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aahECG—鉴别诊断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PPT)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导管消融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兴奋灶,从而达到 治疗目的。
起搏器治疗
对于合并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室性早搏患者,起搏器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 起搏器能够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收缩,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汇报范围
室性早搏的定义和分类
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和标 准
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和药 物选择
室性早搏的并发症和预后
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02
室性早搏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是指 心室肌在窦性心律正常节律之前提前发生的收缩,导致 心电图上QRS波群提前出现。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室性早搏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
室性早搏患者往往因担心病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 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分类
根据发生频率和形态,可分为单形性室性早搏、多形性 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患者, 也可见于正常人。
02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 精神压力等。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心悸、胸闷、乏力 等。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 疗(PPT)
房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
*导读:如果这个异位兴奋点在心房,当窦房结的兴奋尚未发出时,它就提前发出并引起一次心跳,故称之为房性过早搏动或房性期前收缩。
如果是一连串的兴奋冲动并控制了心脏,便称为房性心动过速。
……
如前所述,正常人的心脏频率、节律是由窦房结控制的。
这是由于心脏窦房结中的自律性细胞有节奏地发放电兴奋产生的。
在人体的心脏中,除窦房结以外,心房与心室的效界外、心脏的传导系统、心房肌及心室肌内也有一些自律性的心肌细胞。
但是,它们的频率较低,处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因此,这些部位心肌的兴奋性不能表现出来。
在异常情况下,如果这些部位的心肌兴奋性异常地升高,就会成为异位起搏点。
如果这个异位兴奋点在心房,当窦房结的兴奋尚未发出时,它就提前发出并引起一次心跳,故称之为房性过早搏动或房性期前收缩。
如果是一连串的兴奋冲动并控制了心脏,便称为房性心动过速。
如果异位兴奋点在心室,在政党窦房结的兴奋尚发出时,它就提前必出兴奋,并引起一次心跳,就称之为室性过早搏动或室性期收缩。
如果是发出一连串的冲动,并引起一阵心跳,就称之为室性心动过速。
第1 页。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1-10-10T09:48:29.9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石淑磊石淑慧[导读] 室性反复心律与间位性室性早搏或成对出现的多源性室性早搏石淑磊石淑慧(甘肃省宁县人民医院甘肃宁县 745200)【中图分类号】R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8-0012-03 【关键词】过早搏动心电图鉴别诊断期前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是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点提早发生激动,过早的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一次除极。
这个异位兴奋点可以在窦房结、窦房交界区、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的希氏-浦肯野氏系统。
因此,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窦性、窦房交界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约占总数的60%-70%,其次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最少见[1]。
早搏是异位心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可以由一个异位节律点发出,可以为折返性,也可能来自不同的节律点,有时经久不发,有时则频繁地一再出现。
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有限的一段时间,因此,当一次心电图描记未能发现早搏时,不能排除在其他时间曾有早搏。
自从临床上广泛使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24小时心电图后,可以证实几乎90%左右的正常年龄组受检者均可见到偶发性早搏,且年长者较年轻人多见,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疾患者多于正常人[2]。
有时同一个人的早搏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即使发生在心室,也可来自不同心室或同一心室的不同部位,这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若有时每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跟随以一个早搏则分别称为“二联心律”及“三联心律”。
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任何人一生中都难免发生。
