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

合集下载

永乐宫考察报告

永乐宫考察报告

永乐宫考察报告篇一:考察报告外出学习考察报告2014年10月8号—15号,在学习老师的带领下美术系进行下乡赴西安考察,由于本人身体因素,未能与同学老师一同进行,在老师的建议下留校就近考察。

考察地区有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与山西介休绵山。

9号下午,我坐火车抵达考察第一站:山西芮城县,开始了我的考察。

在山西芮城最出名的莫非就是称妙绝动宫墙的元代宗教壁画永乐宫了。

永乐宫,元代道教建筑,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因处于三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1959年将全部建筑迁移到县北龙泉村复原保存。

现存一门三殿,一门指龙虎殿,即无极门。

主殿三清殿,保存元代壁画《朝元图》,绘道教帝君、天神、地朝谒“三清”图像;纯阳宫绘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画传,重阳殿绘道士王重阳画传。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上清、玉清原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

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9个。

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

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

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

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

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画。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五、作业

谈谈你对《朝元图》的认识。
2、绘画特点
(1)构图运用长卷的形式,结构严谨,气 势壮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2)人物形象刻画精细,姿态动,注重 对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 (3)运笔亢劲有力,线条简练而严谨,细 腻而圆润; (4)色彩精而沉着,赋色浓艳,衣饰富丽。

东极青华太乙救 苦天尊及诸仙尊 (局部) 三清 殿神龛扇面墙外 西面
历代传经法师 三清殿北壁西侧
南极长生大帝及诸仙 真 三清殿神龛扇面 墙外东面
玄元十子(局部) 三 清殿神龛扇面墙外东面
玄元十子之一 三清殿神龛扇 面墙外东面
玄元十子之一 三 清殿神龛扇面墙外 西面
三十二天帝君之一 三清殿神龛扇面墙背 面
三十二天帝君之一 三清殿神 龛扇面墙背面
仙曹 三清殿神龛 扇面墙外西面
二十八宿之一 三清殿北壁东侧
凤凰 三清 殿东壁
仙鹤 三清 殿神龛内壁
三、 艺术成就

《朝元图》是一部历史人物图像的总汇, 它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所形成的巨 制,值得我们反复探索和寻味。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了中 国古代壁画,了解了《朝元图》的艺术特点, 希望大家回去后巩固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加深对《朝元图》的理解。
二、《朝元图》

《朝元图》绘于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殿 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全部面积 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的浮雕带, 环绕着整个大殿。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 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 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1、《朝元图》简介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整铺壁画正是 文献上所说的六天帝、二帝后率领众仙朝员 的完整图象,全图共画人物286个,以帝君为 中心,包括青龙、 白虎、 仙曹、 玉女、 五 星、 八卦、 十二宫神、 二十八宿等复杂神 祗。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一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的壁画是该处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永乐宫壁画的保护1. 自然环境保护永乐宫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山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为了保护永乐宫壁画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保护永乐宫周围的植被,保持山体水土的稳定,避免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壁画损坏。

要加强对永乐宫室内空气的控制,避免湿气和灰尘对壁画的侵害。

2. 文物保护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需要加强对文物本身的保护。

首先要完善永乐宫的保护设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防水、防火、防盗设施,以及对游客的驻足和观看进行合理管理。

其次要加强对壁画的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壁画的状态,并及时修补受损部分,以免进一步恶化。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

政府需要加大对永乐宫的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永乐宫的文物保护工作。

还需要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对侵犯永乐宫壁画的行为进行严惩,从法律层面保障永乐宫壁画的完整和安全。

1. 壁画的图案和题材研究永乐宫壁画以其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题材而著称。

壁画中描绘了大量的宗教和历史题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图案和题材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有助于揭示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发展历程。

2. 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研究永乐宫壁画在艺术风格和技法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并通过比较研究,推断出永乐宫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永乐宫壁画的保存和修复技术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是明代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闻名于世。

由于永乐宫壁画的特殊材质和年代久远,其保护和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人为破坏和时间侵蚀等因素的
影响,许多壁画已经出现了褪色、剥落和损坏的情况。

应采取措施保护永乐宫壁画,以确
保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

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壁画进行
全面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变迁。

还可以利用光谱分析等科学手段,检测壁画的材料成分和腐蚀状态,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也需要加强对壁画所在空间环境的管控。

如控制温湿度、防止紫外
线照射和减少空气污染等,以保持壁画的原本状态。

应加强对永乐宫壁画的日常维护和定
期检查,及时处理损坏和褪色等问题,确保壁画能够长期保存下去。

除了保护工作,永乐宫壁画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壁画中的图像内容、构图和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宫廷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还可以与其他宫
廷壁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共同特点和差异。

还可以将壁画与历史文献和史料相结合,
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永乐宫壁画的价值和意义。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全面的保护措施和深入
的研究工作,才能确保永乐宫壁画能够得以传承,并为后人所了解和欣赏。

