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_基于会计制度与准则演进的视角_朱廷辉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1. 中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历程中国的会计监管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革,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会计制度基本采用苏联模式,严格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管。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会计信息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会计监管制度。
(3) 1992年,我国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同时加强对会计监管的相关规定。
这标志着中国的会计监管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保护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2. 经验总结(1)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中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不断调整和改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在建立会计监管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高了国际化程度,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3)增强透明度和可比性。
中国不断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监管,提高了透明度和可比性,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重视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
中国在建立会计监管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监管,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
3. 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需要着重关注的几个方面:(1)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监管。
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会计监管制度需要更好地关注这些行业的特点和特殊需求,加强对其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提高科技创新和信息披露的监管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披露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中国的会计监管制度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作者:黄钰来源:《大经贸》2015年第06期【摘要】写作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会计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认识和评价。
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和演进的过程。
在历经初始起步、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会计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也提升了我国会计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关键词】会计研究改革开放发展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会计研究在解放以前我国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及理论基本上来自资本主义国家,这与原苏联模式不同,在建国之初就引发了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的有关会计属性的争论。
而后又展开了对会计核算对象的讨论。
这一系列的讨论让会计学界借助会计对象的新认识这一契机,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原理一类著作的繁荣,使人们对会计属性、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职能等的认识更加具体而深入。
但在之后经历的十年文革的影响下,中国会计研究又几近停滞与倒退,总体上呈现“在曲折中发展,在迂回中前进”的特征。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会计研究改革开放为我国知识分子迎来了自由进行学术讨论的春天,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视野。
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把我国会计学术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
按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借贷记账法和会计“两重性“等会计理论得到拨乱反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者们认真探索会计的本质和职能等概念,既引进了西方的“信息系统论”的观点,又创建了我国自己的“管理活动论”的观点(但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角度看,这两种观点是一致的,至少并不相悖);并引进和开展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改变了我国会计工作原先局限于会计核算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起来,1981年恢复国库券发行;又围绕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展了有关会计准则及其理论的研究。
学术界呈现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这一时期,作为学术研究载体的会计学术期刊也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我国诞生了一批如《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会计研究》等优秀会计学术期刊。
中国会计教育60余年成就与问题
中国会计教育60 余年成就与问题会计工作是运用其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的一项管理工作。
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工作,必须与企业的会计实践保持高度的关联性。
可以说,中国会计教育60 余年的历程就是中国企业不断改革和发展60 多年的真实写照。
笔者将中国会计教育60 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计划经济发展阶段(1949 -1966 年)、恢复发展阶段(1978 -1985年)、国际化教育探索阶段(1986 -1992 年)、国际化教育初级发展阶段(1993 -2005 年)、国际化教育完善阶段(2006 至今)。
通过6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会计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由弱变强、由计划经济教育模式到市场经济教育模式、从封闭教育到国际化教育的历史过程。
笔者总结出我国会计教育60 多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学科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运行特点相适应,会计学科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沿用了苏联高等院校中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其突出特点是会计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国家的计划经济服务,其典型的会计学理论之一是表现在资金平衡表中的四个衡等关系。
这一阶段,在会计学教学体系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突出以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同时,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阶段会计教育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与当时我国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会计教育为我国计划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966 年至1976 年的十年动乱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
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现在的30 多年中,与其他学科一样,会计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表现在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基本明确了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第二,不同高校会计学专业建立了大致相同的学科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选修课平台);第三,运用了课堂讲授、计算机和手工模拟实验、管理学综合模拟实验、课外实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第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外语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等。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主要以财政部门为主导,以管理会计为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的推进,会计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199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正式确立,从而建立了起步于法律规范的会计监管体系。
近年来,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速度加快,监管重点逐渐向财务会计、审计监管、信息披露、财务风险监控等领域扩展,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会计监管模式。
在国际会计领域,我国会计监管制度也逐步与国际接轨,提升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会计监管制度,需要更加深入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财务信息支持。
