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电机与应用习题答案思考题与习题及解答1
考虑题与习题一P39第一章l—1 什么叫变压器?变压器的根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p1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电气设备,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数值的交变电压变换为同频率的另一数值的交变电压,还可以变换交变电流、阻抗等。
变压器的根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
1—2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为什么都采用高电压输送?答:p2,电能的输送过程中由RP2I,线路的阻抗一定时,电流愈大,功率损失也愈大,从P=UI,输送同功率的电能,电压越高电流越小,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节省导电材料,所以都采用高电压输送。
1—3 在电力系统中为什么变压器的总容量要远远大于发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答:p3,从发电厂到电能用户,一般要经过4~9次的升降压,而每次的升降压都要使用大于〔至少等于〕用电量容量的变压器,所以变压器的总容量要远远大于发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
1—4 为什么在电力系统中要求广泛采用低损耗变压器作为输、配电变压器?答:p3,传输电能过程的能量损耗中,变压器损耗约占60%,为了节约能源、要求电力系统中要广泛采用低损耗变压器作为输、配电变压器。
1—5 变压器的作用是什么?它可分为哪些类别?答:p3,作用:变换交变电压、变换交变电流、变换阻抗、产生脉冲,电气隔离等。
1—6 单相变压器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p4~5,单相变压器由铁心和绕组两部分组成。
铁心:构成变压器的磁路系统,同时又起着器身的机械骨架作用。
绕组: 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它是变压器输入和输出电能的电气回路。
l —7 为什么工人在叠装变压器铁心时,总是设法将接缝叠得越整齐越好?答:P4,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以减小铁心损耗。
l —8 从铁心构造上看为什么用卷制铁心,其性能是否优于叠片铁心?答:p4~5,卷制铁心的磁路的走向的磁阻最小,气隙也较小,铁心损耗也小,其性能优于叠片铁心。
1—9 如在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上加额定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将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答:从fL X L π2=,直流电f=0,0=L X ,阻抗很小,电流将很大,变压器会烧毁。
统计学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第一部分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第2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简述S7-200 PLC系统的基本构成。
答:一个最基本的S7-200 PLC控制系统由基本单元(S7-200 CPU模块)、个人计算机或编程器、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及通信电缆构成。
2.S7-200 CPU22*系列有哪些产品?各产品之间有什么差异?答:S7-200 PLC的CPU221、CPU222、CPU224、CPU226、CPU224XP五种规格中,其性能依次提高,特别是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I/O(数字量与模拟量)数量、高速计数功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其中,CPU221为整体式结构,CPU222、CPU224、CPU226、CPU224XP均为基本单元加扩展模块的结构。
3.画出CPU226AC/DC/继电器模块输入/输出单元的接线图。
答:CPU226AC/DC/继电器模块输入/输出单元的接线图如下4.数字量输出模块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数字量输出模块包括直流输出模块、交流输出模块和交直流输出模块三种。
其中,直流输出模块是晶体管输出方式,响应速度快;交流输出模块是双向晶闸管输出方式,启动电流大;交直流输出模块是继电器输出方式,输出电流大,可带交直流负载,适应性强,响应速度慢。
5.S7-200 PLC模拟量扩展模块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模拟量扩展模块?答:S7-200 PLC模拟量扩展模块的性能指标包括输入/输出类型与端口数量、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范围、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时间、分辨率、对DC 5V与传感器电源的消耗电流值等。
使用模拟量扩展模块时,应注意模块的输入/输出特性与外部接线方式。
对于模拟量输入模块而言,要注意现场信号变送器与模拟量输入模块量程的区别,能够正确找出被测物理量与A/D转换后二进制数值之间的关系。
6.用于测量温度(0~99°C)的变送器输出信号为4~20mA,模拟量输入模块将0~20mA转换为数字0~32000,试求当温度为40°C时,转换后得到的二进制数N?答:256004064001674399N⨯=+≈7.S7-200 PLC的通信模块有哪些?答:S7-200 PLC的通信模块包括EM277 PROFIBUS-DP通信模块、CP243-1通信处理器、CP243-1通信处理器。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什么是整流?它与逆变有何区别?答:整流就是把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而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电能称为逆变,它是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如果:(1)晶闸管门极不加触发脉冲;(2)晶闸管内部短路;(3)晶闸管内部断开;试分析上述三种情况负载两端电压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T的波形。
答:(1)负载两端电压为0,晶闸管上电压波形与U2相同;(2)负载两端电压为U2,晶闸管上的电压为0;(3)负载两端电压为0,晶闸管上的电压为U2。
某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给电阻性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供电,在流过负载电流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哪一种负载的晶闸管额定电流应选择大一些?答:带大电感负载的晶闸管额定电流应选择小一些。
由于具有电感,当其电流增大时,在电感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抑制电流增加。
电阻性负载时整流输出电流的峰值大些,在流过负载电流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为防此时管子烧坏,应选择额定电流大一些的管子。
某电阻性负载的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若其中一只晶闸管的阳、阴极之间被烧断,试画出整流二极管、晶闸管两端和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
解:设α=0,T2被烧坏,如下图:相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阻上的U d与I d的乘积是否等于负载有功功率,为什么?带大电感负载时,负载电阻R d上的U d与I d的乘积是否等于负载有功功率,为什么?答:相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阻上的平均功率不等于负载有功功率。