也能更好地促
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位于北京故宫内,是明朝永乐年间所建宫殿之一。

永乐宫内有数量巨大、内容
丰富的壁画,被誉为“中国壁画艺术史上的珍品”。

为了保护和研究永乐宫壁画,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

目前,永乐宫壁画已经经过多次修复,但由于岁月流转、环境因
素等原因,壁画仍然处于一定的危险之中。

因此,需要通过定期巡查、加强环境保护等多
种手段,进一步加强永乐宫壁画的保护,确保其安全、完整。

二是推进科学研究。

壁画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对于了解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都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手段,对永乐宫壁画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特点,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资
料。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

作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永乐宫壁画的保护研究与推广是一项
重要的文化使命。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永乐宫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特点,增强人们对于文化保护的重视与意识,促进文化传承和交
流。

总的来说,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系
统的手段,通过加强文物保护、推进科学研究、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共同促进永乐
宫壁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文化的
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认同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位于中国北京市,是明永乐帝朱棣在位期间所建造的一座宫殿。

永乐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瑰宝之一。

其中的壁画更是历经风雨岁月,依然保存完好,展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永乐宫的壁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壁画内容涵盖了宫廷生活、宗教仪式、民间风情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俗风情。

这些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壁画也承载了古代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后人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永乐宫的壁画也面临着一定的保护隐患。

永乐宫的周边环境正在不断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周围的工程和设施建设可能会对宫殿建筑和壁画作品造成破坏。

永乐宫的壁画本身也处于自然氧化和老化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修复和保护,以保证其长久保存和展示。

由于宫殿内外的参观者增多,壁画面临着人为破坏的风险,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研究永乐宫的壁画,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划。

需要进行对永乐宫建筑的环境保护,尽力减少城市建设对宫殿的影响,保护其周边的景观和植被,尽量降低宫殿的震动和噪音。

需要进行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材料,对壁画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防止其受到自然氧化和老化的侵害。

对于已经受损的壁画,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和保护,以恢复其原有的艺术效果和历史价值。

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对永乐宫的参观者进行管理和教育,增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避免人为破坏。

除了保护工作,对永乐宫的壁画进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壁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宫廷文化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尚和民俗风情,为研究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和绘画艺术提供重要的材料和资料。

对于壁画材料和绘画技法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技术特点和审美特征,为宫廷绘画艺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艺术赏析叶建国走进永乐宫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苍松翠柏、繁茂的竹林、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

同时可以看到巧夺天工、规模宏大、布局疏朗、巍峨壮观、气势辉煌的元代宫廷建筑。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

在这里无处不闪动着智慧的灵光,镌刻着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永乐宫的壁画艺术是迷人的,她的魅力在于,足以让任何一位艺术大师为之倾倒,为之痴迷,为之癫狂。

一,《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又称《二仙传道图》纯阳殿中扇面墙后壁是《钟离权度吕洞宾图》,高370公分,宽460公分,在全殿壁画中是很突出的杰作。

磐石上两人对坐,钟离权前胸坦露、长鬓飘然,神情坦率爽朗、纯朴可亲;吕洞宾白皙有须,拱手恭听,外形静肃,内心似有极为剧烈的活动,画家将他们不同的思想情感行于笔墨,刻画入微。

师徒论道真情跃然壁上。

身后巨松天骄,苍翠生寒,左侧山壑深远,溪水蜿蜒而下,右侧古柏之外亦有流泉,近处则琪葩瑶草,错落丛生,这就是所谓的山中日长、尘壊远绝的神仙境界。

极为明显,一深一浅,对比鲜明。

)(上面这两张门票,一张为蓝灰色、一张为土灰色,二者各有特色,同为佳品,令人百看不厌。

)二:东极救苦天尊众(位于三清殿扇墙西侧)东极和南极分立在三清左右,为其近臣。

东极大帝头戴冕旒,身着帝服、系玉带,右手执圭凝视前方。

围绕他和南极的有玄元十子,被认为是追随老子的十位古代思想家。

他们是关尹子、辛文子、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土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和庄子。

其中关、展、辛、文、列、庄的著作都有流传。

属于战国时期道家一派。

三:天猷副元帅(位于三清殿西壁北段)天猷副元帅,三头六臂,须发猥立,相貌狰狞,三个面孔表情各不相同。

两手执剑,两手捧刀,一手拿钺,一手握钟,双腿叉立。

身着飘带飞舞,更增加了了动感,流线流畅而变化丰富,在整个壁画中颇具有典型性。

四:捧仙果玉女(位于三清殿西壁中段)此幅壁画中玉女位于东华木公右侧,一手捧仙果,一手申示,意向木共奉献。

壁画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壁画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一、前言壁画,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壁画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保护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壁画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选取了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壁画遗址,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专家、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壁画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实践考察。

二、考察地点及内容1. 考察地点(1)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代表。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4)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始建于北凉时期,是甘肃省最大的石窟群。

