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pptx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新技术跟药物递送系统资料文档
9. Potassium chloride, Ferrous sulfate 10. Hormone激素(慎用) 泼尼松等不能做成缓释剂,会导致机体内器官萎缩 11. Anti-blotic抗生素(慎用) 抗菌类药物,由于其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故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12. Anti-depressant抗忧郁药 Anti-psychotic抗精神失常药 Lithium carbonate Li2CO3抗躁狂
(七)、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的因素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 剂量大小
•生物半衰期
• pKa、解离度、水溶性
• 吸收
• 分配系数
• 代谢
• 稳定性
2. 设计要求
1)生物利用度:为普通制剂的80%-120%,(胃与小肠吸收)12小时, (大肠也吸收)24小时服一次。
2)峰浓度(Cmax)与谷浓度(Cmin)之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即波动百分 数要小。(半衰期短、治疗指数窄的药物)12小时服一次,(半衰期长、 治疗指数宽的药物)24小时服一次。
(八)、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1、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骨架型制剂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 制成片状、小粒或其它形式的制剂。
(1) 凝胶骨架片
布洛芬、PVP及其共沉淀物的DSC曲线 1为布洛芬;2为PVP;3为布洛芬-PVP共沉淀物
硝苯地平-PVPK30固体分散体的X-衍射图 a)硝苯地平,b)PVPK30,,c)硝苯地平与PVPK30的物理混 合物,d)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 1、速效原理 • 药物的分散状态:(1)分子状态分散 (2)胶体、无定型、微晶 药物溶出速度:分子状态分散>胶体、无定型>微晶 •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 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七)、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的因素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 剂量大小
•生物半衰期
• pKa、解离度、水溶性
• 吸收
• 分配系数
• 代谢
• 稳定性
2. 设计要求
1)生物利用度:为普通制剂的80%-120%,(胃与小肠吸收)12小时, (大肠也吸收)24小时服一次。
2)峰浓度(Cmax)与谷浓度(Cmin)之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即波动百分 数要小。(半衰期短、治疗指数窄的药物)12小时服一次,(半衰期长、 治疗指数宽的药物)24小时服一次。
(八)、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1、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骨架型制剂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 制成片状、小粒或其它形式的制剂。
(1) 凝胶骨架片
布洛芬、PVP及其共沉淀物的DSC曲线 1为布洛芬;2为PVP;3为布洛芬-PVP共沉淀物
硝苯地平-PVPK30固体分散体的X-衍射图 a)硝苯地平,b)PVPK30,,c)硝苯地平与PVPK30的物理混 合物,d)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 1、速效原理 • 药物的分散状态:(1)分子状态分散 (2)胶体、无定型、微晶 药物溶出速度:分子状态分散>胶体、无定型>微晶 •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 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Drug Delivery System药物投递系统PPT课件
【 Stomach/Intestine – Liquid】 【 Capsule edge – Gel 】
• Biocompatible polymer
【 Capsule center – Dry 】
• Allows for delayed release
△ release rates are determined by polymer property and
医学资料 12
2.Chemically controlled
˙ erosion: Surfac来自 erosion, Bulk erosion
△ capsule is eroded by the acids in the stomach △ advantage ˙ inject able (micro spheres) ˙ biodegradable (need not be removed surgically) △ disadvantage 医学资料 ˙ difficult to stop once injected
△ the active agent is dissolved or dispersed within a polymeric matrix and is not able to diffuse through that matrix. △ advantage ˙ complex control △ disadvantage ˙ generally more bulky devices and require implantation
Pharmacol. Ther. 1994, 64:127–54
医学资料 20
EPR effect
• • The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in tumor tissue Tumor cells show a higher degree of uptake of macromolecules by endocytosis than normal cell.
• Biocompatible polymer
【 Capsule center – Dry 】
• Allows for delayed release
△ release rates are determined by polymer property and
医学资料 12
2.Chemically controlled
˙ erosion: Surfac来自 erosion, Bulk erosion
△ capsule is eroded by the acids in the stomach △ advantage ˙ inject able (micro spheres) ˙ biodegradable (need not be removed surgically) △ disadvantage 医学资料 ˙ difficult to stop once injected
△ the active agent is dissolved or dispersed within a polymeric matrix and is not able to diffuse through that matrix. △ advantage ˙ complex control △ disadvantage ˙ generally more bulky devices and require implantation
Pharmacol. Ther. 1994, 64:127–54
医学资料 20
EPR effect
• • The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in tumor tissue Tumor cells show a higher degree of uptake of macromolecules by endocytosis than normal cell.