在各种心律失常中,早搏的相对发生率占12.3%-27.2%,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43.6%-69.4%)而居第二位[3]。
早搏使心室充盈不全,心脏每搏量减少,可影响某些重要器官(如心、脑等)的血液供应。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电图技术(111)(副高级)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电图技术(111)(副高级)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以下哪项不是心电图(ECG)记录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A、窦性心律B、房性早搏C、室性早搏D、心房颤动E、预激综合征2、在心电图(ECG)中,以下哪个导联主要用于诊断左心室肥大?A、I导联B、II导联C、III导联D、aVR导联E、aVL导联3、心电图上,正常QRS复合波群的宽度范围是:A. 0.06-0.10秒B. 0.06-0.12秒C. 0.08-0.12秒D. 0.10-0.16秒4、在心电图上,以下哪种波形提示心房颤动?A. 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B. 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QRS波群形态正常C. 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QRS波群形态异常D. 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QRS波群形态正常,心率快5、在心电图(ECG)中,以下哪项描述不是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指标?A. S-T段B. T波C. P波D. Q-T间期6、在心电图(ECG)中,若出现病理性Q波,通常提示以下哪种心脏疾病?A. 主动脉瓣狭窄B. 室间隔缺损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D. 心肌病7、心电图技术在诊断心肌梗塞时,下列哪个导联最早出现特征性改变?A. V1B. V2C. V3D. V48、下列哪项不是心电图(ECG)的常规检查指标?A. 心率B. 心律C. 心肌缺血D. 电解质水平9、心电图上,R波降支与S波升支之间的线段称为:A. PR段B. QRS波群C. ST段D. TP段11、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电图标准导联的记录方式?A. I导联:左臂红色导联接右上臂,黑色导联接左下肢B. II导联:左臂红色导联接左下肢,黑色导联接左上臂C. III导联:左臂红色导联接左上臂,黑色导联接左下肢D. aVR导联:左臂红色导联接右上臂,黑色导联接左上臂13、心电图(ECG)中,正常QRS复合波的宽度通常不应超过:A. 0.06秒B. 0.08秒C. 0.10秒D. 0.12秒15、心电图检查时,下列哪个导联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肥厚?A. I导联B. II导联C. III导联D. aVR导联17、心电图(ECG)中,以下哪一项表示心房去极化?A. P波B. Q波C. R波D. S波19、心电图(ECG)中,P波反映的是:A. 心房除极过程B. 心室除极过程C. 心室复极过程D. 心房复极过程21、心电图(ECG)中,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波形是:A. P波B. Q波C. R波D. S波23、患者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f波,频率约为500次/分钟,QRS波群形态正常,但节律完全不规则,RR间期绝对不等,最可能的心电图诊断是什么?A. 心房扑动B. 心房颤动C. 室性心动过速D. 心室颤动25、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电图描记技术的基本要求?()A. 描记过程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干扰B. 使用高分辨率显示器,提高图像清晰度C. 使用适当的灵敏度,确保信号不失真D. 描记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呼吸均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心电图(ECG)中,以下哪些是反映心脏激动顺序的导联?()A. I、II、III导联B. aVR、aVL、aVF导联C. V1、V2、V3导联D. V5、V6、V7导联E. V1、V2、V4导联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心电图(ECG)出现ST-T改变?()A. 急性心肌梗死B. 心肌缺血C. 心律失常D. 电解质紊乱E. 肺部疾病3、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A、心肌梗死B、左束支阻滞C、预激综合征D、正常变异E、右心室肥厚4、在分析心电图时,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心房颤动?A、P波消失,代之以f波B、QRS波群形态正常C、心室率绝对规则D、心室率通常快速且不规则E、ST段抬高5、以下哪些心电图表现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A. ST段压低B. T波倒置C. Q波出现D. PR段抬高6、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QRS波群增宽?()A. 左心室肥厚B. 心肌梗死C. 室性心律失常D. 电解质紊乱7、【题目】以下哪些是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常见表现?()A. ST段抬高B. T波倒置C. Q波形成D. P波倒置8、【题目】以下哪些心电图表现提示有左心室肥厚?()A. 左心室舒张期延长B. 左心室收缩期延长C. 左心室舒张压升高D. Q波时间延长9、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心电图上出现ST段抬高?A. 急性心肌梗死B. 心肌炎C. 心包炎D. 过度换气E. 心肌缺血11、以下哪些心律失常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A. 室上性心动过速B. 心房颤动C. 房性期前收缩D. 房室传导阻滞E. 室性心动过速13、在心电图诊断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ST-T改变?()A. 急性心肌梗死B. 心肌缺血C. 心肌炎D. 电解质紊乱E.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A. 心肌梗死B.