2. 考察内容(1)壁画历史及艺术价值:了解壁画的历史背景、创作手法、题材内容等,感受壁画的艺术魅力。

(2)壁画保护现状:考察壁画遗址的保护措施、技术手段和存在的问题。

(3)壁画与当地文化:探究壁画与当地宗教、民俗、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三、考察过程及成果1. 考察过程(1)敦煌莫高窟:我们首先参观了莫高窟的壁画馆,了解了壁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随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实地参观了莫高窟的洞窟,对壁画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

(2)云冈石窟:在云冈石窟,我们参观了石窟群,了解了石窟的历史背景和壁画的艺术特点。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石窟博物馆,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龙门石窟:在龙门石窟,我们参观了石窟群,了解了龙门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们还与当地专家进行了座谈,对龙门石窟的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讨。

(4)炳灵寺石窟:在炳灵寺石窟,我们参观了石窟群,了解了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们还参观了炳灵寺,了解了壁画与当地佛教文化的关系。

2. 考察成果(1)对壁画的历史、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掌握了壁画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提高了对壁画与当地文化关系的认识。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1)壁画保护技术有待提高:部分壁画由于年代久远,遭受了严重的风化、剥落等病害,保护工作面临很大挑战。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永乐宫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着独特的设计,而且在壁画绘制上也有着举世无双的艺术价值。

永乐宫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传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如何保护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永乐宫壁画的独特魅力永乐宫是明代永乐十年(1412年)修建的,原为明永乐皇帝的宠爱之所。

在宫殿内部的壁画是当时汇聚了许多民间画家和宫廷画家共同创作而成的,画面内容丰富,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壁画采用了优秀的绘画技法,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同时也融入了当时的宫廷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专家介绍,永乐宫的壁画在当时就被誉为“皇家瑰宝”,因其壁画在当时的绘画艺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在现今,这些壁画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是探索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精髓的重要文化资源。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乐宫的壁画也逐渐出现了褪色、剥落等现象,加上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壁画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据南京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护永乐宫壁画,他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们对宫内的环境进行了改善,采取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保持了室内的恒温、湿度和光照水平。

他们还对壁画进行了全面清洁和加固工作,确保壁画的稳定和持久性。

为了更好地保护永乐宫的壁画,文物保护部门还加强了对参观者的监管和管理,严禁触摸、涂鸦等行为,以免进一步损害壁画的完整性。

永乐宫壁画的研究和展示在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对于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工作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研究永乐宫的壁画,相关部门已经对壁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收集工作,记录了大量的图像和资料。

他们还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永乐宫的壁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索了壁画在明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为壁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是明朝皇帝朱棣的宫殿,建于公元1406年,位于北京紫禁城的西北角。

它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群,包括了三大殿、三阁和一座神武门。

永乐宫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永乐宫还保留了众多有价值的壁画。

永乐宫壁画保存至今已有500多年,历经了数次修缮,其中也发生过一些破坏和破损。

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人们对永乐宫壁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中获得了许多的收获和启示。

为了更好的保护永乐宫的壁画,人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第一,减少人为损坏:人们对永乐宫的壁画施加了诸多的破坏,比如在壁画上刻字、涂鸦、损坏,甚至是抠掉一些色彩鲜艳的颜料。

现在,人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禁止任何人为删除、损坏永乐宫的壁画。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保持永乐宫的环境恒定和干燥,以防止湿度和温度对壁画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安装警报系统和监测仪器等。

第三,进行周期性保养:每年定期进行清理和保养永乐宫的壁画,保证墙面及其内部的支撑结构和涂层的检验、保养、加固和修复。

第四,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永乐宫的数字资料库,保存永乐宫的三维图像,以备日后修复和研究之需。

研究永乐宫的壁画不光有价值,而且很有意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永乐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还可以进一步开掘古代壁画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例如,人们在对永乐宫壁画的研究中发现了它所使用的矿物质、颜色和调色方法,说明明代矿物学、化学和美术在这个时代都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另外,壁画不同颜色和图案设计的图案和故事,可以揭示那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这对后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此外,壁画艺术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精湛的构图、丰富的表现技巧、生动的形象刻画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综上所述,保护和研究永乐宫的壁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保存中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和文化水平,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和科技发展机会。

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5篇可选)

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5篇可选)

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5篇可选)第一篇: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关于永乐宫人物壁画的考察报告细谈个人对永乐宫壁画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分析大二工业班陈奕诺1.考察目的:通过参观永乐宫内壁画从而可以达到提高个人对元代人物壁画的了解与深入分析以及提高自身对壁画造型色彩的研究兴趣。

2.考察地点介绍:(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同时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永乐宫的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

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

这些元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3.考察内容:主要是考察永乐宫内的人物壁画及了解壁画的搬迁史。