1.2 研究目的在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中,研究目的主要包括:深入探讨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展望和建议;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为未来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应对策略,探讨如何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和意义,推动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研究及分析,旨在为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具体和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健康发展,为构建更加公正、透明、规范的会计监管制度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2. 正文2.1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历程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会计监管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强化。
我国预算会计60年改革探索及启示
会计之友2010年第4期下OF ACCOUNTING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宏观经济体制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49—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79—1993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1994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之相应,预算会计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断调整、改革、发展。
追寻历史的轨迹可以发现,60年来,预算会计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预算会计,1979—1993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预算会计和1994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预算会计。
回顾和分析这三次预算会计改革发展的历程,探索预算会计演进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当前预算会计改革无疑是有益的。
一、三次改革(一)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预算会计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表现在财政预算管理上,就是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但在这30年中,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计划经济的程度不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作了适当调整。
为了适应财政经济体制的改革,预算会计也在不断地作出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预算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型的预算会计制度,以适应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当时迫切需要总结解放区“供给制”会计经验,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做法,制定一整套统一的会计制度。
于是,财政部于1950年12月颁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这两个制度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预算会计的制度,它首次明确了预算会计的名称①和预算会计体系,并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会计年度、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内容。
这套制度于1951年起执行,它标志着我国预算会计的诞生,它基本适应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预算会计工作的需要。
随着形势的发展,后又历经多次修订。
1953年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对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总则、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将会计科目由岁入、岁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共同类五类改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
我国近19年来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演变和发展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我国近19年来经历了重大的演变和发展。
下面将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修订和标准趋向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制度1.金融会计制度在我国近19年来,金融会计制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
2024年中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会计准则》,分别适用于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
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完整的建立起来。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是我国会计制度的重点对象之一、2000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取代了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2001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二、会计准则的修订1.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自2000年起,我国先后发布了8个修订本的《企业会计准则》。
这些修订主要涉及会计核算制度、报表格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加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2.金融会计准则的修订2024年,我国发布了新的《金融会计准则》,适用于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
这些准则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
三、标准趋向国际化1.公司会计准则趋向国际化我国自2024年起,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使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接轨。
2024年,我国推出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致性。
2.金融会计准则趋向国际化我国金融会计准则也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更加强调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
中国会计标准强制收敛项目(CAS-IFRSs)的实施,旨在与国际金融报告准则更加一致。
总结来看,在近19年中,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金融会计制度和上市公司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会计准则的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也趋向于国际化,不仅在编制过程中参考国际会计准则,还积极推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我国会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会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在建国初期到现在六十多年里,我国会计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从建国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到文革动乱对我国会计核算及会计教育科研体系的破坏;从改革开放初期,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从新起步,到现在我国会计体系正在与国际接轨,我国的会计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将奔向新的辉煌!一、我国会计发展的回顾(一)会计工作的整顿、恢复和重建1.会计理论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文革动乱中,对我国会计工作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而遭到无情批判,经济社会次序遭到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轨道,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为此,当时财政部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
2.会计理论研究的各学术组织机构系统建立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在广东佛山正式成立,从中央到地方,除建立了按地区、按部门、按行业的全国级、省部级、地市级和县级会计学会外,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由它们所定期组织的会计学术研究活动,使之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二)改革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准则及核算方法1.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投资者要求资本保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向社会公众(包括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的通用会计信息,转变企业会计核算模式,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摘要】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和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在起步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受制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条件,缺乏理论积累和研究基础。