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 肥厚型心肌病D. 正常变异17、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心电图(ECG)P波异常?A. 心律失常B. 心肌梗死C. 心包炎D. 传导阻滞E. 电解质紊乱19、下列关于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B. 心室律绝对规则C. f波频率为350~600次/minD.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E. 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三、共用题干单项选择题(用普通单选题替代,15题,共15分)1、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胸痛2个月就诊。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与鉴别
左室后壁肌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
室性早搏应与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进行鉴别。
室性早搏应与交界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
导进行鉴别。
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鉴别项目 早搏前周期 P—pˊ联率 有关的逆p¯ 联率间期 代偿间歇 房性早搏伴实相性室 内差异性传导 较长 短,pˊ波多在T顶峰 或后支上 常无 短 多数不完全 室性早搏 不一定,继发性室 早可相对较长 无pˊ 在QRS后, 不一定短 多数完全 不定--短--完全 多呈单相或双相的 qR或R波 ≥120~140ms 小(除外多源)
右室流出道早搏
室性早搏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额面室性早搏电轴右偏或正常。 II、III、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3.右束支型早搏:早搏起自右束支,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一)心电图特征 室性早搏呈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①I、aVL、V5、V6呈单向宽大R波;V1、V2 呈QS或rS型,其r小于窦性r波。②额面QRS电轴小于110°。③早搏起自右束支近端者,
(一) 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律 窦性节律、房性节律或交界性节律下传QRS—T波形、振幅及时间均正常, 而伴发的早搏形状与室上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QRS时间小于110ms。 2、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如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并发的室性早搏 波形反呈“正常化”。 (二)发生机制 发源于室间隔的早搏激动通过一小段普通心室肌之后,就可迅速到达左右束支,引起两侧 心室几乎同步除极。整个心室除极程序和时间与窦性激动在室内的传导情况大致相同,故室 间隔早搏畸形不明显。若基本心律呈现束支传导阻滞或伴预激综合征时,下传的QRS—T波 形宽大畸形;而发自室间隔的早搏可迅速引起左、右束支几乎同步除极,而产生波形“正常化” 的室性早搏。 (三)心电图诊断 目前心电图学专著中制定的室性早搏诊断标准,不适合于室间隔早搏的诊断。主要诊断依 据:①基本心律室内传导正常时,室性早搏波形与同导联室上型QRS—T波形基本相同。② 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时,下传QRS宽大畸形,而室性早搏波形接近正常。③过早发生的 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定位诊断ppt课件
位于T波后0.02-0.04秒出现的低而宽的波 ,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常见异常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
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期前收缩等,表现为心率或心 律的异常。
电解质紊乱
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可引 起心电图波形和节律的异常改变 。
01 02 03 04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或高 耸等,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的不同时期和部位。
课件内容概述
室性早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心电图定位诊断的原理和方 法
02
01
常见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
和定位诊断
03
复杂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分析 和定位技巧
04
05
室性早搏心电图定位诊断的 注意事项和误区
02
室性早搏基本概念与分类
Chapter
室性早搏定义及发生机制
定义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是指心室肌在窦性激动尚未 到达心室之前,提前发生一次激动,使心室提前除极的心律失常。
Chapter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定位诊断中的作用
长时间连续记录
01
动态心电图可24小时连续记录心电信号,提高室性早搏的检出
率。
定位诊断依据
02
通过分析室性早搏的形态、联律间期等特征,可初步判断室性
早搏的起源部位。
评估治疗效果
03
动态心电图可用于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
果。
心脏超声检查辅助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03
心电图基础知识回顾
Chapter
心电图导联系统简介
标准12导联系统
包括3个肢体导联(I、II、III)和 9个胸导联(V1-V9),用于记录
室性早搏心电图知识
室性早搏心电图知识室性早搏(ventricularprematurebeats,VPBs),又名室性过早搏动、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指起源出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异位激动。