因为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是非正弦波,除了直流U d与I d外还有谐波分量和,负载上有功功率为>。
相控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时,虽然U d存在谐波,但电流是恒定的直流,故负载电阻R d上的U d与I d的乘积等于负载有功功率。
某电阻性负载要求0~24V直流电压,最大负载电流I d=30A,如采用由220V交流直接供电和由变压器降压到60V供电的单相半波相控整流电路,是否两种方案都能满足要求?试比较两种供电方案的晶闸管的导通角、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及对电源容量的要求。
心理学习题及思考题(含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 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 (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 (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 (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 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 (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 (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11. (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最新《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物流系统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王长琼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 (1)第二章系统工程基础 (3)第三章物流系统概述 (6)第四章物流系统分析 (9)第五章物流系统建模 (11)第六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14)第七章物流系统规划 (18)第八章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21)第九章物流系统仿真 (28)第十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33)第十一章物流系统决策 (35)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1.如何理解系统的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答:(1)集合就是将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集合。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系统的整体性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对外联系的单元,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具有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说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才能发挥系统特有的功能;且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总和。
(3)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用来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关性可用来描述系统整体性的原因,是系统整体性的根据。
(4)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分解为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就是系统的层次特性。
(5)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和一定的功能。
(6)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说明,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
系统必须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使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系统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答:第一,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没有要素就无法构成系统,单个要素也无法构成系统。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习题与思考题3-8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指令。
(1)把寄存器R6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2)把外部RAM 1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 30H单元中。
(3)清除内部RAM 3FH 单元的高4位。
(4)使累加器A的最低位置1。
(5)清除进位位。
(6)使ACC.4和ACC.5置1。
(7)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的20H单元中。
(8)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外部RAM的3000H单元中。
答案:(1)MOV A,R6(2)MOV DPTR,#1000HMOVX A,@DPTRMOV R0,#30HMOV @R0,A(3)ANL 3FH,#0FH(4)ORL A,#01H(5)CLR C(6)ORL A,#30H(7)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20H,A(8)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DPTR,#3000HMOVX @DPTR,A3-10 编写程序段完成如下要求。
(1)将寄存器R0中的内容乘以10(积小于256)。
(2)将片内RAM 30H单元开始的1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 3000H开始的单元中。
(3)将片外RAM 2000H开始的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 20H开始的单元中。
(4)有10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存放在片内RAM以40H开始的单元内,编程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并存于内部50H单元中。
(5)将片外RAM空间2000H~200AH中的数据的高4位变零,低4位不变,原址存放。
(6)将外部RAM 2040H单元的内容与3040H单元的内容互换。