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PPT课件
第三节 微型包囊技术
• • 一、概述 微型胶囊简称微囊,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亦称衣膜包料),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亦称芯料、核料)包裹而成的的微小胶囊。将药物制成 微囊的过程称为微型包囊术,简称微囊化。微囊的直径也由最初的1~1000µm减小的 后来的1~250µm,与微球(第六节介绍)属同微米级制品,但后者为分散药物的骨 架型微小球状实体。 药物微囊化以后,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散剂、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等剂型。 二、微囊在药剂中的应用特点 药物微囊化以后,具有延长药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降低胃肠道副作用、 减少复方制剂中的配伍禁忌、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可压性)、可将 液体药物制成固体制剂及控制微囊大小而起靶向作用等优点。主要缺点是尚缺乏适合 所有药物的包囊方法。 1.利用微型包囊技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2.微型包囊技术可制成多种药物剂型 3.能使药物在指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4.能使某些液体药物固体化 5.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 • • 根据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的程度和形态不同,固体分散体主要分为四大类: 1.固体溶液 固体溶液系固体药物在载体中以分子状态分散而成的分散体系。 2.低共熔混合物 药物与载体按适当的比例在较低的温度下熔融(必要时借 助于少量水或液体),得到完全混溶的液体,搅匀,速冷固化而成。药物以 超细结晶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当该分散体与水(或体液)接触时,载体便溶 解,药物以微晶状态分散在介质中,然后进一步溶解。 3.共沉淀物 共沉淀物是由药物与载体以恰当比例而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 物。质脆、透明、没有确定的熔点,状态似玻璃,故有时称其为玻璃溶液。 这种固体分散体常用多羟基化合物为载体。有较强的氢键效应,能抑制药物 析出结晶。药物的溶出较固体溶液容易 。 除上述类型外,尚有将药物与载体按一定比例缔合生成分子化合物、络合物, 以使溶出速率增加的其它固体分散体。
药物制剂新技术 ppt课件
1.饱和水溶液法
1.1包合材料 1.1.1包合材料种类 1.1.2环糊精 1.1.3环糊精衍生物
1.2β-环糊精饱和水 溶液
1.3加入药物 1.4搅拌包合 1.5洗涤、干燥 1.6验证
结构:环糊精由6~12个D-葡 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 接的环状中空圆筒形;孔穴 的开口及外部呈亲水性,孔 穴的内部呈疏水性。
1.饱和水溶液法
1.1包合材料 1.1.1包合材料种类 1.1.2环糊精 1.1.3环糊精衍生物
1.2β-环糊精饱和水 溶液
1.3加入药物 1.4搅拌包合 1.5洗涤、干燥 1.6验证
1.2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将β-环糊精溶解于水制成 饱和溶液,通常在高于室温 下进行,可增加β-环糊精 的溶解度,提高药物包合率 1.3加入药物 药物可直接加入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中,难溶性药物 也可用少量有机溶剂溶解, 以提高其分散度,有利于提 高包合率。
(一)定义、特点与制备方法
定义 一种分子(客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 (主分子)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特点 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药 物稳定性;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 不良气味及味道;液体药物固体化;调节药 物释药速度,降低药物刺激性与毒副作用。
制备 饱和水溶液法(重结晶法、共沉淀法); 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饱和水溶液
加入药物
搅拌包合
冷冻干燥
• 适于不容易析出沉淀 热不稳定药物
• 包合物疏松,溶解度好,可制 成注射用无菌粉末。
4.喷雾干燥法
• 干燥温度高,受热时间短
1.1包合材料
• 适合大批量生产 • 适合于难溶性、疏水性药物
1.2β-环糊精饱和水
溶液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 ppt课件
三、应答式给药
应答式给药系统
脉冲式给药系统
(利用外部的变化因素来控制药物释放) 按照时辰药理学的原理释放药物
自调式给药系统
(通过自身的信息反馈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在病理状态下即在发病高峰期利用体内自动释放药物
渗透压
结肠释药
包衣脉冲 胶塞脉冲
pH、酶 环境敏感型
四、纳米给药系统
1、分类
纳米乳剂 纳米脂质体
药物剂型发展
1
传统制剂:丸、 丹、散、膏剂
5
应答式给药系
统:时间脉冲
给药、症状自 调试给药
靶向制剂:脂
4
质体,磁性制
剂,微囊,乳
剂,前体药物
制剂等
五代 剂型
2
普通制剂:普
通片剂,胶囊
剂,液体制剂,
丸剂,颗粒剂
等等
3
缓释制剂:骨架缓释,
包衣缓释,缓释乳剂、
微囊,膜剂等。
控释制剂:渗透泵片,
胃滞留片
3.3 包合纳米粒
The carrier increased CUR solubility by 3200-fold and stability at pH 6.5 and 7.2 by ten- and 45-fold,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targeted ability due to FA
含药 渗透芯
半渗透膜(水不溶性聚 合物CA、EC、EVA等包 衣)
Drug
H2O
单室
激光打孔、 加入致孔剂
1、定义
二、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TDS)系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 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 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 药系统。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ppt课件