背景知识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很高。
Harvey(1578-1657)在《论心脏与血液流动》一书中就阐述了心脏跳动快慢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
在正常人群中,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为静息心电图5%,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50%。
随着DCG的广泛应用,对于无心脏病证据的成人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作概率也有了研究。
以杭州空军医院牵头,由25家医院协作完成1000例正常人DCG生理范围调查,提示正常人群中33.6%出现室性期前收缩。
有学者报告,经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8、12、24、48小时,分别有14%、44%、50%、73%的正常人出现室性早搏。
Bleiter用动态心电图对1108人(其中98%为能走动或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门诊病人),连续观察10小时,有60%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大多为室性早搏),18%出现室上性早搏(大多为室上性早搏),仅有11%心律完全正常。
老年患者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可高达77%。
在我们对2001年—2007年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统计中,也发到室性早搏的检出率高达67%。
Gillette报告观察1.5年—l9年的20例室性早搏除1例死亡、1例二尖瓣脱垂外,余l8例中9例消失,9例做运动试验早搏消失,故认为太多数是良性早搏。
Sugrue 认为无解剖学异常心功能正常的室性心律失常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学有异常,说明心肌有病变存在,Loogen等研究认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是潜伏性心肌病患者唯一改变。
国内姜氏报告经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的6例成人心肌炎,有4例有室性早搏。
1986年Tsutomu 指出,不能只根据临床症状,小儿心肌炎随诊应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
因此我们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的心肌细胞电生理改变,是细胞结构,细胞代谢异常为基础的。
早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14-05-07 19:52阅读: 1536 来源:河北医大附属廊坊市中医院责任编辑:佟润国[导读]早搏,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心律失常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早搏异位起搏点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又可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可分为间位性室早,室性并行心律型,短联律间期型等。
早搏,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心律失常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早搏异位起搏点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又可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可分为间位性室早,室性并行心律型,短联律间期型等。
ﻫ一、早搏的共同特征-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歇ﻫ二、学习早搏,一定要熟悉不应期的特点从心肌的收缩性特性来说,一个心动周期是有收缩期和舒张期两部分组成,从心肌的兴奋性的特点来说,一个心动周期是有兴奋期和不应期两部分组成,以心室肌为例,QRS波起始部就已经丧失了兴奋性而进入有效不应期,相当于心电图的QRS波起点到T波的前支,而相对不应期相当于T波的降支。
对于心房激动落在有效不应期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下传心室的,形成未下传,落在相对不应期中的心房激动可以下传心室,但是传导缓慢,容易造成室内差传,落在应激期的心房激动常常可以正常下传,产生正常的QRS波。
ﻫ下表来自《临床心电图详解和诊断》88页三、按照窦房结-心室的从上到下的顺序,把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每类早搏各有其特点房性早搏ﻫ房性早搏特点:ﻫ1.1.提早的房P‘形态与窦P稍有差异ﻫ 1.2.P'-R≥0.12秒1.3.房早后可有正常QRS或变形QRS,也可无QRSﻫ1.4.代偿间歇不完全ﻫ1.5.提早的房早P’可与前一心搏T波相融合ﻫﻫ总体来讲,房性早搏不外乎以下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与心室的不应期有直接的关系,熟练掌握心室不应期与心电图的对应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ﻫ房性早搏伴有室内差传很容易和室性早搏相混淆,如下图,可见提前的P-QRS-T,T波高尖,不同于其他的正常窦性T波,考虑T波隐藏着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下传产生QRS波变形,为室内差传,如果是室性早搏,虽然QRS波形也不同于正常窦性下传,但是宽QRS波群前不会有相关的心房波。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与鉴别2讲课文档
第12页,共25页。
右束支型早搏
第13页,共25页。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4. 左束支型早搏
(一)心电图特征 室性早搏呈右束支阻滞图形:①V1呈rsRˊ型;②I、aVL、V5、V6的S波宽钝;③额面 QRS电轴正常;④室性早搏时间≤120ms(激动起自左束支主干近端)或>120ms(激动起自左束支远 段),左、右束支除极时间差别大于40ms。
(二)发生机制 右束支发出的早搏激动,具有双向传导性能:一方面循右束支下传,最先引起右束支及右室除极,起始