答案:(1) MOV B,#0AHMOV A,R0MUL ABMOV R0,A(2) ORG 0000HMOV R0,#30HMOV DPTR,#3000HMOV R7,#0FHLOOP: MOV A,@R0MOVX @DPRT,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SJMP $END(3) MOV DPTR,#2000HMOV R0,#20HMOV R7,#05HLOOP: MOVX A,@DPTRMOV @R0,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END(4) ORG 0000HMOV A,40H;A寄存器放最大值,且初始化最大值(默认第一个数)MOV R3,#09H;比较次数MOV R0,#41HSTART: CJNE A,@R0,LOOPLOOP: JNC LOOP1;如果比A小,则跳转到LOOP1MOV A,@R0;如果比A大,则更新A的值LOOP1: INC R0DJNZ R3 STARTMOV 50H,ASJMP $END(5) MOV DPTR,#20000HMOV R1,#0BHLOOP: MOVX A,@DPTRANL A,#0FHMOVX @DPTR,AINC DPTRDJNZ R1,LOOPSJMP $(6) MOV DPTR,#2040HMOVX A,@DPTRMOV R0,#20HMOV @R0,AMOV DPTR,#3040HMOVX A,@DPTRXCH @R0,AMOVX @DPTR AMOV A,@R0MOV DPTR,#2040HMOVX @DPTR,A3-15 设有一带符号的十六位数以补码形式存放在R2、R3寄存器中,试编制求其原码的程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思考题答案.doc
1.10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①电源,提供电能;②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③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起來;④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2.9.61 X10V3.0. 17Q4.50V5.28.57A6. 断开时:1=0 u=o 闭合时:1=6A U= 12V7. (1) R 串=2R=—(2) 12 R并=-R3⑶心=R=0 (4)1'串=°°R 并二:R8. 200.92Q 8Q9. 0.22A10. 1A 12V 2V 0V2.9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T=0.02s 0) = 100龙rad/s2.49.98V 45.04V3.25A 100rad/s 38°4.40°陶超前U240°5.“尺二50V u R =50V2sin(^-30°)V6.I R = \ A. i R = V2 sin(6ZX + 45°) A7.149.17W不安全8.X] — 10Q L — 0.03H9.X厶=200Q \L =1.1Z-3O°A10.U L =30V Q L= 30 var11.X c =5Q C = 636.94//F12.X c =318.47Q Uc = 3184.7Z-300V13.I c = 2.5 A Q c = 124.95 var14.Z = 20V2Q i = V2 sin@ + 20°) A15.w = 10572sin(^ + 95°)V P = 157.5 W 2 = 157.5 var S = 222.70 V . A 3.5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星形联结角形联结2.相同、相等、120°3.星形联结中性点零线火线(相线或端线)4.不能5.Uu =220Z-30°V Uv =220Z-150°VU uv = 220V3Z0° V Uvw = 220^3/-120°V6.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7.两种线电压相电压4.6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能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2.400 吨3.3300 匝1mA4. A B C E J5. B C6. A C D(、27.H R 皿丿5.5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P N2.P N正向偏置3.单向导电性4.0.5V 0」V5.正向偏置反向偏置6.反向击穿7.PN发射极集电极基极8.NPN PNP9.放大饱和截止10.0.99 111.5012 • j E 反13.电压14.三极15.a)导通6V b)导通3V c)导通0V16.U. >5 V 吋,VD 导通,Uo=5V <5 V 时,17.能品体管是山两个PN结组成的18.1B=40“A I C=2.04“A6.5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整流2.45 1413・ 18 244. 交流平滑电容电感并联串联5. 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 负载的变化 稳压6. 调整管 硅稳压管 限流电阻 发射极电阻7. (1) 4.5V (2) 0.45A 14.1 V8. 22.22V 31.41V 300mA9. 断路会出现半波整流反接造成二极管短路、容易烧坏二极管及电源10. 略11. a )稳定b )损坏 c )不工作7.7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 对错对错对对2. 1) “、I B 、I CE 2)共基极共发射极共极电极3)阻容直接变压器4)截止饱和5)差动放大6) 2 2 2 7)直接 -08)稳定放大倍数 减小非线性失真 抑制放大器内部的噪声3. 晶体管V 电流放大肯流偏置电源Ug 保证三极管发射结正偏,极电结反偏;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基极偏置电阻R b 与Ug 配合控制基极电流I B 的大小集电极电阻Ro 将晶体管的电流放人作用变换成电压放人作用耦合电容eg 隔离放大电路与信号源和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使交流信号在信号源、 放大电路、负载Z 间能顺利地传输4. 使三极管在输入交流信号前处于放人状态,使电路不产生非线性失真5. 输入级小间级输出级输入级一般为差动放大电路中间级是高增益的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级采用射击极输出器6. 略7. (1) I BQ = 0.0255mA I CQ =2.55mA U CE Q =4.35V(2) 1319.6Q (3) 113.67 1319.6Q 3KQ8. A u =5X104G u =201g5X104 9. 0.9V10. a ) 2.2V b ) 14V 8.6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 1)对2)对3)错4)对5)错2. 1)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字上均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的变化是断U wu = 220V3Z120° V 1) VD 】截止VD?导通4V VD 截止,U°=Ui续的、不连续的。
第3章-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习题一: 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3.7A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B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2.升高同样温度, 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C )§3.5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Ea 较大的反应 D Ea 较小的反应3.已知2NO(g)+Br 2=2NOBr 反应为基元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总体积扩大一倍时,正反应为原来的(D )§3.3A 4倍B 2倍C 8倍 D81倍 4.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是(A)§3.4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平方根成正比5.已知2A+B=C 的速率方程为r=k[C(A)]2[C(B)], 该反应一定是(A )§3.3 A 三级反应 B 复杂反应 C 基元反应 D 不能判断6.某基元反应A+B=C 的Ea(正)=600kJ/mol, Ea(逆)=150kJ/mol, 则该反应的热效应Δr H m θ为(A)§3.5A 450kJ/mol B-450kJ/mol C750kJ/mol D375kJ/mol7.