探索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渐走向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发展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不断补充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体系不够完备、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等。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我国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望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该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不断提高学科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评价,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发展阶段,特点,不足之处,成就,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会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内外环境的限制,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会计理论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会计理论研究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会计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理论体系仍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成就和不足之处,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价,以探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特点、成就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和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揭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一、历程经验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最初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部门主导到市场经济时期的独立监管机构,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会计监管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国家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统一指导,并且实行单一的会计制度。
这种模式下,监管重点是在于执行国家政策和统一核算,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缺乏全面的监管和信息披露。
2、市场经济初期: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开始发生变化。
1993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和内容,建立了基本的会计监管制度。
证监会、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也相继建立,对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管。
二、展望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在不断变迁和完善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发展:1、加强监管力量和制度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监管也需要不断加强。
建议建立更为独立、专业的会计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提高监管力量和效率。
2、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信息披露是会计监管的基本内容,应该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推动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我国的会计监管也需要更加国际化。
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
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监管也需要更多地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监管。
可以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经验丰富,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希望未来在改革和发展中,能够不断完善会计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预算会计60年改革探索及启示
体 制表现 在财 政 预算 管理 上 。就 是 实 行
统收 统 支的财 政 政策 ,但 在这 3 O年 中 ,
随着 经济 形势 的 变化 ,计 划 经济 的 程度 不 同 ,财 政预 算 管理体 制 也作 了适 当调
《 各级 财 政机 关 总预 算会 计制 度》 《 、 行政 事业 单位 预算 会计 制 度》 16 。 5年秋 , 9 财 政部 召开 了全 国预 算会 计 会议 ,这次 会 议 对 新 中 国成 立后 1 7年 的 预算 会 计 理 论 和 实践进 行 了 总结 ,明确 了预 算会 计 工 作主 要是 为 国家 预算 管 理服 务 ,同 时 修 订 了 《 政事 业单 位 预算 会计 制度 》 行 ,
一
患 G
我 国预算会计 6 0年改革探 索及启示
苏 州 大 学
【 摘
张 雪芬
要 】6 年 来预算会计 大体 经历 了三 个发展 阶段 ,99 17 年 计划经济 下的预算会计 ,99 19 年有计 划的商品经济 下的 0 14— 98 17— 93
预算会计和 19 年 以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下的预算会计 。文章在 三个发展阶段 中寻求异 同, 94 探索预算会计 演进发展 的 内在规律 , 总结经
、
( )9 9 -9 8年 计 划 经 济 下 的 一 14 - 1 7 预算 会计 新 中国成 立 至 17 年 , 国实行 的 98 我 是 高度 集 中的计 划经 济体 制 ,这种 经 济
理 工作 得到 了恢 复 和加 强 ,会计 工 作 在
1 7 - 19 9 9 - 9 3年 。 国进 入 了有 计 划 我 的 商 品经济体 制时代 ,财税 体 制 随之 也 作 了调整 。1 8 9 0年 开始执 行“ 划分 收支 、 分级 包 干 ” 的体 制 ;9 5年起 实 行 “ 分 18 划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一、历程回顾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经历了多个阶段,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行。
在改革开放初期,会计监管制度并不完善,缺乏规范和标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严重挑战。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会计法》,这是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第一部法律,为会计监管奠定了基本法律基础。
2006年国务院再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推动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对通过欺诈等手段操纵证券市场、扰乱证券市场秩序、阻碍公平交易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会计监管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经验总结在会计监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会计数据的收集和披露标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
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提高会计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强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执业水平。
这些经验对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会计监管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和披露,防范并打击会计舞弊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积极推动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水平。
改革会计监管体制,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会计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效率。
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有目共睹,经验丰富,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光明的。
希望在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能够不断完善,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引言会计监管是指政府、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对会计行为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会计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变迁和完善。
本文将从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出发,分析经验及展望。
1. 起步阶段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家建立了会计制度并开始对企业进行会计监管。
在这个阶段,会计监管主要是为了确保国家、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收情况。
2.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化,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会计监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此时,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接受了国际会计准则,并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会计监管理念和经验。