QRS向量向右向前;另一方面逆行上传至希氏束再沿左束支下传引起左室除极,因左束支除极较晚,最大 QRS向量指向后方,整个QRS环投影在V1、V2导联负侧形成以S波为主的rS及QS型,QRS环全部 投影在V5、V6导联轴正侧,形成单向宽大R波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下。 (二)发生机制
发自左室前壁的早搏,引起心室除极的最大向量由前指向后方,投影在V1~V5导联轴 负侧,形成S波为主的QRS波群。若激动起源于心室前上部,产生的最大QRS向量指向下方,投影在II、 III、aVF导联轴负侧,出现以S波为主的QRS波群。 (三)心电图诊断
依据V1~V5导联室性早搏主波向下这一条即可作出诊断。
室性早搏
不一定,继发性室 早可相对较长 无pˊ
在QRS后, 不一定短 多数完全 不定--短--完全
多呈单相或双相的 qR或R波 ≥120~140ms 小(除外多源) 两个早搏均宽大畸 形 可有(多发于舒张 晚期室早)
第23页,共25页。
第24页,共25页。
成对APC-RBBB
第25页,共25页。
早搏与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14-05-07 19:52阅读:1536 来源:河北医大附属廊坊市中医院责任编辑:佟润国[导读]早搏,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心律失常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早搏异位起搏点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又可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可分为间位性室早,室性并行心律型,短联律间期型等。
早搏,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心律失常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早搏异位起搏点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又可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可分为间位性室早,室性并行心律型,短联律间期型等。
一、早搏的共同特征-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歇二、学习早搏,一定要熟悉不应期的特点从心肌的收缩性特性来说,一个心动周期是有收缩期和舒张期两部分组成,从心肌的兴奋性的特点来说,一个心动周期是有兴奋期和不应期两部分组成,以心室肌为例,QRS波起始部就已经丧失了兴奋性而进入有效不应期,相当于心电图的QRS波起点到T波的前支,而相对不应期相当于T波的降支。
对于心房激动落在有效不应期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下传心室的,形成未下传,落在相对不应期中的心房激动可以下传心室,但是传导缓慢,容易造成室内差传,落在应激期的心房激动常常可以正常下传,产生正常的QRS波。
下表来自《临床心电图详解和诊断》88页三、按照窦房结-心室的从上到下的顺序,把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每类早搏各有其特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特点:1.1.提早的房P‘形态与窦P稍有差异1.2.P'-R≥0.12秒1.3.房早后可有正常QRS或变形QRS,也可无QRS1.4.代偿间歇不完全1.5.提早的房早P’可与前一心搏T波相融合总体来讲,房性早搏不外乎以下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与心室的不应期有直接的关系,熟练掌握心室不应期与心电图的对应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房性早搏伴有室内差传很容易和室性早搏相混淆,如下图,可见提前的P-QRS-T,T波高尖,不同于其他的正常窦性T波,考虑T波隐藏着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下传产生QRS波变形,为室内差传,如果是室性早搏,虽然QRS波形也不同于正常窦性下传,但是宽QRS波群前不会有相关的心房波。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 stole)、室性过早收缩(ventir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等,然而,室性早搏一词则是广为通用的术语。
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无保护机制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
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者,为分支性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不同而分类:(1)、室间隔早搏(2)、右室肌性早搏:右室流出道早搏,右室心尖部早搏等。
(3)、右束支性早搏(4)、左束支性早搏(5)、左前分支性早搏(6)、左后分支性阻搏(7)、左室肌性早搏(8)、心室前壁早搏(9)、心室后壁早搏(见表—1)表—1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I、aVL II、III、aVF V1 V5 心电图表现———————————————————————————————————————右室上部上下上类似RBBB下部下下上类似LBBB右束支上上下上呈L BBB左束支主干上上上上呈RBBB左前分支上下上上RBBB+LPH左左后分支下上上上RBBB+LAH前壁下下室后壁上上侧壁上下室间隔与窦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注:上:指QRS主波向上下:指QRS主波向下现将发自心室不同部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如下:一、室间隔早搏早搏起自室间隔上、中、下部,位置越高QRS形态越接近室上性QRS波群。
(一)心电图特征1、窦性心律窦性节律、房性节律或交界性节律下传QRS—T波形、振幅及时间均正常,而伴发的早搏形状与室上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QRS时间小于110ms。
心脏早搏判断标准
心脏早搏判断标准《心脏早搏判断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心脏早搏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有时候感觉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或者像漏跳了一拍似的,这可能就是心脏早搏在捣鬼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健康,了解心脏早搏的判断标准就变得很重要啦。