对于所有的零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3.4A 活化能很低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C 反应速率常数为零D 反应速率与时间无关8.一定条件下某一反应的转化率为38%,当有催化剂时,反应条件与前相同,达到平衡时反应的转化率为(C )§3.7A 大于38%B 小于38%C 等于38%D 无法判断二计算题1.某反应A+2B →2P , 试分别用各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反应速率§3.1 解: r=dtc dt c dtc B APd 21d 21d =-=-2.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写出下列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3.3(1) A+B −→−k 2P (2) 2A+B −→−k 2P (3)A+2B −→−k2P+2S解:(1) r=dt c dt c dt c B A Pd 21d d =-=-=k ·C A ·C B (2) r=dtc dt c dt c B A Pd 21d d 21=-=-=k ·C A 2·C B(3) r=dtc dt c dt c dt c sB A d 21d 21d 21d P ==-=-=k ·C A ·C B 23.根据实验,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NO 和Cl 2反应是基元反应, 反应式如下:2NO+Cl 2→2NOCl(1)写出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反应级数是多少? (2)其他条件不变,将容积增加一倍, 反应速率变化多少?(3)容积体积不变, 将NO 浓度增加2倍, 反应速率变化多少?§3.3 解(1) r=dtc dt c dt c Cl O (NOCl))()N (d 21d d 212=-=-=k ·C(NO)2·C(Cl 2)反应对NO 是二级,对Cl 2是一级, 反应总级数是3. (2)将容积增加一倍: r ’=k ]2)C [N (O 2]2)C [2Cl (=81k C (NO)2C (Cl2)=81r (3)将NO 浓度增加2倍:r ’’=k [3C (NO)]2 C (Cl2)=9kC (NO)2C (Cl2)=9r4.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半衰期为15min ,试计算该试样蜕变(转化率)为80%时需要多少时间。
机械基础(多学时)—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1.思考题(1)构件和零件的主要区别。
答: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零件组成构件。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执行装置和操纵、控制及辅助装置组成的。
(3)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什么材料。
答: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金属材料。
2.选择题(1)( A )统称为机械。
A.机器和机构B.机构和构件C.构件和零件D.零件和机器(2)CA6140型普通车床的执行装置是( D )。
A.床头箱B.进给箱C.挂轮箱D.主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B.冬天向冰雪覆盖的地面上洒些炉灰是为了增大摩擦C.胶鞋的鞋底一般都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行走中摩擦力3.简答题(1)何谓机械?答:机械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重要劳动工具,它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简述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
答:组成机器的零件具有足够的承受载荷的能力,称为承载能力。
零件的承载能力主要由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
(3)简述摩擦的利弊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答:(1)摩擦的有利作用①传动作用②制动作用③阻尼作用(2)摩擦的有害作用①损耗能量②引起磨损(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4)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接触面上加润滑剂、利用气垫、磁悬浮(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等。
第1章题解思考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及习题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1、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答:在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若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
2、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答:可通过观察离心泵进口处的真空表和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在开机前若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均为零,表明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干净;若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为零,则表明,系统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3、在U形压差计上装设“平衡阀”有何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它是开着的,又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关闭的?答:用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其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平衡阀能够将新的水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分配,各支路同时按比例增减,仍然满足当前气候需要下的部份负荷的流量需求,起到平衡的作用。
平衡阀在投运时是打开的,正常运行时是关闭的。
4、U行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答:先打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U行压差计进行零点校验。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对数坐标纸上进行标绘?答: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因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U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
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
U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
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实验二、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1、离心泵启动前为什么要先灌水排气?本实验装置中的离心泵在安装上有何特点?答:为了防止打不上水、即气缚现象发生。