6.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解热镇痛
7. 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anti-wnvulsant
8. 抗溃疡药Anti-ulcerative
9. Potassium chloride, Ferrous sulfate
10. Hormone激素(慎用)
泼尼松等不能做成缓释剂,会导致机体内器官萎缩
• 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脂肪、蜡类为基质,释放速度与脂肪酸酯 被水解的难易有关)
• 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骨架中(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骨架制成片剂 ,高分子材料吸水膨胀形成凝胶层,药物通过凝胶层扩散到表面而溶于体 液中)
2、扩散原理 Fick’s扩散第一定律:dM / dt = A D K ⊿C / L
18
(四)对药物的要求 下列情况一般不宜制成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1. 剂量很大(>1g),需服用很大剂量,不方便。 2. 半衰期很短(<1h)(硝酸甘油例外),半衰期很长(>24h )(安定例外)。 3. 治疗窗很小的药物,需精密调节剂量,易出危险。 4. 不溶于胃肠道内或不能有效吸收的药物,吸收受溶出限制 ,吸收少。 5. 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维生素B2),吸收不完全。 6. 抗生素类药物,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
制成控缓释制剂的目的:获得稳定持久平稳的血药浓 度曲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控缓释给药系统、透 皮给药系统以及靶向给药系统构成了现代药物传递系 统(modern drug delivery system)。
16
(二)国内外缓控释制剂研究开发方向
1.口服缓控释制剂
• 控释微丸剂及其片剂、胶囊剂
• 骨架型控释片
21
• 包衣:(1)水不溶性膜材包衣(如乙基纤维素包衣的微囊或小丸) (2)包衣膜中含有部分水溶性聚合物(如乙基纤维素(不溶)与甲基纤维素 (可溶)混合包衣,药物从水溶性材料溶解形成的小孔中扩散) • 水不溶性骨架片(骨架形成弯曲的孔道,药物从孔道中扩散,释放符合 Higuchi方程) • 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速率(注射剂、液体药剂) • 制成微囊(微囊膜的厚度、微孔的孔径及弯曲度等决定药物的释放速率) • 制成植入剂(不溶性药物埋植给药) • 制成药树脂(解离型药物) • 制成乳剂(水溶性药物制成w/o乳剂) 3、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4、渗透压原理(零级释药,均匀恒速,与pH无关) 5、离子交换作用
现代药剂新进展_PPT幻灯片
第三类 经循环系统定位 注射
微粒注射传递系统
❖ 3. 1 结肠定位技术新进展
类型 pH 依赖 时间依赖 综合时滞 结肠粘附
结肠酶依赖
机械脉冲
释药特征 高pH 时溶解释药 设定时间溶解释药 pH 和时间综合型 高聚物经结肠酶 降解成小分子粘性物 结肠酶降解释药
外部控制释药
典型材料/ 技术 肠溶材料
进展 已用于临床
❖ 3. 3 微球技术(在1~500μm)
❖ 分类(1)速释型(肺吸入等)
❖
(2)缓控释型(口服等)
❖
(3)靶向型
❖ 微球为固化的实体微粒,其稳定性较脂质体、微乳、复乳等 微粒分散体系好,易实现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微粒分散体 系中的热门课题
❖ ,注射型缓控释(如肌肉、皮下注射) 和靶向(如静脉、动脉注 射) 制剂是其主要研发方向。
❖ 3. 4 纳米粒技术 ❖ 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
类型 纳米级脂质体 纳米级微球 固体脂质纳米粒 微乳 聚合物胶束
粒径范围(nm) 10~500 10~500 10~500 10~100 < 100
主要载体组分 卵磷脂等表面活性剂 生物降解聚合物 硬脂酸等类脂质材料 表面活性剂等 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
交联/ 高聚物
已用于临床
肠溶和交联
已用于临床
岩藻糖胺及其衍生物
果胶、多糖、环糊精 偶氮类高聚物等 电磁/ 超声波
动物研究 (定位和缓释)
临床研究
动物研究
直接靶向
作用于巨噬细胞
靶向微球
动物研究
该技术的发展对生物技术药物实现胃肠道给药具有重大意义
❖ 3. 2 脂质体技术
❖ 类型: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隐形脂质体、pH 和热 敏感脂质体等,主动靶向型脂质体是其主要研究方向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ppt课件
• 3.复乳包囊法:
W/0/W型微囊示意图
10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 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
的工艺流程
的复凝聚法工艺流程
11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二)化学法 化学法是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而成囊。 可分为界面缩聚法与辐射化学法。 1.界面缩聚法(界面聚合法) 2.辐射化学法
• (三)物理机械法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在气相中进行微囊化。 1.喷雾干燥法 2.喷雾冻结法
2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处方】 β-环糊精 4g
薄荷油
1mL(28d)
蒸馏水
50mL
【制法】称取β-CYD 4g,置100mL具带塞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溶解, 降温至50℃,精密滴加薄荷油1mL,恒温搅 拌2.5小时。冷藏24小时,待沉淀完全后过 滤。用无水乙醇5mL分三次洗涤沉淀3次, 至沉淀表面近无油渍,将包合物置干燥器 中干燥,即得。
3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β-环糊精包合技术 • 包合技术系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