这样呢,不管是自己有点小感觉,还是身边人有类似情况,咱们都能心里有个数,知道啥时候该重视,啥时候可能就是虚惊一场。
适用范围这个心脏早搏的判断标准啊,适用的场景可不少呢。
比如说,在日常体检的时候。
很多人每年都会去做个体检,在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如果怀疑有心脏早搏,这个标准就派上用场了。
就像我的邻居小王,他在公司组织的年度体检中,心电图结果有点奇怪,医生就根据心脏早搏的判断标准进一步分析,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早搏情况。
再就是当你自己感觉心脏不舒服的时候。
比如说,你老是觉得心慌,或者偶尔会有那种心脏突然“抽”一下的感觉。
这时候你去看医生,医生也会依据这个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心脏早搏。
还有啊,对于一些患有其他心脏疾病或者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的人,定期检查中判断是否有心脏早搏,这个标准也是很关键的。
术语定义1. 心脏早搏说白了,心脏早搏就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节律之前提前跳动了一下。
正常情况下,心脏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顺序跳动的,就像乐队按照指挥的节奏演奏一样。
可要是有早搏,就相当于乐队里某个乐手突然提前演奏了一个音符。
它又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
房性早搏就是心房这个“小房间”提前发出信号让心脏跳动了;室性早搏呢,是心室这个“大房间”提前兴奋了;交界性早搏则是在心房和心室交界的地方出现了异常信号导致提前跳动。
2. 心电图(ECG)这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你可以想象它是一个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小机器。
心脏每跳动一次,都会产生电信号,心电图就能把这些电信号记录下来,变成一个个弯弯扭扭的线条。
医生就是通过分析这些线条的形状、高度、间隔等情况,来判断心脏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早搏等问题。
36_室性早搏治疗指南课件
Ⅲ
多形性室早
Ⅳa
成对、连发的室早
Ⅳb
≥3个连发的室早(短阵室速)
Ⅴ
R on T室早
• Lown氏分级:是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室早的危险分层,Ⅲ级以下:轻度室早,≥Ⅲ
级:室早危险度高,有着较高的猝死预警意义,并应进行适当的干预性治疗。
优选内容
24
Myerburg分级
室早的频率分级
0
无
1
少见(1次/h)
–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 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 心功能正常者仅5%~7%。
•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 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伴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 5%,伴LVEF<40%患者室早发生率升至15%,Holter发
•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 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 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优联选征内容术后室早频发
7
临床表现和诊断
• 临床表现: 1. 因人而异,多无明显症状。
焦虑、心慌,担 心死,战略上藐 视,战术上重视
2. 最常见的症状: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严重
室早的心电图鉴别要点,其也适用于动态心电图。
优选内容
14
从室早形态上判断
• 生理性室早表现为宽R波或QS型,病理性室早可在心外膜 导联上表现为qR型,不论该q波多么少,均系心肌损伤之 征。
• 如室早为qR型或QR型伴有ST段抬高及T波呈“冠状T”, 则为心肌梗塞之征!(尽管在窦性波形上尚无心肌梗塞之 征)
的阈值等相关。
不同早搏的心电图表现与鉴别诊断
P波存在与否
房早P'波的形态取决于心房异位起搏 点的位置。若起搏点位于心房下部或 交界区附近,心房除极自下而上,和 交界区激动逆传心房的除极顺序几乎 一样,由此产生的P′波也就类同逆行 P′波。而交界早搏的QRS波群前多数 无P波或无相关P波,少数可有逆行P′ 波。
房早伴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早的鉴别
心电图特征
提前的QRS波群前后,P波情况:无P 波或无相关P波,少数有逆行P′波, 若出现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 0.20s。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少数为不完全性 代偿间歇,插入性交界性早搏无代偿 间歇。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时限≥0.12s,其后有继发性 的ST-T改变。
其前无P波,有时可见无关的窦 性P波,极少情况下可见逆行P′ 波,RP′间期≤0.20s。
P′波后无QRS波群。 代偿间歇多数不完全。
提前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0.12s,有些提早明显的房性早搏与正 常窦性激动相比P′R间期出现延长。
交界性早搏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 波群相似,少数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而 表现为宽大畸形。
QRS波群前后见有无关的窦性P波, 少数有逆行P′波,RP′间期≤0.20s。
P波存在与否
交界性早搏在某些情况下与室性早搏难以鉴别,其P'波形态取决于异位起搏点 位置。将P′R间期是否小于0.12s作为两者主要鉴别点。QRS前有相关逆行P′波 则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不同早搏的心电图表现与鉴别诊断
目录 CONTENT
• 过早搏动的定义和分类 • 三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 • 三种早搏的比较与鉴别
室性早搏的分类是什么
室性早搏的分类是什么
室性早搏的分类是什么?