2、启动泵前为什么要先关闭出口阀,待启动后,再逐渐开大?而停泵时,也要先关闭出口阀?答:防止电机过载。
思考题及习题6参考答案
第6章思考题及习题6参考答案一、填空1.外部中断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定时器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答:0013H;001BH2.若(IP)=00010100B,则优先级最高者为,最低者为。
答:外部中断1,定时器T13.AT89S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入,使程序执行转向中的中断地址区。
答:PC、PC、程序存储器4.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中断优先级最高的中断源是。
答:外部中断05.当AT89S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必须用软件清除的中断请求标志是。
答:串行中断、定时器/计数器T2中断二、单选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响应B. 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C. 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D. 同级中断不能嵌套答:B2.在AT89S51的中断请求源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销的是()。
A. 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请求B.跳沿方式的外部中断请求C.外部串行中断D.定时中断答:A3.中断查询确认后,在下列各种AT89S51单片机运行情况下,能立即进行响应的是()。
A.当前正在进行高优先级中断处理B.当前正在执行RETI指令C.当前指令是MOV A,R3D.当前指令是DIV指令,且正处于取指令的机器周期答: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IE寄存器中B. 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TMOD寄存器中C. 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IP寄存器中D. 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TCON、SCON寄存器中答:D三、判断对错1.定时器T0中断可以被外部中断0中断。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习题与思考题2-6 100kg 温度为22℃、含湿量为5.5g/kg(a)的空气中加入1kg 的水蒸气,试求加湿后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
设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Pa 。
【解】 v va vm m d m m m ==- 35.510100vvm m -⨯=-可得0.9945v m kg = 1000.994599.005a m k g=-= 0.994510.020/20/99.0055d kg kg g kg +===查h-d 图可得22t C =︒ 20/d g k g =100%ϕ= 64.5/h k J k g= 2-8 已知空气压力为101325Pa ,用d h -图确定下列各空气状态的其它状态参数,并填写在空格内。
2-9 2kg 压力为 101325Pa 、温度为 32℃、相对湿度为 50%的湿空气,处理后的温度为 22℃,相对湿度为85%。
试求:(1)状态变化过程的热湿比;(2)空气处理过程中的热交换量和湿交换量。
【解】 2257.8/,13.95/h kJ kg d g kg ==由2222,85%t C ϕ=︒=可查得2257.8/,13.95/h kJ kg d g kg ==212157.869.715.9/13.9514.7h h kJ g d d ε--===--21()2(11.9)23.8Q G h h kJ =-=⨯-=- 21()2(0.75) 1.5W G d d g =-=⨯-=-2-10 对1000kg 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中加入1700kJ 的热量和2kg 的水蒸气,试求空气的终状态。
【解】 211000()1700Q G h h h =∆=⨯-=1.7/h kJ kg ∆=由1122,60%t C ϕ=︒=可查得1147/,9.7/h kJ kg d g kg ==319.7101000v va vm m d m m -===⨯- 可得9.61v m = 329.61211.7210/11.72/10009.61v a m d kg kg g kg m -+===⨯=- 所以2248.7/,11.72/h kJ kg d g kg ==2-12 已知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及其状态参数为W G =200kg/h ,W t =31℃,W ϕ=80%。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一、填空1、AT89S51的串行异步通信口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答:全双工。
2.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单位是。
答:bit/s3. AT89S51的串行通信口若传送速率为每秒120帧,每帧10位,则波特率为答:12004.串行口的方式0的波特率为。
答:fosc/125.AT89S51单片机的通讯接口有和两种型式。
在串行通讯中,发送时要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接收时又需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答:并行,串行,并行,串行,串行,并行6.当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时,为减小波特率误差,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MHz。
答:11.05927.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和的波特率是可调的,与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有关,另外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答:方式1,方式38.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
答:方式1。
9.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同的。
10.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答: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二、单选1.AT89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方式0B.方式1C. 方式2D.方式3答:A2.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A.TCON B.PCON C. TMOD D.SCON答:D三、判断对错1.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
对2.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
对3.串行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
错4.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
对5.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
对6.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32。
错7.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5章).