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的技术。处 于包合物外层的大分子物质如环糊精 (CYD)、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核酸等称为主分子,被包合于主分子内 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也可形象地 将包合物称为分子胶囊。
4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LOGO
1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熟悉包合物的概念、重要性、材料及其特点, 包合方法及包合物的应用 2.了解包合物的鉴定 3.掌握微囊的概念、特点 4.熟悉囊心物、囊材、包囊方法、评价方法及 微囊性质
W/0/W型微囊示意图
10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 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
的工艺流程
的复凝聚法工艺流程
11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二)化学法 化学法是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而成囊。 可分为界面缩聚法与辐射化学法。 1.界面缩聚法(界面聚合法) 2.辐射化学法
• (三)物理机械法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在气相中进行微囊化。 1.喷雾干燥法 2.喷雾冻结法
2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处方】 β-环糊精 4g
薄荷油
1mL(28d)
蒸馏水
50mL
【制法】称取β-CYD 4g,置100mL具带塞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溶解, 降温至50℃,精密滴加薄荷油1mL,恒温搅 拌2.5小时。冷藏24小时,待沉淀完全后过 滤。用无水乙醇5mL分三次洗涤沉淀3次, 至沉淀表面近无油渍,将包合物置干燥器 中干燥,即得。
3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 β-环糊精包合技术 • 包合技术系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
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的技术。处 于包合物外层的大分子物质如环糊精 (CYD)、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核酸等称为主分子,被包合于主分子内 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也可形象地 将包合物称为分子胶囊。
4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包合技术、微囊包裹技术
LOGO
1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熟悉包合物的概念、重要性、材料及其特点, 包合方法及包合物的应用 2.了解包合物的鉴定 3.掌握微囊的概念、特点 4.熟悉囊心物、囊材、包囊方法、评价方法及 微囊性质
新药研发与药物送药系统眼科治疗的未来方向培训ppt课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治疗湿性年 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病变。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通过抗炎作用,减轻视网膜炎症和水肿,对多种视网膜病变有治疗作用。
其他眼科疾病创新药物概述
干眼症治疗药物
通过促进泪液分泌或替代泪液成 分,缓解干眼症状,如人工泪液
药物传递机制
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转运 和膜动转运等,影响药物 在眼内的分布和代谢。
常见眼部给药方式比较
滴眼液
使用方便,但药物停留时间短 ,需频繁给药。
眼药膏
药物停留时间长,但使用不便 且易造成污染。
眼部注射剂
药物作用迅速且持久,但使用 不便且有一定风险。
新型给药系统
如微球、纳米粒等,可延长药 物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 ,是未来眼部给药的重要方向
。
眼科治疗领域创新
04
药物案例分享
青光眼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前列腺素类药物
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 流,降低眼压,为青光眼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是青 光眼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
碳酸酐酶抑制剂
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多用 于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视网膜病变创新药物介绍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潜在的药 物靶点和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设计与合成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01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根据靶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出与之结合
的药物分子。
药物化学合成
02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出具有优良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的
候选药物。
药物优化与改造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治疗湿性年 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病变。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通过抗炎作用,减轻视网膜炎症和水肿,对多种视网膜病变有治疗作用。
其他眼科疾病创新药物概述
干眼症治疗药物
通过促进泪液分泌或替代泪液成 分,缓解干眼症状,如人工泪液
药物传递机制