4.考察过程:全程由导游讲解参观了永乐宫各个大殿,观解壁画人物熟悉壁画所描述的内容并听解老师的分析。

5.考察具体分析:(1)壁画历史:(元代壁画元代壁画创作由于比较兴盛,分布范围也很广。

它是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同时元代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利用宗教维护和巩固政权,对各种宗教采取利用和保护政策,因此各种宗教和教派都很活跃,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教和佛教。

最有代表性的元代壁画就是山西芮城县的全真教永乐宫壁画。

这些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画工精细、异彩纷呈,宗教艺术在这些壁画上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2)壁画分析:龙虎殿是永乐宫的宫门,坐落于 1.8 米高的台基之上。

殿内壁画分布在殿后东西两壁,现有壁画是元代所作。

内容为神荼、郁垒、天丁、神将、城隍、土地,损坏较为严重。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壁画是明代永乐年间建造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代表。

永乐宫壁画为其文化遗产部分,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然而,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永乐宫壁画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保护工作难度加大。

其次,永乐宫壁画自建造至今已经经过了多次的修复和重建,这也带来了其文物价值的降低。

针对这些挑战,保护部门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采取专业的壁画清洁与保护技术措施由于永乐宫壁画呈现出不同的受损状态,因此应当采取不同的清洁技术和方法。

对于那些受损程度较轻的部分可以采用水洗和草酸方法进行清洁工作;当然,对于那些比较脆弱的壁画,不宜使用这些方法。

为了更好的保存永乐宫壁画,应该增加保护措施,减少其暴露在有害因素之下的时间,防止其受到强烈光线和湿度的影响。

二、开展相关研究针对永乐宫壁画的研究应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调查表明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其艺术特征、探究其制作工艺及其材料成分以及各个时期的修复和维护情况等方面。

通过深入的对永乐宫壁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文化和历史的特点,为更好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更为积极的奉献。

三、推广文化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认知可以帮助保护工作的推进。

在永乐宫壁画保护与研究方面,公众教育表现的尤其重要。

政府可以积极面向广大市民推广永乐宫壁画的文化教育,让市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永乐宫壁画保护工作中。

综上所述,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采取切实的措施去加以应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其传统文化与历史价值。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是明朝时期建造的一座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始建于1406年,完工于1420年,为明朝皇帝朱棣的宫殿。

永乐宫是中国古代建筑和绘画艺术的杰作,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永乐宫的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种类繁多,图案精美,表现手法独特,处理细腻。

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壁画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对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非常重要。

对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首先要了解壁画的材料和特点。

永乐宫壁画一般由石灰质胶黏土涂层、底漆、彩绘和表面保护层四部分组成。

这些材料都是天然物质,在遇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容易脱落、龟裂、老化、腐蚀等。

因此,对永乐宫壁画进行保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环境。

保持永乐宫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等环境,使其处于稳定的状态。

避免阳光直射、气温变化大等因素对壁画的影响。

2. 增加支撑。

在壁画背面加入支撑结构,使之更加牢固。

3. 清洁保养。

定期进行清洁、除尘、除虫、除霉等工作,使其保持清新、明亮、干燥的状态。

除了以上保护措施,还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壁画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对于永乐宫壁画的研究,需要探究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人类文化遗产。

首先,要了解永乐宫的历史背景。

永乐宫是明朝朱棣皇帝为了庆祝中华文明的盛世而建造的,其壁画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要探究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

壁画中的图案精美,表现手法独特,处理细腻,色彩鲜艳,展现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还需深入研究永乐宫壁画的表现手法。

壁画的表现手法虽然是由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但是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综上所述,对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管理和研究工作,发挥壁画在中华文化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是中国一处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

在永乐宫内,有着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保护和研究永乐宫壁画,对于珍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首先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力量。

保护墙画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来进行,他们需要对文物保护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墙画的材料、制作工艺、保存状态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需要制定完善的保护政策和法规,对于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以及加大对永乐宫壁画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

对永乐宫壁画进行整体的修复和保护。

由于永乐宫壁画的年代久远,面临着众多的保护问题,如褪色、龟裂、脱落等。

需要对永乐宫壁画进行全面的修复和保护,保护手段包括加固石壁、补充缺损部分、调整室内环境、提高防火防盗能力等。

在保护的过程中要避免人为破坏,并及时清除污垢和陈列品,营造出健康的环境,这对于文物的长期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永乐宫壁画的研究,需要建立起专业的研究团队和机构。

对于壁画的研究,需要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研究团队,他们需要对永乐宫壁画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有着深入的了解。

建立起专门的永乐宫壁画研究机构,加强壁画的研究力度,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促进永乐宫壁画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充分挖掘。

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代文物的研究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用光谱技术进行对壁画颜料成分的分析,运用红外线成像技术进行对壁画表面的非接触式检测等等。

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还需要开展对永乐宫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探讨。