第一章思考题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 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预习题与思考题部分答案(周岚)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预习题】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x比y略小一点。
一般游标上的n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1)个刻度间距,即yn(-=。
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nx)1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刻度间距相差n1,即主尺上49mm与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50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
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少一格(1mm),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
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
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
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
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
对于螺距是0.5mm 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 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和思考题答案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发明的年代和名称。
1946年、ENIAC。
2. 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经典结构,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3. 微型计算机机从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哪四代的变化?经历了4位、8位、16位、32位四代的变化。
4. 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应用形式?系统机、单板机、单片机。
5. 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单片机就是在一片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用于测控领域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单片机技术易于掌握和普及、功能齐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嵌入容易,可靠性高。
6. 举例说明单片机的应用?略7. 当前单片机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MCS-51系列单片机是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是最早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片机机型之一,也是单片机应用的主流品种。
其它型号的单片机:PIC单片机、TI公司单片机、A VR系列单片机。
8. 简述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根据应用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目标是明确任务、需求分析和拟定设计方案,确定软硬件各自完成的任务等。
总体设计对应用系统是否能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硬件设计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硬件电路板(即目标系统),制作前可先用仿真软件(如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仿真通过后再用硬件实现并进行功能检测。
(3)软件设计软件编程并调试,目前一般用keil软件进行设计调试。
调试成功后将程序写入目标单片机芯片中。
(4)综合调试进行硬软件综合调试,检测应用系统是否达到设计的功能。
9. 说明单片机开发中仿真仪的作用。
单片机本身没有开发功能,必须借助开发器(仿真仪)来排除应用系统的硬件故障和软件错误。
在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完成后,将调试完成的程序借助开发器固化到单片机的芯片中,完成整体的开发过程。
10.MCS一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MCS-5l系列单片机主要包括基本型产品:8031、8051、8751(对应的低功耗型80C31、80C51、87C51)和增强型产品:8032、8052、8752。
8031片内没有程序存储器、8051单片机片内含有4 KB的ROM,8751单片机片内含有4 KB的EPROM。
11.叙述AT89S51单片机的特点,并说明“S”的含义是什么?AT89S51单片机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看门狗定时器WDT、ISP(在系统编程,也称在线编程)及SPI 串行接口技术等。