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对会计监管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3. 加强监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会计监管工作进入了加强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不断强化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监管,建立了审计监管体系和证券监管体系。
加强了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的监督,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计监管合作,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会计监管制度框架。
4. 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会计监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变革。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和企业信息化平台,使得会计监管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我国还在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进行会计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以上便是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会计监管在经历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加强监管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之后,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且不断向着国际化、规范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二、经验总结1. 规范立法随着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立了一系列与会计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为会计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123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课题名称: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班级:09会计02姓名:陈醒学号:0920032037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三号检索范围:1. 时间:2005—20112. 文种:中、英3. 文献类型:期刊、专利、标准、会议论文4. 检索词:企业会计会计制度创新(innovate)检索工具:1. 维普数据库2. 清华数据库3. 万方数据库4. SPRINGER5. EBSCO6. EI检索结果:1维普数据库(题名=企业会计制度*关键字=创新)1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钟世彬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年11期2 基于创新视角的烟草进出口企业会计制度研究苏丽现代商业-2011年32期3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思考杜瑞中国外资-2011年20期4 基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和创新应用朱永永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6期5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韦文娟卫生经济研究-2007年12期6 论新会计准则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秀英会计之友-2007年10X期7 探索工程建设一体化管理创新会计核算新理念裴建光徐文杰冶金财会-2007年4期8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中外比较张霞刘洋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年7期9 会计创新的基本思路吴郁上海会计-2005年5期10 创新国企审计内容宋文阁市场周刊:新物流-2005年28期11 《小企业会计制度》浅析陈云财会研究-2005年6期12 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创新问题的思考吴郁上海会计-2005年3期13 浅析《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王道远经济导刊-2005年5期二、清华数据库(关键词=会计制度*关键词=创新)1 会计制度弹性:存在、影响及其优化研究胡成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 2007-05-012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证券业影响及对策研究苗春吉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 2005-12-013 论新会计准则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秀英河南大学会计研究所【期刊】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10-254 小企业会计制度特点及实施范围吴丽艳; 张瑞杰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期刊】商业经济 2007-05-205 基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和创新应用朱永永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教育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期刊】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11-206 探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努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周苏娟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湖北武汉【期刊】湖北社会科学 2006-10-10 1 617 台州《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陈安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期刊】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07-05 0 528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变革及评价程淑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期刊】江西社会科学 2006-08-259 金融危机下中国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创新与管理实践文仕伟中山市教育局【期刊】中外企业家 2009-06-1010 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对铁路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范小茹郑州铁路资金结算所【期刊】河北企业 2007-04-2011 实施财务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张士锦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期刊】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11-0812 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如何遵循《小企业会计制度》辛向阳湖北安陆中宇会计师事务所【期刊】现代商业 2009-06-2813 我国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及完善构想刘玉焕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 2007-11-0114 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电算化研究周亚湘潭大学【硕士】湘潭大学 2005-05-0115 中国会计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基于会计制度与准则演进的视角朱廷辉; 马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期刊】财会月刊 2010-12-2516 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步丹璐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0117 制度环境、制度变迁与决策有用性修宗峰厦门大学【博士】厦门大学 2009-04-01 2 162818 权益法还是成本法?——从“创新投”案例看创业投资企业会计规范陈玮; 乔旭东; 巫升柱; 汤明安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期刊】会计研究 2006-01-1519 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李军太原市国营林场【期刊】经济师 2008-08-0520 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研究:质量水平、经济后果与改进高锦萍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0121 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李秀真; 郑富钗; 王敏南京工程学院会计系; 南京工程学院会计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期刊】商业研究2005-11-1022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张功富; 雷淑琴; 姚爱科; 王晓敏; 宋春霞; 杨录强; 董中超; 杨红娟; 张桂玲【科技成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09-06-0123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陈军蓉广东两阳中学【期刊】消费导刊2006-12-3024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车菲天津财经学院【硕士】天津财经学院2005-05-01 2525 企业会计实务中收到财政专项拨款会计处理的探讨何立新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期刊】现代商业2007-06-1826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挑战及其对策李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03-0127 提高对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认识杨庆忠黑龙江省农垦工程咨询评审中心【期刊】中国农垦2005-11-0428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制度研究李小科湘潭大学【硕士】湘潭大学2006-05-1029 