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转运 和膜动转运等,影响药物 在眼内的分布和代谢。
常见眼部给药方式比较
滴眼液
使用方便,但药物停留时间短 ,需频繁给药。
眼药膏
药物停留时间长,但使用不便 且易造成污染。
眼部注射剂
药物作用迅速且持久,但使用 不便且有一定风险。
新型给药系统
如微球、纳米粒等,可延长药 物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 ,是未来眼部给药的重要方向
。
眼科治疗领域创新
04
药物案例分享
青光眼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前列腺素类药物
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 流,降低眼压,为青光眼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是青 光眼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
碳酸酐酶抑制剂
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多用 于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视网膜病变创新药物介绍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潜在的药 物靶点和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设计与合成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01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根据靶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出与之结合
的药物分子。
药物化学合成
02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出具有优良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的
候选药物。
药物优化与改造
《新型给药系统》课件
05
新型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新型给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
新型给药系统应具备低毒、无刺激、无免疫反应等特点,确保药物在体内安全有效传递。
有效性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开发新型的给药系统材料和制剂
材料
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出度和释放性能。
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基因 传递到目标细胞中,提高基因的 表达效率和安全性。
新型给药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 用,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 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
04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80%
靶向给药系统
利用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传递至 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 副作用。
100%
智能给药系统
利用药物释放动力学原理,实现 药物的定时、定量、定位释放。
80%
纳米给药系统
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 载体中,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 控释。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挑战与展望
挑战
如何提高给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降低副作用和耐药性,以及优化药 物制剂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给药系统 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 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 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新型给药系统》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新型给药系统概述 • 新型给药系统种类 • 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 •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新型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新型给药系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型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 位或靶器官,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制剂。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肠溶性载体材料 • 纤维素类:CAP、HPMCP、CMEC • 聚丙烯酸树脂类 (三) 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1.熔融法 载体加热熔融+药物混合骤冷固化固体分散体 (熔点低的载体) (多个晶核迅速形成) 2.溶剂法(共沉淀法) 载体+药物+有机溶媒溶解除去溶媒共沉淀的固体分散体 (熔点高的载体) 3.溶剂-熔融法 药物 + 溶剂 溶解+熔融的载体混合骤冷固化 (小剂量液体药物)(少量)
布洛芬、PVP及其共沉淀物的DSC曲线 1为布洛芬;2为PVP;3为布洛芬-PVP共沉淀物