永乐宫壁画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壁画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价值,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探寻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礼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揭示古代艺术的优秀传统和审美取向,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永乐宫壁画的文化价值。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中国明代宫廷建筑中的瑰宝,其壁画内容包括历史题材、建筑题材、宗教题材、寓意题材等,在艺术表现上,永乐宫壁画给人以色彩斑斓、绚烂多彩的视觉享受。

永乐宫壁画的颜料来源很多,有天然矿物颜料,如矾土、朱砂、黄土等,还有植物材料,如青黛、木槿等,以及动物材料,如胶、蛋清等。

这些颜料加工后用于绘画,再通过对不同颜料的混合使用,使得永乐宫壁画呈现出了独特的色彩效果。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方式与其他敦煌壁画、洛阳龙门石窟壁画等不同,永乐宫壁画使用的是“勾填”的方式进行赋色。

所谓“勾填”,即首先在白底上轮廓勾线,然后逐个填色,至于“重彩”则是指填色时为了造成色彩重叠的错觉,在同一个部位上逐渐加大颜料的叠涂量,使得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色调和深浅层次,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具有以下特点:一、色彩鲜艳、互补色的应用永乐宫壁画的色彩非常鲜艳,红、蓝、黄、绿等几乎包括了所有明亮的饱和度颜色,而且在色相的选择上也是非常巧妙的,不仅使用了单色的应用,还存在不同颜色互补或相邻的搭配,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二、线条的突出带动了色彩的体现永乐宫壁画在进行勾线时,会将线条勾得非常清晰而突出,这种线条的表现能够极大地带动色彩的展现,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三、浅色与深色的过渡互补在永乐宫壁画中,浅色与深色之间存在非常自然的过渡,用以表现光影变化,而这种过渡的应用对于画面的丰富度也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四、点缀点的使用永乐宫壁画在画面中还使用了点缀点来进行补充,这些点缀点大多是细小的点或者群小点的图案,能够提升画面的细节感,突出画面的重点。

综上所述,永乐宫壁画在赋色方面采取的“勾填”方式,使得画面呈现出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清晰明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艺术珍品。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赏析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

它座落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北岸。

永乐宫壁画赏析(上)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三清殿壁画所描绘的是道教神仙朝元的盛况。

在东、西、北三壁及神龛的左右两侧,分别画有8位身高3米的主神。

围绕主神,二百八十余位神仙重叠地排成四层,组成长长的行列。

在神仙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有威武骠悍的元帅、力士,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他们有的对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有的沉思,场面宏伟庄严真切,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壁画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充分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

画师以简练而严谨、流畅而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纪、性格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

线条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性效果。

壁画色彩除了主神衣服用绯红和堆金沥粉以外,全画以青绿为主,表现了理想中神的庄严和清静。

二百八十多位神仙组成八组,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以免单调平板,显示了作者高妙的构图技巧和匠心。

永乐宫壁画与宋代壁画名家武宗元所作的《朝元仙杖图》是一脉相承的,神仙的形象和线条表现的方法具有一定承传关系。

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向前行进的神仙行列,而前者是朝拜时的静止状态。

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有动。

永乐宫内除三清殿主殿以外,还有无极门、纯阳殿、重阳殿。

殿内也绘有壁画。

纯阳殿壁画创作的时间比三清殿壁画晚三十余年,所描绘的是吕洞宾一生经历的故事,由连续性的52幅组画组成。

其中每幅约16平方米,画中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宫殿、园林、山野、街市,九流三教,山水人物,可谓包罗万象。

重阳殿壁画描绘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故事,构图及画风与纯阳殿相近,由49幅连续性的画面组成,各部分之间以山、石、云、树相隔。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中国著名的壁画作品之一,其赋色重彩勾填的风格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意义。

永乐宫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佛教寺庙。

它的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特别是其中的赋色重彩勾填风格,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赋色是指绘画时着重注重色彩运用,重彩即色彩浓重鲜艳,勾填则是指在轮廓线条上着重填充色彩。

在永乐宫壁画中的赋色重彩勾填,其色彩运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在中国古代壁画中,色彩的使用主要以朱红、蓝绿、黄色为主,而永乐宫壁画的色彩却异常丰富,既有红、蓝、黄这些基本色,还有淡紫、深蓝、深绿等高级色,这些色彩的丰富运用使整个壁画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以耀眼的感觉。

这种色彩的丰富运用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也为后来的壁画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风格中,勾填的技法十分精湛。

勾填即是在绘画的线条基础上着重填充色彩,使整个作品更加鲜活。

在永乐宫壁画中,勾填的技法非常出色,无论是人物的面部、衣服的褶皱还是建筑的细节,都使用了非常细腻的色彩填充,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栩栩如生。

这种填充技法的运用,不仅为永乐宫壁画增添了更多立体感,还为后世壁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参考。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风格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精湛细腻的勾填技法以及浓厚的宗教和民族特色。

这些特点不仅为壁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壁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也反映了当时云南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还能够为今后的壁画创作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它以色彩重彩勾填而闻名于世。