铁路施工企业公司制改造财务管理系统翁景庆; 王子光; 王俊明; 谢莹; 杨成安【科技成果】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会学会; 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2006-01-0130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天津市电力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路天津市电力公司新会计准则研究项目小组【期刊】广西电业2008-08-30三、万方数据库(题名=会计制度*关键字=创新)1 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探讨[期刊论文]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1年11期钟世彬2 基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和创新应用[期刊论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年6期朱永永3 基于创新视角的烟草进出口企业会计制度研究[期刊论文] 《现代商业》 -2011年32期苏丽四、Springer(Accounting system and innovate)无相关文献五、EBSCO(Accounting system and innovate)1. Patent Law as an Incentive to Innovate Not Donate: The Role of the U.S. Patent System in Regulating Ownership of Human Tissue.Full Text Available By: Coryell, Matthew W..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Winter2011, Vol.36 Issue 2, p449-468, 20p2.Effect of recogni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Full Text Available By: Sofian, Saudah; Abdul Rasid, Siti Zaleha; Mehri, Mohammadghorban; Umar, Mohammed Sangiru.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Business, Jun2011, Vol. 3 Issue 2, p1654-1664, 11p3.Quantifying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IP Theft.Full Text Available Congressional Digest, Nov2011, Vol. 90 Issue 9, p263-268, 6p4.What Cannot Be Counted: Ethics,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5.Full Text Available By: Word, Jessica; Stream, Christopher; Lukasiak, Kimberly. InnovationJournal, 2011, Vol. 16 Issue 2, p1-17, 17p6."Educate to Innovate": How the Obama Plan for STEM Education Falls Short. Backgrounder. No. 2504Detail Only Available . By: Burke, Lindsey M.; McNeill, Jena Baker. Heritage Foundation.2011 8 pp. (ED514583)六、EI(Accounting system and innovate)1. Analyses on innovation of accounting system based on strategy of recycle economyLi, Enzhu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Xuzhou), China) Management, ISBIM 2008, v 2, p 488-491, 2009, 2008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BIM 20082. A water accounting system for strategic water managementTurner, Graham M. (CSIRO Sustainable Ecosystems, GPO Box 284, Canberra City, ACT 2601, Australia); Baynes, Timothy M.; McInnis, Bertram C.v 24, n 3, p 513-545, January 20103. On the studies of accounting equations system reconstruction in ChinaMa, Hai-F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g and Technology, 221008, China); Zhu, Xue-Yi; Cai, Yang ICIII 2008, v 2, p 419-423,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CIII 20084. The process reengineer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Guo, Xinbao (Management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China) v 231 CCIS, n PART 1, p 409-412, 2011, Innovative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CIC 2011, Proceedings5.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accounting evaluationShen, 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8, China); Zhang, Lili; Xu, Jingxiao; Luo, Jie AIMSEC 2011 - Proceedings, p 2574-2577, 2011,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IMSEC 2011 - Proceedings6. Evolu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mode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Yaxiong, Guo (School of Accountan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C, 330013, China) v 5, n 6, p 380-390, June 20117. Evolu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mode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Guo, Yaxiong (School of Accountan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330013, China)v 6, n 11, p 2476-2483, 20118.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flow accounting undera recycling economyZhou, Zhifang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Jin, Youliang CCIE 2010, v 2, p 351-354,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ntrol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CIE 20109. Evolving innovations through design and useDavern, Michael J.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Wilkin, Carla L. v 51, n 12, p 133-137, December 1, 20081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ccountingNa, W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v 231 CCIS, n PART 1, p 233-237, 2011, Innovative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CIC 2011, Proceedings11. Agile ITQFD and its financial viability: A pilot project approachVinodh, 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SG College of Technology, Coimbatore, India); Sundararaj, G.; Devadasan, S.R.; Rajanayagam, S.; Edinbarough, Immanuel Source: TQM Journal, v 20, n 5, p 520-534, 2008Database: CompendexAbstract - Detailed -12. The application of resources consumption accounting in an enterpriseZhang, Qiong (Centre for China Oil and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China); Dong, Xiucheng; Huang, Rong AIMSEC 2011 - Proceedings, p 2481-2484, 2011,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IMSEC 2011 - Proceedings13. Rational thoughts of fair value and governance research in accountingZhao, Pengfei (School of Accounting,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Xiasha University Town, Xuezheng Street 18, 310018 Hangzhou, China) v 210 CCIS, n PART 3, p 486-492, 2011,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SAEBD 2011, Proceedings14.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cost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MEs Shen, Hongy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Pan, Huanxuep 288-292, 2011, ICAE 2011 Proceedings: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15. Study on innovation of present mode of accounting based on strategy of energy savingLi, Enzhu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014, China); Liu, Changlin; Liao, Jiaming CESCE 2010, v 1, p 162-165,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ESCE 2010课程小结:开始上文献检索课时,对这门课可以说是完全不熟悉,但是后来我发现,学习文献检索课我受益非浅,对学校的数据资源库也不再是一无所知,不会浪费很多资源,,也知道了怎么样去找自己专业需要的文章和书籍,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节省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效率。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为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文将介绍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经验和展望。