什么是心脏早搏,为什么有的时候心脏早搏一点征兆都没有,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惑从事性早搏的分类和原因以及一些产生的方面来了解一下,心脏早搏在医学上面的概念,主要是指心脏移位,从而引起的过早冲动,从而引起心脏过早的搏动,今天就让我们来教大家了解一下。
心脏早搏的分类:根据早搏部位相同,心脏早搏被分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结性早搏三种。
其中,室性早搏就是最常用的,而房性早搏和结性早搏比较少见。
心脏早搏的原因:很多人问心脏早搏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
心脏早搏的原因很多,情绪激动、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酒、浓茶等均可引起心脏早搏的发生,这种原因下的心脏早搏是偶然的,患者注意克服诱因即可逐步恢复。
心脏早搏的出现机理:这从心脏本身去解说员心脏早搏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的基础上。
心脏自律性异常可导致形成异常冲动,包括某些条件下窦性冲动导致异位起搏点阈电位降低;病变心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等。
心脏早搏在频率上可以偶发或频发,可以圆形或规则地在每个或每数个正常心室后出现,构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心脏早搏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心悸,或者是心脏暂停的一种感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早搏最好还是要到医院里面去进行确诊,听从医生的建议比较好。
病理性室性早搏与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
病理性室性早搏与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室性早搏(VPB)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理性室性早搏),亦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功能性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与功能性室性早搏在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正确鉴别病理性室性早搏与功能性室性早搏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从流行病学、VPB的危险分层、临床、心电图、电生理等方面对病理性室性早搏与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鉴别分述如下:1VPB的流行病学不同的检测方法,VPB的检出率不同。
健康人中VPB的检出率:常规心电图为5%,动态心电图为50%,随年龄增长VPB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加。
不同病情、同样病情不同阶段其VPB的发生率差异很大,急性心肌梗死(MI)最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左右。
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心功能正常者仅5%~7%。
不同时间VPB的发生率具有很大差异,一天上午、中午发生VPB较多,其他时间相对较少。
全面地评价VPB的频度和危险程度依赖于动态心电图、有时甚至需要长程(2~3天)动态心电图记录。
2VPB的症状2.1 心前区的冲击感:由于VPB系提前的心搏,加之有代偿间隙,而代偿间歇后的第一个正常窦性搏动搏出量增加之故。
2.2 心脏停搏感:因代偿间隙引起。
如果在VPB基础上发生了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可能引起黑矇、晕厥等症状。
上述症状常引起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表现,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反过来又加重症状。
听诊或扪诊发现的“早搏”不一定都是早搏。
可以是房室脱节中的心室夺获、反复搏动、并行心律等。
因此,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或Holter监测。
3室性早搏的分析步骤3.1 明确基本心律的性质基本心律可以是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心律。
找出基本心律的节律,速率及传导的规律性。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段聪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段聪发布时间:2023-07-06T05:41:26.2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段聪[导读] 分析心电图特征和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鉴别诊断。
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选择了65例前兴奋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
所有患者均辅以氧气和心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
结果: 在 QRS 中,有 15 例 (23.08%) 的 P <0.05 至 0.10 s、 40 例 (61,54%) 的 0.11 至 0.29 s、 10 例 (15.38%) 以上 0.30 s 和较高的百分比 0.11 至 0.29 s 与其他时间段相比。
在疾病发作时,12名患者(18.46%)在所有心电图中出现三角波,53名患者(81.54%)在5至9个心电图中出现QRS复合波。
四川省营山县人民医院摘要:分析心电图特征和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鉴别诊断。
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选择了65例前兴奋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
所有患者均辅以氧气和心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
结果: 在 QRS 中,有 15 例 (23.08%) 的 P <0.05 至0.10 s、 40 例 (61,54%) 的 0.11 至 0.29 s、 10 例 (15.38%) 以上 0.30 s 和较高的百分比 0.11 至 0.29 s 与其他时间段相比。
在疾病发作时,12名患者(18.46%)在所有心电图中出现三角波,53名患者(81.54%)在5至9个心电图中出现QRS复合波。