永乐宫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元代宫殿遗址,其壁画绘制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是指在壁画绘制过程中重视色彩的层次感和饱满度,通过勾勒轮廓线和填充色彩的方式来表现形象和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具有以下特点:色彩饱满。

永乐宫壁画运用了大量的鲜艳色彩,例如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使整个画面色彩艳丽、饱满。

这些鲜艳的色彩不仅突出了画面中人物、动植物和建筑的形象特点,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层次感强烈。

永乐宫壁画在赋色的过程中注重了光影的处理,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中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处理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建筑和自然景物看起来生动而具有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勾填技法娴熟。

永乐宫壁画在勾描轮廓线和填充色彩的过程中采用了精细的勾填技法,通过线条的精准勾勒和色彩的细致填补来表现形象的各种细节和特征,使得画面细腻而丰富。

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技艺传承。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和审美取向。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时期,其社会文化充满了多元化和包容性,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在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对画面中人物、建筑和自然景物的色彩勾填,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文化对于色彩的喜好和追求,以及艺术家们在壁画创作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揭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对于色彩运用的深刻理解和娴熟技艺。

赋色重彩勾填是一种高难度的绘画技法,它要求艺术家们具备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于色彩运用的深刻理解。

【永乐宫壁画评述】

【永乐宫壁画评述】

《永乐宫壁画》评述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首先是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的科学技术理论的运用,第三,色彩艺术的运用。

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永乐宫壁画是在二次元的平面上创造形象,二次元的平面,具有高和宽两个方向,可以产生形象,但却没有深度。

要想在二次元的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空间感,就必须运用相应的科学技术理论得以实施,永乐宫壁画在创作中采用的是透视原理动机。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在平面上将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的空间表现手法。

透视学早在南朝画家宗炳的论述中关于《画山水序》中,提到“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视,迥以数里,则可围以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

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宗炳这一的理论可以称得上现代第三角画法的先导。

以永乐宫壁画中纯阳殿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中的景致交融、包罗万象的景象为例。

此图远看貌似一副大青绿山水图,近看实则为上下两排且左右进行衔接的一幅幅连环的故事画,画家通过艺术手段和观察方法进行结合,在有限的面积之内表现最大限度的山水全景空间,看到的似乎就是大自然的真实景物。

除此之外,画家根据理想、内容的需要,利用鸟瞰俯视的方法,不拘泥一般的比例透视,进行大胆夸张的概括,从而让“景观”达到一览无余。

永乐宫壁画主要以线描和重彩勾填为主要表现基础,衣纹的用笔采用的是猪鬃特制而成的捻子进行绘制,甚至有的线描可达丈余,世界都较为罕见。

画人物时勾衣则飞舞临风;须眉则根根见肉;画荷花、牡丹如含露待放。

形象地传达了当时的人文环境。

作为中国壁画史上的典范,永乐宫壁画虽然已于我们相隔了700多年,但却能冲破时空的距离,带给我们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永乐宫壁画深深影响了中国画的几代人,对于中国画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装饰性与写真性辩证关系的把握等对我国以后发展民族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永乐宫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初步调查分析

永乐宫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初步调查分析

66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31卷
1样品信息与分析方法
1-1样品信息 本次调查共收集壁画残块11块,如图1所示,
其中残块YLGC-7,8,10色调单一,应该是早期外 部墙皮,在此主要对其地仗层做观察记录,其余残块 都展示了或多或少的颜色和画面信息。残块具体信
息记录列在表1。
残块编号 YLGC-1 YLGC-2 YLGC-3 YLGC-4 YLGC-5
收稿日期:2017-02-16;修回日期:2017-06-09 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研究计划资助(2014224) 作者简介:李 娜(1982-),女,2016年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E-mail: lyna0525@ hotmail. com
范围的画面清洗和胶矶水封护,地仗麦秸泥层被铲 去,剩余厚约1 cm的细砂泥层也经过了胶水渗透加 固,又用胶水砂泥将壁画背面泥壁表面填铺平整,贴 漆皮泥白布一层,漆皮砂泥一层,干透后使用紫胶粘 结到对应尺寸的木框上®-⑶。壁画表层的裂缝与 残洞使用纸筋砂泥填补平整,最后根据画面特点修 复做旧⑷。目前,固定于夹层空心墙上的壁画状 况大致稳定,但很多画面表层出现污染变色的问题, 部分经过填补的拼接裂缝开裂起翘,局部颜料层出 现起甲、脱落和粉化的状况。
第31卷第5期 2019年10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文章编号:1005 - 1538(2019)05 - 0065 - 10
・工作简报・
Vol. 31, No. 5 Oct ,2019
永乐宫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初步调查分析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显微镜;XRD;SEM-EDS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永乐宫人物壁画的考察报告细谈个人对永乐宫壁画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分析大二工业班陈奕诺1.考察目的:通过参观永乐宫内壁画从而可以达到提高个人对元代人物壁画的了解与深入分析以及提高自身对壁画造型色彩的研究兴趣。