1. 创建会计制度的初步阶段(1949-1978年)建国初期,我国在建立计划经济的同时也开始了会计制度的初步构建。
建立了财政会计制度和工商会计制度,并推出国务院颁发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地方财政会计制度》等文件。
但由于财政会计制度较为简单,缺乏企业会计要素,同时在经济制度大环境下,会计准则的制定难以统一,因此限制了企业会计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推出了《公司法》等法规,为公司会计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会计定价、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等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特别是在1985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一次推出了会计核算的五种基本制度:收入制、成本制、综合成本制、生产成本制和生产能力制。
这些制度开启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全新时代。
1992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颁布了《全部经济组织会计规则》,这是我国的首个会计准则。
此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3年,中国《公司法》作了修订,贷方科目体系也作了相应更改,增加了保险费和福利费等内容。
1998年,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资格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4. 完善监管和审计机制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发布。
此后,我国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并建立了企业年度审计机制。
2006年,国家财政部提出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
逐步完善的会计监管体系,保证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规范性,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为企业融资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我国加强了法制、制定并修订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规范了会计行为。
会计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准则更加规范和统一,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确保了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和规范性。
2. 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经济安全性我国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包括财政部门、审计机构,以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等方面。
回首会计千年沧桑史会计未来任重而道远
回首会计千年沧桑史会计未来任重而道远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
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
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
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回首会计千年沧桑史会计未来任重而道远上传时间:作者:冷淑艳 2009-1-22追溯我国和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已经有三千年历史。
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实践和变革,从最原始的会计发展为今日比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准则、制度等,无不经历了历史沧桑、岁月风霜历练。
回首过去的会计发展史,展望未来会计工作重任,会计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能力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推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一、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沧桑史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的发展史,是漫长而曲折的,充满了艰辛。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再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
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历程公元1000年,中式会计在盛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并依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公无1002年到1068年,连续三代皇帝推行财计组织体制改革,试图以此理顺中央与地方财计之关系。
公元1069年,王安石以“理财”为纲进行变革,并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改革的总机关。
公元1074年,设置“三司会计司”,以此总考天下财赋出入,实行一州一路会计考核制度。
我国会计学科发展历程与展望
我国会计学科发展历程与展望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
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
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实践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
一、会计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1、早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货币关系还未全面展开,会计的发展也很缓慢。
刚开始,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属工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为组织生产、管理产品和进行产品分配提供了物质条件;生产开始了社会化,直接的生产过程已经采取共同劳动的协作形式,不再是个体劳动。
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时,会计就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由脱离生产的人来担任。
但是,尽管会计由脱离生产的人担任,但那时的会计仍然很不成熟。
严格说来,这一阶段的会计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了统计、业务技术核算等其他经济核算在内。
会计独有的专门方法还远远没有形成,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近代。
在会计学科的发展史中,复式记账法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由于复式记账法从数学的等量关系出发揭示记账内容的内在联系,全面地记录和描述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数量关系与经济关系,从而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他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这本著作中,用专门的章节对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原理进行了总结。
他用数学的眼光看会计,指出复式记账法中含有深刻的数学原理,资本和所有权之间存在的经济关系与数学等量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记账基础。
3、现代。
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动摇整个社会的基础,而且还将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会彻底改变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会计学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
会计学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会计管理成为各个企业和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学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会计学初步建立,到会计学初步发展受到破坏,最后繁荣发展,当前我国的会计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要实现交叉发展的目标。
本文对会计学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且对未来会计学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会计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会计学;发展;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5)002-000-01一、会计学发展的回顾(一)会计学初步建立会计学初步建立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之间,在这一时期内,会计学的发展经过了会计课程的建立、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等阶段。