片内Flash 存储器允许在线(+5V )电擦除、使用编程器或串行下载写入对其重复编程。
另外,AT89C5x /AT89S5x 单片机还支持由软件选择的两种节电工作方式,非常适于电池供电或其他要求低功耗的场合。
“S ”表示含有串行下载的Flash 存储器,12.简述单片机开发中Proteus 软件和keil 软件的作用。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时可先用Proteus 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以提高设计的成功率。
keil 软件用于单片机软件的录入、编辑、编译、调试。
Keil 软件提供了包括宏汇编、链接器、库管理和仿真调试器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并通过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 )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系统一.填空1.MCS-51系列单片机中8051/8751/8031单片机的区别是 内部是否有ROM 。
2.单片机由CPU 、存储器和 I/O 接口 3部分组成。
3.AT89S51 单片机的 应接 高 电平,可扩充的外部程序存储器最大容量为 60KB 。
4.当 信号有效时,表示CPU 要从 外部ROM 读取信息。
5.89SC51单片机的状态寄存器PSW 中,RS0和RS1的用途是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CY 的作用为 进位借位位 和 位累加器 。
6.晶振频率12M ,机器周期为 1uS 。
指令周期为 1uS 至 4uS 。
7.单片机复位时,PC 的值是 0000H ,SP 的值是 0007H 。
8.89S51 单片机的内部RAM 容量为 128B 。
外部可扩充的数据RAM 的容量为 64KB 。
9.工作寄存器组共占 32 字节的地址空间,地址从 00 H 到 1F H 。
10.位寻址区有 16 字节,有 128 位。
11.堆栈的数据结构为 后进先出 ,堆栈应设置在内部RAM 30-7FH 区域。
12.89S51 单片机共有 4 个8位并行I/O 口;其中作地址低8位的是 P0口 , 作地址高8位的是 P2口 ,具有双功能作用的是 P3口 。
13.除了单片机和电源外,单片机最小系统还包括 时钟 电路和 复位 电路。
14.21个SFR 的寻址区域为 80-FFH 。
其中可位操作的SFR 的地址特征是 地址能被8整除 。
二.选择题1.89S51单片机四个并行I/O 口中,可作为数据总线的是( A )A.P0B.P1C.P2D.P32. 若特殊功能寄存器PSW 的RS1、RS0位的内容是01,那么此时工作寄存器R1的字节地址是( C )A. 19HB. 11HC. 09HD. 01H3.CPU 复位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P0=FFHB.P1=00HC.SP=00HD.PC=07H4.复位时,RST 引脚应保持( C )A. 一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B. 一个机器周期的低电平C. 二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D. 二个机器周期的低电平5.下列是关于89S51单片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的描述, 其中正确的是( B )。
A.特殊功能寄存器容量为32B ,分为四组。
EA PSENB.特殊功能寄存器容量为21B, 部分有位地址。
C.特殊功能寄存器容量64kB, 字节地址和位地址范围均为0000H~FFFFH 。
D.特殊功能寄存器容量为128B, 字节地址和位地址范围均为00H~7FH。
6.程序计数器PC中存放的是(A )A. 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B. 当前执行的指令C. 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D.当前执行的指令的地址7.MCS-51单片机堆栈操作,正确的说法是(C )A.数据入栈再修改指针B. 修改指针再出栈C. 修改指针数据入栈D. 以上说法都不对8.ALE信号有效时,表示(D )A. 从ROM中读取数据B. 从RAM中读取数据C.P0口输出数据D.P0口输出地址9.89S51单片机的CPU是(C )A. 32位CPUB. 16位CPUC. 8位CPUD. 4位CPU10.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计数器,其寻址范围是(D )A. 8KBB. 16KBC. 32KBD. 64KB三、回答问题1.简述MCS-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l)8位微处理器(CPU);(2)时钟和复位电路;(3)片内存储器:数据存储器(128B RAM);程序存储器( 4KB Flash ROM);(4)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5)P0-P3 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6)l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7)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8)AT89C51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1个(AT89S51单片机扩展到26个)2.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作用是什么?叙述OV、AC、P位的具体含义。
PSW用来保存ALU运算结果的特征和处理器的状态。