2.考察地点介绍:(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同时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永乐宫的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

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

这些元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3.考察内容:主要是考察永乐宫内的人物壁画及了解壁画的搬迁史。

4.考察过程:全程由导游讲解参观了永乐宫各个大殿,观解壁画人物熟悉壁画所描述的内容并听解老师的分析。

5.考察具体分析:(1)壁画历史:(元代壁画元代壁画创作由于比较兴盛,分布范围也很广。

它是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同时元代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利用宗教维护和巩固政权,对各种宗教采取利用和保护政策,因此各种宗教和教派都很活跃,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教和佛教。

最有代表性的元代壁画就是山西芮城县的全真教永乐宫壁画。

这些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画工精细、异彩纷呈,宗教艺术在这些壁画上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2)壁画分析:龙虎殿是永乐宫的宫门,坐落于1.8米高的台基之上。

殿内壁画分布在殿后东西两壁,现有壁画是元代所作。

内容为神荼、郁垒、天丁、神将、城隍、土地,损坏较为严重。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平方米。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壁画内容为《朝元图》——描绘道教诸神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共画天神289身。

帝后主像高达3米多,玉女身高也在2米以上。

朝拜队伍大体份四层排列,方向大致朝北拱笏、捧圭、拈花持葆,神情肃穆,场面十分壮观。

画面整体布局是按照对称仪仗形式,以青龙、白虎为先锋,三十二天帝君为后卫,东部绘紫微、玉帝、后土领群神为左翼;西部画勾陈、木工、金母领群神为右翼;东极和南极领玄元十子为近侍;君以三清为中心,表达所谓“三清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群神拱之”的气派。

八位帝、后除在神龛东西外侧为立像外,其余六位都在宝座上。

两侧分别有玉女侍立,众神环绕周围,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的神情面貌极富变化,有须发猥立、横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语的玉女,有神态恭谨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学士,有丰满俊朗的真人,也有状貌奇特的天神。

形象之间顾盼有神,表现出传统线描的高度成就。

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各种质地的服饰器物、自然景物,特别是难以摹拟的云气,都得到绝妙动人的表现。

全图众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腾云驾雾,浩浩汤汤,按层次展升,错综复杂,动静相参,气势雄伟,群仙徐徐进入朝拜仪仗。

整幅画不仅绘形绘色,而且给观众以天上人间的艺术联想,气氛神圣、庄严。

)刚进大殿光线黑暗不能适应同时看到如此壮观的壁画有点承受不住,最让我惊奇的地方就是顺着导游给我们讲述的精彩部分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及诸仙真。

虽说他所占的壁画面积不大,但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十分了得,尤其是南极长生大帝头冠的飘带,那线条是一气呵成没有半丝参差。

想想古代经济生活条件落后,这么长的飘带是不可能用同等身高画的自然是有接笔处但全然找不到,此笔甚是惟妙惟肖,为大帝的气魄更添风采。

就算是过了几个世纪仍然在我们现代人的美学视野里超群。

再说说另一幅精彩的《朝元图》为什么说精彩呢,这回可是我自己先发现的,不过后来导游也说了。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个大胡须的,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人物的尊称,但从他的神情衣着以及画者对他的刻画也就知道他不一般。

仔细揣摩这幅人物壁画,可以发现其绘画用笔十分讲究。

画中人物的胡须、云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尖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渐变粗、变淡,远远看去,人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即所谓的“毛根出肉”画法。

不管是近看元看都隐约感觉人物胡须、云鬓随风而动,因为刚好这个人的头是向左扭,那么更加知道他是强有力的扭过去因而胡须顺着风的方向拂动。

可以看出他是迫切的想要和旁边的那个人交谈。

其实也可以发现其他人物壁画不衣着表情动作之所以不一样是为了表现当时人物本身的心理动态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鲜明,人物排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

就现在来看都非常壮观何况是几个世纪以前呢,不经我自己内心都深有感触,不是被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所触而是被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壁画背后艰辛的画师所触动,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与热爱。

纯阳殿的壁画完成比三清殿晚了三十多年,绘画形式和风格也与三清殿不同。

(纯阳殿共有壁画203平方米,在该殿东、北、西三面墙以52幅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的种种传说,即《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

每幅图画都附有榜题说明,但画面并没有彼此割裂,而是以山、水、树、房屋、等既区分有关联地组织在一个大画面里。

)由于变现的是吕洞宾在人间的“神游显化”,所以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民情,是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也为我国宋元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形象资料。

纯阳殿中最为精彩的壁画应是神龛强背面的《钟离权度吕洞宾》了。

画中吕洞宾恭谨的神态通过低头聆听和叉手的动作传达出来,而钟离权袒腹屈膝而坐,是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超脱、完全自由的状态,两人动作的收与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现出心灵沟通、思想启迪和充分说理的度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吕洞宾和钟离权坐在深山磐石上,背景是一棵苍劲老松,左右两旁流淌着山中泉水。