在会计课程的引进过程中,从1949年开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社会主义会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之后的三年时间内,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并且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的工作模式,建立了相应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统一,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国有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一时期内,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开设了相应的会计课程,并且出版了一批苏联的会计教材,比如《苏联会计学基本教程》)、《工业会计教程》等,这些教材的出现,对我国的会计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我国会计工作者也对国外的会计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版了相应的会计著作,比如《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会计核算(修订本)》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代表着我国会计学基本成型。
在会计学发展过程中,1958年遇到“大跃进”,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一直到1965年,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才实现了一定的好转,1965年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在该会议日程上制定了相关的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的出现使得会计工作的发展从挫折中开始渐渐恢复,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会计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会计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一、中国会计史研究现状中国会计史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当时中国开始接触西方会计制度,学习西方会计理论和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对会计历史的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
目前,中国会计史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会计史研究已经建立了一批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如中国会计史研究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分会等,这些机构和团体为中国会计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理论支持。
中国会计史研究在学术方法和理论体系上逐渐完善。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会计史研究以文献考证、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要方法,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在理论体系上,中国会计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为中国会计史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会计史研究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中国会计史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需要加强对中国本土会计史的研究。
中国会计史研究在早期主要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本土会计史的研究相对薄弱。
未来,中国会计史研究需要加强对中国古代会计实践、中国传统会计思想和中国现代会计制度的研究,深入挖掘中国会计史的宝贵文化遗产。
需要加强对会计史与文化、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
会计史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与文化、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未来,中国会计史研究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挖掘会计史背后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拓展会计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需要加强对会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会计文化是会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传统会计思想、会计实践方式、会计规范等方面。
未来,中国会计史研究需要加强对会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探讨如何在保持会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实践方式与规范的创新。
中国会计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需要在未来的发展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回顾60年展望新时代
回顾60年展望新时代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造船》
【年(卷),期】2008(049)004
【总页数】1页(P14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论会综述 [J], 杨峻岭
2.60年中国金融法制建设60年回顾与展望 [J], 李艳;胡明
3.新中国经济学理论与实践60年的回顾与展望——评《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 [J], 宋冬林
4.回顾与展望:世界《玛纳斯》学160年 [J],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5.庆祝北京教育学院建院60年学院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6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我国会计的发展,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阶段划分予以回顾与总结。
郭道扬(1996)根据我国会计改革的历史进程,将其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仿效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建立新中国基本会计制度阶段(1949~195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1978年至今);余秉峰、高一斌(1999)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认为我国会计经历了起步、计划经济会计模式的确立与运行、中国会计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中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等五个阶段;王光远、吴联生(1999)以我国五十年间经济制度与模式的变革为划分标准,把我国会计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时期(1949~1980年)、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化时期(1980~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时期(1993至今);许家林、朱廷辉等(2009)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将我国会计发展划分为两大阶段,在两大阶段下再分为1949~1956年、1957~1978年、1979~1991年、1992~2002年和2003年至今五个小阶段。
本文拟以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演变为基础,将我国会计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以前的会计制度单行阶段、1992~2005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共存的并行阶段、2006年至今以会计准则为主的阶段。
通过对这三个阶段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演进历程的梳理,以认识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有助于对我国会计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
一、会计制度单行阶段:1949~1991年(一)1949~1991年我国会计制度的演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2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即“两则”、“两制”),是我国会计制度单行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会计制度演变经历了三个大的时期,即1949~1957年统一会计制度建立时期、1958~1977年会计制度停滞与倒退时期及1978~1992年会计制度恢复、整顿时期。
1.初步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并借鉴引进前苏联会计模式:1949~1957年。
1949~195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新中国会计模式的初步形成时期。
在此期间,我国学习前苏联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1)统一会计制度的初步建立:1949~1952年。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在政务院下设财政部,12月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随后又经政务院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核定将会计制度处调升为会计制度司,具体管理全国的会计制度建设工作。
随后,重工业部颁布了统一会计科目,拟定了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机构的统一会计制度。
1950年3月9日,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草拟统一会计制度的训令”,指出必须统一会计制度,并要求中央各企业主管部门分别就所属企业及经济机构草拟各单位统一会计制度草案。
从1950年到1951年上半年,经会计制度审议委员会审议,由中财委审定发布实施的有13个部门所属企业和经济机构的统一会计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统一会计制度。
1951年上半年,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财政部内设置的会计规章审议委员会又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的重要文件。