心室频率大于150次/分钟,平均心室频率为180次/分钟。
其中,27例(41.54%)的心室率在150-170次/分钟之间,其中19例为A型(70.37%)和8例为B型(29.63%)。
38名患者(58.46%)的心率在170-220次/分钟之间,其中包括28名A型患者(73.68%)和10名B型患者(26.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saahECG—鉴别诊断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前言
室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包括:室性早搏,室速,室扑,室性逸搏,室颤,和室性停搏。
然而在危险分层上判别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要高,如果室早伴有左心功能异常,成对的室早或连续的室早,包括间歇性、距阵性、联律性出现,就成为恶性的高度风险因子。
从临床上分析,室性早搏可能直接触发VT和VF,无疑是致命性的。
目前ECG技术(显示技术及诊断技术)对室性早搏的识别和诊断仍存在缺陷。
大量的文献报道,室性早搏,室性逸搏的危险在不同个体其意义也不同。
偶发的室早,成对的室早,室早
二联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室早,其临床意义非同小可。
如果对于冠心病,心梗,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
室早就预示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因此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疾病(统计学研究)与室性早搏:
冠心病患者室早的发生率高,而存在室性早搏的人群在以后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也比无室性早搏的人群高。
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而存在室性早搏的人群在以后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比无室性早搏的人群更高。
*Framingham的研究提示男性CAD患者的室早发生率为58%,而无CAD患者室早发生率为33%。
此外,室性早搏可能还预示着CAD的发生,尤其对于年龄在40-59岁的男性。
*Rabkin等的研究提示在40-49岁和50-59岁这二个年龄段男性,检出室早者冠心病的危险性是未检出
室早者1.65和1.80倍。
*Massing等在ARIC研究中发现,①合并有室性早搏的人群更可能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②在冠心病人群中,合并室性早搏人群死亡率是不合并室早人群的3倍。
*GISS
*Huikuri等分析了126例复杂室早病例,发现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在0.4或以下时,其死亡率为75%,平均随访15个月的猝死率为33%。
流行病学(研究)与室性早搏:
在体检人群中,多个研究报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0.8%~62.2%不等。
也有报道年龄在65岁以上人群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5%。
*Manolio等的研究发现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2%。
*Hinkle等研究结果提示,室早在中年男性的发生率达62.2%,其中有19.1%的研究对象出现至少1次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或短阵室速),短阵室速的发生率为3.2%。
*Clarke等的研究则发现貌似健康的人群中也可以出现早搏,在临床上被认为是恶性心律失常。
包括频发室早,室早二联律,多源性室早,大约12%。
房性早搏鉴别方法
Fig-01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1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可以看到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与T波的结束部位相连,说明是心房部位的房性早搏。
Fig-02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3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3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可以看到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与T波的结束部位相连,说明是心房部位的房性早搏。
Fig-04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4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可以看到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与T波的结束部位相连,说明是心房部的房性早搏。
Fig-05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5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可以看到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与T波的结束部位相连,说明是心房部位的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鉴别方法
Fig-06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7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7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没有任何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
正常人saahECG的QRS的左边,都显示一群波形,如果消失,说明早搏的起源部位在心室,非常容易判断和鉴别。
(室性异位早搏)
Fig-08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9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
Fig-09b,上排是saahECG,下排是ECG。
在saahECG所示,在早搏心跳的左边没有任何自律传导系统的电位(波形),
正常人saahECG的QRS的左边,都显示一群波形,如果消失,说明早搏的起源部位在心室,非常容易判断和鉴别。
(室性异位早搏)
Fig-10a,这是传统ECG,很难辨别是房早还是室早?。