硝苯地平-PVPK30固体分散体的X-衍射图 a)硝苯地平,b)PVPK30,,c)硝苯地平与PVPK30的物理混 合物,d)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 1、速效原理 • 药物的分散状态:(1)分子状态分散 (2)胶体、无定型、微晶 药物溶出速度:分子状态分散>胶体、无定型>微晶 •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 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可溶性载体PVP、PEG (2) 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3) 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2、 缓释原理 疏水性、脂质类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减缓药物溶出和释放
二、 包合技术
包合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 合物(inclusion compound)的技术。
包合物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
一、 固体分散技术
概念:一种难溶型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另一 种水溶性材料中或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技术已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生物利用度以及制备高效 、速效制剂的新技术。联苯双酯丸、复方炔诺孕酮丸等市售产品是采用 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 作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 使用难溶性或肠溶性载体材料,制备具有缓释、控释作用的固体制剂; 通过载体的包蔽作用,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缺点:药物含量不可能太高;贮存过程中会逐渐老化
• 载体材料 1、水溶性载体材料 • 聚乙二醇类 PEG • 聚维酮类 PVP • 表面活性剂类:Poloxamer 188 • 有机酸类: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胆酸、脱氧胆酸 • 糖类与醇类:半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 2、难溶性载体材料 • 纤维素类:乙基纤维素 • 聚丙烯酸树脂类 • 其他类:胆固醇、棕榈酸甘油酯、胆固醇硬脂酸酯、巴西棕榈酸等
环糊精(cyclodextrin, CYD)--α-CYD/β-CYD/γ-CYD
环糊精衍生物:水溶性(羟丙基取代环糊精);疏水性环糊精 衍生物
2、多分子包合物,构成管状或笼状包合物。形成管状空间的 包合材料有:尿素,硫脲,去氧胆酸,形成笼状的材料有:对 苯二酚,苯酚等;尿素形成的是管状空间,对苯二酚形成的是 笼状包合物。
经口给予吲哚美辛在狗体内测得的药动学参数
参数
吲 哚 美 辛 吲哚美辛-β-CD包合
胶囊
物胶囊
原料药粉 冷冻干燥制备
血药达峰时间(h)
2
1
血药峰浓度(µg/mL)
2.69
2.64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h.µg/mL)
相对生物利用度(%)
13.79 100 .0
20.86 151.0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药物+载体+溶剂溶解喷雾干燥 5.溶剂-冷冻干燥法 药物+载体+溶剂溶解冷冻干燥 6.研磨法 药物 + 载体 研磨 固体分散体 (小剂量药物) (降低药物的粒度,药物与载体氢键结合) (四)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1.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熔融法易得) 2. 固体溶液(熔融法可得) 3. 共沉淀物(溶剂法易得) (五) 固体分散体的物象鉴定 1.溶解度及溶出速率;2.热分析法;3.X射线衍射法;4.红外光谱法; 5.核磁共振法
主分子host--包合材料 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提高,
客分子guest--药物 刺激性、毒副作用降低
液体药物粉末化,不良气味被掩盖
释放速率可调节
药物要求:原子数>5;稠环数<5; MW=100~400;熔点<250C 溶解度<10g/L
包合物分类:按主分子构成--多分子、单分子、大分子包合物 按几何形状--管形、笼形、层状包合物
主分子材料形成的空穴具有良好的掩蔽屏障作用。将药物装 入其空穴中,可保护药物不被水解,氧化和光解等,易挥发 的药物包合后减少挥发。如硝基苯金刚烷酸盐在空气中易被 氧化分解,用β-CD包合,被氧化分解的程度只为原药的1/28
3)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便于加工成其他剂型
将柴胡挥发油进行β-CD包合,包合物溶液和单一柴胡挥发油 水溶液的稳定性比较延长了约82%
4)掩盖不良气味,减轻局部刺激,降低不良反应
大蒜油,臭 、刺激。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用-CD 包合后, 降低其毒性, 提高疗效
5)调节释药速度:将樟脑、薄荷脑、桉叶油与-CD 制成包 合物, 倒入沸水中, 挥发性药物可以比较均匀地释放出来
• 包合材料
1.单分子包合物的包合材料有:环糊精,蛋白质,纤维素,石 墨等
H
H
H
H
H OH HO
O H
OH
H
O HO
O H
HO H H
O HHO H
H OH O
β-环糊精中葡萄糖连接方式
3、大分子包合物材料有沸石,葡聚糖凝胶,硅胶 等,是一些 可以形成多孔结构的天然的或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空 穴也可以容纳一定的客分子
HO H
H
O H
H H
6
OH O 4 HO
OH
HO
5
1
H
3 H2 HO O H
OH
HHO OHOH OH HO
H H
H
HO
H
O
H
H HO
H
O OH
H
OH
H
H
O HO
•包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1)改变药物的溶解性,调节药物释放速度,提 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洋地黄毒甙与β-CD包合 制成的片剂,溶出速率比洋地黄毒甙(未包合) 片大100倍,改善了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吲哚美辛是一种良好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 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但水溶性极低,且 胃肠道反应较大,吲哚美辛经β-CD包合后可 改进溶出度及提高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