1951年7月,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了全国资产核资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资产清理及估价暂行办法》、《国营企业核定资金暂行办法》和《国营企业资产清理及估计会计处理暂行办法》。
1951年11月,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讨论制定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办法》和《国营企业提缴折旧基金及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
随后,各工业部局又召开中国会计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基于会计制度与准则演进的视角朱廷辉马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武汉430073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600)【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会计在波折中前进、在摸索中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国际会计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会计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企业会计制度到企业会计准则演进的发展历程。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取代企业会计制度体系,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会计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而企业会计制度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发展,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趋于统一并向会计准则过渡,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结果,也是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发展会计改革所属企业的会计会议,讨论修订各行业的会计制度。
经过1951年的改革,财政部于1952年正式颁发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
此外,还按工业、交通、铁路、邮电、贸易和农林制定了六大行业的会计制度。
1952年底至1953年底近一年时间内,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统一登记会计簿籍填制会计凭证办法》、《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供销机构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等财务会计制度。
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框架,也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秩序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初步形成的统一会计制度还保留着不少传统会计的痕迹,因此在统一会计制度延续一年半后就根据前苏联会计模式进行了改造。
(2)引进前苏联会计模式:1953~1957年。
从1953年开始,财政部决定借鉴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开始考虑改变所有企业都执行一套会计制度的做法,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和经济业务繁简的不同,对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要求上适当区别,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开始出台。
财政部于1954年1月分别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工业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
同年,全国工商联合会拟定颁发《私营企业会计制度》,使全国的私营企业会计有了逐步统一的规范。
1956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财政部分别于1956年和1957年颁发了中央和地方公私合营企业会计制度。
由此形成了一套基本上能够根据经济建设状况,适应当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状况及适应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要求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初步框架。
2.会计制度的停滞与瘫痪:1958~1977年。
1958~1977年,是我国“大跃进”、国民经济三年调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大跃进”期间,在“左”倾错误思想和“简政”、“放权”思想的指导下,对会计制度进行“大破大立”,随后的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对会计进行整顿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全了企业会计制度,但是紧随其后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造成了我国整个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瘫痪。
(1)会计制度的简化与整顿:1958~1965年。
1958年我国开始进入“大跃进”时期。
“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泛滥以及“人民公社大食堂”和“大炼钢铁”运动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左”倾错误思想,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秩序。
随着“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以及在提倡“下放管理权限”的要求下以调整中央与地方和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彻底放权、大力简化”的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8年5月,财政部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要根据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的会计制度改革原则大力改革。
随后,财政部发布了《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简易会计制度》和《关于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
同年6月,财政部发出《关于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条基本方针。
由于财政部下放了权力,各级主管部门也随之将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的权力下放,这就使我国在“一五”末期本来已经基本成形的企业会计制度被人为地瓦解,导致大部分企业会计制度被废止、简化或者弃用,只有少数部门规定了比较简单的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示范性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和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等。
1959~1965年是我国会计制度整顿与改革的六年。
1959年2月,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指示,针对当时因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受到冲击后所出现的企业随意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乱挤乱摊生产成本、随意低估生产成本等问题,开始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整顿。
同年8月1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若干规定》,为会计整顿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同年11月,财政部又发布《国营工业企业、供销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和建设单位示范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草案)的通知》。
这些对改变当时十分混乱的会计工作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放权”以后形成的格局。
1961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标志着“大跃进”的终止,财政部随即着手企业会计制度的重新规范工作,并于1961年10月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
同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后又先后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和编制说明》、《国营企业建设单位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国营企业会计凭证、账簿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使会计制度体系有所恢复。
至此,因“大跃进”而受到冲击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之上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
1965年7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12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同年11月又印发了《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草案)》、《基本建设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草案)》,随即又发布了《工业企业简易会计制度(草案)》、《基本建设简易会计制度(草案)》,从而又一次形成了分行业、分经营规模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基本框架。
(2)会计制度的倒退与瘫痪:1966~1977年。
1966~1977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会计制度受到严重冲击,阶级斗争几乎取代了会计工作。
财政部的会计制度管理机构被撤销,各级主管部门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也被撤销,大多数企业的财会工作失去管理与控制,整个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处于瘫痪状态。
1969年11月,财政部开始重新整合已陷于瘫痪状态的财务会计制度,从1970年10月开始,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地质勘探会计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