背松而坐的钟离权,体态壮健,袒胸露腹,赤脚穿着麻鞋。

)他双目炯炯有神,脸上带着慈祥、亲切的笑容,正注视着吕洞宾。

吕洞宾则拱手端坐,神态谦恭的静听,但其两手笼袖、左手轻捻右衣袖的细节,却暴露出内心处在不知何去何从的矛盾之中。

供奉道教全真及其弟子“七殿内采用连环王重阳从降生真人”成道的画基本上继承现方法,用49王重阳一生经晚(东壁画中重阳殿,(是为派首领王重阳真人”的殿宇。

画形式描述了到得道度化“七故事。

重阳殿壁了纯阳殿的表幅画面来描述历。

虽然时代稍石碑上有洪武元年字样,可知壁画当完成于明洪武元年1368以后),破损亦较严重,但是从其反映道教有关事迹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来说,仍具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其绘画风格看,仍与纯阳殿相近,当仍为朱好古门人这一派系匠师所绘。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

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

这幅图老师和导游也是特别提到。

可以看到屋内的人与屋外的马与仆人是一个相互照应的关系,很鲜明的体现出屋内人想要拜师的真心。

看似简简单单几个人一场景却有内而外的体现出画者想要表达的涵义。

尤其是屋外的那匹马和仆人的动态无不体现了屋内他主人的意志。

6.考察收获:虽说考察永乐宫的时间简短,但对于我自己的内心收获巨大。

不过是从触觉还是听觉上,这些事物都成为了我脑中宝贵的记忆。

永乐宫的壁画源于元朝又经历搬迁,仍然保存相当完整,这对于我来说能看到真迹真的是相当兴奋。

我觉得关于人物壁画不仅在于看还在于想在于研究,看一遍想一遍是不够,i参考文献:(为文章加粗括号内内容) i 1.soso问问之考察报告的格式2.互动百度之永乐宫壁画篇二:观音寺壁画考察报告观音寺壁画考察报告2010级美术学2班张迪312010********* 西华大学10级美术学壁画考察终于在兴奋中和欢笑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次外出有关壁画的考察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古寺的观音寺。

观音寺,以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著称,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境内,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

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秋清晨8点的成都总是带着几分寒气,期待了很久观音寺壁画考察之行,就在这瑟瑟寒风中开始了。

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新津县观音寺,上午十点的阳光穿透了雾气,照在寺庙古朴的砖瓦上,总有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后来一打听,自己才知道这座寺庙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修建,而这份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当然,最让我感兴趣还是寺庙中四周墙壁上和穹顶上的明代壁画。

虽然观音寺的香火不是太旺,但它的壁画和雕塑确实惊世绝伦,不仅是西南地区古代壁画的佼佼者,而且其艺术水平可以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媲美。

虽然有些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脱落和破损,但是我们还是能隐约感受到当时画师高超的技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其中我对“十二圆觉菩萨壁画群”印象最为深刻,整个壁画运思精湛绝妙,画工技艺超群。

虽然其人物形像和比例完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经》中的要求绘制,但艺术家对每一个人物的衣饰细节和面部表情,却刻划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反传统宗教艺术因内容严肃而流于僵化刻板的通病。

整个壁画色调柔和,壁画中所绘菩萨像,身材匀称,脸庞圆润,凤目低垂,樱唇微闭,不仅画出了菩萨的丰润饱满,也表现了菩萨的温存慈祥。

特别是左壁最后一幅““文殊菩萨”画像,笔法尤为精细,连文殊菩萨所披薄纱上的雪花图案,也画得笔笔精到,将丝织品特有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壁画之后,我们还有幸在寺庙中吃了一次斋饭,这是我第一次吃斋饭,不能说有多好吃,不过吃斋饭前,一系列诸如诵经,打坐等的佛教礼仪,倒是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虽然因为当天寺庙中正在做诵经的教会活动,有些殿堂我们并没有参观到,但游走在观音寺中,听着柔和的经文,看着历史悠久而精美的壁画,总是让我感到身心平静,有种穿梭在历史中的感觉。

总结:通过这一次观音寺考察之行,使我们对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古代壁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我们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篇三:考察报告外出学习考察报告2014年10月8号—15号,在学习老师的带领下美术系进行下乡赴西安考察,由于本人身体因素,未能与同学老师一同进行,在老师的建议下留校就近考察。

考察地区有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与山西介休绵山。

9号下午,我坐火车抵达考察第一站:山西芮城县,开始了我的考察。

在山西芮城最出名的莫非就是称妙绝动宫墙的元代宗教壁画永乐宫了。

永乐宫,元代道教建筑,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因处于三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1959年将全部建筑迁移到县北龙泉村复原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