OV:溢出标志位,有溢出时OV= l,否则OV= 0;AC:辅助进位、借位标志(低4位与高4位间的进位、借位),有辅助进位、借位时AC=1,否则AC=0;P:奇偶标志位,运算结果中有奇数个“l”时P=1,会则P=0,可用于串行通信时的奇偶校验。
3.说明MCS-51 单片机的堆栈和堆栈指针的用途。
堆栈主要是为子程序调用和中断操作而设立的。
堆栈的具体功能有两个:保护断点和现场保护。
堆栈的操作需要一个指针指示,在单片机中设置了堆栈指针SP。
堆栈指针SP指示堆栈栈顶的位置,存放该位置的地址。
4.简述晶振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时钟周期:又称震荡周期,是单片机时钟控制信号的基本时间单位。
时钟周期是单片机晶振频率的倒数。
机器周期: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包含6个S状态周期:S1、S2、S3、S4、S5、S6。
每个S状态有P1和P2 2个节拍,一拍即一个震荡周期,因此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
指令周期: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间称作指今周期。
MCS-51单片机的指令按执行时间可以分为三类:单周期指令、双周期指令和四周期指令。
5.位地址20H和字节地址20H有何区别,位地址20H在内存的什么位置?位地址是单片机进行位操作时某一位的地址,字节地址是单片机进行8位操作时数据的地址。
位地址20H在字节地址24H的最低位,见表2-5。
6.信号和、信号功能有何不同。
PSEN WR RD/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WR、/RD是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写/读选通信号。
7.A T89S51单片机有哪两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模式?两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模式和掉电保持模式。
8.叙述Proteus ISIS仿真软件的功能和电路设计的步骤。
(1)启动并新建设计文件(2)设定图纸的大小(3)添加元器件(4)将器件放置在图形编辑窗口的合适位置并布线(5)设置和修改元件属性(6)保存设计。
第三章单片机程序设计第一部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选择题1.已知:A=64H,R1=43H,(43H)=22H,Cy=1,执行指令SUBB A, @R1 后,A和Cy的内容分别为(A )A. (A)=41H, Cy=0B. (A)=42H, Cy=0C. (A)=20H, Cy=0D. (A)=21H, Cy=02.下列指令中哪个是正确的指令(A )A. MOV R0,AB. MOV R0,#8000HC. MOV C,#5HD. MOVX B,@DPTR3.不管P1口以前的内容为何值,总可以使其高4位为1,低4位不变的指令是( B )A. ANL P1 ,#0F0HB. ORL P1 ,#0F0HC. XRL P1 ,#0F0HD. MOV P1 ,#0F0H4. 指令AJMP的跳转范围是(C )A. 256BB. 1KBC. 2KBD. 64KB5. 已知单片机的晶振频率12MHz。
下列延时子程序中各指令运行的机器周期数列在指令右边:DELAY:MOV R3, #28 ;1个机器周期LOOP:DJNZ R3, LOOP ;2个机器周期RET ;2个机器周期则该子程序的延时时间为(B )A. 83μSB. 59 μSC. 43 μSD. 5 μS6.下列各条指令中寻址方式属于正确变址寻址的是(D)A. MOVX A, @A+PCB. MOV A, @A+DPTRC. MOVC B, @B+PCD. MOVC A,@A+PC7.已知:(09H) = 10000011B, (21H) = 01000001B, 执行指令:CPL 09H 09H和21H单元的内容分别为(B)A.(09H)=83H,(21H)=41HB.(09H)=7CH ,(21H)=41HC.(09H)=7CH,(21H)=43HD.(09H)=83H ,(21H)=43H8.若寄存器1组为当前工作寄存器组,现要改为0组为当前工作寄存器组,能使用指令(B )A. SETB PSW.3B. CLR PSW.3C. MOV PSW.3,#01D. MOV PSW,#08H二、说明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1)MOV DPTR,#2000H 立即数(2)MOV R7,A 寄存器(3)ADD A,40H 直接(4)MOV P1,#0FFH 立即数(5)MOVX 20H,@DPTR 寄存器间接(6)MOVC A,@A+PC 变址(7)SJMP LOOP 相对(8)MOV C,P1.1 位(9)JB ACC.5,TAB 位(10)SETB F0三、改错(找出下列指令中的错误并改正)1. MOVX A,1000H 片外送片内需要寄存器间接寻址2. DEC DPTR 无此条指令3. SET P1.0 改为SETB4. SUB A,#23 改为SUBB5. MOVC A,@PC @A+PC6. PUSH R0 PUSH后面用直接寻址7. MOV A ,P3.1 位不能送字节,该A为C8. CJNE R3,40H,LOP 不能用R3,要用A四、(A)=0E8H,(R0)=40H,(R1)=20H, (R5)=3AH,(40H)=2CH,(20H)=0FH, 单独执行下列指令后寄存器和存储单元的内容(1) MOV A,@R0 (A)=2CH(2) ANL 40H,#0FH (40H)=0CH(3) XCH A,R5 (A)=3AH(4) SWAP A (A)=C2H(5) DEC @R1 @R1= (20H)=0EH(6) XCHD A,@R1 (A)=0E2H五、回答问题1、什么是指令与指令系统?MCS-51单片机有多少条指令?按功能是如何划分的?指令是使计算机完成基本操作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