程教学学分、学时分布表见下面表格。
2、通识选修12学分中,要求“文学∙历史∙哲学”模块4学分,“经济∙管理∙法律”模块4学分,其他模块4学分。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符合条件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通过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学会用C语言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
介绍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使用C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与应用方法,为今后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算法分析与设计。
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的经典内容,以及算法设计的发展趋势。
主要讲述内容包括经典的算法设计技术和一些高级的算法设计主题,例如网络流和匹配、启发式搜索、线性规划、数论以及计算几何。
在算法分析方面,介绍了概率分析以及最新的分摊分析和实验分析方法。
●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门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初步分析、维护和研制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编程工具、编程方法和应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计算机大类专业导论。
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分类体系和专业方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对各专业方向有个基本认识,从而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讲述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概念、原理、相关技术以及实际应用,以及当前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组成结构。
讲述计算机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将各部件连接成整机的方法,建立CPU级和硬件系统级的整机概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分析、开发与设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